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艾青詩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
今年暑假,媽媽送了我一本《艾青詩選》,我迫不及待得翻開書本仔細閱讀起來。
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我愛這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一直回蕩在我的腦海中。這首詩中,詩人假設自己是一只鳥,通過鳥的歌唱表達了詩人對處于苦難之中的祖國無比熱愛之情和為祖國獻出生命的強烈愿望。
文中鳥所“歌唱”的土地象征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踐踏的國土;河流和風象征了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和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而黎明則象征了獨立自由的曙光、人民斗爭勝利的前景。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加上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修飾語,展現了一個個極富象征意義的畫面,真切感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歌中出現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其次,艾青最真切的詩情都是獻給農民的,他始終關注普通農民的命運,而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他獻給善良而不幸的農婦的頌歌;此外,艾青的詩歌還表現了他追求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著名詩人馮雪峰說過“艾青詩的外表是積極知識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質和力量卻建筑在農村青年式的真摯、深沉和愛的固執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扎根在土地上。”
讀完艾青的詩歌,重溫慷慨激昂的歷史,這些體現了時代搏擊的詩句,像春雨一樣潤澤我的心靈。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2
艾青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他平實無華的文字里包含了拳拳愛國心。將華夏千年的語言文化結合在一起,化成一抹藍色憂郁與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
斯人雖已逝,但他卻將"淚水"種進人們的心田。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這是大家信手拈來的詩句。艾青寫這首詩時正國難當頭,這首詩寫出了他的憂郁,他那源于國民苦難的憂郁。
他用一只鳥的形象開頭,在個體上面的渺小,短暫,與生命的博大形成對比。永恒之間,是為表達自己對土地最誠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著祖國大地飛翔。
“初升的太陽,照在我頭上,久久垂著,不曾抬起的頭上,我們仰起那沉重的頭顱,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們笑得像太陽!”
他的詩就是冬日里的陽光,籠罩在中國上,照在老百姓的面龐上,這縷陽光像一把閃耀的尖刀,直捅反動派和地主們的心臟,劃開封建社會的黑暗。
他的詩中,有不屈的男兒本色,有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的枯榮。土地與太陽、苦難與渴望,構成了他的詩歌。
我們應像艾青那樣愛祖國,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把愛國之志變為報國之行。將艾青的詩傳承下去,永遠被我們這些后輩所歌頌。
斯人已逝,詩情永存。終其一生,始終吶喊著的艾青,唯愛與詩不可辜負。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3
《艾青詩選》是我國現代的詩詞的選集。暑假過半,今日最終把它啃完了。
TOP1《礁石》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被浪花怕打得臉面不堪的礁石,傷痕累累。表面上寫水浪的無情,實際上卻象征著被困難困擾的人。
人,應對坎坷,總是會摔得不成不成樣貌,容易放棄的人會立刻倒下;堅持到底的人會依然站著,帶著一種樂觀,微笑地應對生活,這才是一個人應有的魄力。
TOP2《光的贊歌》
“只是因為有了光,
我們的大千世界
才顯得絢麗多彩
人間也顯得可愛”
“可是有人懼怕光,
有人對光明充滿仇視”
“愚昧就是黑暗
智慧就是光明”
世上的人總有明暗兩分,我們都崇尚光明,但仍有一些人卻把心中的暗念放大。他們想活得權利,有著巨大的野心。
歷史上,那些愚昧的皇帝,各個朝代的奸臣,他們把光明的人一個個剝削去,為了不被推翻;把黑暗的人一個個重用起來,為了鞏固自我的.統治。他們無端地壓迫別人,為所欲為。
可是,他們錯了,因為世界上光明的人多了去了,在一次次的壓迫之下,他們只好選擇反抗,決定經過自我的努力,捅破黑暗的統治,雖然他們的力量很渺小,但公正和光明定會眷顧他們的,他們會為國家的英勇斗爭,一向到底。
……
看似普通的敘述中含著深刻的哲理,我也并不是能看懂每一首詩,也許還需要聯系當時的背景。
敬佩艾青,用筆這個犀利的武器,把一個個需要諷刺的社會現象,寫成了優美的詩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們為國家奮斗。
向艾青致敬……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4
沒有永久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讀《艾青詩選》
橘皮的背后,滿載著中華兒女的堅強、無畏。他們勇敢,他們不屈。殘忍的帝國列強對中國犯下的所有罪惡,無法抹去。艾青,用一支筆,述說著歷史的悲哀。
53篇詩歌,53個故事。艾青的詩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愛國。他像無數戰士一樣愛國。他以筆為武器,寫出對國人的吶喊,對列強的憎惡。艾青用他的.詩,帶著我們向前沖,沖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春》是艾青于1937年4月,為經念左聯五烈士而創作的,把烈士的犧牲與春天的到來聯系起來,表現出作者對于反動派的憤怒和仇恨,還表現一種堅定的信念:烈士們所付出的鮮血代價,是為了迎來更加美麗的春天!
