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通用1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
現階段養老體系建設分為政策兜底供養、健康為主旅游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保健養生養老、社會化服務養老等養老模式。據統計2015年我縣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2.8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20%,我縣人口結構已經逐漸步入老年社會,養老服務和養老市場需求呈現與日俱增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保健養生,養老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發展的潛力和空間。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健康養老產業已經成為新的發展熱點,養老體系建設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和挑戰。
一、我縣康養產業發展現狀
(一)我縣養老體系建設發展與運營現狀
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主要采取政府主導構建養老機構政策養老為主、引導社會參與建設民營養老院為輔,主要模式為政策養老、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和農村五保、城市三無人員集中供養方式,構成了我縣現有養老服務體系框架。
——全縣農村敬老院原狀和發展沿革2006年前我縣五保供養主要是分散供養,2006年后經縣政府研究通過國有資產整合,開始改建農村敬老院,現有農村敬老院3個,分別為新添鄉廟崗敬老院、安靖鄉安靖敬老院、泗坪鄉泗坪敬老院,在“5.12”地震是申請與社會福利中心打捆建設嚴道鎮嚴道敬老院。新添鄉廟崗敬老院在2007年由原廟崗鄉政府辦公樓改造而建,改造建成的敬老院床位數50張,2011年經縣政府同意爭取上級敬老院改造資金又改建了原廟崗小學教師宿舍樓,改建后新增48張床位。安靖鄉安靖敬老院2006年(我縣第一個農村敬老院),由原順江小學順江分校村小改造而成,床位數24張。泗坪鄉泗坪敬老院在2007年由泗坪中學教師宿舍樓改造而成,床位數60張。同時2008年“5.12”地震后新建社會福利中心與嚴道敬老院打捆修建,占地23畝,建筑面積3040平方米,建有老年公寓樓2棟,床位數100張,辦公樓一棟、食堂一棟。以上養老床位數284張,由于起點低、實施設備與老年公寓要求有很大差距、部分存在安全隱患,無法滿足養老發展需求。
——政府主導投資建設的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災后重建項目全部建成營運蘆山“4.20”地震后我縣3個農村敬老院和福利中心擴建全部納入災后重建總規項目。其中:廟崗敬老院在原廟崗小學內新修三層老年公寓2棟餐廳等附屬用房,總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總投資700萬元,由達州市慈善會捐建,新增床位100張。花灘敬老院由安靖敬老院,異地在石橋原中心小學校重建,總投資750萬元,新建三層公寓樓一棟,總建筑面積2500多平方米,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新增100張床位。泗坪敬老院在原址重建,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援建資金700萬元,新建四層帶電梯公寓樓一棟,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新增100張床位。社會福利中心在小坪山新修兩層公寓樓(新命名為“銀瑞樓”)一棟及70米連廊等附屬設施,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新增100張床位,總援建資金780萬元(四川銀監局380萬元,省慈善總會400萬元),項目全部依據四川省三星級農村敬老院標準建設,全縣公辦養老床位達600張,依據《四川省20117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安排意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3張”的目標我縣基本達標。根據全國老齡化遞增速度預測和我縣政策性共養老人遞增速度,基本可以滿足由政府供養的五保老人和部分社化供養老人。
——農村敬老院管理與供養現狀目前我縣有農村五保老人302人,城市三無人員21人,集中供養97人,分散供養226人。全縣敬老院分布已形成片區服務和相互?充格局,四個片區都建有敬老院,在縣城有福利中心。供養標準集中供養400元/人·月(與省上標準一致),分散280元/人·月(高于省上3000元/年·人的標準)。在管理中我們堅持以農村三星級敬老院管理為目標,行政上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突出做好敬老院院所工作人員培訓,實現持證上崗。細化服務科目,個體化服務,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全部購買醫療保險,醫療費用全額報銷。實行互助互幫服務,合理達配老年人住宿,彌補服務人員不足。安全上以人為本,突出老年人特點,改造相關輔助設施,今年所有敬老院將安裝監控設備,確保老年人安全。
——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建設起步將民建民營養老院建設納入政府民生工程內容,引導民間資間投資新建民營養老院,2015年依托原龍蒼溝鎮萬年村祝家莊建成的陶家壩養老院、附城鄉經河度假村的滎經縣經河康復院改造建成了2家民建民營養老院,建成后新增養老床位100張,縣政府按養老床位1.1萬元/張標準,補助到位資金110萬元。2016年2個民營養老院的擴建納入了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計劃新擴建養老床位100張,目前陶家壩養老院已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經河康復院已完成了項目的設計。
——以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為補充的散居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項目正常推進2014年、2015年建立城市和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個,其中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個、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個,為所在村(居)獨居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健康保健、心理咨詢和文體娛樂等服務。結合“4.20”災后重建,2014年、2015年依托農村老年活動中心投資36萬元,利用老年協會活動室和村委會閑置資產改造,添置老年活動用品,建成15個農村幸福院。覆蓋農村老年人口2337人,覆蓋獨居、留守老人數909人。
——居家養老為主的“9073”工程養老服務模式正在形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協調指導、評估認證等方式,鼓勵社會組織、家政服務企業、居家養老服務專業機構或企業,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定制服務,為90%老人居家養老提供服務,7%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3%老人提供集中養老服務。2014年、2015年對3390名60周歲以上困難和失能、獨居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了居家養老服務。每人每年服務費300元,共計支付服務費用101.7萬元,推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2015年,對凡持有滎經縣常住戶口縣年滿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申請享受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100周歲以上(含10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300元,90至99周歲(含9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80至89周歲(含8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50元。2015年全年共發放高齡津貼40685人次222.85萬元。
(二)醫養結合與健康旅游商貿休閑養老產業現狀
——探索發展醫養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主要是為老人提供醫療養老服務、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項目建設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醫療養老服務開展我縣主要是由衛計部門組織各醫療單位開展的康復、保健、理療等內容,如縣醫院中醫科開設了康復理療項目,為老年病康復提供了一定服務。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大眾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已經轉移到營養保健品、綠色食品,這類食品有巨大的市場價值和潛力。近年來,我縣健康食品和保健品消費增長速度非常快,市場需求還很大。全縣生態觀光茶園、生態蔬菜生產基地等。針對老年群體的營養保健品商店也逐步增多。
——促進發展旅游商貿休閑養老服務旅游健康養老和老年商貿休閑養老,旅游產業是國際公認的朝陽產業為養老服務提供了生態自然健康服務,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我縣在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中將康養產業作為了十三五發展主要內容,規劃的主要項目有《滎經縣新添康養中心項目》、《滎經縣醫養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滎經縣車家坪老年公寓整體開發項目》、《滎經縣高端養生養老基地建設項目》、《滎經縣高端旅游度假養老產業項目》和《滎經縣旅游度假養生產業項目》等6個養老產業項目,計劃投資2個億,主要是依托建設鴿子花都生態滎經,在打造龍蒼溝旅游景區和牛背山風景區等重點發展項目的同時,帶動了我縣生態養生旅游。每年夏季有許多老年人到龍蒼溝及周邊進行候鳥式養老,促進三次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家庭病床護理、健康咨詢、醫療護理等服務業發展2015年,我縣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改造興辦了陶家壩養老院和經河康復院,圍繞群眾健身休閑消費需求,廣泛開發季節養老、健康養護、棋牌娛樂等各種消費項目,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休閑娛樂設施。縣城和集鎮針對老年人保健養護,新辦了許多針灸、藥膳養生、足浴、按摩、美容養顏等養生康復產業,迎合老年人消費市場需求。大眾健身項目,如廣場舞等也成為中老年人健身休閑的熱點。
二、我縣康養產業存在的問題
養康養產業是一個系統性社會工程,涵蓋了政府與民間、醫療與衛生、食品與生態、旅游與休閑、服務與管理,發展與提升、經濟與社會等領域。
——養老項目模式單一,沒有形成完整的養老體系
我縣康養產業項目模式單一,多年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發展養老產業,形成了以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為主要形式的養老產業,養老服務的范圍盡限于政府供養部分人員。最近三年我縣探索開展了以公辦敬老院為主、民營養老為輔、日間照料和農村幸福院為補充養老產業發展模式,這些項目建設與服務范圍還是體現在初級階段,主要服務還是以政府供養為主,政府直接參與提供養老服務,民間資金投入沒有積極性,民營養老模式發展緩慢,實質上的康養體系還沒有形成。
——養老資源利用率低,沒有整合現有養老資源
全縣公建養老院床位達600張,現實際入住使用床位100張,使用率只有17%,公建養老機構床位利用率不高,空余床位達83%,由于入住率低,導致養老運行成本增加。加之,現有養老機構管理人員不夠,專業護理人員缺失,養老服務水平留停在吃飽、穿暖、有醫的狀態,入住老人文化生活單一,一般就是看看電視、曬曬聊聊天。民辦養老機構剛起步,如何適應市場,發揮其輔助功能還需要一個探索過程;在居家養老方面,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面臨生活和精神無人照顧境遇,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由于缺乏專業的社會組織和家政、養老服務公司(企業)承辦,服務水平和質量不高;近幾年來由于災后重建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許多村級老年協會面臨自然消亡,老年人自我服務、自我娛樂的.功能減弱和消失。
——醫養結合康養服務體系缺失,沒有形成醫養結合
目前我縣醫養結合養老產業沒有形成,醫養為主要手段的康養項目還只在縣醫院、中西結合醫院內部分科室開展,由于沒有專業的老年病醫院,整對涉老醫療技術手段和水平不高,專業護理不到位。特別是農村老年人享受醫療服務與城鎮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不高,健康知識宣傳普及還不到位,有的甚至被“江湖郎中”占領陣地,成為康養產業的一個瓶頸。本縣生態健康食品與傳統有效保健食藥兼并產品生產規模較小,受各方面制約本地健康食品沒有有效進入市場。
——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滯后,沒有體現旅游健康養老
由于我縣旅游業起步較晚,健康旅游的相關配套實施較少,宣傳推介方式落后,需經10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推動發展滎經旅游業,但是并沒形成具有滎經特色的健康旅游商貿休閑產業鏈,健康旅游產業優勢還沒有挖掘出來,為老年服務的旅游設施設備不完善,特別是老年旅游交通服務制約老年人健康旅游。老年商貿休閑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鎮發展區內基礎好,發展也較好,偏遠山區農村較差,存在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方式較少,主要停留在住宿餐飲、棋牌娛樂。大眾健身活動開展不規范,廣場舞、健身舞(操)缺乏專業指導。老年康養周邊土特產品、康養知識普及缺乏,導致老年人對康養產品選擇使用上存在較大誤區。
——康養管理與康養需求有差距,沒有康養管理標準
提供科學的康養管理是康養市場健康發展需求,當前康養產業還在起步階段,我縣康養管理手段還只是停留在行業管理基礎方面。以政府為主導敬老院和社會福利院養老管理模式沒有形成有效標準管理體系,以醫院為主的醫養結合康養標準只是用醫療方面標準進行管理,沒有針對性把醫療與養老相結合,制定出符合醫養結合,以養老為主的管理標準。在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上,重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和建設,輕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和建設。由于沒有一個康養產業發展綱要、目標和標準,康養產業發展處在自生自我發展狀態,康養管理無法滿足與日俱增的康養產業發展需求。
三、康養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與對策
(一)制定出臺《滎經縣康養發展與康養管理服務發展綱要》,構建康養產業的發展體系。突出山青、水綠、空氣清新,無污染生態特點,制定我縣康養產業建設與發展、管理與服務、運行與補貼、管理與監督的標準。對生態康養進行分功能合理布局,在開發中發展、在保護中利用,在挖掘中建設我縣康養產業,保護好利用好我縣生態優勢在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作用。同時,隨著我縣城鎮化和農村聚居點社區化步伐加快,必須把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和生態健康宜居縣城結合起來,在規劃和建設的同時配套相應的生態健康宜居配套設施,增強城市的生態健康功能,突出生態養老康養建設目標。
(二)改進現有養老模式,提升養老服務產業水平。試行“公建民營、民營公補”模式養老服務體制,即在滿足政策供養需求前提下,將部分公辦敬老院民用化,帶動公、民敬老院齊發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興建養老院,落實民營養老院建設?助資金(省上提出每建一個床位?助1.1萬元,省財政補助60%,縣財政配套40%),力爭2015-2017年民辦養老機構每年完成100張床位,三年完成300張,滿足日益增長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建立完善敬老院養老行政管理、護理人才培訓近、中、遠期培訓計劃,先期以公辦人員培訓為主導,去年我們根據省民政廳安排,安排敬老院管理人員參加了由省上組織天津市民政局援助管理專業人才培訓,同時也動員了社會熱心養老服務人員參加,這方面效果不是很好,還需在今后工作加大宣傳,擴大社會影響面,提升全社會關心度和參與的積極性。中期組織動員民辦養老院管理人員參與培訓,目前我縣已有一家提出意向性地要辦民辦養老院,我們將以此為突破口,做好申報審批籌建等服務指導工作,動員參加各級組織養老服務培訓,實現敬(養)老院所需行政管理、專業人才持證率100%,遠期目標實現敬老院實現管理專業化、護理個性化,服務全方位化。實現養老服務標準化,原則上5—8個老人需配備1名護理(管理)人員,建議縣上逐年增加招入養老管理人員,將護理內專業招入標準降低,建議護理方面招用具有中專學業護理專業并取得了護理資格人員,充實敬老院管理人員。將臨時性管理崗位納入公益性崗位,聘用35歲以上45歲以下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服務,補充敬老院管理人員不足。整合資金、政策、資產發展多元化養老服務產業,認真落實《四川省2015年-2017年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向社會購買養老服務,第三方提供服務,穩定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一方面為困難家庭失能老人、獨居老人和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去年2000人民生工程任務,標準300元/人·年,省財政?助35%,105元/人·年,剩下由本級財政承擔,去年探索性地完成了任務,2015、2016、2017每年完成3390人,合計完成10170人)。我縣2015年建成城市社區日照料項目2個,2016年2個,2015年建成農村日間照料建設項目1個,2016年建成農村日間照料建設項目1個(去年已在嚴道鎮依托城西社區試點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補助標準30萬元,省財政補助35%自籌65%,2014年省財政補助到位資金10.5萬元,在附城鄉依托南羅壩試點建成農村日間照料項目1個,在廟崗依托敬老院試點“敬老院+村老年活動中心”日間照料1個,補助標準25萬元,省財政補助35%,自籌65%,2014年省財政已補助到位建設資金8.75萬元)。力爭通過三年建設形成居家養老、日間照料、集中供養相互補充養老服務體系。
(三)建立具有特色養老模式,激活現有康養資源。探索建立“醫療+康復+養老”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模式,制定和出臺鼓勵醫療機構加入醫養結合的指導政策,充分利用現有敬老院、養老院空余床位和設施,挖掘醫院潛在醫療技術和床位資源走出一條“醫養結合”的新路子,如養老院與醫院合作,實行醫養一體化,由醫院提供醫療、康復、護理服務,由養老機構負責生活、扶理等服務。盤活公建養老機構資產,開展公建民營、公建公營、民建民營、建養補助康養發展模式,改造提升一批旅游服務設施,使其發揮在健康養老應有的作用,適時推出公建民營養老設施,前三年實行“零租金”運作,后續采取政府補貼,營運方繳納成本拆舊金。加快康養旅游產業項目規劃和實施,在主要旅游區建設適合老年人旅游的項目,增添必要老年設施設備,形成“健康旅游+食藥產品”的旅游老年商貿休閑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康養產品的產業鏈。
(四)加快康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康養管理與專業服務隊伍。制定康養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根據康養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有計劃地通過長中短期培訓、在崗培訓、進修培訓、講座培訓、交流互動等方式,實現養老產業人員持證上崗100%,管理人員培訓100%,專業服務人員培訓100%,提升康養產業管理和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采取人才引進優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優化人才考聘方案,采用公開招聘、考核招聘的方式引進健康養老專業技術人才,設置康養產業公益性崗位,補充增強康養人才隊伍。實行優劣淘汰管理,在發展康養產業中注重量的發展,也注重質的發展,實行管理考核、評定等級、星級發展管理監督模式,形成良性優勝劣汰競爭格局。
