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1
一、學校概況
富陽市富春第二小學創辦于1963年9月,學校占地17008平方米,建筑面積10613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9個,學生2664人,教職工123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98人,占82%。杭州市、富陽市兩級學科帶頭人11人,富陽市級教研大組成員6人。有3名計算機專職教師。學校擁有一支具有較強現代教育觀念和科研意識的骨干教師隊伍。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科研為先、質量為重”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建設“設施先進、管理規范、師資優秀、環境優美、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城鎮小學為目標,精誠團結、開拓創新、崇尚自然、追求卓越,學校各項事業均取得顯著成績。學校先后被命名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浙江省創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杭州市示范學校、杭州市體育(乒乓球)傳統項目學校等。在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指導下,學校開展以“揚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構建適應兒童天性的小學教育”課題研究,該課題研究成果榮獲杭州市20xx—20xx年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和浙江省第三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目前正在申報浙江省重點課題。并以此為契機,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載體,積極創建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努力促進學校整體改革,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二、工作匯報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學校致力于優先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學校現有電化教育設備達到浙江省浙教電[1996]493號《浙江省初等學校電化教育設備及教材配備的暫行規定》的一類標準。目前已建成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音響系統、計算機校園網,配置多媒體教學系統37多套,學生專用電腦教室3個共計183臺電腦。行政辦公室、教師辦公室均配有電腦,其中手提電腦20臺,臺式電腦62臺,目前學校累計擁有各類電腦264臺。并利用10兆電信光纖接通因特網。全校48個班級,原來都配有“三機一幕”,并使用與文字材料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自20xx年實施新教材以來,目前已在一、二年級和三年級2個實驗班共計37個普通教室內各配有多媒體教學系統。學校專門建立課件制作室,配有高性能多媒體計算機6臺及刻錄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立體錄音系統等先進設備。建成百兆主干的校園網絡,配備專用的聯想服務器,建成擁有國際頂級域名的獨立網站。連接了100兆光纖帶寬的“教育城域網”進一步豐富了我校的教學資源。同時學校還拿出大量資金購買基礎教育課程軟件及資料,建立容量近100兆的教學資源庫,方便教師查找資料、設計并制作課件。這些器材的配備,為我校提升現代教育技術提供了硬件保障。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變革越來越依仗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在過去的兩年里,我校電教工作以“三童”和新課改為理念,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的多維學習為核心教學研究活動,更新觀念,改善設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揚素質教育風帆,在改變教育現狀,實現教育現代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1、領導重視組織完善:學校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專門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分管,教務處、教科室、電教中心等骨干教師為組員的學校現代教育技術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按照每學期的工作計劃,在分管校長的領導下由教務處指導、督保各項工作的落實,定期、不定期的召開工作會議,及時總結經驗、查漏補缺。同時,還分設了設備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術管理、網站維護等組織,配置了相應的人員,明確了工作職責。每班還配有一名小電教委員,負責登記電教設備使用情況,從而保證了我校兩年來這一工作的有序開展。
2、制定規劃分步落實:根據浙江省普及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規劃的精神,我們率先開展了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并制定了發展規劃,使全校師生明確了工作目標,積極分步落實。現代技術領導小組根據市年度工作計劃及學校現代技術發展的三年規劃,每學年初制訂出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計劃,并做到定期組織學習,實事求是地分析、討論本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3、加強管理,建立制度:學校為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持續發展,進一步健全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各項規章制度。各管理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范疇又制訂了相應的管理條例。《課件制作室管理制度》、《課件制作室設備使用規程》、《科技實驗室管理制度》、《科技實驗室設備使用規程》、《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設備使用規程》、《電腦室管理制度》、《網絡中心管理制度》、《班級電教設備管理制度》、《富春二小現代教育技術保障實施條例》等。
4、注重培訓提高能力:實現教育現代化,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是關鍵。為此我們要求全體教師“要深刻認識信息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信息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要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應用信息教育技術,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并開展以下形式的培訓活動:
