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什么是教育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
晚上閑來無事,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從教已經第三年了,我雖然已從幼稚逐漸走向了成熟,但是對于現在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老師這個問題,我還有所疑惑。坐起身,目光掠過床頭的一本書,一個標題吸引了我:《教育,我們忽視了什么》。我想:或許我可以從這本書里找出我想要的答案。
《教育:我們忽視了什么》這本書匯編了20xx年江蘇省中學“師陶杯”全部獲獎論文,在講述教育“尷尬”的同時,也體現著教師對教育現實的反思和教育理想的追求。這本書的第一篇就是翔宇教育集團寶應實驗初中的張愛軍老師寫的《教育:我們忽視了什么》,這是他基于畢業班學生狀況的現實思考的成果。我看了之后深受感觸。張老師從畢業典禮上學生的熱鬧和教師的落寞引起的發差現象為緣由,繼而再現了現在畢業班學生的一些“狀況”,而后結合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想法進行分析、總結出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是: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總會以過去的學生作參照加以對比,把過錯全部歸因到學生身上,總是以懷疑和否定的眼光審視孩子的做法和想法,最后導出他的結論:教育,我們究竟忽視了什么。
的確,我也剛帶過初三,有過這樣的體會:學生對家長的敵視,與老師的對立,與同學的不友善等等,還有畢業之后,學生們熱鬧地忙著寫畢業留言時,老師默默地坐在辦公室里整理著自己的東西……這些情景有點在我身上發生過,有的沒有。面對這些情況時,我也曾猶豫過:現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老師才算滿意?平時辛辛苦苦的傳授知識、教育他們,他們卻不知道感謝,甚至在畢業的時候不都來問候一聲。但我并沒有多想,我本能地把責任都推給了學生,認為是他們沒有“良心”,“忘恩負義”,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生的錯,老師怎么做都是為了學生好,殊不知有的時候方法使用不當也會適得其反。教育的主體是“人”,是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發展,要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教育的關鍵字在于“育”上,而我們很多老師卻光注重于教,忽略了育人的功能。
看來我確實錯了,張愛軍老師把學生看的如此深遠,把教育想的如此透徹,這份心思是值得我學習的,也正是由于他的這種凡事多思考的精神使得他的論文獲得了江蘇省“師陶杯”論文比賽的一等獎,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以他的文章標題命名了這本書。我愿當一名像張愛軍老師一樣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攜愛而行,更好地詮釋教育的意義。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2
這段時間我略讀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一書,這是一本教育哲學的讀本,這本書分為: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個部分,圍繞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真的是一本值得教師認真學習的書。
這本書好的原因在于我們不僅教育學生,而且也是家長,更直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從中獲得有益的方法。本書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其提到“最好的教育是‘無為’的教育:它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著人的心靈。無為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以及教師自身的示范等為間接的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沖突式的說教中自覺地接受教育,在親身體驗中自醒地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升華和認識的飛。
客觀地說,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不可能每一個孩子在學業上都能達到同樣的高度,但重要的是每一個孩子在他所經歷的學校教育過程之中,都能顯示出積極的生命狀態,內心被集火,生命被點燃,每天都顯示出朝氣蓬勃的狀態,這就是好的教育。所以,我想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要努力促成學生向學,培養學生的自信。
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生存壓力如此之大,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教會孩子自信。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就會精神抖擻,對一切都積極努力,樂觀向上,樂于接受挑戰;孩子缺乏自信,她就會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現出柔弱、恐懼心理,從而失去很多學習鍛煉的'機會,影響自身的發展。自信的孩子,學習會有動力,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獲,因為這份認識,會加倍努力,即使成績暫不如人意,也會保持良好心態,在學生時代,這份心態,會促使他們積極努力的去提高學習效率與效果;進入社會,相信自己能將自己從事的工作干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最值得驕傲的心態之一。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3
在這個世界上,一般人的成功都是通過他的努力和不懈努力才達到的。教育就是要教給幼兒一些生活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幼兒的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又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的給幼兒傳授知識并在其中不斷完善它。
教育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才能達到的。我們不能只把自己當成傳播知識的一個渠道,要把它當成意義上的一個知識的積累。
在我的印象中教師是一個十分平凡的職業,但每天的工作絕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幼兒,而是要教會幼兒怎么做人,這是一門需要長期的研究學問。幼兒園是一個大的世界,而孩子們最向往的世界,這一點我很喜歡。這里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這一切源自于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
幼兒教師是很有威信,當然這也不是說教師要威信多么重要,首先是對孩子的`愛。我們對孩子要嚴格要求,耐心細致,用自己的真誠感化孩子,讓孩子感到你對他很重視,對他的每件事都及時給予認真的引導和教育,對于他們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糾正。孩子在幼兒園很多地方都是衣著整齊的,因此我們的工作中也必須要有細心,不能出現過失或錯誤,這也是對孩子負責任。
在幼兒教師工作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我們去注意和培養,我們只有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出表率,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在幼教領域。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4
我讀的書是張平老師主編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頗深。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這句話來自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什么是教育》。每每想起這句話,我就忍不住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喚醒?”
