校本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教學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著學校開發的豆貼畫校本課程。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編排了豆貼畫校本課程教材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我積極努力的學習豆貼畫的相關知識,提高制作水平。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于接受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愿、最高的榮
譽。作為一名豆貼畫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說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美術繪畫知識整合進校本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繪畫水平,搭配顏色的能力以及細心制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藝術熏陶。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于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利用網絡學習豐富教學手段,并且向繪畫水平高的人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制作精品意識不強;繪畫水平長進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獲也有不足。豆貼畫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并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臺階。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種植與養殖技術》校本選修課程的教學,作為一門校本課程,重點在于讓學生學一點有關種植與養殖的一些基礎知識,為部分學生將來走上社會,發家致富,自主創業提供一點思路。回顧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情況
1、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
作為一門實驗課程,對于教材,我并不十分熟悉,加之學生沒有教材,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嚴格按照國家下發的課程標準,制定相應授課計劃,力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
2、認真備課
本門課的重點內容在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如何引領學生走上正確對待種植與養殖技術是本門課的重點,為此,我大量的想關門教材,利用網絡搜索案例,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力求在課上完成授課任務,并獲得相應效果
3、精減作業,全批全改
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給考察性學科讓路,本學期,我盡量減少學生作業量,盡量避免課下布置作業,并做到全批全改,了解每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理、思想發生的變化
4、利用網絡資源,開拓課程知識面
本課程開放性較大,學生思維活躍,為應對課堂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我利用現有網絡資源,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并隨時更新自己在授課中的反思,取已之長、補己之短。
二、經驗和體會
作為一門校本選修科目,要想讓學生獲得知識,就必須利用好上課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是本課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本學期,在授課過程中,我引入大量實例,加強與學生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問題和教訓
1、部分學生仍存在對學科的偏見心理,對本門學科的學習從思想上不重視
2、因沒有考試壓力,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鞏固效果較差
3、由于社會現實的原因,學生對學過的一些內容無法應用于實踐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進一步研究教材,做到細備精講
2、研究學生心理,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努力使學生主動學習
3、重視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
一年的時間,我陪伴著七年級學生完成了本門科目的學習,有得有失,更多的是看到學生的成長,今后,我會再接再厲,完成好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3
這學期我們開展了“線絨粘貼畫”綜合實踐課。在這十幾個課時中,學生們大膽動腦、動手制作出了他們以前從未做過的線絨粘貼畫作品。我們的作品內容有:人物、動物、植物……
我們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審美情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喜歡這樣的課程,愛上這樣的課,對每一節課都充滿了期待,充滿了渴望。我們還制定了綜合實踐組的展示時間,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做法,既補充了因課時少而不能完全教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能盡可能多的增長多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成長。
總之,既然我教這門課,就要在這上面動腦筋,想辦法。我的一切做法就是力爭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到益處,讓他們在有限的課時里學到無限的內容。既教給他們一些本領,更要教給他們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才是一個教師最高的追求。
在教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各方面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成熟,這項活動一定會有更加豐富的成果!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4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的課程,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折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制度
