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特色小鎮調研報告7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推薦】特色小鎮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1
近年來,xx市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以縣市城區建設為節點,以小城鎮建設為紐帶,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強化城鎮產業支撐,全市新型城鎮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城鎮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生態宜居xx呈現嶄新風貌。
特色小鎮建設現狀
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市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45.5%提高到2015年的54.21%,年均提高1.74個百分點,增幅連續五年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829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總量保持全省第二位。
目前,宋河鎮、綠林鎮、后港鎮、高陽鎮、胡集鎮、石牌鎮、客店鎮、牌樓鎮、漳河鎮被選為全省重點中心鎮、特色鎮,新建了彭墩、王坪、趙泉河、沙嶺灣等一批宜居村莊,展現了農村新面貌,全市走出一條以新型城鎮化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之路。胡集鎮進入省十強鄉鎮行列,后港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鎮”。
村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狠抓村鎮道路、綠化、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投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村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小城鎮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承載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要求,推廣“組團帶動、產業帶動、城鄉互動、股份合作、特色拉動”五種建設模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極大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彭墩模式”、“幸福馬嶺”、“明燈路徑”等新農村建設經驗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將“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與精準扶貧和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采取多種建設模式,推進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以點帶面,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圍。東寶區、掇刀區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全市共48個村莊被命名為“宜居村莊”。
近5年來,全市共完成32460戶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特別是貧困戶、殘廢人、五保戶等弱勢群體的居住環境。組建210個扶貧工作隊進駐所有貧困村,設立2億元扶貧產業基金,實施精準扶貧項目124個,其中2015年脫貧59907人。
主要做法
政策支撐城鄉統籌。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意見》和《xx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全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特別是小城鎮發展提出了具體發展思路和建設目標。成立了xx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出臺了《xx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先進鄉鎮考評表彰辦法》,每年對所有鄉鎮進行考評通報,從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引導鄉鎮建設發展。在此基礎上,xx市借鑒外地經驗,結合實際,大膽創新,開展鎮域城市建設試點,出臺并實施了《關于開展鎮域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在穩定區劃的基礎上,通過政策扶持、體制創新、權力下放,將試點鎮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小城市、縣域副中心。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規劃引領,完善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縣市區總體規劃以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等,健全城鄉規劃體系,推進“多規合一”,構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三個縣域城市為支撐、五條城鎮帶為紐帶的“一主三副五帶”全域城鎮化格局,以城區為生態綠心,建設漳河新區綠色生態低碳新城、東寶區都市產業城、掇刀區與xx高新區一體化發展的產業科技城,推進漳河鎮、子陵鎮、牌樓鎮、麻城鎮、團林鋪鎮組團發展。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推動中心城區與鐘祥相向發展,打造荊鐘組合都市區。
著力實施省級戰略。緊緊圍繞“中國農谷”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近年中國農谷核心區屈家嶺管理區市政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商品小區開發、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全面展開,城市建設水平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實現大柴湖振興發展,省、市多部門從規劃編制、移民保障、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對柴湖鎮傾力相助,形成了對口幫扶、強力推進、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動了柴湖發展。
建立健全管理機構。xx市堅持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把城建管理機構設置作為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抓手,其中京山縣、沙洋縣、東寶區建制鎮城建分局恢復率達100%,其他鄉鎮城建機構也在醞釀籌建之中。
扶持發展特色城鎮。近年來,xx市深入開展鎮域小城市建設試點,加快培育建設中心鎮、重點鎮、特色鎮,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傾斜,重點扶持特色小城鎮的建設發展,以典型示范帶動全市小城鎮建設發展。對胡集、后港、宋河、錢場、官垱、易家嶺試行鎮級市管理,在調整機構及職能過程中,縣(市)住建部門將相關職能全部予以了下放。宋河鎮投資近億元推進了道路、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城鎮項目建設。柴湖鎮強力實施省級戰略,中國花城和移民新城初具規模。錢場鎮盛老漢家庭農場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企業。
堅持整鎮推進、組群發展。堅持整鎮推進,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推進孫橋、官垱、石牌、牌樓、團林鋪、漳河、長灘7個試點示范鎮建設,整合項目,整合資金,整合資源,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一體化。堅持組群發展,策劃實施屈家嶺—京山、東寶—鐘祥、掇刀—沙洋三條新型城鎮化帶、產業走廊、生態走廊建設項目,著力建設全國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初步編制完成《荊鐘新型城鎮化示范帶和彭墩“1+9”區域規劃》,彭墩長壽食品產業園、彭墩現代農業示范園、彭墩風情小鎮建設全面啟動并加快實施。
挖掘調研特色民居。在推進全市宜居村莊和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要求各縣(市、區)在建筑風格設計和建設方面注重延續原有的建筑風格,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推廣《“荊楚派”村鎮風貌與民居建筑參考圖集》,以期更好地指導和引導各地民居建設。
抓好污水整治工作。大力實施污水治理工作,將全市52個鄉鎮污水處理建設納入2016年政府民生實事中,搶抓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和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機遇,搭建污水處理建設合作洽談平臺,邀請省村鎮建設協會推薦的.污水處理建設企業與鄉鎮就工藝選取和可研編制合作方式展開交流,組織各地村鎮負責同志參觀學習外地污水處理建設先進經驗,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大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多渠道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運用“經營城市”的理念,遵循“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通過多種途徑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一是將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出讓金、小城鎮建設配套費專項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通過地產綜合開發收入,完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給企業稅收優惠或減免,鼓勵企業投資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對價值較高的建設用地采用招標方式獲取最高限度的資金,直接用于小城鎮建設。五是聚群眾之力,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充分發動群眾,爭取他們的支持配合,激發商戶及居民群眾的熱情主動投入,配合房屋立面改造、廣告牌制作及門前硬化綠化等工作。
