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后感范例(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仨》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仨》讀后感1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陌上花開情,君可緩緩行。
初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驚嘆先生樸實無華的文字間涌動出的感人心懷的深情摯意。
這番深情寄托在她對往事的無限眷戀之中,寄托在她對女兒及丈夫的殷殷關切之中,寄托在她對人生的深刻領悟之中。因為深情,所以真摯;因為真摯,所以動人。
老人淡然敘述"我們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語淡卻情濃。若非情濃,親人相處間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腦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漣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難中綻放生命絕美的花環?
再讀《我們仨》,我驚嘆于楊絳與錢鐘書兩位先生及他們女兒錢媛淡泊名利,潛心為學的高風亮節。
無論是出國深造還是歸國致學,他們對學問的探究總是懷有極大的好奇與一絲不茍的精神。沉浸于快樂的求知之旅,他們無視空間的狹小;無視環境的險惡;無視社會的動蕩;靜心為學,留下《管錐編》、《圍城》、《唐吉訶德》翻譯本等等閃爍智慧之花的鴻篇巨著。
學問涵養身心,他們即使在輾轉流離的歲月中依然保持著對生命本真最執著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歡的.一處表達是,楊絳先生視戶外散步為"探險",無論是在異國他鄉還是在熟悉的家鄉園林,先生總稱她與錢先生的午后散步為"生活探險"。可否認為,正因為有此等對待生活的赤子之心,兩位先生才會于平淡無奇的生命中覓得幾分詩意與甜蜜;他們對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緬懷大師,致敬大師,不僅僅因為學問,更因為他們崇高的境界與超脫的心性!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師的《我們仨》業已落幕,千千萬萬"我們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讓我們一起深情體味人間煙火氣的溫暖,滿懷好奇地探尋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我們仨》讀后感2
我是懷著想了解楊絳一家的心情去看了我們仨。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則是以回憶講述了自1935年楊絳、錢鐘書夫妻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讀完此書,我對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形象愈加清晰了。楊絳先生和錢老雖是文學界的知名人士,本書真切地記錄了二人卻都是生活中的白癡。錢老在生活中,連個燈泡壞了,門鎖壞了都修不了,打潑了牛奶還像個孩子似的不知所措。我們的楊絳先生也燒不出幾個像樣的菜。然而他們卻彼此包容著。在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另一半。以前我總覺得他只知道吃喝玩樂,其實想想他的.優點還是挺多的,他除了沒有錢老這樣的文學才華,不會寫文章之外,在生活中他可比錢老強多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熱情好客,而且還會做得一手好菜。修門鎖上燈泡這樣的小事,從不讓我操心。想到這,我覺得楊絳先生包容的可比我多得多,我應該更懂得珍惜這樣的幸福才對。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在大眾面前秀恩愛吧!
那文人秀恩愛又是怎樣的呢?文人秀恩愛是讓人覺得甜而不膩的。他們能在各個方面欣賞對方,如楊絳能把錢鐘書的幼稚當成有趣,錢鐘書能把楊絳的怕黑記在心里。兩個人之間的情話更像是從偶像劇里出來的臺詞。錢鐘書說:“從此只有死別沒有生離。”“我不要兒子,只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而楊絳的情話絲毫不輸給錢鐘書。
她說:“阿圓溫厚,不與人爭,像鐘書”,“阿圓好靜,像鐘書”,“阿圓膽子大,像鐘書”,“阿圓喜歡格物致知,像鐘書”……
他們的生活看似平淡無奇,卻也能恩愛有嘉,他們秀恩愛不像今天的大多年輕人,曬曬禮物,秀秀圖,說上幾句甜言蜜語,而是一種欣賞與包容。
我想真正的愛情與婚姻不是作秀而是暖于心的真情。如果我們也能做到處處欣賞對方,欣賞對方優點,包容彼此不足,婚姻還何談不幸福呢?交朋友亦是如此。
《我們仨》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著名作家楊絳寫的《我們仨》。
《我們仨》這本書是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內容卻意義深刻。
這本書有3部,第一部是《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是《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是《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這是對這本書對美妙的評價。那么,我們仨是哪三個人呢?原來,爸爸是錢鐘書,媽媽是楊絳,女兒是錢媛。楊絳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絳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我相信同學們總會有失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學已經經歷過這些不想經歷的事情了。楊絳就是這樣,女兒沒有了,女兒的爸爸也沒有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當真的失去了親人,回憶起來,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經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樂時光,想起小時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淚水會流個不停!不管失去了親人,還是和最好的朋友離別,都是值得懷念的事。我們一生中要經歷很多這樣的事,幼兒園的畢業典禮可能會不太留念,因為那時我們還小,不懂事,但還是拿著同學錄,忙著記錄好朋友的電話:“喂,你家的'電話是多少啊?你幫我寫吧!”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慢慢說的,不能像現在一樣把話說的那么流利。到了小學,大家都明事理了,畢業典禮也就有很多同學留下了第一次離別的淚水。至于中學和大學,我們還沒有經歷,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真的,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失去了!