①組織不同層次培訓:邀請市裝備中心的老師對全體專任教師進行“三機一幕”培訓;配合教師進修學校開展計算機基本操作的全員培訓;邀請杭州市和富陽市教研員、優秀老師對全體中青年教師進行課件制作培訓;分期分批組織電教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對骨干教師集中進行了“因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等。
②組織不同內容培訓:開展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理論、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的培訓;因特爾未來教育、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計算機維護等培訓活動。計算機能力考級培訓、網頁制作培訓、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培訓等。
③組織不同形式培訓: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假期集中培訓;開展集體學、個人學、師徒結對學培訓;借用網絡培訓。
④組織不同對象培訓:針對多媒體教室的操作,多次對任課教師進行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對各班電教委員進行多媒體設備使用、保養、清潔等培訓,使每個電教委員都是老師的“小助手”。
5、增加投入改善設施:
①硬件設施:學生計算機房3套;多媒體教學系統37套;教師辦公各部門和教師辦公室計算機62多臺;建立了校園網,并利用寬帶與國際互聯網接通。校園廣播音響系統、閉路電視系統等。
②軟件設施: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建設是要使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軟件是電教媒體得以應用的前提保證,沒有大量的教學軟件為基礎,再好的硬件也不能發揮其教學功能,所以我校在進行媒體環境建設時,首先考慮教學軟件的開發和社會所能提供的軟件與教材的配套,優先發展那些有大量優秀教學軟件支持的軟件教學媒體。本學年,在原有教學軟件的基礎上,不斷升級不斷完善;又新添自制教學課件300余個,購置配套多媒體課件100余個。“軟硬兼施”為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營造了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環境。
6、落實應用,服務教學:電教設備的使用最終是要落實到課堂上的。為此,學校專門作出規定,要求所有專任教師在教學中都要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和“兩機一幕”,并能結合教材和教學所需,自制課件、投影片、錄音帶等音像教材;要求中青年教師上教研課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自制多媒體課件,到目前,我校共已經制作多媒體課件200多個,其中30多個多媒體課件在市級、省級評比中獲獎。經過幾年的實踐,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原來的一些靜態的、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都轉化成動態、形象的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大面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7、結合科研提高效率:近年來,我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工作緊緊扣住“揚童心、葆童真、激童趣”理念,更新觀念,改善設施,乘信息教育之舟,揚素質教育風帆,在改變教育現狀,實現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專項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多維學習系列活動的開發與實踐》的研究對于這些成果進行有效整合與提升,旨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一種激發兒童潛能、適合兒童天性的小學生多維學習系列活動體系,為塑造兒童“健康童年”而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我們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現代教育技術發揮著其巨大的優勢。多媒體校園網絡的建立,使之成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現代化校園氛圍、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8、積極參與、勇創佳績:
幾年來,我們積極參加處各級活動,在廣大教師及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構建新型模式的研究》課題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多維學習系列活動的開發與研究》被確立為市立項A類課題。其他還有市立項B類課題1個,市立項C類課題3個。
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論文也是碩果累累。其中論文《淺談小學生信息道德的培養》獲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委員會20xx年學術會論文“三等獎”。論文《信息技術教學容易忽視的角落—小學生信息道德素養的培養》參加杭州市信息技術專業論文評比獲“二等獎”。其余還有11篇現代教育技術類論文在杭州市及富陽市各類論文評比中獲獎。其中論文《創造性教學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探索》刊登在《富陽教育》20xx第一期中。
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也是遍地開花。共有30多課件在省市各類課件評比中獲獎。其中《熱脹冷縮》獲得浙江省第6屆教師自制多媒體教學軟件評比“三等獎”。課件《日食和月食》獲得杭州第7屆教師自制課件評比“二等獎”,有多個課件獲得富陽市教師自制課件一、二等獎。
圍繞“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十分關心學生的成長,注重學生個性
的發展與培養。在校隊訓練中不斷發掘培養信息技術特長生多次參加杭州市及富陽市級小學生電腦大賽并獲得優異的成績;其中蔡佳同學設計的電子報刊《科技快訊》獲得浙江省第五屆小學生電腦制作評比“二等獎”,朱塵凡、李忠澤等同學設計的網頁《夢想花園》、《成語大風車》分別兩次在參加“杭州市小學生網頁制作大賽”中獲得杭州市“一等獎”。蘇穎菲同學參加杭州市小學生計算機logo設計大賽獲“三等獎”。
三、簡要回顧