(五)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康養產業影響面。宣傳的重點是找準康養定位點,體現“養老、養生、養心、養身”四個方面,突出“生態、水質、氣候、食藥品兼用”康養產業的優勢,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全面挖掘縣域內風景旅游、人文地理、交通生態文化中的傳統養生元素,并將我縣養生文化進行打造、包裝推出。大力發展我縣健康生態農產品、生態野生產品、食藥兼并傳統立品,建立起采摘、體驗、食用、醫療、關光為一體生態康養產品。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2
圍繞縣委提出的“綠色發展、特色發展、轉型發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紫石旅游小城鎮建設,紫石鄉黨委政府認真調查研究,就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全域旅游進行全面系統的思考,為把紫石的康養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現將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紫石鄉基本情況
紫石鄉位于二郎山下青衣江畔,國道318線貫穿全境,是川藏交通的重要咽喉,川西民族走廊,是從成都到西藏自駕游的必經之地。全鄉幅員面積960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分別為紫石關村、新地頭村、小仁煙村、大仁煙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農村居民住戶727戶2685人,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6%,綠化率達97%。紫石鄉立足紫石生態資源優勢,結合縣上旅游示范鄉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農村環境面貌,主要發展以休閑度假為主的生態旅游業,對紫石大山蜂蜜、生態竹筍、野生蕨菜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再加工和精包裝,實現鄉村旅游“看、娛、購”的完整產業鏈條。紫石關村作為紫石鄉生態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創3A工作已通過省景評委檢查驗收。
二、旅游業發展基本情況
(一)生態旅游建設。立足紫石生態發展優勢,結合縣上旅游示范鄉建設,提出了“依托三極,建設一點、一線、一帶”的“3111”發展思路。結合紫石實際,確立“黨建領鄉、生態立鄉、旅游興鄉、產業富鄉”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家旅游接待產業。
(二)旅游公司建設情況。紫石鄉紫石關村于2014年成立全縣首家村辦企業“紫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旅游產業策劃與旅游產品開發,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農產品“紅靈蜜碼”蜂蜜。
(三)農家樂接待基本情況。紫石鄉農家樂主要集中在紫石關村2組、6組,共有農家樂50戶,房間247間,最大能夠同時容納505名游客在此居住。去年夏季接待游客約500人次,實現增收30余萬元。
紅靈山位于318國道旁。距縣城35公里,景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由紫石關、七靈山、萬靈山、王母殿、小西天、雷音寺等7個小景區組成,最高景點海拔3649米,最低景點海拔900米,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有“小峨眉”之稱。紅靈山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且品位較高,景觀組合好;人文旅游資源特色突出,道教與佛教相互融合,使紅靈山的文化積淀更為濃厚。
三、存在的不足
(一)未打造特色景觀。紫石鄉自然風光卓越,旅游發展歷史悠久,但是并未形成勢頭,對生態環境的合理利用不足,供旅客游玩可觀賞的景觀基本上沒有。
(二)吸引力弱。來此游玩的主要是夏季休閑度假養生的中老年游客,缺乏對年輕游客的吸引力,所以存在淡季時間跨度約8個月,大大的浪費了旅游資源。
(三)基礎設施尚未完善。以紫石關村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的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四)缺乏新的發展理念和思路。一是旅游公司未發揮好帶頭效應,管理人員缺乏新的發展思維,下一步需要挖掘管理人才,由人才帶動旅游公司發展,由旅游公司發展帶動全鄉旅游產業發展。二是各農家樂業主安于現狀,沒有超前意識,沒有把產業做大做強的.想法。
(五)高速公路通車后對農家樂的影響大。年底高速路即將通車,勢必減少經過318國道的車流量和人流量,同時進藏區旅游的游客將會增多,這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提高紫石鄉知名度,留住過路客將是紫石旅游發展的一個重大的考驗。
四、下一步計劃
(一)鄉村旅游升級打捆建設
1、水景觀打造,在紫石關村內建設的三級攔河壩建設(包含水上娛樂項目)。
2、進一步完善全鄉區域內部交通網絡。包括新村聚居點至紫石關村五組瓦窯坪大橋段沿河騎步游道建設(含游道兩旁景觀打造)和瓦窯坪至瓦窯關環山公路建設。
3、寶子山開發,在紫石關村6組修建步游道和亭子等。
4、景區內觀光娛樂設施和環境綠化等。
(二)冷水魚養殖項目
分別在紫石關村、新地頭村打造冷水魚養殖基地,借以吸引垂釣愛好者的到來。
(三)紅靈山旅游開發
紅靈山位于318國道旁。距縣城35公里,景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由紫石關、七靈山、萬靈山、王母殿、小西天、雷音寺等7個小景區組成,最高景點海拔3649米,最低景點海拔900米,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有“小峨眉”之稱。紅靈山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且品位較高,景觀組合好;人文旅游資源特色突出,道教與佛教相互融合,使紅靈山的文化積淀更為濃厚。
(四)旅游公司發揮帶動效應
旅游公司在現有基礎上,開拓發展思維,提高服務質量。
(五)文化產業加大引導
充分利用本地和游客中的文藝愛好者對文娛活動的熱情,積極開展與之相關的文化活動,在帶動游客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本地農民的文化涵養與素質。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3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養老服務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如何加強養老機構建設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大事。9月中旬,由市政協葉樂安副主席牽頭組成專題調研組,就我市養老機構建設與管理情況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調查研究。調研組通過實地察看、座談和學習考察等方式,了解相關情況和收集數據。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于進入人口老齡化城市行列,近年來老齡人口呈現出增長快、壽齡高、空巢多等特點。據統計,截至底,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為18.3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4.37%。我市老年人口以年均4%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9.8萬人。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健康、精神文化等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養老服務問題日趨嚴峻。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重視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共有養老機構22家,其中鎮(街)敬老院20家,國辦社會福利院1家(市社會福利中心),合法民辦養老院1家。共擁有養老床位2731張,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5%;較好地解決了500多名農村五保對象的集中供養問題,其中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分別達到100%和99.65%。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興樂集團投資5000萬建設溫州市首家高端養老機構——余霞樂園,20建成后無償捐贈給市慈善總會。民辦養老機構翁垟頤和老年公寓、北白象頤養老年公寓也已建成運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科學規劃。目前,我市尚沒有一個養老機構建設發展總體規劃,對市、鎮(街道)、社區(村)三級養老服務機構的合理設置布局,以及在數量、規模上的標準都沒有明確,使得養老機構建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主觀隨意性,也導致了養老機構的用地無法得到保證。此外,由于養老機構未能像學校、幼兒園、菜場等納入小區建設的配套規劃之中,使得養老機構建設缺乏剛性規定,造成養老機構建設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二)資源投入不足。一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我市養老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的費用投入在社會事業發展支出中所占比例偏低。2013年市財政投入到社會養老事業的經費僅為386萬元,其中用于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的經費310萬元,鄉鎮敬老院建設經費76萬元。對民辦社會養老機構的投入和補助幾乎沒有,如運營資助、投資獎勵、從業人員培訓獎勵、貸款貼息補助等,均沒有落實到位。二是用地保障不足。新建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受到規劃、土地等政策的制約,土地指標難以落實。政府部門沒有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浙政發〔〕13號)規定預留、落實年度建設用地指標,新建養老機構落地難。三是優惠政策不到位。2013年溫州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若干意見》“1+5”文件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措施,但我市沒有出臺配套文件,養老機構在用水、用電、用氣(燃料、燃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優惠等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同時養老機構本應享受的各項稅費優惠難以到位,大大挫傷了民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
(三)監管服務缺位。一是管理標準缺乏。我市尚未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養老機構管理標準和行業管理規范,對養老機構的建設和服務運營缺乏一套完整的準入、監控、管理標準和體系,在行業指導、接受監督和行業自律上非常欠缺。二是日常監管不到位。我市現有的一些民辦養老院硬件條件不達標,消防安全不合格,無證經營現象較普遍。如在大荊鎮一些小規模、小作坊式的家庭養老院,消防不達標,安全隱患嚴重。民政、消防等有關部門由于執法力量不足,未能進行必要的日常監管服務和指導。三是審批手續辦理緩慢。利用閑置房屋以租賃等形式舉辦的養老機構,由于房產功能的變更,補辦審批手續辦理緩慢,住建、消防、發改、環保等部門協調配合不夠,導致養老機構審批手續很難落實。
(四)隊伍建設落后。一是從業人數匱乏。我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供養老年人多人,而現有的工作人員不足300人,供養人數與工作人員數約為7:1,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特別是失能老人的服務需求。養老服務機構專業護理人員缺乏,特別是鎮(街)敬老院未能按規配備養老護理員,專業服務人員嚴重短缺。二是專業素質不高。養老機構為降低運行成本,聘請的大部分工作人員、護工都是年齡偏大、沒有接受專業服務培訓的農村婦女,大多負責買菜、燒飯和打掃衛生等工作,只能對老年人進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三是工資待遇偏低。社會養老服務人員待遇總體偏低,大部分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沒有達到我市最低工資標準,也沒有參加各種保險,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難以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政府主導,加強養老機構規劃和組織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規劃引導。根據我市老年人口發展速度和養老服務需求狀況,加快制訂落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總體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設施布點規劃,將各類養老機構建設布局納入市政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科學統籌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合理配套各類資源,實現養老服務資源優化配置,為未來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預留空間。
二是健全組織體系。構建相應的養老服務平臺,建立具有組織、協調、指導、服務、培訓等功能的社會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完善市、鎮(街)、社區(村)三級網絡,強化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和指導。加快出臺和完善我市的各項養老服務政策措施,明確目標、要求、任務、扶持政策等。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市政府要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投入,將社會養老服務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與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服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積極支持鎮(街)福利院改擴建項目建設。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特別是農村敬老院的資金支持力度,抓好硬件改造,改善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民辦養老機構建設步伐
一是落實配套補貼。對符合建設標準、運營規范、合法登記的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在省財政按照核定的床位數給予補助的基礎上,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由市財政再給予配套補助到位。實施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做好對于重點項目一次性獎勵,新增護理型床位補助,收住本市戶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運營資助,從業人員培訓獎勵,貸款貼息等。
二是落實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國家、省、溫州市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稅費扶持和融資優惠政策,對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征企業所得稅和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時,加大資源供給政策扶持,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要在土地規劃、稅費優惠、財政補獎、投資權益、金融信貸、收費價格等方面進一步給予政策扶持。
三是落實土地指標。市政府要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要求規劃養老機構設置,預留和落實年度建設用地指標,切實落實養老服務業建設用地指標單列要求,對納入規范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應當采取行政劃撥的方式供地,并優先予以保障。
(三)加強服務管理,推動養老機構規范發展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出臺我市城鄉養老機構服務管理辦法、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基本標準等相關行業指導性文件,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完善包括機構質量要求、發展規劃、服務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捐贈管理以及民主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制定養老機構人身意外傷害事故的保險和處理辦法,為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養老機構的利益提供基本依據。
二是加強分類指導。規范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對全市范圍內養老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協調有關部門對民辦養老機構補辦相關手續。對有些確實無法取得完備手續的,在能確保建筑合格、消防、衛生安全的前提下,有關部門要給予協調配合,方便辦理相關手續;對于不符合安全要求且整改無效的,要由養老機構所在地鎮(街)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及時予以取締,同時穩妥處置好被撤銷、取締后民辦養老機構內供養的老人轉移安置問題。
三是建立協調機制。要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機構,制定部門協調工作制度,積極整合資源,加強相關政策銜接,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建立健全部門考核機制,在細化養老服務業主管部門的考核指標的基礎上,將土地、規劃、消防等相關涉老部門所承擔的養老工作內容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落實責任。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養老服務水平
一是加大培訓力度。開展機構負責人培訓,提高管理者素質,增強管理能力;加強專項業務培訓,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醫護人員、護工進行專業培訓,實行持證上崗、規范服務,從而實現人性化關懷和專業化服務。
二是提高工資待遇。建立養老機構護理員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相適應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實施護理員特殊崗位補貼制度,對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并從事養老護理崗位的從業人員,按照不同等級,分別予以補貼。逐步提高養老機構服務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完善醫療、養老等基本保障,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保持養老服務隊伍的穩定。
三是培育志愿者隊伍。倡導社會各界志愿者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結對活動,建立起專業人員與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群體。鼓勵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鼓勵健康老人、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努力形成以專業人員為骨干、服務從業人員為主體、志愿者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隊伍。
