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紅狐讀后感
《懷念紅狐》這篇文章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圍繞父子刨挖紅狐洞穴起,以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及象征藝術形式的渲染,溝通了人與狐的世界,“物性”與“人性”交融的藝術境界,令人感嘆不已。整理的懷念紅狐讀后感,歡迎閱讀。
【懷念紅狐讀后感】
《懷念紅狐》是當代散文名篇,入選高中教材(蘇教版《現代散文選讀》)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立足文本細讀,努力解開文本的關節,我讀《懷念紅狐》,感慨有四:
一提到狐,我們就會想起“狐假虎威”“狐朋狗友”“兔死狐悲”等成語,這些成語有明顯的貶義,這也是狐這種動物在我們傳統心理中的刻板形象。劉志成筆下的狐則是另一種形象,文中多次寫到狐的眼睛,“眨著水漉漉的兩只菱形眼”“水靈靈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四只狐崽,“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樣,撲閃撲閃地望著我們”,冒險救崽的紅狐“雙目黯然無神,表情呆滯,眼角隱隱有淚痕”。遣詞造句中透露出明顯的褒義,這對狐的傳統形象是一種顛覆。
文中人狐大戰經歷了三個回合,第一回合狐偷雞;第二回合人捉狐崽;第三回合狐救崽,人放崽。第一回合,狐勝得干凈利落,人根本沒來得及反應就不得不接受失敗;第二回合,狐充分表現了機智和靈敏,人斗不過老狐,只好對狐崽子下手,可謂勝之不武;第三回合狐憑著勇敢和執著打動了人,人因反思而自責,并主動認輸。
狐的形象由可惡到可憐到可敬,而人的心理也經歷了“恨――惱――喜――軟――橫――悲”的變化。從訴求和結果看,狐無疑是最后的贏家,而人正是因為主動認輸而使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雖敗猶榮。我們無法簡單地肯定說作者的情感是偏向狐的,但顯然整個故事中貫穿著眾生平等、敬畏生命的倫理。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史懷哲博士在《敬畏生命》中說:“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如果我們擺脫自己的偏見,拋棄我們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性,與我們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那么我們就是道德的。”
《懷念紅狐》無疑在眾生平等、敬畏生命的倫理上作出了探索。
從句子的語法結構看,“特殊的味道”和“無憂無慮”形成對立;憂慮從何而來?前文又有一組詞語形成對立,那就是“心一軟”和“心一橫”。
因此,解讀本題,關鍵是理解文中的人狐對立:
偷雞――捉崽
育崽――學費
生存――發展?
狐偷雞是為了育崽,為了生存。“我”捉崽是為了學費,為了發展。本來“我”的發展和狐的生存是互不相干的,然而,一次不可預測的確定性(狐偷雞是確定的,不可預測的是何時偷哪家的雞)要影響人、狐兩個家庭,使得人狐的關聯成為必然。我們把這種不可預測的確定性稱為命運,命運常常把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能力強的一方,在本文中是人。人如何選擇,怎樣決定?這正是“特殊”的內涵所在。“心一軟”“心一橫”,昭顯著人性的復雜多變,善從未泯滅,它深藏在人心的某個角落,但當維護善的成本太高時,善就會被人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拋棄。