學校組織并確定研究內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說課作為組內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的提高,本著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心、責任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因此,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2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和構建上秉承了如下幾個原則: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導向性與協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謀求與國家課程協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復,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內容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以具體地區、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地或學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4)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有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內容呈現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于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系。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設情境,并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能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達到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了解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為載體,提供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戶外活動能力,養成了環境責任感和環境友善行為。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5
六年級籃球教學工作總結小學生非常熱愛籃球運動,這對籃球訓練是個優勢,但是他們意志比較薄弱,往往一開始非常積極,但練一段時間后就熱情減退。雖然籃球運動是趣味性的項目,但是在身體素質的訓練也是比較辛苦的,這對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從沒有吃過苦的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針對以上的問題,結合學生在身體、心理方面的特點,并借鑒其他教師先進的訓練方法,結合自己在近一年教學訓練中的經驗,總結了一些心得。要抓好小學生籃球的訓練要注重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想上的認識,二是體能技術上的訓練。
一、青少年對籃球運動有濃厚的興趣是無庸質疑的,但喜歡打籃球與籃球訓練是兩個概念。打籃球是比較愉悅的事情,而籃球訓練有時是要經常重復才能達到技術的熟煉,往往這時的籃球運動是枯燥的,這對小學生以興趣支撐起來的對籃球運動的喜愛就提出了考驗。
(一)、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偶像。
小學生處于樹立偶像的年齡段,他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偶像,對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偶像一般是籃球明星。他們為了更多的了解籃球,經常去看nba,對明星所做的動作經常贊嘆不已,還經常去模仿。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教師要積極的利用,教師在做示范動作時,把動作盡量作到完美;在學生進行教學比賽時,教師參與其中,教師充分展示自己,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有水平,有好多地方值得去學習。
(二)、要成為學生的朋友。
小學生自我觀念比較強,事事追求平等,如果教師高高在上,對學生做不到的地方就大聲呵斥,無疑會給師生之間的交流帶來障礙。另外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比較強,如果事事和你作對,那么你的訓練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恰當的交流方式成為學生的朋友,只有成為學生的朋友你說的話學生才聽得進去,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對籃球運動的重要性講解,提高認識。
我們做什么事首先要考慮他有多大的價值,做起事來才有一定的目的性。學生所理解的籃球運動一般的概念是鍛煉身體,這只是對籃球運動膚淺的認識。要想讓學生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就要專門的給他們講,從大的的方面講,通過籃球的教學、訓練和比賽,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它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保持身心健康和培養優良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提高隊員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對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及其協調能力、改善內臟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運動訓練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隊員的生理、心理潛力,通過練習和比賽,使學生認識團結、互助的重要性。培養戰勝自我、勇敢頑強的競爭精神。通過訓練,提高運動水平,為校增光。從小的方面講,隨著 籃球的普及,各個鎮區都舉行各種形式的比賽,這為籃球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既能為自己的班級爭光。通過仔細的講解,學生對籃球運動認識更深刻,訓練起來也比較積極。
(四)、樹立團隊合作精神,建立積極向上的集體。
籃球運動是一種集體性的項目,任何分散集體的行為對它都是不利的。現在的小學生都是很有個性,以我為中心,要讓他們團結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要講集體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通過一定的比賽、游戲讓他們親身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校本教學工作總結3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開展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學期,我堅持“以校為本”的教學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在重視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1、加強理論學習。
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學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熟練操作計算機,把自己制作的或他人優質課件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后反思進行經驗交流,通過校本教研解決教學疑難困惑,使學習學習、應用、反思、交流提高融為一體。
2、重視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這一環節。
(1)記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記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后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
(3)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4)記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來看,通過他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這些獨具一格的'解法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