存在問題
小城鎮建設后勁嚴重不足。目前不少鄉鎮財政還屬“吃飯財政”的情況下,小城鎮建設發展缺乏一定的產業支撐,大部分鄉鎮產業支撐還有待進一步培育,特色產業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對小城鎮建設有心無力,不能按有關規定落實工作經費;制約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資金“瓶頸”未能徹底打破,籌集資金困難重重,影響了全市加快新型城鎮化的統一部署。
城建管理機構未完全理順。雖然各地在成立建設分局上做了大量工作,成立的機構也不少,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人員配備難以落實。雖然各建設分局機構和人員編制都予以了明確,但在實際配備時有一些難度,即使配備了人員,也不能滿足城鎮建設需求;二是工作經費嚴重欠缺。由于多數建設分局工作經費未納入財政預算,或納入財政預算的資金有限,大部分建設分局只能靠縣(市、區)、鎮兩級“以錢養事”等費用維持人員工資開支,在更新老化設備、加強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無從談起;三是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大部分人員沒有專業的技術知識,也不具備執法資格,在工作中碰到棘手問題難以解決。
村鎮建設行業指導和協調難度較大。村鎮建設的主體以縣(市、區)政府和各鎮(村)為主,市住建委主要負責建設方面的行業指導和協調,再加上稅費和財政體制等原因,市級針對全市小城鎮的項目政策和資金政策比較薄弱,市住建委在村鎮建設工作中無有力的抓手,影響了指導和協調工作的開展。
建議意見
建議規范機構設置和制定村鎮建設項目相關規定。
目前全省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正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筑市場越來越大,但隨之而來的村鎮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問題也日益突出,雖然該市在城建管理機構建設和村鎮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缺乏法律支撐等諸多原因,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一直無法得到全面改觀。建議上級住建部門加強村鎮建設調研指導,進一步規范各鄉鎮城建機構和職能設置,更好地加強省、市、縣、鎮的對口指導和協調。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限額以下村鎮建設項目的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和農民住房建筑工匠資格認證統籌等相關規定,以便更好地指導村鎮小額建設項目的建設。
建議省政府加大對小城鎮建設資金的投入。近年來,該市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但是相對于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該市每年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還遠遠不足。建議省政府在融資信貸方面能多出臺一些惠及小城鎮項目建設的優惠政策,在建設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2
xx鄉是吉安市“三山一江”戰略建設的核心鄉鎮,是贛西新興的旅游勝地,是以生態旅游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旅居”(旅游接待+生態宜居)特色小鎮。境內景點眾多:有十萬畝高山草甸,江南罕見、風光旖旎的武功山;有奇山云海、險山俊秀的羊獅慕;有綿延二十多公里,風光秀麗的武功湖;有設施一流、功能完善、含硒豐富,全省出水水溫最高的嶸源溫泉;有急流險灘、驚險刺激,號稱“江南第一漂”的武功峽大漂流。特色小鎮建設的重點就是圍繞這些優質旅游資源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共生演進。
一、特色小鎮定位
溫泉養生休閑小鎮。充分利用xx優越的'自然環境、旅游資源,以及南上北下、連東通西的區位優勢,著力打造中高端養生休閑區、城市生態休閑區等休閑旅游板塊,大力開發休閑度假、健康娛樂、文化創意、鄉村體驗等旅游項目,努力建設“休閑型健康養生旅游目的地”,進一步叫響“中國慢生活基地”、中國福山品牌。在已有基礎上,再做好文家游客接待中心、文家村銅溪自然村舊村改造、羊獅慕索道下站南福門及停車場工程、xx至文家公路拓寬改造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旅游品味和檔次。
優質健康養老小鎮。借助良好的生態和怡人的氣候,鼓勵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合作共建具有醫療、康復、護理、保健等功能的養老莊園、養老院等,積極探索“候鳥式養老”和“虛擬養老”等模式,著力推進頤養公寓、頤養商品等要素市場建設,依托溫泉資源,開發一批康復理療、溫泉養生等產品項目。
綠色有機農業發展小鎮。依托優良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傳統農業優勢,以綠色、有機、生態為統領,整合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重點發展有機水稻、井岡蜜柚、花卉苗木、水產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大農業示范基地、精致設施農業建設與旅游結合,形成農業效益與旅游效益疊加的綜合效益。
二、特色亮點
一是產業有基礎。引進了江西安福上水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大閘蟹和小龍蝦,注冊了xx毛竹專業合作社,發展了樓下楊梅基地、華泰花卉苗木基地、有機水稻種植1號基地,逐步形成了水產、羊、石蛙、山雞、兔等特色養殖產業規模。重點開發了以農業體驗和農業觀光為主的福江南四星農家樂;向周邊輻射打造以清末文獻坊為主的樓下民俗文化游,引進武功山大峽谷漂流、清江水上竹筏漂流等多元化娛游項目,建立了黨員星級農家樂評定制度,規范建設管理農家樂、農家餐館,實現了旅游產業的鏈條延伸。
二是設施較齊全。以小城鎮建設為落腳點,抓住擴權強鄉試點機遇,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000多萬元完成了安文旅游公路(集鎮段迎賓路)“白改黑”及“三改二”工程,全面建成了xx迎賓廣場、xx公園、xx商業街安居工程、新農貿市場、污水處理示范點等旅游配套設施,完成了12公里惠及全鄉的小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籌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樓下縣級美麗鄉村精品點建設,推進了旅游通道沿線9個新農村點的新農村廬陵風格改造,建設了一批村莊規劃合理、村內外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的新農村示范點。
三是發展有前景。2013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新戰略。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也指出,鼓勵興辦健康服務業。江西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山水、溫泉、“森林氧吧”等特色資源和生態優勢,積極發展避暑休閑養生養老、溫泉養生養老、田園觀光養生養老和生態養生養老等新業態。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3
特色小鎮建設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推手,是“十三五”國省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也是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長極的重點工作。4月中下旬,市發改委調研組深入蘇仙區飛天山鎮、嘉禾縣塘村鎮、永興縣柏林鎮、汝城縣熱水鎮、桂陽縣流峰鎮、北湖區石蓋塘鎮等地就特色小鎮發展情況開展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郴州市特色小鎮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引導和鼓勵一批中心鎮、特色鎮、專業鎮、邊界口子鎮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大十字城鎮群為主戰場和主形態,以產鎮融合、城鄉統籌為核心內容,以國家級、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示范為引領的特色小鎮發展新格局。目前,我市初具雛形的特色小鎮主要有:北湖區的石蓋塘鎮、魯塘鎮、保和鎮,蘇仙區飛天山鎮、良田鎮,資興市黃草鎮、白廊鎮,桂陽縣流峰鎮、舂陵江鎮,宜章縣白石渡鎮、梅田鎮,永興縣柏林鎮、便江鎮、悅來鎮,嘉禾縣塘村鎮、行廊鎮,臨武縣舜峰鎮、汾市鎮,汝城縣熱水鎮、三江口鎮,桂東縣清泉鎮、沙田鎮,安仁縣永樂江鎮、安平鎮等。
1、空間特色鮮明,大十字城鎮群帶動特色小鎮蓬勃發展
空間上,全市100多個鄉鎮以郴州大十字城鎮群為核心,初步形成了“一核四極多點”、“城鎮規模等級有序、空間布局合理、城鄉共建共享”的城鎮格局。大十字城鎮群區域內擁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6個省級園區,城鎮群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集聚能力明顯增強,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周邊四個縣城及城鎮依托各地歷史、文化、區位、地理、交通、人口、資源、環境、產業等基礎和優勢,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具有較強人口和產業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鎮正在加速發展。持續推進交通建設及提質活動,郴州大道、郴永大道等城際干線建成通車,G107等國省干線加快改造,市域經濟半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鄉鎮及行政村公路實現100%通暢,全面提升了鄉鎮綜合承載能力,為特色小鎮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綠化攻堅、棚戶區改造和城鄉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的推進也直接促進了特色小鎮發展。
2、產業特色鮮明,產鎮融合、因地制宜成為特色小鎮發展的主要特點