1、以常規媒體為主體。投影儀、錄音機、電視機三機一幕和多媒體教學系統等常規媒體是學校現代技術教育的主體。因此,引導并要求教師用好常規媒體是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工作重點。平時學校能定時組織人員對常規媒體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率,以充分發揮常規媒體的作用。同時,學校就如何用好常規媒體,提高使用率上也向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并由各班的電教小干部做好記錄。從平時的使用情況來看,常規媒體在教學中還是很受歡迎的,使用得也比較好。據統計,上學期教師使用率、學科覆蓋率均達100%,課堂使用率達78%左右。
2、以提高使用率為根本。加強裝備及師資的建設,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在于服務于教育教學,服務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基于以上的認識,學校為適應教育形勢的需要和家長的迫切要求,根據省義務教育教學指導綱要精神和學校的實際,從三到六年級分別開設了信息技術課。另外,我們在如何盤活現有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如何提高裝備的使用率,使之在學校教育教學等中充分發揮其作用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3、以教學實踐促應用。為使教師盡快地掌握及熟練地將現代教育媒體運用于日常課堂教學之中,做到學、用結合,更為了使教師們了解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優化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學校明確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師(三童杯等)每學期承擔一堂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課。同時,要求承擔市級(或接待兄弟學校教師)教學公開課、觀摩課的教師一律在多媒體教室授課。據統計,近年來學校累計為外地教師、學生家長及配合市教研室、進修學校等部門教研活動共開設了200余節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課。通過教研活動大大地提高了骨干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力,營造了良好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氛圍,也開闊了全體教師的眼界,提高了認識,有效地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4、以教育科研求發展。為了促進學校深入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以真正發揮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示范作用。學校組織力量重點專項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多維學習系列活動的開發與實踐》的研究,對于原有的教科研成果進行有效整合與提升,旨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一種激發兒童潛能、適合兒童天性的小學生多維學習系列活動體系,為塑造兒童“健康童年”而努力。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做到“經費、組織、人員、時間”落實,經過一年的規范、有序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準備在本學期進行階段性小結和成果匯報。
5、以制度管理作保證。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對促進教師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于課堂教學中有著積極的保障作用。為了切實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自覺性,提高其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率,進一步完善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各班落實了小電教委員登記制度,對各學科各任課教師使用情況做到定時統計,公布。同時,將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皆列入《教師年度考核細則》之中,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評比先進的重要依據之一。
6、以校園網絡為平臺。建立多媒體校園網絡,并加強相應的專業管理,購買或開發相應的校園網絡軟件平臺,并在教學和管理中得以有效應用,使之成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現代化校園氛圍、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7、以學科整合為抓手。現代教育技術在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多學科整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8、以學校各項活動為載體。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我們也作了積極嘗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在每周二紅領巾電視臺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及大隊部的規范教育重點,經常性地攝錄一些能反映校園環境衛生、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方面的“鏡頭”。通過校閉路電視向全校播放,并由大隊輔導員進行講評,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主要任務。還開辦了校園新聞等欄目,經常報道學生周圍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為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學校還成立了“小記者”,由專人負責輔導撰稿,在學校的行為規范教育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并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思想情操。
四、今后設想
雖然我校在信息教育技術裝備的建設和運用上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種硬件設施在縣、市范圍內已屬領先水平,已基本上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但學校離教育發展形勢及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在提高裝備的使用率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為此,經學校分析研究,下一步在做好繼續積極履行實驗學校的各項任務,不斷加強信息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發揮實驗學校的示范作用的同時,在新學年中爭取做好以下幾件工作:在現代教育技術發展上,我校于20xx年3月制定了《20xx~20xx年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規劃》
