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
易中天教授具有獨特的語言藝術能力,也在于他對歷史知識的深厚功底。他能用通俗的語言,幽默風趣地解說嚴肅的歷史事件。他善用形象的比喻。他還能進入各自的角色,表現各種不同人物不同的語言風格。
易教授用平民化的語言表現出各種人物各自復雜的心理變化,性格特點,描述他們的喜怒哀樂。他拉近了歷史人物與我們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使我們不僅了解了歷史,對人物有了新的體會,新的認識,而且還懂了很多道理。
像袁術,從來不用人,不聽別人勸告,意氣用事,盡管率領十萬大軍,也打不過曹操。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曹操不僅會用人,而且自身謀略就在袁術之上,這場官渡之戰充分體現了曹操是個英雄。
《三國演義》塑造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應該說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出使江東,促使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聯合的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曹操有時也一意孤行。如他占取荊州后,一不勞軍,二不安民,卻還不聽程昱之言,以為孫劉不會聯合,最后火燒赤壁,慘敗而逃。這就說明不能不聽別人的勸告。
“既生喻,何生亮!”人們便會想起那個氣量狹窄的周喻,但其實周喻氣量并不狹窄,而是心胸開闊之人;魯肅也沒那么窩囊,因為他發表過東吳版的《隆中對》;是一種新的說法。
從易中天品三國我們可以看出,深刻不等于晦澀,精奧不等于難懂。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可以將一個非常復雜和話題,變得通俗易懂。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最近我看了這本《易中天品三國》跟隨易中天領略了別樣的三國歷史,易中天教授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為我們打開了一個不一樣的三國之門。他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一家之言品三國!
三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朝代,它雖然短暫,但在這亂世期間卻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比如: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司馬懿等。他們中有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丞相,有的是足智多謀的軍閥,還有的是終結亂世的梟雄。正因為他們三國才變得如此精彩。
曹操,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百姓們都認為他就是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人,而劉備就是保護漢室的忠臣。所以當大家一提到劉備失敗就各個唉聲嘆氣而聽到曹操失敗,就各個拍手稱快。那么曹操到底是不是一個奸雄小人呢?我們來聽聽易中天教授是怎么講的。他說:“大家痛恨曹操無非就是有三個原因:為人奸詐、篡漢與說了一句:‘寧我負人,休人負我。’我們來一個一個分析,第一為人奸詐這是在敵方眼中,但是我們要想想在那樣一個亂世中,如果你處處講實話能成大事嗎?第二難道天下的皇帝就只能姓劉,不能姓曹嗎?萬事都有輪回。第三,我們先來看看,他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曹操被董卓追殺,一路逃入過他的一個朋友家,這個朋友叫呂伯奢,但曹操懷疑這一家人想要加害于他,于是把他們一家全部殺了。這屬于誤殺,于是曹操就凄愴的說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請注意凄愴這詞,這是曹操在后悔時對自己的.一種自我安慰,并且毛批認為:‘此乃孟德過人之處也。’毛先生分析道,如果換了別人都會說,寧人負我,休我負人。但是他們做的是和曹操一樣的勾當,只不過只有曹操敢說真話罷了,所以曹操是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諸葛亮,一個被譽為臥龍的人。他在《三國演義》中被講的神乎其神,什么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但他到底有沒有那么神呢?回答當然是沒有,比如說空城計,事情大約是這樣的:蜀軍新敗,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兵,而司馬懿正率兵前來,于是諸葛亮搬個琴,擺個香爐,召兩個小孩子,在城樓上唱卡拉OK,司馬大軍一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馬懿自己打馬上前,大為驚詫,說牛鼻子老道在搞什么搞,大開城門在這開party,于是撤軍了。這明顯不符合實際嗎,第一既然司馬懿離諸葛亮這么近,他可以直接找一個神箭手把他射下來嘛。第二,既然司馬懿怕埋伏,那么他可以把這城圍起來,圍而不打不行嗎?第三,況且那時后,諸葛亮根本不在城中,連人都沒有,哪來的事呢?那么諸葛亮到底是個什么人?有一點可以保證諸葛亮絕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與實踐家,但決非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三國這個亂世已經離我們而遠去,我們無非就是從主觀上去判斷各路英雄孰是孰非,但從這本書中有告訴我們,不要盲目相信一家之言,要從多方面去感受去思考,不要迷信小說家之言。看書要注入自己的思想,多去想想這是不是真的,就像我的小學老師對我說的那樣,要學會質疑!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3
這幾天我看了《易中天品三國》的“大江東去”,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故事人物的真正形象以及一些歷史上不存在的故事。
《易中天品三國》一共有五十二集,但我也才看了一集。這一集告訴我們故事里的人物主要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形象漸漸消失了,而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卻完全刻化在人們的腦子里。
它還主要講了一個“不存在”的故事——空城計。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諸葛亮由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變成了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書上的空城計是這樣的:
“街亭失守后,司馬懿帶領大軍往西城攻來。諸葛亮只有兩千五百名士兵和一些文官。他令打開四門,自己在城上彈琴。司馬懿來到城下,聽到諸葛亮的琴法不亂,以為有埋伏,就撤軍了。”
之所以說這故事不存,是因為有人指出兩點:
一、司馬懿斬了孟達后,根本沒有去攻街亭;
二、如果司馬懿去攻了城,諸葛亮即使用了“空城計”,他也不會退兵的。
第一,他可以派偵查進城查看一下。
第二,他都聽清琴聲了,為何不讓神箭手把他射下來呢?