那么所謂的喚醒是什么呢?我也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寫道:“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人的心靈,幫助人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覺得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教育卻是需要我們身體力行,于每一處都要認真觀察,隨時留心的。也只有這樣,我想才能像筆者所說“潤物細無聲”。
回到這本書,全書分為: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個部分,圍繞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它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仔仔細細的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我想讀完這66個小主題,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書中把我所理解的“喚醒”命名為“無為教育”:它是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人心靈的教育。我覺得也可以這樣理解,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我也非常贊同這一觀點。那什么是“無為教育”?“無為教育”實際上追求的是種無痕教育、適機教育,重視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方式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重視教育本身對人的生存、發展、再學習的持久強烈的影響。是一種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主、教師的間接教育為輔的教育。
那么如何做到“無為教育”?自然首先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范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
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沖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
說到這里,作為一名教師,我想我們不陌生。因為我們都知道,觀點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實施卻不是一朝一夕。 全書很細致的論述教師如何創設一種淡化說教、而又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從而悟出教育的目的。書中大量的教育教學材料,很實用也很有價值。但我細細讀來,教師自身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引用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話:教師對學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義的人物。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具有無聲的示范作用,這是一種雖無絲毫強制,卻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無聲教育。因為在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在起著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作用。因為行動更直接、直觀,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講說教具有更為有力的滲透作用。
我喜歡這兩個字“喚醒”。喚醒別人的前提是先喚醒自己。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也是與孩子們交往的點點滴滴都正在喚醒我們,要時刻注意心靈的溝通。
聯系現實中,一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能取得進步,并不是因為智力因素,其最終原因不僅是他們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更是沒有學習的愿望。因此我們的說教,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候要做的不僅是努力去改變現狀,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是要喚醒孩子們要學習的心。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聽過:一個女孩初學小提琴,琴聲如同鋸木頭,父母 都不愿聽。孩子一氣之下跑到幽靜的樹林中學練。突然,她聽都一位老年人的贊許,老人說:“我的耳朵聾了,什么也聽不見,只感覺你拉得不錯!”小女孩受到鼓勵,于是每天都到樹林里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勵說:“謝謝,拉得真不錯!”終于,家長驚異地發現了女兒優美的琴聲。老人裝耳聾,引導孩子走向自信。認真傾聽孩子的琴聲,對孩子不斷鼓勵,雖沒有具體施教琴藝,又沒任何說教,但卻給了孩子動力和自信。這個故事便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的哲理。我卻覺得它能更好地解釋這兩個字“喚醒”。這位老人
寬容的傾聽喚醒了孩子真正愛琴、學琴的心。
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我們教師親身垂范;需要我們用心傾聽、寬容、尊重與理解;需要我們智慧激勵;需要我們有效引導學生親歷體驗,更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身體力行。在日常教學中,真正把“無為”之道結合起來,加速學生“要我學”和“我要學”思想的進一步融合,喚醒他們,也喚醒自己!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覺得我們也要把這種“喚醒”滲透其中,做到教育無痕,潤物無聲,于無聲處聽驚雷。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5
樂學教育浸潤孩子一生!
這句話是大連市甘井子區周水子小學的辦學理念,最初聽到這句話只能想到是要孩子們愛學習,沒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周水子小學學習一天,又讀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一書之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說:樂學教育,其意義就在于如何成就學生向學的生命,讓學生愛學、會學,并且享受學習,也就是樂學。而周水子小學教師用行動說:做教育,勤于踏實,敢于創新,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上個學期的一天,我有幸到周水子小學參觀學習。當我走進會議廳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樂學教育浸潤孩子一生”的幾個大字,當時看到幾個字,只是知道這是一個學校的校訓,但是經歷了一天的學習之后,我漸漸感覺到這句話不是齊聲呼喊的口號,而是周水子小學教師用踏踏實實、努力創新的工作作風來努力實現的最終目標。一天的學習之后,我相信周水子小學的孩子們一定會因樂學教育而影響孩子一生。而這一天的學習經歷,也著實讓我對自己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反思,對比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著實上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六年級的一堂語文課,至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為六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流暢,有思維,有邏輯,讓我著實感嘆。課堂中,老師和孩子們很自然的溝通交流,每個孩子認真參與積極表達的狀態,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在一個學習情境中,因著樂學之心,把學習變成了內在需求。看到周水子小學的孩子們剛上了六年級就已經能有如此高的表達能力,那積極的向學之心,我很欽佩也很上火;看到老師在課堂中那踏實的教風,教給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又讓我很羨慕。這把火也讓我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每一步要走得更踏實,用心培養孩子學習的內在需求,專心教會孩子們學習的方法。