《我們仨》讀后感4
這兩天讀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前幾天到圖書館很巧的就看到了這本書,有時候很奇怪,查過目錄的書在圖書館怎樣也找不到蹤跡,可藏在心里很久的書卻能就這么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里。
以前感到名人離我們是那么的遙遠包括他們的生活也是那么的神秘,需要用仰視的方式來觀看,可看了這本書明白了原先名人的生活和我們普通人的并無二致,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有時更甚之,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還多,但他們依然樂觀,依然饒有興味的生活,不斷的“探險”找到生活之美,對親情的'那份眷顧,對家人的那份愛更真更純,也許這就是名人與我們的不一樣吧,他們更愛生活,更懂的珍惜身邊的朋友。
《我們仨》讀后感5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仨》這本書里的一個片段。《我們仨》這本書有很多的好句好段,而我讀到的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想著想著,忽然動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我怎么能讓鍾書坐上一輛不知來路的汽車,開往不知哪里去呢?”這句話。事情原委是這樣的,楊絳先生正在和他的老伴錢鍾書和他的女兒錢媛玩得正歡時。電話響了,在家里他是負責接電話的,電話里說讓他的老伴中書去開會,在明天早上九點會有人開車來接他,不用帶筆,也不用帶筆記本,直接就可以去。
到了第二天,他們吃完飯,一輛車來接中書,他就上了車走了,回到家她也沒心情做別的事情,胡思亂想后更是坐立不安,到了晚上,楊絳先生更沒有心情吃飯,胡亂糊弄了兩口,她坐在沙發上思念著鍾書,想著想著,動了一個可怕的念頭:他怎么能讓鍾書坐上一輛不知來路的汽車開往不知哪里去呢,萬一他遇到危險了,該怎么辦?從這個片段描寫可以看出,楊絳先生在現實生活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后,在自己編的書里也寫出了擔心他們的情節。總的來說,楊絳先生她在晚年時期當丈夫和女兒不再身邊時是特別擔憂的,非常非常擔心她的鍾書回不來了或者是失蹤、迷路了。種種猜想,人都說老伴老伴,老了就怕孤單。就怕失去對方,像小孩子依賴大人一樣。說到這兒我也想起曾經一次和媽媽走散了,害怕失去媽媽那種可怕經歷。記得那次,媽媽領我去金鉆參加畫畫比賽,因為時間沒到,媽媽就在樓下看了幾件衣服,而我也在旁邊玩。過了一會,我玩夠了,想找媽媽,可發現媽媽已經消失了,于是我連忙四處找,都沒找到。我很害怕,總擔心我再也找不到媽媽了。而媽媽也在四處找我,幸好媽媽去發了廣播,讓我在一樓等她。我們再次相見時,媽媽哭的都不成個人樣了,而我也很傷心,就怕再也見不到對方了。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媽媽虛驚一場,而楊絳先生無論是夢里還是現實生活中真真的失去了她的鐘書和圓圓,好好的一家三口就那樣散了,看了讓人心疼,讓人心酸,都說那個八十多歲的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是在誰身上發生都是不愿意的,畢竟那是她至親至愛的人。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以后的生活一定暗淡無光,一定不開心,而楊絳先生卻在有生之年不是去思念親人,而是放在精神生活中,寫出了《我們仨》這本經典巨作,被反復印刷,成為各大院校同學追捧的書籍,誰能想象得到是出自八十多歲老人之手呢!這可能就是楊絳先生一生寫出來的書,所以風靡全球吧!余生楊絳先生又整理了鐘書其他書稿。直到105歲高壽離世,才停止讀書寫作。人的生命不再長短而在于她活的寬度。《我們仨》這本書像我們更好地詮釋了這一點。最后送大家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活得精彩,活得漂亮,此生足矣!
