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1
《建設一所新學校》一書,是趙桂霞老師八年探索實踐的成果集。這本書中,從建構理想、追求幸福、發現課程、改造課堂、創新管理五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建設一所新學校的實踐歷程。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很深,下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1、我感覺,趙校長帶領下的廣文學校特別接地氣。廣文的許多措施都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步步落實的。每遇到一個難題,廣文就做問卷做調查,結果出來了,想出各種手段來集中解決暴露出的問題。就像介紹所說的,這就是八年的行動研究成果。
2、廣文中學的優秀是計算出來的,例如在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中通過對5000名家長的反饋意見發現家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滿意度最低,當周就安排15名教學一線干部調查作業現狀,調查計算出學生課業負擔滿意度低的原因。每年的年度考核是教職工十分關注的問題,廣文中學確立了"我的崗位是服務對象提供的"的工作理念,把服務對象的評價納入教職工年度考核。實行量化計分,根據每個教職工所得分數,按照一定比例,確定教師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所有的評優項目都有具體的評選標準和具體量化分數,"計算優秀",讓教職工們一門心思抓業績,全力以赴謀發展;優秀是計算出來的`,合理的評價起到了正確導向作用,激發了教師們參與學校各項工作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這樣不僅大大增強來了教職工的服務意識,而且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形成了"恪盡職守、精益求精、雷厲風行、有所作為"的工作作風。
3、我還看到,在特色課程之外,廣文中學用心打造基礎課程。廣文學校圍繞提升基礎課程質量,也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在《建設一所新學校》的第四輯里,趙校長向我們呈現了廣文中學推動課堂改革的三個階段,從"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到"高效愉悅課堂",最后提煉形成具有廣文特質的"54321自主課堂".這三個階段的發展,正是在告訴我們,課堂的模式并非一日即可形成,只有在不斷的改進與完善中,課堂的生命力才可以生生不息。廣文學校圍繞提升基礎課程質量,也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例如花了很多功夫去研究課堂,搞同課同構,能夠把課堂觀察細化到一分鐘兩分鐘的區間。他們能夠圍繞作業過多的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改革。最大刀闊斧的要數從教師的學期學年評定中劃出一項作業滿意度評價。最終,形成廣文中學的"54321"自主課堂。
結合趙校長對54321這五個關鍵數字的解讀,我感到: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前,我們總是拼命灌輸,以求可以收獲更多,卻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未曾想依賴學生才是真正可以實現學生價值的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相信學生,全民依靠學生,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受學習。
其次是課堂管理的轉變。一言堂既然已不符合時代的需求,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課堂,管理班級也值得老師思索。現在的孩子自主性很強,因此,如果能讓孩子參與到課堂管理當中來,相信孩子會學得更棒。
再次是教師和學生地位的轉變。正如前面所言,一言堂已經到了應該推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了,那么學生的百家爭鳴也應時而起。教師從之前的主角變成了今天的引導者;學生從之前的配角到今天的主角。角色的變化,體現的是課堂中主體地位的轉變。現在想想從新課改以來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我們學校還有很多教師放不開,生怕學生不會還是滿堂講。看起來老師很賣力,很辛苦。但效果很差。十多年的改革仍然沒有觸動他們的心靈。
最后是教學內容與形式的轉變。以前,師生關注的基本上都是"什么"的層面,到了今天,則大多數除了關心"什么"之外,還會關注"怎么"與"為什么",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自然學習的內容也更廣了。另外,以前的學生被逼著學,慢慢被推著學,直到自己爭著學。學生的學習內容變了,班里的管理變了,那么,自然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也就不一樣了。
近幾年我校進行的三環節教學、從我們自己摸索小組合作學習到與成為合學教育實驗校。與廣文中學的54321自主課堂比。都是幾種理念和思想的轉變。大同小異。
課堂教學五步流程:明確目標,自主學習,討論質疑,精講點撥,鞏固落實。與三環節教學中的,課前預習、合作交流、精講點撥、拓展延伸、限時訓練環節是相同的。
