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傳讀后感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于《論語》 ,比肩于《孟子》 ,又遠超于《荀子》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禮記大傳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禮記大傳讀后感一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看書可以是我們的見識增長。
我最喜歡的是《禮記》,它時時刻刻的都在提醒著我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學會去從別人的角度去想,發現錯誤就要去改。這本書,還告訴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意思: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仍然很謙虛,做了很多對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這樣才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雖然知識不是很淵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謙虛,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認為這樣的人也能稱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錯誤就應靠自己的主觀努力,不必要求別人,這樣再有缺點錯誤,就沒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自身也有錯誤,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強求別人,就算沒有改過來,這樣的錯誤,也不會有什么抱怨的。
‘好學近乎知,知恥近乎勇。’意思:喜歡學習的人,離聰明就很近了,明白恥辱的人,離勇敢就不遠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歡學習,明白恥辱;那么他就會很聰明,很勇敢了。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都離不開書,因為我們能從書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說真正的理解了。
禮記大傳讀后感二
從小我就對文化這一類的書籍非常的感興趣,我最喜歡就是《禮記》,每一次看都頗多感想。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狀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于《論語》,比肩于《孟子》,又遠超于《荀子》。這部書可謂是包羅萬象,它以禮樂為核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禮記》在唐代就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則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由此可見《禮記》這部書的重要價值。《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為“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反復吟讀著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蘊含的那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孫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為公”的思想,主張為了老百姓,建立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會。這段文字,并不會因年長日久而失去光澤,至今讀來,它仍發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對對美滿、公正的大同社會的強烈向往。
翻開我的筆記本,本子上摘錄的第一句話便是《禮記》這部書中的一段文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句話的原意是:“要廣博地學習,對學問要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我經常將《禮記》中的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并時常用這句話教導與勉勵我的孩子和我身邊的年青朋友。“博學之”即講學習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也將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并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后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后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這句話時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學習,不僅僅要精通業務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其它方面的優秀書籍,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做一個“一專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時還要多與身邊的同事朋友溝通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工作方法,對于工作生活中的難題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此外,光學習理論和書本知識還不夠,還得多實踐、多鍛煉,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在這部書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學家們對古代禮儀制度的一些認識,諸如禮的起源和禮的作用,古代人對冠禮、聘禮、祭禮等禮儀規范的解釋。能夠說,《禮記》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禮教文化的成熟。這部書對于現代中國社會中的禮儀禮節仍有很好的啟示和教育研究好處。當然《禮記》中的部分文字也內含全力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及頑固宣揚男尊女卑的思想,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們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進行對待。
總之,《禮記》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國學經典,就像一壺好茶,需要慢慢細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禮記大傳讀后感三
一提到四書五經之類,條件發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來,看得多了,發覺孔家店被我們莫名地打到,因為提到國學,人人都可以說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讀下去,試圖去認真了解流傳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無知者無畏。
當下流行的西式學習和教育,和我國古代大相徑庭,東西教育差異之大只能慢慢體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學為代表的學習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所有的學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論世界內蓬勃發展,并且通過對數學工具的使用,讓知識的學習一切都井井有條。我國古代的教育體系,更多地強調個人修行,強調對悟的理解,對于如何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似乎沒有一條明確的道路遵循,沒有一個可以重復訓練、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給我的感覺,古人的學習方式,有些靈童似可瞬間得道升天,而愚鈍之輩則無醍醐灌頂的機會。
一提到《禮記》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過一般的同學都是對它皺眉頭,鄙夷之。因為一想到禮,就會聯系到三綱五常,君君臣臣之類的腐朽思想啦。觀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禮”包羅萬象,即不是送禮的禮也不是非禮的禮,而是和“道”一樣,有著豐富的內涵。一般同學都知道,四書五經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這里要說的《學記》也是《禮記》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罷了。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可以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如《共產黨宣言》對共產主義的作用,但是并沒有告訴無產階級怎樣從資本家手中奪取權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為什么去“學”,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為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應該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應該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說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知道“學然后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峰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割裂,現在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知道“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起來,學生和老師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為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現在的學生不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并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于學習也當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學習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游其志也”,意思是說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游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現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癥下藥。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現在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為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禮記大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禮記》禮記·大傳06-14
《禮記》禮記·間傳06-14
禮記讀后感03-26
《禮記》禮記·檀弓03-22
《禮記》禮記·王制06-14
《禮記》禮記·月令08-02
《禮記》禮記·禮器06-14
《禮記》禮記·內則06-14
《禮記》禮記·樂記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