1、硬件設施建設:
到20xx年全部普通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系統。
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計算機給予支持,實現教師家庭電腦與學校的聯網。建立教師用電子閱覽室。
進一步完善我校網站硬件建設,添置更為先進的專業的網絡服務器和高檔交換機,使我校的網絡達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規模。
為每個班級配置學生專用電腦,連通校園網絡。培養學生自發應用信息技術方法處理日常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使電腦真正成為學生的“好朋友”
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管理智能化、辦公自動化、教學網絡化、學習個性化、活動多元化、生活信息化”。
申報加入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行列。
2、軟件設施建設:
①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網絡,引進更加科學先進的教學辦公軟件,進一步發揮網絡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②制訂更為嚴格和完善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應用管理條例”,使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應用規范”、“保養得檔”。
③以發展的眼光緊跟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潮流,大膽嘗試應用新技術、新科技,不斷更新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軟件水平。
④充分利用教育城域網,提高教育城域網的使用率。建立更加充份完善的教育教學資源庫,更好地服務學校日常教學工作。
3、教師隊伍建設:
①90%的教師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80%的教師掌握計算機初級操作知識,60%的教師能獨立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②英特爾未來計劃全員培訓、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和兩機一幕。
③選派部分教師參加省市高層次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考察、學習、借鑒部分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實踐經驗,努力提升我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
4、教學科研工作:
①加強學校教科室對現代教育技術教科研的管理,及時指導教師進行科研活動,逐步培養教師具有較強的現代教育意識,掌握教育科研基礎知識,并參與教育科研活動,課題組成員具有獨立研究課題的能力。
②及時總結本校現代教育技術教科研成果。積極開展計算機教學課堂教學研究,探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③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三年級以上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和網絡知識,能初步利用網上資源。實施省編義務教育教材的班級應配有與文字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普及使用。
④完善多媒體校園網絡,并加強相應的專業管理,使之成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現代化校園氛圍、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的主要手段。
⑤學校形成一整套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和開展教學的教育現代化工作體系。讓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深入人心,讓現代教育技術的陽光照遍校園每個角落。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2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為指導,以信息技術教育和教育信息網絡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建我校“信息化校園”,逐步使我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達到數字化實驗學校的要求,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提升學校辦學效率。
二、現狀分析與發展規劃
(一)增添高能設備,優化信息環境[現狀]:
順德勒流中心小學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20xx人,學校3間計算機室與各功能室,共有計算機230臺,生機比約為9:1。38個教學課室及功能室,共有多媒體教學平臺42個,為各學科全面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了保障。82位教師辦公與教學擁有手提電腦72臺、臺式電腦28臺。校園網主控室中,有4臺專業服務器、466G海量服務器空間,為校園網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順德教育信息網與我校的教育教學網站(),都是我校教師教學和工作互通、互學、互知的公共“會議室、學習室、交流室”。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網頁,可以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共同進步;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讓各位教師進行教學理念、教學反思的敘述。學校校園網、計算機室、教師電腦使用、電教平臺使用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學科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學科覆蓋率100%,課時覆蓋率達85.8%,電腦室學生上機率為100%,電教平臺使用率為91%。現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成為老師的習慣,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發展]:
分批增添“電子白板”42塊、升級電腦2室的60臺電腦設備;讓每個課室、每個功能室的“信息化教學”更上一層樓;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工作,讓各學科的課時覆蓋率達90%以上、電教平臺使用率為95%以上;讓班級特色網頁、教師的博客每周都有更新,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更深入更和諧。
(二)重視課題研究,提升信息理念[現狀]:
我校是中央電教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重點課題《城域教育信息化實踐應用的績效研究》項目學校,這幾年我校重點開展的科研課題有:廣東省教育廳十一五規劃課題“快樂體悟學習策略研究”、廣東省電化教育館科研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四維體”學習策略研究》。課題實驗教師通過每周的學習、實踐、反思,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我校陳少華老師、吳智莉老師的課題實驗課參加區教學比賽均獲一等獎;課題實驗論文有二十多篇在省級正式CN刊物《湖南教育》、《小學教學參考》上發表或在省、市、區教育部門論文評比中獲獎。同時學生在參加順德區機器人比賽中獲二等獎、學生在參加市、區級動畫設計和LOGO比賽中有20多人獲得一、二等獎。[發展]:
1、讓所有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通過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提升教師信息技術專業能力的發展。
2、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讓目標和內容具體化,讓目標和內容有研究與實用的價值。
3、要研究與探索“自主、交往、探究、評價”四維體學習策略,服務于有效教學、服務于學生學習、服務于學生發展能力、服務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4、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研究學生的學(主動學與創新學)、研究教材的用(實用與活用)、研究教法的新(理念新與藝術新)、研究媒體的適(適度與適用)。
5、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突出師生之間的“情感”、突出同學之間的“情感”、突出知識與同學之間的“情感”、突出信息技術與同學之間的“情感”,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交往”、“探究”、“評價”,實現學生與書本的“對話”、同學與信息的“交融”。
6、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營造民主與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學習的過程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信息技術環境下“四維體學習策略”的生成。也就是要研究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途徑、研究學生學習交往的方式、研究學生探究知識規律的有效方法、研究學生參與評價的策略。
(三)完善校園網絡,促進師生發展[現狀]:
當打開學校網頁時,學校領導就可以知道教師的心聲、家長的反映、同學的成長以及學校概況、教師情況、學籍管理、課程安排、科研進展、學校活動情況等等;當打開順德教育信息網,學校領導就可以知道教育活動情況、上級OA文件精神、教育理念新動向。這快捷、便利、規范化的管理跟以前傳統方法相比,這樣多省事、多有效率。由于網絡的快捷和方便,我們在進行各種管理工作的時候不需要等有了具體的結果才做出判斷和決策,而是從各中信息中感覺到我們需要調控我們的理念與管理方式時,我們就可以隨時調控學校的決策和管理方法,真正實現由結果管理向過程管理轉化。回顧我校走過的幾年歷程,我們在不斷探索,學校在探索中不斷成長。現在學校的校園網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教師教學和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促進了學校管理決策水平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不斷促進學校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教育信息化能通過對各種管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傳送、分析等來實現對學校的管理,它在學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處理準確、傳送快捷、分析科學等特點。因此,教育信息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例如,我校的校園網把管理信息系統劃分為教學管理、德育管理、科研管理、圖書管理、后勤管理、資源管理等,這些系統既是學校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子系統,又是相對獨立的職能管理系統。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與項目有:學生編班、學籍管理、課程表編排與教學檔案管理等子系統。系統要注意學生編班是按照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等情況分析處理,并按照某些給定的原則把新生分配到各個班級。編班處理的原始數據來自學生管理系統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統;學籍管理是教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每學年同學的轉入或轉出的電子手續與檔案,學生在校期間各科學習成績的登錄、統計,各種成績表冊及成績報告單打印和傳送,提供各種查詢功能以便及時了解各科教學和各年級學習質量;課程表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教學工作在時空和管理的安排。教學檔案管理包括各年級、班級和各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師教學、統計報表及教學文件的登錄、處理、查找等。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體現,更是學校管理數字化、高效化的體現。
[發展]:
1、創新搭建起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網絡教研平臺、資源管理平臺、信息發布平臺,建設與課程改革相協調的共建共享、互動開放的新課程資源。
2、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提高課堂效益,全面推進課程、教學和評價的網絡。
3、建設各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實踐等)的資源網站,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提供方便。
4、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創建網上虛擬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習績效。
(四)完善特色網頁,促進家校和諧