(5)記教學再設計,每節課后,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要求每節課后要有反思,學期中考后,有階段性反思,期末有全期反思,學校適時進行經驗交流,真正使教學反思成為提高自己業務理論水平的有效途徑,將反思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并將反思列入教師考評。
3、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教學
我充分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優點:課堂容量大,教學方式新,表達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每節多媒體課都是一節優質課,課堂質量大大提高。校本課程在包組領導的組織下研究教學中的教法、學法,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聽、評課,吸取經驗,找出不足,然后修改,為以后講課打基礎。
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我的工作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學生為本,結合誘思教學理論,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集體教研總結反思教學中的得失,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中。
4、積極參與培訓,提高業務理論水平
本學年,我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多渠道參與培訓。我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課堂教學培訓,新課改經驗交流等,學校為各科教師提供所教學科初中段的各年級新課改教材,要求教師加強自學和研究,增大對新課改的研究力度,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面,學校加強檢查和督促,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師業務水平測試,考試結果記入教師新課改及業務能力檔案,并納入教師全期考評。這樣有效地提高了我的業務理論水平。
在新的學年里,我要繼承上學年校本課程教學中的成功做法,汲取成功經驗,不斷改進。在備課上,采用同科集體辦公,集體備課的方法,每一節都要集體研究,把教學中的困惑解決在集體備課中,把教學中疑難問題以表格的形式拿到教研組去研究,通過研究,制訂出解決問題辦法和措施,使問題得到解決。
由于校本課程是一個嶄新的事物,在理論上還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在實踐方面也沒有系統而成熟的經驗,個人在教學中取得的經驗,還有待再實踐,找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使校本課程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適合學生的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之路。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6
本學年我校根據校本培訓總體要求,以抓師德為動力,抓學習課程標準轉變觀念為契機,結合課題研究,加強了教師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培訓,切實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較好的完成了校本培訓任務,現將相關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以課堂教學為基點,加強課題管理工作
本學期,學校加強了對立項課題的管理,關注課題組對課題研究的資料的收集和積累狀況,并持續關注這些立項課題的研究的進展情況。為學校課題進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以教研活動為平臺,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集體備課活動,本學期,我校繼續按校本培訓的要求進行集體備課活動。備課組長是集體備課和年級學科教學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求集體備課有準備有主題有記載,集體備課有中心發言人,組內教師廣泛參與。
“一人一課”活動,即每位教師承擔一節組內公開課和評課任務。這種教研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通過教師參與式的研討,引導教師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鑒,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草根論教”活動是我們學校教研活動的一大特色。“草根論教”展示的項目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往前拓展是教材解讀、設計闡述;往后延伸是專題評課、活動反思、過程記錄闡述。參與“草根論教”活動的老師們得到的是課堂外的另一種鍛煉。
三、以學習培訓為載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縣學時培訓,申報縣學時培訓的'教師能積極按時參加培訓,并取得好的培訓效果。
縣外中短期培訓。本學期有部分教師參加了縣外中短期的培訓。在培訓中,開拓了視野。
外派學習活動。本學年,有語、數、英、音、美等學科等20來位老師參加了“千課萬人”的聽課活動。外派學習的教師把聽課學習的所感所想內化為自身的教學行為,并組內進行交流分享,發揮學習的輻射作用。
四、以各類比賽為契機,營造學校的校本教研氛圍
組織教師參加學科素養比賽,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比賽,學業評價命題比賽,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等。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教師專業得到了發展,素養得到了提升。
為了使校本培訓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繼續以年輕教師為培訓重點,著眼于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把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7
一、有力的領導小組是成功的前提
在開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計劃》中,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教導主任、教科主任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有力的督促和推進了校本教研的工作進程。在開展工作中,領導小組經常深入工作當中,全力促進素質教育,圍繞科研氛圍的營造、教育理論的宣傳、常規教研的落實、考試改革的研究等重點工作,開拓創新,真正突出以校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漸形成了以教育科研為學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組織,健全了教研制度
開校初,各教研組根據教育局教研室、中樞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點,結合各組教師實際,均制訂出了切實可行的學期教研工作計劃和學科課題工作計劃,加強了對教師教研、教改的課題指導。真正樹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建立教學研究的保障機制,整合學校教科處、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和課題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開放的學校教研網絡;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研專業人員等校內外各方面的作用,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了平臺。
三、提高認識,豐富校本教研含義