第三,他就是不進城也得把城圍起來啊。司馬懿是個有謀之人,他是會想到這些辦法的。
所以根據這幾點描述,我們可以認定這是故事是不存在的了。
事實上,古時候許多故事至今還是個謎。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揭開這些謎團!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還在,夕陽幾度紅。白發漁樵江渚,習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渾濁的酒相遇了。古今有多少事,都是笑話。”短短的一首詩概括了《三國演義》中物是人非、變幻莫測的局面,但在這短暫的輝煌消失后,留下的是他們永恒的感情。
還記得桃園酒后三兄弟結拜嗎?也許后人已經忘記了,但他們三個卻刻骨銘心,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而是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言壯志!他們一起征服四方,血戰沙場,面對強敵無畏,唱著“三英戰呂布”的故事,面對誘惑不妥協,寫下了“五關斬六將”的傳奇。但最終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關羽因粗心大意失去了荊州。張飛很生氣。他在準備為二哥報仇的那天晚上被迫害。劉備聚集的數百萬軍隊也被魯迅燒毀了700英里。他們的.故事只有無盡的遺憾和淚水才能講述。
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徐舒可以說是王佐的才華,與三國中的普通人不同。早年,他協助玄德(劉備)為他提出建議,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就。然而,在這個戰爭的時代,我們真的不能忠孝兩全。無奈之下,我們推薦諸葛,為劉備光復漢朝的事業做出了最后的巨大貢獻。然后我們去了曹營。我們原本想盡孝,但母親不堪恥辱,上吊自殺,最終結束了“兒子想孝卻親不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東漢末年,軍閥分離,收到一封家書并不容易!即使徐舒知道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他也毫不猶豫地去了曹營。雖然結局并不華麗,但他真誠的孝道感動了后世有多少孝子,讓許多離家出走的游子淚流滿面!
在這個百年的混戰中,世界上沒有穩定的地方,甚至軍營里也有很多危機——當時曹操在繼承人上猶豫不決。時間長了,他的下屬分為兩派,一派支持曹丕,另一派支持曹植。他們勾心斗角,陰謀,使軍營烏煙瘴氣。最后,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的幫助下,曹丕成功登基。然而,繼位后,他一步步逼迫曹植傷害手足,以消除未來的麻煩!被曹植悲憤欲絕的七步詩堵得啞口無言。“這種感覺可以看作是一種記憶,但它當時已經失去了。”也許多年后的某一天,曹丕會為自己的殘忍懺悔。畢竟,血濃于水。這種互相欣賞的感覺怎么能抵擋住所謂的國家呢?
一代英雄終成幻夢,一代友誼鑄就永恒。羅貫中筆下令人不安的感情,讓人物血肉兼備,栩栩如生,演義了一個流傳千古的三國傳奇。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5
百家講壇之易中天品三國賞析懷著對三國的向往之情,為重溫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感受大人物的胸襟與智慧,我觀看了央視百家講壇推出的由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主講的《易中天品三國》欄目。
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那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那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小說演義,戲劇編排,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觀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重生,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場,通過現代視角,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畫龍點睛品三國,繼往開來說三分。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的撲朔迷離的歷史、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英雄,都浮現在了我的腦海里,《易中天品三國》講述了三國時期的大事,而且非常透徹,曹操、周瑜、關羽、魯肅、劉備、孫權等人在他的妙筆下栩栩如生。易中天對人物的刻畫比較全面,更顯真實,《三國演義》里面的偉人就是高大全式的人物,明明一點功勞,作者敢加上十二分的想象,讓鬼神都來顯靈顯圣,以突出人物的睿智與神圣,其實多看幾遍,就很容易發現那些描述根本不靠譜。易中天對人物的評述比較真實,是因為在他看來:惡人不一定十分惡,時勢、環境都是造就人向惡的因素;善人也不一定十分善良,都是有外在因素影響的。我不禁為易中天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易中天教授的講解非常幽默,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對每個歷史人物的解析力求全面真實。讀完易老師的書后給我很大啟發,而我們應該從他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中反思我們教學的態度:怎樣在今后的教學中抓好常規教學,創新教法,突出重點,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進步。
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動力!是激發學生各項能力的直接動力!我們應當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引發求知的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采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給學生傳授豐富多樣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認識興趣和對所學技術、技能的好奇心,從而為其創造活動打下良好基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三國的歷史值得我們去品讀,去研究,去分析。讀歷史,聽講解,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思維,使自己有所裨益。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6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一首《曹操》掀起了三國熱;隨之,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也登臺亮相。三國是亂世,但亂世出英雄。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英武瀟灑的周渝,堅韌不撥的劉備……演義出一部恢宏的歷史畫卷,而這一段段撲朔迷離的歷史的背后,往往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曹操,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奸賊。在戲劇中,他也只有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讓人想起“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可我讀了《品三國》后明白了這不是對他公正的評價。《品三國》說:“曹操是為奸雄!
