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
前幾天在看《被討厭的勇氣》,得到許多感悟,之前寫了一篇讀后感。這本是系列的后一篇。由于與前一本是一脈相承,因此并沒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體實踐中,突出了獨立和愛這兩個理念,對于我來說,在育兒和親密關系當中還是很有啟發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獲取幸福。
教育的本質——使被教育者獨立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三大課題:工作、交友和愛,而這個課題是需要每個人獨立面對的,也就是提到的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 。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定位應該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際之間的“橫向關系”,而非上下級似的“縱向關系“。同時引發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評不表揚,而是鼓勵,形成民主的氛圍,避免孩子進入到一個習慣性去競爭的環境,而是關注自我的發展和環境的和諧。將孩子們置于競爭原理之下,迫使其與他人進行競爭的時候,你認為會發生什么呢?所謂競爭對手也就是“敵人”。不久,孩子們就會形成“他人都是敵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機會陷害我,絕不可大意”之類的生活方式(世界觀)。而這種情形是無法讓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實這些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在現實社會中,在競爭的大環境下,極少人會不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步,擔心孩子沒有一些才藝技能以后沒有辦法謀生。但是孩子問題行為發生的新聞也不斷提醒家長,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評斥責的心情。
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阿德勒提到行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人的問題行為全都處于這五個階段之中。所以,應該在問題行為尚未進一步惡化之時,盡早地采取措施。這五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是“稱贊的要求”,他們的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進一步說就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對應的措施就是通過表示“尊重”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即使不“特別”也有價值,不是在他們做了“好事”的時候去關注,而是去關注他們日常生活中細微的言行。而且還要關注其“興趣”,并產生共鳴。第二個階段是“引起關注”,當他做好事沒有被表揚或者沒有獲得特權地位的時候,他就會想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處于這個階段他們的問題行為并不是“做壞事“,而是單純得想要與眾不同,引起關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得也是只通過“尊重”的方式告訴他們,其本身就很有價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別。第三個階段是“權力爭斗”,不服從任何人,反復挑釁,發起挑戰,企圖通過挑戰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獲得特權地位。第三個階段之后會比較難以應對。這個階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退出他所營造的“權力爭斗”中,不斥責不發怒,否則就會進入陷阱。第四個階段是“復仇”階段。當前三個階段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時,當愛的欲望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在憎惡的感情中尋求關注。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們并不選擇正面作戰。他們的目標不是“壞事”,而是反復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或者自閉癥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也是“復仇”的一環,他們是通過傷害自己或者貶損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個階段只能轉向專業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這種行為,因為任何插手的行為都會引發“復仇”。最后一個階段是“證明無能“。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來對待,之前可謂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大家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此時,他就會對人生絕望,打心底里厭惡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并且,為了避免再次體會這種絕望就去逃避一切課題。向周圍人表明,“因為我如此無能,所以不要給我任何課題,我根本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這種情況也只能求助專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據書中介紹,大部分問題行為集中在三個階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還是比較多,責任也比較大。
因此,對于家長和其他教育者來說,學會尊重,學會“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時候,是真的再協商,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變相地給她挖坑,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長此以往,肯定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發生會激怒你的行為時,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在故意為之,而是應該去了解真相,不讓被情緒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聲吼叫。這個也是家長經常控制不住之處。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訴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為一切都得由自己決定。并且,假如有做出決定時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識或經驗——那就要提供給他們。這也就是我們在育兒中經常看到的“腳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遠都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決斷,并幫助其做出決斷。并且,告訴孩子自己隨時可以為其提供幫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隨時提供幫助的距離上守護他們。之前看到一個很好的比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是從”領航“到”護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銳觀察到孩子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而非干涉他們。
批評的壞處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揚為什么不行呢?因為對于得到表揚才會覺得幸福的人,會對表揚產生“依賴”心理,只能在表揚中獲得認同感。要獲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認同,“我”的價值由自己來決定,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對于孩子的賞罰是企圖將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這種方式的大人內心害怕孩子“自立”,這樣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認同,需要通過對于孩子的支配獲得認同感。所以說,自立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也是很多大人的課題。
關于愛的理解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過一個關于分享的話題,只有當自己富余了,人才會自然而然地去分享。愛和尊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心靈富裕,并將其中的積蓄給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動去尊重、信賴他人……絕不能成為心靈貧困的人。
阿德勒主張的是能動的愛的方法,也就是“愛他人的方法”。愛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這里由“我“和”你“轉變為”我們“,阿德勒認為,為了獲得幸福生活,就應該讓“自我”消失。我記得之前我跟byhan曾經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時間我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找不到結婚在一起的意義,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還是分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生活。想來,人本身對于親密關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們“這個共同體的需求。目前看來,我們的關系改善的點就在于我們慢慢地找到”我們“了。
安德雷認為,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懂得愛之后,人生的主語就會變成“我們”,這是人生新的開始。僅僅開始于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共同體乃至整個人類。他認為,愛不僅僅是個人的課題,更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脫離“自我”,才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做共同體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體地中心,實現真正的自立。
同時,愛不是全然的快樂,愛必須承擔的責任很大,還會有辛苦和無法預料的苦難。因此,愛的勇氣,也就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結語
看完這兩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學不僅僅是個體心理學,也是積極心理學,他強調個人通過行動去改變自己,主動去付出,去獲取,不被虛無的過去綁架,不去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去創造命運,實現自立,獲得幸福。現在不是由過去決定,而是現在決定著過去。尊重和愛,是唯一兩件不能被強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動去付出,才能獲得回報。而選擇人生伴侶,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幸福的路徑。
“主動去愛、自立起來、選擇人生“。做一個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長,帶著愛和尊重。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2
之前說自己看過聽過這本書,但只能夠知道課題分離,知道分清是別人還是自己的問題,但沒有得到根本的感覺。也沒有真正的應用!
