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知天性》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知天性》讀后感1
最近在微信讀書上看完《認知天性》這本書,顛覆了我以往對于大腦科學、認知規律以及學習策略的固有見解,得到了一些啟發與感悟,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認知天性》這本書是由11位認知心理學家通過長達10年的團隊實驗研究,并由作者彼得·布朗編纂的認知心理學讀物。書中通過科學研究提出了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透徹解讀了人類普遍的學習規律,并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推導出了最有利于大腦“學習”的認知法則。
學習不是一件一廂情愿的事情,我們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成為一個高效能的學習者。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學習一個概念的時候,花費的心思越多——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或是理解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就能越牢固的記住這個概念。到目前為止,不管在什么領域,人們在學習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的時候,總是傾向于反復閱讀,并進行集中練習,這其實是效率最低的一種學習方式。與反復閱讀這種固有的學習方式相比,回想事實、概念和事件會更有效,這種方法被稱為檢索式學習。書中的研究告訴我們,重復式的集中練習只會讓大腦產生“已經學會”的假象并出現學習疲勞,從而無法產生長久記憶,也達不到真正的精通。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自我檢索,檢索時付出的認知努力越大,記憶的效果就越好。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挑戰天性的過程,只有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會有長久的記憶,記憶的效果也越持久。
多數人認為,頻繁的集中練習是學習某項知識或技能的不二法則,但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只有當練習被分散安排在有間隔的練習中時,才能產生更長久的記憶,也更有效率。間隔練習可以使知識儲存的更牢固,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學用,培養成長型思維,將平面的知識加工形成復合型知識,使我們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心智模型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大腦的'一款“應用程序”,這款應用程序是動態發展的,過去成功的經驗塑造了此刻的思考和行動方式,而未來生活中會出現更多的成功經驗,辨別提取他們的一般規律并靈活應用,將會構建動態發展的心智模型。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型和學習風格,將會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大有裨益。
現階段法院庭審工作壓力大任務重,聯系《認知天性》里提到的學習原理,我們可以在結案后的空余時間里,在腦海中檢索案件庭審的細節,與最新的法理、案例進行關聯對比,提取出案件庭審的有效經驗,形成常態化的心智模型,為以后工作提供有效的解決策略。
《認知天性》讀后感2
1.重復讀寫vs檢索式的學習
重復讀寫,這個應該很多人都清楚,從小的重復讀課文,記重點,記單詞。檢索可以理解成百度搜索一樣,在腦中去搜索你學到的知識,檢索式的學習是指你學完一遍之后要把書關上,去回顧書中的的內容,書中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是怎么闡述的?通過檢索,思考的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書中講了不少的對比實驗來說明這樣的方法,這里就不一一說明。
重復讀寫為什么效果不好呢?重復讀寫,看上去很熟練,你會覺得相關的知識都清楚,往往給你一種你完全掌握的假像,但實際上對于知識并沒有掌握,在重復讀寫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只是不斷的重復這個過程,大腦可能根本就沒有運轉。
檢索式學習,在檢索的過程中,大腦會找思考,找到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會加速運轉,與相關知識點的樹突將會接合,形成更快速的結全鏈。
2.集中練習VS間隔練習,穿插練習
當你在學習籃球的時候,教練安排的練習通過都是集中練習。投籃怎么練呢,今天先練投籃,先練手部動作,教練先示意加講解標準動作,然后開始練習,在教練的指導和不斷的練習下,手部動作標準了;接下來練腿部動作,同樣的套路再來一遍;再接著把手和腿部動作組合在一起不停的練習。最后大家都能夠熟悉的掌握這一套動作。然后第二天開始練習運球,同樣的套路;第三天開始練習其他的。這個就稱之為集中練習。
而間隔練習和穿插練習則不太一樣,比較今天上午練投籃的手部動作,下午可能練運球的某一個動作。第二天上午可能練搶籃板的動作,下午練習投籃的腿部動作。
集中練習講究的是一段時間只練習一種動作,而間隔練習,穿插練習則是要求一段時間練多種動作,然后過段時間又需要把之前的動作拿回來練習。書中用投沙包,體育練習這樣實際的對比例子說明了間隔練習,穿插練習的效果更好。其背后的原理在于集中練習往往練習的'是人的短期記憶,短期來看人們很快就掌握了一個知識,一個動作,但由于缺少下一步的機制轉化為長期記憶,很快就容易忘記。并且在實際使用知識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只使用單一的知識,動作。而穿插練習,間隔練習則利用了人的記憶曲線,以及前面講的檢索學習,通過綜合的,多次短時的練習,將知識轉化為長期記憶。生活中如何進行間隙練習呢,比如你今天在看書的時候,有些書可以不必按照書中1,2,3這樣的章節看,可以先看1,再看3,再看2,當然僅限前后沒有先后順序的書才行。或者看一部分之后再看看其他內容的書,刷刷劇(給自己看抖音找了一個好借口),再回過頭來看,看完之后放一段時間再來回顧。樊登讀書里面就講到他看完一本書后放一段時間再來寫思維導圖,也是利用的這一點,我這個讀后感也是在看完書之后幾天再寫的。都是利用的間隔學習,過一段時間,讓自己的記憶有一些遺忘,加工以后,再進行檢索,加深印象。
關于這一塊書中有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實驗過程中,有很多人都認識到了穿插,間隔練習的好處,但后面這些人又回到了集中練習。作者認為集中練習可以給人看來短期的成就感,讓你覺得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而穿插,間隙練習則要過幾天,甚至好幾天才有效果,雖然效果好,但是收益在一段時間以后,所以人們為了短期的成就感,又回到了低效的學習方法。
《認知天性》讀后感3
心理學家將學習/記憶過程中的三個階段分為:編碼(獲得信息)、存儲(將信息維持一段時間)、檢索(以后使用信息)。只要你成功地記起某事,這三個階段就完好無損。遺忘(或者說出現失敗記憶——檢索某事時發生的錯誤“記憶”,卻認為它是正確的)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階段。