”其實做一個奸雄,是因為當時正處于亂世,是逼出來的。而曹操又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經過戰爭洗禮中原地區出現了“白骨蔽原野”的慘景,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曹操采用“屯田方針”,富民強國。曹操還是一個大氣的人,他頒布《求賢令》,主張“唯才是舉”的政策:不管出身如何,生活作風有些小缺點什么的,只要有真才實學,都可以量才任用,形成了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為他今后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品三國》中易中天教授還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如龐統的死是劉備與諸葛亮合謀的',關羽的死也跟諸葛亮有莫大的關系等等,這讓許多“亮迷”們十分氣惱,說易中天有意抵毀諸葛亮,其實這只算學術之見,歷史是客觀的。而易教授卻有著一種敢于打破延續已久的觀念,敢于創新的精神,所以,我們既要向歷史人物學習,也不仿學學在我們身邊的像易中天這樣的人!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7
“滾滾長江東逝去,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歷史在分分合合的時間軌道中回旋,漸漸地拉開了三國的帷幕。
在這群雄逐鹿的過程中,隱藏著太多的謎團,而曹操卻是其中最讓人費解并且最富有爭議的,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向我們介紹并分析了曹操其人。
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但亂世才能成就英雄,如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英武瀟灑的周瑜,堅忍不拔的劉備……演義出一部恢宏的歷史畫卷。
曹操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奸詐小人,是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可我讀了《品三國》之后,才知道這是對他不公平的評價,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發布屯田令,富民強國,同時曹操還很大氣,主張“唯才是舉”,只要有真才實學,不管有什么缺點,都可以不計前嫌,發揮自己的才能,形成了曹操手下猛將如虎、謀臣如狼的盛況,為他今后的問鼎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論功績,曹操戰功累累,破黃巾,殺袁術,攻袁紹,滅呂布,潰馬騰,收劉表,敗張魯。雖然有赤壁慘敗為曹操征戰一生的最大的`污點,但以現在全面發展的觀點來看,縱觀三國,哪個人能及得上曹操這樣的軍事、政治、勇氣、謀略,才華集于一身的呢?狂妄自大的袁術?有勇無謀的呂布?驕傲自滿的袁紹?懦弱無能的劉表?當然不是。
論起三國群雄,諸葛亮沒有曹操識人的眼光,孫權沒有曹操身經百戰的經驗,劉備缺乏曹操的氣魄,這樣看來,曹操無愧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易中天品三國》讀后感2
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曹操在歷史上飾演的一直都是反面角色,一直都是一位奸臣。但自從我聽了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為我們講解了“三國”以后,我才發現“曹操是奸臣”是對歷史的一種誤解,一種偏見,或許是因為《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尊劉(劉備)”的,所以人們在讀了《三國演義》之后,才會認為曹操是奸臣,但是易中天教授用很公正的態度把曹操放到三國這一歷史背景中去品讀。
在易中天教授的口中,曹操不是“奸臣”,而是“奸雄”而且是“可愛的奸雄”是一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位心胸很寬廣的人,而且是足智多謀,英勇善戰,他并不比諸葛亮差,應該說諸葛亮在他之下,因為曹操既是一名文臣,也是一名武將。而諸葛亮呢?僅僅是一個軍士罷了。
曹操只會笑不會哭的,在任何時候,即使是在他戰敗時,或是在即將戰死時,他也只會笑。他也很注重人才,好的人才他都不會放過的,因為他不記前嫌,即使是敵人的手下,即使是曾經背叛過他的人,只要是能人,才人那他一定會好好重用他的。因此,曹操的軍營里是一個人才倍出的地方,不僅曹操是個人才,就連他的手下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在聽完易中天的講課后,我覺得他的評論是正確的。曹操是一位“奸雄”,一位“可愛的奸雄”。是他為三國的歷史增添了光輝。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8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歷史為我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紛呈而久久令人難以忘懷的時代——三國,這里有天下紛爭,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謀士,有文韜武略,氣貫長虹,有兒女情長,肝膽相照。三國給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邁,每當我們看到趙云單騎救主,諸葛亮火攻赤壁,張飛在長坂坡那聲驚天一吼,在我們內心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與正義感,我們從三國中看到了戰爭,看到了俠客,看到了謀士,我們成醉于其中……但是,我們不曾思考,也不曾問自己:“歷史為什么會如此發展?諸葛亮為什么要選擇劉備?袁術為什么最后會餓死于長亭?三國在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跳了出來,他用現代的眼光為我們解讀了三國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他仍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和歡迎,他使更多的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也是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讀!這個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為《品三國》。