[現狀]:
順德教育信息網與勒流中心小學校園網,都是我校教師教學和工作互通、互學、互知的公共“會議室、學習室、交流室”。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網頁,可以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共同進步;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讓各位教師進行教學理念、教學反思的敘述;讓同學和家長在博客上與教師進行思想交流、溝通心靈、反思學習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學校教育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在學校管理中,既要重視學生在學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視學生在社會、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教育信息化技術手段不再是早期的簡單通訊,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單向傳播的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它是實時的、雙向的、交互的、是可控的,是多種媒體的。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與便利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極大的增強了教師之間的交互性、打破了學校與教師、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這種交互性是近乎實時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實現,比如:電子郵件,PPT,WWW,網上在線QQ等等。二是學習的異步性:利用網絡進行遠距離教育,可全天24小時進行,每個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時間、內容和進度,可隨時在網上下載相關學習內容或向同行、專家進行請教。三是學習信息的廣泛性:網絡為教師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資源,可引導教師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從而讓教師和學生和諧、發展、創新。
[發展]:
1、建設并完善“以極太文化,促學生發展”特色網站,讓教師、學生、家長互通思想信息,相互討論學校特色文化與精神,從而讓師生發展創新。
2、讓教師的博客及班級網站使用率高、更新快,讓教師、學生、家長的交流及時有效。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3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廣泛應用的今天,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變革,給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促進教育現代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已成為我校教師的共識。xxxx年我校被批準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多年來,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目標是:建設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和具有學校特色的資源環境,形成一支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的師資隊伍,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重點,信息技術及教育信息資源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探索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校長信息化領導力
人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作為學校建設發展的領軍人物,其身份及素養的特殊性直接影響到學校信息化建設,以致在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評估的許多場合中有人提出了“校長懂教育信息化嗎”的反語。雖然言辭有所偏頗,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校長本人所專長的領域,其學校一般都會發展得比較好,甚至成為學校的特色。
校長是學校信息化的“領頭羊”,張智品校長從xxxx年開始一直關注和支持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從xxxx年申報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開始,校長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校發展的一盞引路燈。為了帶領全校師生實現學校信息化建設,張智品校長以身示范,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并對領導班子提出以下幾點教育技術要求: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只有這樣,在制定信息化決策時才有發言權,面對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才能準確做出判斷。
其次,關心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相關的基本問題和重大課題,形成基本的、重要的、符合時代精神和現代校長素質發展需要的信息素養理論和思想觀念。
再次,引領學校信息化教學和管理朝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的方向努力。雖說校長不一定直接進課堂,但是必須具有對信息化教學做出評價的能力。能夠應用技術實施管理的校長才能充滿自信地解決技術應用給學校帶來的問題,提高其作為領導者的威信。
二、學校軟硬件環境建設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以自籌資金為主,多渠道籌集經費為輔,硬件建設分步實施,適當超前。學校在xxxx年5月建成了一個主干網為100兆的光纖以太網校園計算機網絡,可實現多媒體教學、遠程教學和管理的千兆智能計算機網絡系統,并以5條100兆的光纖與城域網相聯,xxxx年開發應用了家校短信交互系統。同時先后籌集資金400多萬元,投入學校設施建設,現有xx個教學班實現了班班有“四機一幕”,開出A型56座語言實驗室,裝備了240臺計算機,擁有兩個網絡計算機教室,3個多媒體教室,開辟出娛樂、開課、活動、娛樂、實況攝錄剪輯于一體的多功能廳,安裝了衛星地面接收站,開通了校園能同時播放6套節目的閉路電視系統,配置了4套由計算機控制的語音播放系統,基本完成了校園傳輸網的建設。所有教師辦公室配上電腦,開出電子備課室。于xxxx年建起了整個校園網,并通過經濟補償方式,為全校教職工配備了家庭電腦和電信寬帶,連通了全校各室、教師家庭,向學校管理、教師辦公自動化邁進了一大步。由于建設比較早,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每年都需要更新維護,為此,學校專門開辟資金穩定投入維持設備正常運轉,并為了學校教學實驗需要每年購入一些最新的教育實驗設備。