春天來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血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著風的,那些夜聽著寡婦的咽泣,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只饑渴的野獸,甜吮著年輕人的血液,頑強之子的血液,于是經過了悠長的冬日,經過了冰雪的季節,經過了無限困乏的期待,這些血跡,斑斑的血跡,在神話般的夜里,在東方深黑的夜里,爆開了無數的蓓蕾,點綴江南處處是春了,人問:春從何處來?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
我相信,沒有永久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5
《艾青詩選》是艾青的詩選集,是詩人艾青經過“五四運動”寫的。詩歌中,有對人民疾苦的傾訴,也有對戰士們奮戰的歌頌。
如《我愛這土地》,作者用一只鳥的形象來開頭,比喻自己的渺小,生命的短暫與大地的永恒,表達出作者對大地真摯的愛。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鳥,不停地為祖國大地而歌唱。
讀《向太陽》這首詩,我能感受到艾青創作這首詩時崇高而激越的情感。詩中的太陽意味著一種自由,一種解脫。抗戰時期,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時候人們都渴望解脫,自由。終于有一天,溫暖而明亮的太陽升起 ,人們得到了自由。他們希望這太陽永不泯滅,社會不再黑暗。
我希望更多的詩人能有像艾青一樣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成為他們創作的源泉和根基。
《礁石》中“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撲過來”象征著詩人不斷面對著“海浪”的'襲擊卻不屈服的堅強意志,也象征著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可它仍微笑面對海洋,這是一種自信一種堅定!
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他表現了對國家的忠貞。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他表現了對人民的擔憂,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他同我們一樣熱愛著土地與人民!
艾青的精神帶領我們前進,帶領我們沖向未來!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6
有些事情是不可動搖和改變的,譬如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譬如在心中始終保留著某些敬仰的人或身邊親友的位置,譬如對一部優秀作品的基本評判……無論歷經世事滄桑,無論歲月無情漂洗,堅若磐石。
讀艾青的詩集讓我有一種靈魂找到歸宿的感覺,就像在黑暗中徘徊時,降臨的那一縷曙光,照亮了整個前方。
艾青的詩既有古風又有現韻,把中華上下幾千年語言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種藍色的憂郁。雖說我可能更喜歡樂觀豁達一些的詩韻,可艾青的詩更多的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報效之心和詩人特有的精神修養,從中提煉出的詩人憂國憂民的大自我情懷。“假如我是一只鳥,我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詩人的情懷從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將走向何方呢?答案只有一個——祖國的明天。詩人走出自我的內心體驗,為祖國的未來憂思。我難以想象詩人心中超負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責任——“以天下為己任”。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創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艾青博大的胸懷;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它們自然天成,而有著最偉大的手法,這是深厚文化積淀與徹底消化的產物;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我同樣和詩人一樣,愛著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和陽光!