學校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意味著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教學研究的問題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并進行分析,最終解決。正基于這點,我們組織教師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研究潛能和意識,不斷提高研究的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學習、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組措施得力,活動有序進行
本學期,學校結合實際,將原來的13個教研組整合為現在的7個教研組,使得各教研組的教研方式多種多樣,活動精彩紛呈。
1、語文組:
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工作繼續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主;老師們以新理念指導教學,牢固樹立學生為主、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并照計劃開展了10堂高質量的教研課。
2、數學組:
注重理論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并以新課改為契機,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參加課改實驗,做好課題研究。本學期,加大了對一、二年級課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體備課、集體學習等形式,針對教師在實施新教材中遇到的問題,研究新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點的教學模式。
3、英語組:
組織全校英語教師學習《課改綱要》和《課程標準》,提高了英語教師教學理論,開展了“班級英語現狀”、“如何對待班中后進生”等教學沙龍,有力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藝體組:
組織教師繼續學習,努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開展了具有特色的藝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配合學校完成了學生的養成教育和11月的學校冬季校運會。
5、綜合組:
在教研活動上突出一個“新”字。《科學》、《自然》學科圍繞“三新”開展教學課堂研討、說課、上課評課活動。并進行了《在自然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自然課教師的基本功及訓練》等四次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
6、遠程教育教研組:
進一步作好向教師進行遠程教育宣傳工作,探討遠程教育資源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組織培訓青年教師使用計算機,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制作實際上課所用的多媒體課件,更好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建立健全現代遠程教育檔案。
7、信息技術教育教研組:
該教研組圍繞“研”字作文章。本學期開校初,根據實際情況新增建信息技術教育教研組。本組本著從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研究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緊張忙碌的一學期已過去,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路,有我們值得回味的,因為我們一起努力過、奮斗過;也有我們感到遺憾的,因為受條件的制約,我們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我們堅信,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和我們不斷的進取,我們一定會突破一個個瓶頸,從勝利走向勝利!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8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和構建上秉承了如下幾個原則:
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導向性與協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謀求與國家課程協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復,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資料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以具體地區、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地或學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4)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資料要有可選擇性,學生能夠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資料,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本事,培養創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資料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資料,合理編排。資料呈現形式應當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于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供給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系。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設情境,并經過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本事。
(5)進取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本事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到達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了解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發展批判性思維本事、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為載體,供給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本事、探索精神和戶外活動本事,養成了環境職責感和環境友善行為。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9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
空竹是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抖空竹也是一項全身的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空竹教學,能夠使這種傳統的體育項目得以繼承,也能夠使學生四肢的靈活性協調性、心肺系統得到鍛煉,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為了我校的一門校本課程開展起來。空竹,是我國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娛樂、表演于一體,四季寒暑都可練習,男女老少皆適宜,深受學生喜愛。我們把抖空竹作為校本課程,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在學校開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動,學習空竹知識,練習空竹技巧,豐富師生課余文化生活,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一、課程實施目標