今天的心理學家一般認為,人至少擁有兩種智力:一種是流體智力,指推理、發現關系、抽象思維,以及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頭腦中保留信息的能力。另一種是晶體智力,指積累的關于世界的知識,以及從過去的學習與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程序或心智模型。兩種智力共同作用,讓我們能夠學習、推理并解決問題。人在一兩歲時,突觸的數量會達到頂峰,比成年后的平均水平大約多出50%。之后,突觸數量的增長會比較平穩,直到青春期前后。經過了青春期的爆發增長后,大腦有一段時間會去除突觸,因此突觸的'數量開始減少。在16歲左右,大腦發育成熟,這時,突觸大約能形成150萬億個連接。大腦中整合學習與記憶的區域——海馬體——可以終生生成新的神經元,這是大腦會持續改變的另一個基本證據。這種現象被稱為神經發生,在大腦受創恢復和人的終身學習能力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學習與記憶都屬于神經處理過程。檢索練習、有間隔的練習、演練、規則學習,以及建立心智模型都能提高學習與記憶水平。那么有沒有策略或做法可以當作認知“乘數”,放大目前的智力水平呢?的確有三種:抱有一種成長心態、像專家那樣練習,以及建立記憶線索。你要相信智力水平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
《認知天性》讀后感4
你是否還認為長時間的背誦課文中的段落或是不斷的重復課本上的術語,就可以把他們牢牢的烙在記憶深處。
你是否讀書時還在用熒光筆,加下劃線,長時間盯著筆記和課本,認為這樣就可以把重點內容記到腦子里。
你是否還認為智力水平是天生注定的,學無學業無成是因為先天不足。
但本書研究后發現,反復閱讀往往是白費力氣,浪費時間,因為反復閱讀只能產生短暫記憶,他讓我們錯誤的感覺到自己已經掌握了所學內容,但這些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大腦遺忘。
但為什么明明知道反復閱讀和畫下劃線不會對我們的長期記憶有幫助,但是許多人仍然堅持使用呢?因為做這些事對于他們來說不大費力,而用大腦思考問題是一個很耗能的過程。大腦很排斥這個過程,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挑戰人類天性的必修課。
那如何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我們學習的的目的:
首先你要讓你學到知識技能,在腦子里隨時待命,這樣才能在以后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并抓住解決問題的機會。其次你的技能是一種條件反射,不需要任何思考。同時你需要將技能變成一種心智模型,隨時提取,任意切換。
為了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書中將形成長時間記憶的學習分為三個步驟。
1、編碼:對短期記憶中的信息進行編碼,這些短期記憶還未被鞏固,成長為的記憶中的知識表征。
2、鞏固:將新知識進行辨識,賦予其含義與長期記憶中的知識進行聯系。
3、檢索:更新所學知識,并讓你能做到學以致用。
其中鞏固記憶的幾個關鍵點需要知道。
學習總是建立在已知基礎上的,我們是通過與已知建立聯系這種方式來解讀和記憶中的事情的。
長期記憶基本上是無限的,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可能為新知識建立聯系,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書讀的越多就越容易學習,這就是“知識的滾雪球效應”。因為他原來的知識量夠大,所能產生的聯系就越多。
其次提高檢索效率的方法:
明白回憶所學知識的難易取決于對信息的'重復使用,其中階段性的檢索所學,有助于強化記憶間的聯系,常用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階段性的考查。
重復進行費力的回憶或練習,有助于把所學知識整合成心智模型,如開車感知和操作就是一個例子。
練習中條件如果發生變化,或在檢索中穿插安排對其他資料的學習,能強化自己的辨析和歸納能力建立立體的知識體系。
試著自己對所遇到的問題先嘗試解決,就算錯也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也能把正確的答案或解決方案記得更持久。
我們知道了如何思考,那么我們如何建構建我們學習的心智模型呢?
1、富有成效的挫敗感是是加深記憶的重要方法: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發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了明天字就會消失。
2、檢索式練習提高記憶持久性:與反復閱讀這種復習方式相比,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更有效,這種方法被稱為檢索式練習。檢索會強化記憶并阻止遺忘,我們在閱讀過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后,只需要用一道簡單的小問題考考自己,就可以鞏固所學強化記憶,而且效果比重讀課本和筆記好很多。大腦不像肌肉那樣可以通過鍛煉來加強,但負責學習的神經回路確實是可以強化的——具體方法就是記憶檢索,并練習所學東西。其中考試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
3、有時間間隔的檢索練習能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中途有時間間隔,你會在中途期間感到稍有生疏,或者把兩件或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時,檢索的難度會更大,而且你會覺得收效不佳,但實際上這樣做會讓學習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靈活的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4、犯錯與挫折是給記憶鏈條打上記憶結的重要方式,如果你感到學習非常吃力,那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如果真的想達到真正專業程度就要明白,努力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錯誤并改正錯誤,其實是在搭建通往高層次學習的橋梁。
5、學以致用檢驗學習效果的試金石:將新知識放到更廣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學習。從心智之中提起關鍵概念,并把這些概念組成一個心智模型,同時把這些模型與已知的知識聯系起來,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更好的掌握復雜知識。
《認知天性》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如何有效的學習。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或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掌握了學習能力,你才能參與競爭,才不會落伍。
《認知天性》讀后感5
《認知天性》是一本偏理論的書,如果你對純理論的文字感到厭煩或枯燥,那么這本書你是不太容易堅持下去的,總結來看,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是通過自己的摸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不斷的思考,來深化對某一個知識領域的認識和理解直至精通。
書中提到了很多學習方法,比如模擬現場法,這個確實是實戰性知識技能的最佳方法,比如你想學習PS技巧,看萬本書不如動手做一張圖來的'印象深刻。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貫穿人世間的基本法則,比如二八法則,在這個商業社會,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你80%的利潤,是來自于你20%的客戶。