特色小鎮均以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為條件,因地制宜積極培育休閑旅游、種養、鍛鑄造、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形成了各自的產業特色和產業支撐,如:北湖區石蓋塘鎮(工業小鎮),我市最早建成的省級工業小區,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先進制造、新材料等產業發展來勢好,20xx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3.6億元,增長36.8%;蘇仙區飛天山鎮(山水小鎮),背靠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和六寨溝公園,集旅游、休閑、娛樂、餐飲、采摘和購物為一體的高端休閑旅游產業來勢較好;資興市黃草鎮(風情小鎮),位于東江湖國家5A級景區內,享有“江南水中鎮,東江湖中花”美譽,依托東江湖生態優勢以及東江漂流、雷公仙、通天仙、龍鳳仙、金牛島等旅游資源,生態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產業發展較好;桂陽縣流峰鎮(電商小鎮),具有“湘南名圩”、“小香港”美名,全鎮電商從業人員約一萬多人,廣泛分布在廣東、長沙、郴州、桂陽等地;宜章縣白石渡鎮(新型工業化小鎮),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鎮,培育了精細化工、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建筑材料3個優勢產業,擁有白石渡氟化學循環工業園和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園;永興縣柏林鎮(銀都小鎮),被譽為“中國銀都之都”,白銀年產量約占全國總量近四分之一,20xx年稀貴金屬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產值達160億元,占全鎮GDP的88%,同時以金銀貴重金屬提純加工為依托,往上游延長產業供應鏈,往下游拉伸產業交易鏈,橫向推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木陂仙等景點,打造旅游風情街;嘉禾縣塘村鎮(鍛造小鎮),被譽為“中國鍛造之鄉”,全鎮鍛鑄造企業達到86家,20xx年總產值將近5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就有23家,扳手產量占全世界的70%;臨武縣舜峰鎮(香芋小鎮),香芋產業初具規模,種植面積達20萬畝,年產近120萬斤,其中貝溪村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汝城縣熱水鎮(溫泉小鎮),坐擁“華南第一泉”和“中國第一氡泉”,20xx年旅游接待人數突破65萬人次,20xx年春節假期突破4萬人次,僅門票收入每年達3000萬元,年直接旅游收入將近2億元,同時積極培育特色種植業,取得了較好成效;桂東縣清泉鎮(茶葉小鎮),素有“茶葉名鎮,金桔之鄉”美譽,現有茶葉基地418畝,實施“基地+工廠+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年產干茶600多噸,產值達1.2億元;安仁縣安平鎮(商貿小鎮),目前擁有全省鄉鎮硬件條件最好的農貿市場,輻射周邊數個鄉鎮的十幾萬人口,建設了集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步行街和公共設施齊全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安平模式”已成為全省小城鎮建設的亮點。
3、創新特色鮮明,綜合試點改革和簡政放權不斷優化特色小鎮的發展環境
資興市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郴州市作為市級城市,資興市、桂東縣作為縣級城市,沙田鎮、流峰鎮、熱水鎮、梅田鎮等作為鎮級城鎮,分別入選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嘉禾縣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示范區建設獲得階段性成效。北湖區華塘鎮等36個鎮獲批國省中心鎮,資興市黃草鎮等22個鎮成為省級旅游歷史文化特色鎮,汝城縣大坪鎮等3個鎮成為省級邊界口子鎮。國家在批復試點示范時,普遍要求各地編制實施方案,大膽推進改革創新,并在項目申報、資金下達、政策配套等方面給予支持,為特色小鎮加快發展注入了活動和動力。鄉鎮機構改革尤其是撤鄉并鎮的扎實推進,加速了人口、產業、行政等資源的聚集,為打造特色小鎮乃至特色名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各縣市區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擴權強鎮試點改革,進一步向鄉鎮下放事權、財權、人事權和項目審批、綜合執法等多種權限,全面提升鄉鎮對鎮域經濟發展的決策和統籌協調能力,有利于進一步培育和壯大一批鎮域特色產業。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特色小鎮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與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困難,主要表現為認識滯后、產業不強、配套不優、要素緊缺等等,值得高度重視。
1、認識滯后,統籌推進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從調研情況看,各級各地對特色小鎮建設的認識都有待進一步加深。各縣(市、區)普遍未將特色小鎮建設提升到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手來抓,政策支持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市縣兩級都尚未出臺特色小鎮建設的綱領文件,沒有對特色小鎮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在規劃引領、項目建設和資金保障上傾斜還不夠。部分有基礎的鎮也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規劃,未能將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特色小鎮建設上。廣大群眾對特色小鎮的理解、支持還不夠,自發組織、自覺參與的熱情尚未激發,一旦有損其利益時,往往產生抵觸情緒。
2、產業不強,支撐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增強。
目前,我市特色小鎮建設從總體上看已經初具雛形,形成了“一核帶動、多點布局”的良好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但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在業內特別是全省、全國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特色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培育發展仍然任重道遠,產鎮互促共生、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遠未形成。有的特色產業總量不大,普遍存在分散式布局、粗放式發展、原始化積累等特點;有些特色產業價值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龍頭企業較少,規模偏小,產業組織化規模化程度不高。
3、配套不優,建設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特色小鎮一般都只具備基本的服務功能,服務設施簡陋,配套建設短缺,整體功能還不完備。小鎮環境不美,鎮區規劃建設滯后,街道狹窄,建筑雜亂,綠化稀少。環境衛生治理、車輛亂停亂擺等問題較為突出,道路硬化、供電通訊、排水管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塘村鎮僅鍛鑄造產業發展一家獨大,其他旅游、商貿、物流等產業嚴重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鎮容鎮貌有待整治和改善,生態環境有待加大投入和保護力度,其他如柏林鎮、石蓋塘鎮等小鎮也有類似問題。
4、要素緊缺,資源聚集整合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特色小鎮建設最大的制約就是資金、土地和人才。建設資金不足,目前多數小鎮為基礎設施建設都負債累累,塘村鎮負債1620萬元,熱水鎮負債超過1億元。土地要素制約緊,小鎮建設發展需要占用部分農田,土地調規涉及面較大,調規難以到位,制約新鎮區建設工作的推進。專業性、技術性人才嚴重缺乏,如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的汝城縣熱水鎮、蘇仙區飛天山鎮面臨邊“建”邊“管”的狀況,缺乏專業人才的指導與管理。另外,生產要素集聚和經濟輻射功能偏弱,弱化了對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尤其是影響與弱化了對大客商、大資金、大項目、高精尖技術的吸引力、凝聚力。
三、浙江特色小鎮先進經驗及做法
浙江省從20xx年開始著力引導和培育特色小鎮。目前,浙江已分兩批共公布了79個特色小鎮省級創建對象和51個省級培育對象。特色小鎮建設已經成為浙江省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大戰略,獲得了習、克強總理、高麗常務副總理等多方肯定并顯示出勃勃生機和巨大潛力。總結起來主要有4個方面的先進經驗:
1、新在“非鎮非區”的內涵概念。空間上,特色小鎮有著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社區特征融合疊加的發展載體,是同業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企業社區。理念上,特色小鎮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單元、生活區和工業園區,不是簡單的以業興城,也非以城興業,而是在充分借鑒國外特色小鎮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生產、生活、生態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獨立區域。
2、新在“一鎮一業”的產業定位。
一是定位“一鎮一業”。浙政發[20xx]8號文件明確要求,所有特色小鎮的創建、培育和發展必須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時尚、金融、高端制造等七大萬億省級產業和茶葉、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來建設,不搞同質競爭。
二是培育“單打冠軍”。每個特色小鎮瞄準上述產業中的最有基礎、最有優勢、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來建設,每個歷史經典產業原則上只規劃建設一個特色小鎮,突出培育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單打冠軍”。如西湖云棲小鎮主攻云生態產業,余杭夢想小鎮主攻“互聯網+風險投資”,上城區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紹興諸暨襪藝小鎮、柯橋黃酒小鎮等都形成了特色優勢產業。