1、發展身體靈活性,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術和方法,逐步學習花樣動作,提高自我健身潛力。
3、培養學生體育與健身的狀況,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4、培養民族自豪感,群眾主義、競爭進取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課程實施的有利條件
透過對空竹的了解和對學校場地等多方面綜合因素的思考,我們認為開設“花樣空竹”這門課程有以下便利條件:
1、簡便易教,簡單易學。抖空竹的每一個花樣都有自我的動作要領,只要教師掌握了要領,加以練習就能熟練的掌握這個花樣。透過動作的分解教學,就能把這個花樣動作簡明扼要的教給學生,學生只要掌握了動作要領并加以練習,就能較快的掌握這個花樣。
2、培養創新,寓教于樂。在抖空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花樣的創新和動作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另外抖空竹時發出的哨聲,有時在配合優美的音樂進行花樣的組合,能夠增加學生在優美的氛圍中開展此項體育活動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受場地、時空的約束較小。開展抖空竹的教學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正常的學校操場都能開展,學生在體育課上、課間十分鐘的操場上都能夠隨時隨地的開展抖空竹的活動。
三、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課堂教學的實施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花樣空竹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沒有可參考的資料。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進行嘗試和探索,取得了必須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樣空竹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結合體育傳統項目的教學特點,經過多次的實踐我們已經初步確立了空竹課堂教學的教學結構。在課堂教學中,透過利用多媒體視頻觀看和基本動作示范,讓學生簡明扼要的掌握動作的要領;多種形式的練習,模仿練習、小組結對練習、學生動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的完成這個動作;拓展活動,在學生能夠完成本節課花樣動作的基礎上,把學生以前學過的動作進行自由的'組合和在創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為我們常態化的課堂實施帶給了堅實的保障。
2、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輔助練習或準備。在校本課程花樣空竹實施一段時期以后,我們嘗試把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課前準備練習或課中的小游戲。抖空竹需要全身的運動,是一項有必須強度的體育項目,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為課前準備能較好的使學生進行熱身,在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個和抖空竹有關的小游戲,能夠使學生在愉快抖空竹練習的過程中,增進群眾觀念、團隊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興趣小組跟進。
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我們還成立“花樣空竹”興趣小組,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空竹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學都覺得抖空竹很好玩,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用心性很高,見到別人玩出了新花樣,自我就想學,有時自我還能創出個新花樣,就別提有多高興了!據了解,花樣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樣的花樣,此刻空竹隊的同學已掌握花樣空竹動作十余種。小隊員們在抖空竹的學習中,強健身體、磨練意志,并將空竹這一我國獨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今年在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我班學生又熟悉掌握了單輪空竹的抖法。
四、實施效果
開設校本課程“花樣空竹”以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氛圍濃厚,逐步構成我校的一個特色。學生練習抖空竹成了我校學生課間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透過一向以來的努力,同學們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術和花樣組合,并能進行表演,空竹項目深受師生的喜愛,掀起了一股空竹熱。我班43名學生,對空竹的兩種繞線方法都已經掌握到位,并且能夠很好的進行拋、接動作,在此基礎上,學生們勤加練習此刻每個學生都已經學會了指串、腿串、走鋼絲、小猴上樹等。我們還進行了各項空竹趣味活動:畫空竹、做空竹小報、班級抖空竹展示、中華絕活抖起來等各項活動。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圍,在抖空竹的過程中能磨練人的意志、鍛煉身體、培養創新潛力和團隊精神。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0
宋詞誦讀是我們五年級校本課程的內容,也是我校的一項特色。古詩詞是華夏文明的瑰寶,是連綿千里不斷的烽垛,是璀璨的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歷史的豐碑!誦讀古詩文對于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凈化人的靈魂,啟迪人的智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學期我們五年級開展每周一詞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嘗試運用的教學方法
(一)是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有道是“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二)是根據教材擴充學習法。在教一新課后,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找到相應的宋詞,課外補充讓學生回家好好誦讀,讓學生學習,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激起學生讀背古詩詞的興趣。
(三)是誦讀想象法。就是在誦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之中去。讓學生邊誦讀邊想象再現畫面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二、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經典誦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啟迪了他們的心智。
(二)學生在經典的浸潤中潛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誦讀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 三、不足的地方
(一)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對朗讀的要求還不夠達到。
(二)檢測反饋需要改進。背誦檢測的方式單一,都是組長檢查組員,對于會背的沒有采用獎勵措施,會背的學生也沒有采取任何幫助手段。致使部分學生不會背的內容越積越多,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以后檢測、激勵措施要跟上。