在重視硬件建設的同時,學校的數字化資源的應用軟件的建設也同步前進。通過自主開發,形成學校內部課程資源網絡化。學校有有嚴格的電子備課流程:由備課組長主持,提前一周備課,利用集體備課研討教法、學法及設計練習;各備課組成員分章節,負責設計電子教案,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加工成為教學共享課件,各備課組成員下載、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個性化電子教案。幾年來,制作各種CD、VCD、CAI課件、資料庫、常用應用軟件和管理軟件等光盤二十余種,課件累計200多件;電視錄像素材1200小時;各學科已建設了一定規模的學科教學網站(其中包括試題庫、教案庫、課件庫、圖片庫、視頻音像庫、教學小模塊);每位教師有自己的教學資料庫。目前,我們正加快教學資源庫建設,正逐步實現電子教案目錄化,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共享。
各種數字化素材使用便捷,課堂教學中使用率高,情境創設多樣化,符合認知規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極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益。教育教學資源面向學習者,資源開發與整合實行共建共享的原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我校的特色,與我校教育發展相適應。
三、現代教育技術實驗
好的信息技術硬件環境是基礎、是保障,但不能成為擺設,只有將好的硬件環境運用到教學中,成為改善學科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才能受到師生們的歡迎,才能煥發出其內在的魅力。
1、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學校把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列為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全面提高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整體素質,多形式多途徑,分層次、分期次地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多次組織學校校長及電教骨干教師參加由中央及省電教館、市電教站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及各類研討會的學習和培訓。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以外請專家講學和自培形式,舉辦了多期各類教師培訓班。普及型培訓班:對全體教師進行投影機、錄像機、錄音機的使用,路電視課室終端控制操作使用,多媒體系統操作使用,達到每位教師都熟悉掌握常規電教設備的使用,為全面普及現代教育技術打下基礎。計算機操作培訓:培訓教師學習計算機基本操作使用及網絡使用,至今100%教師學會使用計算機,為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水平打下基礎。軟件制作及網絡資源開發培訓:從各學科抽調骨干教師,重點培訓使用多媒體制作工具來制作CAI軟件和學習網絡資源的開發。
2、加強實驗實施和課題研究
老師們在實驗開展的同時,注意點滴體會與經驗的積累,運用自己的實驗指導、帶動、幫助今后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根據《天臺縣實驗小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項目實驗方案》的要求,學校相繼建立閉路電視的有效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有機結合,學科“四結合”教學改革、“歷代名人大家天臺山情像”等實驗課題組,承擔了臺州市《協作型CAI課件》開發任務,完成了臺州市規劃課題《家校交流平臺的建設與應用研究》,臺州市重點課題《遠程兒童學習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幾年中,教師根據實踐所撰寫的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或交流共有60多篇,其中《巧用音像教材,提高教學效益》、《運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重點》等分別獲省市一、二、三等獎,并分別發表在《浙江電教》和《臺州電教》上。《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促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視聽媒體在低段作文起步訓練中的運用研究》、《小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實踐探索》、《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學習策略研究》等一批省、市立項課題相繼結題,全國語文“四結合”教改實驗成果《小學低段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聽說教學研究階段性報告》、《小學生作文起步教學“四結合”研究階段性報告》分別獲省級一、二等獎。
《整合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作為我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第三批小學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學校的研究成果,倍受評審專家組的好評;中央電教館立項的《歷代名人大家天臺山情緣》專題學習網站都已經完成整合的目的,也順利的通過中央電教館專家的審核。參與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評比獲得了特等獎,其實驗成果也獲得了一等獎。
天臺實驗小學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題的研究工作中,克服了大量的困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實驗課題的研究工作無止境。如今實小的教師個個都爭做信息時代的弄潮兒,在數字的海洋里捉捕最先進、最科學的教學方式。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技術改造工作總結02-16
網絡技師技術工作總結02-17
技術質量部工作總結范文02-09
電力監理專業技術工作總結03-29
教師晉級專業技術工作總結01-05
隧道施工技術員工作總結12-27
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工作總結03-25
音樂教師專業技術工作總結02-09
公路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總結01-20
監理員技術工作總結(通用8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