“第二把火”:是五年級的一堂英語課,課堂上,老師帶了一個小禮帽,用“我是圖書管理員”為情境和孩子們進行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英語課,課堂中的每個環節都充滿驚喜,甚至讓我放下了聽課本,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了課堂中,四十分鐘結束的時候,我內心是激動卻又遺憾的,激動是因為這堂課太有意思,我也樂在其中,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遺憾是因為這四十分鐘匆匆結束,可我還沒學夠,同時還遺憾的是,自己在兒時的時候沒有遇到這樣一位英語老師,愿意用心思考每個課堂環節,竭盡全力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課后反思,讓我認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還遠遠不夠,課堂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不高,跟不上老師思維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們教師自身,有沒有用心備好課的同時也備好學生,明確學生此時的狀態,明確會用什么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第三把火”:是二年級的全腦思維訓練課,課堂中展示了用平板電腦進行的各種腦力訓練,孩子們在課堂中嫻熟的操控電腦,跟隨老師一步步訓練,在其中一個快速找數的'環節,我也參與了和孩子們一起的比賽,很多孩子比我都快,足見這樣的課堂對孩子們的能力提升幫助有多大。孩子們在一個個比賽,一個個故事情境中,積極參與,能力逐步提升。而此時我的心情是復雜的,對周水子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充滿了敬佩之情,但同時也憋著一股勁,我要帶著孩子們一起努力,爭取追趕上,甚至超越。
一天的學習之后,我再回頭看看“樂學教育浸潤孩子一生”這幾個大字的時候,多了點更深刻的思考,他們真的做到了。用自己踏實認真的教學態度去用心備好每一節課,同時又有大膽創新和堅持不懈的對教學改革的勇氣和韌勁,因為這些努力,讓周水子小學的孩子們真正體會到了樂學的教育,也真正會在未來感受到,這樂學向學之心可以浸潤自己的一生。這“三把火”也會轉化為我今后工作中的動力,努力讓自己的學生也能因為我成為樂學的孩子,因為向學之心,影響孩子們一生。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6
《什么是教育》一書雖然只是一本小冊子,卻包含了雅斯貝爾斯最重要的觀點和論述。這也是因為教育是一個核心問題。這本書據說可以看做是作者對德國教育的反思,同時我們可以一睹歐洲教育發展的一些脈絡,對照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有啟發意義。作者以其專業角度對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理想、大學的本質、大學的理想做了簡單的闡述,并提出了大學改革的一些具體的措施,有一定借鑒意義。最后,作者貫穿全書的觀點是教員和學生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獨立自由個人意志以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論家們對教育有不同的說法,我最贊成的一種觀點,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國也一直承認的是暈種觀點。教育分為哪些方面呢,從孩子一出重開始,當然也包括胎教,還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環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讓一張白紙變成一張表格。里面寫滿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錯誤。等待著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
鐘啟泉:教育是奠定“學生發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
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愛因斯坦:“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納: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讓孩子體驗發現世界是怎樣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貝爾斯認為:“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現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導向人的`靈魂覺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導向由原初派生出來的東西和平庸的知識當然,作為教育基礎的能力、語言、記憶內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絕不容許死記硬背,也從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有真知灼見、深謀遠慮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7
這段時間我略讀了劉鐵芳博士的《什么是好的教育》,這是一本教育哲學的讀本,本書中劉鐵芳博士通過一些教育中的實例加以說明講解,感受頗深,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寫道:“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人的心靈,幫助人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覺得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教育卻是需要我們身體力行,于每一處都要認真觀察,隨時留心的。
客觀地說,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不可能每一個孩子在學業上都能達到同樣的高度,但重要的是每一個孩子在他所經歷的學校教育過程之中,都能顯示出積極的生命狀態,內心被集火,生命被點燃,每天都顯示出朝氣蓬勃的狀態,這就是好的教育。所以,我想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要努力促成學生向學,培養學生的自信。
