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遲子建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文筆,以回憶錄的方式,呈現了以“我”(最后酋長的女人)為時間軸上溯到父母(林克和達瑪拉)等父輩和祖輩的歲月靜好,和“我”和兩任丈夫(拉吉達)、弟弟(魯尼)和同伴等的生離死別,下到自己的子女(維克特、安道爾、達吉亞娜)孫子孫女(九月、安草兒、伊蓮娜)等后輩在時代的潮流中各自的分散。
書中以平緩的筆調述說了鄂溫克人對生與死、愛與恨、快樂與悲傷、聰明和愚昧等的見解。相對于余華的《活著》和蕭紅的《生死場》,作者的定位較為含糊。作者隱藏在敘述者的后邊,用較為華麗的語言呈現鄂溫克人生存環境的“美”,對鄂溫克人的“悲”似乎集中于現代文明的“脅迫”下的傷春悲秋,忽略了鄂溫克人在自然環境(嚴寒、猛獸、瘟疫等)的“壓迫”下平淡看待生存死亡更是一種“悲”。文后的跋似乎也強調了這一點,似乎鄂溫克人就應該保持漁獵、薩滿和馴鹿,以滿足所謂的“傳統情懷”,不應該被請出山林,不應該被現代化,從而在內心保持一種文化高地對文化低地的“憐憫”。
額爾古納河自西南向東北流,匯入黑龍江,現代版的地圖是以北為參照,作為中俄兩國的天然分界線。但是古代地圖多為上南下北,作者真的想追尋傳統的話,建議改為“額爾古納河以東”會好一些。
文中描寫了太多的死亡,有夭折的孩子,被裝在布袋里,放在向陽的坡上,照著陽光,貼近土地和花朵;還有成年人的逝去,有因尊嚴而自殺的人,也有因為情感而絕望的'人,更有為救人而舍命的人,還用被野獸傷害、被疾病奪去生命的人。
如維克特在列斯元科山因鹿哨而誤殺自己“愚鈍”的弟弟安道爾,最終難過自己心里的那一關,酗酒身亡。用書中人物伊萬那句話:“他們逃走了。你們不要去找,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生命就是這樣,對于死,鄂溫克人似乎早已在自然的馴服下變得“習以為常”。鄂溫克族人他們在叢林中生活,生于叢林,死后風葬,又還歸于叢林。
婚禮與葬禮
鄂溫克人對于成年人的死亡采取風葬,即找出四棵相對平行的松樹,把人放在上邊,以此安葬。但對于夭折的孩子,通常用白布袋裝起來,安葬在向陽坡。
婚禮通常需要薩滿主持,同時兩個人的父母同意。相對較為自由,一般以馴鹿為嫁妝。
書中唯一一個婚禮和葬禮合二為一的人是金得(反對父母包辦的婚姻自殺)。作者把一些人的逝去通常安排在婚禮上,比如達瑪拉的死亡是在兒子魯尼的婚禮上,人的離開沒有痛苦,在一片熱鬧中悄然離去。
傳統與現代(變與不變)
鄂溫克族人日常以馴鹿為騎,以樺樹為器,以枯木為火,以山野為食,信奉瑪魯神,醫病救人依靠薩滿。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力量悄然介入,正如書中所說:“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到哪里去。”伊蓮娜從叢林到現代社會再到叢林的矛盾心理就是證明。
正是因為:“我抬頭看了看月亮,覺得它就像朝我們跑來的白色馴鹿;而我再看那只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馴鹿時,覺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輪淡白的月亮。我落淚了,因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間了”才有畫家伊蓮娜最終在無法調節心理狀態下,走向以我的毀滅(回歸自然)。
自然與科學
文中自述者說:“我的一生能健康活到九十歲,證明我沒有選錯醫生,我的醫生就是清風流水,日月星辰。”薩滿對鄂溫克族人來說是治愈一切的。尼都薩滿讓日本人吉田傷口愈合,戰馬死亡。妮浩薩滿每救一個人,自己的孩子就會死亡一個,即使這樣她也義無反顧。面對科學,部落族人一開始是排斥的,從一開始去漂流鄉定居,再到去布蘇定居。然而,一些人也選擇相信了科學。但作者對于想得到孩子的那對夫婦(達西和杰芙琳娜)去醫院檢查治療持一種懷疑態度。
善與惡
書中人物都是善良的,即使是一開始有瑕疵后邊也都會改邪歸正(如馬糞包、偷盜者、伊芙琳)。
面對母親(伊芙琳)強行安排的婚禮,金得竭力反對(最后婚禮當天晚上自殺),小達西卻堅持去娶了這個歪嘴的寡婦。另外還有安道爾娶了瓦霞(說謊霸道),當想為他們解除婚約時,他一口否決了。安道爾說:“瓦霞高興了要撓人,她還愛撒謊,我把她放走了,她又會去害別的男人!就像一條狼,我知道它吃人,還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著她,看著她,不讓她吃人!”
