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云上》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云上》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云上》讀后感1
縷縷微云在悠悠的飄,皎潔無暇地,一塵不染地,盤踞在山頂端。他雖未削發為僧,卻也有顆云般的禪心。也許餓了,也許困了,他一言不發,閉著眼,盤腿打坐。
一個懵懂無知,初觸佛學的少年,與一位懷有菩提之心的智者不期而遇。
跨越時光,當下,與我席地而坐的,正是那位智者——林清玄。或許,他正端坐于佛堂前,半月斷食,帶著金翅鳥的無邊想象,靜心潛研佛經吧。
—、《初識金翅》
他坐于山巔,見眾生之渺小。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也只是一瞬間。那勝過大鵬的金翅鳥卷地飛起,倏忽,飛過了丘陵,飛過了高原,飛過了山頂,飛上了云端。打破了修禪的寧靜,它八千由旬(1由旬為40里,額就是20000米)的身長遮蔽天日,整座山霎時黯然,他并未睜眼。金翅鳥騰飛著,尋覓著龍,一口咬住咽喉,狼吞虎咽。他似乎沒有聽到。知道龍王的咆哮,他猛地睜眼,驚恐的看著龍王轉瞬即“逝”,有逐漸有了敬畏之心于金翅鳥了。
金翅鳥,屬八部天龍之一,有超乎想象之大,不可思議之美。
心即是佛,其護持人心,亦護持佛意。它的飛翔,擁有著美,想象力和創造力,日以龍為食,覓靈感之龍。懷無邊想象,擷不凡心象。于黑暗中,見光明;于平凡中,創高峰。此可謂不俗吧。
二、《再遇金翅》
曾想讀懂林清玄,讀透金翅鳥,卻被一句“不知最親切”打得遍體鱗傷。蘇格拉底被摯友海洛豐驚醒,神諭指明他的智慧全世界第一。蘇格拉底卻并不驚喜,幻想著擊破神諭。他四處云游,帶著尋覓比自己更有智慧的初衷。遇到了一位又一位以智慧著稱的名人。有政治領袖,詩人與手藝匠。
他們只會做分內的事情,因而轉嫁到別的事情上,自己以為在其他不甚了了的事上,也是智慧超群,這一錯誤的想法徹底地遮蔽了他們的無知的心。因此,蘇格拉底,這位虛懷若谷,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之人,竟是最智慧之人。
就這一點來看,那些好為人師之人也變得愚昧了。
也有一句“真實的我,用在改變中”,更令人不知所措,從理性的思維出發,每個人的細胞無時不刻不在變化中,都在分裂,生長。從感性中看,自己,沒有必然性,沒有絕對性,更沒有固定性。世上無一人是從始至終的智者,也無從頭至尾的愚者,古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正是說此。
每個人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一個又一個名字,一種又一種的.品質,也僅是一副又一副的軀殼罷了,這令“讀懂別人”這一角度,變得撲朔迷離。而林清玄與金翅鳥就顯得幽遠而靜謐了。
三、《妄在云上》
如果說《瓦爾登湖》是靜謐之人所能讀懂的,那么《在云上》就顯得更具神韻了——它能使躁動不安的心得以平息。本天真地一位“在云上”輕而易舉,卻又一層巨大的隔閡逾越不了。
心思單純,決心如鮮血赤烈。純得如血中之雪,白若碧玉;烈得如雪中之血,紅如鶴頂。以無色煞有色,以無聲勝有聲。可我并不能,狂妄的心被澆滅了。
卸下偽裝,勇于飛翔,就如枯葉蝶不再作樹葉了那般,放膽追夢。那禪行者一旦喚醒內心的蝴蝶,就不再停止飛行,不再壓迫內在美麗,向神圣的佛飛去。可我畏懼前方的艱難險阻,跑跑停停,缺乏毅力,不禁感慨:難!在云上。
放蕩不羈的心一度妄想,與林清玄共坐,屹立云端之上,可終究還是年少太輕狂了。
收斂了那顆桀驁之心,也學那林作家,靜心潛學——他研佛經,我感悟《在云上》……
《在云上》讀后感2
