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
快樂是一種美德;微笑是一種力量;優秀是一種習慣;幸福是一種心態。
作為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好奇,也同時產生了神秘感。我現在工作在農村小學,但是我整個人充滿了活力和期望,對于工作和生活都充滿了熱情。這主要得益于我閱讀了《做幸福的老師》這一本書,通過對這本書的專研,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神秘感消失了,所帶來的是我對教師的責任感和幸福感增強了。感謝學校組織的這次學習,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感謝這本書給我這位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帶來的精神和靈魂的洗禮。下面我就這本書,說一說我的感想。
一、平常心工作——認真的教學,寬容的對待學生;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師要有顆平常、寬容和感恩的心。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剛走上講臺不久的我,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我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秀一些再優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于學生,知識多于學生,閱歷豐于學生,涵養勝于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么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如果我也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帶著一顆善良、美麗的平常心,就會發現世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
二、尋找到了作為教師的幸福感;
1、純真無暇的孩子,讓我幸福
在社會上拼搏的人們常常會感到人累,心更累。但是教師卻不是,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純潔無暇,還沒有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上任何顏色,你不必擔心爾虞我詐,也不必處處算好機關,更不必擔心自己被算計,這種心境你是快樂的,輕松的,所以每天面對這么一群純真的孩子時,感覺到自己的心靈也會受到洗禮后的潔凈。你給每位孩子的一點好,他們就會報答你的十倍好。
2、對孩子多份寬容,我就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上課時注意學生聽課的情緒,啟發、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遲到要過問,談話要耐心,不能只顧一個人在講臺上自言自語,消磨時間。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給予表揚及鼓勵。所以我們要放正心態,學會“有教無類”地接納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學會以每一個學生為基準,對孩子多一份寬容,讓學生學會做自己人生舞臺上的主角,從它的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當你發現給了學生一份寬容,自己卻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快樂和幸福!
3、播種后的辛苦,收獲后的幸福;
讀完這本書以后,我才真正的理解,什么叫做“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在于耕耘后的幸福。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說上好的一棵樹木要成材,至少得需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要培養一個合格的、優秀的人才,那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樹木培養不好,還可以讓其自生自滅,無傷大礙。但是人教育不好將來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將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教書育人是個苦差事,它的播種是辛苦而勞累的,它的收獲卻是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時半會,甚至一月兩月也看不出任何變化,所以教師的播種是辛苦而漫長的,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但是播種后的收獲卻是幸福的。
三、總結:要知足常樂,立足本職,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書中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在讀完這本書以后,我總是不斷對自己說:早晨起來,外面依然陽光明媚,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仍然可以規劃下一下未來。放眼向前,期待下一次綻放。不要虛度自己的生命,讓生命多點充實。認真對待過程,淡然面對結果。這樣我的教師生活才是幸福的。
雖然教師的職業是清貧而寂寞,是艱辛而坎坷,但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釋放,自我定位。最后我還是那句話: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爭取的!愿我們的每位老師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再次感謝縣教育局和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努力在崗位上耕耘,做一個合格且幸福的教師!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2
忙碌中拜讀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師》第一章。感受最深的是《心胸坦蕩,成就君子之風》這一篇。被書中李鈺教授的浩然正氣,襟懷坦蕩而折服。面對學生的成績,他實事求是;面對學生的賄賂,他堅守職業的操守;面對學生的報復,他堅信人性本善,給誤入歧途的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坦蕩做事,寬容待人的氣度,正是君子的風范。他用自己的君子風范,感化了學生,轉化了那顆被蒙上塵埃的心靈。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去學習的。
胸懷坦蕩,不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智慧。面對生活中的傷害和誤解,你能始終用寬容的態度和悲憫的情懷泰然處之,這絕對是一種最高的生活智慧。作為老師,只有心胸坦蕩,才能直面生活中的小坎坷和小風波,將積極溫暖的力量傳遞給每一個人。
幸福箴言: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胸懷坦蕩,極具人格魅力的老師,有如陳年佳釀,年代愈久,酒質愈益醇厚,讓人口舌留香回味無窮。他們是真正的謙謙君子。不是咄咄逼人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別人如沐春風,用自己大地般的寬厚,去感化每一顆被蒙上塵土的心靈。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作為一名好教師,除了擁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當擁有坦蕩的胸懷,擁有高尚的師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尤其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最高長官”時間長了,如果不注意的話,“長官意識”就會表現出來,命令似的指揮,不容分辯的指責,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查其根源,歸根結底是教師的修養欠缺,胸懷還不夠坦蕩。坦蕩的胸懷取決于一個人的人格、氣度、修養,來自于正直的行為、高尚的節操和是非分明的決斷。作為班主任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拓展自身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才能真正的蕩滌心志,擴展胸懷,成就君子之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作為學生的榜樣,給他們照亮成長之路。
在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三省吾身”。用超越和俯視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不會因為沒有得到的利益而耿耿于懷;不會為贏得他人的贊譽而處心積慮;不會為他人的誤解而焦慮重重;更不會為生活的重壓而折斷自己的脊梁。善于將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煩惱 轉化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促使自己不斷的前進。身為教師,要在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學生的一些過錯而大發雷霆,不要因為同事的某些作為而郁悶于心。要時時處處嚴格審視自己的言行,要用豁達體諒的心態來觀照周圍的人。盡量將沖冠怒氣和不良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用平靜的心態,面對身邊的大小諸事。要賞識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用一種賞識的目光給學生一種信號,讓孩子從中受到鼓舞,會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才會明辨是非,堅守原則,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要寬容同事,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戰友,他們不可能十全十美。寬容的對待別人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獎勵。