從此,三國不再只為史學家和軍事家所津津樂道,更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品三國》也在某些方面讓讀者看到了三國正是的`一面。許多人認識三國都是通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它的虛幻和不正是的一面,而真正的三國史要追溯到陳壽《三國志》,而《品三國》最出色的一點是大量引用了三國志的文字,也就是大量引用了史實,而這些文字是我們這些只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需要去了解的,就比如周瑜,《三國演義》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得他在歷史中卻是一個擁有英俊相貌和大度胸懷的人。許多人都知道空城計,讀者們都為諸葛亮的膽識所折服,但誰又能想到,這或許是司馬懿故意不攻入城中以維持司馬家族地位的一著妙棋.....于是,眾多熱門話題再次被放到臺面上被人們熱烈討論著,品味著。
《品三國》不僅深入老百姓,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也紛紛參看。繼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后,有一部歷史名著將被商家寫進公司必讀書目。據些例子,在曹操事業剛起步時,他的用人策略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就值得我們去借鑒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備,唯才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這些政策時隔20xx年仍未許多專業人士所采用,《品三國》讓我們認識到三國時期的歷史價值。
在各界人士關注《品三國》的同時,我們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說這純粹是學者明星的效應,但我認為《品三國》在演繹著一個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個人都參透真理,只希望每個人都能讀一點真理,從這一點來看,《品三國》做出的貢獻還是相當大的。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
這段話作為《三國演義》結尾再適合不過了,而現在我們又擁有了《品三國》去延續三國的精彩,三國的璀璨,三國的傳奇……
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后,一切又從頭……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9
早就聽說過《易中天品三國》這本書如何如何地好,于是把書借來,偶爾翻翻幾頁。沒料想書中曹孫劉三家的斗爭深深地吸引了我,漸漸地,《品三國》成為我的床頭讀物,每天晚上仔細地翻上幾頁,仿佛三國戰場歷歷在目。
一部三國史,記載了無數英雄馳騁沙場的睿智與驍勇。沒有三國演義的傳奇色彩,品三國以樸實的語調為讀者掀開真實三國的帷幕。易中天教授對三國人物的獨到見解是最讓人著迷的。曹操、劉備、孫權如何從無到有經營自己的`政權,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事實上,很多企業家以及領導者喜歡讀三國,正是其中有許多難得的領導的智慧。而正是這種智謀的交鋒,才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領導的先決要素當然是領導人的素質,離開領導人談領導是無稽之談。三國的領導人主要是誰,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董卓,袁紹都是三國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董卓野蠻跋扈,結果被下屬呂布殺了;袁紹剛愎自用,后來慘遭背叛,兵敗官渡之戰。這兩個人后來都沒有好下場。反觀曹操,他攻打張繡時輕敵,結果損兵折將,于是自罰,沒有推卸責任;曹操北征烏桓險勝,他并沒有得意忘形,反而嘉獎阻止他征站烏桓的謀士,明明白白賞罰,結果成為中原北方的霸主;再看劉備,以義證天下,與關羽、張飛坐則同席,寢則同塌,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于是雄踞于荊州;少主孫權,謹慎隱忍,招賢納士,用魯肅、納呂蒙、收陸遜,使吳國人才沒有斷流過,最后臨江而治,與魏國、蜀國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從中不難發現,領導人的素質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董卓和袁紹是禍起蕭墻,相比之下,曹操、劉備和孫權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有了領導人還不夠,還必須有戰略方針,才能建立企業的框架。深謀遠慮的曹操早已與他的謀士顧問制定了長遠的路線:首先奉天子以令不臣,然后奪取北方政權,進而趁勢沿江南下,統一全中國。然而理想并不總是和現實完全一致,但這并不能否認曹操戰略的正確性;與此同時,為了阻止曹操擴張的野心,劉備和孫權分別在諸葛亮和魯肅的建議下幾乎同時確立了三分天下,聯合抗曹的路線,劉備甚至早已在隆中與諸葛亮草擬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首取荊、益,聯吳抗曹,三分天下,待天下有變,三路分兵,一統中原。曹操、劉備、孫權有了自己的戰略,于是每踏出一步都有根有據,風險降低了,心里自然踏實。最后到了落實處,還需人才才給力。不難發現,魏蜀吳三方陣營均人才濟濟:
魏國方面,荀彧,賈詡,程昱,張遼;蜀國方面,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吳國方面,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三方陣營的對抗不相伯仲。事實上,人才在關鍵時刻往往起著扭轉局勢的作用,赤壁之戰,蜀國吳國危在旦夕,周瑜、魯肅、諸葛亮力挽狂瀾,最終才能夠化險為夷;另一方面,蜀國后期的衰亡,也正是因為人才匱乏導致的。