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生存壓力如此之大,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教會孩子自信。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就會精神抖擻,對一切都積極努力,樂觀向上,樂于接受挑戰;孩子缺乏自信,她就會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現出柔弱、恐懼心理,從而失去很多學習鍛煉的機會,影響自身的發展。自信的孩子,學習會有動力,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獲,因為這份認識,會加倍努力,即使成績暫不如人意,也會保持良好心態,在學生時代,這份心態,會促使他們積極努力的去提高學習效率與效果;進入社會,相信自己能將自己從事的工作干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最值得驕傲的心態之一。
教育最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好奇心,這種想象力與好奇心的翅膀張得越開越好。小學階段,以接觸大自然為主要任務,使孩子感到愉悅,有愉悅的體驗;六年級到初中階段,充分理智階段,閱讀為主;高中到大學,就是孩子充分現代化的階段。這里他提到健康的放松方式:體育、手工、閱讀、音樂等,一個孩子從小充分接觸了大自然,有愉悅的生命體驗,閱讀了足夠多的好書,具備了充分的理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基礎,可以保證他對許多東西喜歡,但絕不會沉迷,不會深陷其中!盧梭說:孩子從小應與自然保持一致。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這本書應該常讀常新,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自我修養的提高結合起來,反過來指導、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教育行為。相信有好的教育理論知識的指導,我們的教育會更上一層樓。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8
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義哲學為根源和基礎,深刻表達了"什么是教育"的獨到見解。雅氏不僅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更有著長達40多年的教學生涯,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早年的醫學經歷,使得雅氏的教育觀念更加關注人,重視"人的靈魂"。
雅氏教育思想中的"整體性教育"與"對教育虔誠的信仰"引起了我的注意與思考。當下,精神性價值缺失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人文學科被人們認為是"無用"的學科,如何扭轉這種局面,成為我們每一個人文學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在整體性教育觀念中,雅氏尤其注重對歷史知識的學習。
"通過單純地對過去的把握和重復、或者是通過對過去的理解、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以現在的每一份努力和體認,而感到未來的羽翼帶來的希望。"只有熟悉過去,我們才能熟悉民族和人類的生活,由此我們才可以理解人類的所作所為,才懂得未來的選擇。所以,雅氏十分重視對古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認為誰在年輕時接觸到這些東西,那么誰就擁有一個充滿活力、開放的精神世界。古典知識對人性的陶冶,使得人們在自覺中向高貴的心靈與行為靠攏。但這一切的前提在于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而不是單單記住各種條文。也就是說,在教育中,雅氏堅決反對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而是注重對靈魂的啟迪,對生命的理解。因此,平等的交流與對話在雅氏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教育失落的本質,就在于整體性價值觀念的缺失,使人們只關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教育長遠的意義與價值。"如果人被迫只顧眼前的目標,他就沒有時間去展望整個的生命。"那么,只活在"此在"的人們,缺失開闊的視野與心胸來應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起起伏伏,無法自我教育,導致精神價值很難尋覓。所以,只有擁有整體性價值觀念,我們才能通過探尋本真的過去,憧憬本然的未來,而堅定地立在本來的"此在"。
對教育虔誠的信仰,使得人們擁有追求真理的熱情。如果缺乏虔誠的信仰,教育對我們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物品,而無法真正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教育,不能沒有虔敬之心,否則最多只是一種勸學的態度,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個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這是教育者的最高理想追求。我們在求知中明理,在明理中學會質疑與批判,在質疑與批判中獲得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這時,我們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人,一個有著獨立理想和品格的人。作為一位教育者,我們應始終把培育人才,教化人心作為自身的使命,自始至終對教育事業充滿虔敬的態度,將教育融入自己的生命,完成作為教育者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短暫的一生中,真正致力于教育,致力于影響人的活動的人,他的生命不僅沒有浪費,還得到了無限的延續與擴展,直到世世代代。
說雅斯貝爾斯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教育家,并不為過。這種天生的浪漫氣質,即使在面對教育這樣一件嚴肅的事情中,雅氏依然對"夢想"一詞情有獨鐘。在他看來,"誰若每天不給自己一點做夢的機會,那顆引領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會黯淡下來。"是的,這就是教育散發出的魅力。正是因為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每個人都具有多維的生成性,才使得教育事業顯得愈發重要,變得夢幻。作為教育史的研究生,我們不僅僅要把教育當作事業,更要當作一生的志業,勇敢地追夢。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9
很高興,寒假前學校配發了這么一本的好書。拿到這本書,真想一口氣讀完。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識太多,不得不細嚼慢咽。真是一本值得老師認真學習的好書。
本書以教育哲學的思考介入當下學校教育,從如何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欲求這點著手,展開了對學校教育的各個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學生、教師、教學、學校和校長六個關鍵詞的哲學解讀,闡發學校教育理念,進而展現好的學校教育的圖景。
該書序中說,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們心靈的、長久地留存在我們記憶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我認為,真正的教育應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但在我們的班級制授課的教育體制下,又是很難針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去解決這對矛盾。
