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自由在高處有感8篇
【篇一:讀《自由在高處》有感】
去年讀熊培云的《重新發現社會》,讓我覺得很大氣。于是,今年買了他的新書《自由在高處》,讀完后感到溫暖和力量。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著熊培云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并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獲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并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為所欲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選擇,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沒辦法、體制就是如此”、“大家都這樣”等此類的話語。一般人也都會選擇隨大流,一邊隨一邊抱怨。其實,選擇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場或者說信仰,并能夠根據自己的信仰對生活做出解釋,從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在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觀點和行動進行調整。注意,是“調整”不是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體性聯系在一起的。要想獲得自由,就必須有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心甘情愿的放棄自己的權利。
近來,讀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書籍,發現自由、平等是所有學科都繞不過主題,也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話語。自由與平等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還是可以實現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擇,也都面臨著自己自由與否的問題。
可是,我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斷這些框架的過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時候當我吃完飯就到網絡上閑逛時,其實就是不自由的。
一個自由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也是一個精神上很強大的人。頭腦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動的自由要以頭腦的自由為前提。
做老師也有些年頭了,深感現在大學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變化,但學生的自由選擇能力還有待提高。因為,有時候自由是要爭取的,別人施與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們生活中,自由總是被誤讀、也總是不忽視。不但有無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這本書寫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復述。我只是讀完后,發表自己的一點感慨。
【篇二: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我的心事流連于你的眼眶,你不懷好意的收起眼簾,慘無人寰地覆滅我的世界。但我卻以淚滴的形式掠走你眼底唯一的溫存。親愛的,你說,最不可理喻、最無法原諒、最不能回絕的正是自己。
我從來未曾懷疑,自由的陽光來不及眷顧自己。做你想做的,這并不是多么由衷的定義。獨立行走,這是我苦苦追尋終而不獲的姿態。
描寫自由呢,過去,是用鮮血鑄就的悲情戰歌;現在,是由欲望編織的巨碩魔網;未來,是拿人性拼湊的文明碎片。歷史的自由是一筆骯臟的交易,以少數人的平等換取多數人的暴政。任何修飾都掩蓋不了本質,回溯自由之路開辟的艱辛,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的珍惜和把握。畢竟,我們更傾向于接受身著休閑便裝的自由而非身披冰冷鎧甲的自由。
不記得是誰說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而當你某一天身陷茫茫人海感到無所是從的時候,所有的方向都變得虛無縹緲,這樣的你是該多么迫切地渴求攀巖到更高的支點,看清周遭一切擁擠背后的柳暗花明。這時的你才知道,只有站得更高,才不至于把自己的自由拱手相讓與那些步履匆忙的腳,然后飽含絕望去拾掇那被踐踏一地的累累傷痕。
描寫生活,是一個永遠為人所津津樂道也永遠為人所揣摩不透的話題。像咖啡一樣苦澀,像果珍一樣酸甜;像白酒一樣蟄辣,像開水一樣清冽;像牛奶一樣黏醇,像可樂一樣激情。所有的比喻,或明麗或黯淡,都源于我們對生活從始至終的熱愛。
之所以明麗,是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自由地生活,如何讓生活更自由。之所以黯淡,是因為我們誤會了自由是生活的囹圄,生活是自由的牢獄。“你可以剝奪我的自由,但不能剝奪我對自由不死的夢想;你可以摧毀我的美好生活,但不能摧毀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這是對“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
可以改變心情”的另一種詮釋。我們心馳神往的幸福能在這里找到最好的注腳。