坦蕩的胸懷如同一泓泉水,洗滌了所有的污濁,凈化了周遭的一切。擁有坦蕩胸襟的老師,不為富貴所役,不為誹謗所動,即使在困境中,也決不灰心失意,依然堅持正道,做一盞指引學生的明燈。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3
當我手捧《做幸福的老師》這本書時,室友張凡名很真誠地說:“你就是最幸福的老師呀!”是的,無論班級事務多么瑣碎,不管腳步多么匆忙,我都從未對教師職業有倦怠感。我的確是一名幸福感爆棚的老師。
我幸福,因為我對教師職業充滿敬畏。我的爺爺是老師,我的父親也是老師,而且都是鄉里有名望的好老師。父親是一名語文老師,從小我就看著他站在三尺講臺,笑容滿面地教他的學生認字、讀書、寫文章……他總有辦法把一個個陌生的拼音字母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熟悉的音節;總有辦法叫那些方塊字排成隊,“書寫”動聽的兒歌,“講”有趣的故事;總有辦法化解學生心中的煩憂,讓沮喪的神情掛上甜美的悅色。他燈下批閱作業的身影成了我生命中最鮮亮的記憶。父親是我的偶像,當教師成了我的夢想。填報高考志愿時,我不假思索,鄭重地寫下了“師范學校”,實現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愿望。
我幸福,因為頑劣學生的心田被我理解寬容的犁耕耘妥當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成年人來說,犯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對于那些年紀尚小的學生來說,犯錯誤就更是情有可原了。”我十分認同作者的看法。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學生總會有差異,存在所謂的“后進生”。面對這個群體,教師的態度不同,方法不同,收效就不同。教師是經師,更是人師。頑劣孩子更需要我們用愛去觸摸,用愛去感化。記得曾經教過的一個劉姓學生,他父親雙目失明,母親雙腿自膝蓋以下截肢。因為缺失監護加上自卑,他十分頑劣,班里的惡作劇幾乎都是他一人“包攬”:考試時不會做題便一把抓過同桌的試卷撕得粉碎,飯菜不合口味便把飯碗倒扣在同學頭上……我強壓怒火,暗暗告誡自己: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點沖動。孩子雖頑劣,但也有自尊心,他這樣做是在找存在感,想得到同學的關注,引起老師的重視。每次他“耍潑”的時候,我都冷處理。幾次下來,他居然有了一些改變。有一次,我發現他與一位同學相遇在狹窄的過道,居然主動退讓了。我馬上給他送去一張小紙條:“你真有禮貌!”得到我的肯定,他一天天在變化,課堂上不再干擾別人了,這時候我會親切地撫摸一下他的頭以示鼓勵。他連續一個星期按時上交作業了,我送他一套《成語故事》。愛可以包容一切,愛可以激發求知欲和上進心,愛是催開生命之花的源泉。一次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這樣看重我,我不能對不起老師。”現在他正在長沙一家證券公司上班,每年春節,不管多忙他都會到家里來看望我。
我幸福,因為我珍惜擁有。教師節這天,我收到了幾乎全班學生送來的鮮花。看著五彩斑斕的花束,心里滿是甜蜜。在欣賞這些禮物時,一張皺巴巴的自制賀卡很顯眼地跳入了我的眼簾,打開一看,是一幅稚氣的水彩畫,上面畫著莫名的花和雜亂的草,右上角歪歪斜斜寫著“老師,節日快樂!”,這粗糙得近乎丑陋的“禮物”我有點不屑,隨手扔進了垃圾桶。但我立馬后悔了,是誰送的?我丟掉的是孩子的真心啊!我連忙又拾起這張賀卡,把它和鮮花一起捧回了辦公室。放學時,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走過來:“老師,你看到我的賀卡了嗎?那是我自己做的,花、草是我自己畫的,字是照著哥哥的寫上去的。”我微笑著聽她說完,心里一陣緊張……這個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時和奶奶一起生活,顯然,家境并不寬裕。望著一臉虔誠的她,我的心里五味雜陳,百感交集,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多么懂感恩的學生,我差點把最寶貴的心給弄“丟”了。回到辦公室,我把這張賀卡抽出來放在了辦公桌的玻璃板下,并在畫的右下方寫下了“讓鮮花和小草都享受教育的陽光”。孩子給了我一顆滾燙的愛心,也給了我教書育人的激情。
窗外秋風瑟瑟,心底熱流涌動。正因為我有了桃李滿天下的繁華,正因為我選擇當了老師,才有了“灑播陽光耀心靈”的幸福。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4
做任課教師7年,沒有太強烈的幸福感,當班主任3年,才剛剛領會了教師的幸福感,讀了《做最幸福的教師》后更感悟頗多。
以前更多的認為教師的幸福感是學生給與的,當然現在想想這也沒什么不對,但現在的我認為,教師的幸福感更多的取決于自己—————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收獲,自己的調節,自己的反思。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對學生成立,對教師當然更成立,更何況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以不懈的努力,督促自己來不斷克服一個個困難,迎接一個個挑戰,并以此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的認可。
對于我們學校來說我覺得學生的成績源于老師的努力,更源于老師的方法。不同問題學生方法不一,總體來說要嚴而有度,嚴而有愛,善于與學生溝通,尊重學生,善于激勵教師。因為我們的學生,包括好學生在家不學習,學習總是學學歇歇,總需要老師的監督,不斷的溝通,鼓勵,督促。而我覺得認識到此還不足以出成績一定要把工作做實,這是做我們真正幸福教師的必要前提。
作為老師,做到了有了成就感而幸福,而沒有做到不出成績千萬不要抱怨學生,因為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要學會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問題,要善于學習。
作為學校的年輕教師更有必要不斷的反思,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在反思中體諒學生,在反思中寬容學生,在反思中信任學生,在反思中尊重學生,在學習中認識自己的不足,放下年輕的浮躁,放下不成熟的傲慢,慢慢學會低調做人,低調做教師,和學生慢慢地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慢慢的做幸福的教師。
很多老師不幸福是對學生的要求過高,對自己的要求過低,不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就生氣,犯大錯就生大氣。于學生于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事。仔細想想,學生不犯錯要老師干什么,所以老師如果能接受學生的錯誤,那么不快樂也就消失了大部分。對丁榕老師的."教師快樂—幸福五步曲"很有感觸,丁榕老師說"接受改變不了的,改變能改變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樹;做不了大樹,就做路邊的小樹;做不了小樹,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決定成敗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個最好的你。"因為正如專家所說要想教育好學生,教師本身要先轉變觀念。把不幸福的觀念刪除是幸福的前提。從做陽光的老師做起,"親其師,信其道",不是一句冰冷的古語,而是有著人格溫度的行為引導——我要用我的陽光真正引導我的學生陽光、良善,引導孩子去愛,去收獲愛的回報。
教師的幸福觀也緊緊源于價值觀,如果在教育工作,教學工作中更多的細化過程淡化結果,可能更容易接近幸福。
雖然感悟良多,但語言笨拙,只表達了這些。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再學習,拓展視野。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5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我也對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給我帶了教學的春天。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對荊老師中肯的評價,這也說出了我的心聲。
記得以前最頭疼的事是遇到調皮,違反堂紀律,偏執的學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還有從老教師那習得的經驗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都不會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裝著發怒的樣子去吵學生。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你越說他就越不聽你的。自己還時常委屈,感覺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好好學習,但收獲并不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是教過的一個學生。我上時講到088…循環時,我重復念了幾遍,那學生竟然答應。我當時都氣炸了,我作為老師的尊嚴一掃而空,我摸著良心說善待我的每一位學生,無論好壞,但是他卻如此對我。我有點想不開了,精神有點抑郁。老頭暈還跑去安陽看病,跟醫生說我不能看學生,一進教室就頭暈,這是我有史以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經常嘗試各種讓學生學習快樂的方法,但由于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并不成功。荊老師"生本教育"中具體闡述了開展生本堂的方法,思想,為我注入了科學的理念,我也不在為那些淘氣包犯愁了。其中介紹了一個方法,拍學生的馬屁——好感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立場說話,研究學生關心什么,喜歡什么,讓學生上了賊船下不。尋找與學生們的共同語言,盡量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答成一致,面帶微笑進堂。但是自從我讀了《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之后,我就開始對自我進行反思了。時常念起荊老師的那句話:給學生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贊賞的話語,給學生一份關懷,一次肯定,一種信任。新學期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喜歡花草樹木,并給班里買了幾盆花。我讓學生幫我養花,樹立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在數學上開始了我最喜愛的數學實驗,手工制作教具,讓他們對數學充滿興趣。