那重新回顧一下自己為什么想看這一本書,其實不是看書,更多的是自己無法靜下心來,去看一本書,覺得時間太長了‘,我沒法花費那么長的時間去領悟,所以選擇了去看解說,想要快熟吸取里面的知識。這就是靜不下心來,太過于浮躁,急于求成想去改變!!!這個很危險,因為世界上沒有捷徑可以走,當你盲目假裝的自信卻沒有自己內心真正的因為自己的閃光點而自信,所以是不牢固的,空虛的,一吹就倒。所以現在裝自信沒有成功后反而越發挫敗了!
因為你最近的情緒徹底內耗,你無法發現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全盤的否定,每天限制在自己的情緒里面無法自拔,覺得自己只有工作,工作就是我的全部,且只有這一份工作,可能我辭職之后就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過度的擔憂自己的未來和對自己的過去思考,!因為急于求成,你想一下子讓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徹底的成長,這些在被討厭的勇氣里面都能夠找到一個現對應的點。
那首先,這本書是一個自幼缺乏自信,出身學歷樣貌樣樣不出眾,比較自卑,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是比較消極的青年去找一個哲人尋求真理。以對話的方式展示在我們面前!他問的問題同樣也是我存在的問題,我覺得我這個青年就是自己,甚至我還有很多存在的問題。
中心觀點:我們要去承擔責任
問題:你覺得別人可以讓自己高興嘛?你可以讓別人高興嘛?
答:按鈕在自己手上,要自己把控自己的,自己決定按不按這個按鈕選擇開不開心!
一:會以為自己現在所發生的問題會去歸根于自己的性格,原生家庭,過去的經歷:那這本書里的真人并不會去推理回去式的問題,就例如大象在小時候被拴在鐵鏈的時候,他掙扎了三次都沒有掙脫,但但他長大之后,有力量的時候他不會選擇掙脫,因為他的信念中他就是掙脫不了,鐵鏈不需要做什么就依舊能把他束縛住。就好像我們的人生,很多人會把自己的一起失敗,挫折歸根于童年,家庭。都是你已經長大了,你已經獨立離開家庭了,那些以前發生過得事情,已經對你沒有影響了,是你自己選擇,他持續有影響,就想那個細細的鐵鏈,你有能力,你有主觀話語權了,但是你選擇不背責任,你根深蒂固于自己改變不了了,對自己不自信。
那這里批判了你一個點,就是你就是自己不想改變,你口頭想著改變,你改變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怪罪于外界,你說你的今天一切都是你童年收到的創傷,你的性格,你的條件你的外界,你怎么多年積累出來的習慣,我想改變但這都是是我怎么多年形成的呀,我已經很焦慮了,你看我想改變已經想的這么痛苦了,這么累了,我已經真誠的為自己改變付出痛苦了。但 你的目的卻沒有改變!你只是在找各種借口來讓自己逃避,尋求安慰,想把責任怪罪于自己的過去,而不是去承擔責任,你在逃避,逃避,逃避!
二:你的痛苦和快樂都是你自己選擇的,是你自己的責任,是你自己選擇你快樂和悲傷,是你自己的課題,不在于別人。
自己是自己的主角,但卻好像一個局外人,沒有自我的責任和擔當,沒有自我的想法和訴求,有的都是對他人的要求。這就是對我們內心的心理邊界混亂所帶來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課題,什么是自己的邊界,可看《被暴力溝通》丟了那個我,就是丟了溝通的權利,說話的主題里沒有我,是對自己人格的重塑。
三: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把期望放在自己的朋友該怎么做怎么做,別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課題,你不應該把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對事物的期望也低一點,不要總想著這里能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你可以在這里獲得永久的工作機會,你的未來一定要是功成名就,要有什么可視的成績。我們來的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功成名就,只是來看花怎么開,太陽怎么升起,怎么落下,你跟家人的幸福時刻是什么樣子的!
四:心事重重,怨念頗深,對人生感覺到萬般不幸,對萬事覺得諸多無奈,非常急切想要換一個角色,幻想一步到位,今天和明天就是兩個人,換個活法。又一邊覺得我該如何做呢,對改變無能為力,我能有什么方法呢,我沒有任何的心理資源和條件?這個畫像是極其危險的,需要去調整的!!
這里是一個時間線的問題,就是過去和未來,唯獨不看當下。《活在當下,不畏過去,不懼未來》
過去:不要去過度的把自己的一些都歸根到原生家庭,但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完全有能力可以去保護那個小時候的自己了。
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我們為經驗賦予怎樣的意義!
歷史會存在影響我們,但他無法主導如何影響我們。就看你如何解釋你所經歷的一切。如果你不想被讓過去成為你的羈絆,你要明白,困住你的不是過去,而是你對過去的一個看法。
未來:對未來充滿焦慮,擔憂未來過得不好。未來就是一個一個當下構成的,當下即未來,未來即當下,未來不一定比當下有意義更光明,未來也不一定是充滿了令我們恐怖的不確定性。
改變對過去的看法,未來即當下,未來也還未到。所以你只有對現在有掌控。記住,活在當下!
一個是空間線的問題,就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別人的一個課題
五:過去并不糟糕,一定會有很多快樂的事情,未來也并不可怕,不會比現在更差勁,所以不要太過于去擔憂。好好珍惜現在當下的`事情,當下即是未來,何為當下,今天,此時此刻,你為你現在面對的一件事情感到疑惑,你去思考,去感悟,想著去解決問題。這就是當下!
六:焦慮和抑郁的本質就是你對事物的失控感,來源于自我的價值感體系紊亂,想著操控一切,想著我必須要對其他人有用,我必須要出眾,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病態的行為。這里例如你就覺得自己是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但其實不是,你只是正在走向討好型人格的一個人格傾向,所以你,現在還年輕,還處于一個形成的過程,社會角色還不多,那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糾正,調整!