《我們仨》讀后感6
每日勵志: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一個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日子里,我試著接受了“我們仨”的溫暖與滄桑。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鐘書不見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的喊。喊聲落在曠野里,好像給吞吃了似的。”這是一個夢,一個虛幻卻又真實的夢。在夢中失散,在夢中分別,夢中凄凄惶惶,卻充滿萬千思念。夢里四顧彷徨,那人不在,夢醒身旁溫熱尚存。害怕別離,害怕那種手足無措的彷徨。我很幸運,16年來,沒有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也很不幸,在今年的清明節我目送我的大表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火化之前的最后一眼,他似乎還是生前那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也似乎昨天他還在喚我小名。一個夢一個尋尋覓覓十幾年的夢,夢中人在天亮的那一刻,晨曦微醒,他揮了揮手,說:就這樣,走了。獨留他人淚目。表嫂本來很平靜的為他整理著著裝,可是啊。看見朝夕相處數十年的枕邊人就那么離開。終是忍不住嚎啕大哭,泣不成聲。楊絳先生微微嘆息:“鐘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表嫂何嘗不是。人生的死別生離,一場萬里長夢.......
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在《我們仨》第二部中,楊絳先生開頭寫到:“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都是夢。”這一篇章,夢境與現實交錯。鐘書在客舍,阿圓在醫院,而“我”兩頭奔波,夢里輾轉。“我”陪伴著他們,“我”送別了他們。回不到從前的美好,只能在夢中一遍遍溫存。阿圓終于還是回到了屬于她的“自己的家中。”那里沒有楊絳和鐘書,只有阿圓自己。“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溫軟親熱的一聲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了。”“我使勁咽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里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干凈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著,直覺得惡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跨進門,店家正要上閂。”對圓圓的愛,隨著她的離去而變成令人心痛的詛咒,心活生生被剜下來一般,是骨血經脈撕裂的疼痛。這個夢不再像以前那般溫馨。曾經那個萬里長夢若是能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那該多好。生活累了,把這萬里長夢的美好,取一部分,細品,撫慰破碎的心。把一個又一個的小夢拉成萬里長夢。
相守相助,相聚得失。想把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放慢,拉長,一直到未來的未來。我和我所珍視的人和物,不會別離,不會悲傷。曾經是這么想的。
可是啊,在“我們仨”溫暖感傷的文字中,我明白了。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摧,我們在人生道路已走到盡頭了。”
嬋嬋: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久久不相遇,而是當生命線交織再一起后不得不的離別。每個人終會歷經生離死別,最終化作一捧黃土。愿你我都能再短暫的一生中快快活活,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我們仨》內容簡介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鐘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鐘書先后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采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讀后感7
“我”這個字,是會意字,本義是兵器,冷硬靜默,恰如黎明時分,蒼然天色。而從“我”到“我們”,“有夫有婦,然后為家”,再不無依;從“我們”再到“我們仨”,“室為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愈發熱鬧,透著陽光曝曬之后松軟床褥般隨性慵懶的愜意。
“那買花的男人和簪花的女人,最后到底怎么樣了?是否廝守終身?可曾共偕白頭?”毫無疑問,錢鐘書和楊絳琴瑟和鳴。初見即傾心,詩歌唱和,共同游學,攜手風雨,心有靈犀,柴米油鹽里氤氳著醉里吳音相媚好。待到老少同歡眉上笑,一家人相依相扶,散步談心,“吃館子連著看戲”。正如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談到,“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獨及的事。”
所謂幸福,莫過如此:心里寧靜如微火熬煮老湯,悠悠咕嘟著熱氣,好半晌冒個泡,有一個算一個,起承轉合毫不倉促。
楊絳先生在書中遺憾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先生之言甚善。單看“永遠”一詞,就生喟嘆:“永”字象形,解釋為水流長;“遠”字形聲,意為走路走得長。“永遠”是什么意思呢?水流長,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路行長,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自是山長水闊,天各一方。
在笑與淚間活過來的他們,正如木心先生常言,“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不喜不悲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此為文人氣質。
筆墨揮灑宣紙硯,素染一頁紙白,墨暈半硯成殤。伊人妝,秋眉晃,遠了身姿,輕了佳音,明快卻空靈蘊藉,連文偕人全是滿目精致,美不勝收,生芻祭。