我現在經常對學生說:"以前你的老師愛你們,但是不會愛的方法。現在你的老師學會了愛你們的方法,尊重、贊賞你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前幾天曾發生這樣一事:上時一個偏執的男孩在做小動作,不聽,讓改錯題不寫。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時,壓住心中的不滿把他叫出。我沒吵他,沒講大道理,只問他為什么不寫。那孩子見我沒生氣,沒批評,跟我說老師咱以后別這樣寫錯題,我覺得太無聊了。我接著問他想怎樣寫。學生說想讓同桌把錯題中的數變變,然后再寫,舊題換新題。我當時欣慰的說他的建議非常好,以后我們可以按你的想法試試,但是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fsir)學生滿臉興奮,高興的把作業寫啦。通過這事我體會到,與學生交往真是門藝術,方法確實重要,孩子需要用贊賞,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開他心靈的那扇窗,你將給他一片藍天。這可真得感謝荊老師支的招。
還有,荊老師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我的啟示是教育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沒有原則性。開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獎勵制度,評價制度,畢竟是孩子,要規范他們,規范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認真做好都有獎勵,做的不到位都有處罰。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評價,評價就是引領,久而久之,效果自然會好起。
在我看,任何一個人只要到荊老師的堂都會被喚醒激情喚醒,看到學生的精彩,體會到做老師可以這樣神奇,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像經歷了一場頭腦和心靈的洗禮,即使是傳統教學思維的頭腦會掀起巨大的風暴。最后我想說的是: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想要快樂教學的理念。謝謝荊老師的書給了我方向,解決了我的困惑。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6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多,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適應時代的潮流;要能把學生教育好,培養國之棟梁;要求教師有高尚的師德,一旦有違背師德的教師出現,就把整個教師群體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受社會輿論的譴責。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我們真的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嗎?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帶著這些疑惑我拜讀了王南老師給大家推薦的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這本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讀書的深入,我才深深的理解,更為陶老師的.理論而折服。這本書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第二部分是打點幸福人生;第三部分是孔子的精神境界。這其中第一部分另我感受頗深,收獲很大,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本次的讀書心得。
一、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
教師的職業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幸福是一種心態,當你桃李滿天下的時候,那種幸福感溢于言表,這時候很難用金錢,社會地位去衡量我們所創造的價值。因為我們培養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人才需要很長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十分不容易。
我們深知其中的不易,當學生成功時,成就感就油然而生,那我們自然會感到幸福,當我們青絲變為白發時,一屆屆的學生返回母校看望恩師時,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幸福也是一種狀態,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對于我們來說只有自身感到幸福了,才能給學生帶來陽光。試想一個整天愁眉苦臉的老師給學生上課,能讓學生幸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為了影響學生,我們要懂得享受我們平常的工作,高高興興是一天,愁眉苦臉也是一天,干嘛不讓自己高高興興去工作呢?所以我們要享受我們所上的每一節課;享受我們所教的每一個有特征的學生,享受和同事們為研究某個熱點問題而爭論的熱火朝天;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只有心態和狀態都對了,我們才能感覺幸福。
二、讓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
陶老師說,“在我的記憶里,就一直沒有和書疏離過”這句話讓我很慚愧。如果沒有工作室的要求或許我很少會拿起書去看,但是讀到這本書以后讓我明白要想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來源于長期的的修身養性,來源于精神上的不斷超越,超越自我,逐漸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不斷打造幸福人生,陶老師將這種高尚的追求化為一種行動就是不斷地讀書,讀古今中外人圣賢書,讀經典的文本,在古今中外經典的思想里遨游,體會其中之精髓。
當代教師,要想把學生教好,你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而這活水只能從書中來。所以我們教師怎能離開讀書呢?想一想我們熟悉的那些教育專家,哪一個不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又有哪個是死摳教科書而終有所成?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即使成不了大家,單純的從我們的職業需求來說,我們也離不開讀書,那么就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吧!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7
幸福是什么?對于孩子來說,幸福可能是吃到一顆甜甜的糖果;對于學生來說,幸福可能是考出一個滿意的成績;對于忙碌的人來說,幸福可能是與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對于教師而言,幸福就是教書育人,并從中獲得精神愉悅。那么,如何做幸福的老師呢?這段時間,有幸讀到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一書,頗有感受。
陶老師的這本《做幸福的教師》共有三大板塊,一是《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二是《寫作的“道”與“術”》,三是《打點幸福人生》。其中《打點幸福人生》又從三個方面(人格高尚、心態積極、持續發展)告訴我們如何豐盈人的精神與心靈世界,讓生命在持續發展中變得更美好,以至于走進幸福的殿堂。
做幸福的教師,就要對孩子、尤其是犯錯的孩子以寬容和仁愛。對于這樣的孩子允許他犯錯,但要引導他改正錯誤。我們班有一男生,之前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對這個孩子有過批評,但我更多的是引導他進行反思,現在他變得懂事多了,也很注重禮節上的細節。看著他一天天長大,一點點學習知識,一步步提升道德修養,我的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所以,孩子的成長,會讓我們感到做教師是幸福的。
做幸福的教師,還要優化情緒,寵辱不驚。情緒不只是一個人健康與否的晴雨表,還是一個人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高下的試金石。幸福總是相對的,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位不同,感受不同。說到底,幸福就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心態平和,做什么都開心,幸福就會常駐!所以,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做幸福的教師,更要讓自己持續發展!從職業角度看,教師的持續發展既能促進教師勝任當前的從教任務,又有利于勝任今后的從教任務。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在教書的同時還要育人。要想把這兩項工作都做好,促進自己持續發展,就要做到時時反思,事事反思,把反思養成一種習慣。我們從這一習慣中獲取愈多,幸福感就愈強!
教育是一項雙邊活動,當我們懷著一顆平和的心態,以一顆包容之心對待孩子們時,我們可能會獲得一份滿足、一份感動、一份純真,那時的我們是幸福的!