21世紀最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才能,優秀的領導者越來越成為企業長久生存不可或缺的因素,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集中講述了三國各路英雄建立政權的才能與智慧,推薦大家閱讀。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0
三國是一個風云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的英雄在那里大顯身手,叱咤風云,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里有天下紛爭,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謀士;有文韜武略,氣貫長虹;有兒女情長,肝膽相照。三國給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邁,每當我們看到趙云單騎救主,諸葛亮火攻赤壁,張飛在長坂坡那聲驚天一吼,在我們內心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與正義感,我們從三國中看到了戰爭,看到了俠客,看到了謀士,我們成醉于其中。但是,我們不曾思考,也不曾問自己:“歷史為什么會如此發展?諸葛亮為什么要選擇劉備?袁術為什么最后會餓死于長亭?”三國在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跳了出來,他用現代的眼光為我們解讀了三國的歷史,雖然不一定正確,但他仍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和歡迎,正如他自己所講的那樣:“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他使更多的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產生了興趣,也是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解角度,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歷史也可以這樣讀!這個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為《品三國》。
我不是很喜歡讀書,所以沒讀過太多的書。但是有一天媽媽打開電視,播到“百家講壇”,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國,原來讀了一半的三國突然間想讀了,原先枯燥的書籍現在突然很想反復閱讀了。原來看的電視劇對諸葛亮無比的崇拜,但是有可能是被電視劇的夸張的藝術所引導了。真實的三國世界是不同于書籍和電視的。從那時開始喜歡上了“三國”,于是去讀書館借了這本書。在了解歷史真相的同時,無不為易中天那詼諧幽默,機智風趣的談吐所深深折服。易中天是廈門大學教授,可謂是一品三國一舉成名,一下子擁有了數以萬計的“粉絲”乃至是“骨灰級粉絲”,其盛名程度可與“超女”相媲美,無數的榮譽、光環緊緊籠罩在他的頭頂,折射出了一個現代文人在文化熏陶下非凡的魅力。在如今人們對眾多演藝明星頂禮膜拜、奉若神明的時候,易中天卻以他平凡的外貌獨樹一幟,締造了一個文人的明星效應,紅透了大江南北,我想,這就是知識的魅力,知識在一個人心中深深滋養后所爆發出的非凡的氣度和風范。對歷史更加感興趣了。下面我就談談看完后的感受吧!
《易中天的品三國》跟《三國演義》大不相同,它很客觀的去看待每一個三國人物,從歷史的角度去評價三國時期的每一件事情,很簡單的一點,很多人批判易老師,說他感情色彩太重。都是在說曹操如何如何好,講的有失客觀,可我不這么覺得,首先,易老師當時還沒有講完,誰也沒有資格說曹操占的篇幅多還是少;其次,曹操是一個被誤解的人,他的文學形象很大程度上失實與歷史形象,那些只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曹操的理解有失偏頗,易老師應該給他平反;再次,曹操確實是一個值得詳細講一講的人,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最早的出場是他小時候裝羊癲瘋騙他父親失去了對他叔叔的信任,我猜測他這時候大概8歲左右。劉備第一次出場是在桃園結義的時候,那時候他怎么也是個中年人了。孫權的第一次出場是他在18歲繼父兄的霸業成人君的時候。從三大政權的領導人出場時間來看,曹操最早。既然出場的時間長,可以講的事情也就多,這個合情合理。還有,講曹操的很多時候穿插著在講袁紹,袁術等其他北方軍閥。而且從三家建國的路線上來看,曹操是探索者,孫劉是仿照著曹操行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多說幾句何妨?三國演義對曹操更多是貶義,對諸葛亮是大大的贊賞,一個是窮兇惡疾,殘暴,以至于看了三國演義的人對曹操的看法就是壞蛋,而諸葛亮這個名人就成了老百姓心中永遠的好人,覺得他就是神仙了。與此相反的是易中天卻看好曹操給他很高的評價,當然了他對諸葛亮并沒有什么與老百姓相違背的,同樣也看好諸葛亮,并給了很高的評價,只是把三國演義上的事情客觀的評價一下,比如說像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等等就與諸葛亮沒什么關系,只是三國演義把劇情給戲劇性了,更好看一點而已。
這本好書扣人心弦,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了就不想再放手。這里面的故事也很真實。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三國時期中的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劉備、孫權、曹操等英雄人物杰出的偉績或事業。從諸候割據講到三國鼎立,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整個故事。在這本書中有三個主要人物:劉備、孫權、曹操。如果讓我選擇最喜歡的人物的話,我三個人物都喜歡:劉備,雖然一直寄人籬下,只有一點才華,但他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氣等氣概,而且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團結同志,凝聚力量的品質,讓我很佩服。孫權所領導的江東集團是一個歷經兩代三世建立起來的:創始人孫堅,奠基者不策,真正的領導是孫權。江東集團的前二世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想而知,孫權也是不小的人物。孫權,他是一個有政治才能,是個老成謀國的人。孫權在十八歲時還年紀輕輕,但在政治上已經是非常成熟,真的值得我們敬仰。曹操他雖老謀深算,但他在政治、軍事才能方面極其出色,思維也很敏捷,值得我學習。這正所謂曹操是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在三國時期,除了這三位杰出人物外,還有趙云、郭嘉、諸葛亮、張飛、關羽、魯肅等杰出將領。這真是“亂世出英雄”啊!我們也要好好學習,成為杰出的人物。