(三)講解方式需要改進。雖然我改進了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講解太灌輸,老師一句一句地講解,耗時費力,沒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后的方法準備讓學生提前預習,邊讀原文邊看后面的注釋,學生讀不懂的,提出來再讓老師幫助解決。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古詩詞誦讀可以澆灌學生的心靈,可以讓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祖國。以愛促發展,以愛促行動,只要有愛,學生便會規范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個品學皆優的學生。學生通過“直面經典、誦讀背誦”的方式,使之獲得經典古詩文的基本修養和傳統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在享受“與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的吟誦樂趣中,受到教育和啟迪。古詩詞誦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積淀他們的文化功底,為學生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隨著古詩詞誦讀課程開發的深入,相信古詩中的智慧、風骨、操守、意境,將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我們將義無返顧地把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鑄人鑄魂的功德事業堅持下去。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1
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們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并能認真、耐心地向學生傳授數學計算方法和技巧,碰上學得慢的學生,老師能細致地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教,面對面的輔導。老師們將自己的滿腔熱忱投入到了教學之中,邊教邊思索著如何讓學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愛言語交際這門課程。我們組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輪流研究課程,做課使教師本身得到了鍛煉,組內成員也在參與中相互學習、借鑒、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每位教師能夠運用趣味思維訓練學具或者題目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共同收獲,體驗快樂。
根據學校的自身性質、特點、條件以及所教學生的言語交際基礎等情況,利用一切可開發的資源自制了獨具特色的教具,如我們趣味思維訓練組把撲克牌充分利用,讓學生在玩撲克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這一新穎教具的開發,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和參與、探求欲望。使課堂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凸顯了人文主義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知識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智識,增加了新的.體驗。真正的提高了孩子們動腦、動手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智、德的全面發展。
每節課結束后我們都會坐在一起進行反思、評課,明確指出本節課的優缺點,并針對不足之處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手段,以便今后相互借鑒,揚長避短,從而,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總之,我們會共同努力將我校言語交際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度。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2
一個學期的校本課程又結束了,回想本學期的教學,有苦也有樂,經過對校本課程的總結,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與認識。
1、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帶的是四到六年級的計算機課程,這學期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生共有22人,這些學生基本上是新的學生,并且六年級中占多數。在學期初分組時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級與低年級的相搭配,原先學過的與新學生相搭配,學有余力的與相對薄弱的相搭配。在這個班中有許多學校“知名的人物”,淘氣是有名的,在分組時將這些學生都調配開,分散在不一樣的位置,這樣能夠保證課堂的紀律。
2、學生的管理
校本課程中的學生是各個班的學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師多下功夫,在學生平時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學生“自治”的方法,用學生來管理學生,每個班有一名負責的學生,每一天報告學生的人數以及沒有來的學生的原因,這樣保證學生在教師的視線之內,人數清。選好小組長,學生中有了小教師。伙伴教學的模式初步構成,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也有了小助手。
3、課程的選擇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景,課程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學期是以photoshop的圖片處理為教學資料,加上了中國傳統包粽子的動手活動。在校本課程資料的選擇上既要讓學生感興趣,又要讓學生有作品,看到他們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時刻都有成就感。
4、學具的準備
計算機課和其它課程不一樣,每一次課程的資料只能保存在計算機中,機房的計算機是大家共用的,有時會出現資料刪除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景,在學期初我教給學生將每課的作品上傳給教師,這樣學生能夠記錄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長的歷程。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學習的資料,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還要求學生記筆記,學習資料要求學生全部記錄下來。
5、教學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師先進行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實踐操作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每節課設置相關任務,每節課都有不一樣的主題,經過自主操作、團體討論解決問題,針對不一樣的學生,我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三年級的學生遇到問題教師適當幫忙解決,高年級的學生主要經過討論自我解決。這樣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學習本事。
6、個人知識的提高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要給學生泉水,就要教學生尋找水源的方法”。教師的知識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利用課余時間刻苦鉆研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我,讓自我的教學技能更有深度與廣度。帶領學生參加計算機表演賽,共有4名同學獲獎,教師評為優秀指導獎。
有思考就有前進的動力,下學期的校本課程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3