你要趁著你還年輕,只是單純的一個社會公民角色的時候,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完美的地方,需要改變的地方,在一個傾向的狀態就將其調整,通過學習改變的方法,應用到現實生活去改變,去強大自己的內心,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自己的人生邊界。讓自己在將要承擔更重的社會生活壓力時,你就會有資量去應對,而不是被動拖著不太健康的心理狀態模式進入到更多的社會角色里,結果這樣就會造成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你現在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改變。你所逃避的都會在未來以更重的一種方式回饋于你。你還想未來繼續痛苦嘛??!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3
讀這本書之前,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人是追逐快樂的機器,我們不論做什么,最終都是想讓自己得到快樂。我仔細體會了一下,只要把“快樂”理解的寬泛一些,人生還真就如他所說,一直在尋找快樂的道路上。
為什么說起了“快樂”呢?我一直糾結于平淡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份一眼望去看不到前途,卻看得到退休的工作,沒有興趣也找不到價值。每天被自己的這些情緒麻痹著,免不了的怨言和負能量。這樣的心態,我怎么能過的快樂呢,如果這樣的生活是不快樂的,那么就與上述“人是追逐快樂的機器”的觀點相悖了,既然認同了人生應該快樂,那么需要改變的就應該是我現在的態度。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感受到快樂,就不可以一直這樣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向前邁進。
如何才能改變呢?感謝好友推薦,讓我讀了這本將大師的觀點深入淺出,用對話的模式講述出來的《被討厭的勇氣》,第一次讀到書名,我認為是“令人討厭的勇氣”,讀罷方知是“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本書語言通俗易懂,讓我這個零基礎學員少了許多障礙,多了些思考、共鳴和感悟。同時也感謝這個勇敢邁出第一步,鼓起勇氣開始寫讀書筆記的自己。深夜,頂著感染“永恒之藍”的壓力。
一、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
哲人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如何生活。
比如中學時期的經歷,讓我失去了對學校社團活動的興趣,選擇了安靜自由甚至散漫的大學生活,本科同學們的就業經歷,讓我決心要擁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沒必要哀怨過去的不如意,也不必抱怨現實的不溫柔,是我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缺乏改變生活的勇氣
哲人說,盡管有些不自由,但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也就是說及時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松、更能安心。簡單的說就是害怕向前邁進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比如玩樂和休閑的時間),也就是拿不出改變生活的勇氣。
哲人的這些話,感覺字字句句都在指向我,骨子里我也不想安于現在的生活,也想奮斗打拼成就一番事業,但真正遇到需要我做出改變的時候,比如去二營部鍛煉,再比如辭職去大城市,我就拿不出打破平淡生活的勇氣。害怕新環境,害怕新領域,害怕新生活給我帶來的忙碌和不安,所以,最終我還是在原地,選擇了不去改變。
三、認真活在當下,跳好人生的圓舞曲
如果選擇不去改變,又會怎么樣呢?我還是那個糾結抱怨的我嗎?當然不會再是了,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獲就在于此了。引用一段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一是既然選擇了不去改變現有的平臺,那么就踏踏實實的認真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接納自我、接納現實,并學會如何利用好現有的東西,慢慢的朝著理想的方向努力;二是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慢慢體會“我可以在這里”的歸屬感,這種感覺必須靠積極的參與和付出才能夠得到,也就是說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的時候才能獲得勇氣,而這種價值感(我也把它理解為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三是不要過于關注山頂,我們腳下走過的每一步,度過的每一天都是人生這個旅程中美麗又獨一無二的風景。
四、人際關系的王牌,握在自己的手里
哲人說,提到人際關系,人們往往會想起“兩個人的關系”或者“與很多人的關系”,但事實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認可欲求所束縛,那么“人際關系的王牌”就永遠掌握在他人手中。
十幾年之前,當我還是個小女孩,害羞靦腆不善于表達,從來不敢由我開始邁出第一步,以至于那個小男生,他到底是不是也喜歡我,應該是一直都無法解開的迷了。
哲人說,如果關系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種關系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有拿出進一步加深關系的勇氣之后,人際關系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才會增加。
不敢說和大師的觀點不謀而合,但前期因為小男生帶來的遺憾,也令我痛定思痛,決心做出改變。與人相處中,付出真心,給予信任,鼓勵自己邁出第一步,學著主動表達,不畏懼拒絕,承擔風險,這樣也許會受一些挫折,但絕不會再留有遺憾。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4
對于8型來說,一本好書應該是鑰匙到鎖開的那種直接。如果磨磨嘰嘰,半天讓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么,那我的選擇一定是放下他,沒有興趣再讀下去。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讓我捧起來,就不想放下的書。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解答問題、闡述觀點的。正如序一里說的:對話體使得我們閱讀時感到親切,有"如師在臨"的體驗。
讀這本書之前,先認識一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后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信息來源于網絡資料)
書的觀點很多,我依然選擇讓我感觸很深、我能夠理解分析透徹并且和我自己有連接的部分來分享。
心理創傷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認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過去心靈受到創傷的原因。而阿德勒認為:任何經歷,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一場大的災難或幼年受到虐待對人格是會有影響,但死抱著過去不撒手,拿過去當借口,認為我現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為我過去心靈受過傷害所造成,讓自己深陷于一種悲傷不能自拔的情節當中,那只會讓你停滯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積極作用。只有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積極意義,讓我們正視我們的創傷,才會起到積極作用。你自己過怎樣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這讓我想起去年看過畢淑敏的一篇文章——《誰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簡單直白的告訴你,應該怎樣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年的傷害,摘抄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某些性格和反應模式,由于這些"重要他人"的影響,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那時你還小,你受了傷,那不是你的錯。但你的傷口至今還在流血,你卻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還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樣嗖嗖地冒著污濁的氣味,還對你的今天、明天繼續發揮著強烈的影響,那是你仍在聽之任之。童年的記憶無法改寫,但對一個成年人來說,卻可以循著"重要他人"這條纜繩重新梳理,重新審視我們的規則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變成金色風帆,成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荊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雙手把他粉碎。語言犀利,一針見血。
自卑感來自主觀臆造:
阿德勒說"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一直不愿意承認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學上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點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后,發現無論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賦予他什么樣的意義。如果賦予他積極意義,你的自卑感,也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實是你不滿足于現狀。所以不斷要求自己進步,讓自己變的更優秀的一種推動力。被賦予了積極意義的自卑感,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讓自己變的越來越消極,便進入了自卑情結。自卑情結,也被阿德勒認為是一種借口,一種停滯不前安于現狀的借口。其實安于現狀也是一種選擇,無關對錯,只要能夠符合自我滿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條件。但是,那是因為你愿意并且接受,與其他無關。如果你已經區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請審視一下自己,你是有一點點自卑感,還是深陷于自卑情結之中不能自拔?還是阿德勒的觀點:是你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