《我們仨》讀后感8
通過《圍城》,錢鐘書成為我最為喜歡的作家之一。其實作家這個稱呼放在錢鐘書身上顯得太沒有分量。由于他的原因,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講述錢鐘書一家三口的故事。這本書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給你講述一個普通、溫情的故事一樣,用毫不華麗的語言娓娓道來。就是這本書,讓我喜歡上楊絳和錢鐘書夫婦。
錢鐘書夫婦的婚姻被一直都被視為美好婚姻的典范和楷模。錢鐘書先生對楊絳女士有這樣一段評價,后來被視為理想婚姻的典范:
1、在遇到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情。
2、和她在一起這么多年,從未后悔過作她的妻子。
3、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
什么樣的女人才能如此完美,什么樣的婚姻才能如此琴瑟和諧,讓我用瘦狐貍的理論分析分析。
1、錢鐘書、楊絳夫婦人生觀、價值觀高度一致
楊絳說:“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夫婦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國語言,翻譯眾多文學著作,他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求得安心、專心的`做做學問。在人生觀、價值觀上高度一致。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想成為同一類型的人。
2、兩人互相包容對方
在生活中,兩個人互相包容對方。錢鐘書是一個學問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楊絳懷孕住院那段時間,錢鐘書只能一個人過日子。他每次到產院探望的時候,經常苦著臉和楊絳說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把臺燈打翻了,也束手無策,書里面還有一段說1972年的(錢鐘書當時應該62歲左右)是錢鐘書生平第一次劃火柴。不知道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楊絳那樣如此包容這樣一個人?
《我們仨》讀后感9
1998年,錢鐘書逝世。但罕為人知的是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
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失去愛女,又失去錢鐘書后寫的一本散文題材的回憶錄,書中她以“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個章節,記錄了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以及在人生最后階段的那刻骨銘心的情感。雖都是瑣碎小事,卻有著滿滿的溫情、愛和美好的回憶,盡管有失散的痛和遺憾。
第一次看《我們仨》,感覺沒看懂,這兩天又重讀了一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給我的感觸頗多。首先,三口之家均為當代學者,錢鐘書和楊絳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對自己要求還很高,這個就是他們這一輩子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錢鐘書是一個在學術上智商很高,卻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還有些“低能”,但他愿意為楊絳學著生煤爐子做早飯,平生第一次學會了劃火柴。而楊絳跟了錢鐘書,擔心他生活不能自理,陪同去英國留學,為他能吃得可口,專門租房子單獨做錢鐘書愛吃的中國口味。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錢先生是清華的狂才誰都收不住降不了,唯獨楊先生的淡定和通透潤澤了這份不羈和浪漫”。在此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而作為兩位偉大學者的女兒,錢媛從小雖然體弱,但是生活很樂觀。她很孝順,從小就乖巧懂事,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作為北師大的教授,她忍著病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也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喜歡這對無論何種境遇,一找到機會就恣意讀書的學者夫妻;我也喜歡這一家三口,從年輕時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正如作者在書中說“我們仨,卻不止三人”。錢鐘書與楊絳幸福的學者家庭是不少人夢寐的理想生活,而我也不例外。
其次,最讓我感觸深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自在。”內心的淡定與自在,指的就是心態。我們是應該先追求命運的波瀾,然后才讓自己淡定與自在,還是應該先讓自己淡定與自在,然后再去追求命運的波瀾?毫無疑問,后者更有意義。正如楊絳先生的這句話,我們沒必要非等到人生走到盡頭了才有那樣的感悟,我們完全可以在此刻就讓自己淡定自在,用這樣的心態去對待余生,在淡定自在中追求命運的波瀾壯闊,會看到更加絢麗的風景。楊絳先生見的太多太多,錢鐘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離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釋懷,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有這樣一番感言吧。
