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范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題記
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表面上這是說:我(孔子)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處身立世,四十歲時有自己的主見,五十歲時懂得且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時對耳聞的東西能融合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而且不會超越禮教的準則。若再引申則可為修德進學階段:
(1)要有志向學,這個我們大多數人能做到,
(2)為建立自己的基礎思想,以確所立,就是要認定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這個也有人能做到。而這中間你可能會對人生、志向、道德等產生疑問,無妨。
(3)四十而不惑,但當你到達中年,又經過十年的學習與礪煉,這時你對人生你選擇的人生之路就沒有什么可顧慮和疑問了。而這種不惑正源于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四十不惑的人都是能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的人。四十不惑的人也不會因外界的干擾而對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園所疑惑,所以能達到“四十而不惑”“這個境界的人就不簡單了。
(4)則知天命,初讀到這句話,我感到很可笑,”五十“就知道“天命”?那認為這只不過是孔子的一種自我吹噓罷了!但細下一品,又發覺了一些道理。所謂“天命”,不過是上天給你這輩子能做的事,自己的目標,若按現在的六十歲退休,那你五十歲才開始奮斗,這不是晚了嗎?這時,我們或許該抱著一種“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的心態,當然這不是消極,而是一種人生觀,如果我在五十歲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是離理想的實現已經不遠了,那五十歲的自然就可知天命。
(5)為耳順,入耳之事有順,有不順,因為知道哪些不順亦有其道理(由不惑而來),甚至也屬天命(由知天命而來),故能修養到一切入耳為順。
(6)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前六十九年里,因為做什么都不會違背禮教,當七十歲時,你就是隨心所欲的生活,你的行為也合乎禮儀,因為心習慣了一切由心而發,就好比習慣成自然,這也是為學修德的最高境界,即思想與道德的融合。
由此也可看出,為什么孔子被尊稱為“圣人”,因為他做到了這些,他的思考、行為、修養已達到了一種境界,反觀歷史上又有多少人能這樣,現今,又存有多少,在我心里,這樣的人只有兩位:孔子和陶潛。
總而言之,今天,我要談到的《論語》也是孔子在他生命中這73年里通過一些親身實踐和長期的生活經驗,以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中和弟子一起總結出的哲理和修養。涉及的范圍廣,內容豐富,堪稱儒家經典。
“百善孝為先”,在歷史文明淵淵長河之中,中國這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國度更放在了第一位。而講究人的道德修養的孔子更是在《論語》里多次提到了孝順之道。
在孔子主張孝順之道里,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幾句:
孔子曰:“其為人也孝娣,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奇也。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孝娣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來仁。行有余力,由以學之。“《學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這是孔子眼中的孝。
如今,我們已遠離了產生敬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生活中,父子關系已經不存在和君臣關系的對立,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其實不是。當初,孔子與顏回、子路一起聊天,孔子說了自己的志向,很簡單的三句話: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志向就是讓老人安頓,朋友信任,年青人懷念。而在這里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這讓我們想起,中華民族有一種美德叫孝敬!
老者安之,可如今這個時代“安“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人人都想過,可要做到卻并不容易。
現如今,對于老人的安頓,我們或許有著種種標準,買多大的房子,買各樣的高級補品,買多貴的衣服,報無數的旅游團……,但這樣,老人的心“安“了嗎?這些看似高級富裕的生活,在老人心中,只不過是傳遞著一種信息,兒子(女兒)生活很好!這一點能讓他們稍安,除此之外,便也沒什么用處了。
孝順父母,就是將父母養著就好了嗎?
孔子對此也做出過回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如果孝順就是交替父母養著,那狗和馬這些動物也是得到了飼養,如果你只是讓父母衣食無憂,而沒有從心里去敬重他,那這和養動物又有什么區別呢?
中國人說孝,常是“孝敬”,“孝敬”這樣說,由此可見孝與敬是密不可分的,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心中的那份“敬”!可如今人們盡孝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敬,孔子說過:色難,對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顏悅色了,比如,有時,夏天里,天氣熱,你不讓父母吃上一頓的剩菜,父母卻認為倒掉可惜,非要吃,這里,雙方往往就起了爭執,在我們心里可能就會想,這明明是為了父母好,預防他們生病,他們卻要給我發火,覺得很委屈,讓自己心中也竄起一股無名火!這時,自然“色難”,其實,反過來想一想,父母也是為我們好呀!他們怕養成浪費的習慣,讓以后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說,并不是所有事父母都是對的,這時,怎么辦呢?
孔子提出過一個觀點“事父母幾諫,見忘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在與父母的觀點不同時(或是父母錯了),那就應該很輕微的告訴父母,加以勸阻,如父母不同意自己的觀點,仍然要孝敬父母而不違背他們,這樣,自己有可能須擔憂操勞,但卻不能怨恨他們。
我們常把孝說成孝順,意思就是孝敬父母,就要順從他們的意愿,讓他們內心高興,也就是讓父母安于心。
現在常常有兒女在大城市打拼,忙于事業,把父母接到身邊,父母又不愿意離開故土,故兩地分隔,中國有句老話叫:“兒行千里母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很難安于心了,故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時,做為子女,最好能不出遠門,如果非要出遠門,那一定要有目標,這并不是說,父母在時,子女就必須守在父母身邊,為父母盡孝道,平平庸庸地生活,等到父母離世了才開始創業、打拼。不是這樣,因為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人中龍鳳,孔子的意思只是說,兒女在外,無論去哪,都要有個定點且要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比如:今天你因為工作要暫時從上海到成都,那你就應該立即給父母打電話,說你要幾點到成都,途中若有變化,也應該將新的計劃告知父母,好讓父母不要太擔心,這也是一種孝!