愿我們都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8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我也對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給我帶來了教學的春天。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對荊老師中肯的評價,這也說出了我的心聲。
記得以前最頭疼的事是遇到調皮,違反課堂紀律,偏執的學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還有從老教師那習得的經驗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來都不會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裝著發怒的樣子去吵學生。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你越說他就越不聽你的。自己還時常委屈,感覺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好好學習,但收獲并不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是教過的一個學生。我上課時講到0.88。循環時,我重復念了幾遍,那學生竟然答應。我當時都氣炸了,我作為老師的尊嚴一掃而空,我摸著良心說善待我的'每一位學生,無論好壞,但是他卻如此對我。我有點想不開了,精神有點抑郁。老頭暈還跑去安陽看病,跟醫生說我不能看學生,一進教室就頭暈,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經常嘗試各種讓學生學習快樂的方法,但由于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并不成功。荊老師“生本教育”中具體闡述了開展生本課堂的方法,思想,為我注入了科學的理念,我也不在為那些淘氣包犯愁了。其中介紹了一個方法,拍學生的馬屁——好感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立場說話,研究學生關心什么,喜歡什么,讓學生上了賊船下不來。尋找與學生們的共同語言,盡量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答成一致,面帶微笑進課堂。但是自從我讀了《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之后,我就開始對自我進行反思了。時常念起荊老師的那句話:給學生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贊賞的話語,給學生一份關懷,一次肯定,一種信任。新學期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喜歡花草樹木,并給班里買了幾盆花。我讓學生幫我養花,樹立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在數學課上開始了我最喜愛的數學實驗課,手工制作教具,讓他們對數學充滿興趣。
我現在經常對學生說:“以前你的老師愛你們,但是不會愛的方法。現在你的老師學會了愛你們的方法,尊重、贊賞你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前幾天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上課時一個偏執的男孩在做小動作,不聽課,讓改錯題不寫。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時,壓住心中的不滿把他叫出來。我沒吵他,沒講大道理,只問他為什么不寫。那孩子見我沒生氣,沒批評,跟我說老師咱以后別這樣寫錯題,我覺得太無聊了。我接著問他想怎樣寫。學生說想讓同桌把錯題中的數變變,然后再寫,舊題換新題。我當時欣慰的說他的建議非常好,以后我們可以按你的想法試試,但是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學生滿臉興奮,高興的把作業寫啦。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與學生交往真是門藝術,方法確實重要,孩子需要用贊賞,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開他心靈的那扇窗,你將給他一片藍天。這可真得感謝荊老師支的招。
還有,荊老師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我的啟示是教育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沒有原則性。開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獎勵制度,評價制度,畢竟是孩子,要規范他們,規范課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認真做好都有獎勵,做的不到位都有處罰。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評價,評價就是引領,久而久之,效果自然會好起來。
在我看來,任何一個人只要到荊老師的課堂都會被喚醒激情喚醒,看到學生的精彩,體會到做老師可以這樣神奇,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像經歷了一場頭腦和心靈的洗禮,即使是傳統教學思維的頭腦會掀起巨大的風暴。最后我想說的是: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來想要快樂教學的理念。謝謝荊老師的書給了我方向,解決了我的困惑。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9
在《做幸福的老師》一書中,我讀到了李鎮西老師關于《幸福比優秀重要》的文章,似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吹暖了心田,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回顧自己的教學歷程。
如果有人現在問我“做老師,你幸福嗎?”,那一瞬間,腦子里沒有抱怨,沒有牢騷,有的只是孩子們純真信任的目光和他們帶給我的點點滴滴的溫情與感動,哪怕是一句溫馨的問候,都會讓我回味良久。
感知幸福
時光如流,歲月如梭,我已經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十余載,再回首,點點滴滴,不曾遺忘,每每想起,嘴角不自覺地上翹,滿心的感動和滿足。
運動會上,我扯開嗓子為隊員加油,喊得久了,嗓子冒煙了,旁邊的一個隊員把一瓶水塞到我手里,說“老師潤潤嗓子……”,那一刻,幸福之感悄然而至,整個人馬上滿血復活了,我為孩子們對我的認可與容納而竊喜著。
其實,幸福就是這么簡單。因為感覺到與孩子們相處的快樂,得到的那種幸福的滿足感,才會更加用心于班級管理,爭取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潛心琢磨自己的教學,爭取用最簡單的方法,最簡潔的語言,讓自己成為孩子們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感悟幸福
誠然,我們也會像鎮西老師說的那樣被外界的“名利”干擾著,被“晉級”困擾著,但是面對講臺下面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這些外在的東西都被我們排在了后面。我想沒有哪一位老師在講課的同時,還在思考著關于“晉級”的話題。李鎮西老師說:“好老師標準”——課上得好,班帶得好,分考得好。只要做到了這三好,家長信任我,學生依戀我,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就“萬事不求人”,我想,這也是我們大多數老師所追求的三好境界。
“幸福,源于心態;不幸福,也源于心態”,不為名利患得患失,當你潛心鉆研教材教法,課堂上知識傳授系統而又深入淺出時,你會從學生們心領神會的眼神中,感悟到幸福;學生因為你的鼓勵而大膽提問的時候,你會從眼神交匯中,感悟到幸福。學生對你的.認可與喜愛,會讓你由內而外的煥發自信的光芒。我們想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我們將學生給予的肯定,作為幸福;我們跟同仁們分享自己對教材教法的理解,我們將同仁們的贊賞,作為幸福。
追尋幸福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默默地做好自己,默默地享受教師這份職業帶給自己的幸福。
李鎮西老師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身被名縛,哪來自由?心被形役,何言幸福?”。其實,幸福遠比優秀更重要。我們的追求很多,我們的夢想很多,但是要始終堅定自己心中的方向,一路高歌,我們期待優秀,但我們不把優秀當作枷鎖,我們在乎自己每天是不是幸福的,做那個享受教師這份職業所帶給我們幸福的人兒吧!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0
做老師多年,一直兢兢業業,起早貪黑。很多人都說,“做老師舒服啊!有兩個假期。”當時我會毫不猶豫的反駁道:“你知道除了假期外,平時我們多么辛苦。”從來沒去把“幸福”和“老師”掛起鉤來。可是讀了荊老師的這本書《幸福地做老師》,我開始反思:為何我從沒感受到做老師的幸福?總結下來主要是我們觀念沒有更新。
我們總是怕學生不理解、做不好,在課堂上走神,不認真聽,回答問題答非所問,和參考答案大相徑庭,以至于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去備課。從上課的思路,到如何引導學生按我們的方式去回答問題,甚至想好了這個問題,學生有可能的答案,對于我們沒想到的答案我們都不予理睬。這樣,我們備課備得很教條,沒有樂趣,談何幸福?而學生呢?失去了自我,沒有自己的觀點、想法,長此以往,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只知道迎合老師,照本宣科,對學習失去興趣!師生之間關系淡漠,又何來幸福?
荊老師繼郭思樂教授之后,又加深了我們對課堂改革的理解——生本教育。要我們切切實實地改變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從“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協助者”。教學工作必須依靠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來完成。教師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教師的`作用就像是在點燃火把而不是過去的觀念那樣是灌滿一壺水。所有教學活動則都成為學生得以自學的輔助力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相信通過師生共同努力的生本課堂,學生解放了,教師才能解放,教學相長,共同成長。感受學生生命的燦爛,感受課堂的生機與活力,只有那樣我們才能實現幸福地做老師!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1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孩子們純真,無數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向往。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純圣潔,比天堂更無憂無慮、繽紛多彩,充滿神話色彩和童趣,充滿著快樂和朝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做過一首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可見,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值得我們去解讀。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我有的時候也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疑問。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一直尿褲子?
