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
假期我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在自己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每一個案例,我都認真去讀,甚至有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也曾親身體驗到,當看到專家們的點評,我時而慚愧,時而自豪。慚愧的是沒有按照專家學者那樣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而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去看問題,可以說沒有科學頭腦。自豪的是,偶爾也會和專家的思想火花碰撞,感覺自己在成長著。
書中有一個案例《善待“老鼠屎”》這個案例主要講的是對待差生的一個問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的老師因為考核,平均分、及格率……直接掛鉤,因此對班里的差生開始埋怨,把“老鼠屎”當成自己的出氣桶。對他們冷嘲熱諷,或嚴盯死防,或冷落懲罰,或驅逐出“班”。總之,大家都不能容忍“老鼠屎”的存在,有的老師覺得老鼠屎會攪混“班級”這鍋粥。歧視他們,學生們也和老師一樣開始排斥這些“老鼠屎”。看了這個案例,我一下想到我班里的張,每次考試,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他都給班級拉后腿。為此,我也頭疼的不得了,想了一切辦法和家長溝通,爭取把成績提高上去。可是每次都讓我失望。雖然我失望,但我沒有失去信心,對他仍然有期待。因為他學習不好,班級的學生總是欺負他,有一次,班里的顧罵他傻,他也不敢告訴我,后來我想了想,他不告訴我的原因一是害怕顧再找他麻煩,二是他已經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學習本來就不好,學生總欺負他,老師也不會向著自己。通過調查我知道學生欺負張之后,我在班里教育了他們,給同學們上了一節怎樣做人的課。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權利去欺負別人,例如張,他雖然學習不好,但是他身上有很多優點,說到這,同學們都紛紛發言,“老師他干值日很認真;老師他很有禮貌;老師他愛幫助同學,有一次,咱班同學文具盒掉在了地上,他主動幫助撿起來……”是啊,這些都是他的優點,我們看在眼里,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偏偏扯住人家小辮子不放,學習總是倒數第一,總給班級拉分。這些話語去侮辱他呢?難道你們沒想過這樣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為什么要拿別人的弱點來當笑料?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將心比心,同學們,我們學過這篇課文,難道文章的內涵我們不記得了嗎?希望你們大家好好反省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尊重別人。我和同學的談話足足一節課,雖然這節課沒有講課,但是我覺得自己講了,而且是很精彩的一節人生課。我想每個同學都能去反思,而張對我更是感激不盡,他總是來親近我,和我說說話,因為在他的眼里我是一名正義的老師,我對每一個學生都很公平。在我這里,他能得到快樂,不壓抑。雖然每次考試他都給我班里拉分,我也很生氣,但是我從來沒侮辱過他,我總是在為他加油、吶喊。他也總是和我保證“老師我一定好好學,不讓你失望!”這點保證就夠了,這是孩子的真心話,他也努力去做了,所以我對他沒有任何埋怨,我也相信他一定能把成績提高上來,因為有我和同學們對他的幫助,鼓勵,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他的成績也是在不斷的提高,他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們也為他高興。真的希望我們當老師的善待“老鼠屎”、珍惜“老鼠屎”、改造“老鼠屎”,這是我們老師的一種責任,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美德。讓我們給學生多點人文關懷,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我們都該努力地使自己有所作為!
雖然這本書讀完了,但是我覺得我還沒有讀完,里面鮮明的案例,還有那些深刻的道理,不得不讓我一輩子去讀,去體會,也讓我不得不一次次的問自己,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2
踏上教師崗位已有近兩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有過憧憬也有過迷茫。今天我該怎樣當一名合格的孩子喜歡的小學教師?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閑暇之余,我有幸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做教師》。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讓我如獲至寶,讓我看到了那些教育理論生動多樣的靈活應用,從這些教育的事例中,我不光看到了許多優秀老師對于教育理論的靈活應用,更看到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對于教師這個職業的熱情和他們對于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驚嘆我們教師的偉大和智慧,原來老師可以當的這么精彩,原來老師可以當的如此的智慧,原來老師是該這樣當的。
今天,我應該怎么做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僅僅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陶行知教育名著》中也充分體現出“愛滿天下”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干人有益,牛馬也做”。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看完《今天怎樣做教師》這一本書后,我真的觸動很大。我常抱怨沒有時間,每天必須做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生活、學生、班級管理事件……占據了全部的時間,應接不暇。
真正靜下來充實自己的文化、專業素養的時間真是少之又少,真的很是遺憾。雖然這次也是如此的匆忙,但是總算把書給磨完了。
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
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優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么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不管學生出現什么突發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充滿閃光點,博得喝彩。
反思自己現在的課堂,雖然做了精心準備,精心設計,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語言貧乏,往往會被學生的突發狀況而搞得手忙腳亂,有時不能處理就把學生的狀況放在一邊、置之不理,結果我教得費力學生聽的吃力。我這才明白,優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效果當然有差距。
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到:“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當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是呀,多么精辟的言語呀!為什么我以前總是做不了呢?我開始回思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了。我該努力去學點好東西了,學會看書。
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蘇霍姆林斯基眼里,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洞的說教和口號式的響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細節,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一雙援助的手……
