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1
生活在鋼筋水泥世界的我們,是否想過到偏遠、荒蕪的沙漠里生活?從前的我,總對沙漠充滿恐懼——茫茫無垠,黃沙漫天,死一般的沉寂,讓人不由感到壓抑,一種無處藏身的危險,充滿絕望的氣息……
有這樣一位女子,她有著一人前往遙遠的撒哈拉沙漠的勇氣。她灑脫隨性,有夢想,執著,她就是《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三毛。
書中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未成年并不想被婚姻束縛,卻必須嫁給陌生人的姑卡;一心為愛追尋,就算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的沙倫;就算對方是殺害親人的仇人,卻依然舍己救人的沙巴軍曹;一生為他人工作,卻一直無怨無悔、勤勤懇懇的啞奴……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啞奴》這篇文章了。啞奴,一個窮得連身體都不屬于自己的奴隸,但他卻是“富有”的,他有愛,懂得感恩與回報,有自己的想法……他雖然擁有一身本領,卻只因是奴隸出身,才能就此埋沒了。他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他做的一切都只為了這個家。記得他說過,“我的身雖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我想這就是為什么三毛能夠不顧他人勸告,堅持與啞奴一家交往,并無私幫助他們的原因吧,因為他們的靈魂產生了共鳴,內心都充滿了對自由的向往。
我也想像三毛那樣,隨性、灑脫、我行我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到我理想的地方,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每個人不可能終其一生,都孤身奮斗,總會有一個人,默默地陪伴著我們。三毛的身邊,就幸運地擁有荷西的陪伴。在三毛不顧一切去沙漠時,她的朋友對此感到不解,只有荷西默默地收拾行李,與三毛開始了一段義無反顧的愛的旅程。
我喜歡《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三毛筆下的故事里,充滿著喜怒哀樂。有溫馨的畫面,幸福的回憶,艱苦的日子……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潸然淚下。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2
我仍記得第一次接觸三毛的作品是四五年級,那是懵懂的我仍看不明白像《夢里花落知多少》一類的文章,而我最喜歡的,便是這本《撒哈拉的故事》。
這次在暑假選讀書目中又看到它的名字,心中竟涌起了一絲溫暖的熟悉感,像是見到一位老朋友。它曾多次出現在我手中,睡前、飯后,或是傍晚那一段閑暇時光。升入六年級后,它卻再也沒出現在我手中。再一次捧起它,發現大部分內容都被我深藏在腦海深處的大箱子里,而再讀成了一把鑰匙,把那個封鎖記憶的大箱子打開,許多記憶片段重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撒哈拉,在理解中似是一處荒涼之地,而三毛卻是奮不顧身地投入了她的懷抱。究竟是什么將她吸引去的呢?三毛的'答案是——鄉愁。前世的鄉愁。但我始終無法理解,這鄉愁,是何物?記得以前看過一首名叫《鄉愁》的小詩,其中一段似是這樣:長大后,鄉愁是一座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那三毛的鄉愁又是什么?是那一望無盡的金色大漠,還是沙漠中的落日,亦或是那里可愛的人兒?更可能,只是三毛一種無來由的感覺罷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三毛的撒哈拉是最美的撒哈拉。那里也發生這一些平凡事,就像被三毛稱為“爬天梯”的考駕照,還有三毛家中的“中國飯店”······這些普通的事卻被大漠的風情渲染得不再普通。那里還有一群可愛的人兒,三毛的芳鄰們便是典例。他們總會向三毛借一些“有借無還”的東西,更會用一些獨特的思想讓三毛啞口無言。但他們卻為三毛的大漠生活帶去無盡的生氣,讓三毛“在也不知寂寞的滋味”。
那里還有三毛與荷西溫馨的家。他們從做家具開始,一點點布置那個他們的家。他們還搜集了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裝點他們那個越來越溫暖的家。終于,他們有了雪白的墻配上色彩明朗的長沙發,有了中國棉紙糊的燈罩,有了黑底白字的中國書法,有了五個撒哈拉威雕得極美的石雕,甚至還有幾株綠色植物。墻角還有一大把艷紅的天堂鳥正在怒放。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家中有他們。
在哪里,似乎到處都有濃濃的幸福滿溢而出。這還是我原先印象中的撒哈拉嗎?我崇拜也羨慕三毛,她能在沙漠中找到屬于她的幸福,而有時候,我們卻連身邊的幸福都感受不到。
在母親一次又一次不放心的嘮叨中,你感受到幸福了嗎?在父親嚴厲而又正確的批評下,你感受到幸福了嗎?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你感受到幸福了嗎?在同學的關心問候中,你感受到幸福了嗎?在你身邊的大事或小事中,你感受到幸福了嗎?
