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鑒》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資治通鑒》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資治通鑒》有感1
宋代司馬光編撰了一部《資治通鑒》梁啟超評價為“皇帝教科書”
當歷史的煙云被時間帶走,風塵中依稀有縷縷壯士的哀嘆,孀婦的遺憾,忠臣的決心。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是的,司馬光微微揮袖,提筆寫道......
戰國是一個崇高詭術的時代,百家輩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殺傷力最大的`還是反間計。唐太宗是一個明知且有遠見的黃帝;一個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慮,適可而止。
《資治通鑒》里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比較的典型,從中了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
讀《資治通鑒》有感2
這一個月里,我讀了這本由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它讓我知道了很多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讓我樹立了新的.人生目標。
這本書主要是司馬光寫給皇帝,想幫助皇帝治理天下。其中,對我教育最深的一篇文章是《霸王別姬》。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項羽在與團結一心的劉邦爭奪天下時,因為項羽自大并且目光短淺,被劉邦圍在垓下,最后和夫人虞姬一同自殺了。
讀了這篇《霸王別姬》讓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大。不要因為別人弱小自己強大就瞧不起別人,以為別人打不過自己,便自大。我們也不能目光短淺,不能學習項羽。當時項羽為什么要自殺呢?因為他目光短淺。劉邦以前也比項羽弱小,為什么劉邦沒有自殺呢?因為劉邦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打過項羽,并且劉邦抓住了項羽一個致命的弱點---自大。我們一定要吸取項羽的教訓不能自大,不能目光短淺。
朋友們,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已經動心了呢?如果想知道更多那就跟我一起來讀《資治通鑒》吧!
讀《資治通鑒》有感3
今天看完了漢武帝的一生。
前半生看得我熱血沸騰,時不時感慨一下漢武帝就是天命之子。少年順,妻子家助力他成為太子,不久就繼位成為少年天子,才16歲。少年意氣風發,廣招人才,開疆擴土,即使有諸侯叛亂,反叛者也會因各種原因自亂陣腳、自掘墳墓。
隨著漢武帝進入三十歲,他的野心愈加龐大,不惜耗費巨大財力物力征討四方、修建宮殿,戰事不斷。居然還讓他拿到了鹽鐵專賣的權力,并且重新獲得了鑄幣權,權力集于一身。但是隨著進入中老年,他的猜忌和集權帶來了朝堂上人事的急劇動蕩,殺、懼成為了高頻字,尋仙篇幅巨大。讓我看著感覺到可怕,伴君如伴虎,稍不留意即滿門抄斬。
太子的死亡我看著感覺是漢武帝思想觀念的轉折點,老年喪失繼承人,誤殺太子的事實也許讓漢武帝感受到了自己思想的迷失,或者也是因為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召喚,所以后來才有了他的罪己詔,以及罕見的耕田勸桑,修養生息。
漢武帝的`一生,真的是極其順遂的一生,運勢極大。我有種命運無法抗拒的感覺,命中注定,人的一生似乎已天生注定,或者富貴一生,或者潦倒一生,個人的努力微乎其微,根本無法影響到命運那根主線的走向。
讀《資治通鑒》有感4
韓趙魏三家分晉
資治通鑒開篇講的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是周天子王權喪失的象征,進而討論了天子之職到底是什么: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那么我們每個人自的“職”又是什么呢,需要自己思考。
智氏之滅
智氏和趙氏都面臨選擇后繼之君的問題,智宣子識人不明,趙簡子立賢為后,沒有選好接班人是智氏身死族滅的根本原因。智伯自以為大,侮辱韓國主君,不防備災禍,不聽人勸告,強行索地于韓趙魏、使得三家聯合起來對抗智氏。在最后的戰斗中,本是智氏與韓魏聯合攻趙,智伯卻恐嚇韓魏,唇亡齒寒使得韓魏臨陣倒戈,遂與趙襄子合力滅了智氏,最強大的智氏反被韓趙魏三家聯合給滅了,令人唏噓。進而討論了德才之辨,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選賢用人要以德為先。
刺客豫讓
豫讓為智伯臣屬,寧可自己毀滅容貌、毒啞喉嚨,其妻不辨也要為為身死族滅的智伯報仇,多次以卵擊石去刺殺趙襄子,最終還是沒有成功而被趙襄子殺害。士為知己者死,即便如智伯一般剛愎自用的失敗者,也有真心效忠之人。
魏國稱霸
魏文侯魏斯稱霸三晉,諸侯不敢近。原因在于:第一,尊賢,以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為師,招納四方英才;第二,守信,答應別人去做的事情,不管自己處于什么狀況之下也要達成諾言;第三,重義,韓趙分別拉攏魏國攻擊對方,魏文侯都拒絕了,以德服人;第四,納言,君仁則臣直,能聽得進去臣子的勸諫。所以魏國能稱霸。
田子方教公子擊
公子擊是魏國太子,在路上看到田子方,主動下車行李,田子方不搭理他,公子擊怒了,質問田子方:“到底是富貴的人能驕橫還是貧賤的人能驕橫”,田子方的回答大意是:當然是貧賤的人可以驕橫。因為國君如果驕橫,他的國家就會滅亡;士大夫如果驕橫他的家族就會遭受災難。但是真正貧賤之人,就算一言不合得罪了別人,他也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簡而言之,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人要是想要的太多就會顧慮的很多,治國的人就不要輕易去得罪一無所有的底層人民了。
用人五視
李克向魏文侯提出了選相的五個標準,簡稱“用人五視”: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最終魏成打敗候選人翟璜,成為丞相。魏成推薦的人才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都成為了魏文侯的老師,翟璜則每次都是根據魏文侯的需求而推薦了吳起、西門豹、樂羊、屈侯鮒等人,都雖能解決主上一時之需,但都只是臣子。魏成薦師,翟璜薦臣,所以魏成當了丞相。
說明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要有全局觀,解決一時之需的`不及全盤謀劃的,自己面臨的工作和生活,什么問題是一時之需,什么又是全局戰略呢?