最后,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過的每一天。楊絳先生一家人在一起總是有無窮的樂趣,他們非常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時光。楊絳一家人一起吃飯,錢瑗和錢鐘書會發揮“格物致知”的功能,通過聽鄰座談話,舉止,就能知道他們的故事,所以他們去飯館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錢鐘書和女兒一起會童心大發,給女兒的肚皮畫畫,晚上在被窩里藏玩具甚至恨不得把掃把,簸箕都藏進去,逗的`女兒每晚睡前都使勁找東西,而他們一直玩的樂死不疲。看到這些讓我好生羨慕,我們現在的家庭里,相聚時各自玩著手機,甚至給孩子也一個手機,有時待一天一句話都沒有。對于我等平凡的人來說,用心體驗那些微小的、確切的幸福并不是難事,或許是和家人團聚,或許是和好友快樂的交流,或許是聽一首好歌,或許是看一本好書,感知并享受身邊小小的幸福點滴,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快樂、充實。我想,動手動筆將這些小小的感動和幸福記錄下來與親人和朋友分享,也為自己留下一份記憶,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書的最后,楊絳先生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樣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書中她引用了白居易《簡簡吟》中的兩句詩:“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意為: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就如同美麗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貴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樣,美麗但不長久。這兩句恰到好處的總結了全書的精髓,也點透了她一生的遺憾。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眼看著至親至愛的人離去而無能為力,那是怎樣的痛徹心扉啊,我都能感受到那刻骨銘心的痛,想到楊先生的堅強、隱忍,想到這么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要遭遇這樣的痛苦,禁不住讓人潸然淚下。在早已肝腸寸斷,卻極力克制的表達里,我體會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種悲。她的人生何嘗不是每個人的人生,我們終將一個又一個地失去至親至愛之人,我們注定要不斷的告別,注定要一生受盡愛別離之苦。“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鐘書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楊絳去世。他們仨從此團聚,不再死別,亦無生離。楊絳先生在另一個世界和家人團圓了,《我們仨》的故事劃上了句號,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都能像《我們仨》一樣幸福和美滿!
《我們仨》讀后感10
楊絳先生是錢鐘書的妻子。錢鐘書曾給她一個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作者楊絳先生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后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鐘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我們仨》第一部分為楊絳先生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鐘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鐘書先后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先生采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
書中,楊絳先生曾提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錢瑗已經非常衰弱,她請求媽媽,把《我們仨》的題目讓給她寫,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來。躺在病床上,錢瑗在護士幫助下斷續寫了5篇,最后都不能進食了,還在寫。楊女士見重病的女兒寫得實在艱難,勸她停一停。這一停,錢瑗就再沒有能夠重新拿起筆。1998年,楊絳的丈夫錢鐘書逝世。一生的伴侶、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我反復看過很多次《我們仨》,其中有一次是照著朋友的提示,倒著讀。先讀第三部分,再看一二部分,看起來省了很多精力。但是卻少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情感。楊絳先生痛失愛女和伴侶,她把那些撕心裂肺的歲月寫成夢境,樸素地講述著內心的傷痛。就像一位坐在我身邊的老者,講述著曾經的故事,讓人十分動容感慨。
人民網曾經評論,讀過《我們仨》的人,當忘不了里面漫長得揪心的夢,“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內心綻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飽含著熱淚的眼睛”。
《我們仨》讀后感11
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方塘書社的一次交流。還記得當時社友說:“一想到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兩年送走了最親近的兩個人,就感覺到心痛!”這句話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好奇心。楊絳先生是百歲老人,著作等身,才高八斗,與錢老的故事一直引為佳話,這樣的人應該是幸福的,怎么也會過得如此凄慘呢?于是我立刻買了這本書,一拿到書,我就開始閱讀,書中的開頭和結尾有大量的信件和圖片,從這些信件和圖片中,能感受到曾經的楊老是多么的幸福,擁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兒,一個相扶相持相愛的丈夫,過著所有人艷羨的生活。
有些憂愁,隱在笑容里面;有些悲涼,藏在溫暖背后。讀第一部分時,楊絳先生用夢境的方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經歷,令人動容;讀第二部分的時候,我已被夢幻的情節深深吸引,我不知道古驛道在哪里?不知道怎么會有那么奇特的客棧?楊老先生的夢為什么還會穿越?我迫切地想找到答案,于是我一直讀,一直讀,終于找到了答案,可是這個答案卻讓我心痛得無法呼吸,再抬頭時已淚流滿面!原來楊先生也離不開人生七苦,逃不掉生老病死、親人離別的傷痛。整理好情緒,我又繼續讀這本書,第三部分作者用那溫情的筆觸,記敘著她和錢老以及愛女,三人坎坷但卻相互扶持、攜手同行的一生!