如果在人際關系中存在"競爭"那人就不能擺脫人際關系帶來的煩惱,也就不可能擺脫不幸。
如果有了競爭,不知不覺中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都看成"敵人"一個人跟一群"敵人"生活在一起,怎么會輕松快樂?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的前進即可。這句話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還是有難度的。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總與他人比較,產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種感覺不但產生不了什么積極作用,同時會讓自己很苦惱。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與怨恨的。可是在與他人的競爭中,這種情緒很難避免。所以,努力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向著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近。這種感覺會讓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斷在超越自己的自己,會越來越優秀,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過于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終于到了這一章節了,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實驗運用的課題。他真的可以幫助你解決生活中、人際關系中的很多問題。簡直就是生活中的"萬能膏"
先摘抄書中一些比較有力量的字眼兒:
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我對課題分離的理解是這樣的:比如生活中經常有人需要你給予建議。那么,你的建議就是你的課題。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議就是他的課題,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議。他的課題,他可以自己做來做決定。當你沒做好課題分離時,你會覺得,我在幫他,可他不但不接受還不領情,多么令人氣憤。可是課題分離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變的清晰明了了。
再舉個例子:我需要你幫忙,是我的課題。你決定幫不幫忙是你的課題。你幫與不幫都是你的決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對你的不幫忙,橫加指責,我就干涉了你的課題。課題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會減少矛盾,人際關系也和諧了。即使你們是母子關系、你們是親密的伴侶關系、你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課題分離還算容易,對于我而言,怎樣面對我跟孩子的課題分離?比如我怎樣認識學習是他的課題,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幫助?雖然有難度,但是這個課題分離是一定要做的。
人際關系的終極目標——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一直以來,共同體感覺這個詞都讓我感覺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體化?可是難度很大,必須找到一個切入點,直入內心去認識他,把抽象的具體化。那就從一個特別具體的名詞————伙伴作為切入點,來盡量把共同體感覺具體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稱之為伙伴的人,就是我們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體中的一部分,一個點。從這個點,放射開來,再從家庭到學校、單位、國家、人類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兩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們各司其責,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這樣的關系中,我們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來關心我,認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為他們做準備可口的飯菜、有干凈衣服、儲備一定的知識為你們解答困惑。
在平時,不斷的積累、進步,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伙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這便有了共同體感覺。繼續展開說,走出家庭,來到社會,我能夠為社會做什么,能為社會中的伙伴們做什么?一樣的,我已經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伙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時候,我的伙伴也準備好了一個可以為我提供能量和幫助的他自己。這樣,大家都能在這個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從付出中獲得歸屬感,無論你所處的天地有多廣闊,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共同體感覺。
只要存在就有價值
其實寫完共同體感覺,我就不想寫了。可這樣就留給別人了一個錯誤觀念,對別人有幫助的,才是有價值的。
書中舉了個例子:假如某人的母親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這個時候,他能活下來,該就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她只要存在對他的至親而言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了。所以說:請用存在的標準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為標準。如果按照存在標準來看待他人,存在于這里就已經對他人有用、有價值了。
當你有了共同體感覺,你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
不要將燈光打向人生整體,去關注根本不存在的過于與未來,而忽略的此時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個此時此刻組成。認真的過好每一個此時此刻,你現在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這句話有點象我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世界不是靠他人改變而只能靠"我"來改變。如果想改變你的世界,那就開始吧……
這是一本心靈層面的書,有點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讀懂。讀書會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分享出來,讓彼此在一個一個抽象的名詞中,找到了具體化的意思。
書中的內容很實用,他就象開出一劑劑心靈處方,把身邊很淺顯易懂,而你卻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問題羅列出來,給你提供解決辦法。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謝謝年媽推薦。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5
“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你相信嗎?是的,我不信,世界如此復雜,幸福如此縹緲,我沒背景、沒能力、沒顏值,各種復雜的關系,我怎么能輕易地獲得幸福?可是,看完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我在一點點地被他說服,一點點地刷新我的認知,是的,我相信了,世界就是如此簡單,獲得幸福也是如此地隨時隨地。
由于弗洛伊德的盛名,我們都以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徒弟,其實他們的理論、年代是并列的,這樣說并不是要形成一個縱向比較的勢態,他們都為我們奉獻了他們的智慧,但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如此的不同,他似乎看到100年后我將要面對生活,給了我們實用的指引。100年前的阿德勒給了我在當今社會中一種和諧的生活方式,讓我震驚。
首先,他推翻了因果論,代之以目的論。
弗洛伊德說我們的現在是由于過去造成的,我們的原生家庭造就了現在的我,那么未來的我呢?要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重復嗎?而阿德勒告訴我們,過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在用過去的創傷為借口,不去改變,是因為我們不想改變,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在不斷地尋找成為今天的我的借口。由于輕視、由于暴躁的父親、由于軟弱的母親、由于沒有關注和鼓勵,那么,你呢?你已長大成人,你知道,過去無法改變,唯有現在是啟動點,你為什么不去啟動,因為你根本不想啟動,你想停留在自己舒適的區域去抱怨別人,是的,是他們的錯,才讓我有今天,于是,我可以止步不前,這是多么有力的證據!不好意思,阿德勒告訴你:因為你就是想止步不前,所以你找到如此多的理由!要破除這個因果循環的魔咒,清醒地告訴自己,我就是想停在這里,我就是想止步不前,所以我有抱怨,我抱怨過去、我抱怨我曾經的經歷。是的,這樣,所有的一切都合情合理,我也找到了繼續沉浸于現在這樣一種狀態中的理由,于是我可以心安理得,由于過去的傷害我就乖乖地呆在現在的狀態中,指責別人,我好無辜,我是受害者。可是,我在嗎?這樣依據別人的鏡相的我存在嗎?