那么這本書給我自己的啟迪是,一本書,真的需要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嗎?答案是確確否定的。因為這本純理論的書籍,如果你不是打算借鑒其中的實際例子,而僅僅是和我一樣帶著“認知天性究竟是什么樣的天性,我們怎樣提高自己的認知和學習能力“的問題來閱讀本書,那么,你完全可以跳開例子,看看每一章節的小標題,然后看看每一章節的最后一個小結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而如果你想跳過所有的例子和闡述,直接翻開本書的第8章,開始學習絕對的實用干貨。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章節是第七章的“學習執行力比學習技巧更重要“這一小節,在各行各業,任何一件事情,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結合前文所述,所有事情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模式才比較好:深入而有效的思考——徹底而有效的執行。
《認知天性》讀后感6
高強度的重復性訓練歷來被廣泛認為是行之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培訓者/教師對該種方法的使用爐火純青,受訓者/學生對該種方法的使用也習以為常、并將之作為首選的學習方法。我個人的20年學習生涯也是如此。通讀該書之后,有了醍醐灌頂之感、豁然開朗。
該書指出:連續性的、重復性的聯系被證明是沒有效果的(低效的),主張使用有間隔性的、有穿插的、多樣化的方式、配合檢索練習進行不斷反思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學習。
間隔與頻繁相對。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也許它能讓我們通過第二天的考試,但是對長期記憶及技能的掌握是低效的。通過設置合理的間隔(一天或是一周?)進行練習記憶在大腦中的痕跡更深、越能與已知知識產生連接。
穿插與集中相對。集中式的練習我們很熟悉,舉數學練習本的例子來講,練習題一般是一類問題集合程一個章節(幾何一章、不等式一章……)。穿插式的練習就是把所有的題目打混進行練習,從感覺上好像效果不如集中練習來得慢,但是從長遠記憶上看效果更加好。
多樣化與單一相對。我對此的理解是,即使是做同一類的練習,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而不需要固守一個“姿勢”去反復。
作為一個記憶不出眾的普通人,通過書中的`理論依據去反思自己近20年的學習經歷,深以為然。相比單調的重復性練習,無論是檢索式練習、反思性練習、測試、還是生成性學習(在沒有被教導的前提下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被稱作生成式學習,意思是學習者是在生成答案,而不是回憶答案)都無疑是“痛苦的”,基于大多數人“趨利避害”的惰性,“重復閱讀”顯得更加友好,加上“重復閱讀”帶來的“我好像已經掌握了多次閱讀過的知識了”的這種假象,令這種方法更新受歡迎(也許使用這種方式,施教者也感覺更加輕松?)。
書本給出理論知識,結合實際來說有以下情況也許“重復性、機械性”的練習仍有很大的使用價值:明天將有一場重要的考試!多年的經驗證明,“臨陣磨槍”是應付期末考試的有效工具(當然,針對掌握知識,這種方法太過于“不負責任”了)。另外,有技巧的去練習“記憶方法”是有很大價值的(區別于“重復性練習”的死記硬背)。
該書還結合腦科學分析了一些影響智商的因素,認為智力水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對這部分內容的舉證并沒有那么“有力”,究竟”努力“能對智商產生多少影響也許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也許并沒有那么樂觀?)
作為一個不需要再應付應試考試、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學習技巧進行長期學習且想要做到掌握技能的人,我決定要馬上開始調整自己的學習風格了。
《認知天性》讀后感7
前兩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攻讀了《認知天性》這本書。并非夸大其詞,而是有感而發,我覺得,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很大。剛剛畢業不久,就我本人而言,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是有限的,有很多事情我不知道;有很多領域我還沒有涉及;有很多很多東西我需要去學習。《認知天性》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從小我都是學習很平常,但是也不是特別差的那種,在小學初中一直都處于中上等,高一的時候差一分進入重點班,當時的我選擇了留在了普通班,這個成績讓我在當時的班級很快引起了班主任老師的重視,于是我在老師的重點關注下成績也算是班級中的佼佼者,下,我成了一名,他們眼里的“好學生”。因為學的是文科,各個科目需要牢記的知識點較多,臺燈和小桌子都是必需品,每天早上,我們這批所謂的好學生五點起床,晚上熬夜做題,有時候一做就是晚上一兩點。課本上五顏六色的顏色標記,各種筆記密密麻麻。總之,高一之后的那兩年,是真真正正的用心學習了兩年。通過這兩年,我打破了家里人對我以往的認知,我沒有走上她們為我規劃的專科之路,然而我并不為之慶幸,因為我付出的努力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應該只是考取這樣的一個成績,毫不夸張的說,我甚至吃飯都在記單詞。
《認知天性》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你只是假裝很努力!人們都不喜歡挑戰自己,也不喜歡挫敗感。相比較而言,一遍一遍地畫線要輕松得多。可惜,輕松的學習是無效的。很多人自視為好學生,一絲不茍,但是事實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學習。自認為已經掌握了所有學到的道理和經驗,但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那些不給自己出難題的學生,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學習資料的掌握程度。我想之前的我就是這樣的,我自認為老師講的我都懂了,很輕松的接受了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點。結果就是,即使我很努力,但我已經陷入了誤區:一是不知道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的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二是愛使用那些會讓自己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知識的學習方法。
有的人以成績為目標,而有的人則以學習為目標。對于前一種人來說,他們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對于第二種人來說,他們努力則是為了學到新的知識或技能。追求成績的人會在無意識中限制自己的潛力。如果你在意的是證明或顯示自己的能力,你就會挑選那些自己有信心克服的挑戰。你想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聰明,因此你會一遍遍地重復自己擅長的東西。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就會選擇難度去不斷的加大挑戰,而且會把挫折理解為有用的信息,從而集中注意力,更具創造力,也更加努力。做好自我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根據實際情況,每天或者每周接觸一件新事物、新領域,這是我讀過這本書的切實想法。