《養老機構建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4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如何應對老齡社會的到來,做到老有所養,越來越成為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群眾期待解決的新課題,是我市未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面對的一個緊迫問題。根據市政協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組成調研組,在姜之厚、孟廣武兩位副主席帶領下,對我市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聽取了市民政局、市老齡委及東昌府區、高唐、冠縣三個縣市區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情況的介紹,實地考察了部分社會福利院、老年公寓、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并進行了深入地座談討論。調研中,委員們充分肯定了我市社會化養老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同時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我市老齡人口基本情況
截止底,60歲以上老年人已超過93萬人,占總人口的15.2%,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54萬人,占總人口的9%,預計到,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105萬人,占總人口的16.5%以上。按聯合國的評判標準: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7%時,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上數據表明,我市老年人口比例明顯高于世界標準,處于老齡化階段,并且已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口老齡化是我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基本市情,也必將對我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人民生活等領域,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另外,隨著家庭小型化及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老人與子女分開居住。目前,我市近40%的老年人口生活在純老年人家庭,“空巢”老人的養老保障及生活照料問題日益顯現。
(二)我市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社會化養老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以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創新發展社會化養老事業為主線,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社會化養老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社會化養老事業獲得長足發展。
1、建立健全養老事業發展政策體系。一是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市政府于2月16日出臺了《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這是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總抓手,明確了任務、要求和保障措施,并規定了其他建設及運營一系列稅費的減免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完善高齡津貼制度。我市對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400元長壽津貼;20,實現90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全覆蓋。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街道)和村(居)按照年齡階段對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三是落實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獎勵扶助政策。對農村計劃生育獨子或雙女戶老年家庭獎勵和扶助,僅—年間,全市共有53428人享受獎勵扶助。四是繼續實施銀齡安康工程。上半年共有148661人參保,投保總額305萬元,理賠409起,賠付總額113萬元。
2、社會化養老機構發展迅速。截止2012年底,全市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87家,床位1970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20張,享受機構養老服務人數達到老年人的1.5%。其中,國辦68家,床位17830張;民辦19家,床位1870張。全市“五保”老人17745人,集中供養率達到73%。此外,今年全市計劃新(改)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38處。截至目前,已投入使用10處,在建20處,正在籌備的8處。
3、社會化養老舉措不斷創新。我市在發展社會化養老事業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積累了成功經驗。一是多元化建設和運營養老機構。我市采取“投資多元化、建設多類化、經營多樣化”的靈活模式,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形成了“不拘一格建設,靈活多樣運營”的亮點。二是提供多樣化的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主要采取整合利用社會和社區各類場所、設施等資源,合理布局日間照料中心,通過社區和養老服務實體互設服務點、互派聯絡員的方法,把多類型的養老服務送至千家萬戶。
二、我市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市在發展社會化養老事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著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養老事業的觀念和認識還有待提高
目前,各級政府和部門甚至整個社會對養老事業的認識還不足。一是對養老事業的觀念仍然陳舊。在工作部門上,基本局限于民政部門;在服務對象上,基本集中在由政府供養的“三無”人員、“五保老人”、優撫對象和困難群眾;在工作方式上,基本停留在社會救濟層面,社會化養老服務覆蓋面還很小。而且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大多數老年人希望居家養老,不習慣到養老機構養老。人們對傳統文化中“孝”的理解也存在一些誤區,許多人認為“住養老院,不是沒有兒女,就是兒女不孝”。二是對養老事業的認識出現偏差。對養老服務事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對養老事業的關注不夠,有的認為養老問題不是顯性問題,短期內難以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產生直接影響,養老服務無礙大局。
(二)養老設施尚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
我市養老機構建設與老年人的需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山東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城鄉各類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比例達到3%以上”,參照其他省市“9073”養老發展戰略,即實現90%的老年人家庭養老,7%的老年人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機構養老,我市目前有90多萬老年人,共需2.7萬張床位,現有2萬張左右,尚有0.7萬張床位缺口,任務仍然很艱巨。
(三)民營資本沒有實質性進入養老服務領域
一是興辦養老機構投資大、回報低、周期長、風險高,大資金不愿進入,小資金不敢進入。近年來各級政府雖然采取了一些鼓勵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但效果仍不理想。二是維持日常經營難。民辦養老機構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投入資金有限,周轉困難,多數處于保本經營。我市民辦養老機構中,除聊城市鴻福老年公寓條件、設施比較好外,其他的社會辦養老機構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檔次低、規模小、條件差等特點。三是項目申報環節多與政策時間緊的矛盾突出。建設養老機構辦理各種手續的時間太長,項目要經過立項、征地、規劃、施工等多個環節,周期長與任務緊的矛盾比較突出。但省、市的補助政策只到2015年底,如果時間抓的不緊,優惠政策將一晃而過,屆時推動社會化養老建設將更加困難。
(四)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推進緩慢
社會化居家養老推廣工作進展比較緩慢,主要有以下問題:一是缺乏場地。新的社區沒有規劃場地、老舊社區又拿不出閑置場地用來興辦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托老所或老年活動中心等設施。二是功能不全。我市居家養老服務目前的主要對象是由政府買單的生活困難、需要照顧的“五保”老人,服務內容比較單一,無法適應全社會老年人多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三是經費不足。工作經費、人員經費沒有來源,難以為繼。
(五)社會化養老服務隊伍薄弱
現有社會化養老服務隊伍總體素質不高。一是專業化的管理和護理人員缺乏。全市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絕大多數是就近招收的年齡較大的退休下崗職工或農民工,且女性較多,男性很少,他們基本沒有接受養老服務的專業培訓,只能對老年人進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難以提供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高素質的老年人社會管理人才和專業化服務人才嚴重不足。二是社區低償和志愿服務人員少。現有志愿服務活動常常具有階段性、臨時性特點,缺乏長期運行的制度保證。三是社會化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待遇總體偏低。以高唐為例,全縣60名社會化養老服務人員月平均工資為700元,最低為500元,其他縣市區工資水平也相差不多。低收入致使社會化養老機構進人難、留住專業人員更難。
三、推進多元化多層次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的對策
社會化養老事業關系全社會的和諧穩定,是一項事關當前、影響長遠的系統工程,應加快發展、協力推進。
(一)轉變思想觀念,推動養老事業社會化
一是要樹立抓養老事業就是抓發展的觀點。要清醒地認識到抓好養老事業是執政為民的需要,是保穩定、促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要發揮養老事業在擴大就業、拉動內需上的重要作用,把發展養老事業與開發“銀發產業”結合起來,著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這項新興的朝陽產業。建議把養老服務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內容,通過與國內外經濟組織、慈善機構或其它社會資本合作,加快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二是要提高全社會對養老服務職業的認識。通過表彰、宣傳等方式,提高從事養老服務職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樹立從事養老服務職業是光榮的職業、崇高的職業、受社會尊重的職業的觀念,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二)建立政府主導機制,實現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制度化
構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是提供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要把社會化養老事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制定好社會化養老事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設立好社會化養老事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確保社會化養老事業持續有序發展。在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中,應明確養老服務設施的總體布局、項目用地、規劃原則和建設標準,并做好相關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要把養老服務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考核管理體系。要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服務的財政投入機制,逐年加大對社會化養老事業的投入力度。
(三)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實現養老事業投入多元化
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導和措施扶持的力度,大力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化養老事業,推進養老事業多元化、市場化、社會化。要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形式參與社會化養老事業,以公辦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設施建設差異化,區域分布合理化、服務功能標準化,覆蓋城鄉的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制定一個全面系統、具體明確、操作性強的,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優惠政策,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四)推進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實現養老服務方式多樣化
一是在城區(鎮)社區普遍推進居家養老+社區專業化服務的模式。每個社區建立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組建一支專業化服務隊伍,由政府提供財力支持,整合養老服務、衛生醫療、物業管理等資源,就近提供上門服務,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二是在農村以自然村為單位普及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鼓勵利用集體閑置房舍,選擇在留守老人較多、交通便利的村落改建、擴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也可以在自愿的情況下,將農村獨居、空巢老人集中托養。根據情況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
(五)加強人才選拔和培訓,實現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專業化
一是加強社會化養老服務隊伍的職業教育培訓。依托現有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或構建相應的養老服務培訓平臺,建立具有組織、指導、服務、培訓等功能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加強對老年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切實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確保他們進得來、留得住、能安心工作。二是探索建立在養老服務中引入社會工作人才機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為養老服務機構設置公益性服務崗位,探索建立養老服務社會工作者制度。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吸納就業困難群體就業,讓更多的人員參與到為老服務中來。三是加快培育從事養老服務的志愿者隊伍。倡導社會各界志愿者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結對活動,建立起專業人員與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群體。鼓勵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鼓勵健康老人、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努力形成以專業人員為骨干、服務從業人員為主體、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隊伍。
(六)建立健全評審機制,實現養老機構監督管理標準化
研究出臺我市社會化養老機構服務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社會化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及評估評審制度,加強對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入住公辦養老機構和享受政府購買服務對象資格、財政資金補助對象資格等開展動態考核、評估評審。不斷完善公開信息查詢、服務質量投訴,收費標準監督和績效考核獎勵機制,從而使養老服務工作不斷提檔升級。政府有關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建立更加積極靈活的行業準入制度和政策扶持體系,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參與養老事業的發展。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5
“推進我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列為區政協主席會議專題協商課題以來,在有關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政協文史和教文衛體委會同區衛計、民政等部門和政協有關界別活動組等,組成了課題組,圍繞推進我區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體系建設、實現醫養融合等問題,陸續進行了考察調研,多次開展探討交流,并作了一些梳理和思考。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課題背景
(一)現實矛盾日益突出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02億,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10%,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近4000萬,完全失能老人達到100萬左右。專家預測到2050年,我國每三個人就將有一個老年人。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到2030年,人口老齡化將使我們國家的慢病負擔增長40%。
截至底,柯橋區戶籍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5.09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的22.81%,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為0.68萬人,占老年人口的4.5%。我區共有獨居老人12612人,占老年人口8.65%,其中80周歲及以上的獨居老人4391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與醫療資源供給相對有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老年醫療養老服務總的滿足率僅為15.9%,醫養分離問題日益成為制約我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短板”。