第二點,阿德勒認為人最大的煩惱來自于人際關系,而我們作為人又是依據人際關系才存在的`。他認為:解決人際關系的困擾方法是課題分離。這大概是阿德勒最為人知的觀點。課題分離是基于我們要建立一種橫向的人際關系,即承認不同又彼此平等的關系,阿德勒反對任何的縱向關系,即以操縱為目的的關系。他對于親子關系的既不批評也不表揚的觀點令人震驚。阿德勒說“我們表揚或者批評他人只有”用糖還是用鞕子”的區別。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縱。”是的,請仔細想想,當我們對孩子說:“你真棒!”“不錯哦!”我們是怎樣的姿態,一種非常有能力的人對弱小的人一種關照吧。那么,應該是怎樣?我們和孩子,是平等的。學習好不好、如何交友、如何看待人生,是你的課題,我能提供是基于橫向關系的鼓勵,“謝謝你”“謝謝你走入我的生命”,這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平等的由衷感謝,不知好過“你好棒”“不錯喲!”這樣俯視的角度百倍。
第三點:活在當下。“如果把強烈的聚光燈對準此時此刻,那就既看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未來”因為過去無法改變,未來只是潛在的可能,為什么我們要活在過去和未來?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為剎那間的“此時此刻”,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著,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
所以,人生就是這么簡單,幸福也是那么順手拈來,我們要勇于打破因果,不是有這樣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果,而是:是的,這樣的因我無法改變,我接受,但是我要認真地過好“此時此刻”,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沒必要和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著,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6
8月初去往英國旅行的飛機上,用了5個多小時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發現真的是帶對書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來閱讀的書籍。
這本書雖然采用的是兩個人對話的方式撰寫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超然居住在鄉野的哲人之間的對話;看似有些理論的直接闡述,但是由于故事性不夠,其實讀起來還是比較晦澀的。不過在讀的過程中,由于很多觀點是“煥然一新”的,甚至是顛覆和挑戰你原來很多的認知的,所以讀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品味,細細反芻的過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后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于之前聽了唐捷老師的心領袖,所以有些觀念不完全陌生,仿佛找到了依據和出處的感覺。唐老師的課程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很深的,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就如這位書中的青年,當他聽到一些觀點的時候,不僅是懷疑,有時是憤怒,跟我們過往接受的教育,常規理念以及社會主導規范都有相違背的'地方;他會質疑跟哲人的觀點,甚至公然挑釁哲人的說法,但是隨著對話慢慢深入,開始接受和理解,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踐行。
最近我也在探詢心智模式如何從2。0規范主導(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各種角色里,用社會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過渡或者說進化到3。0自主導向(依著自己的價值觀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對立的立場,如何從爭對錯,論輸贏到能夠以更多元,多視角看問題,能夠包容多種觀點;從各種社會規范的角色里隨時跳脫出來,擁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種“應該”觀念的束縛,比如我應該做個他人眼里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員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種角色,同時又能自由地脫離出來。這種生活在他人眼里看來或許會有些自我,也許會遭到其他規范主導人士的質疑,甚至“被討厭”,活成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如唐老師在心領袖的項目中所說,當你進化了的時候,可能朋友都要換一波人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7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探討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沒有像普通的哲學書那樣晦澀難懂,而是以簡單易理解的文字向讀者傳達著它想表達的一切。其實我不得不承認,哲學家的思想確實有些難以接受,他們的觀點有些絕對化,有時我也會和書中的青年一起產生不認同的觀點,但哲學家的闡述有時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維也隨之產生了一些變化。
就像書中所說的“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其實不然,在現實中我們也會遇到這種現象。記得高中時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意見不一而大吵起來,我氣憤地轉身離開,那是我第一次對別人發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種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惱,當我們再次聚到,把自己對想法說出來時,也覺得并沒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憤怒并不能解決事情,也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用一種心平氣和的口吻進行交談,說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決了。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是一個小孩因為成績不好,他的媽媽對他大發雷霆,當在訓斥過程中電話突然想起,他的媽媽瞬間改變了語氣和態度,對電話中的人物表現得恭恭敬敬,電話結束后,他的媽媽又開始對他進行一番說教。這個例子是在提出“因為大發雷霆而制造憤怒”后舉出的。說實話,我在看到這個觀點時很不贊同,難道說別人濺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會生氣嗎?但看到這個生動的例子再想想現實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確實不無道理。想象對方是我們領導、父母或者親密的朋友,我們真的會對他們發火嗎?或許他們給我們道歉,我們還要微笑著說一句“沒關系”吧。這樣看來,脾氣確實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亂發脾不僅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我們發脾氣無非是想讓對方對某件事情引起重視,那心平氣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書中還提到了如何看待過去的經歷。我想,如果我們一味地活在過去,那么我們必然不會得到進步和成長。過去如果是成功的,我們會因為陷入其中而目中無人,毫無進取;過去如果是失敗的,我們會長久被其束縛,整天萎靡不振,灰頭喪氣。所以當前才是我們最應該把握的,接受當下的自己并為之努力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紀伯倫曾經說過:“回憶是一種重逢,忘卻是一種自由”,回憶有時并不是美好的,但關鍵在于我們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所束縛才是我們給自己的幸福!