《認知天性》讀后感這是一本關于學習的書,本書闡明了學習與記憶的過程,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習效率的方式方法和一些重要卻被忽視的教育理念。對于教育和培訓行業的老師與講師的教學培訓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對學生和職場人士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摘抄與感悟:
1、感到學習吃力,說明正在學習重要的東西。根據過往閱讀經驗,那些枯燥的讓人讀了犯困的書,反而給我帶來更多收獲,如邏輯、哲學(原理在于學習困難的知識會刺激大腦不停思考)。
2、在學習某一課程和技能時,不要忙于在書上記筆記劃重點做記號,這種輕松且不費腦的活動并不能真正使知識留存在大腦。
a、有間隔的、內容穿插的自我測驗(考試),查漏補缺,有助于對知識的掌握。
b、注重對重要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復述。
3、遇到復雜問題(難題)先嘗試自己解決,不能解決時再去找答案或尋求幫助,這樣得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對我們的影響將更加深刻持久。
4、復盤法(反思):撰寫日報或周報,總結過去這段時間做過什么,結果怎么樣,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提升,今后怎樣做的更好
5、學習的新技能新知識如果不應用,很快就會遺忘。
6、關于犯錯的教育理念:現在社會人們凡事太關注結果,不允許失敗,容錯空間小。對失敗的恐懼導致我們不敢不愿嘗試新事物,不愿意冒險,這極大抑制了我們的創造力。事實上,犯錯卻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經歷多次失敗,才能發現什么適合什么不適合,才能找到可行的通往成功的路徑。要敢于嘗試,錯了也沒關系,多數人會因為沒做而后悔,而不會因為失敗而后悔。
7、列出自己的目標,想要做到的事,想要取得的成就,然后列出達到目標需要的能力和需要學習的東西,以及怎么訓練這些能力(找到相關學習路徑)。
《認知天性》讀后感《認知天性》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知,以往覺得正確的學習方式都是書里所說的“看起來很努力的”方法。重復閱讀與集中練習會讓人越做越熟練,會逐漸產生“已經記住了”的錯覺。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無法產生持久記憶,這樣會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識水平。
個人讀書摘抄歸結以下幾點:
1、認清學習的本來面目
本書的理念就是要讓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在腦子里隨時待命,這樣你才能在以后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并抓住解決問題的機會,讓知識成為條件反射。首先,要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其次,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學習并記憶,終生不怠;再次,學習本身是一項可以獲得的技能。學習的成果好壞不能靠自己感覺,而是要用考試的方法檢驗。每次測試都是給記憶和學習加一個節點,給知識鏈打上記憶結。
學習分三步:編碼、鞏固和檢索。編碼就是我們常說的了解一個知識,鞏固就是當了解一個知識后要及時練習,檢索就是在過了一段時間后,努力把這個知識回憶起來。當花費了很大力氣,才想起一個知識的時候,效果最好。
2、“后刻意練習”時代
“后刻意練習”所講的就是間隔練習、穿插練習、多樣化練習。間隔學習使知識存儲的更牢固,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在這基礎之上,間隔學習比連續學習效果要好。比如,一個八小時的課程,一天學習四小時分兩次(在兩周里)學完,要比一次學完好。這樣可以給大腦一個緩沖時間和回憶的刺激。穿插學習不同的內容,比學習單一內容好。道理和上面的類似,不停的折騰就是為了刺激大腦,這樣可以加強記憶。
3、學習的心理學規律
欲求新知,先忘舊事。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很難,但比這更難的是改掉一個舊的習慣。更確切的說,不是改掉舊習慣,而是先把舊習慣放在一邊不去用它。一個人普通話不好,通過努力學好普通話,他不會忘記原來自己的方言,而是可以自由的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切換。所謂的習慣也是如此。越容易被想起的,就越容易被忘記。檢索練習是強化所學的一種方法,某件事物你所耗費的努力越多,你學的就越扎實。
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理解知識。學了一個新知識,如何才能記得牢,就需要把它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敘述一遍,這樣可以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遇到了相似的應用場景,就要試著去使用,進行知識的遷移。
制造良性干擾。很多人學習的時候,總是要找一個安靜良好的環境,其實這往往更不利于學習。適當的噪音能夠讓人更加集中注意力,字跡略為模糊,反而能夠讓人更加印象深刻。因為這些不完美的外界環境,都能刺激大腦提高注意力。
適度困難更有助于學習。人們都喜歡做沒有挑戰性的東西,但這樣會使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弱。只有不斷的去做那些略為困難的事,跳出舒適區,才能使自己進步。
4、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式
學習時避免錯誤和記憶扭曲。對一件事情,我們只會記住其中對自己情感影響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細節,則由自己填補,暗示及其他事件的干擾都會歪曲我們的記憶。
用時間和測驗評估自己,測驗對于學習的重要性非常之大,我們稱之為節點反饋,一個公司在做培訓的時候,學校在做課程考試等等其實都是需要做一個節點反饋,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查漏補缺,還可以自己的學習進度。
5、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為什么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我的理解是,即便你的學習方法很對,學習東西也很快,但是如果不持續學習,最終也會全部忘記,所以最好的記憶方法是堅持長期學習,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把之前學到的東西進行串聯。
給職場人的學習策略:多做檢索和反思,思考自己工作中的問題會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給學生的策略:要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多用回憶來挑戰自己,要有間隔的安排檢索聯系,最后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
《認知天性》讀后感8
本周讀《認知天性》,印象最深的有兩個詞,一個是“集中練習”,一個是“穿插練習”。“練習”這個詞我們太熟悉了,大到中高考,小到家庭作業、課堂練習,一道道練習題都失敗在教師和學生面前的“練習”,本質上都是對知識的檢測和運用。前幾章內容提到檢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檢測是正規嚴肅的練習,經常參加測驗的學生對課程的評價更高,檢測的分數也是師生最為關心的,而平常的練習呢?我們該如何運用?