高中的學生很多的習慣已經養成了,具有了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態度,但是還有可改變和塑造的時候。在課堂或課外不時地在他周圍樹立一個行為好榜樣,讓他認同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課堂表現中,給他一個鼓勵的微笑幫助他建立自信,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認可他的努力與才能;給他與一句親切、關懷的話語教會他去愛,教會他們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談論愛、去訴說并不存在的感情。
蘇霍姆林斯基還有很多經驗,如“你如果想教頭腦遲鈍的學生學會思考,就要把他們帶到思維的源泉那里去,讓他們觀察一系列現象,從而了解其因果關系。”“要在很長的時期內用心靈來認識你的學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興什么和擔憂什么,這是我們教育事業中的一種最細膩的東西。”等等……
這些經驗對我都是非常寶貴和有指導意義的。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一名教師即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現在認識到在不斷充實自我的基礎上,要兩手抓,既要抓好學生的教學,又不能松懈對孩子的德育。
雖說這這樣的兩手抓在啊實踐中不是那么容易,我有信心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不斷的反思和積累經驗能讓我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書心得篇班主任工作真是個五味盒,回想自己的班主任歷程,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曉。班主任工作事務繁多,面對的問題也很多,所以經常會聽到老師訴苦,班主任真的難當。每天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談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非常幸運的是今年學校發的這一本《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一書,它不但理論性強,實際例子也舉得特別好。我的確是很認真仔細的度了這本書。應該說我不喜歡讀理論性特別強的`書籍,會讓我感到特別枯燥乏味。但我特別喜歡這種理論實際相結合的書籍,看這本書時,書中每個老師所寫的案例我大都把它搬到自己身上去做對比,看到了我身上的不足,其實也是周圍很多老師的共性問題。
有人說:思想是行動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這本書在每一章節的開始,都要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什么樣的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熱忱與興趣,使活動的教育功效最大化”、“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有教育的契機,處處有教育的資源,身為班主任,我們該怎樣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到底應該如何創新,以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呢”,等等。這些問題既是引領,更是啟迪。一時想不透徹沒關系,隨后便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再加上鮮活生動的教育實例,讓你茅塞頓開。養小雞體驗生命成長的不易,跳圈圈體驗合作的快樂……一個個閃耀著靈光的教育故事,無不充滿智慧。它是心與心的交流,它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有創新激流的奔涌,就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完善,進而形成獨特的風格,成為學生心中不可磨滅的“重要他人”。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本書每一章起始都有一句提綱挈領的精辟話語:“自由是孩子心靈成長的基礎,心靈有了自由,想象力就會張開翅膀,創造力就會靈動多彩。”“雖然,與眾不同并不都是創新,但是,創新一定是與眾不同的。”“100次耳提面命的灌輸,比不上1次親歷親為的體驗。”……這精辟的話語是眼睛,耐讀而有哲理,發人深省。正是這樣樸素而精粹的思想,讓全書流光溢彩,魅力無窮。
在第一章中,就告訴了我們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
1、可以通過學生的介紹了解學生。這個介紹可以讓學生填寫簡歷,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當然也可以請同桌介紹。
2、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學生的行為來了解學生。
3、在交談中來掌握學生的思想。
4、在活動中發現學生的特長。
5、在家訪中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
下面在這一點上我想談談自己的感悟: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應當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弱點,理解他的思想和內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觸他的心靈。”
1、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弱點。
有的孩子喜歡畫畫,但音樂不好;有的孩子喜歡數學,但英語不好;有的孩子擅長言語,但書寫不好;有的孩子喜歡看書,但不喜歡運動……“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然世界上也不存在兩個相同的學生。即使是兩個孿生兄弟,其氣質基本相同,但是性格也會有微妙的差異的,當然興趣愛好也會迥然不同。學生有差異,我們老師不可能培育出一樣尺度的學生。因此,教師的職責是發現學生的優缺點,使學生的優點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學生的缺點得到最好的彌補,使學生將來有做好的發展。
2、教師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內心感受。
現在的孩子出生在九九年左右,真是新世紀的孩子,生活相對而言比較的富裕;而且都是獨生子女,外有六個人疼愛(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孩子的情緒常常不是太穩定,會出現超乎尋常的興奮,激動或者極端的憤怒、悲觀、絕望,而且遇到一點刺激就會歇斯底里,做出讓人無法接受的舉動;再說了現在是電腦的時代,孩子接受的知識面比我們寬,接受的容量比我們大,因此,我們要走近學生,盡可能的走進學生的心靈,這樣我們才知道學生在想些什么,學生可能會做些什么。也只有了解學生,我們做教師的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初接新班,我一般了解學生是從了解家庭開始,如家長的年齡、職業、住址、生活狀況,有什么愛好或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顧等等,這樣便于我們老師因材施教。
3、教師要小心翼翼地去接觸孩子的心靈。
現在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地強,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觸傷到孩子的自尊,孩子就很可能會與你對著干。文中講到了一個例子:一位中學生發現他的日記被父母親偷看后,就給作家孫曉云寫信說:“我想用世界上最大的聲音,告訴所有不信任我們的人:請信任我們!路是我們的,人生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我們能夠裝點人生。大人應該給我們一些機會,讓我們也試一試,不做永遠的觀眾。”現在的學生要求得到父母的尊重,得到老師的尊重,得到社會的尊重,他們從內心里希望成人們把他們當大人來看待。孩子的心里在逐漸走向成熟,他們希望大人放手讓他們獨自大膽的行走。我們做老師的應該了解孩子的心里,但是又怕孩子受傷,遭到沉重的打擊,畢竟孩子沒有經歷過過多的挫折,心靈是異常脆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小心翼翼地走進學生。