(二)上級文件陸續出臺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從目標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組織實施等13個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和政策措施。今年3月,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了《關于印發紹興市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的通知》,根據醫養結合的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結合部門職能,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部門在醫養結合體系建設中的職能。兩個《意見》都明確,改革試點一年后進行總結、評估,初步探索出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醫養結合”健康服務新模式。
其實,早在2011月,浙江省民政廳等5部門制定了《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就作出具體部署,明確有關政策措施。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衛生計生委等九部委《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對建立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準規范、管理制度、專業化人才培養制度等提出了指導意見。
(三)試點工作破冰前行
目前,杭州、溫州2個市和德清縣、嘉善縣等7個區(縣)作為我省醫養結合工作試點已經開始工作。為此,4月20日,課題組由駱學新副主席帶隊,赴湖州德清縣和嘉興嘉善縣兩個試點縣進行考察。
在德清縣考察了德清乾元頤養中心和德清愛慕佳養老院。德清乾元頤養中心設在德清縣人民醫院分院(原德清縣人民醫院)內,屬于公立性質,位于醫院住院部頂樓,有養老床位23張,配有一名專職護士和4名護理員,晚上有1名護理員值班,每張床位每月收取-3000元,老人有醫療需求時,可以直接請樓下醫院的醫生診治。德清愛慕佳養老院由社會資本舉辦,在養老院內設置了醫療機構,有6名執業醫師(其中2名是執業助理醫師),其他醫護人員12名,設計的住院床位是220張,養老床位280張,目前核定的醫療床位是20張,現有50名老人入住養老院,每月收費在3000-5000元。上述兩個養老機構的醫療費用另算。
嘉善縣人民政府已于今年3月出臺了《嘉善縣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工作要點》,由當地民政部門牽頭,特色是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經評估確定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社保中心給予每人每月600-900元不等的護理補貼,其中居家養老的每人每天給予10元現金和10元護理券(護理券不能兌換現金)。
目前,紹興市在越城區東浦鎮、柯橋區平水鎮、上虞區章鎮鎮等地開展醫養結合改革試點,試點衛生院做了不少探索,像平水衛生院通過簽約“家庭醫生”,開展為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中醫進社區等服務;蕺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派駐醫生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服務等,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醫和養體制性的問題,制約較多。
二、我區現狀
我區現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406家,住院床位3705張,其中區級醫院約2900張,基層醫療機構約800張,而區級醫院康復床位僅有128張(其中殘疾人康復中心60張),鎮(街道)醫療機構康復床位只有25張。區中醫院新建老年康復醫院,設計床位400張,預計今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康復床位占總住院床位也僅有13.5%。我區現有養老機構13家,其中:區社會福利中心1家,鎮街社會福利中心11家,民辦養老機構1家,共有養老床位1147張。另有2家民辦養老機構正在建設中。
養老機構中基本上都沒有設置醫療機構,而醫療機構中又不能設置養老床位,致使我區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互相獨立、自成系統,養老院與醫療機構之間距離較遠,不方便就醫,醫院里又不能養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經常往返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既耽誤治療,也增加了家庭負擔。
醫療和養老的分離,也致使許多患病老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成了“常住戶”。老人“押床”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進來。去年平水衛生院作為紹興市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其實際開展的工作主要是借助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平臺,上門為敬老院內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健康咨詢等。
我區在推進醫養結合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瓶頸問題,主要有:
1.醫保結算問題較為突出。當前醫療和養老的分離很大程度上源于醫療機構可實行醫保,而養老機構則不能,致使許多患病老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進來。醫養結合要推行,首先要解決養老院附屬的醫務室納入醫保,由此將引發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現行醫保基金賬戶無力支付大額康復護理費用;二是“套保”現象將頻發。有些不需要住院的老年人可能會借“醫養結合”長期住院,占用社會醫療資源,損害其他參保人的權益,所以在管理上如何區分好養老和住院的界限,還需進一步研究。同時,康復服務未列入鎮(街道)醫保報銷范圍。我區部分鎮(街道)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了康復服務,但社保部門只規定區級醫院提供的康復服務可以進醫保。
2.老年醫療護理專業人才匱乏。養老機構要具備醫療服務功能,除了設施設備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備足夠數量的有資質的、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和護士,而這樣的專業人員為了自身的發展,往往不愿到養老機構內設的醫務室執業。截止年底,全區65歲及以上人口為97898人,按照國際標準(約65歲以上老人的10%),我區需要近9790名養老護理員,而我區專業的護理員人數遠遠不足,與我區6800名失能老人的潛在需求相距甚遠。缺乏高素質、專業化的護理員隊伍將成為制約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協同發展的共同難題。
3.相關收費項目定價偏低。去年,紹興第二醫院平水分院作為全市醫養結合的試點之一,與轄區內28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簽約合作,通過定期派醫生上門進行醫療巡查的方式開展服務,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單靠行政手段推動,難以持續,無法取得實效。今年4月1日,市發改委等3部門重新核定了社區衛生服務價格,對家庭病床巡診費、出診費等進行了明確,普通巡診費為40元/人次,同一患者一天收費不超過60元。盡管如此,因農村地域較廣,人員居住不夠集中,交通不便,要開展此項服務,出診醫生需要自己解決交通問題,加上交通安全、時間成本等因素,仍存在很多困難。
三、幾點建議
推進醫養結合體系建設、實現醫養融合,涉及養老理念、醫療理念和消費理念上的重大轉變,也對現有行政管理體制、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當進一步形成共識和合力,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進一步推進醫療養老事業的供給側改革,積極破解瓶頸、彌補短板,力爭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成為全省開展醫養結合體系建設的示范區。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政策供給,形成各方合力
1.出臺《關于推進柯橋區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根據全區老年人群醫療服務需求和養老、醫療資源分布狀況,統籌做好各類醫養結合機構,實現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設的有效配置和有機銜接。加強政府主導,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分工協作,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將符合一定條件的養老機構的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聯網結算,打通養老、醫療和社保的政策通道。
2.建立由區政府牽頭,民政、衛計、人力社保、發改、財政等部門組成的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各部門間的橫向聯系,定期召開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3.將康復醫療服務納入醫保。目前我區只有3家區級醫院的康復醫療被納入醫保,而16個鎮街醫療機構的`康復醫療收費不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這個情況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康復醫療的步伐。盡管床位使用率不高,但患者因不能報銷相關費用,而選擇到區級醫院康復治療,進一步增加了區級醫院的住院床位壓力。
(二)加強服務供給,促進醫養結合
1.公立醫療機構延伸服務或部分轉型。鼓勵現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增加老年或康復病房。現有的醫院、衛生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結合實際,開辟康復病區,適當增加康復床位,結合中醫康復治療,為失能老人提供住院治療。如紹興市第六醫院將原來傳染病方面的醫療資源空余調劑轉型為老年醫院后,市場需求旺盛。也可以結合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把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作為重點簽約服務對象,通過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提供個性化服務(如開設家庭病床),逐步實現醫養結合。
2.養老機構合作醫養服務。可在現有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2014年,國家衛計委印發了養老機構醫務室、護理站的基本標準,對設置在養老機構內的醫務室、護理站,從人員、房屋、設備、制度等方面作出規定,只要有一名醫生、一名護士就可以申請醫務室,門檻大大降低。目前我區的養老機構都沒有醫療資質。最近華舍街道“金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正在申請開設醫務室,該養老機構負責人表示,今后在養老床位增加的情況下,將提升醫療機構的級別或開設護理院。
3.全科醫生居家醫養服務。目前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正在我區基層醫療機構全面推開。在簽約過程中,全科醫生可根據居家養老簽約對象的健康評估情況及實際需求,為社區高齡、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社區護理、家庭病床等持續有效的個性化“醫養結合”服務。
(三)加強資本供給,鼓勵民營共建
1.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醫療機構,并做好布點規劃工作。20,我區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優先開設老年病醫院、專科醫院、護理醫院、康復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由社會資本舉辦養老機構,規劃布點上應盡可能靠近醫療機構,打造“10分鐘醫療服務圈”。這是最理想的醫養結合模式,也應成為今后醫養結合的重點發展方向。如杭州市拱墅區和睦老人公寓屬于公建民營性質,在打出“養醫結合,養、醫、護一體化,智慧養老”的特色品牌的同時,與毗鄰的杭州和睦醫院、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省立同德醫院等都有著緊密的協作,其運作模式已經較為成熟。從周邊情況看,無論德清縣還是嘉善縣,包括紹興市社會福利中心和紹興綠康老年康復護理院的結合,其實走的也是醫養結合路線,都是養老院辦好醫務室,以周邊醫院作為養老的配套支持,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建立與就近醫院的就診快捷通道。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方便診治,大大降低成本,同時可以大幅提高效率,這樣的設計布局,可為醫養結合奠定基礎,從空間上突破醫養結合的屏障,是最高效務實的結合模式。
2.公立民營并舉,加快老年醫院建設步伐。針對我區老年醫療資源短缺的短板,近期,要加快區中醫院老年康復病房大樓的建設;同時也要整合利用好存量醫療資源(特別是鎮街衛生院相對空閑的現有資源),來拓展老年醫療康復服務。建議區政府在“十三五”期間,加快集醫、養、護、康復和臨終關懷于一體的老年醫院的規劃建設步伐,可以借鑒市區做法,鼓勵社會資本來興辦老年專科醫院。
(四)加強人才供給,充實專護隊伍
1.采取多種措施進行職業培訓。建立一支以專職人員為主體,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為輔助的社會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隊伍,為社會化、職業化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要積極支持我區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同時開展繼續教育和遠程醫養結合學歷教育,并依托院校和養老機構建立實訓基地。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培訓,養老服務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上崗資格后才能從業。
2.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機制。從薪資水平、薪資結構及福利待遇方面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簽定的人員按規定給予補貼,采取多種方式提升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養老護理隊伍中來。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6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現今中國甚至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社會性問題之一。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XX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已經達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7.0%,我國的老年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人口老齡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如醫療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來源等養老問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同于發達國家,有深厚的經濟基礎,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矛盾尤為突出。
本次調研報告調研范圍雖然僅限于我所在的xx市xx區xx社區,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和老年人養老方式情況。報告將從整體和部分角度,社區和個體層次來全面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區人口老齡化及其養老方式情況。
一、社區基本情況簡介
我家所在的xx社區位于xx省xx市xx區,周圍有xx五校,xxx中學,xx中學,xx大學等知名學校,是xx市有名的文化教育區;臨街就是xx區的經濟中心之一——長江街北行商圈,北行農貿大廳,千盛百貨,北京華聯,國美蘇寧,地一大道等商場購物中心使得這里的居民消費購物生活很是方便;社區處在一環以內,周圍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出行非常方便;碧塘公園、百鳥公園等廣場公園更是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處。居民們在這樣一個安全方便的社區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xx社區是個年頭較久的社區,從低矮破舊的平方動遷改建成居民樓開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開始回遷,之后就建立了街道辦事處,1999成立xx社區。社區管轄著周圍38棟居民樓,共3371戶居民,約10500人。
二、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
XX年8月17日,我來到位于xx區烏江街的xx社區辦事處咨詢情況。社區的王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問題,給予我很多這方面的相關數據。
(一)、基本情況
據了解,xx社區共有3371戶居民,其中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XX多戶,占總人口比重約為60%,老年人口比較多,可以說我們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
現階段xx社區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社區建立時間較長,人口密度較大。據了解,動遷之前這里原來就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大量冶煉廠,紡織廠,建筑公司等工廠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員在這里居住,因此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較大,加之從回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五年的時間,自然老年人較多。
二是周邊生活方便,消費水平較低。xx社區位于一環以內,道路四通八達,一級馬路、二級馬路和眾多小街小巷在經過近幾年的改造修繕后硬件條件大有改觀,以前的沙土路變成了現在的柏油馬路,曾經擁堵混亂,狹窄臟亂的街路變成了現在秩序井然,干凈整潔的寬闊的大馬路;附近公交線路眾多,去xx的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更是有直通北站xx站的公交車,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圈給居民的購物消費生活帶來極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區較xx其他地區,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物價水平較低,加上第四人民醫院等醫院距離社區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選擇這里來度過他們的晚年,近年來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這里生活,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三是房價水平低。xx的房價雖然和全國同等城市相比較低,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對著日益增長的房價望洋興嘆。xx社區的居民樓不是最近幾年新蓋成的,而是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老舊樓,因此房價相較xx同類地區偏低,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正像我熟悉的鄰居劉爺爺說的那樣“這里到哪都近,買東西也便宜,在這里住著挺好!”