“無論過去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取決于你賦予既有事件的意義。”這句話讀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個陳述句,但是因為當事人的情感賦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會變成了感嘆句,疑問句亦或是省略句。一個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它由很多件發生的事情組成。在此看來,人生不是由一條線組成,而是由許許多多的點組成,每個點都是獨一無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復發生的,而只有我們當事人才能決定它的大小、形狀等,這也就是我們所賦予它的意義!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其實現在很多人活在別人的言論中。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一般來講,它也并不可恥。畢竟孔圣人也說過“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我們根據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從而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們的某些表現力而獲得進步。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我們過分地關注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只會讓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論的枷鎖無法獲得自由。不管何時我們都要明白,無論對方做什么,最后的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決定怎么做的都是我們說了算;反之,當別人做某些決定時,我們也應當尊重他們,不應該對他們指指點點,不去干涉別人的人生課題也是換來我們自由的前提。況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誰比誰更有經驗?
對于我們自己的人生課題,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至于別人怎么看待我們,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喜歡也好,討厭也罷,我們無法左右。如果我們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那將會是我們最大的缺點吧!
再來談談自卑,其實我認為自卑情結每個人都有,只是有輕重之別。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領導下發了一個任務,很多人會自信大方地向領導推薦自己,但有些人因為自我感覺能力不足而畏畏縮縮;班級里,一群男生們在比較著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錢買的”等等,這時卻有一名男生低著頭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繼而把腳縮了回去……這些都是自卑情結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們是不幸福的,他們因為自卑不快樂。但是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為了誰而活?為了別人嗎?肯定不是的,當然是為了我們自己。畢竟,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給我們自己的。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接納,那誰還會接納我們?獲取幸福的第一步就應該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們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點,但是都是可以去改變的!
《被討厭的勇氣》,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靈雞湯,但是細細品讀可以發現,它并不是雞湯,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許會讓我們產生不快,但是確有醍醐灌頂的作用。它給我們帶來重拾信心的勇氣,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氣,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為取悅別人,只為悅納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8
讀完這本書最核心的收獲是:人的一切煩惱來自人際關系。
從時間軸上來看,人的一生是由很多個不停連續的點構成(我理解為隨著時間流動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就像自由跳舞一樣,只要跳動就會離開原位置,但是剛開始跳舞的時候我們是不明確最后會停在那個點上的,不知道未來會遇到誰,發到什么故事。這也是人生未知的魅力所在。我們要聚焦的、能把握的就是每一個此時此刻。
人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最終會變化成什么樣子,起決定因素的是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我們的現在就是曾經每一個選擇的疊加結果。換句話說,幸運是我們的選擇,不幸也是我們的選擇。——“人是會改變的”是本書論述的前提。
社會的最小單位是2個人,所以說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自存活。譬如你生下來沒有人喂食,你活不下去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就要處理人際關系。性格是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思想、是行為的傾向性、是生活方式的體現。處理問題的方式又和我們的性格有關,可以說,性格與人際關系相輔相成。
性格里,有些人自卑,有些人自信,有些人自負,這些都是人追求優越感天性過程中產生的。不管自卑還是自負,都是因為無法達成理想中的自己,又不能接受自己的無能的行為表現。自卑感是對自己的價值判斷低,有“我做不到”的意識。可以從完成小目標開始來增強對自己的'了解,建立“我可以”的自信心。如果是自卑情結,思維邏輯是“因為我……所以做不了……”,強行給事件建立因果關系,以此作為不愿意改變現狀的借口。表現的目的是為了將人際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沒有意識到是在不斷的對自己撒謊,在對他人撒謊,這種情況是很難改變的。
自負是放大自己的能力,是達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又想顯示自己特別性的一種手段,以此營造出虛假的優越感。生活中也有夸耀不幸的,用不幸的事件或過去作為支配對方的武器,比如有些人會拿原生家庭作為自己行為不當的借口,本質上也是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用不幸顯示自己的特別,在弱勢的情況下仍然要掌控主動權,以達到避免傷害的目的。老話說,缺什么就炫耀什么。
那如何恰到好處地獲得幸福呢?作者認為幸福不是為了獲得別人認可的優越性,幸福是追求在人際關系中解放出來的自由。而自由是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所以,幸福是獲得人際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要活得自由,就要達成兩方面的人生目標——行為層面的自立和與社會和諧相處,心理層面對應的是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我認為完成這兩個人生目標的過程也可以是建立自信的過程。
自卑、自信、自負是源于人追求優越感天性,自卑和自負是在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看到了現實與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沒得到什么”上,產生了“我無能”的意識。自信是在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看到了現實與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給予了什么”上,產生了可以“我可以做更多”的意識。自卑自負是以自己為中心,他人都是需要發動戰爭攻勢的敵人,戰勝了就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戰敗了也要找借口說服自己沒有輸。自信是以他人為中心,他人都是可以信賴的伙伴,想的是我可以為這個人、這個團體付出什么,在貢獻中收獲價值感。自信能夠承認自己的不行(普通),并將關注點轉向可以努力改進的地方,最終形成“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識。
