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徑悲劇》讀后感
國學大師季羨林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幽徑悲劇》。如果時隔十年再來重新品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這是多么切合當下的社會生活現狀啊。
燕園中的幽徑,每天都有許多人來來去去地走過,但是心思細膩者,無幾。只注意前方的路,只看到前方的光芒四射,卻絲毫沒有感受到角落中渴望救助的呢喃。或許按照成功學的種種理論,這是目標,是堅持,做大事就該心無旁騖,一沖到底。可事實是,這樣的人,雖然成了大事,但是沒有發現生活中美的眼睛,不懂山水,不懂花鳥,不懂放松。就如同古時的老夫子,我們姑且稱之為古代的“校長”吧,以嚴厲而聞名,戒尺教鞭樣樣齊全,打起來可真沒個輕重的,僵硬的面孔,僵硬的話語,也難怪魯迅先生對這種封建教育十分批判。但是今天的校長們呢,個個都在相互比較,比誰更幽默,比誰更受學生歡迎,演講生動精彩,舉的事例讓人或感動,或震驚,或憤怒,或大笑。這說明什么?說明現在的人們和以往不同,我們開始慢慢注重心靈和情感方面的教育或體驗,不再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導致整個社會毫無生氣。
季老細膩,他聽到了古藤的呼救和哭泣。而在我看來,北大至少還是個文人集萃的地方,也會有人注意到這棵古藤,若是換了現在,在公路邊,公園里,如此喧鬧的地方,就更少有人會注意甚至為它悲傷了,這難道不也是“悲劇”的其中之一嗎?
我們一家昨天去公園散步,看到一群年輕媽媽在為她們的女兒摘花,那些開得正艷的月季,就這么被拔了起來,被呆在了本不該是它們呆的地方。母親在我身邊哀怨地說道:“可惜了這么漂亮的花兒。”說完便別過頭去,不愿再看。這時,我對母親竟有一種特別的敬意了,也許自小就在深閨中的母親,對這些東西特別敏感吧。
我盼望著有一天,季老說的“十字架”會交給我們每個人來背負。這是一種社會對于自然的愧感。
在這兩天,老師一共花了三堂課的'時間,來為我們解讀《幽徑悲劇》這篇文章。讓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同小可,應該比其他一些重要的文章還要加深學習才行。所以,我開始仔細地品讀尋找一些對我有幫助的地方學習、借鑒,以幫助我在寫作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文章從用詞來說,在大量的現代語匯之中,兼用一點文言語匯,如“漠然”“瀲滟”“誅伐”“疾趨”“焉知”“愚氓”“奈何”等。同時,也使用了不少成語及一般的四字短語,如:“司空見慣”“等閑視之”“曲徑通幽”“盤曲而上”“魯殿靈光”“閑情逸致”“月白風清”等。而這些詞匯對于我來說有些許還真沒有見過,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但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覺得提高了許多。
文章從句式來說,多用對偶或一般的整句,如:“一面傍湖,一面靠山”“林中小鳥,枝頭鳴蟬,仿佛互相應答”“綠葉接天,紅荷映日”“使儒者立怯者強”“人們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等,寫出當時動蕩社會中的不良現象,用非常委婉的語言描述下來。即使是一般的散句,在變化的句式中,也顯出一種嚴謹。如:“秋天,楓葉變紅,與蒼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包含濃烈”“你倘若問一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心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從而你會看出作者對古藤的側面熱愛。語言雖然不說,但是已經從問人、人不知道、只有作者一個人知道,說明了古藤的渺小。人們的漠不關心與作者對古藤的情郁于忠。有些句子雖然只是口語,但你也會感到一份純粹和優美。如文章開頭所寫:出家門,向右轉,只有二三十步,就走進一條曲徑。顯得十分簡潔、親切,并有一種情味在其中。通過這篇文章我體驗到了寫作也是一種美,并能給人帶來享受。對我今后的作文會有很大幫助,我會把精華灌輸到今后我的文章里來。
課文共有十六段,雖然只有這短短的十六段,但是每一段中介紹的非常全面。把古藤朝氣蓬勃、貌美如畫,與古藤經歷十年坎坷、磨難形成鮮明的對比。古藤花雖然還在叢中笑,但是,根已經被堅決、徹底、干凈、全部的消滅掉。作者的心痛和對古藤的惋惜,都在文章的字、詞、句中透露出來。同時,作者還用非常委婉的句式批判了當時“愚氓”之人的惡劣,把當時的社會形勢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看看中國的過去,再看看我們的現在,我們需要捫心自問,現在該做些什么?
【《幽徑悲劇》讀后感】相關文章:
《幽徑悲劇》初中讀后感05-20
幽徑悲劇閱讀題04-20
《幽徑悲劇》閱讀練習題04-24
初中課文《幽徑悲劇》教學反思06-07
初二語文幽徑悲劇閱讀試題05-03
《幽徑悲劇》教學案例(附反思)05-16
《幽徑悲劇》優秀導學案(附答案)06-28
優質課《幽徑悲劇》課堂實錄06-22
幽徑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