教學設計四個關鍵要素: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師生配合,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落實三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堂價值兩個追求:高效、愉悅。
教學必備一個環節:閱讀文本。
4321實際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措施和要求。小組合作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策略,體現的是方法。高效、愉悅體現的學生學習中和學習后的效果。由此可見我校的課堂改革是方向和過程是對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我們前幾年經歷的課堂改革進行梳理,將三環節教學、小組量化、合學教育策略進行融合,想成我校的學教模式,從而形成我校教學特色。而不能偏顧一方。避免墻上一棵草風吹一面倒。課程改革游來游去,老師們今天學學這,明天學學那,得不到專業發展方向上的成長。我們要將三環節教學、小組合作量化、現在的合學這三面來風融合在一起,形成小樹成長的助推劑。更不能將教學工作分解的支離破碎。 真正的好課堂,并非遵循一定的模式生搬硬套,而必須在實際的教學中及時調整。但是對于那些教學觀念不轉變,仍然進行滿堂灌的老師,他們的教學思想和方式不改變,嚴重影響著育人質量和教學成績。應該讓他們先入模式后再創新。模式,只是給予老師一個參考,如何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自己學生的學情去活學活用,才是真正考老師功夫的一門學問。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2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剛剛結束的寒假,我認真研讀了山東省濰坊廣文中學校長趙桂霞校長寫的一本書——《建設一所好學校》,認真的品讀著趙校長和他的行動研究,感受著趙校長和她校老師們的幸福。在這本書里,我們所有的困惑,趙校長用她的一個個行動研究給了我們最響亮的答案!
本書共有五個部分,我主要談一下第二部分《追尋幸福》的粗淺感悟。淺談教師通往成功的路有多遠?
教師通往成功的路有多遠?成功教師都有那些成功因素?是什么成就了名師?
愛學生、愛學習、善研究、不甘平庸、超越自我……等等,這些因素成就了名師。老師通往成功的路有多遠?每個老師自己都能測量出來。
一“關鍵事件”成就名師。
名師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自己難忘的“關鍵事件”。所謂“關鍵事件”,就是對自己的后續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事件。這一事件讓名師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有了前行的動力,有了更高的目標。名師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事件,一般包括兩類:一類是參加課堂教學大賽獲獎,一類是參加教育科研取得豐碩成果。為了給老師們制造“關鍵性事件”我們學校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青藍工程”“青年教師課堂大比武”“復習課大比武”“合學教育論壇”“明霞工作室”等等,如果您抓住了這樣的“關鍵性的事件”,無論是剛入職的新分教師,還是處于“職業倦怠期”的教師,都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有了前行的動力。
二“關鍵人物”引領名師。
名師成長的過程中,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得到了“關鍵人物”的引領。追尋名師成長的軌跡,我們發現,他們都得到了兩類“關鍵人物”的引領和幫助。一類是中外教育家或者教育教學專家,如:蘇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李希貴、魏書生等,這些人物的影響更多的體現在思想上的啟迪和引導。當遇到困難時,當有問題需要破解時,總能從這些教育家的專著中尋求答案。另一類是,對于他們的成長給予具體幫助和支持的人,比如:校長、導師、身邊的同事等。為了在老師們的成長過程中制造“關鍵人物”,我們學校也想了很多辦法。如“張素蘭老師”“李景龍老師”“孫明霞老師”“你的幫扶教師”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專業成長中的“關鍵人物”。
大部分名師都在“入職適應期”經歷過“關鍵事件”,受到過“關鍵人物”的影響,并由此走上了專業發展的成功之路。“入職適應期”是教師發展的“關鍵期”,錯過了“關鍵期”,要想發展到一定高度,就要多付出幾倍的努力。
三“關鍵書刊”成長名師。
老師成長為名師,還有一個比較集中的外在影響因素,這就是“關鍵書刊”。“關鍵書刊”有兩類,一類是專業書刊,另一類是教育類書刊。名師基本上都會閱讀中外教育家著作,大量的閱讀,讓名師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讓思考更有深度與廣度,能讓自己更理性的思考教育,這也是他們和一般老師最明顯的不同之處。我們比較幸運的是,我們的各級領導都對教師閱讀非常的支持,創造條件讓老師們進行閱讀。
四“個人品質”助推名師。
