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的讀后感分享
導語:《昆蟲記》是一個奇跡,這本書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的讀后感
你知道誰獲得了“科學詩人”的稱號嗎?你知道誰被稱為“昆蟲荷馬”嗎?你知道誰被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嗎?沒錯,他就是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駛入昆蟲世界,真是地記錄下了各種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并寫成《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為了了解昆蟲的神秘世界,隨我一起來讀一下這本書吧!
在開頭三章講的是寫的作者小時候的故事,從中我發現原來作者小時候就是一個善于想象與發現的孩子,他帶著小鴨子們走了很遠放養小鴨子,自己撿了一些自己所謂的“珍寶”、“金粒”,并且發現了一只天藍色的甲蟲,母親和父親都很無奈,因為在父母眼中這只不過是些碎石和一只毒蟲。長大后作者才知道那些自己所謂的“珍寶”和“金粒”也不過是云母碎粒。這讓我感到孩子和大人在發現和觀察事物的不同,也體會到了小孩子所獨有的童趣。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螳螂、蝗蟲、蟋蟀、蟬、螢火蟲、蜂類等動物,描述了這些小昆蟲的生活習慣,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舍腰蜂,因為它們十分勤勞,筑巢時,他們將泥土揉成一個豌豆大小的泥球,最后用牙把泥球銜住,飛回去,添加到他的建筑物上,然后飛回來繼續工作,樂此不倦。舍腰蜂還是一個不浪費食物十分聰明的動物,它們把為自己幼蟲準備的食物——蜘蛛先把一個放在最底下,然后放上幼蟲,最后陸陸續續的.把捉來的蜘蛛一個一個的往上摞。因為這樣,幼蟲就可以先吃掉下面那些死得較早的蜘蛛,這樣就不至于讓死蜘蛛因為時間太長而腐爛變質了。所以說舍腰蜂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動物,可以使食物一口也不浪費,也不會因為食物腐爛而傷害到自己的寶寶。我不禁贊嘆原來昆蟲也是富有智慧的。
在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中我知道動物也有智慧,它們也有各自的特殊習性,當然本書除了真實得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萬物的贊美之情。
《昆蟲記》的讀后感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
《昆蟲記》的讀后感
昆蟲學家法布爾從人性關愛動物的角度,用生動幽默的筆觸寫出傳世巨著《昆蟲記》,為后人塑造了一個集知識、趣味為一體的童話王國。
寒假里,應語文老師的要求,我去書店買了這本書。回到家后,我隨著一行行黑色的字體進到這個有趣的世界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在這個昆蟲的世界里,楊柳天牛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是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小甲蟲是盡心盡職的“模范父母”,它為兒女操碎了心,為后代的延續作出了無私的奉獻;螞蟻搬運食物的時候,會懂得團結協作,自己搬不動就會向同伴發出求救的信號;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是天生的織網高手,“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范的網來”……
多么可愛的小生靈們,我仿佛進入了一個魔幻世界,我和作者一起遨游,去感受這些昆蟲們的喜怒哀樂,去探知他們生存的奧秘:凌晨,知了是怎么脫殼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這些小可愛們,雖然他們體形看起來沒人類那么龐大,可是它們的情感和我們是一樣豐富的。他們的生育、勞動、狩獵與死亡和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魯迅曾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確實,作者觀察昆蟲非常細致入微。例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鋸齒”;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圖的性質”等,這些都是仔細追蹤觀察才能得來的。
當我繼續深入研讀《昆蟲記》時,我看到的不只是法布爾生動的描寫,還有他細致入微的觀察。為了追求最真實的答案,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大膽假設、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循序漸進地推敲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對于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他也堅持不懈地實地考察,而不是靠臆斷和想象。如果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會分析原因,轉身設計下一次。
細致的觀察、嚴謹的實驗、大膽的質疑,勤勉的作風,造就了這部偉大作品的產生。平常里我們同學總會埋怨“寫作難,難于上青天!不知有什么可以寫的?”其實我們缺乏的不是素材,而是缺乏像法布爾這樣善于觀察和嚴謹、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通過這次奇妙的旅行,我明白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許多有趣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像法布爾一樣,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尋找、探索、研究,總有一天你的筆下也會出現一個像《昆蟲記》一般的奇妙無比的世界!
【昆蟲記的讀后感分享】相關文章:
寫昆蟲記的讀后感作文12-09
昆蟲記片段讀后感04-25
《昆蟲記》讀后感(熱門)04-22
昆蟲記讀后感700字03-09
《昆蟲記》讀后感匯編15篇12-14
關于昆蟲記讀后感二篇04-16
小學昆蟲記讀后感4篇04-16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15篇)03-17
《昆蟲記》初中讀后感三篇03-16
昆蟲記第25章讀后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