(三)、老年人口較多帶來的問題
社區的老年人口較多,這也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更多挑戰。
王主任說,老年人口多主要會帶來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環境問題。說到環境問題,主要還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綠地,在里面種地養花,甚至還有放養雞鴨鵝狗的。“在禽流感風行的那一年,我們曾經下大力氣對這些私自占用公共用地的居民進行規勸和強制沒收那些雞鴨等禽類,當時就有好多老人不愿意,他們中的一些人將這些雞鴨當成寵物養,完全不管那些雞鴨帶來的糞便污染和噪聲污染。本來禽流感弄的大家都不敢弄這些東西了,這幾年又開始養這些雞鴨鵝了,現在更有的一邊侵占公用綠地開辟菜園,一邊肆意養雞鴨,這些都給環境帶來很大破壞,居民們也都因為他們是老人就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王主任有些無奈的對我說。
二是養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間為了老人的養老金而產生的。有些問題是子女不工作賺錢反而要年邁的老人拿錢養活他們,而他們卻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引發的家庭爭吵,有些是子女間為爭取更多的老人的養老金假借贍養老人而引發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沒有子女贍養,也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撿拾廢品,打更等簡單工作得來的.收入,這些老年人一旦出現健康等問題,也會給社區帶來很大影響。
三、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調研
在去社區辦事處的同一天,我對社區所轄居民樓其中的一棟中的一個單元中的所有65歲及以上老人的養老方式進行了調研。
(一)、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現狀
在我所調研的24戶居民中,有8戶家中有65歲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這8戶中有3戶家中有兩名老人,其余5戶家中有一名老人。
而在這11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兩名老年人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靠兒女贍養,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約為18%;其余9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養老金,所占比重約為82%;有離退休金養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見男性與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也存在明顯差別。在主要生活來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賴家庭其他成員供養。
從全國的平均水平來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占25.9%和23.6%。在主要生活來源上,城鎮中48.6%的老年人靠離退休金養老金來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和勞動收入,分別占35.6%和10.5%。我們社區的數據表明我們社區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較有保障的,基本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來源。
(二)、奶奶們的老年生活
住在我家樓下的莽奶奶跟我們一家關系很好,因此我向她詢問了她每月的大致生活和支出情況。
莽奶奶年輕時是冶煉廠的工人,因此現在每個月能得到固定的一定數量的養老金。莽奶奶和他的兒子兒媳和小孫子住在一起,雖然房子不大,祖孫三代住在一起卻也其樂融融。莽奶奶每月能得到1181元左右的養老金,她不用負擔水電等費用,因此每月只有150元左右的米面支出以及平時約200元錢用來買菜,老太太好抽煙,為了省錢她只抽散裝的旱煙,大概每月需要支出15元,這樣每個月莽奶奶其實只花了400元左右。省下來的錢她就給他的小孫子當做上大學的學費。老人家窮了一輩子,晚年終于能過上富足的日子,她卻還是改不掉省錢的習慣,兒女們的工作雖然能獲得一定的收入,但還要供他們的子女上學,因此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時還要花老人的養老金,因此莽奶奶平時就不敢多花錢,省下來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孫子,供他上大學。
而住在一樓的趙奶奶就比莽奶奶困難許多。
她年輕時就沒有固定的工作,現在上了年紀,只有靠自己的兒女,可惜她的兒女也都生活不易,老人只能靠年輕時積攢下來的一些微薄積蓄生活,并且老人出租了她唯一擁有的財富——兩室的房子,其中的一間,這樣每月能得到約700元的租金,無奈兒女們不僅不給趙奶奶生活費,還經常因為誰多得了趙奶奶的租金而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后來兒女們更是將臥病在床的趙奶奶送到了敬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獲得租金。后來趙奶奶回到家里,就再沒和兒女聯系,靠著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支持每日的開支和支付醫藥費。
可見,同樣是居住在社區里的老年人,晚年的養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養老金,而有些則沒有每月固定的生活來源,他們要靠社會的資助和他們個人的勞動獲得生活來源。而即使是有養老金的老年人,他們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樂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邊沒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費不足以負擔吃穿用行和就醫用藥所要花費的費用的老年人。
四、調研總結——老年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注
據資料顯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老年人口數量大。據XX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顯示,XX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1億,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亞洲的38%。
二是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快、來勢猛。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比XX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發展。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發達時期出現的,對老齡化的承受力強。同時,由于發達國家的老齡化速度較慢,允許其有一段較長時間的準備和適應。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劇下降造成的,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發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經濟基礎尚不具備供養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國雖已步入老年型社會,但尚處于人口老齡化的早期,未來中國人口類型將從輕度老齡化轉變成深度老齡化,進而轉化成重度老齡化,“銀發潮”將成為21世紀我國主要的人口問題之一。要減輕人口老齡化問題,還要繼續實行計劃生育國策。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穩定健康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人口老齡化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但還應該看到現階段我國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從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占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來源并不固定和穩定,他們還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首先,社會應繼續加強對老年人的幫助扶植力度。切實實行各種針對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價乘車,免費參觀等制度;完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
其次,加強社區醫療站,鄉村醫療所等基礎醫療單位的建設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醫;完善老年人的醫療保險制度,讓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醫;
再次,社會應對那些既無養老金有沒有兒女供養的老人給予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使他們能有起碼的溫飽和健康;
最后,社會和社區應該加強各種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輪椅專用道,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施,公園廣場,老年人活動室建設等,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實幸福。
老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要讓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需要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縮影。雖然我調研的范圍僅限于xx社區,因此得出的結論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應的代表性。從我了解和調研的數據、例子來看,我家所在的xx社區確實存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老年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同時,盡管大多數老年人有較固定的生活來源,但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參差不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盡相同。這些在我們社區出現的問題和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城鄉、地區老年人養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7
為積極探索和推進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根據政協年初工作安排,我們就此項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先后到有關村鎮,了解敬老院、農村互助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的運行現狀,并到閻良區德瑞養老中心、安康市康復托養中心、漢陰縣城關鎮、澗池鎮等相關機構進行考察。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一)老年人狀況
截至20底,全縣總人口342141人,96819戶,戶均3.5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3698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5.7%,超過全國15.5%和全省15.48%的老齡化水平。其中,65歲及以上有3410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6%,70歲及以上有2400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百歲老人8人,有留守老人8110人,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對象5401人。總體情況是全縣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速快,日趨高齡化的特點。
(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縣委、政府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方針,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把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穩步推進我縣“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1、落實政策,有序推進社會養老服務工作。
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工作目標,積極落實惠老優待政策,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意見》、《紫陽縣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敬老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縣、鎮兩級設置了養老工作機構,制度、機制健全。將供養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縣“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經費增加到5800元/年/人,分散供養經費增加到5300元/年/人。在有條件的10個集鎮設立“一站式”醫療救助業務,對“五保”老人實行全免費醫療。結合城鄉低保及醫療救助、高齡補貼等制度,對特困老人予以優先救助,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加大投入,逐步改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建設。
全縣累計投入資金5000萬元,修改擴建了22所農村敬老院、34所農村互助幸福院、3個日間照料中心。配備床位2676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老人2499人。投資1500萬元、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的養老公寓項目,已完成項目選址、征地、規劃設計等工作。吸納社會資本進入養老領域,江南華陽醫院項目的動工,標志我縣“醫養結合”模式的啟動。
3、增加覆蓋面,穩步推進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建設。
全縣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574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810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90300人,其中60周歲以上發放基礎養老金人數49636人。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有4439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列入農村低保,“五保”供養全面落實,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實現了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全覆蓋,參保人數8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69230人,參合率99.91%。
二、當前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全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與廣大老年人的需求還存在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家庭養老功能趨于弱化。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隨著家庭規模的小型化而弱化。目前,我縣戶均人口3.5人,老年人能夠在家養老的比例在減少。隨著社會的轉型,競爭的激烈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中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在增大,部分子女不可能留在父母身邊,無暇也無力對老年人進行周全的照料,“空巢老人”日益增多。“養兒防老”的傳統模式正面臨瓦解,因此社會各界應更加關注社會養老問題。
(二)養老機構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全縣敬老院總體上規模小、床位少,功能不全,服務能力有限。目前,入住敬老院的主要是“三無”、“五保”老人等民政救助對象,覆蓋面偏窄;敬老院主要為老人提供吃、住和看護等基本服務,休閑娛樂、醫療康復等服務缺失,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二是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運作難,市場運行機制尚未形成。三是農村互助幸福院缺乏項目支撐,建設資金不足,無法形成必要規模。四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較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居家養老的老人為服務對象,具有社區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雙重功能,是解決家庭日間無人或者無力照護老年人的重要平臺。目前,建成的3個日間照料中心,正常運轉的只有1個(會仙橋)。醫養結合尚未起步,所有養老機構都沒有醫療人員。
(三)養老機構管理人員無編制,服務人員待遇落實不到位。在全縣21所敬老院中,只有6所敬老院院長由鎮干部兼任。按照省編辦50號文件要求,縣級中心敬老院管理人員按每百名設1名事業編制配置,鎮敬老院管理人員按2名事業編制配置。聘用人員的工資(平均年收入約2.3萬余元)與上級文件規定有一定差距(基本工資1300元/月、生活補貼1000元/月、年終一次性獎金加發一個月基本工資),工傷保險沒有辦理(由政府補助、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代繳),敬老院的養老護理隊伍人員不足、年齡偏大、收入偏低,存在招聘困難、隊伍不穩定等問題。
(四)養老政策宣傳不到位。參保單位對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工作缺乏主動性,對政策內容宣傳不到位,參保對象對政策了解不夠,影響了參保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而且參保的類型單一。
(五)監管責任不到位。目前已運營的21個敬老院,有15個敬老院的管理人員屬于臨聘人員,因部分鎮對敬老院的監管工作不到位,管理水平低,公共設施維護不及時,生活環境和服務態度差。
三、建議
根據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積極探索適宜紫陽縣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養老氛圍。一要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廣泛宣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及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性,增強全社會對養老事業的關注和支持。二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規的宣傳力度和執法監督力度,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和法律意識。三要擴大宣傳面,增加宣傳頻率,讓廣大群眾全面了解政策,積極參加養老保險。使養老保險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力爭達到應保盡保,多渠道,全覆蓋的目標。四要開展評選“敬老好兒女”、“尊老孝親模范”等活動,弘揚孝道文化,促進家庭和諧,營造濃厚的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
(二)加強養老機構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和創新運營監管模式。我縣公辦敬老院承擔著“三無”、五保以及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老年人的養護、康復、托管等任務,發揮著托底保障與基礎支撐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公辦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大農村敬老院維修和改擴建力度,完善配套設施,創造良好的養老環境,使分散供養的老年人能夠自愿到敬老院安度晚年。創新管理機制,探索“公建民營”管理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運營,通過免租金、提供運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公建民營”。同時加強監督管理,明晰權責關系,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養老用途不改變,增強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引導和鼓勵社會中介組織、家政服務等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為在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文體娛樂、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務,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確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區和家庭安度晚年。建議在會仙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抓點示范,總結經驗,以期盡早在全縣推廣。住建、國土、民政、扶貧等部門,要結合遷移式扶貧集中安置房、城鎮建設,將農村互助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納入整體規劃,同步建設。要積極開展養老服務平臺建設,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求助和信息溝通等服務。
(三)堅持“公辦”、“民辦”兩條腿走路,高起點建設好縣養老公寓和江南華陽醫院建設。建議以縣養老公寓為突破口,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以承包、合資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標,鼓勵有一定經濟實力、有資質的社會組織、企業、個人來運營。縣養老公寓和江南華陽醫院從規劃建設到管理服務都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對兩個示范點堅持“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加強監管、市場運作”,在地點選址、建設規劃、配套設施等方面均需立足市場“創一流”,將縣養老公寓、江南華陽醫院建成省內外有影響力的養老服務機構,引領我縣養老產業的發展。
(四)堅持標準化體系建設,抓好養老服務的規范提升。認真貫徹落實《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做好對管理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根據入住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等級,規范、科學地實施分級護理、分類管理,為老年人提供舒適、到位的服務;根據老人的心理特點,適時進行交流溝通,定期開展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咨詢,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慰籍服務;加強對入住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做好各項緊急狀態的告知、紀錄和應對預案。完善自查自糾制度,加強督查,及時發現隱患,使糾錯、整改常態化。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要加大對安全、環境衛生、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五)開展養老服務專業培訓,加強專業養老服務隊伍建設。一是強化從業人員專業化培訓。將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養老護理員及其他各類從業人員納入政府培訓規劃,加強對老年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二是積極引進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重點引進醫生、護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等具有執業或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三是充分吸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在養老機構和社區設置必要的公益崗位。堅持“培養、選拔、使用、激勵”并重的原則,在養老服務領域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以專業為主體,慈善義工、社工、志愿者廣泛參與的人才隊伍。積極開展老年文化娛樂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老年法律援助。搭建平臺,讓志愿者有渠道、有路徑,將愛心投入到養老服務中來。健全完善志愿者激勵和培訓機制,使志愿者在養老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要完善領導機制。加強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的考評體系。二要建立部門協調機制。要建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機構,制定協調工作制度,積極整合資源,加強銜接,形成工作合力。三要健全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渠道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養老工作事關廣大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著力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和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在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結合縣情,查漏補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情懷來全面推進我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8