當然,成就名師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自己的個性品質,個性品質助推名師實現理想追求。名師百分之百的都善于學習,他們都把讀書當作自己的精神食量,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堅持每日閱讀。名師還善于注重想同事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專家學習。名師對工作百分之百的都有積極的心態和執著的品質:凡是認準了的目標,不屈不撓,不達目標不罷休。當被問及“面對困難時您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態”時,他們一般回答:積極的心態。因為有目標,所以他們有克服困難的動力,“挺過來就過去一道坎,也就上升了一個層次”是的,要想成為名師,首先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其次是百折不撓的韌勁,再就是一以貫之的堅持。追求卓越是名師的共有特征。名師不滿足于現狀,他們不斷的學習、不斷探索、不斷超越,追求更優質、更卓越的教學,探索更新、更多的教育問題。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說“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一個天生不安分、愛做夢的教師。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只有強烈的沖動、愿望、使命感、責任感的人,才能提出問題,才會自找麻煩,也能擁有詩意的教育生活”,這應該是名師的真實寫照。
親愛的老師,您想成為名師嗎?您想為自己的專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嗎?機會總是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今天的機遇源于自己的把握。機會來了,你能抓住嗎?有準備的人會使每一次“機會”都成為“機遇”,會使每一次“機遇”都變成自己的“關鍵事件”,會在“關鍵事件”中尋找自己的“關鍵人物”。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3
這是我讀的趙桂霞校長的第二本書,和《兢兢業業做教育》一樣,趙校長通過91篇獨立的案例故事,闡述了一個對教育很有感覺的人的智慧和行動。全書由建構理想、追尋幸福、發現課程、改造課堂、創新管理五部分組成,五個部分指向了學校發展的五條路徑,她的一些鮮活的想法和生動的做法,對正在積極探索實踐心生長教育的我們,拓寬著思路,指明著方向。學校教育的核心是課程,課程是學生心生長的營養,一所有特色的學校,必定有與眾不同的課程體系。趙校長和她的廣文中學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特色課程。針對不同的生源、不同的需求,他們對國家課程進行了整合、重組,于是一個個具有廣文特色的學科課程通過引橋課程、整合教材、適量練習,使之走向了校本化、生本化。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廣文中學所有的活動全部納入了課程進行管理,入校課程、離校課程、節日課程、社團課程等十大類活動都有明確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方式、課程評價等,真正實現了活動的課程化、個性化。有特色的才是校本的,廣文中學從過去、現在、未來中發現了大家、文化、實踐與探究三大系列的特色課程,確立了大家風范、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的獨特培養目標。
課程的核心是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心生長的舞臺。廣文中學的課堂改造經歷了三個階段,從“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到“高效愉悅課堂”,最后提煉成具有廣文特色的“54321自主課堂”。這是一部廣文中學課堂改造發展史,是趙校長和她的老師們愉悅生長的地方。其中下列幾句話讓我有所思、有所悟。“課堂是學生的,只有學生喜歡,課堂上才可能有高效的學習。”“衡量一節課質量的高低,首先要看其思維含量,即多少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節課上得到了發展。“”優秀教學的本質,在于教師組織恰當的問題。“”課堂是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地方。“”課堂改革推進艱難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實不放心學生。“”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是因為老師把課堂當成了自己的舞臺,而本質上,課堂應該是學生的,教師只是幫助學生成長的支持者。““課堂需要小組合作最優化。”“改到深處是制度。”……教師是把課程和課堂連接起來的人,一所把追尋教師職業幸福為己任的學校,也一定能夠成為讓學生慧心生長的學校。趙校長善于給教師成長創造“關鍵事件”,善于做教師成長路上的”關鍵人物”。他們幫助教師“自主購書”,鼓勵教師記隨筆、寫故事、編博客、搞課題……并購買教師的知識產權,激勵教師建沙龍、開論壇、做活動,讓老師們在幸福中個性張揚、可持續發展,使老師們始終走在追尋幸福的路上。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感覺自己重要,讓每個人的智慧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在廣文中學,制度都是“商量”出來的',優秀是計算出來的,他們喜歡用多把尺子量教師,他們善于傾聽教師的抱怨,“逼“著教師去健身,關注教師之關注……他們高舉科學與民主的大旗,以創新推動創新,用故事傳遞文化,使廣文在民主和諧的氛圍里積極健康地生長。