起初我是從一篇課文才知道他的,那是一篇叫《桃花心木》的文章,作者主要寫在鄉下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種著許多桃花心木苗,種樹人給樹澆水不是定時定量的,而是模仿老天下雨,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長成百年大樹。并通過這一件事,告訴讀者“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經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也是從這篇文章開始,我從那看似行云流水的文字中,感受一種不同的人生哲思。于是我開始尋找他不同的文章來讀。就找到了這本《在云上》。
當我看到《在云上》這本書的時候,被封面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所感動:“有一些鳥,總在雨中歌唱;有一些花,總在月光下開放;有一些魚,總在優雅中遨游;有一種心境,總在繁忙中逍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生活態度,面對世間的困境,我們猶如一個盲人在黑夜中潛行,于是我們困惑,我們無奈,我們追求,我們放棄,然后又重新開始新的追求。心像一個永遠不會停歇的休止符,在人生的路上不停地跋涉奔波,而林清玄告訴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只金翅鳥。面對人世的困境,只要有無邊的想象,不凡的心象,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淡中,創造高峰。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來;只要打開感覺的`開關,就能契入生命的美好。
讀他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只要你細細地品味,都會從那文字的背后感受到不同的智慧,如一縷陽光,如一滴清泉,如那淡淡的花香,幽幽地沁入人的心中。從那些清新雋永、恬淡自然而又蘊涵禪意的文字中,忽然間某一句,某一段,好像自己在人生的某一個十字路口,經歷過但卻又說不來這種感受,而林清玄卻替我們表達淋漓盡致。
正如他在文章中寫道:“不要只愛青翠的樹枝,樹枝使會斷落的,要愛整棵樹,這樣就會,愛青翠的樹枝,甚至飄落的葉,凋零的花……”或是對生活抒發感慨“生命的許多事不能不舍,甚至去看似珍貴的事物。我們能舍、會舍、懂得舍、那是因為始終有這樣的信心;那些因舍而空出的,必有更好的東西來填補;那些舍去的并未消失,是為了生發更好的而存在。”他認為每個人內心都種著一棵屬于自己生命的大樹:“生命的樹一旦真正長大,風雨就會變成掌聲。生命的樹一旦真正確立,冰雪就會成為襯景。生命的樹一旦真正成熟,開花結果,只在彈指。”只有深情地擁抱它、仰視它、感受它,才能體會到樹的不凡,看見樹的堅強。抱緊生命之樹,敢于與命運抗爭,人生才不會暗淡。
生活是一張巨大的網,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一些束縛,多少人在平凡的生活無法找到生活的樂趣,無法體會生活的美好,林清玄卻用一種智慧的角度讓我從那看似簡單的文字中找到我所需要的生活的態度。當你讀著這些清新的文字,一切忽然都豁然開朗了,心漸漸地放松,慢慢地飽滿,好像來到了一個純真而廣大的世界,滿眼的歡喜,滿心的光明。
《在云上》一共收有作者的五十二篇散文,打開它,生命的感動滾滾而來。他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在他筆下,生活永遠是快樂美好的,他賦予我們更平和的身心狀態,其實在生命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地方,這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時候把那些繁雜事情都沉淀了,才能讓自己更加愉悅。當你遭遇很多個是否的時候,在你一籌莫展時,在林清玄的文字里,或許你會找到一個答案,或是出口。
《在云上》讀后感3
我的心,常隨風,無有知處。