人狐的對立,讓我更早地直面發展的困境,讓我和我的家庭不得不在人的發展與狐的生存這個二難中進行痛苦的博弈。
“悲”是《懷念紅狐》人物心理的終結點。結尾一段中的“傷懷”,是“悲”的延續。
“悲”的心理基礎是“人狐和諧相處的局面”,“紅狐偷雞是為了這四個小狐崽子吧”這一句是解讀“悲”情的黃金鑰匙,正是這種感受喚醒了我的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在既定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象自己因為什么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行為和事件的發生。
狐舍身救崽的壯舉打開了“我”悲情泛濫的閘門,這也是本文最精彩的片斷。作者仍舊把場面安排在“一個月光朗朗的半夜里”,“幾乎疑在夢里”,紅狐的長嗥、小狐的哀鳴、村里的犬吠、爹的喊狗聲,交織在一起,大有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之勢。“我”成為化解整個危機的關鍵,角色互換,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悲從中來――那一瞬間,“我”和紅狐達成了一種高貴的諒解。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讀《懷念紅狐》,有一定的生活閱歷的人難免會有這樣的想法,四只狐崽,留下兩只,還給狐兩只,豈不是解決人狐的二難?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實則頗有思考價值的假設。然而,動物的生存僅受本能的指引,只有人能超越本能,人能夠選擇,而不僅是接受。妥協是一種高級的生存藝術,是人類理性的表現。放棄更讓我們為人的靈性而欣慰。
《懷念紅狐》在寬容(對別樣存在的自覺與尊重)中進行了探究:環境的殘酷與內心的溫情;強者對弱者的悲憫情懷;生存發展的本能與對本能的超越。
帕斯卡爾說:人是能思想的葦草。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對本能的自覺超越。賈平凹在《畫人記》中說“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身處困境仍有一顆憫恕之心,更為難能可貴。一個“悲”字,飽含著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省、自傲、自憐甚至自戀。
“我”為什么傷懷?朋友為什么漠然?是什么造成朋友和“我”的隔膜?
“一種東西在生活中已經走了,它再也不會回來了”,這種東西是什么?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我”和朋友的不同,那就是“困境”,城鄉的差異是表象,骨子里的區別是壓力。我們不得不說,苦難賦予生活意義,壓力促使生命沉重。真正讓劉志成哭泣、感動、傷懷的,并不是狐,而是他自己對于童年經歷特別是生活困境刻骨銘心的體驗和記憶。懷念紅狐是引子,深層是人對生存印跡的追思緬懷。這正是“我”傷懷而朋友漠然的根由。
最后一句,是全文情感的整合和升華。理解本句,要聯系全篇。文章首句,提示了人狐矛盾的根源;第二段補敘,這是情節的起點;三至六段,寫人狐的博弈,最終的結果是狐的消失。
人的發展,人對環境的榨取,擠壓了狐的生存空間,狐被迫向人的地盤討生活,人狐博弈的結果,狐的消失,給環境帶來了無法還原的破壞。與狐同時走失的,還有人在困境中仍能保留并表現出來的美好情懷。
不光如此,(快速)發展導致的歷史、傳統、文化、心理的斷層,常常讓我們迷失,讓我們無所適從。當家園廢失,我們到哪里去尋找今生今世的證據?劉志成用這樣的文字,呼喚人們找尋自我,回歸自我,回到生命的零度。我們不得不追問:城市,是否使生活更美好?財富,真的促進了人的自由?發展,為什么讓我們遠離幸福?