趙桂霞校長理想是建設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學校。為了這個目標她不斷地追問一些在別人眼里習以為常的教育現象,善于用數據說話,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并通過一步步的行動研究與實踐去捕捉教育的真諦,從而把廣文中學的教育日趨推向科學與理想。 《建設一所新學校》不僅是一本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普遍性的教育理論著作,還是一本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叢書。他為我們今后的教育行動打開了一扇門,也為我們今后的教育研究開啟了另一扇窗。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師、特別是學校管理者都認認真真去閱讀、去體會、去實踐的好書!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4
讀了《建設一所新學校》一書,知道趙桂霞老師是山東濰坊廣文中學的校長。她給這所新學校的定位是辦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理想學校。為了實現這一愿望,她帶領全校的教職員工啟動了一場教育變革,開始了新學校研究的征程。
在《建設一所新學校》中,趙桂霞老師從建構理想、追求幸福、發現課程、改造課堂、創新管理五個方面‘講述了自己建設一所新學校的實踐歷程。一所具有特色的學校,一定是因為它的課程與眾不同。趙桂霞老師對此有清晰的認識。她說:“讓學校課程走向特色,這是學校構建課程體系的難點。這個難點,決定了整個課程體系的品味,決定了學校特色的形成。”通過讀書,反觀我們的工作,多數屬于有形式無內容;在很多地方,廣文中學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學習、去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老師們去落實的問題。
結合本年級工作,略談幾點工作中的問題及改進的措施:
1、學生方面:
從考試中,我們發現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1)尖子生還不夠突出,與我們的目標還有距離,需要在教學中逐步提高,力爭在中考時有所突破。
(2)需要進一步提高邊緣生的成績,促使更多的學生進入優生行列。
(3)優生弱科問題相當突出。期末考試中,每個班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弱科,弱科成了制約總成績提高的“瓶頸”,需要我們去適時的進行補差或轉差。
(4)教學中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少、關注面小,這些都制約了整體成績的提高。
2、班級管理方面:
(1)個別班紀律不穩定,有時班主任老師跟緊了,好一些,班主任老師不在時,紀律就比較亂;還有個別班級就是老師在教室,教室里的紀律也不好,學生自我管理比較差。
(2)學生學習抓得不緊,學習主動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個別學生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不能有效學習。
(3)班級兩極分化嚴重,導致老師上課兩頭不能兼顧;班級做位排布不科學,沒按照9年級的教學實際進行編排。
3、教師方面:
(1)個別教師有教無備、作業批閱不及時、上課拖拉、外出不請假、精力沒有用在教學上,散點子事整天不少做。
(2)課堂教學無計劃性,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很好的進行規劃;基礎知識課堂落實不到位,缺乏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3)教師角色轉化不到位。教學方式沒有發生實際性的變化。許多教師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視了學生練習的過程,學生被動學習。
(4)課后輔導抓得不扎實,作業往往是布置了不檢查,還有就是不注意方法,做學生工作不細、簡單除暴,與學生對立面嚴重存在。
(5)優秀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我們的課堂效果不明顯。合學模式推行已經數學期,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兩張皮的現象依然普遍。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有一些教師固守原有的教學模式,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成績不高,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6)學科組內互相學習沒有真正開展起來。目前個別學科存在的問題是單兵作戰,相互保守,取長補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話,沒有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
4、改進措施
(一)重視優秀生的培養,把優秀生的培養作為年級的重要工作來做。
年級定期召開優秀生培養的學生會、教師會、班主任會。解決好優秀生培養遇到的問題。科任教師承包本學科的優生生,培養優生群體;班主任抓全員優化;形成年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齊抓共管的態勢,促進學生的群體優化。