4、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法去走進學生。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個性的一個,我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接近學生。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去打球,跑步,踢鍵……在運動中去了解學生;可以讓學生在周記中反思自己的心里,然后與學生交流從而來了解學生;可以找學生本人談話來了解學生,也可以找班級中的學生談話側面來了解學生;可以與孩子的父母通電話或家訪來了解學生;可以通過班委會討論來了解學生;也可以通過任課老師的反映來了解學生;還可以通過QQ聊天,這樣學生不用面對面,有些話他敢于說。總之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讀懂學生的心里。
在這一章中還提到“怎樣鑄造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這讓我想起了去年曾經發生在我們班的一件事:
寒假里,不知因為什么,把腰扭了,差幾天就過年了,我卻不能動彈,到醫院做了個CT,醫生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需要靜臥半個月,而且是絕對靜臥(不準起床)。我在痛苦中熬了10天,終于還是“站”起來了。臥床半個月,尤其對于像我這種急性子的人來說等于“殺”了我。不過好在腰感覺好了一些,只是不敢走快,不敢用力。醫生宣布:只能慢養,別無他法。: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書心得篇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感受頗深。覺得這是一本既能給一線教師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學術水平的好書。
首先讀這本書,你不會感到辛苦,因為書中到處是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故事,在這里你可以從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中領悟教育的真諦。從小徒弟帶著尋常的小石頭到市場問價,領悟到一個人的價值關鍵要看他把自己定位在哪里;從小伙子手抓小鳥逼智者卜問生死,讓人們明白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此書能夠用獨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負責的態度提建議。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是許多人都在探索的問題。是啊,在當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確實是挺不容易的。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認為教師的成就感--“桃李滿天下”的幸福,也是無人能及的,教師的價值是永恒的。
那么,那么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示。
(一)教師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與孩子溝通,與家長溝通。
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
第三,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二)教師要把強烈的責任意識放在首位
教師要忠實地履行職責,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如重慶市開縣優秀教師群體在兩次突如其來的災害中,不顧個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護和搶救學生,他們在做這種選擇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老師。”“我是老師”,一句普普通通的話,但它擲地有聲!“我是老師”反映了一名教師強烈的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表明教師形成了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律意識和人格素養,這是新時期師德的一個核心內容。
(三)教師要以高尚、昂揚、樂觀的態度生活
魏書生說:我們以高尚、昂揚、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那我們就會生活在高尚、昂揚、樂觀的生活之中。
今天,我們教師要充滿愛,愛人生的每一段時間,愛生活的每一個空間,愛他的職業,愛他的事業。
讓我們的愛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使我們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我們的愛不斷發展自己,以完善我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用我們的愛到笑對人生的境遇,以積極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
總之,我認為學習是永恒的主題,只有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人,才能擁有教育的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積極進取,盡早地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3
獎勵和懲罰是常用的教育手段,傳統觀念奉行“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而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教育呼喚耐心和賞識,怎樣才能巧妙地解決學生問題,而又無需利用懲罰手段呢?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后,我豁然開朗,受到啟發。
我深知,獎勵一個學生的目的不僅是受獎勵的學生個體,更在于榜樣、激勵作用,懲戒一個學生的目的當然也不僅在于懲戒個體,而是在于引導、警示作用。但僅僅是簡單的利用獎勵和懲罰手段,也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能持久嗎?如班級整體衛生狀況極差,老師苦口婆心講道理,班干部一起來管理,上主題班會課警醒教育……但效果甚微。老師在的時候不敢明目張膽亂丟,或者瞄兩眼自己周邊,撿起認為是自己扔下的垃圾,其他垃圾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我們是個集體,我們班就像一個家……”道理一籮筐,可一轉身就有可能出現垃圾滿地飛的情況,還常常找不到誰是“禍首”。為此,我也是絞盡腦汁。
在苦惱不已時,王曉春老師《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中“和學生簽合同”一章給我送來及時雨。方法是相通的,不如,我也跟學生簽個合同?于是,我趁機給學生上了一節微班會《班級是我家衛生保潔靠大家》,最后一個環節就設計為“簽合同”。我跟學生分享了合同法,明確合同的“法律效應”,然后用激將法跟他們發起挑戰:“有勇氣跟我簽個合同么?”他們感覺很新奇,一致表示同意,合同條款則由同學們小組商量當場擬定,宗旨:必須保持班級衛生,不可違規。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商量,否定、綜合、歸納,統一立下懲戒手段:1.懲戒“禍首”原則。誰不講衛生,被同學舉報或老師發現,必須馬上改正錯誤,并在老師的見證下,當天最后一個離開教室,負責全班的衛生保潔和檢查;第二次發現必須加倍懲戒,以此類推;2.找不到“禍首”懲戒原則。班級是我家,衛生靠大家。衛生不是一個人的事,大家必須互相提醒和監督,教室和走廊的垃圾,不管是誰丟的,若是找不到“禍首”,那就要全班負責。懲罰手段是首次發現班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會議;第二次發現懲罰班級一天不提供垃圾桶;第三次則懲罰兩天不提供垃圾桶,以此類推。在明確“合同條規”后,我們都慎重地簽下了“合同”。