書中雖無完人,但是人人都閃耀著“圣母瑪利亞”的光輝。既然是鄂溫克人面對自然的叢林法則,也就有族人自己的殘酷現實,顯然作者沒有著墨。甚至連日本侵略者都是相對溫和善良,但是對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情,作者倒是頗有微詞,接近揶揄,傷痕文學的遺風。
尾聲(總結)
所有的恩恩怨怨都會在歲月的長河中隨風而逝,西班想為鄂溫克族人創造文字,想記錄下那如林間清風輕拂般的歷史。薩滿從尼都到妮浩再到后來的部族分散,個人的群體的恩恩怨怨都消失在叢林和緩緩的河水中。
這些是是非非有對自由的追求但無奈束縛于時代和自然,事件極盡浪漫主義色彩,生活又單調危險。
總的來說,這部作品和阿來的《塵埃落定》一樣,都是一部家族自述史,書中記述的鄂溫克族在自然和現代化的浪潮中的堅守,展現了民族生存的磨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文中記述文化較單一,前半部分對游獵、日常勞動等的描寫相對生動,后半部分主要集中于事件;人物描寫也較為單一,在閱讀中無法看清楚和區分人物的“臉”,但環境描寫相對豐富,值得學習。
有些把本書與《百年孤獨》并列,顯然不敢茍同。當然,讀者角度不一樣,體悟也不一。以上言論也僅是一家之言。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2
大約兩個月前參加了一個線下讀書會,會后老師向我推薦了一本書—《額爾古納河右岸》,并告訴我最好在安靜的戶外閱讀這本書。
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我默念了幾遍額爾古納河,印象中我從未聽過這樣一條河,這條河在哪里呢?河邊有山嗎?淺淺翻了幾頁,出現了好多又長又難記的人名,回想起曾經被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支配的恐懼(花了很久才讀完,一邊讀還要一邊做思維導圖才理清人物關系),便放下了這本書。
前幾天回了一趟廣州,返回武漢途中習慣性的打開了微信讀書,一路上都是青山,水不是很綠甚至有些渾濁(也許是最近南方下大雨的原因,以前不這樣),車穿過隧道時信號總是斷斷續續,突然想起來這本書我已經下載,因而又重新翻看。
我的心慢慢安靜下來,一個個在我過往生命中從未聽過的詞匯映入我眼簾:“希楞柱(由松桿及樺樹皮或獸皮搭建的圓錐形住房)”“靠老寶(架在森林高處松樹之間的林中倉庫)”“佳烏(樺樹皮做的窄長的大白魚形小船)”“堪達罕(長著漂亮鹿角又像牛一樣壯的`駝鹿)”“瑪魯王(搬遷時走在最前面且馱著瑪魯神的白色馴鹿)”,這些字我各個認識,可拼在一起時成為了我完全預料不到的意思。
閱讀此書時仿佛就坐在主人公身旁,聽她娓娓道來,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刻入了我的腦海深處,也許很久以后,我還是會突然想起被堪達罕在湖心撥碎的金黃色的月亮碎片,娜拉用粉色百合花染色的如晚霞一般的布,尼都薩滿用藍綠褐灰多色的羽毛做出的最美的羽毛裙子,瓦羅加做的扁平窄口樺樹皮花瓶中的紫菊花,維克特為柳莎打磨的鹿骨項鏈,尼都薩滿和妮浩的神衣神裙上的發光的金屬飾片,拉吉米吹響的憂傷的木庫蓮……
我會記得這些如同花草樹木般凋零的生命,記得他們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敬畏,對自然深深的愛與尊重,記得人與人之間最動人的真情,和讓人永不厭倦的馴鹿、樹木、河流、月亮和清風。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3
《額爾古納河右岸》,我前后買過三本贈友,自己也收藏2個不同的版本。與心靈相通的朋友共讀一本書,是一種奇妙又很燃的感覺。
因為董永輝的緣故《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20xx年創造了一年賣出350萬冊的奇跡,不得不感嘆流量的力量之大,也反映出大眾內心對文學的渴望。
《額爾古納河右岸》一一部鄂溫克人的百年孤獨,一首凄美的死亡贊歌。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一個偶然,此前我從未聽說過這部作品,但當我在茫茫書海瀏覽的時候,目光卻被她的名字深深吸引。額爾古納河,她還有一個漢族名字叫做黑龍江,那里,是我一直想去卻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是帶著好奇翻開這本書的,幸運的是她沒有讓我失望。
作者以沉靜穩健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個個充滿民族神秘色彩的故事,刻畫了一群鮮活的鄂溫克人,就像大興安嶺無邊的`山林和額爾古納河無數的溪流一樣,無不讓我感到震撼和迷戀。書中一代代薩滿祭司擁有的神奇魔力,以及應驗在不同人們身上的生生死死,仿佛讓我看到了《百年孤獨》;而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戰爭、運動、解放之后逐漸熄滅的游牧文明之火,又像極了《塵埃落定》。
然而這種比較是不必要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靈魂,而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靈魂就在那潔白如雪的白樺林里,在蜿蜒清澈的金水河中,就是那掛著鈴鐺低頭啃食苔蘚的馴鹿的角,是夜晚能看到星星的會制造風聲的希楞柱,是彈奏出的悠揚婉轉的曲調的木庫蓮,是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樹上搭起的風葬臺,更是一個個身穿獸皮圍著篝火唱歌跳舞的鄂溫克人臉上純真的笑容。這,是一部鄂溫克人的百年史詩,是一首游牧民族在現代文明沖擊下逐漸衰落的凄美挽歌。
本書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講述死亡的方式,里面幾乎每一個角色都經歷了死亡,而作者用一種悲傷但卻平淡的方式把死亡敘述的非常自然,鄂溫克人的死亡,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各種生靈,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悲傷但不遺憾,凄涼卻依舊美麗。
但我認為這是也本書的不足之處,作者給予每個角色以不同的死去方式,有很大成分的象征性和因果性,有明顯的文學再創作痕跡。中間篇章冗長、拖沓的故事敘述。有些蒼白,有些刻意的想象,它不夠自然。人物不夠立體,刻畫不夠細膩。還有就是縱觀全書,鄂溫克人有仇恨,但是沒有惡人,我覺得沒有哪個民族是沒有惡人的,只有善沒有惡的民族是不完整的,我想這是本書的一個遺憾吧。
瑕不掩瑜,依然五星推薦。偉大與否,筆者說了不算,讀者說了也不算,它屬于時間,時間說了算。20xx年,我仍然期待與人共讀。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4
遲子建先生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我于懵懂中看完了這本茅盾文學獎第七屆獲獎作品。其實在翻完后,我甚至不知道我以什么心態看待這段彌足珍貴的歷史,那就簡單歸于最原始的情感——對鄂溫克族人跌宕經歷的嘆息。
在大興安嶺茫茫林海的深處,有一群鄂溫克人,他們祖祖輩輩和馴鹿一起生活。作為“最后一支游獵民族”,鄂溫克族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馴鹿、族人、神靈,甚至是一草一木,似乎都蘊藏著勃勃生機,吸引著我們去探尋。
在鄂溫克人居住的“希楞柱”內,人們的欲望和悲歡離合交織在一起,織成了一張頑強的情網。無論是尼都薩滿,還是妮浩薩滿,抑或是“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的90歲的“我”,在這里孕育生命,經歷生命,從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死亡和一次次無可奈何的失去中,他們得以窺見生命的堅韌而又易逝。我愿意相信,一個個生命的隕落,都化作了大興安嶺夜空中的星光。“希楞柱”外,充斥的是人類無休止的.欲望,這些貪婪,在深林中釋放,而廣袤的大地和浪漫的生態,就成了殉葬品。在砍伐聲中,樹木應聲倒下,馴鹿們嗚咽著,含淚的眼眸流轉著,可無人分神來看它們。時代變了,變成了族人們看不懂的形狀,他們被逼迫著來到了陌生的城里……
“我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歲,證明我沒有選錯醫生,我的醫生就是清風流水,日月星辰。”這是文末那位垂垂老矣的老媼說的話,她的原型是中國最后的女酋長,于20xx年逝世,靈魂最終回歸了自然,與山川河流長存了。