采用目標引領的方法,引導優生做好期末規劃;班主任對于優秀生的目標、對手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班級,要放眼于全年級,甚至全縣。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遠,只有視野開闊,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完善質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實到教師、學生的具體行動上。建立至下而上的質量分析制度,即:教師、學生作好個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級質量分析主題班會,各學科開好教學診斷,突出學科點評。強化任課教師對學生學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學科,分析到每一個知識點,找準學生的問題所在。通過這種分析,診斷出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及時對問題產生原因進行分析,通過不斷的反思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及方法。
(三)扎實開展教材和中考試題的研究。
要求老師們通過認真學習新的課標,深入研究教材,準確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把握教學要求,提高教師掌控教學的能力。
我們還要求每個教研組認真研究泰安市近五年和部分兄弟市區近三年的中考試題,進一步分析重點,把握考點,分析命題方向,用中考命題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
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并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著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相信激情燃燒的六月,定會帶給我們滿意的收獲。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5
這是我讀的趙桂霞校長一本書,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歷任濰坊一中教師、濰坊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濰坊市教科院副院長,20xx年任濰坊廣文中學校長至今。趙校長通過廣文中學辦學的一個個案例故事,闡述了一個有教育情懷的人的智慧和行動。全書由建構理想、追尋幸福、發現課程、改造課堂、創新管理五部分組成,五個部分指向了學校發展的五條路徑,她的一些鮮活的想法和生動的做法,對正在積極探索實踐教育教學的我們,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她的一些做法可以拓寬我們的思路,指明我們的方向。
教師是把課程和課堂緊密相連的人,一所把追尋教師職業幸福為己任的學校,也一定能夠成為讓學生慧心生長的.學校。趙校長善于給教師成長創造“關鍵事件”,善于做教師成長路上的“關鍵人物”。他們幫助教師“自主購書”,鼓勵教師記隨筆、寫故事、編博客、搞課題……并購買教師的知識產權,激勵教師建沙龍、開論壇、做活動,讓老師們在幸福中個性張揚、可持續發展,使老師們始終走在追尋幸福的路上。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感覺自己重要,讓每個人的智慧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在廣文中學,制度都是“商量”出來的,優秀是計算出來的,他們喜歡用多把尺子量教師,他們善于傾聽教師的抱怨,“逼”著教師去健身,關注教師之關注……他們高舉科學與民主的大旗,以創新推動創新,用故事傳遞文化,使廣文在民主和諧的氛圍里積極健康地生長。
趙桂霞校長理想是建設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學校。為了這個目標她不斷地追問一些在別人眼里習以為常的教育現象,善于用數據說話,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并通過一步步的行動研究與實踐去捕捉教育的真諦,從而把廣文中學的教育日趨推向科學與理想。
《建設一所新學校》不僅是一本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普遍性的教育理論著作,還是一本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叢書。他為我們今后的教育行動打開了一扇門,也為我們今后的教育研究開啟了另一扇窗。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師、特別是學校管理者都認認真真去閱讀、去體會、去實踐的好書!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6
假期里讀了《建設一所新學校》這本書,感受頗多。尤其其中關于課堂的思考,讓我想到了許多。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
我想學生喜歡的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的課堂。老師充滿愛心、童心,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老師能蹲下身子看孩子,是孩子心聲的傾聽者。課堂上,孩子們思維靈動,神采飛揚,敢于創新,善于發現;小手直舉,小臉通紅,小眼放光,小嘴常開。師生在交流互動中思維時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葉瀾教授說過:理想的課堂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們的課堂需要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所以我追尋詩意語文,追求真實,扎實,簡約,富有靈氣的語文課堂,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搖籃,精神棲息的家園。努力創設理想課堂,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于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會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
