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精選
篇一:《蘇東坡傳》讀后感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干。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后,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云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
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
篇二:讀《蘇東坡傳》有感
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的華彩;
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的旋律;
他用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涌的篇章;
人如其文,蘇軾是一杯清茶,他將伴我一生。苦澀中遮不住的淡香溢出翠玉般的碧壺,沁滿心田,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也是“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的哀思。這種苦澀的思念被寄予給一杯清茶,被寄托給一輪明月。淡的相思,淺淺的哀愁無需言語,沉郁便是所有。
蘇軾是一江碧水,他將伴我一生。掩飾不住內心的寂寥,傾訴不盡“高處不勝寒”的蒼涼。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寂。在鬢發幾百之際,故人不在,源于內心的寂寥。埋葬,便是所有。
蘇軾在他用文字編織的夢幻中遨游,在他用詩堆積的象牙塔中放縱。“浮游天地間”“放浪形骸外”是他全部思念的凝結點,是里程牌,是伴我一生的人生格言。
回首蘇軾,我無語。因為我正在用心和他作超然物外的風流。閱讀蘇軾,品位蘇軾,我終于明白,一切痛苦只是過眼云煙,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如茶,伴我一生讓我平淡;
蘇軾如水,伴我一生讓我寧靜。
蘇軾:我心中的永恒!
篇三:蘇東坡傳的讀后感
接連三天,閱讀《蘇東坡傳》。印象中,這是一本失而復得的書。還是剛畢業時,愛書的當時還讀中學的`兄弟買了這本書,送給了我。而當時,恰好有同學到家玩。于是,在同樣愛書的我這里借書閱讀,似乎也成了她進步的表現。
把那本新到手的《蘇東坡傳》給她,千叮萬囑一定要歸還。
不在同一地點工作的同學,畢業之后就如紛飛的風箏,哪還有聚會的時間與機會。于是,如越來越淡的同學情一樣,那本《蘇東坡傳》也就永遠地借走了。我相信,那本書在那個還算長得漂亮的同學那,一定也很是孤獨。因為在我看來,那位女同學也許是看不懂蘇東坡的。
于是,每想起那同學,《蘇東坡傳》也就條件反射般地在眼前。好幾次與她聚首,沒有說起那本書。但蘇東坡情節,還是時時影響著我。
篇四:《蘇東坡傳》讀后感
本書所記載的是一個詩人、畫家與作為老百姓之摯友的事跡。他就是蘇東坡。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他決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世俗偏見而改變。他不精于自謀,但卻富有為民的細胞和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
我覺得,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與利害謀算,與蘇學士的人格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詩詞文章,都是自然的流露、順乎天性的。蘇學士的兩次死里逃生,都是為太后所救,要是太后不掌朝,那么,恐怕他早已客死他鄉了吧,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最欣賞他有興開起玩笑來,不分貴賤、敵友,所以經常“禍從口出”。這也許也是他的本質所在吧——“游戲人生,灑脫人生”。
【蘇東坡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讀后感精選11-28
《蘇東坡傳》讀后感07-24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5-14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5-21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想12-08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12-08
蘇東坡傳讀后感01-20
《蘇東坡傳》讀后感匯編08-18
蘇東坡傳讀后感推薦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