三是實現集群發展。每個小鎮都要圍繞主攻產業,緊扣產業發展趨勢,瞄準高端產業發展方向,不斷向兩端延長產業鏈條,形成集群發展和規模效益,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如諸暨大唐襪藝小鎮,通過完善產業配套和上下游產業鏈條,企業生產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3、新在“產鎮融合”的功能聚集。
一是突出四大功能緊密融合。
所有小鎮都聚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是特色小鎮與工業園區、景區、生活區區別的典型特征。更為重要的是,四大功能都要緊扣產業定位融合發展,尤其是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要從主攻產業中衍生,從產業內涵中發掘。如大唐襪藝小鎮側重挖掘從襪子誕生、發展乃至轉型升級全過程4000多年的歷史文化淵源,甚至小鎮規劃和建筑設計上也突出襪藝主題,實現傳統與現實、歷史與時尚、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全力打造以提升襪子藝術性和品位為主的旅游景點,并完善配套社區功能。
二是突出新興產業孕育孵化。
特色小鎮同時也是培育新產業為一體的新空間。如面積不超過3.2平方公里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目前已匯聚來自全球的600多家企業,其中金融投資類企業400多家,管理資金規模超過2000億元,20xx年稅收超過4億元。
三是突出經典產業改造提升。
對于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注重其文化底蘊挖掘提升和影響力的放大,提高產業話語權和產品附加值。如紹興黃酒小鎮,正在規劃建設黃酒歷史文化博物館、觀光型黃酒手工作坊、特色風情民宿區以及黃酒風情體驗小街等項目,全方位提高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
(四)新在“精致美麗”的建設形態。
一是骨架小。
特色小鎮的建設形態力求小而精、小而美,不搞“攤大餅式”粗放式發展。小鎮的物理空間要集中連片,有清晰地界定范圍和建設用地范圍,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原則上不能超出規劃面積的50%。如以中藥材歷史經典產業為主導的“磐安江南藥鎮”建設用地面積393公頃,其中主要建設區用地面積132公頃。
二是顏值高。
所有特色小鎮建設都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生態良好底線,要“一鎮一風格”,多維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態特色。所有特色小鎮建設都要嵌入旅游功能,每個特色小鎮都要利用自身旅游資源,打造3A級景區,其中旅游產業特色小鎮站位更高,要打造5A級景區。如龍泉青瓷小鎮,不僅是4A級旅游景區,而且早已成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但是根據產業規劃,其主導產業并非旅游,而是劃歸到了歷史經典產業中。
三是氣質特。
特色小鎮徹底摒棄“百鎮一面”,每個小鎮根據地形地貌,結合主攻產業發展特點,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確定小鎮風格,原則上不新建高樓大廈,努力展現出集自然風光、錯落有致的空間結構、多元功能融合、多彩歷史人文之美為一體的獨特小鎮風情。
四、我市特色小鎮發展思路和建議
特色小鎮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業態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平臺。我市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堅持“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總戰略和“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總要求,把特色小鎮作為“十三五”時期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在遵循產鎮融合理念的基礎上,找準發展定位,注重突出各地的特色、優勢和潛力,堅持以產業為城鎮發展的基礎,讓城鎮成為產業發展的載體,形成“一鎮一業”特色,培育一批產業突出、環境優美、產城融合的新型特色城鎮,致力于打造一批湖南省產鎮融合示范名鎮,形成產業投資和融合發展集聚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抓住機遇,開展特色小鎮建設試點
2月份,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門的`新聞發布會重點推薦浙江和貴州特色小鎮建設,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特色小鎮建設將成為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加速農業人口市民化和培育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相關政策正在醞釀和起草之中。我省也即將在年內開展“產鎮融合”試點示范。我市應搶抓機遇,趁勢而上,抓緊啟動實施特色小鎮培育計劃,盡快研究制定特色小鎮配套政策。目前,按照省發改委要求,市發改委經過認真研究已將蘇仙區飛天山鎮、嘉禾縣塘村鎮、永興縣柏林鎮、汝城縣熱水鎮、桂陽縣流峰鎮等5個建制鎮作為我市申報第一批全省產鎮融合示范鎮名單報送至省發改委,下一步將主動匯報,加強銜接,盡量多爭取幾個特色小鎮擠入省級示范點,為爭取國家級示范試點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建議先在每個縣市區范圍選擇1個鎮開展特色小鎮建設試點,并完善特色鎮產業培育、規劃設計、鎮容鎮貌等方面的綜合考核機制,市里每年進行評比,對符合條件的優秀特色鎮獎勵50—100萬元。通過以點帶面、抓點擴面,突出對全市特色小鎮建設的示范和引領。出臺試點鎮扶持政策,市級層面設立特色小鎮開發建設專項扶持資金,試點鎮所在縣(市、區)財政按一定比例安排配套資金,鼓勵特色小鎮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先導”市場運營模式,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格局。試點鎮所在縣(市、區)要明確并落實各項稅費減免、用地保障、人才引進等政策,著力破解特色小鎮建設要素制約問題。各級各部門積極引導具有特殊技能的農民工、大學生甚至海外留學生聚集在特色小鎮創業創新,加速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濃厚氛圍,努力為特色小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準確定位,因地制宜做好科學規劃
規劃是引導產業發展的龍頭,是指導城鎮發展的科學依據。建議市級層面立足于“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總戰略,強化特色小鎮頂層設計,科學編制特色小鎮布局規劃。各特色小鎮要立足于本地的特色產業、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本著“重本色、創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用規劃指導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編制要把握好發展特色產業、挖掘本地文化、服務旅游和便利生活等多重功能,合理構設項目和載體,將產業融入鎮區。特色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
3、突出特色,做強做實做大支柱產業
各特色小鎮要立足于本身的特色產業基礎,面向市場需求,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并加以整合,從而確立特色鮮明的產業定位,堅持立足于“一鎮一業,一鎮一特色”,培育一批在全國和全省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以產業為基礎,重點打造五大類特色小鎮,即飛天山鎮、熱水鎮、黃草鎮等旅游風情特色鎮,石蓋塘鎮、魯塘鎮、五里牌鎮、柏林鎮、塘村鎮等工業特色鎮,良田鎮、流峰鎮、白石渡鎮、安平鎮等商貿物流(含電子商務)特色鎮,舜峰鎮、清泉鎮、永樂江鎮等農產品及加工特色鎮,大坪鎮、三江口鎮、南強鎮等邊界口子特色鎮。高度重視優質市場主體的引進和培育,靈活運用金融、財稅、投資、土地、環保等政策措施,支持市場主體聯大靠強、轉型升級和提質發展。在打造特色產業來支撐小城鎮建設的同時,著重考慮發展其他配套產業,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群眾生活。
4、加大投入,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特色小鎮的建設,不但要服務于我市興產業的大局,更要為百姓的生活謀利益。要大力加強城鎮的道路交通改造,管網建設、商業設施、醫療衛生、文化娛樂設施、公共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小鎮與城市的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形成體系、資源共享,切實改善小鎮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特色小鎮建設的價值內涵,努力打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特色小鎮。同時,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一套關于加強特色小鎮建設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盡量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切實加強對特色小鎮的管理,不斷提升特色小鎮的形象,提升城鎮的生活品位。
5、加大宣傳,引導群眾自覺參與
切實加大對特色小鎮建設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建設的良好氛圍,逐步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小鎮居民提高認識,自覺參與特色小鎮的建設,使小鎮真正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內外一致、人與自然協調的亮麗風景線。鼓勵新聞媒體開設專題宣傳節目對我市特色小鎮的建設進行系列宣傳,邀請國內外主要媒體前來考察、采訪和報道,組織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活動,不斷提高特色小鎮知名度和吸引力。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4
從全鎮農業農村發展前景上看,玉米種植占到總播種面積的86.9%。由于玉米種植凈利潤低,農民種糧收益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民增收致富的任務艱巨。因此,實施鎮域特色產業發展戰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農業新的增長點,是當前全鎮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結合全鎮自然條件,農業發展現狀和優勢產業情況,經過走訪調研,廣泛征求鎮內外人士意見,決心建設烏米特色小鎮,推動鎮域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一、烏米特色小鎮的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發展定位