錢鐘書先生在學問上是一個大家,可在生活中卻是一個低能兒,拙手笨腳,“常常做壞事”,一不小心會讓墨水把家里的桌布染了,亦或把家里的臺燈和門軸弄壞了,作為妻子的楊先生并沒有責備,反而是安慰、理解錢先生,耐心地告訴他,“我會洗,我會修。”這大概就是夫妻最好的相處模式,包容、理解,相濡以沫。生活中這樣的一個低能兒也會竭盡全力地為妻女做著特別的早飯,每天都做,楊先生吃起來特別香。得夫如此,得女更是驕傲,圓圓自小聰慧,懂事努力。在那個特定時代,圓圓用她所想出的所有辦法竭盡全力地護著她們夫妻二人,細心地呵護她的父母,一家人相知相愛,相濡以沫,這大概就是“家”的'意義吧。我相信無論是生是死,家都將她們緊密相連。
合上這本書后,我仿佛看到一位百歲老人正站在人生路上,反復地回望,從她的背影中,我能看出她的堅強和凄涼,滿心哀傷的她卻面容柔和,她的悲傷并沒有化作可怕的吶喊,也沒有化作無助的彷徨,僅有一位母親對丈夫的懷念和對女兒的思念。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像花兒一樣在綻放著思念。
《我們仨》讀后感12
花一個周末讀完了這本《我們仨》,準確來說也四個來小時,篇幅較短,記錄的大多是回憶的生活瑣事,但就是在這生活瑣事的字里行間中,洋溢著滿滿的“情”,親情,溫情,悲情。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帶著滿滿的思念,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失散的仨人,只留下楊絳先生一人來思念,確是“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死別的深痛思念。
敬佩錢鐘書和楊絳先生對生活、對家庭的態度和方式,與世無求,與人無爭,一家人相守在一起,同甘共苦,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點滴生活中發現樂趣。也敬佩他們對自己興趣和工作的堅持,不論在多么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讀書和工作,相濡以沫的兩人有共同的樂趣是莫大的幸福。
讀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生活。要學的是這種面對紛繁復雜的世事淡然處之的態度,是這種始終不迷失自己堅持做喜歡的事的狀態。快樂可以很簡單,但快樂又來之不易,就像楊絳先生說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要學會珍惜當下的時光。
寥寥數句,聊表對本書的喜愛。讀了楊絳先生的作品,又勾起我重讀錢鐘書先生《圍城》的興趣了。
因為前兩天看了圍城,整天搬了宿舍看到室友有這本書,拿著紙質書就是和電子書不一樣,感覺像看到好吃的一樣撲過去,當時說兩個小時能看完,我用了兩個晚上看完了。 感悟特別多,我的視角也很清奇,之前也讀了倪萍的 姥姥語錄,有時候忍不住淚目。但是這本書卻更感動我,到心里。 從上半部分包括自己讀的時候也有點半夢半醒,到后來的他們仨的石子我感覺他們真的好快樂。現代的人總是想紅,但是他們仨的社交圈很小,是我最喜歡的。 包括錢鐘書分不清左右腳,分不清顏色,楊絳不怎么做飯,被蝦嚇到,我總是好奇他們(高大上的知識分子)是什么樣,原來也是普通人一樣,不知不覺把我的心又和這本書拉近了一段。后面看了楊絳的字,果然字如其人,像她收拾出來的毛巾床角一樣 簡單漂亮。楊絳先生去世時104歲,如果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
因為大學看了大概500部電影,好多都沒寫影評有時候都忘了劇情內容,我覺得什么東西都要經過自己處理才是自己的。以后堅持寫點把。
《我們仨》讀后感13
當我們抱怨這個世界太不公平的時候,靜下心來,尋找生活中最真實、最平凡的感動。歲月是把無情的刻刀,它帶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時光的風口浪尖,只剩下無限的回憶。無法改變的結局,卻依然要堅強走下去。三個人的時光,一個人的回憶。我不禁感動得一塌糊涂。
《我們仨》是著名作家楊絳的代表作。看到書名就會很自然地想到一家三口,事實也是如此,《我們仨》正是回憶楊絳一家三口數十年風雨生活的一部作品。簡單的快樂卻不能一生平坦,小小的溫暖是如此的令人幸福。
書的開篇第一部,以楊絳的一個患得患失的夢開始,這也許就是對生命將息的暗示。雖然錢鐘書一味的安慰楊絳說,這只是老人夢,自己也會經常夢到,但并沒有緩解做這種夢的次數。夢中,楊絳苦苦尋找錢鐘書,要么走入死胡同,要么獨自在昏暗的車站等待,凄凄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說的是那樣的真切又讓人心疼不已。都知道命不久矣,卻能如此惺惺相惜。家,此刻對于他們來說卻變得如此的遙不可及。
楊絳是真真切切堅強的人。面對女兒和丈夫的相繼離去,她沒有傷心到垮掉。從走上古驛道,到古驛道上相聚,緊張而又嚴密的行程,只要有咱三,就有咱們的家。古驛道上,他們三個失散了。
楊絳說,“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不如在夢中,但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如此文藝的寫作與優美的辭藻都掩不了楊絳心中的悲傷。女兒沒了,丈夫沒了,家沒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曾經的回憶。
于是,楊絳開始了她的回憶。她和錢鐘書相遇,相知,相戀,到和諧生小孩,以及穿插在之間的平凡的生活,真實得感動。楊絳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和我共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愈合”。楊絳再也找不到他們了,只能把他們三個人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看著書中的描述,仿佛自己也成了他們之中的一員,靜靜地感受著他們一家三口幸福快樂的生活。最后附錄中真真切切的書信,更是讓我為之驚嘆,也許在當今社會,這樣和睦簡單的一家三口已經不多見了吧。