自立的人有貢獻,有貢獻的人能與社會和諧相處,能和諧相處的人有價值感,有價值感的人有自信。自信的人能接納自己的不足,能變得更好。
此外,作者還提到在人際關系中我們要做到課題分離,即這件事的結果該由誰承擔?我們處理人際關系就好比可以將馬兒帶到河邊,可以鼓勵它,可以提供援助,但喝不喝水我們不能強行逼迫。就像孩子學不學,我們可以引導但不能用武力等讓他屈服,這樣會讓親子關系僵化,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關于課題分離,作者提到的“回報思想”對我也是很有啟發——無論別人做什么,最終決定如何做的都是自己。比如有些人就是很喜歡請客請來請去的,喜歡AA制干脆利落的人就會很困擾,覺得不回請又欠著別人什么。這時候區分請是別人想請的,你可以拒絕,也可以選擇不回請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把握此時此刻、自立、與社會和諧相處、自我接納、信賴他人、為他人貢獻獲得價值感、課題分離都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氣,這就是我全部的收獲。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9
是值得時時翻閱的書。常讀常新。
書中提到,我們無法改變,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氣。當一個人具備了被討厭的勇氣時,關系也更簡單輕松了。
課題分離很重要。意識到什么是自己的課題,什么是他人的課題,可以避免我們被束縛或束縛別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課題是誰的呢?那就看這個課題需要誰負責?誰需要承擔這個課題的后果。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課題負責。
還有一個反常規的點在于,過去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不能決定我們會是什么樣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決定我們的人生,我們是什么人。如何看待過去、創傷或什么,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開自己的人生課題了。面對它們。
自我接納而不要自我肯定,無需假想自己是多么優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騙,需要實事求是。這才是誠實地肯定自身的價值,但凡存在,就是價值。
對他人要當成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看成橫向關系而不是縱向關系,這樣才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也沒有輸贏之分,真正獲得了自由。
以及,要發展、意識到共同體感覺,我們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當我們認可這一點,也會自然而然地貢獻,這個貢獻不一定要是看得見的,也可以是看不見的。在這種貢獻中,我們會更能肯定自我的價值,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是,不要批評和表揚,無論是對孩子還是誰。很簡單,批評和表揚都是一種評價體系,都帶著上級對下級的不平等色彩。也會在無形中形成干涉。一個有賞罰心理的.人,容易因為害怕被批評而變得膽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為想要得到表揚而故意討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鼓勵。鼓勵是這樣的,是平等和自由的關系,是真誠地說謝謝,當他人幫助了我們時。鼓勵也是對他人的幫助,必要的一種幫助,當他人需要時。
發現這本書是許多年前,真正讀這本書是最近,很有緣,對應到我的許多“癥狀”,可以說解開了我的不少心結。書里還提到活著的意義,那就是不要盯著過去,也不要盯著未來,自己去賦予意義才是自由啊!
并且,請活在當下吧,當下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剎那,它不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點,這才是我們可以把握住的。
讀完之后,真心感覺到內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種情境下該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實用的人生自助書。
感恩。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0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于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于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于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于當下,當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么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于“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于“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后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夸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1
都是在三十多歲接觸阿德勒心理學,可能是緣分到了。
活在當下,接納自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些觀點并不陌生,但是因為之前沒有深入思考(或者說沒有接觸阿德勒心理學),所以一直理解的很模糊,只是在特定場合下有碎片式的應用,因為不成體系,所以聽上去像口號甚至借口。
人都追求意義,但少有目標明確、信念堅定、同時又具備全部能力的幸運兒。所以大多數人渴望別人的認可,自我意識強烈的人雖然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但無法回避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這些渴望得不到滿足就會陷入迷茫和痛苦。對此,阿德勒給出的建議是接納自己。
如果僅僅是接納自己,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里,怎么看都是自欺欺人。對此,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第二個建議:不回避,修好人際關系這個人生課題。修好課題的關鍵是像伙伴一樣待人,無條件的`信任,不求回報的利他。當然,伙伴范圍是自己決定的,心理學又不是宗教。
但是知易行難,改變需要勇氣,接納平凡的自己的勇氣,不在意別人看法的勇氣,不怕受傷、信任別人的勇氣,不求回報、利他的勇氣,坦然自我評價的勇氣,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2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很早之前就聽說過,但是一直都沒有讀,因為不喜歡書名。在當今社會當中,人人都渴望能夠在群體當中被認同,被肯定,有誰會愿意自己被討厭呢?題目如此不可愛,怎么能夠吸引讀者?后來因為偶然的原因,在喜馬拉雅上聽到了這本書的音頻。當時正好接了20xx級2班,這個班級里面的個別學生和家長都挺奇葩,發生的很多事情與書中的某些事例有所吻合,于是被吸引了,就買了這本書開始閱讀。其實聽書要比看書更容易,看書需要動更多的腦筋,將文字與生活緊密結合,帶給自己更多思考,然后指導自己的行動。近期,認真讀完第二遍,所以才開始寫這本書的讀后感。
整本書就是一位缺乏自信,并且煩惱不已的青年帶著一肚子的抱怨和疑惑,來到了哲人的面前,經過5個夜晚,5次深入的對話,最終讓青年豁然開朗的故事。青年有困惑,禪師有智慧。只說故事太淺,只講道理太深,于是禪師和青年恰到好處的相遇了,在一場關于人生問題的大討論當中,完成了智慧的傳承。那個在哲人面前沒大沒小,不斷抱怨、質疑和聲討的年輕人,不就是捧著書本的我嗎?