我在看完了這部悲涼凄美的小說后,真正意識到了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應該是多么可喜。命運莫測,生死無常,與其被恐懼不安消磨生命,不如珍視瑣碎而又閃著微光的日常。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5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作家遲子建的代表作。在噴薄而出的故事欲來臨之前,我想先說說書底作者寫的跋——《從山巒到海洋》。我同往常一樣從書本的第一頁開始沉浸,于故事的結尾處久久沉思。但書底厚厚11頁的跋卻帶我終結故事散場的悲涼,走進更為廣闊的文學原野。遲子建先生在跋中的第一句話寫到“一部作品的誕生,就像一棵樹生長一樣,是需要機緣的。”從種子萌芽,到最終成稿,遲先生寫了半年,但我想,其實她用盡了一生。從一份報紙中記敘的鄂溫克族畫家柳芭的命運開始,到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與土著人一起生活,再到古老的愛爾蘭,一幕幕情景終究會在作家的腦海里連成一段歷史,繪成一幅畫卷。回到祖國后,廢寢忘食地資料研究和最終點燃的創作激情,孕育了一個民族的百年變遷,一個關于天和地、太陽和月亮、馴鹿和森林、希楞柱與篝火、生與死的故事。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蒼涼的開篇第一句,一瞬間帶我們走進了深冬的森林,看見了白雪、篝火、一個講故事的老人。額爾古納河就在中俄邊界,左岸便是俄羅斯,右岸則居住著數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來,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族人。他們信奉薩滿,逐著馴鹿,隨著季節與食物的索取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的同時,也備嘗艱辛。他們與猛獸殊死搏斗,跟惡劣的環境百般周旋,依舊無法阻止親人的離去和民族的衰落。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曲終人散式的`生命消亡,讓我們得以窺見生命之堅韌和人性之頑強。
01生命,是薄冰筑起的城墻
一頭陌生馴鹿的到來,帶來了一場可怕的瘟疫;一陣遷徙途中的困意,便在雪中永遠埋葬一個生命;善意的拯救,卻用自己的孩子向神祭禮……故事中,有太多生命的消逝。人們的出生大同小異,死亡卻各有各的走法。在神秘的森林里,人類和黑熊、雄鷹、馴鹿一樣,接受自然的饋贈,也在痛苦中接納自然的奪取。他們扎根在這片森林,便有了一份面對失去的坦然。與其被恐懼與不安耗盡生命,不如珍惜和善待所有平凡的日常。在自然面前,所有生命抵達死亡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雖然生命有時很頑強,在流血中掙扎,在思念中困頓,在失去中迷茫,但實際上如同薄冰筑起的城墻,遇火則化,一推即倒。
02生和死,不過輪回一場
“冬天從這里奪走的,春天都會交還給你。”所有撕心裂肺的別離,都預示著新的開始,生生不息,輪回更替,既是顛撲不破的自然真理,更是人們最終學會的人生哲理。山一樣的丈夫拉吉達的死去,上天贈與“我”一個溫情的瓦羅加;尼都薩滿一生都在守望他從未得到的達瑪拉;失去生育能力的拉吉米用一生愛護上天賜予的女兒馬伊堪,卻因這份窒息的愛逃離,最終又以生命的延續還給拉吉米活下去的勇氣;妮浩接替了尼都薩滿,用她的孩子以命換命;狼奪走了達西的腿,達西、獵鷹與狼的殊死搏斗;達西死去,小達西的到來……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個生命像玻璃一樣摔碎在自然之間,也摔碎在了我們的面前,又同時誕生著一個個生命。所有的失去與得到,都在訴說著,那些離開的,終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因此不必為所得狂喜,也不必為所失而憂慮,付出都會有回應,希望也總會被傳遞。
03歷史的塵埃,激蕩百年不衰
九旬老人,在微微爐火前,平靜地回憶與講述一個部落幾代人的命運起落,讀者可讀到的,是一個民族的興衰與巨變。從清末到侵華戰爭,從內戰到文革,從開發大興安嶺到下山定居,歷史的塵埃,落在每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山。歷史的巨變,只會晚些來到森林,但不可挽留地帶走它的安寧,時代的變遷,壓在部落每個人的肩上,流淌在每個人的命運里。就像達瑪拉——“我”——達吉亞娜——伊蓮娜這祖孫四代,代表著對深林的信仰、堅守、淡忘與逃離,用長長的生命延續應和著歷史的變遷,也用每個短暫的生命去尋找自己民族的意義。
《額爾古納河右岸》充盈著豐厚的生態意蘊: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靈的關愛與體貼,對天性的禮贊與頌揚,對宇宙平衡的企盼與暢想,愛與恨的交織,神性與人性的碰撞,生與死的輪回,這是一部中國式馴鹿民族的《百年孤獨》,每一次讀,都能沉浸其中,在遲子建筆下的山川湖海里躲一場心靈的荒難。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6
在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弱小民族——鄂溫克族,數百年前,他們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至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帶。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年屆九旬,鄂溫克民族最后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讀者展示了鄂溫克人百年生存現狀及滄桑歷史進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四部分,結構安排巧妙,敘述沉靜婉約,文字靈動優美,其風格鮮明,意境深遠,與其說它是一壁詭秘絢麗的神奇巖畫,不如說是一卷血跡斑斑的民族史詩。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樺林、馴鹿、希楞柱等,構成鄂溫克人生活的物質組成。他們崇尚瑪魯神,信奉薩滿教,珍愛火種,定期從安達(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張等換來子彈、火柴、食鹽、糧食等生活所需。他們在像傘一樣的希楞柱里制造“風聲”,繁衍后代。他們以放養馴鹿為生、過著游牧游獵的生活。他們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也不斷遭受嚴寒、猛獸、疾病的侵害。在現代文明擠壓下走向衰落的生死傳奇,為讀者打開一條揭秘通道,使讀者近距離觀望到它短暫若流星飛逝的光華和亮度,其頑強堅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守信仰、愛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與氣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畫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獵的父親林克,能干善舞的母親達瑪拉,隱忍孤獨的伯父尼都薩滿,刁蠻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軟弱膽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壯的弟弟魯尼,善良博愛的弟媳妮浩,自私固執的拉吉米,美麗不幸的馬伊堪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體豐滿,情節跌宕,耐人尋味。
額爾古納河啊,你流到銀河去吧。干旱的人間……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著他們的淚……這人世間深重的凄風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遠,他們如晴空飛過的鳥,沒有任何痕跡。但著名女作家遲子建傾心著寫的這部力作會帶著一個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類發展長河,重溫人類進程史中的某種悲哀,或許某種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夠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轍的怪圈。
我合上書,依稀看見日月照耀的“鄂溫克小道”——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路,散布著鄂溫克人的足跡和馴鹿梅花圖案;一團腥紅滴血的落日,在蒼茫波瀾的額爾古納河上,下沉,下沉……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7
語文課,我聽到一篇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是遲子建,所以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看她的《額爾古納河的右岸》。