或許你要問,什么是幸福。那么我會說,冬天里的一杯溫熱的開水便是幸福,春光中一棵破土的小草便是幸福,陽光下一彎絢爛的彩虹便是幸福。幸福其實無處不在。那我們又憑什么感受不到幸福呢?幸福其實很小,路邊一朵綻放的野花就是一處幸福;幸福其實也很大,沒有幸福的人終究無法成功。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卻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奢侈品。
有時,對于一件事,我們往往只看到它的陰暗面,卻忽略了它的幸福面。就像離別,它不受任何人歡迎。一提到它,迎來的只有傷心和不愿。這便是它的陰暗面。但它也有幸福面:離別有時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見。那么一時的離別又算得了什么呢?任何事都有兩面,你看待它的角度不同,收獲的心情也不同。那我們為何總盯著不好的一面不放?換個角度想想,任何事都會開朗起來。當你傷心難過時,你的情緒也會傳給他人,一傳十、十傳百,你將置身于一個消極的集體。相反的,當你快樂幸福時,你的幸福也會帶給他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幸福,那么迎接你的將是一個幸福的集體。你愿意在哪一個集體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么首先,你自己得要幸福。
積極去發現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幸福,再用你幸福的話語或是幸福的微笑去感染他人。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顆幸福的種子,而你最簡單的一句問候都有可能讓它生根發芽,然后長成一棵幸福的大樹。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傳播幸福,讓它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
讓幸福成為一道光,照亮我們的生活······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3
我本是一個慵懶又隨性的人,看完一本書的耐性都沒有,可是偏偏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三遍,三毛隨意大方又浪漫細膩這種矛盾的性格和簡單明了的敘事方式,讓我深深的愛上了撒哈拉這片土地和這個勇敢隨心的女人。
廣闊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承載了三毛浪漫又幽詭的鄉愁。《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三毛自己在撒哈拉沙漠和丈夫生活的有趣的故事。她描寫的撒哈拉沙漠,鴿灰色的天空,蜿蜒起伏的沙丘,奇異怪形的山巒,朦朧神秘的落日。讓人對撒哈拉這片土地充滿了好奇和向往。三毛用東方女性少有的詼諧和瀟灑,用中國人特有的廣博和狹義的精神傳播著現代文明,她也以現代文明的角度觀看沙漠舊俗和古老文明,并以一篇篇耐人尋味的小則故事生動形象地記錄了沙漠的趣人趣事,深刻地描述了沙漠中的人情風俗。
三毛曾解釋說自己堅持去沙漠是因為感到了前世回憶似的鄉愁,而在撒哈拉停留那么久卻是因為荷西,不論是因為什么,在撒哈拉的經歷都是三毛最珍貴最珍惜的,也讓后來的追隨者們無限的憧憬和向往。在一個常人唯恐避之的地方,她卻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她勇敢的拋棄了城市舒適的生活和知心溫暖的朋友,到一個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物資奇缺的大沙漠,還有那置于大墳場的破屋子,雖然條件艱苦,生活艱難,但是她一襲長裙,飄逸長發,照樣把沙漠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在書里,三毛描述了剛到沙漠家里的狹窄簡陋,講述了和荷西一起做家具裝修房子的辛苦和不易。在沙漠里,荷西長期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這些艱難的日子里,三毛一次次的穿越沙漠,到處旅游。與奇怪又可愛的撒哈拉威鄰居相處,交了一群喜愛自己的朋友。三毛,在哪里都不會特別孤單,因為她總是懂得如何生活。
三毛自嘲的說開了只有一個客人的沙漠中的飯店,在不了解自己國家的丈夫面前,一次一次用中國特色食品騙了傻傻的丈夫,并樂在其中。還自娛自樂的開了一家醫館,在撒哈拉威鄰居面前做起了懸壺濟世的醫生,用指甲油給鄰居補牙齒,給營養不良的年輕女孩吃維他命片,還差點幫難產的孕婦接生,在家里開了個女子學堂,教當地女孩生理和地理等知識。她盡一切可能走進沙漠內部探尋這片神秘土地的真實面目,看到了沙漠里人們奇異的洗澡方式、幫撒哈拉威婦女拍照被誤會、隨身帶著醫藥箱為貧窮困苦的撒哈拉威人義診、并將日用品送給當地人………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少了沖動的激情,少了面對夢想的勇氣,停滯了追求夢想的腳步。只有為生活打拼千篇一律的生活理念,心中的“撒哈拉”也只是存在于理念之中。
為了夢想,至少應該有一次隨心說走就走的旅行。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4
沙是一樣的沙,天是一樣的天,龍卷風是一樣的龍卷風,在與世隔絕的世界的盡頭,在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
三毛把我們帶入了她生活的那個如夢一般的撒哈拉沙漠。一個中國女子,在那片絲毫不能預料的地方,生存甚至生活,她還以她那近乎愚蠢的執著與樂觀,在那一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揮灑著她的文藝氣息。
住在一個平民區,不,準確的說是在墳場區,有著用棺材板釘做的沙發和桌子,還擺放著從墳山那兒買來的五個小雕塑。這些聽聽就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可怕的東四,卻在三毛的手中變成了無法復制的藝術品。她更是把她們的家變成了一個最美麗的地方,引得雜志社的人前來拍照,并感嘆她造就了羅馬!
面對沙漠的未知,她都能夠毫不畏懼并且享受挑戰,那我們這種生活在美麗日子的大學生又有什么理由去感嘆命運的不公,去發出現實是骨干的的嚎叫。如果我們能夠苦中作樂,如果我們能夠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拼搏不懈,那我們又怎會被沉重的現實所打垮。不需要感嘆說時間都去哪了?其實,你的時間因為浪費在理想上,所以它從來不曾被浪費。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相關文章: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03-29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12-24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作文02-17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1500字07-21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800字07-15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范文800字12-28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的600字范文04-30
讀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05-01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作文800字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