養老機構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機構,如老年社會福利院、養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主要承擔孤老優撫對象和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以及其他有機構養老需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省委、省政府把養老機構建設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監測指標體系,市委、市政府也把養老機構建設作為落實民生幸福工程、構建社會建設“十大體系”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重點推進。為加快推進全市養老機構建設,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我們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查等形式對我市養老機構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
一、基本情況
我市是全國進入老齡社會最早、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截止6月底,全市6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預測數)192萬。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養老機構建設進程明顯加快,今年全市共新建改擴建各類養老機構項目45個,總投資11.5億元、總床位數11085張。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養老機構230家(公辦養老機構110家、民辦養老機構120家),床位總數5.46萬張,位居全省第二。如東縣馬塘敬老院、港閘區陳橋敬老院等25家養老機構被評為全國模范敬老院、省級文明敬老院,市社會福利中心等11家養老機構被評為省示范性養老機構,啟東市榮獲全國農村五保工作先進集體,如皋市被評為全國第三批示范養老活動單位,啟東市的農村關愛之家建設經驗被國家民政部向全國推廣,海安縣曲塘鎮敬老院榮獲全國農村五保工作先進單位。
(一)公辦養老機構加快推進,示范托底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共有公辦養老機構110家,其中城鎮社會福利中心13家,床位數3726張;農村敬老院97家,床位數23428張。一是城鎮社會福利中心建設進程加快。“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近5億元,通州區社會福利中心、港閘區市北養老服務中心、海門市養老中心、崇川區觀音山鎮社會福利中心等一批規模大、設施新、檔次高的城市社會福利中心相繼開工建設。目前,市社會福利中心(陽光老年公寓)三期工程開業運營,如東縣社會福利中心工程已竣工驗收,開發區星湖護理院主體已建成。二是農村敬老院達標改造力度加大。今市共有70家敬老院達到“三有三能六達標”標準,占敬老院總數的72%。啟東市注重加強敬老院管理服務工作,制定了249項敬老院管理服務標準,通過了“國家級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全省僅此一家。三是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目前已建成護理型養老機構(護理院)16家;在建護理型養老機構(護理院)14家。截止目前,全市“三無”、“五保”老人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二)民辦養老機構快速發展,多元服務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民辦養老機構120家,床位數12695張。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銀行業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省民政廳通報轉發了文件做法。截止今年11月底,全市已有12家銀行向各類養老機構發放貸款7500萬元。一是促進了閑置資源轉化利用。全市已累計發放貸款2200多萬元,支持7家小企業改建為養老機構,盤活社會存量閑置資產超億元。二是加快了醫養融合發展。不少銀行對護理院和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投貸實行傾斜,如皋農商行對如皋博愛醫院發放貸款1000萬元,支持其推進老年護理院建設。三是推動了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郵儲銀行啟東市支行向下崗女工盛葉紅發放貸款15萬元,支持其在創辦愛心托老所的基礎上,又成功創辦該市首個老年關愛之家;郵儲銀行海門市支行向海門康福托老院投資人發放貸款8萬元,支持其對床位、安全設施等進行升級改造并獲頒經營許可證。制定完成市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對市區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近期、遠期()建設確定空間布局,做到“四定”(定點、定量、定序、定位)。各縣(市、區)也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編制工作,啟東市在全省縣級市率先出臺《社會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為養老機構發展預留了生存空間。積極探索公辦民營模式。在堅持“原人員性質不變、老人生活質量不變、原有房屋性質不變”原則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試點,目前如皋市社會福利中心、海門市老年活動中心、余東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已取得良好成效。民辦護理院發展勢頭良好。我市長青樂齡護理院、大生護理院等民辦護理院運營情況較好,入住率均達到50%左右,入住老人95%以上為失能、半失能老人,較大程度上解決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問題,減輕其家人的負擔。
(三)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社會認可程度不斷提高。一是加強機構監管服務。在蘇中蘇北率先出臺《南通市養老機構建設管理服務標準(試行)》,規范了公辦、民辦養老機構的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全市公辦、民辦養老機構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不定期開展養老機構安全檢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管理隱患。對全市84家未注冊民辦養老機構進行了全面整治,共清理整改未注冊民辦養老機構35家。二是提高專業服務水平。今年以來,積極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鑒定考核工作,依托體臣衛校和科技人員進修學院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培訓,今年586名養老護理員接受了老年人心理、生理、護理等20項專業知識培訓,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培訓任務,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70.04%,有效提升養老護理員專業服務水平。三是積極培育機構品牌。通過開展養老機構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培育發展南通市養老機構的各類典型,涌現出南通市社會福利中心(陽光老年公寓)、啟東市中心敬老院、海安縣社會福利中心、常青樂齡護理院等一批在業內有較大影響、社會認可度較高的養老機構品牌。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養老機構建設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目標任務相比、與我市實際情況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養老床位建設任務重。從我市人口老齡化程度看,按照民政部提出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9073”格局(即至20,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和下一步“9064”格局(即至20,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6%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4%享受機構養老服務)的要求,我市養老床位總數還明顯不足。根據“十二五”目標,年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要達到30張,今明兩年全市需新增養老床位約1萬張以上,任務非常艱巨。
二是養老床位結構不合理。公辦養老床位占比高、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床位占比偏低,一般性養老床位占比高、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偏低。目前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僅占40.1%(2015年目標為50%),護理型養老床位數平均占比僅為21.7%(2015年目標為30%)。
三是專業服務力量比較薄弱。現有護理員隊伍存在文化水平較低、專業技能不熟、護理水平不高、性別比例失調等問題,整體水平滯后于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另外,由于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工作苦臟累等因素,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很少。我市雖然實施了護理員崗位補貼政策,但由于門檻較高,文化程度低無法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超過法定勞動年齡的護理員無法享受崗位補貼。一些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水平較低。
四是瓶頸制約問題突出。第一,用地難。由于認識問題和其他一些客觀原因,導致養老服務用地性質及指標等瓶頸因素長期得不到突破,制約了養老服務特別是民辦養老服務的發展。第二,融資難。由于民辦養老機構的資產屬性(租賃)和單位性質(民非)等原因,市場融資難度較大。第三,達標難。由于歷史的原因,過去養老機構在土地利用、規劃許可、建設等方面存在審批手續不齊全及消防不達標等情況,不少敬老院和民辦養老機構整改換證、達到新設立養老機構的條件難度較大。
三、對策建議
今后我們將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35號),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體”的指導思想,確保托底功能、立足服務本地,以滿足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年人需求為重點,堅持盤活存量與發展增量并重,規范管理與改革創新并舉,統籌推進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努力滿足不同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養、頤養天年。2015年目標任務是:全市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到30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50%,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30%,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85%以上。年目標任務是:養老床位總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張,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占比達到70%以上,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0%以上,養老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持證上崗率達到90%以上。
(一)著力健全完善規劃體系,引領養老機構科學發展。一是按照定點、定量、定序、定位的“四定”要求,制定出臺市區養老設施布局規劃,科學指導各類養老機構建設,加快形成覆蓋城鄉、區域均衡、層級清晰、功能完善、適度超前、全民共享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二是指導各縣(市)制定至2020年的養老設施布局規劃,重點把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落實到規劃和具體項目上,確保規劃指標落實到位,具體項目落地生根。三是充分利用閑置學校、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城中村改造等現有資源建設養老機構,使養老機構布局更加合理、方便入住。
(二)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積極發揮支撐服務作用。一是加快城市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通州區社會福利中心、海門市養老中心、港閘區市北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爭取早日建成運營,著力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托底作用,重點為城鄉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落實好入住養老機構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的定額補貼。二是繼續推進農村敬老院升級改造。圍繞省、市相關目標任務,安排市級福彩公益金并爭取省級資金扶持,加大農村敬老院升級改造力度,2015年全市所有敬老院均達到三有三能六達標標準。在確保五保供養對象生活的前提下,拓展社會寄養、日托照料等多種功能,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加大投入,擴大收住對象,無償或低收費收住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力爭選擇1家較好的敬老院作為試點,更新設施設備,老人房間內配備空調、電視機等電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地暖改造。三是加快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完善、落實各項民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在資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社會力量準入門檻,為其舉辦養老機構提供便捷服務。將養老機構建設納入全市服務業發展規劃,鼓勵個人舉辦家庭化、小型化的養老機構,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用于發展養老機構。新建的養老機構可設立單人間、雙人間、套間等不同房間,從而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公辦養老機構要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合理定價;民辦養老機構要考慮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從而不斷提高入住率和老人滿意率。
(三)穩步推進養老機制改革,逐步實施公建民營試點。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積極探索公辦養老機構轉制運營的具體辦法,對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床位逐步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管理運營。重點支持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合作經營、承包經營、委托管理等方式運營公有產權的養老服務設施,今后新建公辦養老機構首選公建民營方式。逐步推進改革試點。對已投入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福利院、敬老院)進行認真調研分析,逐步推進運營機制的改革試點,發揮市場(社會)主體作用。在認真推廣如皋、海門公建民營試點做法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各地民間資本通過公建民營、委托管理等方式運營公有產權的養老服務設施。每個縣(市)和通州區年內至少選擇1家敬老院進行公建民營試點,進一步激活機制,提高入住率。
(四)積極招引機構養老項目,努力打造養老服務園區。將招引養老服務項目納入招商引資的大盤子統籌考慮,重點招引品牌信譽好、連鎖規模大、服務能力強、市場開拓廣的護理型、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企業和項目到本地落戶,帶動本地養老服務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要求,合理規劃布局養老服務業集聚區和養老服務特色產業基地,培育打造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完整、服務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業園區。認真落實《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的通知》,強化各項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實,積極化解養老服務項目用地難、融資難等問題。積極推動將養老服務產業重點項目納入省現代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大力支持養老服務業企業創建“現代服務業創新示范企業”,推進品牌及標準化建設,爭取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支持。
(五)大力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加快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一是推進醫養資源有效銜接。構建養老、醫護、康復、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模式,科學統籌規劃醫療設施和養老設施布局,實現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衛生健康服務便捷對接。支持社會資本舉辦護理院、康復醫院和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療機構。鼓勵一、二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或增掛、增設護理院,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及二級以下醫院新建或擴建床位中不少于50%的床位為養老護理床位。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護理型養老機構應單獨設置衛生所(醫務室),條件具備的可申請設立醫院;100張床位以下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助養型養老機構可單獨設置衛生所(醫務室),也可與周邊醫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合作。二是健全醫療保險機制。對于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符合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條件的,可申請納入定點范圍。完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和居家養老服務組織責任險。積極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研究起草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政策意見,增強老年人接受護理照料的支付能力。三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提高社區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和咨詢、慢性病管理等社區衛生服務。市區老年人每年安排一次免費健康體檢。政府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配備康復輔助器具。
(六)認真研究落實相關政策,努力破解發展要素瓶頸。一是研究落實相關政策。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研究、完善我市鼓勵扶持政策。同時,充分利用南通陸海統籌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契機,加強上級政策對接,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對我市養老機構建設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推動全市機構養老健康、快速發展。二是努力破解土地瓶頸。將養老機構用地納入年度用地計劃,推廣啟東經驗,加快研究出臺廠房、學校、衛生院等用地改為養老服務用地的具體政策措施,在土地出讓金和建設配套費征繳等方面給予優惠。三是著力加大監管力度。認真執行新實施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確保養老機構規范運營和管理。督促所有養老機構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管理規范,細化預案措施,防止發生各類安全責任事故。積極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四是努力破解換證難題。對已經運營較長時間的養老機構相關手續不完備的,可明確替代辦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消防標準。
(七)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養老專業服務水平。一是加強技能培訓。繼續加大對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目前全市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70.1%。加強繼續教育培訓力度,提高中高級以上職稱護理員的比重。二是強化內部管理。不斷強化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妥善處理護理人員之間以及護理人員與老人之間的矛盾,同時加強對老人的精神關愛,不斷豐富老人的日間生活,創造和諧養護環境。三是提高人才待遇。落實好持證護工的特殊公益性崗位補貼,降低崗位補貼門檻,適時提高崗位補貼標準,對取得中高級以上職稱和護理工齡較長的護理員加大崗位補貼力度。落實養老機構醫護人員與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同等待遇的具體措施。增加敬老院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確保敬老院服務人員工資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四是營造社會氛圍。通過一年一度的“敬老月”等活動,開展優秀護理員或“最美護工”等評比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愛、尊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良好社會氛圍。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9
住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吃得最不好的還是老人……。我村總人口1070人,其中60歲到70歲的老人有73人,70歲到90歲以上的老人有33人,其中孤寡老人16人。從小到大令我耳濡目染的是老人遭受兒媳唾罵,無人養老的事件屢見不鮮,讓人心痛。老人為子女忙碌一生,到頭來卻落得無人養老,遭人嫌棄……于是,我針對壩上老農的養老問題作了調查,調查報告如下:
一、農村養老問題現狀
無兒無女的老人怎樣養老?針對這個問題,我對本村孤寡老人周占富進行了采訪。周占富,男,64歲,無兒無女、雙目失明,不從事任何勞動,生活完全靠別人給養。從談話中得知他的8畝口糧田已被弟弟耕種,每年弟弟給他兩袋麥粒兒,最多300斤。除了大隊每年給的4袋面粉,再無其他收入。當問及這些東西是否夠吃時,周老漢哽噎了,“餓不死就可以了!”這就是他隨后的回答。而她的醫療保障也只不過是撿破爛換來10塊錢的止痛片。我為這樣的回答而心痛,但傷心存疑惑:縣里有養老院,村支部為什么不將他送到那里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又采訪了村支書張守玉。他說,我們縣是貧困縣,我們村是貧困村。村里的收入甚微,全村的孤寡老人的面粉目前就將村支部的收入花去一大半,那么多人的養老費哪里掏得出呀,國家頒布了減負政策,也不敢往人頭上均攤啊,再說村民們也不同意嘛,村里管的也只能這么多了。
有兒有女的老人怎樣養老?針對這個問題,我又走訪了村里的馮瑞蓮老人。馮瑞蓮,女,80歲。在農村80歲已是高齡,而她的養老問題卻成了全村人的話柄。她有5個兒子1個女兒,當她被問及關于養老問題時,老人就一個勁兒的哭,不作任何回答;當再問及關于兒女的贍養問題時,老人就開始裝聾了,回答了一些不相干的話。我想老人的兒女很是不孝順,老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但又顧及面子或是怕子女們知道自己說他們的壞話便難以啟齒。對她的了解卻是從旁人口中得知的。老人的口糧地讓給二兒子種了,當她拿著口袋向二兒子要糧食的時候,遭來的總是二兒媳的一頓臭罵;再去其他的幾個兒子那里,得到的卻是同樣的結果,還怪她把地給別人種了。老人有兩個兒子住在城里卻很少回來看望她,沒辦法只好去了總給自己臉色看的`女婿家。吃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老人每天還得干繁重的家務活,打掃家,喂雞、豬,做飯……樣樣離不開她啊。溫飽問題好不容易才解決,更不用提醫療費了。當然有的老人兒女好些,可是老人的醫療問題卻得不到保障,往往是病了無人管。父母為子女操勞一輩子,到頭來無人養老,或是看臉色活著,為什么呢?