作者開篇寫:“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看到這,我想遲子建真愛雪。故事講的是一個鄂溫克女人的一生,她目睹了無數人的生生死死,最后一無所有,只能守著大山,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神靈。
看完后,我不能忘掉那個民族的遷移,那段時代的悲歌。具體是什么時代呢?這段故事發生在中日抗戰時期,日本人開始搜捕俄羅斯人時,注定了鄂溫克民族的悲劇。
伊凡的妻子是俄羅斯人,在日本人逐漸深入中國腹地的時候,她帶著兩個孩子逃回了俄羅斯,人們要去找她,但伊凡說:“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自此之后,日本人斷了鄂溫克人的貿易,抓鄂溫克男人當兵,伊凡因為對妻子的思念連夜逃跑,他去了俄羅斯,卻沒有家人的蹤影,幾十年過后,他又回到了鄂溫克,他看著人們又說了一句:“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當我看到這一段,仿佛看到了一個高大的,善良的',勇敢的人,也許在鄂溫克沒人能瞧得上他,但是他仍然把每個月的工資寄給鄂溫克的親戚。
“我”的姨媽伊芙琳心直口快,說話尖酸刻薄,又是一個歪鼻子,烏力楞里沒人喜歡她。她的嘴害死了“我”母親和大伯,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害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她的丈夫瞧不上她,而她心知肚明,無可奈何。
她是一個可憐的人,只對“我”敞開過心扉,“我”也不理解她,甚至鄙視她,說她做的嫁衣誰穿誰沒有好下場。“我”恨她說母親,恨她害死表哥, “我”氣憤過,難以理解過,但是當伊芙琳去世,被風葬,“我“還是哭了,伊芙琳幫”我“助產,伊芙琳為”我“講故事,伊芙琳為“我”縫衣服……
伊芙琳死了,再也沒有像母親一樣的人能讓“我“依偎了。
這是此書中兩個最讓我感慨的人,他們的結局并不好,人生也是最不如意,他們不堅強,但他們卻是最典型的鄂溫克人。
結尾,那些離開布蘇的人回來了,“我“心滿意足,決定撒手而去。鄂溫克的人們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烏力楞和部落。”我“也一樣,所以最后待在山上,靜靜地等著神靈把自己收去。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8
讀罷《額爾古納河右岸》,最大的感受就是內心一下子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淡然。書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性格多種多樣,愛情千姿百態,生命脆弱無常。回歸到現實,就會覺得所遇到的任何人,面臨的任何事,一切都是正常的存在。
關于愛情
要想贏得愛情,你就得要勇敢,不然你看到的就是別人的風花雪月。
書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弟弟魯尼,他對愛情的態度是大膽的追求,主動出擊,面對競爭對手金得,早一步跑到女方的部落去求婚,最終把妮浩帶回了自己的部落,那時他尚未成年。伊萬卻是用幾張孢子皮以及他那大而有力的手,從商人手里換回了俄羅斯姑娘娜杰什卡。
書中“我”的父親林克和大伯尼都是通過射箭比賽,贏得了母親的芳心。而在父親死后,大伯為母親親手做了羽毛裙子,母親也穿著這羽毛裙子圍著篝火翩翩起舞。而“我”與第一任丈夫拉吉達是在一次迷路的途中,偶然相遇,燃燒起愛的火花,并走到了一起。
關于命運
命運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因果關系,是緣由自己過去的選擇和行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
書中描寫了大量關于人物死去的情節,有的人無緣無故的死去,有的是離奇的死,執著的死,無奈的死,以及勇敢的死,你就會覺得人生路上,一切都可以看淡、看輕,沒必要去糾結過去的事,也沒必要憂患尚未發生的事,坦然地看待這個世界,你就會心平氣和的去善待自己,寬慰自己,并能夠從容前行。
書中意外死亡的人物很多,“我”的第一任丈夫拉杰達是在尋找馴鹿的路上被凍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羅加是在保護放映員死在了熊掌之下;老達西是為尋狼報仇后被群狼吃掉的;小達西曾為日軍效力被造反派打斷腿意志消沉開槍自殺的,他媳婦杰芙林娜為此選擇吃毒蘑菇殉情而死;“我”的姐姐小列娜卻是因為磕睡凍死在了馴鹿背上。
關于性格
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一個人一個性格,最后卻都活成了“自以為是”。
書中人物性格各異,“我”的姑姑伊芙琳尖酸刻薄,是因為丈夫有一個前女友,而記恨了他一輩子;老達西執著孤僻,年輕時因一只狼咬斷了他的腿,而一輩子所做的事就是為了報仇,馴鷹尋狼,最后死于群狼之口;小列娜懂事,富有愛心,一個尚未長大成人的漂亮小姑娘,卻因為害怕尼都薩滿做法害死他父親,和“我”一起在尼都薩滿帳篷里陪他說了一晚上的話。
書中有一個壞角色她的名字叫瓦霞,她是一個不安分的女人,已經和別人訂了婚,卻帶著“我”的二兒子安道兒“失蹤”了一個晚上,安道兒無奈娶了瓦霞。書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拉吉米,對養女馬伊堪則是過度的寵愛,總以為她沒長大,不讓她戀愛,不讓她結婚,最終馬伊堪和一個鄂溫克男人私奔,生下一子,孩子兩歲后,選擇了跳崖自盡。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9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董宇輝老師推《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把額爾古納河的美,鄂溫克族的美講的活靈活現,忍不住還是買了一本。
看完整本書,心里挺向往鄂溫克族的生活,與馴鹿為伴,與自然為舞,過著至純至真的生活。可惜現實的枷鎖也只能讓我在心里向往一下而已。
整個故事是以鄂溫克族最后一位酋長的女人獨白開始:我是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她從白天講到黑夜,從年少講到暮年,講述是親身經歷的故事,又像是講別人的故事一樣坦然。
聽完整個故事,會發現他們真的和自然融為一體,他們只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對大自然的'任何東西都滿懷敬畏,和大自然平等相處。不像現在的人們,永遠都是以人為主體,以人為中心,并不存在真正的人人平等。
鄂溫克人從未想過要征服大自然,樺樹林是他們的皮膚,清溪流是他們的血液,馴鹿是他們的眼睛,大自然承載了他們全部,他們也把全部交給了大自然。如果孩子出生,會自然而然的以大自然中的植物為他們取名,如果族人去世,也會將其埋葬在風里。
鄂溫克人表達愛的方式是純粹的。林克和其兄尼都薩滿同時喜歡上了達瑪拉,采用的卻是以射箭比賽來決定,這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被嗤之以鼻,難道不覺得這種沒有彎彎繞繞的原始愛情是多么純潔么?當娜杰什卡逃跑的時候,伊萬并沒有去追,而是說了一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來的“,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無奈,未嘗不是一個大無私的表現呢?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鄂溫克人的薩滿,他們心懷大志,心懷萬物,他們慈悲、寬容,對任何生命都滿懷敬意。只要有人向他們求助,都會皆盡其所能去幫助別人,即使失去親人,失去愛情。妮浩薩滿每救一個人,救會失去一個孩子,但是她依然做了,”因為我是薩滿啊“,這其中雖然夾帶了無奈,但更多的是責任感、使命感。也許正是這種高貴的靈魂,純真善良的心才能保護鄂溫克人平安。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鄂溫克人和外界的碰撞卻日漸頻繁,森林被砍伐,導致生活的區域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鄂溫克人選擇走出森林,到外面去生活,直至最后,只留下年逾九旬的女人以及智力始終如孩子的安草兒。
書中譜寫了大自然的美,也譜寫了原始部落的純,還書寫了時代的殤。