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靜地入睡?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把別人的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
這些行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們內心的需求,通過這些看似有點不太正常的表達需求的方式,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許多關于幼兒的信息。
面對犯錯的孩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每一個孩子都可能犯錯,原因有所不同,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責罵幼兒,而是應該用親切的態度詢問幼兒具體原因,了解孩子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法。
面對敏感的孩子
有的時候,我們在放學的時候與家長聊起寶寶在園的一些日常表現,就在這不經意之間,給孩子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一些變化。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疏忽,都會帶來很深刻的影響。每一位孩子都很敏感,幼兒與成人之間的認知水平不同,成人眼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們認為的小事,而成人認為的小事在孩子們心中卻是大事,因此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尺度或角度衡量幼兒,更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
面對行為反常的孩子
面對行為反常的孩子,我們年輕教師往往處理起來不那么容易。《在反思中成長》這本書中,都呈現出了許多這樣的現實案例。通過集中的歸納,我總結了一些方法:1.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反常行為,以及行為背后的原因;2.向幼兒表明自己心目當中對其更多的關愛,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和自信心;3.善于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幫助孩子解答各種問題;4.在同伴面前肯定孩子的進步,給予鼓勵。當然具體事例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犯錯、敏感、反常的孩子并不是讓人頭疼的孩子,只是要求我們老師要多一份寬容、包容,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帶來的許多種可能性。
《在反思中成長》讓我懂得了成長的目的、成長的方法、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孩子就像是一只等待生長的小種子,需要我們耐心的照料、呵護,它才會發芽、開花、結果。重要的是不能帶給小種子一絲傷害。所以,我們幼兒園老師要理解孩子、觀察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
尋找職業幸福——品讀《給幼兒教師的建議》有感
暑假在家期間,一直在看《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這本書是由朱家雄,張亞軍以與幼兒教師對話的視角來編寫的。本書中所搜集的文章都是由幼兒園一線教師撰寫的,有的是日常工作的經驗提升,有的是與孩子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有的是關于教學的體會和反思,有的是對家長,對班主任的,甚至是對自己工作的反思……讀后感覺有很多共鳴的地方。
在書的第一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第三篇中《品讀“職業幸福”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寫的“幼兒教師站起來是老師,蹲下來是媽媽”,每天超負荷的工作使得身心疲憊,有時會產生職業倦怠。面對大家對幼兒教師是“高級保姆,低人一等”的觀念,如何能夠感受到幸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我想這也是很多幼兒教師的困惑。
文章作者從三個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1.要學會熱愛。2.要學會奉獻3.認清角色是品讀“職業幸福”的前提。其實除了這三個方面我覺得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細細體會和品讀的。那么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一、以真誠、平等的態度與幼兒交往,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在我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感受著那份快樂:和他們一起散步觀察春天,一起撿拾落葉,一起游戲玩耍,一起放風箏,一起寫生繪畫。記得有一天,我外出聽課,下午回來后,孩子們好象很久沒有看到我一樣,熱情地叫起來:“老師,你到哪里去了?”“你怎么這么久才回來?”我問:“你們是不是想我了?”有幾個孩子唧唧喳喳地說著:“是啊,我們想你了。”這些可愛的孩子!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前幾屆已經畢業的孩子,那些情景至今想來還歷歷在目:孩子們拿著小本本互相留下祝福的話,寫下家中的電話號碼,希望老師畢業后能給他們打電話,還有的說:“我們會想你的,畢業了還來看你們。”有幾個孩子進了小學后真的來看我們了。當我見到他們的一剎那,孩子撲過來緊緊地抱住我:“老師,我們想你!”我緊緊地摟住孩子,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幸福的。
二、家長的信任、尊重和肯定,讓我們感到幸福
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我們教師的工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都很差,因此大小便弄臟衣褲,不小心摔破了皮,跌青了臉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當我們聽到家長一句:“老師,不要緊,沒關系的。”“老師,麻煩你了,不好意思。”“老師,你們真的很辛苦。” 這些理解和寬容的話語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安慰和鼓勵,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的支持,有家長的理解和信任,真好!
當看到家長在班級博客中發表感謝的話和祝福時,我們是幸福的;當收到家長發來的新年祝福時,我們感動著;當家長給我們提出中肯的建議時,我們思索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關心、信任、肯定,我們才能將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讓家長更加放心和滿意。
三、教學中的成功讓我體驗幸福。
教師最引以為幸福的我想應該就是教學中的成功了。一次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能使孩子受益匪淺,而且能讓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成功的教學還能收獲成果,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取得可喜的成績。當看到孩子畫出一幅幅獨特新穎的圖畫,捧回亮閃閃的獎牌時,我們的心里是激動而又自豪的;當看到我們的學生一個個有出息,當上了班長、班干部,評到了三好學生時,我們的心里是寬慰的。
四、自身的學習和成功是幸福快樂的。
經過自己的鉆研制作完成了一個課件;通過努力使自己的展示課、教研課能比較成功地同伴面前展示;聽到領導和同事對我們的肯定和贊賞……這些都讓我深深地體驗到了那份幸福。
原來幸福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包圍著我,感染著我,現在我對幸福又有了更深的體驗與感受。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尋找自己的幸福吧!
《幼兒游戲之旅》讀書隨筆
宋媛媛
這本書是南京市第一幼兒園參與的一項研究性游戲學習所著的作品。全書以藍、紅、綠三色為基調,因為色彩最直觀、最形象,這三種色彩的協調,能調出最美的顏色。同時這三種色彩代表三種不同的寓意。藍篇是他們學習整合的歷程,作為全書的整個基調,是全書的基礎。紅篇是他們三年來總結出的一系列豐富的游戲活動主題。綠篇則記錄了在幼兒、教師、家長、社區、社會如何實現互動的一個全面反映。
其中最深刻的便是紅篇。生動鮮活游戲主題為我打開了幼兒游戲的一扇明窗。他們的游戲從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地觀察——訪問傾聽——研究記錄——交流匯總這一系列嚴謹的探究過程串連,儼然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在書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整個游戲過程是從問題開始的,如他們提出愛心郵局的主題,其中就整理出了對人、對物、對人的活動的幾大調查方向,通過個人、親子、集體調查來收集資料,然后再將收集的資料轉化為游戲場景、游戲角色扮演,游戲情節始終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注重幼兒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加強教師、家長、社區、社會在其中的引導作用。這樣孩子的游戲既寓教寓樂,又始終保持神秘新鮮,讓旁觀者能直接、客觀地發現幼兒游戲的奇妙之處。而一個教育角度的改變并不是讀幾本有用的書便萬事OK了,應付諸于自身的行為,這樣才能真正發現幼兒游戲的奇妙!