一、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快樂的。
快樂是什么?快樂是一種內心愉悅的體驗,是一種愜意、幸福的感覺。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學生快樂生活的一部分,這是對學生生命發展的應然觀照。學習著,就是快樂著。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這應成為師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快樂的語文課堂,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快樂的語文課堂,沒有教師的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大聲斥責;也沒有學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諾諾、面面相覷。快樂的語文課堂,沒有教師的訓罵、侮辱、嘲諷和體罰,也沒有學生的恐懼、緊張、擔憂和不安。快樂的語文課堂里,師生將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師生綻放的笑靨將成為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朵。快樂的語文課堂,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自由地閱讀,大膽地質疑,熱烈地辯論。快樂的語文課堂,沒有思想的桎梏,沒有傳統的約束,沒有條條框框,沒有繩繩索索;有的是直率、坦誠、碰撞、爭論、幽默,是自由精神的淋漓盡致的舒展。質疑問難,不妨舌戰針鋒;興之所至,大可手舞足蹈。這樣的課堂,學生可以思接千載、浮想聯翩。平等、自由、寬松、和諧譜寫了一支快樂的“課堂進行曲”。
二、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激情飛揚的。
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激情是澎湃的熱流,它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而這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充滿自信的神情和熱情洋溢的談吐上,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能將文本而衍生的激情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重要環節。特別是教學課文時,更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因為情感是作者作文的靈魂,是教者教文的靈魂,是學者學文的靈魂。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學生之間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師只有在激情中快樂行走,在愛的傳遞中感悟職業的魅力,課堂才會充盈著創新的靈性。
三、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詩意的。
語文本身就是一首詩。它縱橫千古,綿延萬里,廣袤美麗,多姿多彩。它有賞心悅目的山水風景,有回味無窮的生活故事,有蕩氣回腸的英雄人物,有刻骨銘心的平凡生命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師生雙方共同演繹、彼此尊重、動態生成的。因為唯有“生成”,才有師生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活動,才有師生對固有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創新發展與智慧超越。
生成的語文課堂是師生雙方心扉敞開,平等自由的心靈對話、情感溝通和智慧碰撞。課堂上的40分鐘,每一分鐘都孕育著創造,都將可能誕生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創意。這就要求教師從關注預設的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正視“陰錯陽差”,重視“節外生枝”,珍視“靈光一閃”,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
“生成”激活課堂,語文課堂別樣的精彩緣自于“生成”。充滿生成的語文課堂將成為師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奇跡將在這里誕生。沒有生成的語文課堂,只會稀釋情感、淡化感悟、禁錮想像,進而扼殺創造的靈性與個性。沒有生成的語文課堂,只會陷入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的死胡同。一句話,沒有生成,我們的語文課堂將成為一潭死水,并逐漸干涸。
讓師生激情燃燒,個性彰顯,智慧噴薄——充滿“動態生成”的語文課堂必將活力四射,奏響生命的最強音!
快樂,讓語文課堂走向幸福;激情,讓語文課堂走向浪漫;詩意,讓語文課堂走向靈動;生成,讓語文課堂走向永恒!