如果你沒讀這本書,建議你讀一讀。如果你讀過這本書,建議你再讀一讀。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0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我國女作家遲子建的代表作,該長篇小說20xx年出版,20xx年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而且被公認為茅盾文學獎中排名前十的優秀作品,20xx年還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豆瓣評分高達9.0分。作者遲子建出生在黑龍江漠河市,現任黑龍江省作協主席,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其他代表作還有《群山之巔》、《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她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額爾古納河右岸》以一位90歲鄂溫克老人的自述形式,講述二十世紀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生存現狀和百年滄桑。該小說很具遲子建作品的特色,文中對自然的描寫非常唯美,讓人印象深刻;小說反映游獵民族與現代文明的沖突,體現作者對自然的思考、對少數民族的同情;小說中有大量與死亡有關的故事,借以反映人性的善惡和生存之不易。按照作者自己在“后記(跋)”中的表述,該小說創作的“種子”是少數民族人身上所體現的那種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溫暖。
小說中描寫了許多人物,一代又一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落的兩位薩滿(相當于巫師,有很強的神力):尼都薩滿和妮浩薩滿。為了部落的利益、為了親情,他們都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尼都薩滿是主人公的伯伯,他終生未娶,常年女性打扮,一直深愛著主人公的母親,但受限于氏族規定,主人公父親去世后也不能娶她的母親。妮浩薩滿是主人公的弟媳,為了救死扶傷,自己的6個兒女先后死了4個。
小說中描寫了許多死亡事件。在大自然面前,游獵民族的生存面臨極大的挑戰,包括惡劣的天氣、野生動物的攻擊、傷病的困擾,也難怪他們會極度崇拜自然的力量、相信神靈、相信因果報應。主人公的父親死于雷電,一個姐姐死于風寒,姐姐列娜是在部落遷徙時凍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達也是凍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羅加則死于熊掌,小兒子安道爾被誤殺,大兒子維克特死于酗酒,幾乎沒一人是善終的。
游獵民族人數很少,一個烏力楞(部落)里就二、三十人,大家都是親人,會很親密也很容易產生沖突,由于缺少緩沖和解決手段,有些看似不嚴重的沖突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或對人造成嚴重心理問題。比如書中描寫的依芙琳(主人公的姑姑),她口毒蠻橫,說話經常得罪人,她嚇跑過娜杰什卡,氣壞了瑪利亞,逼死了自己的兒子金得。又比如,拉吉米由于意外事故失去生育能力,一直悶悶不樂。后來他領養了漢族女孩馬伊堪,他擔心失去女兒,直到30歲都不讓女兒結婚,結果導致女兒自殺。
讀完這本小說,我就在想,到底像鄂溫克這樣的游獵民族,最終該走向何方,才是人與自然真正的和諧共存。繼續保持原狀,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存環境并不如人意;改為定居生活,勢必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人與馴鹿都不適應。也許這世上就很難有兩全其美的完美答案!可是,世界經濟、科技的發展勢頭無法阻擋,人類有了更強的能力,很難不向自然索取更多,人類看到了新的可能,很難不去尋求改變。只希望,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盡可能多考慮可持續發展問題,多兼顧其他生物的生存問題,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控制欲望、回饋自然。
由于體例的問題,這部作品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并不太出彩,個性突出豐滿的人物并不多;作品主要按照時間順序描寫,故事情節中的沖突多是人與自然,有些人與人的沖突情節略顯突兀,有些情節太過離奇,比如老達西對尼都的奚落,老達西死后瑪利亞突然就懷孕了。雖然有這些不足,但我仍認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無論是其文學性,還是立意高度,都值得我們認真反復鑒賞。首先它立意很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原始與現代的沖突、對生命的思索,一直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其次,作者的文字功底很高,尤其表現在對自然的描寫,非常具有詩意;再次,少數民族、最后一個游獵民族這樣的選題也非常吸引人,能充分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總之,強烈推薦大家去閱讀。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1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遲子建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部作品以中國東北部的鄂溫克族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在近百年的興衰里程,以及他們與自然、傳統、現代文明之間的沖突與融合。閱讀這本書仿佛經歷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之旅,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一)文字的美妙無法用言語表達,它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將心靈深處的情感和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熾熱的陽光把河水給舔瘦了,向陽山坡的草也被曬得彎了腰;雖然營地只有我和安草兒了,可我一點也不覺得孤單。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個人了,也不會覺得孤單的;我的故事說給誰聽呢?安草兒自己不愛說話,也不愛聽別人說話,那么就讓雨和火來聽我的故事吧;我知道這對冤家跟人一樣,也長著耳朵呢……溫暖的文字就如潺潺的流水一般,在不經意間就流進了我的內心,讓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二)文化與傳統的.洗禮
他們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時候更要像烏鴉一樣呀呀呀的叫上一刻,因為他們想讓熊的靈魂知道不是人要吃它們的肉,而是烏鴉;
他們這個民族沒有存活下來的孩子,一般都是被裝在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陽的山坡上,而大人死的時候一般都是葬在樹上進行風葬,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更近距離的接近天堂。
用生活必需品去部落交換鹿茸、狍子皮的羅林斯基是一個俄國安達,他無論什么季節來到營地,營地總要燃起篝火。人們會在夜晚時手拉手跳起舞來。
前任薩滿在死去的第三年,氏族會再出現新一任薩滿,而薩滿通過跳神可以達到救人的目的。
小說深情的描述了額溫克族獨特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回望,讓人不禁反思現代化進程中對傳統文化的遺失與保護的重要性。
(三)生命的堅韌與脆弱
列娜的離開、老達西與狼在搏斗中死亡、林克在尋找馴鹿時被雷電帶走、妮浩為了拯救部落里其他的人,接連失去了三個孩子、達瑪拉因為失去了丈夫,忍受不了孤獨最終選擇了殉情、小達西因為同情新婚當天失去丈夫的杰芙琳娜,主動求娶比他大許多的寡婦……書中通過幾代人的生老病死,展現了生命的堅韌與脆弱。鄂溫克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求生存,面對疾病、戰爭、遷徙等重大考驗,依然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和犧牲精神,同時也映射出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與偉大。
總之《額爾古納河右岸》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他讓我們在感受一個民族歷史的同時,更要反思現代文明與傳統價值的碰撞。作者以其深情而富有哲理的筆觸,勾勒出一副生動的歷史畫卷,讓人在閱讀中獲得深刻的情感共鳴和思想啟迪。