給我體會最深是第二章節,使學生成為向學的生命。幸福的根本在于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理想的學生的基本狀態:
1、開闊的視野,
2、充分的鍛煉(培養個人的才能,發掘自我潛能,培育個性,養成腳踏實地的作風。我覺得還可以添加:培養意志力、在身體的運用當中了解自己、獲得揮灑體力的甜蜜感),
3、相互的激勵。
始終在學習中,在活潑的成長的狀態之中(涌動著的活生生的精氣神)。比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激活學生向學的生命。
那作為老師,我們如何喚起學生的向學之心呢?我覺得學校正是因為有了學生,學校變成了一所生動的學校,讓一堆房子變成了活生生的,富于朝氣的教育空間。讓學生成為向學的生命,主要提出學校的教育不止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生氣勃勃,永遠都處于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學校教育的好壞不止是看學習成績的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培養出的孩子是否朝氣蓬勃。如若你讓孩子學,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沒有發自內心的自主學習,那么孩子的學習也是疲憊的,老師的教也是徒勞的。
向學之心的喚起首先需要學生的自我肯定,積極的自我認同,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調動自我潛能朝向學習。話又說回來,我們還是要用賞識的辦法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先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后才能向學,樂學。學生是活生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因此學生的向學之心還得需要學生的'個人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也要有向學之心,自己先學習,不斷的去學習,才能給學生更新鮮的知識,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
其次作為老師還要在課堂上不斷的摸索,仔細的備課,認真的上好每一節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機會,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門徑,讓學生對這節課發自內心的想聽,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也收獲學習的成功。當學生告訴我學習的狀態越來越好,能享受學習,并投入地學習,人也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自信,我意識到理想的教育狀態可以成為現實,我知道老師的教育觀深深影響并改變了學生。
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成為引導學生向學的這么一位教師,這樣老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也輕松。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面對生命、面對人生。成為向學的生命!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0
早就聽說《愛的教育》是一本深受啟發的好書,我在暑假里用平時積攢的零花錢買下了這一本讓我夢寐以求的書。
回到家,我就坐在椅子上,孜孜不倦地拜讀起來。我仿佛至身于這本書的情節中去,周圍的世界對我來說好像消失了一樣。其中《我的母親》這一篇使我受益匪淺,這是安利柯的父親寫給安利柯的一封信,讀著,讀著,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來。“你要記住,母愛是人類最神圣的愛,賤踏它的人會受到唾棄,無論一個人他多么有成就,只要他傷害了他的母親,使母親痛苦,他就是最卑鄙的人。”
讀著這一段段的文字,我為安利柯感到幸運,因為他有一個這么優秀的父親指導著他,教育著他,同時我也為自己感到很慚愧,我何嘗不是一個讓母親既傷心又痛心的安利柯呢?是的,我是一個典型的`“兩面派”。
在家里,我就像個“小皇帝”,媽媽就好像是專門伺候我的保姆,媽媽照顧我就好像是她應盡的職責。“媽,我餓了。”媽媽就拿來好吃的放在我邊上。“媽,我渴。”媽媽就起身給我去端水。我時常對自己說要懂事,要好好珍惜這種“特權”。
有次,媽媽拿來了我不愛吃的餅干,我忘了自己以前諾言,就沖著媽媽吼了起來:“我不要吃這種,你又不是不知道。”吼完就把餅干甩在了地上,這時我看見媽媽邊往地上撿餅干,邊用一種狠狠的眼神瞪了我一下,我知道我把媽媽惹火了。
我害怕媽媽發火時候那兇巴巴的眼神,就像要把我“吃掉”一樣。說是遲,那是快,我馬上蹲下去和媽媽一起撿餅干,一邊說:“媽媽,我錯了,我不該這樣對您。”媽媽用溫柔的口氣對我說:“你要記住,要想別人對你好,至少你得尊重別人。”聽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話,回想起一段段的文字后,就好像給我的心靈來了次洗禮,讓我陰暗的心靈頓時感到陽光起來。
雨天,我經常在上學的路上看到媽媽牽著孩子的手,背著沉重書包,不顧一切地為孩子打著傘,全然不顧自己被雨淋得濕透……是的,所有的母親都愿意為孩子遮擋所有的風雨,這就是母愛,偉大而無私的母愛!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這時,我感受到了母愛真的是那么的偉大,我真想一下子撲到媽媽的懷里,請求媽媽的原諒。媽媽,我拿什么來奉獻給您呢?我一遍遍地追問自己。我會做個好孩子,好好學習,用優秀的成績來回報您對我的愛!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1
讀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這本書后,我終于能夠對自己所從事的本職工作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了。這是一本讓我們每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走近教育大師,回到教育原點的好書,是幫助我們樹立教育思想,回歸教育本原,實現教育情懷的引航之燈。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書在第五專題談到了教師職業幸福的秘密,足以引發為人師者對自我職業認同的思考。教育豐富的主客體內容使教師這一職業擁有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情感體驗。其中,幸福可謂最為基本。
韓愈把教師的職責定為“傳道、授業、解惑”。然而現今教育事實是“傳道、授業、解惑”最終統一為一件事:授業。“授業”乃以知識為對象,學生以掌握知識為目的,教師以傳授知識為己任,這是典型知識本位觀念下的教師職責與角色,于是緊張職業壓力出現也就難以避免。角色的期待和現實的約束難免給教師帶來毫無依附的漂浮感。當教師職業與幸福的天然紐帶被人為割斷后,當教師只知日復一日機械重復著自己的職業任務時,教育還能成就什么成了亟待正視與關注的問題。