你是冰與雪的化身,沒有對你強烈的愛,聞不到你的芳香!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7
艾青是中國現代詩人,他是中國現代詩代表詩人之一,他的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以深沉、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艾青詩選》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體的詩集,真實的反映了歷史,高度濃縮作者思想,蘊含著強烈的情感。
在《當黎明穿上了白衣》這首詩中,“紫蘭人林子與林子之間,由清灰的山坡、綠的草原”作者運用了三個色彩鮮明的形容詞,在我心中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詩人還特別注意動與靜的結合,一下子就讓整首詩活了起來,仿佛整個畫面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好像進入了詩人意境中。在《我愛這片土地》中,艾青以鳥的形象自我比喻,用飽含激情的詩句傳達出鳥兒對自己土地的癡情,說明艾青有一顆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赤子之心。
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浸潤著作者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著他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中進行的對世界和國家的思考,從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感到昂揚向上的《給太陽》,再到飽含深情的'《煤的對話》都果在字里行間體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為祖國盡一份力,反映出詩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讓周圍所有人團結起來為祖國獻力的愿望。
艾青的詩歌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縛,在感情風格上深沉而憂郁,具有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有戰斗精神的特點,描寫了許多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雖然當今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永遠像艾青一樣保持一顆為祖國奉獻的心。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8
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一段有骨氣的光陰,都在艾青的筆下揮灑的淋漓盡致。
慈母深深情,乳兒記心懷——《大堰河我的保姆》。這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詩,這首詩描繪了大堰河為作者付出的辛勤及自己一生的悲慘命運。結合作者的背景看,大堰河更像是一位親生母親,每天洗衣做飯,曬谷,打掃,干著做不完的農活。在作者受傷時給予撫慰,替作者醫治包扎。可他并沒有喊過累叫過苦,只因她深愛著自己的乳兒,默默地為他付出。她一生都含著笑,直到墜入死亡的深淵,她流淚了,卻只是因為乳兒不在身旁。作者把大堰河比作大地的母親,對大堰河深切的思念淋漓盡現。讀艾青的詩,我感受到拳拳的真情與深深的思念。
士兵的生命是屬于戰爭的——《他死在第二次》。這首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士兵抗戰受傷后再次奔赴戰場,把生命交給戰爭的全過程。這首詩歌的字字句句都是對祖國的滿腔熱情,其中有一句話:“一個士兵是必須在戰爭中受傷,傷好了,必須再去參加戰爭。”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個死循環,并不公平。可我卻認為這是一種面對戰爭毫不畏懼的勇氣、一種為國家做貢獻的'途徑。其中兩個必須,是下了多大的決心,生死不過在一念之間,又是什么?能讓這個士兵養好傷后又重赴前線,戰死也無悔呢?是被迫?不,這是一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邊山”的信仰!讀艾青的詩,我感受到拳拳赤子之心。
讀艾青的詩,悟出許多道理,更貼切的了解舊中國,讓人的靈魂,不,連肺腑也受到震撼!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9
弱水三千,繁花三載,終不及藏于詩句中眉眼似月的神韻。戰火紛飛,塵土飛揚,心中方存一片凈土,在艾青的筆下,我曾被這樣一些詩句打動著。
光陰
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讓河水沖洗得快要不留痕跡了。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仿佛雪萊說過那一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如今所處困境,多么不堪,多么艱苦,堅持走過,一切終將過去。所遭受的苦難則會成為我成長的痕跡,我會被這痕跡包裝的越發完美,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光明要來到了,黑暗留在心中,也只剩記憶,因為光明充滿心中每處。那光陰的故事,打動著我。
日出
我看見日出,比所有的日出更美麗。黎明,是半邊天空的嬌艷,紅得令人沉淪,心中覺歲月靜好。最美的日出是什么樣的,我知道它比那自然景觀美得許多。這日出之前,是遭遇過黑暗的無盡折磨,摧殘著,吞噬著,一顆顆堅定的心臟。這日出,是人們向往著,期待著,細細推算何時到來的景象。經歷黑暗才懂得光明的美好。光明如此珍貴,令人如此著迷。最美的日出,不過于革命勝利在望。那日出的故事,打動著我。