結尾一段,把故事的時空拉開,從更廣闊的背景去觀照人與狐的關系,把思考的出發點由人狐關系、人與環境的關系,躍升到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層面,凸顯了作者在大城市、大時代、大發展的現代世界中的孤獨感,我們太專注于當下,而忘記了起點和終點,甚至忘記了沿途的風景;我們太專注于方向,而忘記了體驗和回顧。
【懷念紅狐教學實錄】
課程綱要
《懷念紅狐》是蘇教版《現代散文選讀》第二專題“難以忘懷的故事”中的一篇自讀課文,學生對這篇文章所寫的人與紅狐之間的感人故事極感興趣,但對文章中所蘊涵的豐富思想和所表現的深沉憂患意識卻是不易讀出的。記事為主的散文都有令人感動或回味之處,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就必須從故事本身入手,讓學生從不同視角整體理解故事,為分析與鑒賞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學過程體現預設與生成的契合,通過師生的有效對話,讓學生了解《懷念紅狐》選材新鮮、親切的特點,在分析鑒賞時抓牢文章的寫作重點,感悟苦難體驗和涌透的激情會產生成功散文的真諦,并對散文家永無止境地追求散文的精彩和漂亮等有深切的體悟。在整個設計中主要突出了四大環節:一是對提煉概括故事的訓練,二是對“難以忘懷”的感知,三是對人文理想的體悟,四是適當的鏈接與提升,以期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積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深切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這是一節閱讀指導課,并不追求教學的完美,在教學過程中應趨簡避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在體現主體性參與的過程中多角度解讀文本,讀出個性、讀出深度,并主動參與交流,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美的享受,共同分享閱讀的快樂。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在平等的氛圍中努力用《懷念紅狐》來教和學,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循序漸進,積累鑒賞經驗,豐富情感世界,調動起學習的內驅力,授之以漁,讓學生通過讀一篇而知一類,并通過適當的拓展,不斷提高文學素養。
教學實錄
《懷念紅狐》教學實錄(節選)
師:同學們,只有意蘊獨特的事情,才能讓人深藏于心,只有觸動心靈之弦的事情,才能令人難以忘懷,只有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才能給人以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啟迪。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當代著名散文家劉志成的《懷念紅狐》。這篇文章篇幅不長,現在給你們4分鐘時間,請自讀一下全文。
(學生認真自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這篇散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請用第一人稱復述一下。
生:一只紅狐在一個月夜偷了“我”家的一只花母雞,幾天后,“我”和父親在鋤地返回的路上一眼便認出偷雞的那只紅狐正站在不遠的沙丘上,于是復仇之火中燒,發誓逮住這個偷雞賊,結果白費了不少力氣,后來我們發現了紅狐窩,于是便將紅狐的四只幼崽抱回了家。幾天后的一個月明之夜,紅狐又進了“我”家院子,長嗥著立在門扇上,用爪子不停地抓著門,后來竟跪在了“我”家院子里,嗥啞了嗓子,乞求歸還它的孩子。最終,“我”的母親將幼崽交還給了紅狐母親。
師:很好。文章的結構安排有什么特點?
生:故事以人狐遭遇開篇,突出人狐關系的緊張,然后采用補敘交代原委,接著按時間順序寫故事的全過程。文章突出了故事中的兩個地點,就全文而言側重寫發生在庭院的感人場面。
師:這種時空交錯的技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生:情節更感人,主題更突出。
師:很好!能不能將課文概括為一句話故事呢?
生:寫的是難忘的人與狐之間的故事。
師:很好。這個故事令人“難忘”在何處呢?
生: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寫的是西北的特殊地理環境中所發生的特殊故事。
生:寫得很獨到,前面寫偷雞賊紅狐的可恨,接著筆鋒一轉,讓人看到了紅狐母性的一面。由于自己的孩子被人掠走,紅狐發出了可憐的悲鳴,再沒有了往日偷雞的兇猛,尤其是紅狐帶走四個狐崽的結尾,更讓人難忘。
生:《送考》《北京的春節》《鞋的故事》寫得都很真實自然,而這個故事與《看社戲》一樣,取材很獨特,表面上寫的是感性的故事,實際上有很多言外之意。
師:同學們很有慧眼,這篇文章寫得很獨特,過一會兒我們就
了解一下散文家其人。先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注釋①。
(學生自讀課文注釋①)
師:我再補充一下。(補充有關作者的資料)現在請同學們再研讀文本,待會兒交流。
(學生仔細讀課文)
師:現在開始交流。要求:指出你所讀出的“難忘之處”,并與大家分享你的“難忘”理由。