在學習陳鶴琴的基本思想中,有一條是"課程應當采用游戲式、暗示性、小團體式……的教學法。"陳鶴琴認為兒童以游戲為生活,兒童總是喜歡游戲的,"凡是當作工作做就是痛苦的,當做游戲做就是快活的"。通過游戲可以發展身體,培養高尚道德,使腦筋敏銳,為休息之靈丹。"幼兒園里的課程很容易游戲化的",所以幼稚園的課程應當采用游戲式的教導法。陳鶴琴還認為兒童好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幼稚園的課程應采用暗示性的教學法,通過語言、文字、圖畫、動作進行暗示,尤以教師和家長的以身作則最為重要。陳鶴琴主張多采用小團體的教學法,他認為幼兒的年齡不齊,智力不同、興趣不一致,應當區別對待、分組施教,以使處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有所長進。他所提倡的多樣化的教學法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具有科學性。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更是對游戲情有獨鐘,每次一說到要玩游戲他們就很開心,會問老師:"我們今天要玩什么游戲呀?"上課時,每當我拿出小動物,跟他們說:"今天小貓要和你們玩個游戲,你們想不想跟它一起玩呀?"他們就變得很開心,很認真地和小貓玩游戲;有時,孩子們還會想出很多不一樣的玩法,他們在游戲中慢慢掌握了知識,而且對于他們感興趣的知識,他們會不厭其煩地一直玩,每次都會有一些新鮮的東西從他們的小腦袋里冒出來。
有一次在課堂上,我讓孩子們唱《小汽車》這首歌,因為前面我剛剛給他們講了《汽車轱轆轆》的故事,孩子也剛剛玩了小汽車的游戲,我就把前面的游戲延伸到音樂教學中,這時我當司機,開著小汽車帶他們去"兒童樂園"玩,孩子們排好隊乖乖的等"司機"把車開到他們面前,然后一個個有秩序地"上車",徹底改變了以前一涌而上、你推我擠的局面。孩子們對這個游戲很感興趣,最重要的是從歌曲中孩子們明白了上車要排隊和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等交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經常用這首歌讓孩子們排好隊出去做“開汽車”的游戲,每次他們一聽到"小汽車,嘀嘀嘀…… "他們就會很快地排好隊唱著這首歌一起出去游戲,有的時候我請他們自己來當"司機",他們也會自己唱這首歌。
綜上,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游戲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游戲是兒童成長的基本需要,絕不是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小事。游戲可以健體,可以益智,可以促進兒童整個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應象陳鶴琴先生提倡的那樣重視兒童游戲,鼓勵兒童游戲,幫助和指導兒童合理游戲,讓兒童在游戲中學習、成長。
《讀懂幼兒的思維》讀后感
“嬰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掌握環境和征服世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和驅力。”本書譯者開篇的一句話,讓我感觸良多。是啊,既然幼兒本身就是學習者,所以如何來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他們的主動學習,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就成了我們老師們的一個首要任務。如何做好這一點,就要靠我們的細心與用心。
一、 細心去發現。
在很多游戲中,具有很大自由度的自主游戲,一直是幼兒們的最愛,在自主游戲中,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玩樂,從中獲取著自己需要的知識經驗。正如本書第5頁中“8 歲卡門和7歲約翰之間的對話”,其實事情的越因很簡單,就是他們倆幫玩具娃娃洗澡與洗玩具娃娃的衣服。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筆者卻捕捉到了這一細節,在關注他們的對話中,發現孩子們其實是一種有目的、合作的玩,他們在其中不僅交流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還能一起用所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困難,其中有假設、有實踐、有結論。而這種發現,就能很好地幫助老師建立對孩子自身經驗的認識,不斷創設有利的環境,從而幫助孩子們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可見,孩子們的學習遠處不在,關鍵在于老師要具有一雙慧眼,不斷發現孩子們的自主學習,從而做好自己“支持者”的角色。
二、 用心去引領。
老師在發現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與興趣點后,如何來進行引領,則又是一項關鍵。在這其中,老師首先要進行分析選擇,選取其中有價值的點,來進行進一步的生成活動。因為孩子畢競是孩子,認知能力差,是非觀念不清晰,盲目地隨著幼兒走,就失去了老師的引領作用,也會讓孩子們走入誤區。如本書第4頁中“6歲艾沙卡的故事”,老師在得知艾沙卡洗汽車的發現后,敏感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價值,從而設置了一些場景,來引導艾沙卡進一步的實驗。雖然學習并不是在學校開始、在學校結束的,但和媽媽洗車的經驗開啟了艾沙卡的思維之窗,而老師的引領與幫助,通過在學校和同伴們一起進行的活動,艾沙卡的經驗進一步獲得了擴展,這其中,老師的引領作用就是其中的關鍵。
細心去發現孩子們的生活與游戲,用心去引領其中有價值的點,那么我們老師就能真正讀懂孩子們的思維,與他們靠得更近,真正做好我們“孩子學習的支持者、引領者與合作者”。
用愛拉近老師與孩子的距離——讀《教育在十字路口》有感
寒假讀了《教育在十字路口》一書,作者對于教育的目的作出了獨到的見解“教育的目的應在于:借助知識、智慧和愛,使個體獲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喚醒和釋放學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學生的心靈層次。因為唯有當教育成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離技術至上的奴隸時,其才能正真地擺脫徘徊,走出十字路口。”作為教師的我們,特別是一個班級的班主任來說,用我們的愛來教育孩子,能夠使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更加地愉快,身心能夠健康地發展。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
一、愛就在學生的身邊
從學生出生到成長的每一天,都受到自己家長的愛與關心,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平時沒有感受到這一份就在身邊的愛,班主任平時可以利用晨會和班會通過講故事等活動,讓學生通過故事感受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愛,這一點尤為重要。
因為有愛,有時會得到父母的贊美,在贊美的同時幫助孩子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好;因為有愛,有時會受到父母的責備,但是責備的同時幫助孩子學會了分辨對錯;因為有愛,有時會得到老師的表揚,這表揚讓學生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優點;因為有愛,有時老師會批評學生的錯誤,這批評讓學生學會了知錯就改;因為有愛,有時會得到他人的幫助,而讓學生感受到助人之后的快樂……愛就在學生的身邊
二、愛我們身邊的人
注重學生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培養教育學生具有有責任感、文明禮貌、寬容和尊重他人,我們要教育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他人可以從關心自己的父母開始,關心身邊的人,關心集體,關心學校,關心班級。
在冬季三項比賽前的準備階段中,解萌二年級了還不會跳繩,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沒有嘲笑她,而是每次大課間活動的時候在邊上幫助她練習跳繩,把自己在學跳繩時的經驗和她分享。當解萌學會了跳繩后,其他的同學大聲地告訴我“陶老師,解萌會跳繩啦,她能連起來跳二十多個了!”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為她感到高興,讓我也十分地感動。解萌在在練習跳繩的過程中體會到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這樣的過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但是自己的努力是一定會有收獲的,其他的孩子也在幫助解萌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間的互助和分享是多么地快樂,發自內心的關心幫助身邊的人。把我們的下一代真正培養成有開放頭腦、寬闊的視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態、高遠的志向,能適應現代社會挑戰的新一代。