(一)資源條件
鎮地處XX和XX平原的過度地帶,形成中低山、高丘為主的組合型地貌,具有山區與平原的綜合優勢,生態良好,土地肥沃。屬于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溫度5.2℃,有效積溫2750-2850℃,年降水量為650-680毫米,無霜期平均140天,雨熱同季,是高粱傳統種植區,發展烏米產業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產業基礎
鎮烏米產業創始人李淑俠從20xx年開始烏米種植試驗,20xx年大面積種植獲得成功,并已申報國家專利。20xx年--20xx年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了20xx多平方米的四層辦公主樓和廠房以及800多立方米冷藏庫和650平方米加工車間等,公司占地面積為3300平方米,引進三條生產線,初步具備了日加工烏米5噸的能力。已與遼寧省農科院、延邊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進一步研發高粱烏米系列深加工產品。
(三)發展定位
1、市場占有率高。目前鎮省XX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從事高粱烏米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產品已形成系列化,"XX"品牌已獲得"省著名商標稱號",屬于獨家經營,市場前景廣闊。
2、帶動能力強勁。該公司主要采取與農民簽訂單的合作方式,農民為公司種烏米,效益是玉米的`4-6倍,農民種烏米的積極性非常高。
3、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發展,隨著新一輪工商資本再下鄉的興起,公司與大資本合作已水到渠成,產品的深度、高端研發,銷售市場的極具拓展,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大已成為發展的必然。
二、烏米特色小城鎮的項目支持和發展預期
(一)項目支持
20xx年,農業部將縣確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縣;同年,省委省政府將縣確定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14個示范縣之一,是國家級全產業鏈示范縣;20xx年又被農業部確定為一二三產產業融合先導區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縣,特別是近年來,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對公司發展高度重視,鼓勵、支持公司用好用足各項政策,主要領導親自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派駐專職的領導干部包保幫扶企業,所有這些都將成為公司加快發展的堅強保證。
(二)發展預期
戰略目標,分三步走:
第一步,20xx年-2020年,實現食品層級的產品研發、銷售。扎根增產村、尚志村,每年安排種植面積1500-5000畝,可帶動農民300戶,為農民增收1千萬元,預計生產鮮烏米200-1000噸,聯合相關生產廠家,研發烏米代餐粉、烏米營養沖劑、烏米功能性飲料等系列產品,年實現銷售額5000萬元,實現利潤350萬元。
第二步,2021年-2023年,實現保健品層級的產品研發、銷售。2021年-2023年,每年安排種植面積1-2萬畝,可帶動農民1000戶,為農民增收3500萬元。預計生產鮮烏米20xx噸-4000噸。聯合有關企業、科研單位,研發烏米嬰幼兒、孕婦等系列保健食品,年實現銷售額1億元,實現利潤1000萬元。
第三步,2024年-2026年,實現藥品層級的產品研發、銷售。底定縣,種植面積發展到10萬畝,可帶動農民4000戶,為農民增收1.5億元。預計生產鮮烏米2萬噸,聯合相關企業、大專院校、科研研究所,從止血、調理腸胃、治療白癜風、治療白發等方面研制開發系列藥品,達到烏米的終極應用,年實現銷售額10億元,實現利潤1億元。
三、烏米特色小鎮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三年以來,為促進烏米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市、縣領導和有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全面幫扶,特別是三屆"烏米文化節"的成功舉辦,擴大了烏米產業和"XX"品牌的影響力、知名度,為下一步烏米產業發展、特色小鎮建設打下了扎實基礎。下一步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學編制發展規劃
堅持鎮村一體、統籌布局,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烏米小鎮特色產業規劃,從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產業基礎、人文特點等出發,科學安排產業布局、功能區域、生態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著重發揮比較優勢,準確進行功能定位,帶動和促進烏米產業鏈的延伸。
(二)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目前,制約烏米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要面向縣內外創新思路、拓展渠道,開展全方位、寬領域的烏米產業招商引資,積極引進烏米深加工等項目,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三)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引導"XX"公司牢固樹立質量品牌意識,加大"XX"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增強烏米產業特色產品競爭力。
(四)加強工作組織領導
將鎮域特色產業發展和烏米特色小鎮建設列入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統籌部署、統籌落實、統籌考核。同時,明確建設烏米小鎮具體工作的責任人,準確把握鎮域發展實際,吃透上情、把握鄉情、摸準民情,進一步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創造性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5
20xx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相繼提出建設特色小鎮,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20xx年6月,浙江省公布第一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2017年1月公布第二批名單,又有42個小鎮入圍;5月,該省將其中10個小鎮確定為省級示范特色小鎮,杭州市入選的有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西湖云棲小鎮和余杭夢想小鎮。
土地是城鎮化、產業化的主要載體,構建特色小鎮這一新生的雙創平臺,不得不直面的問題之一就是用地。近日,針對小鎮的土地要素保障問題,筆者實地調研走訪了杭州市首批9個特色小鎮。
產城融合的雙創新平臺
所謂小鎮,既不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也不完全是產業園區,而是一個產城融合的特定區域,是相對獨立的,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的發展平臺。
在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里,杭州市有上城山南基金小鎮、江干丁蘭智慧小鎮、西湖云棲小鎮等9家位列其中。這些小鎮聚焦信息經濟、旅游休閑、文化創意、金融、健康、時尚、高端裝備制造、環保七大重點產業,兼顧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和地域特色產業,各自選擇一個具有當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細分產業作為主攻方向。
浙江省以用地指標作為特色小鎮建設實績的獎勵。省級特色小鎮要求3年總投資50億元以上,投資強度達到500萬元/畝以上;第三年的產值要達到20億元以上,稅收達到3億元以上,旅游人次20萬人次以上。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小鎮,該省按實際使用農轉用土地指標的50%給予配套獎勵,其中信息經濟、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特色小鎮按照60%土地指標給予配套獎勵;對3年內未達到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省獎勵的用地指標。省級特色小鎮在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后,其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財政部分,前三年全額返還,后兩年返還一半給當地財政。
在調研過程中,筆者將特色小鎮規劃區范圍與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成果進行圖形疊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杭州首批9個特色小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情況:9個小鎮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5.65萬畝,現狀仍為集體土地的約3萬畝,農用地約2.2萬畝,耕地接近1萬畝。
部分小鎮的土地保障面臨多重困局
調研發現,杭州首批9個特色小鎮有一部分在建設中存在產業定位不清、工業用地規模過大、經營性用地不足等問題。
個別小鎮規劃的工業用地規模過大。雖然同為雙創平臺,9個小鎮的規劃理念存在較大差異,培育的成果也良莠不齊。山南基金小鎮、余杭夢想小鎮、余杭藝尚小鎮產業特色鮮明,培育理念與產業基礎結合緊密,規劃具有一定超前性。
然而,個別特色小鎮位于主城區范圍,現狀已經有存量工業用地約1000畝,規劃工業用地規模卻達到1500多畝,不僅未充分考慮存量工業用地轉型升級,還要在主城區內新增工業用地,與杭州推行已久的工業向園區集中思路相背。另有個別特色小鎮主導產業為生態旅游業,現狀已有工業用地約300畝,但規劃工業用地規模超過500畝,工業用地規模不降反升,與特色小鎮培育理念背道而馳。