悲劇的吳起
吳起有大才,卻因為性格原因最終而慘死。吳起開始在魯國,為了獲信于魯人,殺妻求將,仗打贏了,自己卻被逼走了。到魏國之后,頗受重用,在與田文競爭丞相中又遭受失敗,原因不是因為吳起自己不賢能,而是因為魏國此時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自身能力太強,卻沒有群眾基礎,所以無法走到高位。接著吳起就被魏國排擠出逃去了楚國,獲得了楚悼王的信任,被任命為丞相。吳起力行變法,嚴明法令、整飭吏治、限制公族、撫恤戰士、打破連橫,楚國國力大增,但是得罪了楚國的權貴公族之人,最終隨著楚悼王薨逝,而被貴戚大臣所殺。
吳起的悲劇根本原因還是自己造成的,殺妻求將有悖人倫,為了前途沒有底線,所以說能力再強,即便強如吳起一般也是落得一場悲劇。做人的底線要守好,這是第一步。一旦你有一定能力之后,也不要過分沉迷于具體事務中,要正確認識周遭的環境和人際關系,不能四面樹敵,除了專業能力更需要修煉人際相處。
齊威王用人
齊威王有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兩位地方官,一個到任那天開始就不斷有壞話傳到齊威王耳邊,另一個則是不斷的好話傳來。于是齊威王沒有妄下結論,而是派人去現場探訪之后,才得出了結論,那個不斷有好話的大夫是買通了大王身邊的人,實則政事一塌糊涂;而那個不斷有壞話傳來的人,反而是干練之臣。然后齊威王也沒有手軟,直接烹殺欺上瞞下的阿大夫,最后齊國群臣都不敢瞎說話,齊國大治。
齊威王用人的經驗:明辨是非、小心求證、出手狠辣,三步環環相扣。對于我們自己做事來說也是一樣的,工作中的問題要有冷靜清醒的判斷,要自己真的動手去做了去了解了才能真正知道內情,確定了目標之后就要一擊必中解決問題。
讀《資治通鑒》有感5
《資治通鑒》這本書是北宋時期聞名的史學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用十九年的時間編寫而成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前后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時間,這本書就是把這一歷史階段的歷史故事用白話文寫出來,使它更加通俗易懂。書中選取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或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故事,比如荊軻刺秦王、蘇武牧羊、赤壁之戰、玄武門之變等等。
我很喜愛《暮夜卻金》這一篇,它講解并描述了一個叫楊震的人拒絕別人私下的賄賂,堅持自己的品行和修養的故事。我很喜愛楊震在故事中說的那幾句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們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應當學會不違反道德理念,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
我真心的向大家舉薦這本《資治通鑒故事》,希望你們也和我一樣,從中學到許多做人的學問和道理。
讀《資治通鑒》有感6
讀來生動有趣,令你輕松博通古今歷史。由臺灣學者黃錦鋐教授,集臺灣27位著名史學教授之力,花時3年,忠于原文,逐字逐句翻譯,將巨著譯成白話,版本權威珍貴,甚至能跟孩子一起讀,寓教于樂。
雖為編年史,但白話本筆法比我們想象的有趣生動得多。白話譯本語言優雅凝練,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為人處世……
如戰國時代孫臏與龐涓的馬陵之戰,東漢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詳細生動,如歷其境,千古傳頌,無書能及。又如講三家分晉、智伯滅亡的故事時,提出千古名句“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認為仁德第一,才能第二;并衍生談到管理者的核心,應是方向、目標、愿景、價值。就連金庸都說:寫作的功底,正是來自讀《資治通鑒》,也令我更了解歷史規律。此版書中有珍貴插畫,制度和時間脈絡,融會于白話譯文之中,便于理清脈絡,這是市面所罕見的。
梁啟超說“除了講道理,還通權變,講操作,這很了不得”。明清著名學者顧炎武評述“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后世不可無之書”。
讀《資治通鑒》有感7
最近讀了司馬光先生寫的《資治通鑒》一書,同時也讀了柏楊先生的“曰”,深深被這兩位跨越時空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所感動。司馬光先生在現代史學評論中是個偏反面的人物,因為他阻撓革新。這個中學里就教過的,大家對待他的看法類似于對待曾國藩。但是,在我讀了《資治通鑒》過程中所感到的是司馬光先生的殷切誠懇的態度(對待皇帝),相對公平的態度(對待歷史),以及痛定思痛的態度(對待歷史的錯誤)。我不是那么肯定司馬光在某些事情中的看法,因為從現代人的眼中看古人有點迂腐和局限,有些甚至是不可理解,但是換個角度從800年前的古代人的角度出發,司馬光的行為不僅僅是很正派,而且是很有君子風范的(在處理歷史痕跡)上,因為中國人在孔子的教化下提倡立言(當然在孔子之前就有很多人立言著書以求聞達于諸侯),所以歷史材料參差不齊,良莠不分,多如牛毛,同時又經過歷世的焚毀和輾轉。