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后感集錦
《培根隨筆》是他于1597年發表的第一部著作,文字言簡意賅,但無不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本書更像一瓶鎮靜藥,當你心煩意亂時,它能幫你凈化心靈,排憂解難。下面是《培根隨筆》讀后感,歡迎參考:
1、《培根隨筆》讀后感
《培根隨筆》就是一部寫道理的文章集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聲情并茂的人物,只有無限的討論與研究,真是是物必談,無所不談。
本書作者,自然就是弗蘭西斯-培根英國著名哲學家和文學家。一六零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為首席檢察官,一六一七年成為掌璽大臣,一六二零年被封為子爵。一六二一年被控受hui,從此下野,脫離官場。一六二六年死于實驗。本書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還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紀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確有人好見異思遷,視固守信仰為枷鎖纏身,故而在思想行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雖說專講道理,但也不乏有趣的比喻:一位先人曾因詩能滿足想象而稱其為魔鬼的酒漿。而有些話也是經典:所有感情中最令人神魂顛倒這莫過于愛情與嫉妒。
本書也似乎是借助《圣經》來說明道理。從書中所用的人名、地名、事名,更可以看出他的才識來。我悶在生活之中總會不經意之間說幾句富有哲理的話,只要用心記錄,你也會成為培根。
2、《培根隨筆》讀后感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話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
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雜感是隨筆的一種,隨筆又歸入散文,文學作品的題材本就是三大支柱,散文、詩歌和小說,雜文是后起之秀,興衰和時代有關,而培根的隨筆按照中國文學的現狀細分,應歸入雜感一類。
首先《培根隨筆》的文章篇幅短小,標題明快;其次是文章內容極具思想性;再者就是文章所運用的手法,夾敘夾議,以議為主。這三點,完全是雜文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喜愛雜文,喜歡文章說理性、思想性的讀者可讀《培根隨筆》,當代喜寫雜文(或所謂的雜文家們)讀一讀《培根隨筆》,對寫作不無裨益。
3、《培根隨筆》讀后感
《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4、《培根隨筆》讀后感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童年的事,許多已經忘卻了,但讀的書中給你的智慧卻記憶猶新。一本好書能讓人領略到人生的真諦,《培根隨筆》就是這樣一本書。
培根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培根隨筆》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
《隨筆》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它的確有著非凡的魅力,一篇篇小短文中所蘊含的這里讓我受益匪淺,如《論家庭教育》這一篇,其中講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不當可能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這就告訴了我們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就是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它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決定人一生的方向,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讓人在哲學與知識之間遨游時流連忘返。相信它也能給你帶來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