二、農村養老難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實無論老人有無兒女,養老難的原因是一樣的——農村人口素質低。沒文化使得媳婦女婿們不懂得愛屋及烏,沒有愛心,也使得村民們毫無同情心,我們的禮儀之邦禮儀何在?沒有文化使得人們不知親情的可貴,不知友情、鄉情的重要,使得人們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僅是物資的供應,還需要兒女的理解、關愛,以及心與心的交流。無知讓老人們的這點需要成為奢求,不可得;無知也讓鄉親們變成了吝嗇鬼,舍不得掏出均攤在自己頭上的幾十塊錢……硬是變成了魯迅筆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質低下已是農民養老難的根本原因。
其次,農村經濟落后,這是直接原因。我村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土地貧瘠,又沒有草坡,農業收入微乎其微,全村幾乎家家入不敷出。如果家里再供個高中以上的學生,就得靠借貸度日了。用一位農民的話來說就是“我連自己都顧不過來,哪里顧得上我老媽呀!”
是啊!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即使是有孝心可也無能為力啊。難怪媳婦見了婆婆就像見了仇家似的,是貧窮讓人變成了吝嗇鬼。
第三,國家的分配制度不公平。建國初期,為了推進工業的發展,國家頒布了好多有利于工人的政策,其中一條就是工人退休之后可以向國家領取退休金。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受苦、受累的是農民;經濟收入低,地位最低還是農民。農民同樣會退休,但不會領取退休金,所以靠的依舊是田地、兒子啊!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民以食為天,農民做著最平凡但又最根本的貢獻,農民老了之后卻得不到最起碼的生活保障,這就是不公平。如果農民也可以領取退休金,那些老人就不必為衣食而擔憂了,更不會擠在兒女屋檐下忍氣吞聲了。
三、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們都知道教育與經濟一環緊扣一環,一環影響一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們要實實在在落實物資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踐“”創建和諧農村氛圍。我國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民已經先富起來了。現在先富的人和地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各鄉政府的基層干部、黨員更應該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地為農民拓出一條致富路。
在分配制度上,國家應盡快地做出調整。現在國家雖然也頒布了一些有利于農民的政策,收效卻甚微。國家干預經濟,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而工業產品的價格也相應得提高了,所以,農產品的價格相對沒有改變多少。國家連續降低了3個百分點的農業稅,農民的農業負擔減輕了,可這點負擔分攤到每個人的身上也沒幾個錢,效果也不明顯。希望國家的經濟專家們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查市場的經濟作用,探索出一條直接有效且明顯的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通道。
今年農村已在統計年過六旬的老人,據估計要給予這一部分人最低生活保障金。雖然,這制度尚未落實,但人心已是一片沸騰。希望國家盡快實施并將此制度改為農民退休金制度,相信這一制度的落實會成為農民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我地區現行的養老方式仍然是家庭養老,既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經濟支持、日常照顧及精神上的慰藉,其存在可以從經濟和社會兩個層面上認識。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還不高,也不平衡,尤其是在我村,經濟水平極低。農村老人的經濟來源都靠中青年的兒女,在中青年的兒女中,“重小輕老”的現象還是很嚴重的,小的還沒錢照顧呢,何況老的?有些老人的兒女因生活瑣事,不履行贍養義務;有些老人的兒女惡性攀比,“你不管,我也不管!”結果誰也不管這些老人。這樣不僅老人經濟困難,同時也給老人帶來了精神方面的痛苦。
社會養老雖然初見端倪,但不是主流。社會福利體制還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還沒有搭建起來,加之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中華傳統美德也在日趨喪失,老農的養老問題不容忽視。
綜觀這兩個層面,還是社會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所以我們得繼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于此次調查,雖然調查范圍有局限性,但是對我自己而言是感受頗深。首先,我初步了解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的群眾思想,自己在社會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進程中都在無形的用運馬克思主義原理,從而加深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其次,我認識到中國的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如果任由農村的老人像現在這樣生活下去,不僅是中國人性的退化,也是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重大因素。最后,我覺得自己是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來發現問題,并絞盡腦汁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雖然現在我還是一名學生,但是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培養道德品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自己微薄之力。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0
一、我縣老年人基本情況
縣幅員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30個鄉(鎮),436個村委會,86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數139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約萬人,占人口總數的%。其中:80~89周歲老年人萬人;90~99周歲老年人萬人,100周歲以上老年人108人。按照老齡社會標準,我縣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二、購買服務對象、標準及內容
(一)服務對象。60周歲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員;
60周歲以上的居家養老城鄉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傷殘、獨居老人;
60周歲以上的居家養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
城鄉低收入家庭中80周歲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
(二)服務人數及標準。20xx年居家養老服務人數為49624人,服務標準每人每年300元。20xx年居家養老服務人數以實際申請且符合條件的人數為準。
(三)服務內容。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印發《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導則》的通知文件要求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服務。
三、加強對《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標準的實施
20xx年12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批準gb38600-20xx《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并予以公布。這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養老工作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順應人們對養老服務的新期待,該標準編制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要總結實踐經驗,目的是老百姓能夠看得懂、養老機構經過努力能夠達得到、養老院的服務人員能夠操作、監管部門的監管有依據,明確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紅線”將有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養老服務中心的安全隱患,建立養老機構服務安全提升的長效機制,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一)本地承接服務社會組織少。我縣能夠承接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社會工作組織很少,且服務能力偏弱,服務供應商多為外地機構。由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工資待遇低,且受社會偏見影響,使得具有專業能力的人不愿意從事此方面的工作,往往都是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不高的'人群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大多都是中年婦女,只能做一些普通的家政服務和簡單護理。
(二)服務形式單一,未注重精神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提供的服務單一,多半是家政服務,清潔衛生等,忽視老年人精神需求。老年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一個能夠解悶,舒緩心情的渠道。如果老年人精神上出現問題,很可能影響到其身心健康。
(三)確定服務對象不精準,受惠群體較小。由于老年人對居家養老項目知曉度不高,本人主動申請不多,基本上由村干部摸底上報,部分不遠接受服務的人員也列入服務名單,也有少數符合條件的對象因本人未申請沒有納入名單;
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范圍主要限于生活困難的老人,很多經濟情況一般的老人并不能享受到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長此以往,會造成這部分老人對政府失去信心,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再想看到這么好的就難了。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1
一、項目背景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和幸福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康養產業逐漸興起,成為各地政府和企業發展的熱門領域。康養項目是指利用自然環境和醫療保健知識,以提高人的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目的的旅游服務項目。本報告旨在對一家擬在中小城市開展康養項目的企業進行可行性分析,以評估該項目的投資價值和市場前景,提出合理建議。
二、市場分析
據統計,目前國內康養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從宏觀環境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壽命延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這些因素都為康養產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從微觀環境來看,中小城市目前康養產業發展相對較為落后,但是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旅游消費的升級,康養項目將成為中小城市旅游市場發展的新方向。因此,我們認為,中小城市開展康養項目非常具有前景。
三、項目定位
項目旨在為城市人士提供一個輕松、舒適、自由的康養環境,既體現了“康養項目”本身的功能性,又體現了“旅游項目”本身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項目著重強調每個人的身體、心理健康,以及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項目定位為以中高端人群為主,既滿足了他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又保持了項目的高利潤空間。本項目將采用“包羅萬象”的設計理念,包括溫泉養生、SPA理療、免費健身、美食、媒體娛樂等,力求營造出一個綜合性的康養環境。
四、投資收益
1、投資總額
本項目的投資總額預計為5000萬元。其中,實物投資預計為4000萬元,主要包括房屋建設裝修、健身器材購買、溫泉設備購買等;流動資金預計為1000萬元。
2、投資回報期
本項目的主要收益來源是流水收入(即每位顧客消費的費用)和房間租賃收入。根據市場研究和預測,每年收益可達2000萬元,年度利潤500萬元,投資回報期約為8—10年,較為理想。
3、資金來源
籌資本項目可采取自籌資金或銀行貸款等方式,目前銀行信貸環境比較寬松,相對容易獲得貸款。
五、技術實現
1、場地選擇
托業云康養中心旨在為城市人士提供一個良好的康養環境,因此場地條件的選擇非常重要。本項目場地應該選擇自然風光秀麗、空氣質量好的地方,以幫助人們呼吸新鮮空氣,舒緩緊張的神經。此外,應該選擇距離城市中心較為靠近,方便顧客前來。
2、設備選擇
對于康養項目而言,設備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水源問題。由于提供溫泉服務是康養項目的首要功能,所選擇的設備應該能夠提供足夠的水源,并具有優良的.過濾功能和更好的水質。此外,還應該選擇具有高質量的理療和健身器材,以保證顧客使用時的效果和安全性。
六、風險分析
康養項目的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本項目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資金風險:由于項目投資額度比較大,如果資金籌集不足或預算不合理,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項目發展和財務狀況。
2、經營風險:由于康養是涉及到人體健康的服務項目,一旦出現健康事故,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和風險。
3、政策風險:由于康養項目尚處于政策理念和政策環境逐步完善的階段,政策環境可能存在不穩定性和變動性。
七、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本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投資潛力,同時也存在一些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因此,在實施項目之前,應該充分評估市場環境、技術可行性、投資回報期和風險因素等,制定合理的預算和計劃,以保證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投資回報。同時,還要注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和風險控制,達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2
一、項目簡介
康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以我國民眾健康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為背景,將健康理念與旅游休閑完美結合的大型綜合健康度假項目。該項目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旅游休閑的需求,更能夠為人們提供健康檢查、營養餐飲、康復理療、養生保健等一系列健康服務,同時,結合當地自然資源特色,為游客打造一種融合健康、休閑、養生、文化等多種元素的度假體驗。
二、市場分析
健康是人類生命的重要組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健康養生市場逐漸火爆。據統計,我國健康養生產業規模每年增長率達到20%以上,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通脹的增加,康養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預計未來幾年康養旅游市場的規模將會持續增加。
三、項目市場定位
本康養項目主要面向以下幾類人群:
1、老年群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群體需求量越來越大,康養旅游也成為他們最關注的休閑方式之一。
2、疾病康復人員:疾病康復人員對于健康康復方面的服務需求量較大,而本項目提供的健康檢測、營養餐飲、康復理療等服務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3、商務人士:商務人士因長時間的工作導致壓力較大,疾病風險也較高,因此也是康養旅游客群之一。
四、項目規劃
本康養項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占地面積1500畝,建筑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酒店區:總建筑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提供不同檔次的客房、豪華套房,以及24小時客房服務。
2、活動區:面積約2000平方米,提供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游泳池等各種運動項目。
3、健康區:主要提供綜合體檢、營養餐飲、康復理療、養生保健等服務,以及個性化的健康方案制定。
4、休閑區:主要提供SPA水療、瑜伽、桑拿等休閑娛樂項目,為客人打造一個舒適、放松的度假環境。
五、資金投入
總投資額為2.5億元,其中土地讓價投資1.5億元,其他投資資金1億元。預計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
六、收益分析
根據市場分析和項目規劃,預計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年,投資回收期在10年左右。
七、風險分析
1、投資風險:投資規模大,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存在投資風險。
2、市場風險:康養旅游市場雖然市場空間巨大,但相關政策變化和競爭市場也不容忽視。
3、交通風險:項目交通位于山西省內偏遠地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交通線路。
八、總結
本康養項目結合健康理念與旅游休閑為一體,結合當地自然資源特色,將為游客打造一種融合健康、休閑、養生、文化等多種元素的度假體驗。項目市場前景廣闊,但也存在不少風險因素,需要合理規劃和預算,科學管理,從而實現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3
康養旅游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旅游項目之一,在大眾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康養項目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漸擴大。康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評估該項目的可行性的重要文件,本文將對康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探討。
一、項目背景
康養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項目,在我國近年來發展迅速,擁有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近年來,由于生活壓力增大、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等原因,康養旅游市場需求也在逐年攀升。而且,在國家加大健康產業投資力度和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康養旅游行業必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
二、市場分析
1、康養旅游市場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追求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成為現代人的時尚。康養旅游正是滿足當代人們自我提升、養生健康的需要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根據對市場調研情況的分析,康養旅游的市場需求呈不斷攀升的.趨勢,而且市場容量十分巨大,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市場競爭情況