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主題,也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自我的解放。
我們時常感覺人生諸多不幸,萬事諸多無奈,經常幻想著換一種活法。可是一旦真的要改變又只能長嘆一口氣說,我又能怎么辦呢?生活給了我們各種各樣的束縛,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束縛來自時間上的,金錢上的,人際關系上的,而實際上這些束縛只來自于一個地方,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阿德勒就是試圖把我們從這種束縛中給解救出來,讓我們重拾心靈的自由。
第一個束縛來自于我們的過去。從弗洛伊德開始,很多心理學家都相信人就是過去,尤其是童年的產物,甚至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因為過去的經歷塑造了現在的自己,這非常容易理解。我們過去的經歷變成了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的人生。可是阿德勒卻說,重要的根本就不是過去,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過去。而我們對于過去的看法,是可以被我們的主觀所改變的。他所推崇的是摒棄決定論和原因論,相信目的論。
第二個束縛是來自于人際關系。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的時候你感到疑惑嗎?在這個人人都與你說要討好他人,要掌握說話的藝術,要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的社會當中,阿德勒卻告訴我們,不要擔心被別人討厭,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自由。
其實我們許多的心理困擾都來源于社會或者是他人的評價。而正是這樣的評價體系才造成了人們的驕傲或者自卑。書中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課題都是獨立并且是分離開的,我怎么愛你,是我的課題,而你接不接受我的愛,是你的課題,與我無關。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課題,過自己的人生,那人際關系中就沒有這么多的糾結與煩惱。
當時讀到這里的時候,這個觀點就像一縷陽光照進了我的內心當中。
小A同學,沒有同齡小朋友身上的活潑開朗。因為老人包辦代替太多,自理能力非常差;由于原生態家庭的一些影響,導致他的內心當中缺少正能量,他也不接受老師的指導,只服從他媽媽對他的強制性管理。小A媽媽的情緒也非常不穩定,允許自己對孩子呵斥、打罵;但是當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之后,護犢子現象特別嚴重。作為班主任老師,不僅要管孩子的問題,還要時刻關注到這個心理極不成熟的家長。我在小A的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卻得不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哪怕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我當時真的特別郁悶。
所以當時讀到阿德勒的.課題分離的觀點的時候,我突然之間就釋然了。不管小A同學的父母怎么對待他?我會一如既往關愛他,盡可能不去傷害他,跟家長的交流就順其自然。作為一名老師,我盡心盡力,問心無愧足夠了,這是我的課題。關于家長怎么跟老師交往?那是她的課題。我完成好自己的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真的很奇怪,當你把這個關系理順之后,突然之間,我的心靈就變得輕松、自由了。
第三個束縛來自于未來。這一點倒不難理解。很多人的目標遠大,覺得有朝一日我出人頭地,當上CEO,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了。那么我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開始。而現在的生活不能稱之為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當我們這么想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但其實,現在才是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正所謂“當你急著奔向未來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喜歡現在了。”
人生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在舞蹈當中,跳舞就是本身的目的,最終會跳到哪里誰都不知道。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常常會驚訝,已經到這里了嗎?但其實,我們不停舞動的每一個瞬間就已經構成了完整的人生。
阿德勒的心理學,就這樣把我們自己從過去,從人際關系和未來當中解放出來。以前我們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會,而阿德勒卻完全把人生責任和選擇的權力交給了我們自己。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后,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我們獲得了自由也就意味著我們再也沒有任何的借口,所有的責任全部都在我們自己的肩上。而擁有自由,承擔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即便我們現在的工作壓力很大,但我們仍然可以去擁抱幸福,去熱愛生活,去享受平凡的人生。我們依然可以學會關心與善待他人,依然可以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們可以去學習,并且把我們學到的知識傳遞開來。去愛身邊的人,去為他們做些事情。去熱愛、去感恩、去追尋、去擁抱,跳躍、奔跑、歡笑、哭泣,去享受我們僅有的短暫的生命。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3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說: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于人際關系,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群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為在同一個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里,無法從過去的影子里走出來,認為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為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里。
關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著,想著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系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系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系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4
最近狀態不是特別好,所以想從書中吸取經驗和建議,看了一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見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評價頗高的評語,讓我堅定了讀這本書的勇氣。
有人說:如果說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么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說: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岸見一郎說,人的一切煩惱源于人際關系。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我對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讀完這本書,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懷疑,總體來說還是有收獲的。
文中講到世界本身不復雜,是人把世界看的復雜了,人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與任何人共有。與課題分離的觀點有點相通之處,別人怎么看我評價我,都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左右,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人的選擇、評價或是干預都不要去理會,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決于當下,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岸見一郎說:過于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舍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說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也不可以發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課題分離,比如信任,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就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強加給別人,不然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論,有時候很多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得到了目的,在為目的找借口,最后才形成了目前的結果,比如:每一次都說要改變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改變的勇氣,有時候覺得麻煩,有時候舍不得花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借口,導致改變不是很徹底,就只是稍稍改變。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正是因為真誠的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就是自我接納,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他者信賴)。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雖可能會遭遇背叛,卻依然繼續相信的態度就叫信賴。他者貢獻是在我對他人有用時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書中提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后的人生。”雖然不能完全同意,但還是想說讀書會使人睿智,說不定書中的某些觀點或建議就是適合你的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5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團隊老大說我在看《被討厭的勇氣》,老大又看過了,還和我說有電視劇,但和書不太一樣。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電視劇。
對于劇中開頭年輕女士毫不客氣地買走小女孩極度想要的最后一個草莓蛋糕的行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這個人怎么這么沒道德和一個小孩搶東西”這樣的想法。
現在終于理解了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面對自身喜歡的事情勇敢地說“Yes!”而面對讓自身不愉快的事情大膽說“No!”,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并不存在誰應該因為年齡差距、社會地位等原因而讓著誰,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奧義。
而我自身正是因為缺乏“被討厭的勇氣”才會出目前人和我借了錢長時間不還,而我擔心提醒對方還錢這個動作會影響到我們的.關系而遲遲不說,導致自身需要用錢的時候又沒有的情況發生。
實際上大膽的說出來自身需要用錢了,請他把欠的錢還一下,并沒有影響我們的關系,反而不會因為自身不說而產生這樣那樣的猜忌,以至于兩個人的關系因為猜忌而慢慢疏遠。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需要并且一定要學會的一項技能。這本書通過對話的方式讓生澀難懂的心理哲學變得通俗易懂。對我來說受益匪淺。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相關文章: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8-17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9-23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4-24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11-14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08-31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12篇06-21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7篇11-14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9篇11-14
討厭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