其中,諸葛亮給我印象很深,他讀書很馬虎,他的朋友如石韜等人都“務于精熟”,唯獨他自己“觀其大略”而已。這其實是會讀書。實際上,一個人如果不做學問,像陶淵明那樣“好讀書,不求甚解”就是對的。所謂“不求甚解”,其實就是不鉆牛角尖;而所謂“觀其大略”,其實就是善于抓住要點。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大氣的.人。一個大氣的讀書人,總是會一下子就掌握了書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會去尋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個大氣的將領和統帥不會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樣。除了耕作和讀書,諸葛亮還有兩個愛好。一是喜歡“抱膝長嘯”(據說是一種氣功),二是“好為《梁父吟》”(是一種樂曲)。這說明青年時代的諸葛亮,心中充滿了一種慷慨悲涼之氣。這長嘯,這詩歌,應該寄托了他對世事人生的深度關切和悲憫情懷。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當然,光有這志向不行,還得有能力和條件。諸葛亮就既有志向,又有能力和條件。“每自比管仲、樂毅”,就是有志向的證明;他后來治國家,平天下,定乾坤,就是有能力的證明。
以前對三國的理解很膚淺(其實我現在也沒把這段歷史弄清楚,也無法弄清楚),讀完易中天的品三國,讓我長了很多知識,學生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我在這里學到了,為人處事上有了一個新的觀念,當然了現在不比那個戰亂時期了,現在是和平時期,中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能
丟的,像桃園結義這樣膾炙人口的佳話,很直得我們當代的青年學習,不是讓我們去結義什么的,是誠心,交朋友,待人要以誠相待,不能前腳交了個朋友后腳就出賣人家甚至害人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任何特點也都是雙刃劍。孫權是很重感情,但多情者往往多疑,情天往往也同時是恨海。我們要關注歷史,要向古代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智慧,學習他們打仗的方法,還有我們要向古代人學習他們的知識。“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能想到的第一句話,三國的歷史值得我們去品讀,去研究,去分析。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1
其實很多人和我一樣,了解三國都是從《三國演義》的故事開始的,也是從《三國演義》那精彩的故事開始喜歡上三國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多數人了解的三國是羅貫中的三國,而不是真實的三國。
而今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之后,終于能更真實地接近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更真實地了解了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因為易中天先生品的不僅僅是三國時代的群雄之間的戰爭,更是品出了"人"這個關鍵的東西。"歷史就像一面鏡子",而后人讀歷史,就是為了不重蹈古人的覆轍,所以說,"人"也是讀歷史的人必須要了解的。光看史書是有些枯燥的,普通人看起來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明白,但看完整本《品三國》之后,確實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念書"的'感覺,因為這本書是"品"出來的,展現給我們的看的是精華,是一位學者苦心專研出來的精華。
最后想說的是,希望以后能多多看到諸如此類的書,因為這些好書可以讓原本枯燥的歷史變得更加平易近人,讓更多的普通人來喜歡上華夏中國那五千年精彩的歷史。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2
歷時2兩個月,終于讀完了品三國。
在易老師剛講到一半的時候,網上批評的人很多,說易老師感情色彩太重,都是在講曹操如何如何好,講的有失客觀。我對那些自詡的狗頭教授很反感。首先,易老師當時還沒有講完,誰也沒有資格說曹操占的篇幅多還是少;其次,曹操是一個被誤解的人,他的文學形象很大程度上失實與歷史形象,那些只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曹操的理解有失偏頗,易老師應該給他平反;再次,曹操確實是一個值得詳細講一講的人,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最早的出場是他小時候裝羊癲瘋騙他父親失去了對他叔叔的信任,我猜測他這時候大概8歲左右。劉備第一次出場是在桃園結義的時候,那時候他怎么也是個中年人了。孫權的第一次出場是他在18歲繼父兄的霸業成人君的時候。從三大政權的領導人出場時間來看,曹操最早。既然出場的時間長,可以講的事情也就多,這個合情合理。還有,講曹操的很多時候穿插著在講袁紹,袁術等其他北方軍閥。而且從三家建國的路線上來看,曹操是探索者,孫劉是仿照著曹操行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多說幾句何妨?
我自幼喜歡歷史,讀過三遍《三國演義》。很小的時候,讀的是連環畫的版本,初中的時候,讀的是白話文版本,高中的時候,讀的是文言文版本。那時候在三家政權中我就最喜歡曹魏。劉備整天哭哭啼啼,不像個男人,而且大多事情都是諸葛亮出謀劃策的,所以比喜歡劉備。東吳偏安一隅,而且孫吳在《三國演義》中的戲份是最少的,不是主導歷史的人,所以不喜歡孫權。從“謀董賊孟德獻刀”“發矯詔諸鎮應曹公”兩回來看,曹操的才能已經初露鋒芒,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不必贅述。喜歡曹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文學造詣,“三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比容質疑,“東臨竭石,以觀滄海”是何等氣魄?