在這樣復雜的情況下,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在皇帝的支持下選擇材料,編輯整理和撰寫了這部宏偉巨著是十分了不起的行為。現代的史學評論僅僅因為他是保守派而將他評論為偏反面的人物是有欠公平的。現在,我讀的進程不是很快,僅僅讀到第37卷(西漢末年時期),非常有意思地覺得編寫歷史和記載歷史的人應該是比較頑固的人,否則不是這么詳實地分毫不差地編錄帝王和群臣的錯誤史話。相信史學者其實是想更多地記載他們的優點,但因為要尊重事實所以就偏偏記錄了那么多的缺點,而且是重復往復地進行類似的錯誤。有些是比較肯定的,不管現代的史學者們還是古代的史學者們,比如對待王莽的定位。古代人對王莽進行口誅筆伐是因為王莽犯了古代知識分子所最為不齒的誅君篡位,(但是在誅君篡位這類事情里,楊堅也是,怎么風評就要好過他呢),現代史學者們批判大概因為王莽開歷史倒車的緣故。我在讀王莽的那段中,很難理解一個人能夠集中這么多的缺點,誅君篡位就不去提了,亂殺群臣也不去提了,用人唯親這點是很愚蠢的,還有他那個蠢到家的外交政策。
對待中國百姓所遇到的問題,他不但不聞不問,甚至是用很荒謬的復古來處理,同時對待外邦問題摒棄了一貫使用的互不侵犯,互利的原則,而做出了令人發怵的行為(動用國家財產來讓人家單于改名字來沽名釣譽,還有就是提出不平等的條例),這類缺乏常識的行為讓人摸不著頭腦,只能用發昏發瘋來解釋他這種行為。然而最讓人發寒的不是王莽的行為,而是滋生王莽的環境。滋生王先生的環境應該是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而起到元兇的則是人性呀。這邊我只是說說歷史,并不想在這篇文章里分析人的心理和歷史的心理,只是在這里提一下。人說要真正了解中國,就要讀《資治通鑒》,真的是一點都不錯呀。讀了之后覺得,我到底在驕傲什么呢?文明也好,文化也好,歷史更多留下來的是教訓,這些教訓則是我們后世人的財富。前人的血淚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樣避免過失而創造現實的文明和文化。地大物博帶來的不是人民的富足和強盛,而是歷經幾千年的磨難。我們的民族有著建立在苦難上的驕傲和自強不息精神,也有著建立在禁錮思想下的輝煌文明。現代的人,珍惜了什么?舍棄了什么?遺憾了什么?虛榮著什么呢?最后問一句,保留了什么?不知是什么時候,我開始對歷史有點感興趣了。愛民如子的孝文帝,殘暴天下的商紂王,喜好美色的唐玄宗,昏庸無比的唐德宗,信鬼神的唐憲宗與唐穆宗……一個個,令人深有感觸。《資治通鑒》,一本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的史書,司馬光整整用了十年時間才編成。宋神宗以“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澤東把這本《資治通鑒》整整讀了十七遍,而我還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書三百三十八頁,總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頁。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僅僅一本書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頁,令人敬佩呀!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讓楊貴妃出家修行。后來又娶進楊太真(即楊貴妃,太真是老道士給她的道號),但我覺得楊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楊太真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他們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現在火車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卻死了很多人。唐玄宗為了楊太真的一笑,竟然犧牲了數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見唐玄宗的昏庸。漢哀帝偏寵侍從董賢,所以有著“斷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漢哀帝與董賢同塌睡覺,董賢翻身,不小心壓住了漢哀帝的袖子,漢哀帝不忍驚醒董賢,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斷了。后來,漢哀帝命董賢為大司馬,結果弄死了許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賢趕出了宮,另擇王莽。可見漢哀帝的同性戀性格,使他拋棄了國家,拋棄了許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時也反應出了漢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為上有一點點反對董賢,漢哀帝就暗殺或把他斬之,可悲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無人能比,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馬光的堅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諷刺,致使司馬光想馬上完書,導致唐朝與五代十國的時候寫得比較多。但司馬光的功勞永遠是偉大的!
