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1
本學期,在校領導和教導處的領導下,在全體歷史老師的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各項教學教研任務,并緊跟新課改的步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總結提高。
一、認真制訂教學計劃
教研組在組織各年級教師開展教學大綱、教材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情特點,在學期之初,制訂教學教研計劃及教學教研進度表。
二、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強化各年級備課活動,完善備課的.組織與管理。本學期,教研組召開了兩次全組教師會議,具體落實各年級備課活動,要求各年級集體備課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要求教師要按學校要求規范地寫好教案,以備講課及教學檢查之用;作業布置要適時適量,有針對性,按學校要求進行批改、檢查和講評。
強化教學檢查,督促備課落實。在學校的組織下,本學年對全組教師進行了多次抽樣檢查,檢查教案、練習、測試及評講情況,通過檢查,反饋出備課組集體備課落實得很好,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集體備課活動,保證了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三、認真組織校內聽課活動。
本學期三位老師精心準備了一次公開課,課堂教學效果整體來說是十分好的,全體老師真正做到了互相學習,并且非常坦城的指出各自的不足之處,每位老師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達到了本教研組的另一目標:“公開課不是完成任務,而是提高自己的絕好機會。”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平時的教研與指導中仍常感到“資源有限”,使用不暢,新課程的理念實踐不夠,以后的充電將是永恒的。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2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在忙碌與充實中度過了。回顧學期工作,教研組在學校和各部門的領導下,大家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團結協作,加強學習,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創新教學方法,大力推行導學稿的教學工作中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流程,鉆研學法和教法,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工作。經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現將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學習,與人分享,打造學習型團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中學社思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地理、歷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內容,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針對我組的現實情況,除理論學習外,我們當前還回歸學科教材,研究學科知識體系和課程標準,理解學科基本精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自己不斷的學習和苦苦探索去換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了打造“學習型教研組”,我們把個人學習與集體分享結合起來,把分散學習和集中研討結合起來。
在教研組活動中,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備課、學案、反思和超前備課的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常規的檢查促進教師去提前鉆研教材,提前研究適合課時特點的學案,確定教學重難點。負責學習分享的教師提前三天將材料上傳到FXP上供其他教師學習,并且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交流。教研組還為每位教師準備了專用的學習本,供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摘記,在教研組或備課組活動時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同伴共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師學習的一種極佳方式就是聽課。開出組內公開課15節,校級公開課1節,并且在聽課后及時與開課教師進行交流,促進開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共同提高。
二、以導學稿為主要教學手段,大力創新教法、學法。
組織編寫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社會與思品的導學稿,并在教學中大力的推廣。在導學稿的使用中不斷改進導學稿的質量。做到每一節導學稿都能與學生的具體學情結合起來。
目前,初中社思學科的考試形式為開卷,在學業考試中的評價方式是劃分“ABCDE”等級,這給我們學科推進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中學部組織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課中,我教研組教師開出的《科教興國戰略》一課,充分展示了我們教研組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落實常規,以常規促有效教師的教學工作,其實都是常規工作。
把常規工作抓好、抓實,也就促進了教師工作的有效性。本學期教研組在常規落實方面,從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幾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
1、學導學稿:
教研組教師根據要求,按照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精心設計導學稿,通過課堂活動的設計、課堂練習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備課組長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和檢查超前備課的教案;主備教師要按照新課標和中考說明的要求認真研讀教材文本,在廣泛借鑒優秀教案的基礎上,形成適合我校學生情況的學教案,每位教師在上課前針對本班再對學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力爭“教學有創新、課堂有亮點”;對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閃光點、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記錄、總結,形成教后反思;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總數的二分之一,每月要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七八年級教師的備課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夯實基礎并適度拓展;九年級備課要嚴格依據《考試說明》的難度要求,精選練習,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2、上課:
探索和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特點,大膽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講課時間不超過30分鐘,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3、作業:
作業做到了全批全改,學生對錯題及時進行訂正,教師在學生訂正后及時進行二次批改。備課組統一作業,把握作業量,七、八、九年級作業當堂完成,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
四、師徒結對,教師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成長
年輕教師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老教師學習新教師的新思路新方法。師徒每周互相聽課一節,有記錄、有評價、有反饋,師傅指導徒弟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學期,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兩位教師謙虛好學、踏實勤奮,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讓我們看到了這兩位教師的快速成長。
五、新學期的展望
一個學期過去了,新的學期即將到來。在這個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如:在集體備課中分工和目的不夠明確,有時沒有真正發揮出集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和落實的不夠,有時還只是“有名無實”。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對教研組工作有一下幾點想法:
第一,讓教師的學習更加系統化,每位教師購買兩本教育或教學專著進行學習,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同組教師進行分享,這樣本學期教研組七位教師可以有計劃的學習十四本著作。
第二,在新學期中探討學法指導課的流程,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3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在忙碌與充實中度過了。回顧學期工作,教研組在學校和各部門的領導下,大家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團結協作,加強學習,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中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流程,鉆研學法和教法,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工作。經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現將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學習,與人分享,打造學習型團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中學社思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地理、歷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內容,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針對我組的現實情況,除理論學習外,我們當前還回歸學科教材,研究學科知識體系和課程標準,理解學科基本精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自己不斷的學習和苦苦探索去換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了打造“學習型教研組”,我們把個人學習與集體分享結合起來,把分散學習和集中研討結合起來。