那種常常對別人的自由生活充滿痛感的人,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奉為人生信條,在嫉妒與仇恨當中惶惶不可終日。埋葬了自由,扼殺了生活,以充滿靈性的血肉之軀欣喜地來到這個世界,曲藝掏空人性的枯骨殘骸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需要我們明白:我們沒有權利去干涉別人的自由生活,也沒有權利放棄自己的自由生活。
一切都將離我們而去,只有那漂泊流浪的靈魂最終會回歸于自己。
【篇三:《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自由在高處》一書是《重新發現社會》的續篇或重要的補充,著力厘清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旨在從個體角度探討身處轉型期的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這本書的主要線索,就是生活自由與思想自由,以及個體如何超拔于一個不盡人意的時代之上,收復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心自由,盤活我們已經擁有的自由。
相較十六世紀法國早期民主主義思想家拉波哀西抨擊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個正經受著新舊交替的國家,不自由的狀態并非人們自愿,而在于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至于如何走出這種日常的甚至為許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狀態,既有賴于個人的勇氣,也關系到個人對時代與自由的理解,以及時代本身的演變。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用來做本書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一直以來,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動社會多元化建設,倡導左右攜手,共為民生謀福祉,用社會的進步來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主張,正融入集體意識,正成為當下最亮色、最理性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自由,無自由則無邊界,則必然失去責任與擔當,最終不是與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當一代代人接續這份無奈時,民族的命運就永遠無法被改變,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遙遙無期。
“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處》一書后記的題目,熊培云在后記中也闡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沒有人能剝奪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時代在變,相信中國正在朝著一個自由而開闊的道路上走,沒有誰能改變這個大趨勢。與此同時,相信人類會有一個好的前途,畢竟,人不只是愛自己,還愛自救,沒有誰不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既是一切共識的基礎,也是我信心之來源。”
自由在高處,這是一個仰望的方向,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我們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們,總向著那個方向努力,向著高處攀登。讓我們一起,為實現這樣的理想努力。
【篇四:《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熊培云新書《自由在高處》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的素描,這尊雕塑的名字叫“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個右手執錘,左手執鑿,正在把自己從石頭里雕刻成人形的人。用一句話去概括這本書的內容:自由在高處,欲得需自塑。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這本書所做的其實就是三件事:一、幫你意識到枷鎖所在;二、幫你掙脫枷鎖,或者如果暫時不可能,至少讓你學會帶著枷鎖舞蹈;三、帶你尋求自由思想的愉悅。
當然,自由任何時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云則說“不自由,仍可活”。在生活中,也許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縛你的那些枷鎖,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時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鎖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會感到它的分量已經輕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你已經給了自己心靈的自由。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義,正如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環境可能不盡人意,也可能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但是能夠立足現實,積極工作的人往往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郭娜陸地航空班就印證了這一點,她們在平凡的崗位從細節小處下功夫,不斷創新服務,改進和提高工作方法和服務水平。以熱忱的態度、真誠的付出對待來往的乘客,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事跡,獲得了社會的贊譽和承認。而在我們的工作中就應該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具備她們這種急司乘人員所急,想司乘人員所想的服務理念,熱情為過往司乘服務,確保青銀高速的路暢人和。