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味,反復閱讀 !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2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記錄了生活在中國東北山區的鄂溫克族人們的歷史變遷和演化。打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民族的歷史。風格不粗糙,充滿了溫暖和同情。讀完這本書后,是我不得不提筆寫下自己的感觸。
小說講述部落首領最后妻子的故事。從一百年前到現在的社會;從部落的第一個識字的人到第一個大學生;從動蕩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紀的安康,從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紅色磚白色瓦的村鎮;這些變遷記錄著這個民族的滄桑。
這是一個與自然和諧的民族。他們與馴鹿一起生活,保持一個游牧的的習慣,隨著馴鹿遷移或停留。他們以打獵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這是一個臨時的“家”。他們現在沒有工業文明,生活在原來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是一個充滿著愛和恨的瘋狂的民族。不娶他心愛的女人,被迫從母命嫁給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燒正旺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達馬拉與林克和尼都之間的愛,激烈的背后更多的是無奈;伊萬對那杰什卡悠長綿遠的愛,像一股清泉的味道,進入我的身體,洗刷了我的心扉。敢愛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掙扎是破碎和無奈;彼此的生死離別,說盡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這是一個充滿大愛的民族,他們信奉瑪魯神和薩滿。依賴薩滿跳神來治療疾病,趨避災禍。作為薩滿的妮浩以救人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還依然為偷取馴鹿的漢族小伙跳神。他們明知會以危及自己親人的代價去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仍然戰勝畏懼,勇敢地選擇幫助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是一種蘊含在一個民族內在品質中的善良和勇氣,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助人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為助人而助人。用真誠的心和行為去尊重另一個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了。
這是一個沒有利益沖突的,通過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和諧社會的民族。他們實行平均主義,食品嚴格分配,多余的食物或財產儲存由專人保管。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要負責熏豬肉,用動物毛皮制成衣服。沒有利益沖突,人與人之間保持簡單的感情,互相幫助,團結,共同抵御自然災害、饑餓和疾病。
通過鄂溫克族人質樸、高貴的品質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都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都應該團結、互助、自立、自強,更應該有大愛無疆的品質。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3
因為董宇輝老師的“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深情的愛”,我翻開了這本《額爾古納河右岸》。它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一種平靜優美的生活美感,使我仿佛獲得了精神上的釋然與歸宿。
這本書以一個年近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后一位酋長的女人的口吻,敘述了這個在大興安嶺深處生活的游牧民族從繁榮到被現代文明沖擊而日漸式微的歷史變遷。
[生命的敬畏]
《額爾古納河右岸》最觸動人心的,莫過于鄂溫克人對生命的敬畏。
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溫克族人民與馴鹿是密不可分的,在他們的眼里,馴鹿像孩子一樣珍貴。文章中甚至有一段還寫道“馴鹿一定是神賜予我們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連一頭馴鹿都是神圣的,他們看待生命的平等觀念,怎么不值得現代人類學習呢?我們平常的新聞報道上經常有人虐待動物的現象,那些殘忍的人是否想過,動物的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呢?而那已衰老的'鄂溫克族對于任何生命都敬畏的那股人情味兒,卻在這越來越先進的社會越來越黯淡了。
與現代不一樣,鄂溫克族人民舉行葬禮的一種方式叫“風葬”。當逝去的人的身體融入風中,人們希望他們仍然能聽見大自然的聲音。或許以現代人的觀念,這樣的想法顯得荒唐,然而對于古老的鄂溫克人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他們對離世的親人最美好的祝愿呢?這又何嘗不能彰顯他們對生命的虔誠呢?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汲取到了一股力量,它教我去敬畏生命,去在淳樸的善意里找到歸宿。
[自然的熱愛]
在這個民族,山川和湖泊是他們的家人。他們受饋于自然,同樣也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
作者遲子建曾說過:“如果山巒給予我的是勇氣與激情,那么大海賦予我的則是寬容的心態和收斂的詩情。”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情感需求常常無法被滿足,人們對于孤獨的感覺越來越強烈、沉重。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嘗試著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呢?當我們真正做到敬仰、熱愛自然,內心才能得到充盈,我們才會擁有超越孤獨的內心與勇氣。
《額爾古納河右岸》告訴我,自然就是力量,它會像神明一樣庇佑著你。人要回歸本心,親近自然。
[信仰的傳承]
作品通篇都充斥著一股獨屬鄂溫克民族神秘的色彩。
小說讓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妮浩,她是一位被當做神靈的薩滿,可同樣是個悲劇性人物。她不能改變自然法則,每救活一個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個孩子,作為母親,她忍心失去自己的孩子?但她說:“我是薩滿,怎能見死不救呢?”為了蒼生,為了大愛,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犧牲自己,她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可她又是多么的無助啊!這令我我想到了莊子的一句話:“至人無己,圣人無功,神人無名”。我敬佩她,敬佩鄂溫克族的他們在目睹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死亡之后仍對人生抱有的頑強生命力和堅定的民族信仰。
鄂溫克人民的信仰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他們那堅韌、頑強、博愛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種族延續的根,即使鄂溫克民族漸漸衰敗,即使這信仰有時會與現代文明產生沖突,卻給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大興安嶺的深處,有一種磅礴遒勁的聲音,那是鄂溫克永不衰退的堅定的民族信仰,你聽見了嗎?
原始與現代的碰撞,美好與痛苦的并存,快樂與悲哀的交織,譜寫了這一首令人潸然淚下的生命樂章。《額爾古納河右岸》,它給了我堅定的勇氣去敬畏自然,熱愛生命,坦然面對這世界。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4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小說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寫個書評,因為作者的文筆太強,讀的過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積壓在心中,說不出口又難以消散,只能在讀完部分的間歇,停下來整理一下思緒和心緒,待稍作平復,再重新翻閱。