作者認為:“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有間隔地安排練習,雖然感覺上成效沒那么顯著,但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你在這段時間里出現一些遺忘,讓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回憶學過的概念。這樣做不是要讓你產生領悟的感覺,你沒意識到的是,正是花費了更多的心血,學習成果才變得牢固。”正如彈簧一樣,需要張弛有度,練習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是為了刺激人的大腦,從而更好的記憶知識。舉個例子來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知識點已經讓學生反復背記過了,每次問總能回答的很好,某次課堂檢測,讓學生寫出答案,結果學生自己都很驚訝,他們或是粗心掉字了,或是寫錯字了,這樣的政治概念是不能有改動的,所以顯然不能算對。經過這次失誤后,后幾次抽查都沒有在發現問題。隔一個星期后的一個測試,第30題的`第一小題又考到這個知識點,沒想到還是有五個學生錯了,看著學生一臉復雜的表情,對應《認知天性》里的觀點,的確是有道理的,有些知識點不用天天重復練習,隔段時間練習或檢測一次,學生受到的“刺激”會更深,正如作者所說:“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
對語文課來講,穿插練習更是十分必要,大量的背記知識點,如果不隔斷時間練習來刺激一下,可能本來記得再牢的知識點也會變得模糊,我們要善用“穿插練習”,對普遍有問題的知識點,在一定時間內采用“集中練習”,直到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再換成“穿插練習”,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練習,效果定會更好。
《認知天性》讀后感9
七月份的讀書主題是認知天性,讓我很容易想到,什么是真正的學習,是老師講了同學聽了就掌握了嗎?作業到底在教學中有什么作用,教學與自學到底應該什么比例?
這些問題,我是直到教了兩年多的書之后,才能有所回答。
首先近兩年來,第一個感悟就是,初來當老師的都太喜歡教了,太喜歡講了,恨不得把每個知識點從頭到尾分析的徹徹底底,什么都想講,結果,拿小學英語來說,考試大綱只是要求學生會說會理解,對話句子,你看你把例句解釋的清清楚楚,不給學習練習,朗讀的時間,講的太多又有何用,難道真的是老師講了,學生就會了,根本沒有這個因果關系。根據認知關系 ,一個知識,必須有知識輸入和知識輸出。教師的講解,課文的內容和音頻視頻,可以理解為一種輸出,學生根據學習模仿,聽講,練習,建立了知識輸入和知識輸出之間的關系,再然后通過活動或者習題的方式展示表達出來,才算真正建立了知識輸入和知識輸出之間的關系。所以過了很久才明白,為什么小學英語要設計那么多游戲,設置兩人一組對話,設計分角色表演,都是建立知識輸入輸出之間聯系的'方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占據了發揮了什么作用呢,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咦,這豈不就是新時代課改對于教師的要求嗎?所以即使到了現在兩年多了,我已經學者在改變教學風格了,然而仍然沒有做到最好,不過我已經認識到了,在19年下學期教學三年級下學期英語的時候,我作為雙師課的主班教師,只是讓他們上好雙師課,檢查他們的背誦唱歌,記憶單詞,講解作業 ,輕輕松松,在期末居然考出了好成績,從而我自己從實踐中發現,就是這個真理。
那就是教室不應該是一言堂,教師要抑制住自己想要不停講的欲望(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種情況,反正我是有的),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并且大膽給與學生自己時間或是自學,或是自己背誦。不是還是還有習題課和考試嗎,就是這個道理了。
《認知天性》讀后感10
相信無論是對于正在讀書的學生,還是已經踏入社會的職場人士,學習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恰巧前幾天剛讀了《認知天性》這本書,于是想試著總結一下。
《認知天性》是由國外11位認知心理學家耗費10年心血總結出的人類普遍學習規律,打破原有的學習誤區,獲取復雜時代最有利于大腦的簡單學習方法。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為什么我上課認真聽講并做筆記了,最后考試成績反而不如那些又打籃球又玩游戲的同學,感覺他們學習所用的時間并沒有自己多。然后往往就會這種問題歸結到一個結論上,就是別人可能真的比自己聰明。如果你們覺得這個答案是正確的,今天告訴大家一個書里的概念:直覺是最不準確的,研究顯示直覺來源于我們的潛意識,潛意識不同于我們大腦皮層經過學習、實踐等逐漸形成的表意識。潛意識會本能去規避所有讓我們痛苦的情緒,比如傷心、疲憊、恐懼等等。如說說健身,我們知道健身對身體有好處,我們應該去健身,這是我們的表意識在下達指令,但是健身會很累不如在家刷劇玩游戲,所以今天就先不去了吧,這個時候是我們的潛意識在下達指令。就像書中所說,成功需要我們把每一步都做對,但是失敗卻可以歸結到任何理由上去,所以承認別人比自己聰明,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為自己的妥協,找的一個理由,從而讓自己不那么有挫敗感,因為承認自己不行那就能夠心安理得地認命了。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真正的答案是:他們并沒有比自己聰明到哪去,只是學習的方法不合適。
在討論學習方法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大腦是如何進行記憶和學習的。人在出生時會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被稱為神經元,連接彼此神經元的是突觸,通過突觸,神經元之間可以傳導信號,在出生前后很短的時間內,人會經歷一段大腦突觸形成爆發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大腦會自行發展,神經元會長出細小的分支他們會尋找其他神經元上的小突起,當這些分支彼此接觸在一起的時候,突觸就形成了,有些神經細胞為了找到目標神經元,需要延伸出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才能完成神經回路的組建,正是這些回路,讓人類有了感覺、認知、學習和記憶,也決定了一個人運用智慧的潛力與極限。人在一兩歲時突出數量會達到頂峰,再經過青春期的二次爆發式增長后,人類大腦會有一段時間的去突觸過程,會把此前生命中很少用到的神經回路斷開。在16歲大腦發育成熟后,突觸大約能形成150萬億個連接,正是這些連接決定了我們的'普遍智商。我們都學過《傷仲永》,很多人在童年時代所表現出的智慧遠超同齡人,但在成年之后卻泯然眾人。根據美國國家衛生員資助的“人類連接組計劃”的研究表明,人類心智能力的高低是由神經連接發展的強弱決定的,這種強弱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就是某個人可能天生比較聰明,但是人的神經回路并不想身體發育的那么早,而且會隨著學習而持續變化,即便到了四五十歲神經回路仍在發展,也就是說在我們努力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大腦會形成新的連接,假以時日我們就會變得聰明。我們之所以努力,是因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們的能力,我們所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了我們有能力做什么,做的事情越多,能做的事情就越多。永遠記住這些話,我們將受益終身。