人生在世,不必有驚世的成績,但必須有自己的追求。人活一輩子,無非是經歷出生、求學、工作、結婚、育子、退休、離世的過程,活得簡單,真實才是快樂。《我們仨》平凡的生活正是給現在的我們一個榜樣。也許有的'人會說時代不同,但是不管是哪個時代,生活還是得繼續,家還是會存在。如今高頻率的離婚率,殺妻殺子殺父的事件已經是屢見不鮮,拋棄妻子的更是隨處可見,“拜金女王”更是令人咋舌,單親家庭、同父異母、小三小四等都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家”這個詞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一碰即碎。我們該去哪兒尋找我們的人生價值與婚姻愛情觀?
《我們仨》讓我看到了愛情的神話,生活的真諦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需要靜下心來看看這些正能量的書,給自己的精神家園加加油。真愛是存在的,但必須得經歷同甘共苦的艱難歲月之后才會不離不棄;和睦的家也是有的,但必須一家人共同經營。生活給不了你想要的東西,就得靠自己去打拼爭取。當我們沒事時,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感動,幸福在我們自己手中。
最后,以楊絳的話來結束我的讀后感,“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當今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后感14
楊絳女士用樸素平靜的文字,把一個相信相靠、相守相依的家庭及各種盡顯風趣幽默、和諧融洽的繁日瑣事展現在我們面前,也沒有震天動地的吶喊,可能已對自己說了無數遍對錢鐘書萬能的“不要緊”吧。可我們不知在這看似波瀾不驚的文字下,涓涓流淌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我們仨”在一起那段時光的懷念。
本書分為兩部分,“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第一部分中,楊絳女士以獨特的夢境形式,虛實結合的手法,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自1935年二人相識相愛共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到1988年錢先生逝世三人徹底失散。面對人生路上各種困難險阻,他們相濡以沫、攜手共進,美好的家庭是一家人一生中最向往、最安全、最溫暖的'港灣。
有趣的是,本書中展現的家庭關系不僅僅是一種。比如錢鍾書與錢瑗是父女,自稱“哥們”;楊絳是母親,而有時錢瑗又成為了“母親”。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生活的縮影,當你剛放假回來,父母為你做飯,這時是廚師與顧客;你寫作業遇到難題時父母來教你,這時是老師與學生;當你生病時父母照顧你,這時是醫生與患者讓我最不解的是為什么如此一個不可分開的家庭,在最后與親人道別的時候,楊絳卻是以簡潔的文字述說,顫顫巍巍的背負著:“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多么至樸至誠又令人心寒的坦然啊。對于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我們也就不難體會到楊絳女士悵然若失的悲涼,像深邃古井里的水,不甚華麗,卻動人心扉。此時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似一滴水珠低落下來,雖力量不大,但可以使這古井里的水掀起層層波瀾。
當你成為家庭中的一員,你就要默許你存在于此,隨著它的改變,你也逐漸趨向于它,也將不得不擁有多重身份。這正是一個家庭被賦予的魔力與力量。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能夠信任、能夠依靠的家人,這必然為前路點起星星燈火,雖然不是很亮,卻鋪滿了整條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缺席,否則整條相連接的光線,再也沒有辦法完整起來,回家的燈也就弱了起來,甚至找到這一盞,找不到下一處。慢慢地,你便成了一個迷途的路人了。
其實楊絳女士較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已是何等的幸運,在這個溫暖和諧的家庭里度過了這么長一段幸福時光,有些父母還未及子養福享樂就遺憾離去,更有甚者明知且有能力去孝敬親人卻啃老反親,親人終悲憤撒手人間之時,卻追悔莫及。為楊絳的家庭以及其他千千萬萬個同類的家庭同情感動之余,我們可曾想過:身邊的人可會隨歲月的變遷,跟著柳兒像在秋天一樣在空中飄零。當他們真的迷失在古驛道上,此時天降大雪,封住了摯愛人的路,又凍住了他們的船,也別怪他們心狠,生死離別,本來就是世間常事,正如燕去燕歸,花開花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玻璃脆”,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些有趣的關系和多重的身份,那都是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關鍵是以后你能不能把這樣的身份反轉對待他們,珍惜當下。
《我們仨》讀后感15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僅僅十二個字,質樸的語言,平實的文字,正是老人對一家三口這些年相知相伴最真實的評價。
《我們仨》,只有165頁,卻讓我感觸頗深。我在清明節放假期間回家和返程的火車上讀完的這本書。一路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享受書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如同四月的微風拂面般柔和,如同細雨滋潤心田,如同陽光暖人心扉,一切都是那么平凡。