那是一片廣漠的土地,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辰。我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國,遍野都是狼煙,我眼前盡是模糊,推不開,也揮不斷。只聽得遠遠近近,人的'悲號和兵刃撞擊纏繞在一起,偶爾還夾雜著野獸的嚎叫,迷蒙的煙霧中,顯現出幾個巨大的名字:堯、紂、漢高祖、唐太宗……煙霧漸漸散去,這些名字不見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鮮血,傾倒的旗幟,焚燒著的畫作、詩稿,以及倒塌的宮殿與茅草房……一束束竹簡從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數千年積聚的塵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樣的紅光在閃爍,那是鮮血寫就的兩個字——歷史。是的,歷史。硝煙、鮮血和民眾的苦難,這是歷史在我腦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說,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書之前,我對于歷史的了解,還毫無例外地局限于歷史課本上的四大發明、三皇五帝,文學藝術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東西的話,那么解讀真正的歷史,無疑是對一個有良知的人一種殘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書那蠅頭小字里,幾乎每一頁都有戰爭、都有陰謀、都有殺戮,都有著民眾苦難的呼喊與掙扎。文學、藝術,一切真善美的東西,要么為亂世所毀滅,要么在暫時的平靜里茍延殘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們得以保留下來的那一部分,歡呼、雀躍,為文明譜寫贊歌,很少有人翻開沉重的故紙堆,去看一眼歷史的真實。因為,真實往往意味著殘酷,而我們總樂于接受快樂和幸福,然而,歷史從不因我們的好惡而改變一絲一毫。當我們豪邁地吟詠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處在外夷殺掠下的百姓正在那個時代奔逃,陳尸荒野;當杜甫含淚寫下《賣炭翁》的時候,他胸中對于苦難的同情遠遠高于我們今天對于詩的藝術本身的注意力,駱賓王一代才子,卻因為文人的不諳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權力之爭,最后落個身死名裂的下場。就連我們從小熟悉的那個讓梨的孔融,也因為得罪權貴,同全家人一起被無幸殺害……對于歷史,我們有什么可以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窮兵牘武,希望能夠統一中原,甚至發動幾十萬人去,修那座萬里長城。在這座今天讓我們倍感自豪和榮譽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萬萬秦朝百姓的血與尸骨,縈繞的是孟姜女們家破人亡的哭號,即便時間將這一切都沖淡了,遮掩了,幾千年后你站在長城上時,看到的僅僅是雄偉壯觀,胸懷的僅僅是自豪嗎?五千年的文明史啊!這五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文明”呢?
歷史,字字行行都是殘酷。殘酷的統治,殘酷的文化,殘酷的道德。一個犯了大罪,不僅他的家人、他的鄰舍、他的朋友要與他同罪,就連妻子、祖母、母親的宗族以及許多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要受到誅連。一案既發,成百上千的人無辜被殺,有的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已經禍從天降。而這種誅連九族的手法,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漫長的歷史中源源不斷地重演。就是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棄魚肉人民的機會,他往往將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們,和他生前的嬪妃婢仆,一齊或殺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資治通鑒》里就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場景:武士們用刀槍將帝王的陴妾們逼進陵墓,然后用石頭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開始還能在靜夜聽到隱隱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聲息全無。這樣悲劇幾乎充斥了每個朝代。我們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還有成吉思汗都做過類似的決定。不同的是太宗的遺命因為一個武則天而改為出家感業寺,總算保全了一群女人的性命。而這樣的行徑,在那個時代很少遭到人們的質詢。不公正的事情經歷了年年月月,人們的感覺也仿佛麻木了起來,因此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辟如纏足、辟如文字獄,辟如女性的極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從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為老百姓所默認和遵循,連那些所謂有知識有見解的士大夫階層也深以為然。于是,無以計數的人們,不是死于戰亂流離,就是受害于那個黑暗的社會,難怪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個“狂人”,頻頻翻動歷史,卻從頭到尾只看見兩個字——“吃人”。
面對歷史我感到驚愕,我從不曾知曉那些燦爛輝煌的背后有著如此苦難深重的隱情。我們贊美著五帝三皇的非凡業績。卻看不到蓋世功勛背后的遍野枯骨;我們欣賞著古往今來的佳詩妙句,卻體會不到這些詩句中隱含的悲慘現實;我們炫耀著四大發明的成就,卻無視它們被應用于殺戮和掠奪的不光彩歷史,我們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輝與燦爛,卻忽視了作為任何一個社會之主體的老百姓的痛苦與悲哀。解讀歷史,才漸漸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任何在對歷史的無知基礎上的自豪與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長眠于地下的先人們的潮諷。只有以一顆虔誠的心去走進歷史。你才會發現,歷史留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文學,不是藝術,也不是偉人,而是和平與秩序的寶貴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學、藝術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夠展其所長,社會生活才繁榮穩定,才有了真正令我們自豪的歷史。所以,如果不曾解讀歷史,讓我們對所謂“華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緘默;如果不曾解讀歷史,讓我們至少不對那些英雄偉人們作一知半解、津津樂道的評說;如果不能從歷史中看到過去的苦難,未來的希望,那就看看現在吧:打開電視機,聽一聽伊拉克的槍聲,看一看非洲難民的眼淚,望一望世界動蕩的股市,你就知道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無論你讀與不讀,它都永遠存在,而且,只要貪欲與戰爭存在于這個世界一天,真善美的東西便沒有生存和發展的余地,人類的悲劇也將源源不斷地重演。歷史永遠不僅僅是歷史。