了解了智力問題,再回到學習方法上,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元認知”的概念,心理學家把人類對于思維的審視成為元認知。但由于感知錯誤、認知偏差和記憶扭曲這三個原因,我們很容易對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能否勝任一件事造成誤判,這種誤判被稱為元認知錯誤,這讓人在流利地閱讀過一段概念或者把一些重要的視頻課程放入收藏夾后,這些行為會讓人們覺得這些東西自己都已經掌握了。就像我之前在背單詞的時候,會先讀一遍單詞abandon,在拼一遍a—b—a—n—d—o—n,再讀一遍意思:遺棄;離開;放棄;終止;陷入。就這樣反反復復讀個十幾遍,一個單詞也未必能夠記住。感覺自己都會了,和實際真的會了是有大差距的,所以書里給出了很多種解決方法,
自我檢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自我檢索。我們新學到的知識,比如一篇閱讀理解里的生詞,比如極大似然估計公式,只是短期記憶,如果我們想讓這些知識在記憶中刻下更深的痕跡,那就要反復回想這些知識,不斷強化檢索它們的記憶回路,這樣才能把短期記憶強化為長期記憶。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自我檢索并不是一中習以為常的行為,對于還沒有習慣的人來說無疑會很痛苦,而對于處于備考狀態下的人,反倒會平添更多緊張。就我目前而言,這種看一會書就停下來,會議并反思自己掌握多少的過程的確很痛苦,這樣會直接拖慢我看書的進度,我在看《認知天性》這本書時便在可以提醒自己反復檢索,導致最終看了將近一個月。但用一個月看完并記住一本書比一個星期看完一本書缺什么都不記得要強太多了,而且這種檢索的過程會隨著我們的反復運用變得更加高效。
間隔檢索
其次是間隔檢索。在我們進行檢索的時候,勢必會對新掌握的知識產生一些遺忘,不過有遺忘對于我們記住新知識也是好事,心理學上把這種遺忘稱為“意合困難”,我們對新知識的掌握就越牢固。當我們費盡心力的去回憶某件事的時候,等我們把它想起來,那這件事就很難忘掉了,當然這里所說的“間隔”是有限度的,指的其實是讓自己出現一點遺忘即可,畢竟這么么做的意義并不是把對新知識的檢索復習變成重新學習一遍。
知識細化
第三是將知識細化,其實現在很多熱衷于知識分享的平臺、欄目,比如“得到”等等。其實這對于創作者也是有極大益處的,可以幫助他們吧知識進行細化。知識點細化指的是能把學到的概念融會貫通,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講明白。其實現在就是一個將《認知天性》這本書進行知識細化的過程。
助記手段
第四是學會使用適合自己的助記手段,讓自己的記憶更加高效。書中提到了福爾摩斯在檢索記憶時用到的記憶宮殿,記憶宮殿并不只是為了烘托人物形象而虛構出的一種助記方法,它已經被牛津大學的學生廣泛應用在平時的學習中了,記憶宮殿指將心中的形象與一系列實體位置聯系起來,從而建立記憶線索。我們可以像福爾摩斯一樣,想象自己身處一個特殊的空間。比如回到家,看見家里的狗,便立馬會想到狗—sin狗=六分之一狗3,家里可以聯系無數的視覺線索,這樣當我們進行記憶檢索時,在家里走一圈就行了。當然記憶宮殿可以選擇在家里,也可以是任何地方,甚至是一座城市也可以,只要有助于我們記憶。
所以要想讓自己學習更加高效,把我們花在反復抄筆記的時間留下來,在上完一天課或者準備開始復習時,把書合上,拿出一張空白的紙,把此前學過的知識和概念都默寫一遍,考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內容,遺忘了哪些內容。這樣一開始是比較痛苦的,但這才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
《認知天性》讀后感11
我們之所以努力,是因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們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所以,我們要成為終身的學習者。通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的.方式,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成為一個高效能的學習者。
首先,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挑戰自己。反觀自己以往的學習方式,傾向于反復閱讀,并且進行集中練習,類似于“填鴨式”的學習。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這種方式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無法產生長久記憶,只會給我們產生短暫的記憶。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自我檢索。給我們的知識鏈打個結,結繩才能記事。重復檢索能讓記憶更清透,而且它把記憶這條繩子又纏了一圈,使其變得更牢靠。正如學習越輕松,效果越不好。學習就是一個挑戰天性的過程,只有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越持久。
習新知識后,還要“刻意”地去練習。人們堅定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復就能學得更好。但是,這只能帶來暫時的優勢,只會讓我們產生短時間記住的錯覺。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它對于產生長期記憶及真正掌握某項技能來說無益。其次,間隔練習使知識存儲得更牢固。這大概是因為長期記憶中存放新知識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另外,穿插練習有助于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善用練習組合,形成成長性思維,我們便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所以,要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找對方法,反復回憶和復習從前學習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通過不斷地練習和鞏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便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
《認知天性》讀后感12
一直以來,對于學習大家都有各種認識。有的人認為學習好是天賦,有些人過目不忘一學就會,有些人理解力超強,一看就懂。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沒有一個人可以輕松學習,那些看似輕松的人只是他們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學習方法呢?《認知天性》這本書給我們做出了科學合理的解答。