新型的教師角色定位——讀《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有感
寒假里接著繼續暑假沒看完的書《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看到第十章節之后又所感悟:對瑞吉歐教育來說,教師的角色既不是母親、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伴,而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 f.霍欽斯語)。在瑞吉歐的教育者那里,教師支持兒童的學習并不簡單地表現為“傳道、授業、解惑”。把知識呈現給兒童或回答他們的問題,并不是教師的主要任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
因此,幼兒教師要做到始終是“新”,這個“新”不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更新,而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角色定位的“更新”。新型的教師角色定位。在有關介紹瑞吉歐的文體中,大致對瑞吉歐的教師的專業性作了如下描述:①促進兒童在認知、社會、情緒、創造力和身體各方面均衡地學習;②班級管理;③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布置;④提供兒童適當的保育與輔導;⑤行政事務上的溝通與協調;⑥追求自我在專業上的成長。在分析了教師在瑞吉歐課程發展中的作用后,我想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比較貼切:“教師是幼兒的伙伴、傾聽者;是支持者、引導者;是學習者、研究者。
另外瑞吉歐教師的工作都能做到多、細、深。多是指觀察得多,記錄得多,對于幼兒的一舉一動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有很多的項目的策劃也是從觀察中得來;細是指不僅觀察地細而且研究地也非常的細,比如:海蒂是個4歲大的孩子,她不喜歡看到湯姆老師的臉上戴著一個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麗莎老師的面具。海蒂告訴湯姆:“你不可以這樣子,那是麗莎的名字。”教師就將這句話記錄下來,并認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義?4歲孩子無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與代表的文字之間的不同,
海蒂把所有的字當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征符號,所以她用“名字”來代表“臉孔”這是她的認知,研究了以后,教師就能站在一個更好的位置去協調和建構她的進展。深是指教師在規劃組織時,能引導幼兒向更深的內容進行挑戰,如:有一組幼兒對于窗外高大的向日葵感到興趣,他們十分驚訝向日葵里頭竟然有這么多的種子,教師覺得向日葵的花應該在幼兒的記憶中長久保存,便提議幼兒用紙與彩筆制作一朵開花的向日葵。這些畫成功地完成了,幼兒在畫中注意到每一顆小種子,老師與小朋友都同意這個畫畫活動增加了他們對從沒注意過的細節的變化。
但教師還是覺得活動比較狹隘,她詢問幼兒為何對于向日葵的種子感到驚訝,幼兒回答說他們記得在6星期前種的向日葵子,而現在向日葵花的種子就象當初他們種在土里的一樣。于是教師又建議幼兒畫出這些種子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畫出他們無法觀察到的,畫出他們認為種子在向日葵里產生的步驟。結果幼兒畫的畫五花八門,表現了幼兒的才智,突顯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2
新學期開始,中心校領導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準備了一份寶貴的禮物——一本書,荊志強老師所寫的《幸福地做老師》。當時拿到手里的時候,單這個名字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因為內容太符合我的工作實際了,對我的觸動非常大,所以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過,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和感悟。下面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在生活中,不乏大多數老師都認為,在考試評比中獲得第一名就很驕傲,覺得自己能力很強,可能就以此為幸福。所以,在教學中就加大課堂講解量,怕學生學不會,說了一遍又一遍,擦了一黑板又寫一黑板,課堂上老師講的滿頭大汗,學生聽的溜溜煩。會的學生埋怨老師啰嗦,不會的學生埋怨老師事多。
為了要成績,拿第一,課下又給學生布置海量練習,美其名曰為學生好,聽不會練會,一定要學會。課前老師大量查找資料,為這節課做充分準備,生怕錯過一個考點,一種簡單的方法。課下又大量的批改作業,邊改邊記錄學生所犯的錯誤,下節課繼續講,學生繼續練。就這樣,師生身心疲憊,未老先衰。即使取得了第一,老師和學生能高興的起來嗎?不能,因為第一的取得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所以,幸福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就是奢侈品。
然而,荊老師是幸福的,這種幸福從哪里來?他因什么而幸福呢?他因自己能夠給學生帶來幸福而幸福。為什么荊老師就能名利雙收、師生幸福、其樂融融呢?我覺得郭思樂教授在這本書的序中,對荊老師的評價特別貼切。荊老師的強項就在于:你們教書,他教人;你們教人,他把教人轉變為幫人;你們幫人,他給人最大的信任,他把學生組織起來,理清頭緒,進入自主和自為。
我們是從成績入手,一味的追求成績,忽視了學生的成長,忽略了學生內心的需求。我們給學生的知識就好比把學生舉到一棵樹上,讓他去摘果子。結果,這棵樹上的果子摘完了,下棵樹爬不上了。而荊老師則是教給學生爬樹的方法。在爬樹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這樣爬,也可以選擇那樣爬,還可以共同商量著爬。
實在爬不上去,荊老師會給你個的"梯子"。 無論哪棵樹上有果子,學生就能自己爬上去摘。 荊老師在邊上守護著,絕對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下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交換方法,碰撞智慧。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每位學生都有果子吃,而且還是自己親手采摘的。這樣,每個人都享受著爬樹的過程,嘗到了摘果子的樂趣,也都嘗到了知識的甘甜。所以,荊老師是幸福的。
荊志強老師的初衷不是成績,而是學生的成長。他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學生之所想,給學生之所要,急學生之所需。學生喜歡爬樹,喜歡老師,愛戴老師。老師熱愛學生,享受著被學生愛的幸福。反思我們的教育,卻是過于急功近利,以至于適得其反。荊老師的經驗值得我們細細琢磨, "以生為本"一定要先摸清學生的心理,明白他們想要什么,這一點也是體現了生本的內核。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
所以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師!有這么一則小故事,草原上有對獅子母子,小獅子問母獅子:"媽,幸福在哪里?"母獅子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獅子不斷追著尾巴跑,但始終咬不到。母獅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這樣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隨著你!"這則故事給我的啟示:不用刻意去追求自己所謂的.幸福,只要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快樂,能給學生創造最大的價值,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享受著職業的幸福感。
再想到每次與家長打交道, 家長們總是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膛說:"老師,我們對我們的孩子要求不高,只要成績好就夠了。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還有幾塊零用錢。總之,只要對學習有幫助的,我們全力支持。"多好的條件,比起我們那時候,他們的條件不知優越多少呢?按說,他們應該會感到無比的幸福,會珍惜這一切,奮發向上的。現實恰恰相反,在校園里不是流行著這樣的童謠嗎?"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這可氣壞了"含辛茹苦"的父母,更急壞了"殷切期待"的師長。是什么蒙蔽了孩子們幼稚的眼睛?是什么讓孩子們"談書色變"呢?
