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篇一: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圣人。
上月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篇文章,從文章里我讀到了:孔子小時候家里很窮,他很愛讀書,在他三十歲的時候,他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老師,有三千弟子在接受他的教育。
可是孔子還很虛心,他還想更上一層樓,他聽說比他大三十歲左右的老子是一個德高望眾的老人,于是他離開曲阜去求學。在老子那里他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把所有的知識都毫無保留的教給了他。他們都是學問很高的圣人!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都是流傳至今的學習名言。
孔子那么高的學問了,還仍然很謙虛,我的成績還不是太好,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孔子讀書的時候環境很差,還要刻苦讀書,三十歲了還繼續學習,一直不放棄學習好的品德,每天要求自己進步一些,我要向孔子學習,考上中國最高學府北大,做一個對作為的人!
篇二: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今天,放學回家后,我從書柜里拿出李一本寫的<<孔子拜師>>這本書認真地閱讀起來,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本書講述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師的故事。孔子是一位對知識孜孜以求的人,他一生熱愛學習,到處向人請教,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由于孔子虛心學習、勤奮鉆研學問,他年輕時就已經成為很有名氣的老師了,但他從不滿足在學問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認為學無止境,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時,他決心再拜老師,繼續學習。于是,他離開自己的家鄉曲阜,來到距家鄉上千里的洛陽,拜當時的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歷盡千辛萬苦,他終于找到了老子。可老子對他說:“你就是孔子啊!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說:“您的學問很深,跟您學習,必有長進。再說,越是研究學問,越應學習更多的知識。”老子很感動,就收了他這位學生。此后,孔子每天不離開老師左右,虛心學習,隨時請教。老子就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習結束了,辭行時,孔子懇求老師給予臨別的教誨。老子拉著他的手,情真意切地說:“有學問不淺露于外表,講道德不分貧富,你就是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你對我的尊敬叫我感動。”孔子聽了老子的話,連忙行禮。回到家鄉。孔子在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們稱贊孔子的學問,也很尊重他。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孔子是一位熱愛學習、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孔子拜師》的故事告訴我們:知識是學無止境的,因此學習知識必須孜孜以求,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應該學習孔子這種熱愛學習、虛心學習的精神和有學問不淺露于外表,講道德不分貧富的高尚品德。
篇三: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們曾學習過《孔子拜師》這篇課文,至今我還印象深刻。從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正如課文中寫的這樣: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
三十歲時,他離開了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三個月后,走到了洛陽,拜了老子為師。從此,孔子不離老師左右,學到了很多知識,最后,終于成為了一位大教育家。看看孔子,再聯系自己,我和他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每當我考試考得較好時,就會沾沾自喜。
在這次語文單元考試中,我自認為語文是自己的強項,平時掌握得好,況且這次考試題目又較簡單,“輕敵”的小苗就在我的腦海中滋生了出來,于是就沒有認真審題,沒有仔細檢查。等試卷發下來一看,我只得了“90”分,連我都驚呆了,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仔細一看,原來有三道基礎題目看錯了,導致全部做錯,被扣了六分。連我最得意的作文也因為有些地方寫得不夠詳細被扣了三分,這就是我驕傲自滿的結果,我后悔地流下了眼淚。我深刻地懂得了: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是不能滿足的,是要我們不斷汲取的。因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做舟”。
篇四: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孔子拜師》,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孔子有一種學而不厭,不恥下問,不怕辛苦,堅持不懈的美德,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孔子拜師》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孔子年輕時,就已經是位名人了,可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他就離開家鄉曲埠到千里之處的洛陽找老子拜師求學的過程。老子名氣不如孔子,孔子仍然向他學習。
讀了此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孔子有這種精神,我們卻沒有,之所以我們沒有是因為我們沒有恒心,做什么事總會半途而廢,總是不能堅持到底。讀了這篇文章,我決心要向孔子學習,學習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使自己的學習更成功。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見到半途而廢的人。就連我們自己也經常會犯這些錯誤。比如:有一次我學書法,學到行書高級班的時候,我因為課太多所以沒學行書高級,所以導致我現在連一點書法字的影子也沒有了,就連握筆姿勢也變了,字也沒有以前寫得漂亮了,所以我們以后做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呀!正所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讀了這篇文章,我告訴大家做事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如果你能把握好時機,那么你就是最棒的!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學海中勇往直前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孔子學而不厭、不恥下問、堅持不懈的精神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離成功更近。
篇五: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昨天,我們學了課文——《孔子拜師》。我深深知道了學無止境這個道理,讓我以后更熱愛學習了。孔子雖然年輕的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還不滿足自己的知識。讓我深受啟發——以后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學孔子尊師重教的做法。孔子拜老子為師以后,還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更能看到他好學不倦的精神。讓我知道:讀書破萬卷,能行萬里路。因為,學習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
同學們,趁現在我們還年輕,為什么不認真學習呢?請牢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人的一生中,更要活到老,學到老。名師點評:作者從《孔子拜師》中看到了一個好學的孔子,一個無止境追求知識的孔子。我們想到孔子,會說他智慧,喜歡傳授眾人知識,是千秋為師之表率,但《孔子拜師》里則是完全相反的一個孔子。作者從這里感悟到的,正好是一個學無止境的道理。
篇六: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孔子拜師》。文章主要講的是:孔子三十歲時已經遠近聞名了,但是他還是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洛陽,拜老子為師,他謙虛好學,每天不離老師左右。
讀了這篇文章,我十分佩服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他都已經三十歲了,也成為名人了,還要去洛陽拜老子為師。可是現在有很多人,一出名就會驕傲自滿,不求上進,只知道貪圖安逸。在去洛陽拜師的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最后終于來到了洛陽,他的毅力多么頑強呀!見到老子以后,他每天不
離老子左右,有不懂的問題就會問他,真是不恥下問。
和孔子相比,我還相距甚遠呢!每次練小提琴時,媽媽都會給我指出毛病,我也會注意,但是每當練完一遍我就會坐下來休息,媽媽經常提醒我,可我總是不在意,總覺得自己已經練得挺好的了。現在想想,其實我還差得遠著呢!
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練快板和小提琴,雖然很累,但我不肯放棄每一項特長,因為這兩項特長我都很喜歡,以后我會努力把它們都練好。在生活中,我也能做到不恥下問。讀課外書的時候,我有不懂的詞就會問媽媽,媽媽也會耐心地給我解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學習孔子,做一個謙虛勤奮的人。
篇七: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篇八:孔子拜師的讀后感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讀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孔子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 他的知識已經很多了,已經是很有名的老師,還要不遠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來到洛陽,終于拜了老子為師。老子問孔子:“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
在沒有學這篇課文之前,我就已經知道無論自己有多深的學問,都不要驕傲這個道理。學習《孔子拜師》一文后,我更感受到了孔子是一個謙虛好學的老師,非常佩服孔子的學問,同時也很敬重他的品行.我和孔子一樣有同感,學問就象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沒有止境,只要我們虛心向別人學習,相信最終總會有收獲的。
今后,我要牢記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怕苦不怕累,虛心好學,長大要和孔子一樣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孔子拜師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孔子拜師》讀后感悟04-13
孔子拜師的讀后感12-12
孔子拜師讀后感12-12
《孔子拜師》讀后感03-02
孔子拜師讀后感11-14
《孔子拜師》讀后感03-31
孔子拜師讀后感范文04-14
孔子拜師的故事05-10
《孔子拜師》 說課稿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