以前對三國的理解很膚淺(其實我現在也沒把這段歷史弄清楚,也無法弄清楚),昨晚讀了品三國最后的附言之后,終于把魏蜀吳三家興衰的原因弄清楚了。原來士族階級成為統治階級是歷史的趨勢,三家歸晉是歷史的必然。以前以為三家最后的滅亡,是因為統治階級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昏庸無能被司馬氏篡位。原來在士族階級把持朝政之后(魏國后期),他們要找一個士族階級利益的代言人,司馬氏父子正好符合他們的條件。可是士族階級也只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度產品。從整個歷史來看,夏商周施行的都是分封制,夏桀商紂都是被身為地方諸侯的商湯周文替代,周朝繼續施行分封制,在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之后,地方政權自立為王,出現戰國七雄混戰的局面。秦朝統一之后,吸取教訓,施行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統治,然而秦皇的暴政激起民憤,秦朝的探索以失敗告終。漢王朝建立之后,可能是對秦的郡縣制不夠信任,繼續執行分封制,但是地方政權權利過大的問題突顯出來了,八王之亂就是最好的解釋。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后建立的隋朝和秦朝很相似,都是歷時三代,最后都以暴政激起民憤倒臺。之后建立的唐朝施行節度使制度,但是節度使這個官職權利依然很大,及負責軍事又負責行政,在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之后,地方節度使又成了一個個割據的政權,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在戰亂之中震動了根基,在五代十國之后,又一個統一的王朝宋朝建立。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后周的軍事長官,然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皇帝,所以他很注意限制地方軍事長官的權利,施行軍政分開,然后軍事調動頻繁,讓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雖然能夠防止地方長官培養親信,但是也造成了大宋軍事力量的薄弱,導致被遼,西夏,金的輪番欺辱。之后的元明清政體很相似,也已經很成熟,再也沒有發生過地方政權篡位的情況,都是被壓迫的農民政權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清明交替有些復雜,像宋元交替)。總之,統治制度越來越完善。從部落首長(皇帝)制-分封制-郡縣制-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不論什么制度,都是中央集權的制度,皇帝是老大。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能想到的第一句話,三國的歷史值得我們去品讀,去研究,去分析。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3
在上學期末,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閱讀了《三國演義》這本經典名著。讀完后,我仍然意猶未盡。于是,寒假里我又從網上購買了《易中天的品三國》一書。當我終于把這本書盼到手的時候,便捧著它如饑似渴地品讀起來。
易中天是廈門大學的教授,他用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三國時期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本書不僅向我們揭開了一個個歷史的神秘面紗,解釋了一個個歷史懸疑。更為我們分析了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并對他們的為人處世非常客觀地從多角度進行了詳盡的解析。使我對三國人物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其中,在我心中對于曹操這個人物看法的改變更是天翻地覆。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羅貫中描述為一個奸詐、多疑、自負的人。而讀了《易中天的品三國》,我才明白原來曹操其實也有他可愛的一面,他的文才,他的武略,他的用人之道,真不愧為一個謀略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尤其是曹操的用人之道——德才兼備、唯才是舉,他的愛才惜才的.品質,在2000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也正是他的善于用人,善于用兵,才使他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業。
在《品三國》中,易中天教授還向我們講述了劉備白手起家的執著;孫權繼承父業的堅強;周瑜的足智多謀,諸葛亮處事的冷靜和做事的任勞任怨,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從書中我們還可以認識其他的謀略超群的人物,如郭嘉、龐統、魯肅……他們都為自己的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通過讀《品三國》這本書,我不僅了解了三國這段精彩的歷史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還從古人身上學習到了眾多的精神品質和智慧。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一定要立下自己的志向,并向自己的志向努力前進。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4
近日受周圍的讀書熱潮的影響,也捧起了兒子的那本《易中天品三國》,使我重新認識了曹操,認識了一個真實的曹操,認識了一個了不起的曹操。
之一,曹操是個深謀遠略的人。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袁紹、袁術三個亂石梟雄在對待皇帝的事情上做出三種決策: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而曹操確是把現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據地,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打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曹操在動亂之中,走此決策,真是高明之至!盡管他被對手冠以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罵名,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面對昏庸的朝政,流離失所的皇帝,曹操能站出來扶皇帝一把,充當皇帝的保護神,讓他過點安生日子,這已經不容易了!而且,曹操至死也沒有稱帝,從形式上他一直還是漢丞相,沒有違背當初許下的諾言。我認為曹操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如果是我,恐怕早就做不到了……