規則意識有了,合同簽了。但守規則是不容易的,“禍首”不少,違反“合同”必然受到懲罰;找不到“禍首”事例當然也不少,禁用垃圾桶一天、三天、一周……幾周過后,同學們開始自覺提醒,下意識少產生垃圾,提議垃圾“自產自銷”。偶然的約定,成就了“無垃圾桶”班級,學生相約把產生的垃圾主動帶到樓下的垃圾分類處進行處理。這是同學們自己心甘情愿簽下的合同,違反合同甘愿受罰。巧妙的規則教育手段,讓學生學會了自律。我想,把這種手段完全可以“因事制宜”,推廣到讀書、作業、勞動等方面習慣的養成上去。
讀一本好書,猶如跟智者同行,《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一書所呈現的方法很多,無一不告訴我們今天要做智慧型教師。雖然案例呈現的方法不一定都能一一用上,畢竟我們面對的教育環境和教育對象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我愿將這本書反復拜讀,把書中的方法選擇性、創造性地運用,不斷提升自己管理學生的技巧,根據自身教學的不同情況作調整,從而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4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寓言:一只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著爬著,遇到了哲學家青蛙。青蛙非常驚訝,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著他,還自言自語地說著。蜈蚣很奇怪,就問:“青蛙哲學家,你在干什么呀?”青蛙說:“你真了不起,能指揮幾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好?”蜈蚣一聽,也愣住了,心想這個問題我怎么就從沒想過?想著想著,自己也琢磨起來:是先邁左腿好呢還是先邁右腳好?誰知越想越復雜,號稱百足之蟲的蜈蚣平時走路靈活自如的像蛇一樣快,這一刻里竟然再沒幾只腳能聽使喚的。折騰了半天也沒能前進一步。過了一會兒,青蛙哲學家恰巧又轉了回來,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鍛煉身體嗎?”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問題,可是我越想越復雜,如今怎么也邁不出步子來了。”乍一聽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細體味起來,就能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教師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給教壞了。如果聯系我們的工作,教學中可曾有過類似的將簡單淺顯的問題教復雜了?可曾有過將現成的問題肢解細化,細嚼慢咽的灌輸給學生?可曾有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的感慨呢?在今天似乎教師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復雜了,讓我們這些青年教師有一些不知所措。好在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有了它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明朗的道路。在我看來王曉春老師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他的《今天怎樣做教師》和《教育的智慧從哪里來》都給我們這樣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100個案例,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給我們做了個專業化的展示:
1、 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動。
2、 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為改天換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
3、 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大家除了考試分數什么也看不見,本該家庭教育解決的品德問題推到學校,本該幼兒園、中小學解決的品德問題推給大學。難怪我們老得“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沒打好,學校要不斷“補課”;因為學校一邊“加強”某種教育,一邊同時把隱患推給高一級學校,在應試的瘋狂中,實際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制造”的問題往往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最后壓力都加到社會……
5、 熱愛生活是熱愛學習的前提。
6、 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態,是制怒的最好辦法之一。
7、這可能是特點而非缺點。
8、我不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為到底什么樣的“靈魂”最有利于他將來在社會上發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么自信嗎?
……
王曉春老師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時無處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而這些恰恰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說欠缺的。
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然而今天教師也不再擁有令人真正崇敬的榮耀和光環。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圣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那么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 本為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5
在時代發展迅速的今天,似乎教師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復雜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給我們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100個案例,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給我們做了個專業化的展示:
1、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動。
2、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為改天換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
3、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大家除了考試分數什么也看不見,本該家庭教育解決的品德問題推到學校,本該幼兒園、中小學解決的品德問題推給大學。難怪我們老得“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沒打好,學校要不斷“補課”;因為學校一邊“加強”某種教育,一邊同時把隱患推給高一級學校,在應試的瘋狂中,實際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制造”的問題往往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最后壓力都加到社會……
5、熱愛生活是熱愛學習的前提。
6、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態,是制怒的最好辦法之一。
7、這可能是特點而非缺點。
8、我不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為到底什么樣的“靈魂”最有利于他將來在社會上發展,你并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么自信嗎?