這幾天,我利用暑假時間讀完了《資治通鑒》這本書,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氣勢的盛衰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資治通鑒》這本書是宋朝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成這部四百多萬字的巨著,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這本書通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明了又不失生動地告訴大家,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著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這是品質,在今天仍然可貴,是我們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下面我就來說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
戰國是一個崇尚詭術的時代,百家輩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殺傷力最大的還是反間計。反間計有很多的表現形式,然而其無一例外的針對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況國君,寡人寡人,說的就是無傾腹相交之人啊。因為敵人和小人的反間,最令人惋惜的還是魏,魏據中原之地,富庶傲視諸侯,如果能留住吳起和孫臏這兩位戰國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又何愁霸業不成;損失最慘重的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趙成為戰國末期唯一能夠和秦抗衡的國家。然而長平一役,趙為范雎反間,以趙括代廉頗,以至四十萬大軍為秦坑殺。有太多的史實和反間計聯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將繼續挑戰人類最脆弱的部分。因為信息永遠不可能是完備的,人性永遠是多疑的。還有一點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商鞅變法。以刑名之學變法,手段太殘酷,積怨太深。他在渭水旁邊處決囚犯,染紅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得到太子虔和貴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車裂滅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今日中國要推行各項改革,亦應徐圖緩進,毋操之過急。再來說說唐太宗,唐太宗是個明知且有遠見的皇帝。一個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慮,適可而止。光知吃飯,不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穡之艱難,就不會珍惜糧食,就會大吃大喝,就會忘記勞動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則飯不常也。你只知騎馬,加鞭快馬,不知道喂馬,不知道讓馬休息,不知疼馬,則不能久乘之。不錯,你一時比那些讓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騎已經氣喘吁吁,快渴死了,餓死了,累死了,它不會把你馱到目的地的。君猶舟,民猶水,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當權者不知愛護百姓,當頭頭的,不知關心下屬,則危在旦夕。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慮,適可而止。
小至一個人,大至一個國家,《資治通鑒》里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比較的典型,望大家有時間都來讀一遍,從中了解我國的歷史,從歷史中學到做人乃至治國的道理。
讀《資治通鑒》有感8
那是一片什么樣的土地?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辰。漫步走在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撥開迷霧,看到的是冠絕世界之巔的繁華,也有狼煙遍地的硝煙,眼前盡是模糊,推不開,也揮不斷。
相信大部分人接觸到歷史是從影視劇開始的,但嚴格上來說,那已經不算歷史,可以說是演繹,與嚴謹的歷史相比,它更加突出的是藝術的體現。小時候,喜歡看影視劇,《三國演繹》這部劇就不知道看了幾遍。之所以對歷史充滿興趣是在六年級時,看到姐姐初中的歷史課本,在里面我翻到“兩漢”的篇章發現影視劇與歷史還是有區別的。赤壁之戰似乎與諸葛孔明沒有多大關系,死諸葛嚇退活仲達也是無稽之談,劉禪似乎不是那么無……從那時開始,自己就決定看一下真正的歷史。
《資治通鑒》是宋朝司馬光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共以前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這部四百多萬的史實巨著共耗費十九年的光陰,記錄著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明了又不失生動地向我們展示著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著等,這些品質,在精神、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也是不可或缺的。與此同時,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重要事件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后人。
縱觀全書,我從中也發現一些歷史規律,也有自己的感悟。在這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中,其中兩個朝代—秦朝、隋朝最為特殊。秦朝、隋朝都是中國古代大統一形勢下的短命王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隋朝也在是在中國經歷長期分裂后建立的統一王朝。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隋朝的“開科舉”可謂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績。然而,秦王朝的統治僅僅有十五年,隋朝國祚也不過37年。他們的迅速滅亡,根本上是其統治階級的局限性決定的。客觀上與其統治者實施苛政,毫無限制的奴役勞動人民有直接關聯。他們在帝國建立之初,百役繁興,征斂無度,揮霍浪費、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官逼民反。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吶喊,隋末的“七十二道煙塵,三十六路反王”,在勞苦大眾的憤怒中,建立的王朝如過眼云煙,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知得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果不能正視歷史,擺不正與人民的關聯,甚至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必然造成脫離群眾,損害群眾,同時擺脫不了歷史的懲罰。
近現代的中國,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中國人民不斷抗爭的奮斗史。中華民國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和國,他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名義上結束了軍閥混戰的社會,實現了國家政權的統一。然而,以四大家族為主的代表大官僚、大資本主義的國民黨政府橫征暴斂,對內鎮壓革命,對外卑躬屈膝。最終如同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僅僅維持37年的統治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中國共產黨在充分總結國內外歷史更替以及封建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上,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定為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人民共同富裕而奮斗。