生:文章的倒數第二段令人難忘。“一個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響起了長嗥聲……我發現紅狐已比那日見時瘦了許多,雙目黯然無神,表情呆滯,眼角隱隱有淚痕。一股悲哀突然襲擊了我,我正用手臂抹眼角上的淚水,爹的喊狗聲猛然在院子里響起,我不由得心頭一緊,才發現是鄰居家那只高大威猛的狼狗已出現在院子里,喘著粗氣要向狐發起進攻,被爹死死抱住脖子。紅狐還沒有走,只是嗓子已嘶啞,發出一種揪心的哀鳴聲。母親抱了四只狐崽,輕輕放到了大門外,紅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們,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紅狐置自己安危于不顧,出人意料也非常感人;“我”及家人被紅狐所感動,人心向善的選擇也令人感動,這里的紅狐與“我”的一家都可敬可頌,感人至深。
生:我覺得第五段也令人難忘:“紅狐一路尾隨著我們,凄涼地干嚎著,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鳴不止。我不耐煩地趕了它幾次都趕不走,直到快進村時,它才站定,干嚎著望著我們。我的心一軟,想放下狐崽,猶豫間忽然想起那只預備我學費的花母雞來,遂把心一橫向紅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轉頭追上了爹。”一方面寫紅狐母子生離的哀嚎與無助,一方面又寫了“我”的內心沖突。這是一場悲劇情景,紅狐與人尖銳對立,紅狐母子凄涼的干嚎、哀鳴不止被漠視,人類因生活所迫而作出的艱難、痛苦抉擇也讓人深思。
生:……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有理有據,分析得很有個性。下面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懷念紅狐》的“言外之意”,即文章的深刻內蘊和智慧啟迪。我們先看看作者是如何說的。
(投影)我把《懷念紅狐》寫出來,不僅是一種寫作上的嘗試,更是我對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關懷。在我小的時候,經常有狐貍在我家附近的沙地上奔跑,有時也發出低低的嚎聲。那時狐貍最招人恨的是叼雞,他們叼了雞,還會裝作沒有事的樣子,在我家附近的山丘上站著。有時候,也吃瘦乏的小羊。我們就特別地憤恨狐貍,一看見狐貍,就要呼朋喚友,追著狐貍喊打,一直到狐貍不見了蹤影才罷休。(劉志成《〈懷念紅狐〉創作談》)
看來這篇文章確實是有言外之意的。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所發現的“言外之意”。
生:我認為這篇散文很真實,具有生活的質感,至少可以說是藝術的真實,文章充溢著一種苦難意識。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只母狐為了擔起撫育幼崽的重任,在遇到生存危機的時候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偷了一只雞以渡過難關;當幼崽被劫持后選擇了跟蹤、哀嚎、跪求。一個普通的母親,為了盡力培育自己孩子成長,把解決兒子求學經費的希望寄托于一只母雞身上,而母雞卻橫遭不測,母親非常難過;面對意外的希望時,以母親特有的仁慈與細心精心喂養一群狐崽,而當看到災難勝過自己的紅狐母親跪求釋子的`凄楚場面時,更表現出為人之母偉大而博愛的情懷,毅然放走狐崽,讓紅狐母子團聚。這既是苦難的頌歌,也是對母性的歌頌,更是生存意識的高度覺醒。
生:《懷念紅狐》不僅在期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且包含著對整個人類表現出的一種憂患意識和終極關懷。文中多次寫到紅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第一次:“我揉了揉睡眼,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一個紅艷艷的火團在眼前掠過,躥上院墻,箭一樣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第二次:“……紅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們,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這里的“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就表現出一種憂患意識和終極關懷。紅狐的膽怯逃離,是對人類的極度的不信任,這是對人類長期對它們的敵視、殘害的本能反應。長此以往,人類不僅會失去自然的朋友,而且會遭到自然的報復,導致人類家園最終的毀滅。
生:生命是平等的,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命追求,人類更有義務去保護自然環境,善待一切生命。人對紅狐的的愛憐與同情,也是對生命意義的呼喚,放走狐崽,實際上更能彰顯人類的尊貴。
生:……
師:的確,《懷念紅狐》其生存的逼真性和生命質感,燃燒著關愛之火,從同等生命的角度,說出了一個生命對于另一些生命的姿態。在細致的寫實中滲透著些許主觀哲思,淋漓盡致地把苦難和自然撕開來看;既關照著生命本相的抒情性,同時又以愴然而堅硬的深情切入苦難母題,凝注于字里行間的是生命的焦灼與痛苦;其實這就是生命的眼光,也正是作為作家的一種憂患意識的最高升華,達到了一種高尚的思想境界。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寓言式散文是寄托或隱含人類共有的精深思想博大情感的載體,它的寓意價值,旨在引領人們跨越封閉“地域”,走向與整個人類命運契合的生命高度,向人們展示出一種曠遠持久的魅力。這篇文章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圍繞父子刨挖紅狐洞穴起,以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及象征藝術形式的渲染,溝通了人與狐的世界,“物性”與“人性”交融的藝術境界,令人感嘆不已。哪位同學能再舉一篇寓言式散文的例子?