這本書先分析了大家一般的學習方法,在人們學習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的時候,都傾向于反復閱讀課本,并進行集中練習,這其實是一種效率最低的學習方法。重復閱讀和集中練習會讓人越做越熟練,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會產生持久的記憶,只是在浪費時間。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呢?本書給出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一是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二是有間隔的安排檢索練習。三是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對于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本書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說是詳細入微,可操作性很強。檢索練習就是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檢索會強化記憶,并阻止遺忘。我們在閱讀過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后,要不時的停下來,合上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術語或概念是我沒接觸過的?我會如何定義它們?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東西有什么聯系?而且效果要比重讀課本或復習筆記好得多。研究發現反復閱讀往往白費力氣,而且80%的大學生都是這么學習的。但是反復閱讀無法產生持久記憶,而且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內容。
通過對148名大學生做的閱讀實驗來看,初次閱讀后,隔一段時間再閱讀是有意義的,但是連續多次閱讀只是空耗時間,好處少得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浪費了時間。這就是本書的'第二種方法,有間隔的安排檢索練習。有間隔的練習就是要不止一次的學習資料,但是中間要隔開一段時間。怎么樣把有間隔的練習當成學習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測計劃,在每個學習階段都留出一段時間,具體多長時間取決于資料本身。作者舉例說明如果是一串人名和面孔對應起來,那么你要每隔幾分鐘就復習一遍,因為這種關聯是會很快忘記的。課本中的新資料一般一兩天以后溫習一遍,之后隔一周再看一次就行。間隔練習可能比集中練習感覺效果更差,但是你在長期記憶中重建所學,不但強化了記憶,還強化了你對知識的掌握。效果遠比集中練習好。作者提出的第三種方法就是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比如數學公式,不要每次只學習一種,要把多種公式穿插混合練習。具體學習中怎么樣安排呢?作者提出在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時,一旦你能理解新問題的類型和解決方案,但對問題的領悟還比較初級,就要把這類問題分散安排到你的練習規劃中。這樣你才能要不同的問題輪流考查自己,并為每種問題檢索正確的答案。感覺上這樣的效果會比只專一的練習一類問題,精通了再練習下一種差,但是研究證明這只是幻覺。真正有效的還是混合練習。
除了學生用這套方法意外,作者還列出了職場人士,教師,終身學習者也可以通過以上方法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國有一句古話:“少時不讀書,老來空白首”,世間萬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書才能夠洗滌你的靈魂;熾熱你的激情,充實你的人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只有多讀書,才能了解每本書的精華,學習重要的知識,才能在心靈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徹,理解的更具體。
《認知天性》讀后感13
本書給予我最大的沖擊力在于重塑學習方式,同時讓我認識到以前的學習方式是不合理或是錯誤的。在閱讀本書之前,我認為“重復閱讀”可以增強知識掌握程度,實則這種學習方式總是給人產生一種元認知的假象(自己學會)。本書給出一種比較通用的學習模式,細化、檢索、生成學習模式,同時輔助間隔性、穿插性和多樣性的練習,使得知識成為大腦中的記憶背景。
細化是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細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新知識重新表達出來。越是能將新知識與已知的知識聯系起來,越是能詮釋兩者關聯,越是能牢固掌握知識。檢索是學習知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它是通過間隔性練習形成記憶路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檢索知識。生成用比喻或具象式將知識進行輸出,使得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知識是平面的,復合型知識是立體的。知識的搭建總是從簡單到復雜,由點到線再到面的一個過程,從而構建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知識點像是一塊一塊的積木,我們使用積木事情我不知道;有很多領域我還沒有涉及;有很多很多東西我需要去學習。《認知天性》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從小我都是學習一般,但是也不是特別差的那種,在小學初中一直都處于中上等,高一的時候差一分進入重點班,當時的我選擇了留在了普通班,這個成績讓我在當時的班級很快引起了班主任老師的重視,于是我在老師的重點關注下成績也算是班級中的佼佼者,當時也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因為貪玩與班里的同學打成了一片。高二分文理科,我選了文科,好多經常在一起相處的同學都分開了,還算幸運,新的班級里有一個之前班級中關系還不錯的一個女生,其它同學都不怎么認識,同時家里人也在給我灌輸思想,到高二了,可跟高一不一樣了,高考在即,不能再和以前一樣貪玩了,于是,我和這位女同學走上了學習為主的`道路。我們兩每天三點一線:宿舍、教室、食堂,有時時間緊迫的時候連晚飯都不吃,和時間賽跑。
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這句話真的不無它的道理,第一次月考,我竟然考了班級第一,新班級,新氣象,老師對于新接班的同學的了解當然看成績,于是,在老師、班里同學的認知促使以及家里的管教下,我成了一名,他們眼里的“好學生”。因為學的是文科,各個科目需要牢記的知識點較多,臺燈和小桌子都是必需品,每天早上,我們這批所謂的好學生五點起床,晚上熬夜做題,有時候一做就是晚上一兩點。課本上五顏六色的顏色標記,各種筆記密密麻麻。總之,高一之后的那兩年,是真真正正的用心學習了兩年。通過這兩年,我打破了家里人對我以往的認知,我沒有走上她們為我規劃的專科之路,然而我并不為之慶幸,因為我付出的努力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應該只是考取這樣的一個成績,毫不夸張的說,我甚至吃飯都在記單詞。
《認知天性》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你只是假裝很努力!人們都不喜歡挑戰自己,也不喜歡挫敗感。相比較而言,一遍一遍地畫線要輕松得多。可惜,輕松的學習是無效的。很多人自視為好學生,一絲不茍,但是事實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學習。自認為已經掌握了所有學到的道理和經驗,但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那些不給自己出難題的學生,容易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學習資料的掌握程度。我想之前的我就是這樣的,我自認為老師講的我都懂了,很輕松的接受了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點。結果就是,即使我很努力,但我已經陷入了誤區:一是不知道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的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二是愛使用那些會讓自己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知識的學習方法。