真的感謝司馬光先生,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觀察、學習;作為一個讀者,我感到何等幸運。然而,讀史者的幸運,不必是造史者的幸運,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哀。就讓我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也該從中學到教訓,不讓歷史重蹈覆轍。
讀《資治通鑒》有感9
從08年奧運會開始到現在,歷時近三年,終于將《資治通鑒》看完。最初看此書僅是想讀點歷史作為調劑,但在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此書的意義遠勝過單純的了解歷史。開始時并沒有看完的打算,只是用的一個電子詞典看。但是有很多復雜的字電字詞典顯示不出來,遂換為手機閱讀,不太正式,只是抱著消遣的心態。但后來體會此書的意義后,用手機看也還習慣了。前兩年比較忙,就這樣有空時斷斷續續在手機上翻翻,一直看到了宋紀,接近一半的篇幅。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大把時間,終于買了岳麓書社的版本,一直看到最后。三年間發生了許多事,此時回首,初讀此書時的情景已不太清晰。最早還記得信陵君的命運,平原君善辯的門客公孫龍。而到現在的“太祖皇帝”橫空出世,讀者隔了三年,歷史卻已過去千年光陰。最后溫公的進書表上寫到:“臣今賅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編這部書花費了他十九年,其感慨確然更勝我等閱者。
《資治通鑒》是當之無愧的鴻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書,都沒能夠跨度時間長達如此之久。將千年中各種人物的命運濃縮在一部書中,其所帶來的振憾,遠非一般講一兩個主角命運的書籍可比。一千三百年,無數的風流人物貫穿其中。偉大的人物的確推動并書寫著歷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這漫長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偉大風流,又能夠延續多久?任何一個英雄,從他誕生到建功立業,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過幾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斷誕生,不斷殞落。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的光輝都是如此短暫。縱使能略有所成,進而蔭及子孫,又算得了什么?開國的帝王混壹四海,號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幾何?子子孫孫,也終有為階下囚的一天。劉邦規定“非劉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漢獻帝的悲劇。李世民英武蓋世,又怎料得到子孫為無賴出生的朱溫誅殺。大燕開國,雄據東北,一時風頭無兩。但數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誰還會念及當年慕容氏的榮光?蜀地天險,歷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詳,最終誰能長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門閥大姓,屢經歲月滌蕩,風流最終也被雨打風吹去。讀通鑒的歷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微如星火,轉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看透這一切,人真的應該更豁達。 就如六尺巷的啟示一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資治通鑒》所載,多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爭史,將中國人的政治傳統淋漓盡致地展現。因為這一政治傳統直到今天也未改變多少,所以《資治通鑒》經世致用的意義仍然巨大。本朝太祖與蔣先生都曾是本書的讀者,對他們而言確實起到了“資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讀者,從中看透中國式政治的核心,無論在哪一領域,都會更理解中國人社會的游戲規則,行事方式。中國人的'特點是,對不是最正大光明的東西都不愿意宣講,所以很流行“潛規則”,也就是很多東西不會講出來的,要你自己來感悟。即使是教材上節選《資治通鑒》,也是一篇很勵志,很積極,很正面的《孫權勸學》,而不是暴露政治角力艱險的段落,而后者恰恰才是通鑒真正的意義所在——對歷史的真相毫不隱諱,對人性的丑惡毫不回避,用一千三百年不間斷的歷史揭露了人類社會的殘酷本質。
我們總喜歡認為,天下本來應該是安定的,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職責,賢者見用,庸者見疏,罪者見誅。而且人間自有正義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蒼天有眼。但事實卻是,在這一千三百年中,正義失衡,奸臣當道,殺戮四起才是經常的事,而真正朝綱正直,天下生平的年代只有短短幾次,就跟抽**一樣,幾乎指望不了。這個社會,就好像是一個破罐子一直在破摔一樣,其實從來都沒好過,但只要不沒摔碎,它就可以一直摔下去。所以哪怕“中州喪亂,民存者僅百之二三”,但只要這一小部分存活下去了,他們又還可以繼續建立政權,重復那些悲喜劇。儒家喜歡歌訟遠古完美的“三代”,而普通人也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三代”在哪里?人人修德化的“古”又在哪里?通鑒的記載足以讓這些童話破滅,世道幾乎一直都是不好的,生靈幾乎總在涂炭,而那些稀有的、短暫的治世也僅是差強人意而已。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通鑒讓人敢于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而不是沉浸在對那些未曾有過的理想社會的歌頌中。誠然我們希望社會可以變得更理想,我們也應該為此努力。但如果現在的社會還不夠理想,那也是正常的,也許應該更心平氣和,而不是一味抱怨。
據說溫公當編成此書后,寫作班子之外只有一個人借去完整地看了一遍,令他對非常失望。兩年后溫公去世,對于此書的巨大影響再也無法得悉。“《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注《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如果溫公去世后不久的徽宗之世,君臣皆能通曉此書,何至于朝綱紊亂,最終國破南渡,君臣為虜?而千年后在華夏掀起大風浪的毛先生,卻正是因為讀此書十七遍,最終混壹四海,君臨天下。在當今信息化社會,需要吸取如此多知識的時候,《資治通鑒》這樣的古書仍然是為很多人推崇的必讀之書,足以證明其價值經久不衰。青史留名不過略為后人所知,溫公作青史而流傳,勝之遠矣。而且只要中國人的精神核心不變,通鑒的價值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它并不是什么普及讀物,不會像《三國》《水滸》一樣擁有大量的通俗讀者,因為它精深的政治智慧一點也不通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讀通鑒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再過一千年,兩千年,其風采仍會有無數的后來人評說。