新增建設用地需求保障難度較大。首批9個特色小鎮主要用于發展特色產業,需要使用相當規模的建設用地;但目前規劃區范圍內仍有農用地2.2萬畝,約1.2萬畝土地位于規劃確定的限制建設區,這些地類與規劃用地類型不符,需要依法辦理規劃調整及農用地轉用手續,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占水補水等要求。浙江省要求首批特色小鎮在3年到5年時間內培育完成,根據審批周期和以往的工作經驗推斷,規劃區范圍內的年均新增用地必須在兩年內報批完成,年報批量至少要達到1萬畝以上;但目前國家分配給杭州市的新增用地指標年均僅有不到3萬畝,大量用地指標需要投向民生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園區,結余指標數量十分有限,保障特色小鎮建設的用地需求難度較大。
低效用地存量較大而盤活積極性不夠。與新增用地需求量居高不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9個特色小鎮還有較大規模的城鎮低效用地,根據各區(縣、市)編制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9個小鎮在2017年前計劃實施的低效再開發用地面積約1500畝,現狀低效用地規模還遠不止這個數字,存量土地盤活利用的空間較大。本來,相較于新增用地,存量土地和廠房資源可以較快地盤活利用,但部分小鎮自己動手找空間的積極性不足,存量資源利用效率較低。
活躍的經濟社會活動挑戰傳統的土地政策。筆者在調研中感受到,特色小鎮年輕人聚集,新理念、新事物源源不絕,經濟社會活動活躍,相應地,土地利用方式變動頻繁,對傳統的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政策提出較大挑戰。例如,山南小鎮的煙草倉庫變為基金總部基地,云棲小鎮的工業廠房升級成云計算中心,夢想小鎮的老舊糧倉改作了創意工作室,藝尚小鎮的服裝廠升級為電商創意產業園。這些新業態在城市規劃管控和土地利用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制度性約束。
經營性用地規模不足,部分小鎮資金平衡存在風險。特色小鎮需要在城市基礎設施、拆遷補償安置、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目前杭州市區建設特色小鎮的平均成本已經超過250萬元/畝,必須通過經營性用地出讓、產業用地稅收等渠道回籠資金進行平衡。但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不少特色小鎮沒有進行系統的資金平衡測算,具體運營管理也缺少統籌,根據區片開發可利用經營性用地約40%的經驗,土地出讓價格必須要達到平均投入成本的2.5倍以上,才能夠基本實現資金平衡。個別小鎮用于資金平衡的經營性用地規模明顯不足,區片開發存在虧本的可能;另有個別小鎮產業項目質量不高,利稅產出甚至無法支付前期開發建設的貸款利息。
明晰產業定位,善用低效土地
特色小鎮的蓬勃發展,無疑正在引領經濟社會新的增長點。而小鎮建設在土地要素的配置中已面對諸多現實問題,需要順應產業轉型和土地節約利用的大方向,結合各個小鎮的實際狀況妥善應對。對此,筆者建議:
明確用地需求菜單。建議總結成功經驗,對特色小鎮產業發展規劃進行科學論證,按照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相關產業按需配套的原則,合理確定特色小鎮產業功能布局,糾正個別特色小鎮工業用地規模過大,產業定位不夠清晰等問題,將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建設用地劃出規劃區范圍(或作為生態用地保留),在此基礎上提出明確的用地需求菜單,落實到城市控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科學劃分相關功能區塊,確定用地類型,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差別配置新增用地。隨著新增用地指標的逐年下降,放開肚皮吃飯的傳統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有限的新增用地指標必須要用到重大、緊迫的'市政府重點項目中去,特色小鎮的項目,原則上應該通過盤活存量房地資源解決;杭州市確定的重大項目可以使用適當規模的新增用地指標;除市級以上產業園區范圍內的特色小鎮外,其他特色小鎮一律不再供應新增工業用地。
土地保障主要倚重低效土地。考慮到當前新增用地報批難度越來越大,報批成本越來越高,國家調控越來越嚴,完全依靠新增用地驅動經濟發展的傳統模式,顯然已經難以為繼。存量低效土地必然成為小鎮土地要素保障的主要渠道,建議特色小鎮對規劃區范圍內低效用地進行再調查,將可以盤活利用的部分增補進入當地的再開發專項規劃,分類推進。
適度放寬用途管制。本著寬容和尊重社會創造力的原則,允許小鎮的新型業態在存量土地上跨用途臨時利用。考慮到目前新型業態主要集中在研發設計、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領域,建議在杭州市已確定的創新型用地基礎上,在產業、規劃、用地等一系列制度體系中,重構新的產業和用地標準,設置合理的業態、價格等管控機制。
統籌平衡建設資金。深入謀劃特色小鎮涉及的資金平衡方案,充分借鑒區片開發經驗,科學配置經營性用地、產業用地比重,穩妥測算經營性用地出讓地價與前期開發投入之間的函數關系,確保經營性用地出讓金基本能夠平衡前期開發建設的資金投入;穩妥預測產業項目的利稅收入及培育周期,確保小鎮建設有收益、有特色、有產業,力爭將特色小鎮建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制高點。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6
20xx年5月,按照浙江省援青指揮部陳偉指揮長的指示精神,德令哈市援青工作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許德清帶隊,走訪了杭州云棲小鎮、夢想小鎮,進行考察學習,了解掌握了一些情況,并作了一些思考。
一、杭州發展創業創新類小鎮的基本情況
杭州市近些年正在打造一大批有本地特色的創業平臺,比如互聯網創業小鎮、基金小鎮、云計算小鎮,進一步集聚風投、基金和創業人才。杭州的三鎮三谷(云棲小鎮、夢想小鎮、基金小鎮;云谷、西溪谷和傳感谷)正是這樣的創業平臺,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無論是推動互聯網創業,還是加快信息經濟發展,世界互聯網大會都為三鎮三谷帶來了新契機、增添了新動力。本次的調研考察著重對三鎮中的云棲小鎮和夢想小鎮進行了實地考察。
(一)云棲小鎮考察情況
云棲小鎮,是杭州市西湖區計劃依托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轉塘科技經濟園區兩大平臺打造的一個以云生態為主導的產業小鎮。轉塘科技經濟園區地處之江的核心區塊,園區規劃用地3415畝,規劃建筑面積212.95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0萬平方米,預計3年內逐步會有100萬平方米以上的樓宇可以用于發展。園區內現已有涉云企業80多家,包括有阿里云、華通云、威鋒網、云商基金等。目標通過3-5年的發展,在那里集聚上千家涉云企業,涵蓋云計算應用,如APP開發、游戲、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數據挖掘等領域,形成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條,實現產值100億元,稅收5億元以上。另外,在云棲小鎮里,將建一個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IT信息產業歷史博物館,展示以云計算為特色的互聯網IT產業的發展歷程;同時,跟阿里云公司合作,園區里還將成立一個阿里云技術學院,為園區企業提供云計算技術培訓和學習交流。
(二)夢想小鎮考察情況
夢想小鎮坐落在杭州市西部余杭區,是在國家號召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杭州市大力發展信息經濟的背景下,依托余杭區未來科技城蓬勃的產業前景和良好的創業環境,努力打造的全國互聯網創業首選地和創新資本集聚高地。20XX年9月,夢想小鎮正式啟動建設,并明確了雙鎮聯合的發展思路,即打造互聯網小鎮、天使小鎮。其中,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小鎮重點鼓勵和支持泛大學生群體創辦電子商務、軟件設計、信息服務、集成電路、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動漫設計等互聯網相關領域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和技術(工程)服務的企業;天使小鎮重點培育和發展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集聚天使投資基金、股權投資機構、財富管理機構,著力構建覆蓋企業發展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服務體系。夢想小鎮在空間布局上,按創業辦公空間、精神文化空間、世俗生活空間三個1/3來設置,理念是先生態、再生活、再生產,得到了很多企業共鳴,阿里巴巴淘寶城、中國移動4G研究院、奧克斯研究院等項目已入駐。小鎮的夢想是,力爭在3年內積聚大學生創業者10000名,創業項目2000個,基金及投資機構300家以上,資金管理規模達1000億元,金融資產總額超3000億元。
二、杭州發展創業創新類小鎮的基本做法
(一)組織有保障。省、市各級領導堅持把支持創業創新作為推動杭州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推進器和重要抓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成立了支持創業創新促進杭州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區縣(市)和開發區也相應成立了支持創業創新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為強力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為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各級各部門工作積極性,出臺了支持創業創新考核實施細則和統計制度,對考核目標進行了任務分解和下達。浙江省省長李強在杭州夢想小鎮調研時強調,夢想小鎮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著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在服務新經濟、扶助人才創業上闖出一條新路,成為眾創空間的新樣板,更好地推動全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中由省政府出資5000萬元設立的浙江省天使夢想基金,重點支持夢想小鎮優質初創團隊。基金采取資助+期權+激勵的模式,給予每家團隊20萬元資助,以更好地發揮對創業創新的引導激勵作用。杭州市委召開全委會專門制定了智慧杭州20XX-2017年的實施方案,明確把信息經濟、智慧經濟作為杭州今后經濟發展的一個主方向。杭州市政府確定在杭州還要創建十個左右創業創新小鎮,為創業企業及創業人才提供物理位置、投資基金、服務體系,廣泛吸引年輕人,大學生進行創業創新。
(二)政策有力度。為加大對創業創新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杭州市專門出臺了《關于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杭州發展的工作意見》和《關于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杭州發展的實施意見》,同時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13個部門也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專門的配套政策,形成了支持創業創新的政策體系,積極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政策洼地。同時各創業創新園區通過開展為企業送政策活動、召開政策新聞發布會等,向企業和社會進行了廣泛宣傳。本次考察的創業創新小鎮針對不同企業給予不同的政策。