王曉春老師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時無處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
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圣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最后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自己,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6
案例中講的是一名老師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培養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事例。案例中,那名老師的耐性讓人佩服,他真的是傾注了自己的愛給學生,感動之余不禁想到,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會!但是,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真的是如此嗎?面對案例中的學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學習認真、行徑乖巧的同學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調皮好動的同學不遵守課堂紀律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細細品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說:“要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為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范圍擴大。在這些語句中,讓我感受到了清新與自然,誠懇與真實,科學的思維方式下對“愛”的理解。
是啊,教師要愛每一個孩子,對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為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有私人的情感選擇傾向。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但教師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簡單的幾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書中王曉春老師那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時無處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而這些恰恰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所欠缺的。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教學之余,我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感受頗深。覺得這是一本既能給一線教師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學術水平的好書。
相信讀后感大全網能夠幫助到找不到優質讀后感的您,找到優質的讀后感模板。https://m.dhb100.com/
首先,讀這本書,你不會感到辛苦,因為書中到處是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故事,在這里你可以從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中領悟教育的真諦。從小徒弟帶著尋常的小石頭到市場問價,領悟到一個人的價值關鍵要看他把自己定位在哪里;從小伙子手抓小鳥逼智者卜問生死,讓人們明白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此書能夠用獨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負責的態度提建議。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是許多人都在探索的問題。是啊,在當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確實是挺不容易的。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認為教師的成就感--“桃李滿天下”的幸福,也是無人能及的,教師的價值是永恒的。那么,那么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示。
一、教師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與孩子溝通,與家長溝通。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第三,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二、教師要把強烈的責任意識放在首位
教師要忠實地履行職責,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如重慶市開縣優秀教師群體在兩次突如其來的災害中,不顧個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護和搶救學生,他們在做這種選擇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老師。”“我是老師”,一句普普通通的話,但它擲地有聲!“我是老師”反映了一名教師強烈的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表明教師形成了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律意識和人格素養,這是新時期師德的一個核心內容。
三、教師要以高尚、昂揚、樂觀的態度生活
魏書生說:我們以高尚、昂揚、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那我們就會生活在高尚、昂揚、樂觀的生活之中。今天,我們教師要充滿愛,愛人生的每一段時間,愛生活的每一個空間,愛他的職業,愛他的事業。讓我們的愛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使我們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我們的愛不斷發展自己,以完善我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用我們的愛到笑對人生的境遇,以積極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
總之,我認為學習是永恒的主題,只有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人,才能擁有教育的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要求我自己,積極進取,盡早地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暑假,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做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系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教師以其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并在創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那今天,我們應當怎樣做一名好教師呢?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7
最近讀了覃川著的《今天怎樣做教師》,感受頗深:書中沒有枯澀難懂的理論,大部分是作者對現代學校教育的獨特見解,是娓娓道來的人生哲理,是一本會對讀者產生影響的書。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我認為真正的影響就是在偶然的不經意間的閱讀過程中自動地產生的,尤其是我們當教師的在聽慣了各種各樣講臺上、主席臺上滔滔不絕的說教后,在難得的清閑之中,對不經意間的一點心靈的萌動,會覺得是那么珍貴。”
想要做一名好教師,不是簡簡單單的愛學生就可以了。教師的一言一行,具有鮮明的示范性。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鑒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自身人格修養和素質的提高,要不斷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改造,不斷進行理論學習,以形成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健康的人格品位。
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重視個人修養,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誠實正直,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樣作用。身教是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感染、感化學生,形成號召力;教師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范,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時要做到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短處。”這是中國教師形象代言人、優秀教師于漪在回答“今天怎樣做教師”這個問題時所作的回答。
讀后,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因此,對待每一名學生,都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熱愛學生表現在要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善于發現和發揚學生們的優點,能夠接受來自學生的正確意見;熱愛學生更要表現在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學習,最終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從而促進自身全面、主動、健康發展。此外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正確對待學生的不足和錯誤,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行動上的正確引導,使他們能健康、活潑地成長。
教師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偏愛后進或處于困境中的學生,偏愛有缺陷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謂偏愛,只是給差生關注多一點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點而已。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
總之這本書用了很通俗、很簡單的語言讓我們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新時期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讓自己的工作有科學的指導,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充滿智慧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8
今年寒假培訓班伊始,學校就給每位老師發了一本自己研發編印的小冊子《今天怎樣做老師》——實驗(步云)小學教師行為規范要求匯編。大致瀏覽知道這本書里有國家和學校的種種規范,并無激起多少波瀾。等得空靜心細讀,便越發覺得這本書沉甸甸的---它包含著領導的多少思考和投入,有著領導的多少的良苦和用心,又有著領導多少的希望和期待啊!