孔子所提之孝,大多數還是能值得我們當今社會去運用遵守,但也有少數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限制,而在如今不提倡,如:“父為子隱,子為你隱。”這個的意思是,父母做錯了事,兒子要替父親隱瞞,在當時,這屬于禮的一種,但現在,我們卻不提倡。
孔子十五歲時開始致立于學習,那我想他前十五年一定是在學習品質、修養,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而現如今,我們從三歲弄好上幼兒園,七歲讀小學,在十五歲時知識應該很多了!可為什么從十五歲開始學習的孔子卻能成為后人推崇的大家。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人的品質德行對他一生的影響有著多大。當然,在這期間,學習的韌勁與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為我們一套獨特的學習之道!
首先,不要成為一個空想家,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天不吃飯,晚上不睡覺,就在那苦苦空想,那是沒有多大的益處的,還不如去學習,是啊,現如今,學生們整天坐在教室里,認真聽進老師所授知識的人不多,空想的倒不少,總是想著,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晚上看什么電視,如何出風頭……,那學習又怎能好起來呢?大人們有時也常常抱怨,想看書,但看個幾頁就會覺得沒興致,不是不想看,是看書時想的東西太多,也常常懊惱,便叫自己的小孩,抓緊機會讀書,覺得到了以后,也想看也看不進去。
而很多概念也只有一字之差,人可以有雄心,卻不要有野心,可以有理想,但不要空想,你可以把空想轉變成理想,但勿把理想變成空想。比如有些小女孩會天天空想。可以每天穿不一樣漂亮的衣服,那可以把這個變為理想啊!這樣,你再想起這件事時,就可以不再是毫無邊界的亂想,而是你努力的動力與方向了。
那有了理想,又如何轉化為現實呢?唯有不斷努力地學習。
學習,注重一種方法,為什么有人讀的越多卻越愚?孔子早已做過解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光學習不思考會疑惑,但如果光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危險!前一句很多人都明白,可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其實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人光思考,但又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就這樣漫無目的地想,對他的成長是不是就存在了危險?就好比一群羊在廣袤的草原上奔跑,但少了頭羊的帶領,那這群羊在危機四伏的草原上就存在了危險。由此說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與思并重,只有勤學多思的人才能不誤入歧途。
但有時,向書本學習,不如向人世學習,如果一但有這樣的悟性,那他則處處可學,不愁無學。
子貢曾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么能得到“文“的謚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這文也。”孔子說:“這個人聰明勤勉而又好學,不以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文”。
其實孔圉的表現體現的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在孔子的學生顏回身上也體現過。曾子贊過:“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從事于斯矣。”這里的昔者吾友便是指顏回。
在一個學習過程中,我們能夠學到太多的知識和感悟,可是,人的一生為什么要學習呢?孔子這樣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變奚以為?”《詩經》過去是在當作教科書的,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之于鳥獸草木之名。“人們能從《詩經》里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增強你的聯想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勸諫能力。這些道理近處可以侍奉父母,遠處可以為君主解憂,還能認識許多花草植物的名稱,這其實就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態度。宋朝的張載在后來也提過這樣的觀點:“為天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也講的是這種態度,所以,在孔子所提倡的學習之道中,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做一個行者。
溫習,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中最要緊的一點。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更深的知識,那你就可為人師了。在溫習后能發現新的知識的人,在歷史上大多都富有盛名,就拿“顛張醉素”中的醉素來說吧!醉素也就是書法大家懷素,他與草圣張旭并肩,懷素曾一日九醉,時人呼之醉僧。懷素能有這樣的成就完全源自于堅持不懈的苦練,他每天一遍一遍的溫習重復,因為買不起紙,后來就在芭蕉上練字,也成就了一段佳話。而這也可說明,溫故知新的重要。
但現在,學生們在學習中也常溫故,但卻忽略了同樣重要的知新,假如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卻不思考,那也不行,因此,學習積累與鉆研應結合在一起,還能偏廢。
所謂學習之道,講了這么多,但關鍵還是在于個人的領悟,若只一味死學,那你就會不靈動,像一潭死水,也就沒什么樂趣可談。
對論語之心得,個人而有不同,或淺或深,取之于各人之精神之領悟,惟千從心,而蓋此唯余所得。
簡言之,借孔子一言:“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最簡單的,也許是最難做到的。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以用行動告訴我們“想成才,先成人”這個質樸的道理。知識對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但人的本身修養與本質卻更珍貴。這或許就是論語的真諦了吧,孔子為師授學的準則了吧!
如今,再翻開這本敦厚歷史的幾千年前智慧的結晶,透過塵埃,我們仿佛看到一位智者睿智的目光,突然覺得這本書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在質樸里透出一縷縷人性的光芒。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語》有感04-28
讀《論語》有感08-12
讀《論語》有感12-26
讀《論語》有感08-09
讀論語有感10-27
讀《論語》有感11-19
讀《論語》有感11-03
讀《論語》有感12-13
讀論語新解有感11-22
讀《論語譯注》有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