xx學年,我校以局工作安排為指導,以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為目標,將科研與研修相結合,在學校的市級課題《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研究》的引導下,結合本校實際,組織教師開展了積極的校本研修。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校每位教師均保質保量完成了本次研修課程,促進了教師的提升,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一、確立了明確的研修目標
隨著二期課改的全面開展,“運用‘課程資源’,深入二期課改”成為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新亮點,廣大教師無疑成了課程資源的開拓者,為使教師們正確認識“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價值與意義,使他們具有“整合有效資源,拓展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的實踐能力,我們確立了本項研修專題。
根據我校倡導的“研修目標人本化、層次化”的原則,我們制定的研修目標為:
1、適應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使教師形成科學的課程資源觀,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課程資源價值,提高我校教師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
2、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效結合,真正行之有效地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著力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圍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這一區級重點科研課題,在“立足校本,整合資源,拓展課堂”方面形成學校特色,并最終以校本課程形式推廣、運用。
二、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機制
1、完善組織架構
我校成立了“中心小學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教導主任李素文為具體負責人,各教研組為實施者,每位教師為實際參與者的研修網絡,召開了全體教師參加的研修工作會議,落實相關的研修事宜。此外,我們結合研修內容,聘請教研室教研員為輔導員,提高了本項研修的質量。
2、提供研修保障
一是經費保障。我們設立了專項教師研修經費,教師外出活動有規定的報銷標準,教師專業研修有一定比例的費用報銷。
二是資源保障。我們提供了研修所需的教材、書刊、雜志等作為理論學習的資料;根據階段研修需求,提供相應資源,如:配合學科課堂教學研修階段的需求,我們讓本校學科帶頭人喬鳳霞上課,聘請教研員作實踐指導及點撥;爭取各種機會,提供經費,參加市級項目研修及外區縣兄弟學校的各類相關研討活動……
3、規范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檔案資料。與研修考評制度相結合,為教師考核提供依據。我們將本項研修活動資料裝訂成冊,便于審核和管理。
二是嚴格研修項目實施。我們認真檢查教師的研修過程,對教師的參與率、目標達成率等作了嚴格的記錄及考評;認真記錄每次研修內容,并及時總結,以矯枉過正;認真開展動員、階段性總結及全面總結,以提高研修效率。
三是建立研修獎懲制度。我們把研修成績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優和考核的必備條件,對教師研修學習的出勤率、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與學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掛鉤。
三、制定了充實的研修內容
針對本研修項目,我們制定了詳盡的研修內容,要求每個學科組根據學校的研修方案選擇各學科研修內容,并作相應的記錄,每個教師都能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研修目標,并能以實際行動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使目標真正起到了導向作用。根據培訓計劃給每位教師配備相應學習資料,一本學習筆記本,要求教師每次學習作好筆記,自己安排自主學習內容。
四、采用了靈活的研修形式
本項研修,針對不同的研修模塊,我們采用了靈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1、集中培訓與教師自訓自練相結合,集中培訓由學校統一安排,分組進行。由學校組織,各教研組專門從實踐等方面進行面授輔導。
自訓自練則采用教師自主學習,教研組分組研討,學校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觀摩、課題研究,主題報告等形式,從而激發了教師的興趣,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研修中,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證明理論,圍繞“課程資源開發”,由大規模的集中培訓,到小組內的討論交流,再到與同事間的共同切磋。全校老師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中,在一次次的自發學習中,在一次次的課堂實際中,體會并學習合理、有效地開發課程資源,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3、課題驅動
我校的課題研究與校本研修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在學校課題《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研究》的牽引下,教師們邊研修,邊提高,邊研究,邊出成效。
4、教學研討
教師的工作是教學,校本研修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學,因此,我們創設機會讓他們進行實踐。為了提高教師們運用課程資源的能力,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實踐研修活動:推出學科帶頭人引領課,讓教師們學習;采用教研組公開課,讓教師們探索;通過教師個人研討課,讓教師們實踐……教師能有針對性地,根據其自身發展需要,圍繞各自目標進行研究,滿足了不同成長階段教師的發展需求。
五、收獲了良好的研修成果
有效的校本研修促進了課程與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也推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在研修中,我們開發各種培訓資源,努力實現校本研修資源的優化組合。
通過本項目的研修,我校收獲頗豐。
1、課題研究:《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研究》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課堂教學:喬鳳霞、張桂花老師參加縣青年教師作課比賽獲一等獎。
今后,我們將繼續根植于這塊沃土,不斷地去激發和喚醒教師研究和發展的欲望,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發展的選擇。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4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的課程,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折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制度