目前,我國康養旅游市場存在著一些問題:行業規模相對較小、競爭程度不高、標準不一、缺乏綜合性的服務等。盡管如此,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程度和個人素質的提高,康養旅游市場的發展勢頭依然非常強勁和迅猛。因此,投資者只需在挑選具備競爭力的項目的前提下,量身打造符合自身需求和投資能力的康養旅游項目,就可以占據優勢地位,獲取市場優勢。
三、可行性分析
1、市場前景分析
康養旅游市場發展前景廣闊,行業走勢明朗。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和期望也在不斷提高,同時保持身心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對康養旅游市場需求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2、技術可行性分析
綜合分析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康養旅游的核心技術和服務包括飲食、康復、健身、保健、衛生、環境等方面,可以從多個層面出發,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推廣,滿足市場需求和發展實際。
3、經濟可行性分析
康養旅游項目在資金、技術、場地等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而市場回報時間周期較長,不利于資金的流動和回籠。但是,考慮到康養旅游的投資收益具有可持續性和穩定性,相對來說,其市場風險小、穩定性高、回報期相對較長。在項目運營初期可以采取多種經濟模式,如先行者優勢或自營后盈利等模式,在擁有穩定客源、優質服務、創新經營模式等基礎上,增強項目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四、總體建議
1、明確項目定位
在康養旅游市場規劃和實施過程中,要明確項目定位,如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模式等。并通過日常經營和市場推廣,不斷優化和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2、優化資源整合
康養旅游項目需要協調整合社會資源,如設備、人才、技術、場地等方面的資源,通過創新管理模式和捆綁營銷,優化相關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3、加強團隊建設
康養旅游項目需要具備高品質人才隊伍的支持。因此,在項目開發和實施過程中,要注重人才選聘、培訓和激勵機制的建設,以使人才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揚和展現。
四、結論
康養旅游市場需求呈現不斷增長態勢,市場前景看好,但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風險。在項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著重考慮項目定位、技術、經濟和資源等方面的核心影響因素,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針對性地進行健全經營管理機制、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等措施,以保證項目成功實施和發展。總之,康養旅游項目是一項充滿潛力和商業價值的高增長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開發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4
康養,即養生康之意,是指人們通過科學的飲食、鍛煉、醫療、休閑等方式,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修養,達到養生的目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種需求和趨勢。康養項目的建設,是因應市場需求和開拓商機的必要選擇,也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和潛力。為此,本文將著重對康養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分析。
一、項目概述
康養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以養生保健為主導的綜合性、高品質、高規格的服務場所。該項目主要包括飲食、休閑娛樂、健身療養等各種功能設施。同時,該項目還將針對不同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項目,滿足市場需求。
二、市場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養生保健需求越來越高。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康體養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00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在15%以上。因此,康養項目建設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潛力。
三、競爭分析
康養項目建設是相關行業的競爭者們必然關注和爭奪的目標。根據人們對康養項目的需求和期望,建設的康養項目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才能夠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的份額。
同時,在服務質量、管理水平、經營策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提升,使得康養項目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康養項目建設要不斷完善各個環節,提高綜合競爭力。
四、資源優勢
康養項目建設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和專業的技術支持。此外,康養項目的建設還需要其他多種資源的支持,如:場地資源、人力資源、物資資源等。在資源方面,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資金、技術等優勢,整合各種資源,不斷完善康養項目建設,保證其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五、渠道分析
康養項目建設需要與渠道合作,建立合理的銷售和推廣網絡,確保項目將各種產品和服務推向市場,營造旺盛的銷售效應。同時,針對市場需求進行廣告、營銷宣傳等策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六、風險分析
康養項目建設作為一項高風險的投資,其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技術風險、政策風險、操作風險等。在項目規劃和投資者選擇方面,應該進行詳盡的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防止風險帶來的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康養項目建設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潛力,但也存在諸多風險和競爭。在項目建設中,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科學的市場分析和風險評估,確保康養項目的可行性和穩健性。同時,應該注重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的整體提升,不斷改進各方面細節,推動康養項目建設的健康發展。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5
一、前言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康養項目作為一種新興的休閑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市場前景日益廣闊。本報告旨在對康養項目的發展現狀、市場前景、投資風險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二、項目概述
康養項目是以人體健康為核心,以提升健康水平為目的,進行的一系列健身和養生活動,包括但不限于溫泉水療、按摩推拿、瑜伽、太極、打球等等。康養項目的主要目標是讓人們身心放松、充滿活力、更健康地享受生活。
三、市場前景
1、消費升級趨勢助推康養產業發展。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健康和休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康養項目能夠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因此市場前景良好。
2、人口老齡化趨勢促進康養市場擴大。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人和中年人逐漸成為康養項目的主要消費者,康養市場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
3、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增強。政府逐漸重視康養產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建立相關規章制度。這些政策的推動將會讓康養項目的市場前景更加明朗。
四、競爭分析
康養項目市場競爭激烈,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酒店、健身房、SPA中心等。針對這些競爭對手,本項目的主要策略包括:
1、突出差異化服務。康養項目的主打產品是健康服務,因此我們將在服務上下功夫,通過精細化服務和定制化服務來突出差異,提高項目的競爭力。
2、提供舒適的消費環境。康養項目的消費者一般都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因此酒店式的環境設計和高品質的服務將是我們的主要賣點。
3、與其他行業合作。康養項目可以與其他行業合作,如與酒店合作提供綜合性健康服務,或者與旅游公司合作提供全球性的康養服務,提高項目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五、投資風險分析
1、市場風險。康養項目市場較新,存在一定的市場不確定性,可能會在市場推廣期間遇到競爭激化等問題。
2、技術風險。康養項目涉及多個技術領域,如健身、養生、營養等,如果在技術上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服務質量和項目運營。
3、意外風險。康養項目會有一定的意外風險,如因為消費者身體原因導致意外傷害等問題,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
四、項目合理性評價
綜合上述分析,康養項目市場前景廣闊、競爭激烈,但也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因此,在實施康養項目時,需要在市場調研、技術研發、運營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投入足夠的資源,合理規避風險,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同時,投資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市場敏銳度,選擇合適的投資地點和合作伙伴,才能在康養項目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6
一、立項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康養產業正在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次研究旨在探討一種基于現有的體育設施和環境條件,開展康養項目的可行性,并為未來的投資和實施提供決策參考。
二、項目概述
本項目主要是以運動和康養為主題,建立運動、健康和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通過對現有的體育設施和理論研究,調查分析相關市場及需求,提出項目建設方案,讓社區居民通過運動參與康養項目,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市場需求及競爭狀況
康養產業是一個發展中的新興產業,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形成明顯的競爭格局,但相關領域的競爭則非常激烈。據相關統計,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5年,全國養老服務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康養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在我們的研究區域內,社區場館雖然數量較多,但由于管理不規范、設施陳舊等問題,運營效益不盡如人意。而我們的康養項目正是以優質服務、先進設備、專業管理為核心特色,將市場需求準確定位到健康、愉悅、舒適的三大關鍵點。
四、技術可行性
本項目現有的體育設施和環境條件,從理論上滿足啟動康養項目的要求。通過專業的管理團隊、技術支撐、人員配備、服務模式等方面的改善,使其完全符合現代康養服務的要求,做到以人為本,讓“運動、康復、休閑”三點有機融合,以達到協調身體、心靈和社交的目的。
五、財務可行性
投資方案的制定是判斷康養項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條件。基于現有的場館設施、人員配備、設備投入及預期收入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后,我們制定了投資規模約1億元,預計建設周期為10個月的'投資方案,年均收益率可達10%,預計運營3—5年后退出,具有可行性。
六、實施計劃
在選擇場地、設備采購、人員招募、營銷推廣等方面,我們將逐步進行規劃實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注重市場調研和拓展、人員培訓和管理、組織活動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學性。
七、風險措施
康養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我們將通過招募高素質的運營管理團隊,制定運營細則及協議,嚴格執行會計驗收制度,嚴肅處理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證康養項目的安全、透明、規范運營。
八、結論與建議
本次康養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科學規范的建設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價值性。鑒于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的變化,我們建議在實施計劃中加強組織、管理和推廣等方面的工作,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的效益。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7
一、項目背景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人們對健康和康養的需求不斷增強,康養產業逐漸得到了社會和政府的廣泛關注。康養項目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具有旅游度假和養生保健的功能,被譽為未來健康產業的“黃金板塊”。該項目的實施旨在為廣大受眾提供一個健康、舒適、安全、便捷的康養生活方式,同時推動旅游和健康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項目概述
1、項目名稱
康養項目
2、項目類型
康養項目是以人的健康為目標,以旅游健康產業園為基礎,以康養休閑為主題,整合養生保健,文化藝術體驗,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等多種資源,打造一款集老年休閑度假、家庭親子旅游、青年朋友集聚、團隊建設等多維度需求的康養綜合項目。
3、項目投資
項目預計總投資為5000萬元,包括建設費用和開業原始資金等。
4、項目覆蓋面
康養項目面積為100畝左右,上建筑面積可達到8000平方米,可容納200余人同時居住。
5、項目周期
康養項目的整個周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設施建設,工期約為1年左右;第二部分為項目運營,可視項目情況而定。
三、市場前景
1、市場需求
據數據統計,中國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6億,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總人口的15.5%,預計到2025年,該數字將增加到3.5億。眾所周知,老年人是一個消費能力相對較強,健康需求較高的群體,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代購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康養項目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康養需求,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市場細分領域。
2、市場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方式也逐漸趨向多樣化和高品質,健康和休閑成為當今社會的潮流。康養項目作為一種以養生、健康和休閑為主題的綜合性產業,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隨著康養產業的快速崛起,康養項目在未來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是巨大的。
3、市場策略
為適應當今市場競爭狀態,康養項目將采取多種經營策略,包括廣告宣傳、媒體宣傳、直銷和網絡宣傳等,同時加強旅游度假和養生保健等多元化經營管理的運營模式,提高客戶滿意度,打造一個優質的旅游健康產業項目,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市場競爭力。
四、投資回報與效益分析
1、投資回報
康養項目的投資回報主要來源于旅游、康養、養老三大領域。康養項目將以飛速的增長勢頭成為健康旅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成為養老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預計項目籌措到5000萬元,年收入可達1500萬元,初期投資收益期為3—5年,總投資回報率為40%—50%。
2、投資效益
康養項目的建成和運營對提高當地經濟和就業水平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項目能夠帶動社會資源的調配和多元化價值的創造,增加當地財政收入,帶動就業創業,拉動消費等。同時,健康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推動區域多層次協調發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垂直產業鏈融合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綜合來看,康養項目的實施對當地區域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風險評估
康養項目的實施需要面對多種風險因素,包括市場營銷風險、投資回收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經營管理風險等。其中,市場營銷風險是最大的風險之一,包括市場需求不足、競爭激烈等因素。為減少風險發生的概率,康養項目將采取多種市場營銷策略,確保項目的推廣和運營順利進行。同時,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也需要制定合理的預算和風險防范措施,從而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保證項目的成功實施和長期發展。
六、總結
康養項目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健康產業項目,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本文對康養項目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對項目的背景、概述、市場分析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同時對投資回報和效益分析、風險評估等進行了探討和評估。通過本文的分析,康養項目有望成為未來健康產業的“黃金板塊”,同時也為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康養產業調研報告08-19
全域旅游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9
政治輪訓情況調研報告09-11
學生資助情況調研報告(精選15篇)09-25
醫養結合調研報告(通用10篇)08-30
2017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調研報告09-10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