有的人以成績為目標,而有的人則以學習為目標。對于前一種人來說,他們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對于第二種人來說,他們努力則是為了學到新的知識或技能。追求成績的人會在無意識中限制自己的潛力。如果你在意的是證明或顯示自己的能力,你就會挑選那些自己有信心克服的挑戰。你想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聰明,因此你會一遍遍地重復自己擅長的東西。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就會選擇難度去不斷的加大挑戰,而且會把挫折理解為有用的信息,從而集中注意力,更具創造力,也更加努力。做好自我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根據實際情況,每天或者每周接觸一件新事物、新領域,這是我讀過這本書的切實想法。
《認知天性》讀后感14
有人說,高考前是自己一生中最高知的時刻。這句自嘲的話,透露出無奈,也反映了現實。
的確,學生時代的我們“精通”語數外理化史生,各種話題的閑聊毫無障礙,搭電路剖青蛙信心拈來。
可越長大卻越發現,自己懂的會的逐漸變少了,曾經脫口而出的元素周期表、世界地名好半天都想不起來,一度應用自如的數學定理、英文語法已忘得一干二凈。
有人禁不住問到:那么多年花費精力記住的知識,怎么就消失了呢?還有人抱怨讀了不少書,卻啥都沒記住,學習能力相比學生時代也下降了很多。
《認知天性》在開篇就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這本書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分析怎樣學習更有效、更高效。
學習是一件有極強技巧性的事情,有可以被復制和傳承的方法,而“僅靠直覺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生時代的學習,先是大量的背記知識,然后在做試題和考試中進行運用,因而記得牢、用得好。
高考之后,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再運用中學的知識,工作后甚至連大學的所學也不再使用,時間一長逐漸遺忘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書讀過即忘的原因也與之相似:沒有運用。
與反復閱讀相比,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會更加有效,《認知天性》的作者將其稱為檢索式練習。
作者并不否認記憶的重要性,這是學習的第一步。但要想牢記知識并能夠隨時運用,就要根據人類的認知規律,采取正確的行動。
記憶之后,要將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場景相結合,把文字變成虛擬的.畫面,或者進行實際的運用練習,在新知識和已有知識之間建立聯系。
新舊知識間的關聯越多,就越有助于記憶。
建立關聯的這個過程,在學生時代主要通過習題和考試進行。這樣做很有效果,但它們都是別人做了大量工作,學生只需要執行最后一步。
而離開學校后,往往沒有人給我們準備練習的手段,需要自己主動安排時間,構設練習的條件,很多人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這也就是所謂學習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缺少刻意練習,導致既記不牢,也用不好。
我曾經負責過一款設備的操作培訓。一開始是按照現成的教范,先講理論,再練操作。由于流程比較簡單,一周的培訓結束,所有人都能在優秀標準的時間內完成。
可是,優秀的培訓成績并不等于優秀的操作手。不少人在實際工作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手忙腳亂極為常見。
事后發現,很多問題其實在培訓期間都講過,但基本是填鴨式的講述,而且沒有練習的條件,往往“左耳進右耳出”。
于是我調整了培訓方法,先提出問題讓學員自己思考,再結合正確方法分析他們思考的誤區。后幾批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明顯提升。
這與書中提到的學習方法類似:從新知識中提取關鍵概念,并把這些概念組織成一個心智模型,同時把這種模型和已知聯系起來。
心智模型,其實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的情景。情景相當于一個索引,把新知識放在記憶區的某個位置,并與已有知識融合。
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景時,會自然調動相應的記憶版塊,并且順暢地運用。
任何有效的學習,都是在記憶的基礎上,建立個人專屬的檢索模式,實現新舊知識的一體化。
正確的學習,需要克服人的天性,掌握科學的方法。學習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實現提升的。
《認知天性》讀后感15
本書給予我最大的沖擊力在于重塑學習方式,同時讓我認識到以前的學習方式是不合理或是錯誤的。在閱讀本書之前,我認為“重復閱讀”可以增強知識掌握程度,實則這種學習方式總是給人產生一種元認知的假象(自己學會)。本書給出一種比較通用的學習模式,細化、檢索、生成學習模式,同時輔助間隔性、穿插性和多樣性的練習,使得知識成為大腦中的記憶背景。
細化是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細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新知識重新表達出來。越是能將新知識與已知的知識聯系起來,越是能詮釋兩者關聯,越是能牢固掌握知識。檢索是學習知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它是通過間隔性練習形成記憶路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檢索知識。生成用比喻或具象式將知識進行輸出,使得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知識是平面的,復合型知識是立體的。知識的搭建總是從簡單到復雜,由點到線再到面的一個過程,從而構建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知識點像是一塊一塊的積木,我們使用積木的方法構建知識網,知識網的骨架是將知識搭建起來的基石。這種方式為檢索知識提供扎實的檢索路線,使得知識被牢固的掌握,為了細化提供基礎,往骨架中添加積木,使用新的積木與已存在積木無縫銜接,進而為知識的生成提供扎實基礎。
本書主要闡述學習,然而”學習“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然而,我始終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決定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種成長的心態,你就可以接受這個道路,終生受益。
【《認知天性》讀后感】相關文章:
認知天性讀后感10-21
讀《認知天性》讀后感02-18
《認知天性》讀書筆記及讀后感02-18
永不磨滅的天性650字作文09-19
永不磨滅的天性作文650字09-19
問和認知08-29
認知實習心得03-03
自我認知作文05-29
《認知覺醒》讀后感06-11
認知實習心得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