學校組織并確定研究資料,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說課作為組內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構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我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構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的提高,本著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所以,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心、職責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新精神和探索本事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所以,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所以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供給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1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2、指導學生多篇詩句,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3、把詩文誦讀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誦讀興趣和綜合素養。
周次
內容安排
第一周
教學《長干行》。自學《雜詩》。
第二周
教學《靜夜思》。自學《秋浦歌》。
第三周
教學《泊船瓜州》。自學《蟬》。
第四周
教學《江畔獨步尋花》。自學《人日思歸》。
第五周
教學《明日歌》。自學《渡漢江》。
第六周
教學《山中送別》。自學《相思》。
第七周
教學《送員二使安西》。
第八周
五一放假
第九周
教學《長干曲》(一)。自學《長干曲》(二)。
第十周
教學《游子吟》。
第十一周
教學《題西林壁》。自學《樂游原》。
第十二周
教學《惠崇〈春江晚景〉》。自學《勞勞亭》。
第十三周
教學《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自學《聽彈琴》。
第十四周
教學《望天門山》。自學《賦新月》
第十五周
教學《登幽州臺歌》。自學《八陣圖》。
第十六周
教學《揚州好》。自學《揚州》。
第十七周
誦詩文擂臺賽
第十八周
總結、評比。
教學評價
通過組織開展古詩文誦讀競賽,寫、畫古詩文等評價方式檢查和了解學生對古詩文的掌握情況。
二年級校本教學計劃三:小學二年級閱讀教學校本課程教學計劃(484字)
本學期我校的“校本課程”定為“閱讀教學”,而閱讀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情,提高閱讀質。
一、指導思想:
(844字)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學校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
習慣是素質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面對二年級學生,更應該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他們到底應該怎樣規范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學校的生活,確保學習任務的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們開設了《與文明同行.》這門課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三章;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
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二教學目的:
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訓練他們善于交往、善于合作、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創業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提高學生文明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更好地發揮才能,擁有更多的成功機會,成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礎。
1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2、舉行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評選“文明禮儀之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行為規范。、
三教學安排
(一)九月份:
教學內容:個人禮儀
具體活動:
1、講座一次
2、板報、手抄報各一次。
十月份:
教學內容:家庭禮儀
具體活動:
1、講座一次2、全校性禮儀知識答卷一次。
3、課本劇評比一次。
十一月份:
教學內容:學校禮儀
具體活動:
1、講座一次
(904字)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擁有活躍的思維并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此階段的校本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主的手工制作課。通過捏橡皮泥、貼畫、小玩具制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和主動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和任務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勇于探索實踐的良好品質。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并學會主動交流、合作分享、實踐創新。
3.學習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動手中激發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任務:
充分體現課程活動化,活動課程活動化的原則,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為主目標,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捏橡皮泥、貼畫、小玩具制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個人、小組、班級活動方式,組織好校本課程的實施。
三、教學措施
1.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充分挖掘學科課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時間以發揮創作空間。
3.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呈現一個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4.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及時而且積極的評價,激勵新的創新火花的迸發。
5.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四、教學評價與檢測
注重發展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成果,又要重視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更要關注學生面對挫折和與人交往方面的表現以及習慣養成等。在檢測方面以學生平時學習表現、動手、思維、創新、學具準備、制作成果為考評。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教學工作總結02-24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02-25
校本課教學工作總結范文04-27
校本工作總結10-01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03-03
校本培訓工作總結02-22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2-12
校本的研修工作總結03-31
校本研修的工作總結03-30
校本培訓工作總結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