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隨筆
大年初一就這樣走近。
“千門萬戶曈曈日,早把新桃換舊符。”圍爐旁守了一夜的我,最愛的便是初一早上貼春聯了。奶奶磨好了墨,爺爺遞過了筆,父親把手一揮,那便是一年的美好新氣象。
“好呀,好一個‘花開富貴,竹報平安’!”我依稀記得那是中堂的春聯。
回憶起來,不禁莞爾。如今過年,我最中意的仍舊還是春聯。
喜歡灑金紅紙隱描的幾尾龍鯉,喜歡粗毫濃墨重染的一番飄逸蒼勁,喜歡年油膩的氣息逗得人嘻嘻哈哈,然后搖身一變,躍上門楣,平添幾分靈氣。
客廳里可以貼上個“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陽臺上可以貼一幅“朝陽樂天鶯飛早,春風喜雨草長遲”;若是家僻青山一座,不防挑個唐代詩人的詩句寫上“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領略春”;廚房里可以找一幅長對兒“紫氣東衍乾坤朗,笑迎人間煙火更盛;綠意北行江山明,喜盼天上雨露益澤”;門廊上還要鼓鼓勁兒:“平地生青云,徒手拔紫電”;大門外福字在兩旁翻一翻新意。歌一歌太平盛世,念一念華夏文明,橫批再來點睛一筆,這春聯組曲便大功告成了。
這么有趣的文字形式,究竟是什么樣的聰明人的奇想呢?
實在是無從知曉第一幅春聯究竟寫了什么,不過那時好像還不興用紅紙。最早的春聯叫桃符,顯然,是用桃木制的——用來驅鬼。后來大概是到了蔡倫的年代,人們才紛紛換上喜慶的朱紅麻紙,寫盡無限的祝福與期待。
中華民族的國風萃取了春聯以為神,中華民族的'土魂蒸餾了春聯以為韻。洋洋灑灑的春聯文化,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舞出了盛唐麗宋以及元明清的華彩,點亮了散文小說以及詩辭歌賦的容顏。筆寫千秋的老者捧起它如同垂髫稚齒,言通四海的僑胞看到它有似相思的少年。
祖國的情懷也許就是一紙春聯所寄托的。大年初一,除了歸鄉人團聚時刻的大快朵頤,海外的游子也依然能在年夜餃子外找到心靈的平衡點——那便是因了春聯。
【春聯隨筆】相關文章:
《春聯》說課稿12-16
春聯說課稿11-12
學生高考春聯02-14
雞年春聯欣賞01-27
虎年經典春聯01-26
經典春節春聯02-15
經典虎年春聯02-16
2022虎年春聯01-26
2022新年春聯01-07
虎年班級春聯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