我們應該多讀熊培云的文字。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度、人文之關懷。讓我們看到自由就在高處等著我們去摘取。他的樂觀并非盲目的,通過他的文字我們看到他在理性分析之下的積極與樂觀。我們同時也應該學著熊培云的姿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人生的領導者,正如“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所言。雖然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環境。在我們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誠的態度待人,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通過小環境的改變來影響大環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美好。
【篇五:《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感到絕望,不妨看看熊培云的書。這并不是說,熊培云的書是精神X片,更不是說,他的書是騙人錢財的所謂“心靈雞湯”,他不會遞給你一粒催眠藥片,告訴你吃下去繼續睡,你就不會痛苦。相反,他只是告訴你:看吧,那個鐵屋子不是已經千瘡百孔了嗎?雖然它現在還很堅固,但是它畢竟在一點點消解,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我們總會有逃脫牢籠的一天。熊培云的書總是讓人認清現實之余,卻不至于太痛苦,反而讓人看到希望。他說,如果我們放開視界,就會欣喜地發現,這個鐵板一塊的社會,其實已經在進步了。
100年前,中國還有凌遲,50年前,中國還在喊萬歲,40年前,中國還在破四舊,30年前,中國還不許跳舞,20年前,中國還在爭論姓社姓資,15年前,中國還沒有普及互聯網,10年前,中國還有收容遣送條例,5年前,中國還沒有物權法,兩年前,中國還沒有微博,一年前,中國還沒有通過城鄉居民選舉同票同權……社會終究是在進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點點滴滴的累積之功,每個人盡一份力——不是為國家,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盡一份力,我們的社會就會向善發展,“上世紀做不完的事情,可以這個世紀來做,那些一天永遠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來做。”
《自由在高處》一書是《重新發現社會》的續篇或重要的補充,著力厘清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旨在從個體角度探討身處轉型期的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這本書的主要線索,就是生活自由與思想自由,以及個體如何超拔于一個不盡人意的時代之上,收復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心自由,盤活我們已經擁有的自由。
相較十六世紀法國早期民-主主義思想家拉波哀西抨擊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個正經受著新舊交替的國家,不自由的狀態并非人們自愿,而在于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至于如何走出這種日常的'甚至為許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狀態,既有賴于個人的勇氣,也關系到個人對時代與自由的理解,以及時代本身的演變。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1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用來做本書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一直以來,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動社會多元化建設,倡導左右攜手,共為民生謀福祉,用社會的進步來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主張,正融入集體意識,正成為當下最亮色、最理性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自由,無自由則無邊界,則必然失去責任與擔當,最終不是與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當一代代人接續這份無奈時,民族的命運就永遠無法被改變,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遙遙無期。
“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處》一書后記的題目,熊培云在后記中也闡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沒有人能剝奪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時代在變,相信中國正在朝著一個自由而開闊的道路上走,沒有誰能改變這個大趨勢。與此同時,相信人類會有一個好的前途,畢竟,人不只是愛自己,還愛自救,沒有誰不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既是一切共識的基礎,也是我信心之來源。”
自由在高處,這是一個仰望的方向,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我們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們,總向著那個方向努力,向著高處攀登。讓我們一起,為實現這樣的理想努力。