風景
她在我幻想的窗里。那時,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塵土飛揚,硝煙四起,仍有一份真摯的情愫。而這時最最幸運的'是什么?那不過于因我也是生存在她幻想的窗里的。兩情相悅是如此幸運,更何況存在于那個年代,無比珍貴。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別人可望不可及的夢,珍惜眼前人。那風景的故事,打動著我。
明月皎皎,清風疏狂,吹拂詩句彎彎柳眉,讓詩句最好的一面展現在我面前,打動著我。沒有什么不能度過,無論多么艱苦,我總會迎來自己的光明。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0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為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這是詩人林賢治對艾青的評價。這么高的評價,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詩人呢?我懷著疑問,翻開了《艾青詩選》,開啟了尋求答案之旅……
《艾青詩選》收集了艾青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詩篇。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謂是“艾青的時代”。這一階段是中華民族危機最為深重的時期,詩人幾經輾轉抵達延安,接觸了社會底層人民,并目睹了他們的苦難現實。因而艾青這一時期的作品多書寫國家民族的苦難,表達憂患意識,抒發對底層勞苦人民的同情,感情基調凝重深厚。
艾青的詩歌中不僅蘊含著赤子的真誠,還蘊含著感情的真摯,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實的.寫照,是艾青的詩歌之所以動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詩選》時,我總會被艾青那平凡卻帶著強烈愛國情懷的文字給打動。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誦著這一首首詩,表達著對祖國和人民最深沉的愛。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為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關于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對現在生活的思考,就算少了艾青所說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會找尋近期的“盼望”,盼望著我以后理想生活的到達。
又反思一番,要實現自己在未來的美好生活,重要的是什么?是說說而已?是自我欺騙?……這些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只有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付出自己的青春,再加上一顆平靜的心,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才會實現。所以現在,努力吧,少年!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1
《艾青詩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現代詩集,可以說是有啟蒙意義的一本書。詩歌,通常來說短小精悍,但又晦澀難懂,但艾青的詩我卻能讀懂其中大部分。
“愛國”這一經久不衰的主題一直為人們所傳頌,處于新中國成立的艾青也一直為這一主題貢獻了許多佳作。“太陽”這一意向也隱藏著艾青對新中國的期待。
在《太陽頌》中,他以豐厚的情感寫到:“太陽向我滾來,它難以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喚,使高樹攀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這是多么亢奮的語言啊!
太陽是充滿光芒的物體,代表著光明與希望,其中真是蘊含著詩人艾青對未來的向往及追求,我們的群眾將會向著光明一直走下去。我想,正是因為他深處于那個時代的切身體會,才能寫出這么膾炙人心的詩歌吧。
艾青的.詩歌有著壯烈豪情,但又擁有著一切都塵埃落定的平靜悠遠;沒有令人震撼的磅礴氣勢,但字里行間無不透漏出對這片土地深處的情感。
如果要做一個合適的比喻,那么艾青年輕時的詩作,可以是一副色彩斑斕的油畫;中年時的作品,更像是一幅幅獨具中國韻味的水墨畫,寧靜而又淡泊,使人不禁靜下心來仔細欣賞。
《艾青詩選》喚醒了沉睡的心靈,引領了迷茫的靈魂。一本好書,就是一幅優美的畫卷,寧靜淡泊卻又不失對土地的熱愛。
每一首詩歌都是作者靈魂的傾訴與追求;每一首詩歌都是作者的吶喊與呼喚……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2
暑假,媽媽送了我一本《艾青詩選》,我迫不及待得翻開書本仔細閱讀起來。
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我愛這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一直回蕩在我的腦海中。這首詩中,詩人假設自己是一只鳥,通過鳥的歌唱表達了詩人對處于苦難之中的祖國無比熱愛之情和為祖國獻出生命的強烈愿望。