這本書大致可以分為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教育的國家的部分法律和法規。了解熟知了這些與自己的職業息息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教師就可以做到依法執教,就可以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就可以堅守職業道德,就可以做到不隨心所欲,不激情犯罪。第二部分編入了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教育理論專著---《學記》的.原文和譯文。第三部分是我校領導和教師多年來辛苦探索實踐而形成的,自己的有特色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核心辦學思想和理念。
這三部分,我最喜歡花費時間閱讀最多的就是第二部分---《學記》的內容。早就聽學過《學記》這部教育專著,也知道他對國人的影響深遠,卻從未有熱情積極主動地找來閱讀。這次領導高瞻遠矚把他編印在這本書里,使我得以見到他的真顏,真得有一種很興奮很欣慰很急切的閱讀感。《學記》全文雖然只有區區一千多字,卻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它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社會教育教學經驗,尤其在教學部分的論述中,不僅總結了教學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還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教學原則。這些經典,穿越了歷史,也將指明現在與未來。
《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于為師之道和教學方法的闡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 意思是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教師,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并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是啊,作為一名“授之以漁”的教師,只有具備了海闊無邊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追求,才能不出現課堂的尷尬,才能散發出魅力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信其道親其師,愿學樂學。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這幾句和現代的啟發式教學思想不謀而合,也就是說高明的教師的教學,在于善于引導,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全盤端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當的是引導者、促動者,而不是一個灌輸者。作為教師要循循善誘允許學生不懂,允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自學能力,讓他們找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自由遨游于知識的海洋。
《學記》雖為幾千年前的教育工作經驗,但里面許多的哲理卻至今仍閃爍著真理之光。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當時刻自省學習,提升個人修養,用心做好每一件點點滴滴的事情,很好地詮釋自己的職業。
總之,《今天怎樣做老師》這本小冊子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啟迪,很多的收獲。藝術,只有民族的才能走向世界。但愿《今天怎樣做老師》這本浸透著領導心血和汗水的我校獨門絕技,也能走出校門,扎根每個教師的心田。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9
細細品讀完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深刻地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一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教師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并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對學生更多真誠的鼓勵,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為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0
韓愈在《馬說》一文中說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篇在初中學到的古文,也許當時給我的印象不深,但直到今天,再細細品讀此文時,才真的明白千里馬和伯樂不正是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嗎?!因此,借著這個機會也談一談最近品讀的這本書《今天怎樣做老師》。
拜讀完王曉春老師的作品《今天怎樣做教師》后,我感觸頗多。一直以來,我其實對自己從事教育工作感到信心不足。究其原因有二:第一,自己不是讀教育學有關專業,而是畢業于理學專業;第二,個人覺得不善于與學生交流,教育方式過于模仿自己曾受到過的教育經歷。帶著這幾種復雜的心情,我度過了教育生涯的這三年時光。顯然,獲得的成功與成就明顯少于在工作當中受到的挫折與失敗。于是我開始專研,或者說去拜讀優秀教育工作者用他們的經驗所編著的書籍。例如:馮恩洪先生的《適合學生的教育》和這本《今天怎樣做教師》。雖然是淺嘗輒止,但讀完之后卻有醍醐灌頂、透徹心扉的充實感和方向感。就拿后者來說吧,我主要也是想說說對教師部分讀來的感想。
以前我們崇尚經驗型教師,也就是大家所公認的教學資歷老、經驗豐富、取得無數成功榮譽和輝煌的老教師。他們在學校是這樣一類群體——沒有他們管不了的學生、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糾紛、更沒有他們提不高的成績,或許在我心中,他們就是神話、就是殿堂級國寶教師。我曾憧憬自己也有那么一天。因此,我時時刻刻都不忘在點滴的生活中、工作中和活動中去跟他們學習,模仿他們的教育過程和教學方法。但當經驗拿到手里時,總感覺用到自己的班級或者是教學過程中,總顯得那么不合適。這難道是年輕的教育工作者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歷經和克服的障礙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里,我找到了向往以及的鑰匙,希望也能通過它來打開我那封閉已久的心鎖。教師與學生好比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唯一要區分的是,也許每一匹馬都不可能是以賽跑見稱。有的馬兒機智無比、有的馬兒善于交際、有的`馬兒善于管理、甚至有的馬兒領悟高超。這就是我們行行色色的學生群體,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但又依附于班級管理的。所以,我們就算用以往的經驗去教育不同批次的學生,結果可能會收獲成功也可能出現不同于以往的結果。那么,現今社會就要求我們不再去模仿經驗型教師的成功,而是要以提升教師自我業務素質為前提,研究教育享受教育。只有在培養的過程,慢慢“自育”才是王道。
王曉春老師在書中提到,年輕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研究、不斷發現、不斷總結和不斷成長,做一名科研型教師!我們拒絕做情感型教師,因為當我們發現想用泛濫的情感去感動對社會對學校和對家庭早已失去感覺的學生,充其量只能讓學生覺得這樣的教師是集可憐與虛假于一身的“模范好”老師。我們拒絕做教條式教師,每當學生犯錯時我們就采用“三綱五常”、“三令五申”,這必然也只能導致一種結果:就是學生將老師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而這種結果與我們平時所推崇的以人為本是相互矛盾的,更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說到最后,還是要用心對待我們的學生,將他們看成良駒寶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時真的不忍心錯過眼前的每一匹好馬,所以還是得自己認真研究不同的個案,爭取用真誠之心和科學之道去了解、理解、影響和開導每一名學生。做科研型教師不是讓我們去用體力換取教學質量,而是研究教育過程來提高教學效率;做科研型教師不是讓我們埋頭苦干充分研究,而是研究教育規律創造更好的生活,并享受教育本身的過程;做科研型教師不是讓我們最終以各種職業病來結束教育生涯,而是盡量讓工作里面充滿激情、讓生活能受到工作的推動更加美好幸福!搞清楚教育真正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平衡工作與生活帶來的辛苦和幸福,這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變的觀念。