心無掛礙,遠離執著,在契機失去時空的那一點。永遠就永遠都在。
永遠在風中,風無過去,也無未來,永遠在云里,云過去自由,未來也自由,永遠在心情。
佛禪哲學葉十足評價清玄之文,世俗,現實,故土,親人,以禪的智慧之心去觀照一切心靈的睿智之音,體認慧能和智能之趣。
總也不老是清玄常言之談,在《總也不老》中,許多東西不老,但人卻會老,《永以為好》中,花,我們的一生羈絆,在生命的遲暮與最初,亦如八指頭陀愛梅花。歷史的古風從我耳畔吹過。《鄭風》中《女曰雞鳴》是文化與美好,是細致與文明,不在時代,而是在心。又如《詩經?柏舟》所言堅持美的,對的,平正的人生態度。清玄筆下所寫石頭禪師說:“眼色耳音聲,鼻香舌成酢,然于一一法,依根葉分布。”
我對清玄的《在云上》有絲眷戀。他說,十多年來,他整個寫作過程就是把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培養得更敏銳而已。
《瑜珈之龍》,清玄曾醉心瑜珈,把瑜珈說成龍,四者兼備,才能生活自在。但在我的生活里,總是為了滿足一件事而舍棄另一種渺小的一個小部分。練瑜珈,不僅為了健美,更是結合身心,讓身體有足夠條件來接受靈性。就如長者告訴晚輩要清心去做一件事,心無雜念,事情才能做得好。我在每讀一本書時,發現一個規律讀書不僅要全面,還要細致,悄然無息中,走進作者的心理。每個形式都要完整,才能達到飛天入海。
不要只愛青翠的樹枝,樹枝是會斷落的,要愛整棵樹,這樣就會愛樹枝,甚至飄落的葉,凋零的'花。
不僅如此,在愛青翠的樹枝的過程中,也許會碰到許多執念似的洞,何謂洞,是漩渦的形成。
清玄寫的念之漩渦就如人的想法、執念。他說,朋友想抓一條百步蛇不讓它咬人,而被咬,本無藥可醫,竟活命。抓蛇只是他的念頭像一個漩渦。以善形成漩渦,是醒覺了我們的心。一個念頭是執著,但我們往往想達到這個目的,像漩渦,一圈圈淪陷于此。亦如我栽種了一盆花草,一個月沒照看,葉子黃了,萎縮了,土壤中連小螞蟻也看不見,沒有昆蟲的關照,干躁的顆顆從黑土變黃土。風沙沙吹過,葉子與葉子摩挲著,卻將葉子摧殘了。我不時對此有絲許愧疚,漸漸轉為內心的魔障,想讓它像原來一樣是我內心的渴望。查閱書籍,看草木料理師,想盡一切辦法,在這段時間,把心血全都注入于此。從葉的枯黃到遍布星星點點的綠色也使我欣喜,當時的念頭是沒有什么可顧慮的,只是為了做到自己想做的。或許,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人生,悲劇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想盡一切辦法去躲避這一切。
清玄在《悲劇之風》中的言語,我的大腦被點撥開始幻想許多。我的一生,對生死是無比恐懼,這是場悲劇,引起我的恐懼與哀憐。但清玄說對一個解脫者,生是自在,死是自由。這讓我改觀,人的死會讓人感到悲痛,但他們又會不會在另一世界活的自在呢?
唯有我們不受空間的限制,又不受時間限制,才能在這短暫、憂惱的人生里保持一種歡喜。“在絕境中還要飛行,逆風中還要穿云”是書的后記,在黑暗中“戰爭”,逆風中穿云不是逆天而行,而是對現實的改變。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只金翅鳥。在困境中,學會打敗挫折,能在黑暗,找尋光明,在平淡的人生中,創造自己的人生領域。只要有積極向上的理念才會有美好的未來,才能契入美好的生命。
在黑暗中,我們會創造光明,創造未來,盡管飄渺無比,無有知處。
【《在云上》讀后感】相關文章:
云上景散文01-22
人教版四上《火燒云》教學設計與反思03-16
李白上云樂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5-30
電影《云上的云》觀后感(精選7篇)10-18
《云上的云》電影觀后感(精選7篇)10-18
《云上的云》觀后感(通用7篇)10-18
云上的云觀后感(通用7篇)10-18
云上的云電影觀后感(通用7篇)10-18
云的形成07-16
云的詩句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