書中讓我印象頗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個悲劇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愛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膽追愛,選擇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兒子金得,但她從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說,文中的依芙琳是個倔強而真性情的女人,她無法接受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輩子,又將她對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強地施壓在她兒子身上,為她兒子訂下婚約,是他不愛的歪嘴女人,她兒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選擇結束生命。我想,在她看來,她兒子無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隨自己所愛,她一直告誡她兒子,你越深愛的東西,只會離你越來越遠,那愛與不愛都沒什么好下場,對于她的話我無從評判,從她的遭遇來說,這句話很大程度上是對的,而從情感的角度,這句話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愛與被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區分的事情吧,愛人的人與被愛的人,也無從區分,誰得誰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摻雜其中的人內心那些隱藏深處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確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愛的,得不到,也讓她那顆想愛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續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瑪利亞,起初跟哈謝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時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淚。迪西在一次野外與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從此只能待在帳營中,依靠別人打回來的獵物,他的心中有著對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養了一只鷹,他把希望寄托在鷹身上,祈禱他的戰鷹能為他報仇,為此日日訓練它,終于在一次糧食短缺、狼群出沒的夜晚,他與他的戰鷹在與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瑪利亞也終于懷孕,生下了兒子,他們將他取名為迪西,或許是紀念吧。迪西成人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婦,也就是那個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許是出于同情,又或許是真的愛吧,瑪利亞因此與金得之母依芙琳結怨,認為是伊芙琳導致她的兒子娶了寡婦,她也討厭她的兒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幾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勞作中無意間跨過了她丈夫迪西的鐮刀,瑪利亞覺得觸犯了神靈,生下的孩子會是個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確實懷孕了,但瑪利亞卻強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順從了瑪利亞,在草地上滾下來,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沒有懷上。面對母親與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難受,但他始終隱忍著保護自己的妻子。之后瑪利亞日漸醒悟,也悔恨著,然而至死她也沒有自己的孫子。最終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獵認為自己是廢人而開槍自殺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們也沒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來,瑪利亞何苦將痛苦延續,我曾以為會像瑪利亞的公公死去之后瑪利亞有了小孩那樣,杰芙琳娜在瑪利亞死后也會因為某種救贖而懷上小孩,其實并沒有,她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因為她們所做的只不過把自己的痛苦延續了,這讓我想到,寬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會無限度地帶來痛苦。
書中還有一個悲情的女人,則是妮浩。在尼都薩滿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為新的薩滿。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個人的同時,她自己的親生骨肉便會在另一場災難中死去。妮浩在面對選擇“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別人的孩子”生死的時候,是痛苦而無奈的,依芙琳勸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嘗不想呢?如果可以選擇,她怎么愿意讓親生骨肉離去,可是從她接替了薩滿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犧牲,為了結束痛苦,她甚至選擇用麝香來絕孕,可是她丈夫魯尼的眼淚讓她放棄了這一念頭,她愛她的丈夫,她必須給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說妮浩和丈夫魯尼同樣是痛苦的,魯尼作為父親,卻無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為丈夫,他必須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為薩滿,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對自己的孩子相繼離去,她的內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們無法理解的犧牲。作為讀者,我們或許只能把這一切歸結為環境因素吧。
對于前一位薩滿,文中的尼都薩滿,主人公的伯父,我覺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與弟弟林克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達瑪拉之后,他們的父親讓他們通過射箭一較高下,贏的人可以迎娶達瑪拉,而他輸了,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文中后來通過他們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說出,當時沒射中的時候尼都薩滿顯得很從容,我忽然可以理解為什么從那之后他不再打獵,他當時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許是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選擇了放棄自己的愛人。當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過跟主人公的母親達瑪拉再續前緣,可是世俗的禮節不允許他這么做,身邊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撓,于是他只能把內心深處這一份情感埋藏起來,化作親手制作的一條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達瑪拉。