科研的道路充滿荊棘和危險,教育的使命讓人激動和興奮,我相信王曉春老師一定是懷著這樣的心情默默耕耘在幸福的教育心田中。今天的付出是為了學生明天的成長。讓我們放下身段、拍下浮躁試著多多研究現在身邊的教育問題吧,或許給我們自己一點時間,可以還學生一個更好的明天!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1
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今天怎樣做老師》讀后感4細細品讀完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段,而是生活本身。
教師》這本書,深刻地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一生的成功與失敗,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今天怎樣做老師》讀后感5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一書,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就100個教學案例分別進行了點評,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本好書,如獲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至寶一樣。反復讀后,收獲良多。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教師作為教師,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并不是樣做教師?好多人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得黔驢技窮。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為什么有如此多的老師會感覺教師難當,因為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我們的工作方法太簡單了,而且多年如一日,變化不大。無非是一邊嚴管,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對學生更多真誠的鼓勵,我們選擇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之,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厲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長的手修理之。然而學校管不了的學生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往往家長早就失控了,家長還在指望老師把他的孩子教育過來呢!于是沒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騷、無奈和疲憊。
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為他的青讀完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覺得在自己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于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又邁進了一步。每一個案例,我都認真去讀,有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學過程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2
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一書,就100個教學案例分別進行了點評,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本好書,如獲至寶一樣。反復讀后,收獲良多。
作為教師,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好多人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窮。
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為什么有如此多的老師會感覺教師難當,因為我們的工作方法太簡單了,而且多年如一日,變化不大。無非是一邊嚴管,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之,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厲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長的手修理之。然而學校管不了的學生往往家長早就失控了,家長還在指望老師把他的孩子教育過來呢!于是沒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騷、無奈和疲憊。
讀完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覺得在自己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每一個案例,我都認真去讀,有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也曾親身體驗到,當看到專家們的點評,我時而慚愧,時而高興。慚愧的是沒有按照專家學者那樣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而是由著自己的孤立的思維去看問題,沒有科學的去分析。高興的是,偶爾也會和專家的思想火花碰撞,感覺自己在成長著。
每讀一個案例,我都要結合王老師的點評和建議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我想自己應該做一個反思型教師。應該常回頭看看自己的腳印是否踏踏實實,是否留下了深刻的痕跡,是否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我們不能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為此貢獻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我想,也沒有人能阻止我們前行的腳步。做一個會給學生愛的老師。王老師說,教師對學生的愛,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愛,我深有感觸,并且牢記在心。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王老師的話讓我有了對生活的重新認識,生命因奉獻而精彩,也因享受而精彩。所以,為什么要苦了自己,為什么不做一個快樂,陽光的教師呢?
熱以真為貴,情以誠為美。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讓學生盡量地理解我的一片真心,接受我的一腔熱情。把我的熱切關懷流露在目光里,用我明朗的笑容去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贏得他們的愛戴和信任。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3
在假期中我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此書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的退休教師王曉春老師在”教育在線“的”班主任論壇“上對來自網友的一些教育案例的點評,分為四大部分: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和管理問題。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教育,從一個專業研究者的角度進行了科學辯證的分析,以期幫助廣大一線教師擺正教育的航向,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
讀罷此書,我仿佛經受了一次”專業的洗禮“,切切實實認識到要想當好一名教師,僅有”愛心“遠遠不夠,僅有”嚴厲“也遠遠不夠,要有一種研究的意識,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