讀《資治通鑒》有感10
最近閑來無事,打開書柜,找到一本老公以前讀過的書—《資治通鑒》,慢慢讀來,竟然讀出了興趣。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著作。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后人予警示。
《資治通鑒》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國紀的滄桑風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統,在漢紀的泱泱文風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梁與陳紀當中,我了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里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辟漢風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辟“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可見,《資治通鑒》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憤寫了《資治通鑒》完整記述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并且英雄人物輩出。里面更加給后人給予經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
讀《資治通鑒》有感11
今天我看了《資治通鑒》的楚霸王自刎烏江。它講的是劉邦追擊項羽來到固嶺,商定與韓信、彭越匯合,可到日期了,韓信和彭越還沒來,劉邦很著急,最后將韓信和彭越封王以后,兩人立即支援,幾面合攻項羽,項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烏江邊了,卻遲遲不渡河,手拿短兵器與劉邦作戰,砍了幾百人,自刎而死,劉項兩家的爭奪也就以劉邦勝利而結束了。
可劉邦為什么會勝利呢?以前是項強劉弱,劉邦為什么會扭轉戰局呢?我覺得是因為他會聽從別人的意見,善于招募人才,比如張良、蕭何、韓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還舍得拿錢,當時賞張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項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婦人之道,他看見士兵受傷甚至會流眼淚,可將領有功他又遲遲不肯封賞,所以人們才會默默離開他,劉邦聽取張良的意見,給韓信封為大將軍,項羽卻只是對待他像對待一個小兵一樣,從不聽他的意見。
劉邦年齡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足足比項羽大了二十四歲,他還有長者的風范、沒有殺秦王子嬰。
但是劉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愛破口大罵,蕭何去追韓信時他回來就對蕭何破口大罵:“那么多好將領你不去追,便去追一個韓信……”直到蕭何解釋后他才止住。
總之,劉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優點是大于缺點的,應該留名千史。
相信每個選《資治通鑒》這門課的初衷是對于歷史有強烈的好奇心!歷史的魅力不單單是因為它悠久,而主要在于它的智、理。《資治通鑒》,一本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書,司馬光花了十年的時間編寫成功。宋神宗以“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我們并不能從區區的幾堂課或是幾段視頻出看出它的真諦。我們從中需要學習的太多太多,只能慢慢的去“咀嚼”和“消化”。
這其中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深有感觸,行為過激的伍子胥鞭尸泄憤,一夜愁白頭,最佩服的人物之一韓信,非常有名的戰術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胯下之辱”韓信一生英勇善戰,善于帶兵,雄才偉略,能屈能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以應巨鹿之戰,可見其勇猛決心,終一戰成名,這是何等的精神和氣魄,這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太過自負,優柔寡斷,鴻門宴沒能擊殺劉邦,鑄成大敗,他的烏江自刎,令我惋惜,暗嘆連連。
總之歷史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深思,不單單只是看!應該學以致用,結合歷史中的'道理,深析兵家將者!用人之道,如何提升領導力,如何知人善任等等。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xx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xx)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為官后,將戰國和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贊賞,命他繼續編撰。為此特設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范祖禹和劉攽作為主要助手。當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穩定,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可以任意參考。
《資治通鑒》中唐朝中后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樣慢慢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
在割據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始武力削藩,導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后來轉變態度,對藩鎮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復興,實施革新。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為政也是這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興。
讀《資治通鑒》有感12
近來讀《資治通鑒》,發現一則有趣的故事,說的是漢末建安17年,曹操征討關中,留世子曹丕守鄴城,并讓謀士程昱輔佐,讓國淵任居府長史,主管留守事宜。大部隊西征后,河間——今河間市,以驢肉火燒聞名——田銀、蘇伯反叛。曹丕想親征,程昱勸阻,說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沒必要大動干戈,因此派將軍賈信平叛。果然很快禽殺為首的田銀、蘇伯,余眾一千多人投降。有人主張將這些人都殺了,以儆效尤,依據是:“公(曹操)有舊法圍而后降者不赦。”程昱、國淵不同意,程昱說:“此乃擾攘之際,權時之宜。今天下略定,不可誅之;縱誅之,也應該先打報告。”于是向曹操請示,曹操果然不殺,而且很贊賞程昱的做法。程昱、國淵的仁心,活了一千多人的命。
等到國淵寫報捷書的時候,斬首多少,與報告數完全相同。曹操很奇怪,因為舊例,都是夸大數目,以一為十,也就是說,斬首一個,書上寫十個。曹操于是詢問國淵這樣做的原因。國淵說:“征討境外敵寇時,多報斬首數量,夸大戰績,可以震懾民眾,宣示武功。而河間在我們境域之內,百姓都是我們自己的屬民,田銀等人叛逆,雖然戰勝他們是有功的,但我私下里感到恥辱。”曹操很高興,提升國淵為魏郡太守。