1、云棲小鎮政策介紹。(1)給予新設立企業,最高第一、二年給予年房租額100%的房租補助或減免,第三、四、五年給予年房租額50%的房租補助或減免。(2)給予新設立的孵化器運營商專業技術支持服務,并提供拎包入住、網絡、辦公家具、綜合服務完善的孵化場所。(3)設立的涉云企業,當年實到注冊資金每增加1000萬元人民幣,給予增資部分0.1%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引進境外投資,實到外資每增加1000萬美元,給予增資部分0.3%的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4)設立股權+激勵的產業發展基金。
2、夢想小鎮政策介紹。(1)三年內,對于經核準的夢想小鎮企業,為其提供人均10平方米、最高不超過150平方米的免租金辦公場地。(2)企業經核準后,可申請三年累計最高30萬元的商業貸款貼息。(3)對于獲得首輪300萬元及以上融資的夢想小鎮企業,增加兩年免租期,單個企業最高可享受五年免租期。同時,三年內給予企業60%的物業、能耗補貼。(4)設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優先投向進駐企業,支持企業創業創新。
(三)平臺有搭建。三鎮三谷的建立是創業創新類企業落戶杭州重要的平臺,為創業企業提供拎包入住、網絡、辦公家具、綜合辦公場所等一系列的創業硬件條件。云棲小鎮緊扣科技發展的脈搏,以杭州云計算產業園和阿里云創業創新基地兩大平臺為載體,力爭打造中國云谷。杭州云計算產業園是以打造國家級云計算產業和服務基地,云計算國家級專業孵化器為目標,重點發展培育以云計算應用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力爭形成浙江省規模最大的云計算產業高度集聚區;阿里云創業創新基地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阿里云和轉塘科技經濟園區合作共建,擬依托阿里云計算平臺,集聚上千家創新科技類企業,打造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建立創新型企業的生態圈,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力爭把阿里云創業創新基地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創新基地。夢想小鎮堅持一本藍圖繪到底,在摸清底數、確定目標、明確步驟的基礎上,編制夢想小鎮發展規劃,并認真做好建設規劃與其它規劃的并向耦合銜接,做到主體辦公、配套設施先建設后篩選項目和創業公司進駐。
(四)人才有集聚。集聚創業創新的關鍵是吸引創業人才的集聚。一手抓產業公共交流服務平臺建設,小鎮舉辦各創業大賽、電子商務論壇、云服務論壇等活動,為各企業之間交流和企業自身宣傳提升企業知名度搭建平臺,從生產性服務方面為人才創業提供良好的條件;一手抓各小鎮等品牌建設和周邊生活類項目,從生活性服務業方面為人才集聚提供優良的環境,形成生活休閑、環境優美的生活圈來吸引高端人才集聚。云棲小鎮通過云咖啡、IT茶館等不同形式的交流平臺以及創新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借助信息產業工程師、開發團隊等高端人才開辦的個人工作室,實現工程師在園區的獨立辦公,促進高端人才與入園企業的雙向服務與需求,打造園區獨特的工程師社區。定期舉辦云計算產業發展論壇、講座、展會等相關活動,吸引行業知名人士現場交流互動,不斷凝聚創業創新氛圍。夢想小鎮邀請國家知名專家、企業家對進駐企業進行考察評估,并聘請多位國家著名專家學者組成評估小組,經常性指導和推動創業創新工作,有效發揮智囊團作用。在做好引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謀劃好留才、用才、助才的新篇章,創新引才模式,繼續加強與名校名會、大院大所的聯系,持續拓展引才留才平臺,力爭實現院士級人才、海外科研院所招引的新突破;建立對新評審項目落戶率的動態跟蹤機制,加快人才創業項目實質性落戶,并為人才落戶提供充沛的承載平臺和健全服務保障;完善服務體系,把人才服務工作向細化、量化方向縱深推進。
(五)服務有針對。為進一步完善服務創業創新的工作體系,杭州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市領導聯系重點創業小鎮和創業園區制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通過設立管委會,建立組織聯系網絡、組織支持創業創新業務培訓、開通創業創新項目綠色通道、開設投資政策咨詢服務平臺等多種手段,有力推進創業創新整體工作的快速、高效。
三、幾點啟示
一是高起點規劃。規劃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要邀請專業設計團隊蹲點調研,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可跨越相連接的幾個鎮街,劃出一定的區域,準確定位,科學編制。必要時,聘請專家學者審查把脈,使規劃能夠實實在在落地生根。
二是高起點建設。按照產業發展和功能分區要求,政府優先啟動先導區,帶動周邊地塊的社會資本投入,同時輔以一定地塊的高品質商業開發,完善功能配套。
三是高起點經營。創業創新類小鎮要具有特色,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獨特的創業理念吸引企業到來,富集的創業資源能留下企業和創業者。因此創業創新園區開發涉及面廣,具有極強的市場性和專業性,因此必須有一個專業的優秀操盤手和經營團隊進行全面策劃和整體開發。
四是高起點管理。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力、市場配置力、企業主體力三力合一作用,著力強化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互動,積極加強與省內外商會組織、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的發展聯動,深入推進創業創新工作。
四、德令哈市發展創業創新類小鎮的設想
(一)規劃入手,科學謀劃。一是從推動全市創業創新工作的角度出發,堅持兩條腿走路,高標準編制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和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劃;二是以現有城市建成區為核心區,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合理確定開發建設范圍,做好與鎮街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相融;三是統籌安排,分步實現規劃目標,按照招商進度和資本投入能力,科學提出年度預期目標,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則,分期分年,逐批建設,將總體建設納入十三五規劃。
(二)做好選址,打造精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創業創新小鎮的選址要考慮生態環境優美,生產生活服務便利等因素。建議德令哈市要將創業創新小鎮建在巴音河畔兩側從格爾木橋至都蘭橋段,跨越河東、河西兩個街道,取名為星空小鎮(暫定名),意為高原新城,星空閃耀,高原新城似遼闊的夜空,容納著閃爍光芒的新星創業企業,政府投入可優先啟動半步橋地塊作為星空小鎮先導區。
(三)整合資源,加大投入。一是考慮德令哈市財政資金的現狀。積極整合國家專項資金和援青資金,推進星空小鎮先導區硬件建設。二是加大招引力度,以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優質的創業資源、優惠的稅收政策,引進社會資本進行投資開發周邊地塊。三是德令哈市政府成立互聯網產業發展基金,采用獎勵+股權等形式吸引優秀企業入駐和人才創業。
(四)完善機制,政策扶持。一是把創新創業工作納入到全市總體工作的大局中,由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開發建設,必要時成立專門的工作辦公室;二是加強與杭州市創業創新類小鎮的聯系,聘請國內知名專家、行業領軍人才作為特邀顧問,指導和把關小鎮開發建設運作工作;三是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從融資、辦公房租金、稅收等多方面給予扶持。
(五)持續發展,強力推進。發展創業創新類小鎮這項工作是為未來發展打基礎的事業,要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強勢予以推進。通過培養一批熟悉創業創新產業體系的專業人才,增加一批創業創新類的就業崗位,帶動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新興產業,使德令哈市跟上未來產業發展的步伐,在新一輪的發展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 7
一、小城鎮建設情況
組建了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主管城建的副鎮長和城建辦人員任工作員,全程負責和指導開展相關工作。通過小城鎮建設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作為全省城鎮化建設試點鎮,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使用。20xx年,建設成容納400戶入住的實行封閉式管理的4萬平方米城鎮化試點小區,節約建設用地38萬平方米;完成了小區配套建設工作,投資15萬元建設城鎮化小區燈光籃球場,投入資金5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站和垃圾處理站;15萬元安裝路燈60盞;投入資金270萬元建設了上下水系統;投資935萬元完成城鎮化小區集中供熱項目;投入資金300萬元修建垃圾處理場。鎮區內硬化路面14公里,綠化、美化鋪滿蓋嚴,投資服務設施完善,有公共服務大廳、客運站、郵政、銀行等服務設施。
二、小城鎮建設培育情況
我們秉承可持續發展,構建宜居宜業人文環境的理念,逐步弱化和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多渠道籌集資金,合理規劃鎮村布局。
(一)打造了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
1、產業特色
一是精準農業、高效農業、創意體驗農業、生態休閑農業協同發展。做大做強玉米、水稻、大豆、雜糧、特色農產品、漁產品、山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打造綠色農林漁類產品生態綠色品牌。依托黑龍江湖潤灣田農業有限公司建設集實驗控制中心、智能溫室、陽光節能溫室、陽光大棚、菌類栽培、生態農業、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形成“農+游+娛+養+食+購”六位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產業鏈。