生:如我們學過的《逍遙游》,表面上講的是鯤鵬、蜩與學鳩、人等的故事,實際上都是講萬物均有所待,但人必須追求無所待的境界。同樣,《懷念紅狐》表面上寫人與紅狐的故事,實際上呼喚人類要體現萬物之靈的博大胸懷,消除敵意,化解沖突,與自然和諧相處。我覺得寓言雖然寫的不是完全真實的生活,但很有味兒。寓言是比喻性的形象故事,本身就是令人深思的。
師:我覺得文章應以“紅狐”或“紅狐的故事”為題,為什么要以“懷念紅狐”為題呢?
生:以“紅狐”為題缺少明確的情感傾向;以“紅狐的故事”為題似乎寫的就是紅狐,缺乏豐富的內涵;以“懷念紅狐”為題,一方面突出了所寫是往事,而且是值得思念的有意義的往事,另一方面也希望人類從動物身上獲得智慧的啟迪,多些對紅狐故事的感動,喚起敬重一切生命,關愛一切生命,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良知。
師:課文的哪些段落暗示了“懷念”?
生:文章的最后一段意味深長:“很多年后,紅狐哀痛的叫聲還清晰地回響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觸到了我的記憶,讓我變得傷懷不已。我曾經試著將那份感動講給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們一臉漠然,我知道一種東西在生活中已經走了,它再也不會回來了……”作者的“傷懷不已”與朋友的“一臉漠然”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對生命的珍重,對和諧的向往,始終縈繞于心,揮之不去,然而卻不被“現代人”理解和接受,殘酷的現實令人唏噓不已,這也許會釀成人類自身的災難。如“很多年后”“曾經”“一種東西已經走了,再也回不來了”等都暗含“懷念”。
師:課文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對整個人類表現出的一種憂患意識和終極關懷。請同學們一起把文章的最后一段再讀一下。
(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請同學們看下面兩段文字,談談自己的感受。
(投影顯示畢淑敏《母狼的智慧(節選)》和保爾·福爾《生命的跪拜(節選)》)
生: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有感情的,而人類的殘忍導致了一場場不該發生的悲劇的發生。
生:人類不能把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建立在戕害本應是人類的朋友的動物身上。
生:母愛是最無私和最感人的,母性文化是自然文化的重要載體。
生:……
師:同學們的感想很多,課后可以聯系相關閱讀經歷或生活經歷展開得更充分些,寫成一篇800字左右的完整的讀后感。同學們,散文是最富有個性的,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通過對《懷念紅狐》這篇當代散文經典名篇的學習,通過對《生命的跪拜》《母狼的智慧》的了解,我們對散文“遼闊、明朗、堅實、開放的獨立形態”(葦岸)有了感性認識,也對本專題“資料鏈接”中有關寫散文要抓牢重點,寫出特色,選材須新鮮、親切,苦難體驗和涌透的激情會產生成功的散文,散文的低標準就是“說清楚”、嚴要求,就是永無止境地追求精彩和漂亮等有了深切的感悟,希望同學們通過廣泛閱讀認識散文特性,積累鑒賞經驗,激活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