在教研組活動中,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備課、學案、反思和超前備課的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常規的檢查促進教師去提前鉆研教材,提前研究適合課時特點的學案,確定教學重難點。負責學習分享的教師提前三天將材料上傳到FXP上供其他教師學習,并且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交流。教研組還為每位教師準備了專用的學習本,供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摘記,在教研組或備課組活動時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同伴共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師學習的一種極佳方式就是聽課。開出組內公開課15節,校級公開課1節,并且在聽課后及時與開課教師進行交流,促進開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共同提高。
二、從“六環節”到“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優化
經過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們對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我校“自學交流總結”這“三部曲”的基礎上,教研組上學期將課堂教學流程根據學科特點,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的“六環節”,即“激趣導入出示學案自學反饋教師點撥課堂小結當堂作業”,這“六環節”操作性比較強,也能夠實現社思學科“堂堂清”的目標。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根據課堂教學的實踐,我們刪除無效環節,將課堂教學流程優化為“五環節”,即“激趣導入出示學案反饋點撥一課一得典型練習”。“激趣導入”環節保持不變,因為恰當的精彩的導入可以迅速的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提高課堂效率,如果說課堂導入是投石問路的話,這個石頭如果投的好,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小結”這一環節優化為“一課一得”,這樣改變了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教師進行小結的做法,讓小結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可以說感想、談體會,可以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更可以成為課堂中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點睛之筆。
此外,教研組還形成了復習課的教學流程“復習目標出示學案師生交流課堂小結練習提高”和試卷講評課的流程“成績分析歸類講解補償練習能力提升”,這為我們繼續實踐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強的.操作性。
目前,初中社思學科的考試形式為開卷,在學業考試中的評價方式是劃分“ABCDE”等級,這給我們學科推進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中學部組織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課中,我教研組教師開出的《科教興國戰略》一課,充分展示了我們教研組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落實常規,以常規促有效
教師的教學工作,其實都是常規工作。把常規工作抓好、抓實,也就促進了教師工作的有效性。本學期教研組在常規落實方面,從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幾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
1、學教案:
教研組教師根據要求,按照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精心設計學教案,通過課堂活動的設計、課堂練習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備課組長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和檢查超前備課的教案;主備教師要按照新課標和中考說明的要求認真研讀教材文本,在廣泛借鑒優秀教案的基礎上,形成適合我校學生情況的學教案,每位教師在上課前針對本班再對學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力爭“教學有創新、課堂有亮點”;對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閃光點、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記錄、總結,形成教后反思;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總數的二分之一,每月要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七八年級教師的備課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夯實基礎并適度拓展;九年級備課要嚴格依據《考試說明》的難度要求,精選練習,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2、上課:
探索和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特點,大膽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講課時間不超過30分鐘,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此基礎上,九年級社會備課組還積極探索嘗試“三三制”的時間分配方式,即:40分鐘的課堂時間,教師講授點撥的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和發言的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學生練習和完成作業的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
3、作業:
作業做到了全批全改,學生對錯題及時進行訂正,教師在學生訂正后及時進行二次批改。備課組統一作業,把握作業量,七,八,九年級作業當堂完成,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
三、師徒結對,教師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成長
年輕教師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老教師學習新教師的新思路新方法。師徒每周互相聽課一節,有記錄、有評價、有反饋,師傅指導徒弟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學期,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兩位教師謙虛好學、踏實勤奮,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讓我們看到了這兩位教師的快速成長。五、新學期的展望
一個學期過去了,新的學期即將到來。在這個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如:在集體備課中分工和目的不夠明確,有時沒有真正發揮出集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和落實的不夠,有時還只是“有名無實”。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對教研組工作有一下幾點想法:
第一,讓教師的學習更加系統化,每位教師購買兩本教育或教學專著進行學習,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同組教師進行分享,這樣本學期教研組七位教師可以有計劃的學習十四本著作。
第二,在新學期中探討學法指導課的流程,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4
本學期教研組工作依據縣教育局和縣教師發展中心的整體工作安排,本學期教研工作以“基于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變革項目”為中心,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優化課堂教學,總結探索學科教學規律,切實提高我校初中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水平。現總結如下:
一、繼續深化課程改革
本學期要求全組教師結合新的《課程標準》,宣傳實施《溫州市初中學科教學常規》,推進“有效教學”和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在課改第一線通過教學發現一些問題,并歸類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為學校教師服務。結合市縣“精品百課”活動,打造精品的`“常規課”,在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例分析、教學反思等方面,打造精品課例。組織本組教師參加信息技術繼續教育,加強新課程學科培訓,在本組內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幫教作用及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全面推進校本教研,促進教研文化和諧生成
全面推進校本教研,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注重對新課程實施和學業評價改革,通過評價研究引領教學,如翁xx老師獲得縣二等獎;還積極加強教研組自身建設,引導全組教師對“有效教學”進行研究;引導思品教師積極開展時政教育,緊密聯系實際改革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后20%學生學業成績,積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帶領青年教師成長,促進本學科教師隊伍建設。本學期要倡導本組教師積極參加縣市的課堂教學評比和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撰寫,尚于歸納總結平時發現的問題,如翁迪真老師在縣歷史與社會展示課上做出示范,引起很大的反響。
三、做好教學月檢工作
本學期要求本組教師深入研究新課標,堅持做到依標施教。教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案,每堂課后注重教學效果的反思,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加強新課程的培訓和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多媒體教學手段落實課堂,做到資源共享,從而落實本校實際又有新理念的教學方式。
總之,通過本組教師的共同參與,針對學校教學實際,把理論聯系實際取得一定成效,但時代在進步,我們需要不斷求進,成為優秀的教研組。
【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04-01
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11-20
中學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03-03
第二學期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05-14
歷史教研組教師工作總結02-28
社會教研組的工作總結12-26
歷史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范本03-31
高一歷史教研組工作總結(精選15篇)06-22
社會政治教研組的工作總結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