【篇六: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熊培云《自由在高處》很勵志,與許多“XX日的勵志書”不同,這本書貴在傳達一種樂觀向上頑強生活的態度。
所謂“XX的勵志書”,還是大學時的哥們兒劉濤提及的,這類書充滿煞有介事的說教,引用些萬能的老故事,表達些誰都會講的觀點,而其制作過程是怎樣的?剪刀+膠水+編造,號稱成功學的什么什么教材,改變命運的什么什么,吹破天的虛,不過湊一幫人十天半個月加工出來而已。
看完《自由在高處》,發現跟看完《越獄》的感覺有些相似,原來,小強真的打不死;原來,所處逆境與麥克和安迪相比來說不算什么。
這本書好讀的原因,除了思想積極、鼓舞人心外,還有一點是因為語言流暢而富有激情,那句子是流出來的,而不是憋出來、擠出來的。
為什么有如此的見識,有如此的語言?看看內容就知道了,作者讀了多少書,到過多少地方。所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是不錯的。如果難以行萬里路,那就先讀萬卷書吧,不必擔心成為“書呆子”,因為讀書數量到不了那“骨灰”級別,所讀的書也不會全像《九陰真經》或《葵花寶典》那樣劍走偏鋒。
假設選擇的書足夠“活”,即使不可能身臨書的“自由市場”,起碼不會有“計劃經濟”那么禁錮。今天,始皇大帝終究難以再一聲令下“焚書坑儒”,況且網絡時代,這個喧囂的信息大集是一個觀看大千世界的好窗口。
自由在高處,書中提到的一道智力題讓人印象深刻:101-102=1,怎樣在挪動一個數字的情況下,讓等式成立?答案是把2作為10的上標,即102。實際上,但從腦筋急轉彎來說,做不出這道題并不能證明水平不行,這道題只是用來說明思維方式、解決問題方式的重要性。千方百計地解決問題,千方百計地解決好問題,除了樂觀、積極,還得要動腦,有積極的行動,不能傻樂呵。
在選美小姐遍地生花、高富帥、白富美奪人眼球,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年代,《奮斗》與《士兵突擊》的火爆不是偶然,X絲的逆襲又有什么不可能?可以轉換為生產力的,除了資本、土地、權力,還有知識、科技與思想。作文
【篇七:《自由在高處》讀后感】
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感到絕望,不妨看看熊培云的書。這并不是說,熊培云的書是精神X片,更不是說,他的書是騙人錢財的所謂“心靈雞湯”,他不會遞給你一粒催眠藥片,告訴你吃下去繼續睡,你就不會痛苦。相反,他只是告訴你:看吧,那個鐵屋子不是已經千瘡百孔了嗎?雖然它現在還很堅固,但是它畢竟在一點點消解,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我們總會有逃脫牢籠的一天。熊培云的書總是讓人認清現實之余,卻不至于太痛苦,反而讓人看到希望。他說,如果我們放開視界,就會欣喜地發現,這個鐵板一塊的社會,其實已經在進步了。
100年前,中國還有凌遲,50年前,中國還在喊萬歲,40年前,中國還在破四舊,30年前,中國還不許跳舞,20年前,中國還在爭論姓社姓資,15年前,中國還沒有普及互聯網,10年前,中國還有收容遣送條例,5年前,中國還沒有物權法,兩年前,中國還沒有微博,一年前,中國還沒有通過城鄉居民選舉同票同權……社會終究是在進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點點滴滴的累積之功,每個人盡一份力——不是為國家,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盡一份力,我們的社會就會向善發展,“上世紀做不完的事情,可以這個世紀來做,那些一天永遠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來做。”
《自由在高處》一書是《重新發現社會》的續篇或重要的補充,著力厘清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旨在從個體角度探討身處轉型期的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這本書的主要線索,就是生活自由與思想自由,以及個體如何超拔于一個不盡人意的時代之上,收復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心自由,盤活我們已經擁有的自由。
相較十六世紀法國早期民-主主義思想家拉波哀西抨擊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個正經受著新舊交替的國家,不自由的狀態并非人們自愿,而在于適應與沿襲,得過且過。至于如何走出這種日常的甚至為許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狀態,既有賴于個人的勇氣,也關系到個人對時代與自由的理解,以及時代本身的演變。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1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用來做本書的標題再合適不過。一直以來,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動社會多元化建設,倡導左右攜手,共為民生謀福祉,用社會的進步來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主張,正融入集體意識,正成為當下最亮色、最理性的聲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自由,無自由則無邊界,則必然失去責任與擔當,最終不是與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當一代代人接續這份無奈時,民族的命運就永遠無法被改變,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遙遙無期。
“相信我們的國家,比我們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處》一書后記的題目,熊培云在后記中也闡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沒有人能剝奪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時代在變,相信中國正在朝著一個自由而開闊的道路上走,沒有誰能改變這個大趨勢。與此同時,相信人類會有一個好的前途,畢竟,人不只是愛自己,還愛自救,沒有誰不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這既是一切共識的基礎,也是我信心之來源。”