文中鳥所“歌唱”的土地象征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踐踏的國土;河流和風象征了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和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而黎明則象征了獨立自由的曙光、人民斗爭勝利的前景。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前都加上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修飾語,展現了一個個極富象征意義的畫面,真切感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歌中出現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其次,艾青最真切的詩情都是獻給農民的,他始終關注普通農民的命運,而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他獻給善良而不幸的農婦的頌歌;此外,艾青的詩歌還表現了他追求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著名詩人馮雪峰說過“艾青詩的外表是積極知識分子式的,但他的本質和力量卻建筑在農村青年式的真摯、深沉和愛的固執上,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扎根在土地上。”
讀完艾青的詩歌,重溫慷慨激昂的歷史,這些體現了時代搏擊的詩句,像春雨一樣潤澤我的心靈。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3
《吹號者》,是我在這本書中看到比較有感觸的一篇文章。
吹號者,比起那些打仗的士兵更辛苦。從艾青的詩中:
“吹號者從鋪散著稻草的地面上起來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濕的泥地上。他輕捷地綁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過了臉,他看著那些發出困乏的鼾聲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攜去了他的號角;門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沒有到來。”
看出他們是被黎明比較早驚醒的人。天還在黑暗之中,他們就用浸濡著血跡的銅號吹響帶著新希望的黎明。
他沒有任何怨言,他甚至認為這是一個神圣的事。他看著山,呼吸新鮮空氣,便吹響了銅號,可是誰又能知道在這響亮的號聲背后卻是吹號者的痛苦。
“當他用自己的呼吸摩擦了號角的銅皮使號角發出聲響的時候,常常有細到看不見的血絲,隨著號聲飛出來……”
艾青也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號者,他不懼痛苦和勞累,為當時社會的新希望奮斗著,吹號者的臉常常是蒼黃的,剛開始我覺得有些夸張,可在后面的閱讀中慢慢認為這是對于他們而言在正常不過了。他們在那些蜷臥在鋪散著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在那些穿著灰布衣服的污穢的人群里,比較先驚醒。
在決不回頭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著的人群里,在緊密的連續的爆炸聲里,他吹著比較熱烈的號聲,激勵著熱血奮戰的戰士。在比較后的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胸膛時,他緩緩的躺下了,卻沒有人發現。
在這首詩里,他為我們在中國歷史的廣場上塑立了一個吹號者和浸濡著血跡的銅號的形象,讓我們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聽到那曾經喚醒了一個民族并激勵這個民族奮勇前進的號聲,也展現了艾青的愛國情懷。
艾青的詩歌讓人蕩氣回腸。
艾青詩選讀后感 篇14
《艾青詩選》是艾青的詩歌選集,其中的詩歌是艾青經歷了“五四”運動,才寫出來的。從詩歌的風格上,能夠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進取,反對黑暗歌頌光明;建國后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
在“五四”戰斗之前,艾青寫出來的詩歌一般是描述太陽、火炬、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恐怖的病恨以及對黎明,光明期望的向往與追求。而在建國后艾青的詩還在歌頌人民的勞動資料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從艾青的愛國心,我想到了那時的中國還涌現出很多的愛國者……
徐悲鴻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學畫畫,1919年徐悲鴻到巴黎深造在那時中國落后留學生備受欺凌。之后徐悲鴻憋足了學習的勁兒,勢為祖國爭光。徐悲鴻在1924年畫展引起了轟動,使整個美術界震驚。
魯迅從青年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宏偉志向,這證明了有志不在年高,他自覺地把自我的一切獻給解放事業。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著甘為孺子中”為傳頌的名句。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魯迅逝世后,全國人民給他獻上了“民族魂”的大旗,這正是人民對他中肯貼切的評價。
這就是魯迅與徐悲鴻的.愛國之心,而我們從他們的品質中我們能夠學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期望全在我們少年的身上。所以同學們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完美,讓一個富強、民主、禮貌的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艾青詩選讀后感】相關文章:
艾青詩選摘抄好詞好句04-19
名著《艾青詩選》讀書收獲范文09-20
艾青詩選好詞好句摘錄10-13
艾青詩選心得體會04-20
2022艾青詩選好詞好句摘抄09-27
經典《艾青詩選》讀后感09-20
《艾青詩選》讀后感09-01
《艾青詩選》經典讀后感10-25
《艾青詩選》讀后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