而達瑪拉,在林克和尼都薩滿兩兄弟之中,她給出的答案是兩個人隨便一個都可以,說出的話很隨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沒有對誰有特別多的情感歸依,對她而言,兩個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歸宿,我相信她內心對兩個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對兩個同樣優秀同樣愛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選擇,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內心的情感輕重。在我看來,她是一個幸福而有傲氣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達的弟弟,在一次逃離的路上因為一匹突然發狂的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個換取貨物的途中,他意外收養了一個女嬰,也就是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轉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兒身上。他太過愛自己的女兒,不允許任何的男人示愛于她,因此馬伊堪直到三十歲了仍然沒有出嫁。在我看來,馬伊堪是愛她的父親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親的意思,眼睜睜地看著她自己心愛的男人結婚生子。直到后來她肚子里有了一個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選擇死去,留下了這個孩子,也就是西班,陪著她的父親拉吉米。相信在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無比的,她有自己心愛的男人,可是同樣的,她也愛她的父親,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隨自己所愛,早已有了離世的決定,可她不愿意她父親孤單一人,于是她給父親留下了一個小孩,陪伴著他。在愛與被愛中,我們是何等自私。
我的見解是有局限的,我沒有寫整個大環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種比較感性的思維來看這部長篇小說。通過對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讀,我浮現腦中的是愛、寬容和救贖這幾個詞,而這幾個詞都關乎愛與被愛。在愛與被愛中,我們就像被賦予了某種權利,我們都感受得到愛,可是我們卻沒有弄懂愛,因為被愛,我們一意孤行地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強加到了我們愛的人身上,你以為這樣做是好的,是對的,可是我們愛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為被愛,我們的心畸形了,沒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沒有在尊重的基礎上去感受所愛的人靈魂深處振動的頻率,也就沒有理解,只有因愛而來的無限度的痛苦。少數民族人身上有著巨大的包容和溫暖,如作者所說,大自然向他們敞開了美好而和諧的一面,也給了他們嚴酷而凄清的一面,他們也有自己的愛恨與無奈。特別喜歡作者遲子建說的一句話:“如果說山巒給予我的是勇氣和激情,那么大海賦予我的則是寬容的心態和收斂的詩情。”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愛人也要寬恕人,只有愛和寬容,才能讓你的心靈得到永恒的救贖。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5
在作家的筆下,這些愛來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愛著河流,藍天愛著白云,像鄂溫克族人愛著潔白的馴鹿。他們的愛源于自然又歸于自然。
神。他們的瑪魯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誠地佑護著一方生靈。他們用樹枝、木頭和獸皮組成神偶,這些神偶只有薩滿才能親切接觸,絕不容凡人絲毫的冒犯。尼都薩滿的跳神可以讓失去光明的人重見天日,可以讓孩子的疥瘡飛塊地結痂,可以讓日本人的傷痕消失的無影無蹤。妮浩的跳神則幾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們天性的善良合為一體,與其說是邪惡懼怕了瑪魯神,不如說是為他們的善良所擊倒。但我知道這種說法,一定會激起所有鄂溫克族人的強烈反對。神,就是他們的天,他們的地,他們的馴鹿和氏族。他們深信自己的神來自于他們生活的山林,他們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們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動物。每次獲獵而歸,慶賀的首要儀式就是祭奠他們的瑪魯神——莊嚴、圣潔而神秘。
死,這一主題的貫穿始終,使得這個原生態,遠離現代污染和紛擾的古老民族,也處在一種無法抗拒的蒼涼和悲愴之中。無所不能的瑪魯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時卻要以失去生命為代價,生與死的聯袂像是一種圖騰。
尼都薩滿最終也沒有趕走那場瘟疫,這不但奪去了大量馴鹿的`生命,也奪走了我們至愛的親人林克。
妮浩,一個單薄而文靜的女子,卻受了神的指使,擔負起對整個氏族的佑護。發生在她身上的生與死的交替,無疑是這部作品中最令人膽戰心驚的部分。為救一個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長子果格力;為救去跳神遇到危險的妮浩,折斷了她的黑樺樹;為救那個暴躁、野蠻又酗酒成性的馬糞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為救一個偷他們馴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親人離去,是任何雨雪都無法比擬的災難。
和這個氏族有關的許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個歸宿。在強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們一樣表現出人類的軟弱和無力。
不可抗拒的,還有整個民族歷史的變遷。新中國成立后,她們分批下山過起了現代人的生活,他們賴以生存的山林逐漸被砍伐,她們不適應新環境的馴鹿在逐漸減少,他們世代相襲的生活習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變。因政治而造成的人為傷害,曾是飄在這個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層烏云。大自然和諧與現代化的破壞雜糅在一起,人性的溫暖和命運的凄清,描繪出一幅壯美的鄂溫克族民族畫卷。
誠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拋在凡塵,不就是讓他們從大自然中尋求生存的答案嗎?問題是,上帝讓我們尋求的是和諧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壞性生存。"
這種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質問,是作家寬闊的寫作情懷,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書輕松敘述的基礎上,更增強了主題內涵的沖擊力。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相關文章: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06-07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02-18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實用)02-18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薦】05-18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后感(精選11篇)06-28
(薦)《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15篇05-17
走進額爾古納散文02-11
游湍河兩岸四年級作文09-24
“左、右”教學設計12-22
江與岸作文(精選60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