之二,曹操是個善于用人的好老板。曹操所處的是一個亂世,人心浮動,道德淪喪,人與人之間缺乏誠意和信任,但是曹操卻能廣聚人才,直到曹操去世為止,他的核心謀士以及各級掾屬共有一百多人。易中天先生用八句話概括了曹操的用人之術。一,真心實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誠待人;三,開誠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設身處地,以寬容人;七;楊人責己,以功歸人;八,論功行賞,以獎勵人。
最佩服曹操的便是“焚燒書信事件”。曹操大敗袁紹于官渡以后,袁紹的大量輜重、珍寶、圖書都落入曹操手里,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里寫給袁紹的書信。曹操二話不說,下令一把火把它們燒個干凈。那些暗中勾結袁紹的人,原本擔心要追究的,現在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子里去了,對曹操更是佩服與感激。曹操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袁紹強盛的時候,連我都自身難保,何況大家呢!這話也只有曹操能說到做到吧,這樣不僅讓那些心懷鬼胎的人疑竇冰釋,便是沒什么瓜葛的人也會為曹操的寬宏大量和設身處地所感動。
讀罷全書,我真為曹操鳴不平,這樣優秀的人才,為什么卻被世人所誤傳?恐怕不只是政治原因吧,肯定與我們民族傳統的、愚昧的一些理念有關吧!用現代眼光看,曹操真是一個高明的老板。他能如此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打了勝仗都歸功他人,打了敗仗卻檢討自己而且每次都做得是那樣坦誠、實在、大氣、自然,為這樣老板賣命,真是累死也心甘情愿。
讀書,讓我們明理,讀書的終極目的便是讓我們認識自己并改造自己。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有一點曹操的謀略,都有一些曹操的用人之術,我們的學生哪能厭學?再重的負擔,恐怕也不會感到勞累。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15
我早就常聽人說起《易中天品三國》這一節目,起先,我并不以為然,心想: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部長篇小說很多人都讀過,而且以各種形式廣為傳播,如戲曲、評書、電視劇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就連我這個小學生都對書中的故事和人物了解得非常清楚,還有什么好“品”的呢?但想到有那么多人對它津津樂道,心想也許真有什么特別之處,很想一睹為快,然而緊張的學習總讓我抽不出時間。暑假里,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再次播出《易中天品三國》,我總算有了一飽眼福的機會。嘿,還別說,真不錯。看著看著,我就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越看越精彩,一集都沒落下。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娓娓道來,不僅讓我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名著;而且還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他的語言生動幽默,現場常常會有陣陣笑聲,電視機前的我也不例外,他讀過許多的書,查閱了許多資料,旁征博引,道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不同于小說《三國演義》的獨到見解,尤其是他對書中一些人物的評價更令我耳目一新。
小說《三國演義》中寫到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端著個“故作清高”的架子,一請、二請都沒見到人,三請還在睡午覺,讓劉備坐“冷板凳”苦等了好幾個時辰,這樣寫可以表達出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但同時也表達出諸葛亮的“清高”和自以為是,在外人看來幾乎有一些不近人情。但易中天教授卻認為這樣寫有背于諸葛亮寫的《出師表》的精神,諸葛亮曾自比管仲、樂毅,胸懷天下,怎么可能是羅貫中筆下自以為清高的'酸腐文人呢?所以他認為劉備三顧茅廬并不是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按諸葛亮的性格,可能是諸葛亮跟劉備談了三次話,談論天下大勢的時候很投機,非常談得攏,于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平天下。
羅貫中在書中所寫的周瑜是一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小人,他容不得諸葛亮比他本事大,處心積慮公報私仇,一心要殺諸葛亮,除去他心中的隱患。諸葛亮一會兒設壇借東風,一會兒草船借箭,神機妙算,想方設法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陷害,結果他“三氣周瑜”,把周瑜活活氣得吐血而亡。可易中天先生卻認為周瑜是個心胸豁達的人,他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吳國的都督,娶了吳國最美的女子小喬,和吳王成了連襟,國人稱他為周郎,意思是英俊有為的小伙子,他官場得意,情場也得意,他什么都有了憑什么要去嫉妒諸葛亮呢?
我從一些媒體得知,當前社會上對《易中天品三國》這個節目褒貶不一,有人對它極為推崇,有人對它不屑一顧,也有人對它嚴加駁斥。可我認為無論是羅貫中,還是易中天,他們寫三國也好,品三國也好,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和思考,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的本質,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有矛盾并不可怕,我們并不會為這些矛盾現象的出現而感到無所適從,因為矛盾都是互補的,反映了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矛盾的出現更有利于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易中天教授講述形式不拘一格,追求學術創新,見解獨具個性,注重雅俗共賞。正如《百家講壇》欄目宗旨所說“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我覺得《易中天品三國》這個節目從一個新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三國這段歷史,不正能讓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享受這一道充滿智慧的文化大餐嗎?海納百川,我們要善于接受不同的觀點,讓智慧充沛你的人生!
【讀《易中天品三國》有感】相關文章:
易中天品三國讀后感10-18
品三國08-12
品三國07-02
品三國作文04-10
品三國的讀書心得10-29
品三國之魏延07-06
品三國之魏延07-06
品三國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