這則故事,除了說明古人也知道戰爭內外有別,內戰是恥辱的。其次,還解釋了我多年一個疑問。即:“故事:破賊文書,以一為十;”
以前讀史書,一直奇怪,比如長平之戰,秦軍白起坑殺趙兵四十萬。秦末項羽坑殺秦軍二十萬。總想,這幾十萬人,殺的過來嗎?如今看了這個故事,原來是以一為十。打個一折,殺四萬人,人頭滾滾,也是令人震驚的'。
戰國之前,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征戰,還講點仁義,統計戰功時,按人的耳朵記功,叫做?。等到商鞅變法,驚世駭俗,用人頭記功,殺一首級升一爵,從此徹底禮崩樂壞。人頭難得,因此殺良民冒功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統計人頭時,常發現有婦女、小孩的頭,殺戮太重也不好,因此,以一為十的慣例就出現了,一直沿用至清朝。我是相信這個故事的。所以戰勝者寫的殲滅敵人的數量都是要打折扣的,打多打少,就看你的判斷能力了。
即使今天,官方也是喜歡報喜不報憂的,反而是一些野史可信度較高。
讀《資治通鑒》有感13
幾年前華人大學生辯論比賽頗受人關注,而這些辯論選手們慷慨激昂,辯論有章有法,言辭美麗,頗讓人羨慕。但是感覺這種活動,形勢多于實際,雙方圍繞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問題,展開攻防,不在乎最終的結果,而是計算辯論過程中的表現。
最近在看資治通鑒的時候,發現早在戰國時代,便有人對這類辯論作了精辟的評論:
趙王的老弟趙勝當平原君,其有一食客公孫龍在邏輯上的造詣甚為精湛,善于辯論。與孔穿辯論“奴隸有三個耳朵”,公孫龍反復探討,分析精微,令孔穿張口結舌,說不出話。鄒衍經過趙國,趙勝邀其與公孫龍辯論,鄒衍說:
辯論的意義,在于使類別分明,不相侵害,使道理清楚,不相紊亂。提出原則,顯示它的目的何在,要大家一目了然,免得迷失。勝利的一方,不失去他的逐漸。失敗的一方,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在這種情形下,才可以辯論。假如只靠名詞定義之類詞匯的堆積和美麗抽象的理論,來灼灼逼人,引用靈巧的譬喻轉移方向,引導人們墜入他所預設的五花陣里,最后忘了主題。這對正規的思考力的訓練,有嚴重的傷害。有些人一旦發言,言辭鋒利,糾纏一團,一直糾纏到大家都不說話了,他才最后閉上嘴巴。這種爭論,已造成困擾,我不愿參加。
短短的一段話,指明了辯論不僅僅是一種技法的`表現,更多的是人自身的積累的思想認識的表現,通過辯論,讓每個人的思想、知識都有相應的增長,而不僅僅是圍繞一個虛擬的問題斗嘴皮子。
讀《資治通鑒》有感14
《資治通鑒》是中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公元前403年,下迄趙匡胤(宋太祖)滅后周公元959年,橫跨1362年歷史。
喜歡讀歷史,正如唐宗李世民所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現實的困惑或是時代的躁動一籌莫展,感覺是走進了現實的死胡同,根本無路可走,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回頭看看歷史,在歷史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閱讀、品味、暢游史書,看看幾千年來,在歷史的長河里,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資治通鑒》不愧是名家巨作。它詳解了九世紀戰國的滄桑風云,展現了六合一統的恢弘場面;在漢紀的泱泱文風中,感受兩漢(西漢和東漢)的繁榮興替;在三國紀中,縱橫演繹亂世中的歷史演進;在晉、宋、齊、梁與陳紀當中,聽聞沙場點兵的渾亂場面;在唐紀當中,暢享封建社會繁華鼎盛的盛宴;在五代紀中,細數五代十國的反復演進。
書中名人傳記比比皆是。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秦始皇、漢風遺骨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司馬睿;賢臣名仕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辟“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忠勇武將有:智勇雙全的`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左武衛大將軍秦瓊。他們是照亮歷史長河耀眼的繁星,也是中華民族值得敬仰、驕傲、傳承的先賢。由此可見,《資治通鑒》所涉及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值得一讀。
不知作者司馬光在寫完《資治通鑒》這部恢弘巨制之后,會作何感想?現在讀來,千百年歷史猶如電影膠片一般歷歷在目,歷史更迭,英雄人物輩出。能感受到,司馬光當初著書,翻閱史料,還原歷史的真面目,一定費了很大周折。感謝你,為后人留下了一部如此寶貴的著作,可以讓后人志存高遠,力學篤行,以史為鑒,開創美好未來。
讀《資治通鑒》有感15
當我拿到《資治通鑒》這本書時,我仿佛看見,歷史向我打開了一扇金光閃閃而厚重的大門。
《資治通鑒》問世于北宋年間,是由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我從小只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不知道,他竟然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司馬光前前后后總共花費了19年的時候,完成了這部史書巨著,主要的編纂工作全由他一個人負責,書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的心血結晶。他為了這部書殫粗竭慮,《資治通鑒》成書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翻開這本書,第一個故事,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智家想立智瑤為繼承人時,智果曾經說過:智瑤有好多優點,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心胸狹隘,不能寬厚待人。但是智家不聽智果的勸告,智果為了躲避災難,脫離智氏,改姓為“輔”。
果然跟智果說的一樣,智瑤狂妄自大,他說:“災禍只能由我帶給別人。我不給他們降臨災禍就罷了,誰敢給我呢?”但是,愚蠢的智瑤卻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滅掉了整個智氏家族,只有改姓的智果得以幸免。
書中說,一個人多次犯錯誤,結下的仇怨不會在明處,應該在它表現出來之前就提防,賢明的人處理小事都非常謹慎。這就是平時老師教我們的“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差不多吧?自己滿足已獲得的成績,并且狂妄自大起來,這樣的`人,怎么才能持續進步呢?
《資治通鑒》的每個故事里,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英雄人物,用他們的人生經歷,喻之有理地向我講述了淺顯又深奧的人生道理,三寸之舌比百萬之師還要厲害的毛遂,有氣魄有擔當卻英年早逝的英雄霍去病,堅忍不拔、忠于朝廷的蘇武,忍辱負重、嶄露頭角的韓信……歷史的長河興衰盛敗,都會發人深省,令后人受益良多。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部《資治通鑒》讓我了解了歷史,也懂得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讀《資治通鑒》有感】相關文章:
讀《資治通鑒·商鞅變法》感受09-16
讀《資治通鑒》有感(精選30篇)11-10
讀資治通鑒有感(通用17篇)10-14
高中讀資治通鑒有感(通用12篇)08-04
《資治通鑒》原文06-07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02-20
《資治通鑒》讀后感04-29
資治通鑒讀后感04-28
資治通鑒讀后感06-10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通用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