二是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發揮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優勢,圍繞境內蜂蜜山、興凱湖、21公里黃金湖岸線、蓮花泡等自然旅游景觀,同時與周圍多處人工、文化、歷史、自然旅游景觀相連的區位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民宿游”、“農家游”;通過對鎮域內蜂蜜山景區、白魚灣景區、蓮花旅游景區的服務設施新建、擴建、修繕、整合挖掘歷史文化等方式,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紅色旅游、民俗旅游項目,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自然資源、產業資源、企業資源“三資融合”。因地制宜,精準導入特色產業,引進勤農飼料加工、蜂蜜山水泥管廠、黑龍江湖潤灣田觀光蔬菜棚室、莆田系養老養生等產業項目。
2、帶動作用
全鎮83條漁船,近200戶農家游,直接間接帶動就業人數達3000人,實現自然資源、產業資源以及企業資源的整合,增加了農業產業附加值,解決本地剩余勞動力就業,形成“農+游+娛+養+食+購”六位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產業鏈,推進精準農業、高效農業、創意體驗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協同發展,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
(三)營造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
1、土地利用情況
建設成容納400戶入住的實行封閉式管理的4萬平方米城鎮化試點小區,節約建設用地38萬平方米;引進的勤農飼料加工項目、湖潤灣田太陽能溫室果蔬項目可帶動300人就業,同時在洽談利用8萬平方米建設用地引進莆田系資金開發養老養生產業。
2、項目建設情況
先后引進投資6000萬元占地1.6萬平方米的興凱湖水產品加工廠、投資8200萬元占地12.2萬平方米的勤農飼料加工廠、投資1250萬元的良好湖泊項目、投資700萬元占地1.1萬平方米的蜂蜜山水泥管廠和投資3億元的黑龍江湖潤灣田田園綜合體項目;新建完成污水處理站和垃圾處理站。投資500萬元新修硬質路面8.35公里和村級文化廣場9個、完善了湖沿旅游服務接待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萬元在蓮花、蜂蜜山2個景區建設公共廁所3處190平方米。
3、主要成效
白魚灣鎮南依興凱湖,北倚蜂蜜山,境內有21公里黃金湖岸線,蓮花泡等優美的自然景觀,同時與周圍多處人工、文化、歷史、自然旅游景觀相連,氣候宜人,是一處生態旅游區。鎮區環境優美,水泥硬質路面通村通戶,街道整齊,衛生優良。20xx年,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建成湖沿村和蜂蜜山村2個美麗鄉村重點村,安裝太陽能138戶,安裝路燈140盞,新建鐵柵欄1萬延長米,修建組組通、戶戶通硬質路面5.7公里,石砌明排2.2公里,新建花壇2個,全鎮9個村2所學校全部完成文化廣場建設。
(三)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保護
在蜂蜜山建設7000年前新開流文化陳列館;挖掘出黑龍江省興凱湖冬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徐義寶,把漁民傳統的每年祭祀活動演變為今天的“漁獵把頭節”;春季開湖季節有“開湖節”、“杏花節”等活動。
2、文化傳承
在蜂蜜山建設7000年前新開流遺址文化陳列館,每年在興凱湖邊進行“漁獵把頭節”祭祀活動,鄉村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每年舉辦文化藝術節,弘揚傳統文化,在杏花開放季節舉辦“杏花節”,讓群眾在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同時,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開發勝利村祥發東莊園東北抗聯國際交通站紅色遺址,打造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主題教育,引導全鎮干部群眾繼承革命傳統文化、發揚東北抗聯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弘揚革命傳統美德。
(四)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
1、基礎設施建設
鎮內交通便利,修建了組組通、戶戶通硬質路面5.7公里,石砌明排2.2公里。20xx年投入資金500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廣場3個,新上太陽能路燈85盞,新修硬質路面8.35公里,完善湖沿旅游服務接待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全鎮修整邊溝、平整樹臺12萬延長米,栽種花草10萬株,紫穗槐20萬株,新建鐵柵欄6000延長米,安裝太陽能135戶,新建花壇2個。20xx年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建成湖沿村和蜂蜜山村2個美麗鄉村重點村,安裝太陽能138戶,安裝路燈140盞,新建鐵柵欄10000延長米。投入資金5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站、垃圾填埋場各一處。
2、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全鎮9個村2個學校全部完成文化廣場建設,新修硬質路面14公里,完善湖沿旅游服務接待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修石砌明排2.2公里以及公共服務大廳、供水供熱設施、污水處理站、垃圾處理站和6000平米集貿市場。
(五)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1、規劃建設管理創新
一是規劃為綱。制定了《白魚灣鎮加快培育建設特色小鎮總體規劃》,立足我鎮區位優勢和產業、生態、旅游資源,準確定位我鎮在農業、旅游等方面的發展方向,通過深入挖掘產業優勢、旅游特色、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休閑農業小鎮。
二是宜居為先。堅持精而美,按照節約集約發展、“多項融合”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區塊的環境優勢和存量資源,合理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等空間布局,規劃區域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用地規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則上不超過規劃面積的50%。
三是產業為根。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鼓勵以社會資本為主投資建設帶動本地發展的產業項目,以產業帶動小鎮發展。依托黑龍江湖潤灣田農業有限公司建設500棟陽光溫室生產綠色果蔬、集結鎮邊280公頃耕地與京都集團開發湖邊鴨蛋、溜達雞等綠色養殖業,走訂單農業發展之路;依托3萬畝水田發展生態農業,培育有興凱湖特色的`魚灣香稻。
四是特色為本。發揮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優勢,整合鎮內蜂蜜山景區、白魚灣景區、蓮花旅游景區,利用綠色蔬菜開發生態菜館,打造集吃住玩于一體的“民宿游”“農家游”特色旅游項目,發展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紅色旅游等旅游產業。
2、社會管理服務創新
建有綜合服務大廳,以“便民利民、公正規范、廉潔高效”為目標,推行四個一(問一聲好、讓一個座、倒一杯水、給一個滿意的答復)的服務,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升鎮村便民服務水平,提高辦事效率。
一是將行政許可項目全面納入服務中心,權力下放,實行窗口服務,做到窗口受理、全程代辦。
二是搭建與群眾溝通平臺,加大對弱勢群體和臨時性救助對象的救助工作,按照首問責任制的要求,限時審核發放,減化程序,方便群眾。
三是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對糾紛重點村、重點戶、重點人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調處,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經濟發展模式創新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為核心,以發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鼓勵農民走出土地,大力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發展模式。引進黑龍江湖潤灣田農業有限公司,集約土地1500畝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集體流轉土地的農民在土地收益不減少的情況下進入企業打工,每人每年可增加3萬元收入。企業產品采用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模式。線上銷售主要使用PC網上平臺(公司主網站商城)、天貓旗艦店、京東一號店、順豐優選、追味尋源、移動端微信公眾商城等網上平臺,主要營銷大米,粗加工干菜,雜糧,山珍(菌類、干果等)白魚灣香鴨蛋,白魚灣湖產品等;線下銷售主要利用禮品團購、商超、大宗貿易供貨等方式進行,主要營銷蔬菜類等不易保管的產品。
4、省、市、縣支持政策
市政府對落戶小鎮的產業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免收一切手續審批費用,三年內不繳納地方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當前小城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文化內涵有待提升。在小城鎮建設中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現象,沒有文化創意,缺乏個性和特色。
2、要素制約較為突出。我鎮土地指標十分緊缺,遠遠無法滿足建設發展用地需求;小城鎮要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各類較高層次的技術人員來提高其建設標準、檔次和品味,但目前我鎮比較缺乏這類人才,現有的技術人員也已適應不了小城鎮快速發展的需要。
3、建設資金嚴重短缺。資金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根本動力,資金匱乏,嚴重制約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特色小鎮宣傳標語08-14
陰天小鎮07-04
青菜小鎮09-01
陰天小鎮09-23
薄荷小鎮的故事06-15
蟲子們的小鎮07-24
江南小鎮作文06-04
小鎮的早晨作文11-17
司徒小鎮作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