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已經在他們的著作與言行中探討了職業幸福的途徑。第斯多惠認為,“教育者和教師必須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強烈的刺激”。梁啟超說教育應是自家田地,“要從自己勞作中看出快樂,那么自然會淋漓的勞作去”。唯有在職業領域里體驗幸福,認同自我,才能如葉圣陶先生所說那樣“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讓這些成長中的心靈能夠體驗學業幸福的點滴滋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也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行知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么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著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后,一個個帶著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了傳統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多么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展。
陶行知始終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把生活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看成一個整體。把人的一生看成一個整體,也把教育與生活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對待。他指出“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內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應體現出全面性。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學習所要作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為一個新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們的老師。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2
20xx年4月,一晃開學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新的學期,從春天開始,在開學初就突然有種感覺,新學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原來我還是會受到天氣影響的一個人。20xx年,孩子們都回到了學校,假期由于讀了《雷夫訪談錄》,當時就想他雷夫的心態和方法結合自己班的實際情況用一用,所以剛開學的心情還是有沖動,有期待的。
我對自己的感覺就是漸漸地有些“中庸”的思想吧,我試著用孩子們的心態來理解,要求他們。上課時,我盡量保持著微笑,看到有的同學犯小錯誤,我也只是提醒一句,并不嚴厲的批評。我發現課堂上多了一些真誠的笑臉我也覺著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孩子們很自由,我自己也輕松。我突然覺得由于孩子年齡小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對他們大喊大叫,他們就能達到我們的要求。也不是嚴厲的斥責,就能讓他們保持完美的狀態。等待孩子們成長,漸漸讓我對他們對了一些溫柔的指導。但是,由于孩子們的年齡特征,不可能做到完美,在課堂上我有時還是會大聲的提醒,但我覺得只要我認識到這一現象,我會做的越來越好。
楊世博,一年四班的一個小男生,是讓我又愛又恨的一個孩子。愛他,是因為他長相非常可愛,也從不跟老師頂撞。恨他就是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也沒有一個嚴格要求他的家長。家長不重視孩子學習,對老師本身來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于是我努力跟他們家長溝通,但是發現,他是生活在一個離異的家庭里。經常是很長時間看不到媽媽,爸爸就是在衣食住行上管,學習上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每次跟他爸爸溝通,都說孩子回家不聽話,根本不寫作業。所以我每一次發現孩子沒完成應完成的學習任務時,我都非常的生氣。在晚自習寫作業時,也是瞎寫,寫的滿滿的卷子,沒幾道題是對的。久而久之,他之前的閃光點也不是那么熠熠發光了。單詞不會寫,成績不及格……他在學習方面的落后讓我深感沒有成就感,沒一次上課都不忘記多叫他幾回,就是怕他課下不復習,上課再不認真,可是一次一次的成績說明我的用心不是很有效果。后來我漸漸發現,這個孩子的心事很重,父母的分開讓他把過多的心思放在對母親的擔憂上,總是擔心母親過的好不好。在自己的筆袋里放了一個自己寫的小字條,我愛媽媽……我突然覺得這個孩子的感情是豐富的,可能他沒有自制力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但他會關心人,懂得關心人,這是有些人無法學會的。記得有一次,班級里電腦的鼠標不好用了,我把自己的`鼠標帶到班級,下課后我忘記了鼠標就走了,都走了很遠的時候聽到有人叫我,回頭一看是他拿著鼠標對我說Cherry老師,你鼠標忘拿了,真的覺得非常感動,一個七歲的孩子,幫我想著一個東西,就像怕我吃虧一樣。后來我想打一下“親情牌”,平時多把他叫到辦公室鼓勵一下,給他吃一些他愛吃的小食品,我跟他講只要他學習能進步,我就讓他經常跟媽媽通電話,周末在家通不了電話,平時在學校可以給媽媽打電話。我發現在這個鼓勵政策下,他漸漸地有些進步了,單詞寫的工整了,用心開始背單詞了,卷子寫的認真了,周末該完成的任務幾乎也能完成了。每次我都會單獨給他留一些作業,因為他現在的學習和其它同學還是有一些差距,所以要對他必須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幫助他一點一點地趕上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另一個小公主,王子一,是我教的另一個班的孩子,她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孩子。在上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她只是知道哭,下課哭,上課也哭,而且哭的聲音很大。上課也不認真聽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答卷紙也是瞎答,不會讀題,有一次,在卷子上給我寫的名字是“公主”,當時我真是覺得又客氣,又可笑。當時并不知道是誰,于是拿著卷子重新到班級點了下名字。我當時覺得超級無助,超級失望,感覺這樣的孩子無論在課堂常規上,或者成績上,都會大大拉住班級的后腿。所以有一段時間,我采取忽視她的政策。忽視她的缺點,但漸漸地發現,她上課與之前相比能安靜了,不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了。看到我時,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就好像我們之間有了不同于尋常的關系,就像私下里我們是好朋友一樣。漸漸地,我發現她得成績提高了,因為她有非常好的記憶力,很多事情,及時沒有太多的印象,也可以在她的腦海里留下痕跡。對英語課,她也并不像以前那樣胡鬧了。有時候表現不好,我批評她,她也能夠及時改正,并不像以前大哭大鬧了。我甚至開始對上學期沒有給她足夠的時間成長而后悔。作為一個教小學生的青年教師,我常常有些困惑。剛入職時,有一些教師提醒我,一定要讓你的學生怕你,否則你在班級開展的任何工作都無法進行。所以對一些不好管的孩子,我輕易不敢用“感化”政策,就怕他們認為老師原來這么好欺負,只要無理取鬧,老師就會滿足要求。但有時候又會后悔,如果對孩子們更溫柔一些,更友愛一些,也許孩子們就不好意思再不聽話了。到底哪個風格的老師好,我想我會在我余下的教學生涯中繼續探索。
教育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教育故事并不好寫。可能平時對教育的感覺認知不夠,作為老師,應該區分教育與批評的區別,教育更能讓孩子們成功,而單純的批評只能讓孩子們沒有了自信和努力的動力。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3
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有時真不知該如何去回答孩子的為什么,看到孩子失望的表情,深刻的感到自己是多么的無知。有時我會讓她親自動手做,他開心的不得了,還自言自語;‘原來是這樣做的啊!