作為一個基層的教育者, 我們不難發現,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時候,一個小小的紅鉤、一個肯定的微笑、一陣響亮的掌聲,一朵鮮紅的小花,都足以讓孩子們歡欣鼓舞。曾經有一個靦腆的小男孩,總是怯生生地坐在教室的椅子上發愣,好象所有的一切都與他無關,誰見了都覺得可憐。我對這個小家伙報以真誠的微笑,接著若無其事走開了。后來,我常常有意無意地在他的作業本上批上幾句話:你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加油喲,好樣的,你一定行。
上課時,我慢慢地給他表現的機會多了起來。我驚奇地發現,教室里偶爾也出現了孩子久違的笑聲。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我們的孩子就是這樣容易滿足。看到孩子臉上洋溢的幸福的微笑,我也幸福的醉了。試問,我們為什么不慷慨一些,多給孩子們一些自信、一些支持、一些鼓勵呢?偶爾放下干枯的粉筆、嚴肅的教鞭,摸一摸學生的頭,一個無聲的動作,陽光會灑進學生的心里。灑在學生心里的溫情陽光,往往比沒有感情的粉筆、教鞭、課本和教具,更有教育效果。
所以我想說:我親愛的同仁們,難道你們不祈盼著幸福每一天嗎? 行動起來吧,賞識你的學生吧,用愛溫暖他們的心靈,就能創造無數個奇跡。讓我們做個幸福的老師,讓我們的孩子們在幸福中成長,讓我們與荊志強老師一起創造幸福的教育吧,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繁榮昌盛,祖國的人民才會幸福安康!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3
通過閱讀《這樣做,教師更幸福》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做一名有愛心的老師。
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要用愛心去澆灌每一株幼苗,把他們培育成參天大樹再去為更多的幼苗遮風擋雨;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我們接觸到的是一群渴望接觸社會卻又缺乏對社會的真正認識和了解,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的學生,他們熱情但又沖動、好學但又迷惘,他們需要我們用真誠的愛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來指引他們學會做人,學會處世。我們所給予他們的不能只是數字化了的知識,更要是一種能力,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一種觀念,一種做人的`觀念,生活的觀念;()是一種操守,一種對人對事的操守;更是一種意識,一種愛的意識,責任的意識!
愛是打開學生感情大門的鑰匙,當學生知道你是真誠地熱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才會向你敞開。全身心地熱愛學生,即是師德。很難想象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會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學工作,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愛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條件,這在教師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4
最近拜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幸福的教師》一書,陶老師說:“文化一旦在心靈安頓之后,就成為了一生幸福的儲蓄。”他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為老師,我幸福嗎?自己真的收獲了職業幸福感了嗎?
《做幸福的教師》這本書分為三板塊,一是《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二是《寫作的“道”與“術”》,三是《打點幸福人生》。
《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主要談的“取法乎上”誦讀經典,這是濃縮了精華,可以讓教師從書中汲取養分。讀書可以明智,可以醫愚。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學無止境,讀書不僅是學生時代的事,更是我們一輩子要做的事。每一個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書籍的陪伴,這也是時代賦予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做幸福老師,就要懂得去享受讀書的樂趣,懂得用知識去武裝自己的頭腦,豐盈自己,讓自己做一個知識廣博的人。陶老師給我們列舉了許多名人靜心讀書的事例,陶老師提到:“每一個教師只有一次生命,讀書的質量的高下優劣,往往決定這其走向是幸福還是悲苦。希望教師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實現文化升值,不但讓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攀升,而且也讓整個生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是個文化人,所謂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說教師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教師為人師表,首先自己得有內涵,有修養,做好學生的表率。而要想擁有文化,就必須讀書,經典文化一旦內化到教師的心里,外化出來的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因為經典文化不僅流淌著智慧的光華,而且還搖曳著思想的要義。
《寫作的“道”與“術”》主要講的是教師“立言”的必要性,以及“道”“術”并進的理性思考與重要路徑。陶老師提到:“目前不少教師不愿寫作,甚至害怕寫作,有的`當了一輩子教師,真正用文字留下教育感悟與生命印跡者寥寥無幾。”這個章節中陶老師通過采訪勤于筆耕的教師,以及自己的寫作經歷與感悟,讓我們教師明白一個道理:寫作非但不是難事與苦事,反而有可能成為一種審美之旅。教師寫作越多越好,教育教學水平也便越高,并可以由此照亮自己精神生命的前程。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也喜歡寫一些教育隨筆,把課堂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用筆記錄下來,這也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筆精神財富。
《打點幸福人生》幸福是一種感覺,它傳遞的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也是我們畢生的追求。作為教師,更是注重打造自己的職業幸福感。我們要學會在繁雜的工作中豐盈自己的精神與心靈世界,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寬容,學會微笑著面對生活,用一顆仁愛之心看待周圍的一切。它會讓我們從職業倦怠抑或其他痛苦的泥潭里掙脫出來,去主動地追求久違了的人生幸福,并享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之美。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只要心中有愛,無論人生的路多艱難,相信都能走過去。于是,生命在持續發展中變得更加美好,快樂地走進幸福的殿堂,這就是幸福的人生。
對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教師的職業幸福。幸福,并不遙遠,就存于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我們以書為友,沉淀自己,完善自我,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寬容之心,教書育人,做一個新時代的幸福教師。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5
著名作家畢淑敏曾經說過,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是的,生命中的幸福就是存在于那些平凡、普通的小事里,要靠我們自己用雙手去創造、用心去慢慢體會。然而如何做一位幸福的老師,最近在四間房中心校的引領下拜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老師——我的生本教育實踐之路》這本書后,我卻有了別樣的感悟。在書中從荊志強老師的獨特思想、獨特的經歷和獨特的教學中讓我領悟到他獨特的魅力。荊志強老師把生本教育和幸福聯系起來,這是荊志強老師對他自己教育生涯和教育思考的高度凝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荊志強老師在生本教育中的為師的幸福。
不禁聯系到了小學語文課堂。荊老師是高中教師,我是小學老師,教學對象存在著很大差別。如何能讓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得以落實呢?這成為了我首要思考的問題。生本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生合作、探究、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一教育理念與當前素質教育要求相適應,人才培養觀念也符合目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課程,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貫徹生本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該如何去做呢?細細思考,我有如下體會:
一、轉變語文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習慣于將已有知識和理念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給自身的思考和創新能力附上條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由于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不同,每個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如果強加給他們教師的觀點,就扼殺了他們主動思考的天性。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貫徹生本教育理念,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以往課堂主導的身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在自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想法的同時,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表達,從而達到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革新語文教學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教師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因此教師要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興趣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如五下第三單元“語言的藝術”專題學習中,因課文內容精彩有趣,且文體豐富,有劇本,有相聲,非常適合學生表演。因此可一改常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排練和表演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掌握了學習內容,體會到語言的精妙,學習效果自然不錯。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愛護學生,欣賞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的生活經歷造就了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和思維方式。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欣賞每個學生,多用鼓勵和贊揚的方式來肯定學生的想法和進步,讓學生感受到自我學習思考帶來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才更有動力和熱情去自主學習和探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另外給學生多方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如讀書、競賽、綜合實踐活動等,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與個性發展。
我們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但前提是讓學生的學習在樂學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在自己的課堂上實踐“生本教育”,讓孩子們在輕松、寬裕的課堂環境中學習,努力做到“我的課堂生做主”,像荊志強老師一樣收獲做教育的幸福!
【《做幸福的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幸福教師心得體會01-10
做幸福教師心得體會04-19
做幸福教師的心得體會(合集)07-14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09-19
做幸福教師的心得體會(精選11篇)09-14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03-29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2篇09-19
《幸福地做老師》讀后感12-13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幼師09-27
《做幸福的老師》讀后感(通用24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