我開始靜聽平凡。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簡短的文字,僅僅講述一個關于夢的故事,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兩位老人的真情。夢里,她尋找忽然不見了的他,是那樣的急切,如現實一般。而他安慰她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她說,“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著無言的感動。
我繼續靜聽平凡。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一個夢境如真的“萬里長夢”。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鐘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從這里,老人開始了漫長又焦急的等待。幸好,她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說:‘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里,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里暖暖的,心在微笑。平凡的話語,平凡的人和事最能感動人心,確切的說是觸動了我們經歷過卻不曾在意的人情事。走著走著,終于,他們在“空氣郁塞,叫人透不過氣似的”古驛道上相聚了。“不用說話,都覺得心上舒坦”,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楊絳老人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后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著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濕潤了雙眼,心也在流淚,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阿圓“回自己家里去了”,載著鐘書先生的小船變成了一葉小舟,“我眼看著一葉小舟隨著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沖入茫茫云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著看著,那小點也不見了。”這個“萬里長夢”結束了,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了。
我依舊靜聽平凡。
第三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她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這部分里,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著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讓人能夠感受到什么是相濡以沫的是最后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發,“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確是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真實的寫照。我靜聽著老人講述“我們仨”的平凡生活,也喜歡上了老人說的“探險”。無論是散步,還是去度假,或是去圖書館,好像都是在“探險”。也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探險”,他們搬入新居,開始自理伙食,開始平淡中充滿著趣味的生活。阿圓的降臨帶給了一家人很大的樂趣,也是因為有了阿圓才有了“我們仨”的故事。
喜歡父女倆的對話。面對兩年不見好像已經不認識的爸爸時,她猜疑的監視著,晚飯后,阿圓對爸爸發話了。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她要趕爸爸走。
鐘書很窩囊地笑說:“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這樣絕妙的對話,媽媽怎能不記住女兒吐露的每一個音符句語?又怎能不說“阿圓和爸爸最‘哥們’?我們也能想到楊先生面對女兒的離去,內心是有多么的不舍。一年之后,鐘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碎琉璃脆”。這里,有誰不為之動容呢?
樸實的文字,講述了“我們仨”最真實最平凡的生活,而現在留在先生心里的一定是那些年“我們仨”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有苦有甜有笑有淚,平凡的小家,因為有“我們仨”,幸福快樂。
我靜靜地聽完了一個平凡的家的故事,現在,我要去認真體會我們一家五口的平凡的生活。
【《我們仨》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們仨作文03-20
我們仨經典語錄02-25
我們仨散文欣賞09-11
《我們仨》閱讀心得12-25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質文章我們仨的讀書心得09-29
我們仨讀后感10-21
我們仨讀后感11-28
《我們仨》讀后感10-19
《我們仨》讀后感10-08
我們仨閱讀心得范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