記得有一次,她回來對我說;’今天我沒有撒謊,同學問我她的發夾啊好看、我不喜歡那顏色,就說不好看,她就不高興了,還讓別人也不和我玩呢。我對她說;’如果你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你想聽到別人怎么說?當然是好看了。他豪不猶豫的回答我。所以呀!我們要學會贊美別人,這是禮貌,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就覺的別人也不好看。小家伙被我說的已經沒有剛開始時的委屈了。你的同學讓別人不和你玩那是她不對,但是,你也不能記仇哦!你也有做錯事的時候,你做錯了,是不是也想得到別人的原諒呀?她說;媽媽,我懂了。看來,孩子遇到什么事,家長及時的疏導是很重要的哦!孩子的心是脆弱的.·敏感的也是急易傷害的。
現在,他都三年級了,撒謊的壞習慣還沒改掉,讓我們不得不反醒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許對她的嚴格方式不對,做錯事就罰,這也許是把孩子推向撒謊的最終原因吧!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艱辛的,在沒有真正獨立生活以前,孩子是需要不斷修煉的,同時家長也在修煉自己的不足。
每當看見街上討飯的,我女兒會主動要給錢給他們,當然那些身體健全的我會不讓她給,并將給她聽不給的理由。
在學習上,她不是很主動,以前,我老是喜歡催,發現越催越慢。我對她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會的可以來問,你要學會思考,怕動老筋是學不好的,你只要主動學習,一定學的好的。媽媽相信你。以前我們老是拿她和別人比,對她或許已經造成極大的打擊了。這也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需要反省過錯。
是該適當的放手了,讓孩子自己去計劃,,讓她做自己的主人。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4
前不久,我拜讀張平老師主編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全書分為: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個部分,圍繞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這樣一個主題問題給出了66個小的教育主題(即本書所說的教育細節)。它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做事、教會學生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可以說《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是我們教師的良師益友。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本書趙國忠認為“最好的教育”是“無為教育”:它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人心靈的教育。同時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這與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道:“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人的心靈,幫助人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的觀點是一致的。我也非常贊同這一觀點。那什么是“無為教育”?“無為教育”實際上追求的是種無痕教育、適機教育,重視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方式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重視教育本身對人的生存、發展、再學習的持久強烈的影響。是一種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主、教師的間接教育為輔的教育。
如何做到“無為教育”?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范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沖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的`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升華和認識的飛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意圖的隱蔽性
學生喜歡在淡化說教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參與學習活動,而不喜歡刻意呆板的說教,因為這樣的說教不易于學生理解、接受和內化。教學的目標要通過教師指導下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實現,在活動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追求“明確目標與隱蔽意圖的和諧統一”,努力創設一種真實的和不露痕跡的教育情境,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隱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將正確的道德認識與積極的社會角色意識逐步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并指導自身的行為實踐。而不應當由教師講解枯燥乏味的道德觀點和道德規范,不應當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
第二,情境的重要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單一而固定,教師就是講解、提問、灌輸,學生則是聽記、回答、接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處在一種被動的、消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創設情境就是通過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的轉換角色的機會,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這塊天地里,充分展示他們的手腳,鍛煉他們的才華。情境的創設,要以“不顯露目的”的間接目的形成學生的無意識心理傾向,誘發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無意識導引有意識,以非理性帶動理性,從而在有意或無意中觸動了受教育者的心靈,促使其頓悟,激發學生的潛在智慧,最終使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師行為的示范性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教師對學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義的人物。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具有無聲的示范作用,這是一種雖無絲毫強制,卻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無聲教育。因為在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中,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在起著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作用。因為行動更直接、直觀,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講說教具有更為有力的滲透作用。
第四,學生的主動性
我們要摒棄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情況,要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活動的主角,使教學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促進者,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關系,結合不同的教育內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等學習方式,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和實踐的空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學生喜歡上你的學科。
第五,學習的體驗性