自由在高處,這是一個仰望的方向,也是一個需要通過我們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們,總向著那個方向努力,向著高處攀登。讓我們一起,為實現這樣的理想努力。
【篇八:讀《自由在高處》有感】
邂逅這本書,緣于“書韻流香”讀書漂流活動。在眾多書中,一眼就看中了它,完全是由于它的名字——自由在高處。“自由”,一個曖昧不清,意涵微妙的詞。
自由是什么?如何達到自由?多少人以此為畢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過:不自由,毋寧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熊培云卻堅持:“不自由,仍可活。”“改變不了大環境,就改變小環境。小環境改變了,大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這是我的人生,我必讓它自由。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領導者。那些能夠帶領干軍萬馬的人,未必能帶領好自己。要么成為自己,要么一無所成。”當周邊彌漫著悲觀失望情緒的時候,熊培云更多的是反觀自己的內心:我到底是不是在積極地做事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環境的一部分,你多一份悲觀,這個社會就多一份悲觀。
初中二年級時和一位同學在班里演舞臺劇:誕生于同一個鳥巢的兩只麻雀因為成長環境不同:一只被獵人抓去養在籠子里,一只留在樹林里,若干年后再重逢,籠中的鳥兒瘦小脆弱,以森林為家的鳥兒卻羽翼豐滿。老師告訴我們以自由換取安逸的鳥兒再也不屬于藍天。
聯想起很長一段時間被禁足的童年,一種被施咒的恐慌油然而生。幾乎毫無叛逆念頭的我順從地接受父母的過度保護,年幼時被剝奪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空間的自由,猶如鳥兒困于籠中,過去這么多年,追究對我造成的心靈傷害已于事無補。只是此刻,站在另一個空間的我,突然發覺,我仍舊沒有從牢籠中逃脫,仿佛跳進了一個新的牢籠。
過去的這些年,從肉體到心靈無不處于一系列被灌輸中。填鴨式的義務教育,瞄準飯碗的應試教育,一直都在僵硬的教材,呆板的制度的束縛中。眼睜睜看著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一次次與當初的理想背道而馳,但我們無能為力,因為這就是現在的體制,我們是體制內的人,無法不被體制化,漸漸地產生無力感,于是學會了妥協,患上群體性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最可悲的是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言行,我們的思想無一不影響著我們的學生。我們告訴學生,這個該做,那個不該做。這個該說,那個不該說。孩子們在如此多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不許”的命令下,孩子們大膽的念頭先被自己掐死了,與眾不同的想法先被自己扼殺了。學會了縮手縮腳,畏首畏尾。懂得了撞了南墻要及時回頭。
讀完書后,我終有所頓悟:自由對于我們來說最直接的表現便是我們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自由。我們可以怪政治不夠民主、法制不夠健全、文化不夠活躍,我們可以怪我們生活的社會處處都限制著自己,我們得不到該有的政治權力,我們得不到應得的社會保障,而食品的安全問題更是讓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都陷入了危機。我們的社會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在怪這些的時候,是否也回過頭來審視一下自己呢?我們的社會不自由,但是我們自己卻是自由的,我們有選擇的權利,人的自由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靈的禁錮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自由可望,也可及。不論處于哪一時間空間,擁有心靈的自由,能自由思考,就能品嘗美味的面包,能欣賞嬌艷的玫瑰。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我很喜歡奧利弗這個英國人。他在戰時仍然不忘生活的情調,在二戰時候,仍然出去會見朋友,一起娛樂,仍然讓冰玉的房間里鮮花常在,帶冰玉去看戲劇,買回栗子妄圖博得美人一笑,他向我們彰顯的不是對于戰爭的不上心,也許有一些不屑,但更多的是,用生活的情調來抵消戰爭的陰郁,向我們敘述著生活大于戰爭的大義凌然的勇氣。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給予自己自由,進行自救、自我塑造,就決定著你多大程度上把自己鑄造成器。
爭自己的自由吧,行使自己所擁有的選擇的權利吧。生于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尚大有可為。我們要充分激發內心的個人意識,爭取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承擔自由帶來的責任,總有一天,每個人的更自由更健全會塑成更自由更健全的社會。
我悲觀于現在,我樂觀于未來。
【讀自由在高處有感】相關文章:
讀自由在高處有感05-16
讀《自由在高處》有感07-13
讀自由在高處有感(精選5篇)11-02
讀《自由與生命》有感04-25
讀放牧自由有感04-18
讀《給孩子自由》有感04-08
讀《自由拔節》有感12-30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12-03
讀《自由呼吸教育有感》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