哲學家說,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東西活著;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著。我想說:鐘愛教育,鐘愛學生,理想的語文課堂就會降臨于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揣著教育的理想,向著理想的教育不斷追尋和探索吧!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7
這本書寫了八年,它更是“做”出來的。剛開始抱有懷疑的態度去讀,沒想到《建構理想》篇中《五個月未掛校牌》就吸引了我,感覺這個學校很有意思,與眾不同,帶著好奇和探索幾乎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認真讀到,喜歡的地方進行標記、摘抄和當即書寫下自己的感悟,掩卷沉思,有許多興奮的的地方、有許多想說的話,不能一一說出就重要的略談幾點。
《建設一所新學校》介紹的學校是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這所百年老校歷經變遷,直到從20xx年7月才改名為濰坊廣文中學,為市教育局直屬的唯一一所國辦初級中學。該校始終把“構建和諧校園,奠基幸福人生”作為辦學目標,把“發展教師、成就學生、服務社會”作為基本的辦學理念,在學生中倡導’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師中倡導“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我”;在師生間倡導“互尊互愛,共同成長”;在干部中倡導“甘為人梯,贏得信任,成就他人”。
書中趙校長的治校之成功經驗,特別是廣文在管理上的創新,如:制度是“商量”出來的、多把尺子量老師、教師節傾聽教師的“抱怨”、“逼”著老師去健身、關注教師之關注等這些關系教師民生的話題。我想這也是廣文取得現在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學校和課程是離不開的,其中廣文的課程改革中的很成功。課程是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總和。一所具有特色的學校,一定是因為它的課程與眾不同。趙桂霞校長對此有清晰的認識,她說:“讓學校課程走向特色,這是學校構建課程體系的難點。這個難點,決定了整個課程體系的'品味,決定了學校特色的形成。”學校的課程建設,由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三大板塊組成,廣文中學在這三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探索和實踐,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敢于放手、勇于放手,該是怎樣的一份膽量和決心,放手學生是對他們的一種信任和鍛煉,給他一個機會,還你無限驚喜。
無憂快樂,幸福喜歡,心向往之的學校,理想狀態談何容易,現在的教育大環境,考試指揮棒下得賭上許多東西,輸贏怎可論?
有調查才有發言權,有了奮斗目標、發展方向,頓覺前途光明,但實現理想目標的征途非常遙遠,荊棘遍地且看一路艱辛與困難如何克服!
頭腦風暴、SWOT分析法這一個個的研究、斟酌將紛繁的事務理順理透,并制定了具體的三年乃至五年規劃,每學年確定一個主題,重點突破,層層推進。
佩服其研究的深入,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想去辦一件事,定會發現真問題,才能逐步探索解決辦法。
一直以來的定位都有所偏頗,定位自己為領導服務做好工作,實際上大錯特錯,我們是為班級服務、為學生服務,齊抓共管相互借力,并非誰管理誰的問題。
傾聽心聲需要氣度,學生管理有時存在想當然,做了學生也不配合不理解,感到很郁悶,有時感覺離學生太遠了。特別欣賞讓老師外出買書的做法。
是啊,焦慮容易讓人失去耐心,更容易傳染,這種情緒一旦蔓延開來,將非常可怕,克服的辦法可以轉移關注,由原來評價看重目標和結果轉移到關注過程上來,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尋求方法,多么好的引導。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追問清楚了根本原因,一切還得從根本改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牽一發而動全身,是向好的方面還是不好的方面發展張,主要看如何引導。 追尋幸福先去把握幸福的泉源,了解老師們內心的想法,“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是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廣文做的就是發掘并持續推動,創造關鍵事件、關鍵人物,根據入職適應期和關鍵發展期制定相應方案,從名師的成長中探索規律——讀書學習法,堅持學習中不斷進步。
讀書——名師的成功的必經之路。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首先得去轉變態度,研究學生所需,不斷反省自我,促使自己每天都在進步。
課程建設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廣文中學將校本化課程開發到極致,做出了別的學校想或做但都沒有形成課程建設理論的新局面,走出了獨特的素質教育發展的路子。
高效愉悅的課堂打造成功的模式,解決深度的問題,猶如一潭水注入了新的源頭,整個就流動起來了。
創新管理,多向評價,制度引領,共同參與,真正做到了人文、科學、規范,收到了奇效。
想說的太多了,一本書的力量不僅僅是感動一個人,而是去感染一個人,自覺得去實踐、去創新,我想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改變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先改變自己,做一個熱愛讀書的、善于思考的、敢于創新的人,再慢慢感染周圍的人!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8
《建設一所新學校》介紹的學校是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這所百年老校歷經變遷,直到從20xx年7月才改名為濰坊廣文中學,為市教育局直屬的唯一一所國辦初級中學。近三年來,該校始終把"構建和諧校園,奠基幸福人生"作為辦學目標,把"發展教師、成就學生、服務社會"作為基本的辦學理念,在學生中倡導"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師中倡導"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我";在師生間倡導"互尊互愛,共同成長";在干部中倡導"甘為人梯,贏得信任,成就他人".