體驗是無為教育的核心。學會做人,主要在生活體驗中實現。親身體驗即通過教育者積極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受教育著自己“內心角色”去感悟,去體會,引導教育對象在親身經歷中實現情感體驗,以此獲得豐富的感受,真切的感悟、內心的感染、心靈的感化,從而將外在的行為規范轉化為內在的道德要求,于不經意中見匠心。在親身的體驗中,學生們能夠在不斷的磨練中使各種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逐步獲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識,自信心倍增。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大力提倡“無為教育”。當學生有過錯時,要多想辦法,用“無為”的批評教育給學生以良性的刺激。教育無痕,潤物無聲。雖然“無為”卻有著驚人的力量!于無聲處聽驚雷!在心與心的愉悅中,學生醒悟了。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學生的思想升華了,靈魂凈化了,成績提高了。事實說明,無為教育,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5
習慣了凡事都要有一個標準,有一個確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這一標準和答案來要求自己行為做事包括學習和做學問。然而教育學本就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學問,它沒有唯一的答案,各種理論以及各個個人或教育團體對教育的實踐也不盡相同,隨著學習的深入,對教育本質的思索讓我越來越難以把握,當我試圖從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答案的時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宮一樣慌亂而不知所措。
剛拿到書的時候,我產生了些許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學的大部頭,這本書很薄,在瀏覽了目錄之后,這種失望更甚,書本最后一章的結論是“教育是一項道德事業”,這似乎又回歸了一個無法論證清楚的老舊話題。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自己膚淺的判斷就把這本書擱置書架。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本好書,作者邏輯嚴謹,論證嚴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確如書中所說,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多,作者摒棄那種上來就下結論的方法,相反,而是將自己的思考過程一點一點詳細的描繪出來,他是如何分解這些問題,如何去尋求論證,又推翻論證,然后又得出結論,其中包括對杜威本人早年觀點的思考和批判。通過這一過程,我可以看到大師是如何分析問題,尋找論據,最終建構自己的觀點。整個看書的過程,仿佛在跟著大師一起思考,一起尋求教育的終極答案。
杰克森在討論教育的本質的時候提出要將“本質”與“存在”區分開來。而這也是長久困惑著我的'問題,教育如何解決崇高與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認為“教育實踐呈現給感興趣的觀察者的是本質的和非本質元素的一種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雜燴,或者是本質和非本質真理的大雜燴。”那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偶然真理和內在真理呢注:文中兩處的“必然真理”和“內在真理”分別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譯者翻譯的不同還是作者本身詞義的不同,二者的說法有細微差別,在分析文中兩處對于該詞的描寫,暫定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從理解事物的現實情況到事物應該的狀況,不僅僅要求我們作實證調查,它還要求我們超越經驗本身進入一個被稱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學的境界。”
整本書中,能夠感受到作者滿溢的個人情感和傾向,從學術的立場來看,這是不應該的,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正如作者書中所闡述的,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觀性真理,而“教師的目標是讓學生擁有他所傳遞的任何知識。”杰克森將這一過程稱為“販運真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產生兩種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師首先要接受學生,包括傾聽、觀察、理解學生等,然后通過傳遞知識、糾正錯誤、樹立典范來塑造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僅僅是將自己的個人知識“販運”給學生,而學生通過思考、感悟,逐漸轉變為自己的個人知識,杰克森將這一過程歸結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個學生在接受教師的知識后理性的思考,辯證的取舍,創新發展的過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優于“塑造”的教學目標。杰克森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需要一種“相互承認”,這種承認是平等的,雙向的,二者之間有情感的交流,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產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簡單的“告知”。而“愛”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重要的情感紐帶,在“教學與學習中居首要地位”。
本書最后一章的標題為“教育是一項道德事業”,然而杰克森對“道德事業”一詞并沒有進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說的“道德事業”究竟指什么并沒有明確的說明,讀者本人只能根據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測做大概的判斷。首先它是一種責任,上一代人有責任將知識傳授給下一代人,或者說知識的擁有者有責任將所掌握的知識傳給不知道的人;其次,負責傳遞的人傳遞的東西應當是其認為“有價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傳給”、“傳遞”、“傳輸”,在之前使用的是“販運真理”,這些詞展示的二者之間都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沒有尊卑之別,沒有權威之說。就仿佛某人擁有某樣東西,而擁有者將這一東西交付與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進這一東西,則是接受者個人的事情。而傳遞過程中所產生的學生對教師的愛戴與感激,則是傳遞者與接受者交往過程中情感交流的體現以及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最終,教育的道德性就體現在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好,使我們的社會環境變得更好,最終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
在書的結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而每個人也可以去思索、定義自己的教育信條,盡管這些定義不盡相同,而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眾多的沉思中得以前進。
當書本翻完最后一頁,掩卷沉思,書中對教育本質的探討,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對真理的追求或許就是如此,仿如作者書中所寫:“教育的最高真理并無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過經驗得到驗證,它只能被考慮、談論,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為我們前進的道路尋找方向,它指引著我們向前,再向前。時間流逝,歲月變遷,真理或許會改變,然而,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在前進。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10-06
挫折有什么教育方法11-09
教育孩子遇到什么問題09-07
《什么是教育》讀書心得09-03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3-22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讀書心得(通用9篇)08-03
愛的教育讀后感 愛的教育讀后感06-03
最新讀什么什么有感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