在回答”今天怎么做教師“這個復雜問題時,王老師明確指出”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很有啟示作用。可是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正如王老師在前言中說到”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方法太簡單了,而且多年如一日,變化不大,無非是一邊‘嚴管’,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之,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厲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助家長的手‘修理’之。然而學校管不了的學生往往家長早就失控了,家長還指望教師把他的'孩子弄過來呢!于是沒撤了。剩下的只有牢騷、無奈和疲憊。而且工作方法越簡單,教師越感覺勞累,因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復勞動最磨損人的心靈。我感覺,以這樣的專業能力應付日新月異的社會和越來越奇的新一代,難免捉襟見肘,力不從心……“這可能是我們很多老師活得累的重要原因,正因為專業性不強,”誰也能干得了“,所以教師地位的提高也是舉步維艱。
針對”愛學生“這個問題,王老師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而前提是尊重,因為絕大多數學生不會太在意教師是否愛自己,而希望老師都”尊重“自己而已。我們區分清楚了愛的性質之后,便很容易理解,作為教師,”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私人感情是無法強求的“這樣就防止了非理性的施教,將教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研究學生,因材施教上來,特別是”處理問題學生“時,王老師特別強調”研究“,不能在表面的”管理“上下功夫,因為”一個孩子一個樣“只有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長史認真分析之后,找到”這一個“孩子的病癥所在,才能對癥下藥。
讀完王老師的這本書,總體的感覺就是”專業“,他直面教育的現實,從活生生的教育案例中來,不空談理論,而是給予具體的指導,操作性強,讓我們在對案例的分析中逐漸接受一些教育理論的浸潤。讓我們澄清了認識,擺正了方向,進而找到正確的方法。新的時代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讓自己的工作有科學的指導,使自己成為一名充滿智慧的教師,才能告別過去那種”高投入低產出“的得不償失的工作狀態,真正擁有一種幸福的教育生活。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4
在讀完了《今天怎樣做老師》,感觸頗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職業被世人賦予的比喻會比“老師”這個職業來得多:“園丁”,“蠟燭”,“領路人”,“導航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可能是對老師最感慨,也是最真實的人生寫照了。老師老師,你有怎樣的教學水平和師德行風,在積極倡導師德建設的今天,已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小學老師在這支龐大的教師隊伍中,是屬于比較特殊的群體。也許,在許多人眼里,我們只是一群“小蘿卜頭”而已,其實,我們肩頭的擔子,不會比中學老師來得輕,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更甚于他們。都說做老師難,做小學老師更難,做一個校長信任、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小學老師更是是難上加難!這一切的一切,都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個好老師!一個好老師,應該是愛每一個孩子的。記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為愛,所以愛》,我把它引用到了我們的小學教育工作中,感覺很貼切。大家都說,老師吃的是良心飯,我認為一點都不錯。家長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中,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把孩子教育好這樣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一些事情:一年級孩子不會吃飯,老師一口一口喂;孩子尿濕褲子,老師幫他換洗;孩子感冒發燒,老師幫他量體溫,喂藥;孩子午睡起床,老師又幫他穿衣疊被;孩子學不會本領,老師手把手兒教;孩子做錯事,老師又和風細雨地進行說理教育;孩子晚來接,老師更是把他護送回家。雖然這些瑣事看似保姆做的,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說明了老師愛孩子的那顆心。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15
如果說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那么當我一翻開它,讀了第一個案例,就不知不覺沉浸其中,舍不得放下了。它就是王曉春教授所編著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一書。在這本書中,王曉春教授對收集的100個經典教學案例進行了一針見血的點評。讀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特別是新課程的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教師?許多老師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窮。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自感受益匪淺。
首先針對當今社會有許多的老師覺得做好一名老師太難了這一問題。讀了此書,我找到了答案。原因是我們的工作方法太簡單了,而且多年如一日,變化不大。無非是一邊“嚴管”,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厲地管理,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長的手再來“修理”了。然而學校管不了的學生往往家長早就失控了,家長還在指望老師把他的孩子教育過來呢!于是沒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騷、無奈和疲憊。在這本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案例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有的老師還一味的相信師愛的力量,以為教師只要給學生以愛,最不聽話的'學生也會“感恩”而改正缺點。針對這種現象,王曉春教授嚴厲地指出:“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想用‘關愛’換來學生的‘感激’。教師一廂情愿地以為,學生一感激,就會改正缺點。可是現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愛,感恩心態越來越淡薄。你想,你關愛再多,能超過家長嗎?家長關愛了那么長時間,那么大的力度,都沒能使孩子聽話。您的愛怎么就那么靈呢?”“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愛不屬于專業能力(雖然它對于教師是必須的,非常重要)……”可見在這本書里,王老師對案例中老師行為的評價很現實,一針見血。
在書中還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著教師思維方式過于簡單及一些非專業化的反應。比如碰到釘子就急躁,遇到失敗就沮喪,稍不稱心就埋怨,怨氣沖天,顧影自憐,工作情緒化等等。老師們在遇到學生問題時,很少假設多種可能,只作單項歸因,而且對誰都這樣歸因。在更多的情況下,教師根本不問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達不到我的要求,上來就管,就批。比如發火,比如罰抄作業,比如給家長打電話告狀……這哪里是教育,這只是在“管孩子”,沒有學過教育專業的人,也完全能用這種方式工作。可見,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發的年代,做老師越來越難。只有不斷的提升和充實自己,同時也要不停的轉換角色才能當好一個合格的教師。
那么今天到底怎樣做教師?引用此書中的一段話: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今天怎樣做教師心得體會04-18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后感04-29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書心得09-04
今天的事今天做06-29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書心得(18篇)07-19
《今天做教師》心得體會03-11
讀后感《今天怎樣當教師》11-18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愛國?07-07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愛國?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