書中趙校長的治校之成功經驗,特別是廣文在管理上的創新,如:制度是"商量"出來的、多把尺子量老師、教師節,傾聽教師的"抱怨"、"逼"著老師去健身、關注教師之關注等這些關系教師民生的話題。我想這也是廣文取得現在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學校和課程是離不開的,其中廣文的課程改革中的很成功。課程是學校一切教育活動的總和。一所具有特色的學校,一定是因為它的課程與眾不同。趙桂霞校長對此有清晰的認識,她說:"讓學校課程走向特色,這是學校構建課程體系的難點。這個難點,決定了整個課程體系的品味,決定了學校特色的形成。"學校的課程建設,由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三大板塊組成,廣文中學在這三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探索和實踐,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不同的學校,生源情況差異很大,教師教學能力的差異也很大,國家課程到了具體的學校,需要有一個校本化的`過程。要依據學校教師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增減或者重組。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過程,就是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將統一的課程轉化成學校特色課程的過程。
在廣文中學,國家課程校本化處置的探索處處可見。"一標多本"讓老師們能夠同時看到不同版本的教材,也為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處置帶來了便捷。學校為每個學科教師配置了3-5個不同版本的教材,讓大家在潛心研究不同版本教學內容組合的特點基礎上,選擇最深入淺出、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重新編撰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依據學生實際而開發的校本課程,如果能和學校的育人目標相一致,并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課程群,就容易形成課程特色。這也是各校在特色建設之中普遍關注的。
校園節日,是學生最受歡迎的活動課程。每個月都有節日,每個節日都有活動的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眾多學生參與,每一次的參與都有學分加以記載……節日和儀式,對學生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回想我校近年所形成的四大節日"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和藝術節",我們也可以借鑒其成功的經驗,進一步完善這四大節日。這是培養學生自主發展、團隊合作、責任分擔的好途徑。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9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一以貫之的學校,在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完成國家統一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基于學校自身發展歷史和社會需求,確立自己獨特的'培養目標,這也是我們學校建設校本課程的切入點。
通過在這本書中了解到,廣文中學建設校本課程是在過去、現在、未來尋找答案。廣文中學有130年的發展歷史,在百年歷史長河中,廣文中學出現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物。百年廣文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且有著重視學生實踐的傳統。在這么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廣文中學確定了培養目標,規劃了特色課程體系。當我在書中讀到廣文中學開發"大家"系列課程體系時,非常受啟發。"大家"系列課程有廣文"大家"課程、中國"大家"課程、世界"大家"課程三個系列構成。并且以時間為經線,分古代、現代和時代;以領域為緯線,分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行業精英。在每位大家介紹之后附錄其生平年譜和相關閱讀書目,提供相應的音頻、視頻和網絡資源,這樣的話就能夠讓學生全面地認識每位大家的人生軌跡,從中受到啟迪。
以歷史為例,歷史與文化,歷史與史學,歷史與建筑,歷史與服裝,歷史與飲食,歷史與宗教,歷史與體育等。在初一年級的歷史與建筑中介紹了都江堰、趙州橋、長城、故宮、巴黎圣母院、羅馬競技場等各學科中涉及建筑,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進一步探尋的欲望強烈。
【讀《建設一所新學校》有感】相關文章:
我向往的一所中學10-10
我向往的這樣一所中學07-28
不幸是最好的一所大學08-03
我向往這樣一所中學作文02-06
新學校的作文05-15
新學校作文04-29
我有一所房子_700字作文09-23
貧窮是你人生的一所好大學02-27
最新學校標語10-14
來到新學校作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