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幸福讀后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幸福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幸福讀后感1
最近我在讀畢淑敏的散文集――《幸福的尺度》,讓我明白了幸福到底是什么。
“世界上有預報臺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的。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征兆。幸福常常是朦朧地、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靜悄悄地撲面而來......”――《提醒幸福》一開始讀這本書給我映像最深的就是這篇文章了。它的文字很唯美,可是我當初還不太理解其中的奧秘。可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讓我理解了幸福的含義。
“滴答――滴答――”時鐘在分秒不停的走著。“啪”地一聲,分針指向“12”,時針和分針形成了30°的夾角――已經11點了。星期六,本事讓人放松的周末時光,可我依然在奮筆疾書。為什么?因為對于學生來說“風暴”――月考來了。對于上次考試失利的我來說,月考無疑是證明自己的救命稻草,所以,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
“吱――”門開了,媽媽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端來了盛滿溫水的玻璃杯,輕輕地放在了桌角,那杯溫熱的'水在玻璃杯的映襯下顯得那樣純凈,毫無雜質。媽媽看了我一眼,嘆了口氣,說:“孩子,11點了,快睡覺吧。別累著自己了!”可現在一心想做題的我哪顧得上媽媽的提醒和那杯水啊!于是,我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要是困,你先睡不就行了?”媽媽搖了搖頭,又躡手躡腳地走了出去,輕輕地關上了門。
不知過了多久,我的眼睛又干又脹,困意已經無數次地侵入我的大腦。我伸了一個懶腰,眼睛一掃,就看到桌邊放著我前幾天讀的書――《幸福的尺度》,又看到了放在一邊,已經有些冰涼的水。打開門,我看到電視機不停發光的屏幕以及坐在沙發上睡著的媽媽。媽媽的黑眼圈何時變得那么地重?這是,媽媽的頭往下一垂,醒了過來:“哎,我......我怎么睡著了,你準備睡覺了?”我點了點頭,輕聲說道:“你也快睡吧,我這就睡。”
媽媽慢騰騰地走進了房間,還不忘提醒我:“要快點睡覺啊!”我默默地走進房間,端起那杯已經冰涼的水,喝了下去,頓時,我理解了書中的含義,理解了什么是幸福,眼眶在不知不覺中發熱了起來......
這是我喝過最甜、最純凈的水,就如同母親對我的心一樣干凈,毫無雜質,也讓我明白了幸福哪怕再細微,也頑強存在......
經歷了這件事,再回顧這本書,才發現書中處處都有我的影子。
幸福讀后感2
最近,讀了畢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碼》一書,心中略有所感。
以前也看過畢淑敏的書,主要是小說,比如《血玲瓏》《生生不息》等,感覺她雖然是寫小說,卻不僅僅是講故事,而是一直執著于對于生命意義的探討。《破解幸福密碼》這部書,更是直面人的心靈深處。在這部書中,畢淑敏以簡潔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把幸福的內涵解剖得淋漓盡致。
隨著年歲逐增,我也在經常思索,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對于幸福會有不同的理解。畢淑敏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質的東西。幸福就是我們的生命存在的理由。畢淑敏還說,長久以來,人們以為幸福就是物質。時至今日,如果沒有愛情,有再多的配偶,都和幸福無關,因為人畢竟不是動物;有再多的金錢,也和幸福無關,因為幸福是一種精神境界。
那么,怎樣才能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呢?畢淑敏說,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標感。她說,目標感必定是某種崇高的東西,是在一己生命之外,對整個族群和更大范圍內的他人有所幫助的期翼。
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我覺得,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種具有崇高的目標感,能帶來幸福感覺的事情。精心認真地備課,是很辛苦的,但是,當我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生的喜愛與認同的時候,我就不再感覺到勞累,而是感覺到幸福。作為教師,能夠做到像畢淑敏說的“對他人有所幫助”,所以這是一種距離“幸福”很近的職業。
畢淑敏所講的“目標感”以及她所講到的幸福的感覺,歸結到一點,就是“愛”。在給學生講授周國平的《面對苦難》這篇散文的時候,我就提到,什么能夠給予我們戰勝“苦難”的力量?什么能讓我們體會到幸福?是“愛”。我們追求人類的幸福,這是“大愛”;我們追求個人家庭的幸福,這是“小愛”,不管是“大愛”還是“小愛”,所有幸福的感覺,都和“愛”有關。就像刀郎在《愛是你我》這首歌里所唱的:“真心的愛的承諾/讓我看到了陽光閃爍/愛擁抱著我/我能感覺到她的撫摸/就算生活給我無盡的苦痛折磨/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
幸福讀后感3
讀完了《擁抱幸福的小熊》這本書之后,我不禁浮想翩翩:主人公小念是多么幸福呀!
但是,幸福并不代表成長中是一帆風順的。
小念在童年時代遇到的家庭同樣重大變故的男同學霍雨欣。一場車禍之后,幸免于難的小念,認識了送給她泰迪熊的林醫生,林醫生安慰了小念,并告訴她:“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小念出院后再學校受盡欺負,度日如年。唯一的.朋友霍雨欣跟媽媽去了美國,她卻依然思念林醫生,甚至去尋他。媽媽開辦的小熊繪畫輔導班,給予了小念開心……在種種原因下,小熊繪畫輔導班最終要關閉了。最后一節課放學后,媽媽救下金格格住進醫院。小念認識了林醫生的姐姐――林莫阿姨。小念與林醫生再次相識。林醫生又送給小念一個紫色畢業生熊。媽媽殘疾落下,出院后與林莫阿姨一起經營著一個拼布坊,小念在網上認識了左手,他很關心小念,因為他就是霍雨欣。林醫生與芝芝分了手,回過一趟后去了非洲。媽媽去世后,小念與林莫阿姨一起等林醫生回來。
小念的成長中有溫暖與愛,真的很幸福。
站在馬路邊并不存在的茶色熊公仔,小念卻固執的認為茶色熊公仔一直存在,并每天會陪自己放學。作為家庭重大變故也有點特別的男生霍雨欣,并沒有與其他同學一樣,去冷嘲熱諷的對待小念,而是與小念配合,與不存在的茶色熊公仔打招呼:隨媽媽去了美國,卻仍惦記著小念。后來冒充網上的左手,仍很關心小念。
作為小念成長中唯一貼心而又溫暖的大朋友,林醫生也呵護著小念。在第一次醫院時,林濤送給小念一只泰迪熊,告訴小念:“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你會有很多很多的泰迪,也會有很多很多的幸福。”這兩句話一直鼓勵著小念。后來的再次相識,又送給小念一個紫色的畢業生熊,激勵小念好好復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霍雨欣是小念成長的伙伴,林濤是小念成長中的大朋友。他們都給予了小念幸福。
我們應學習霍雨欣,體諒別人,心中有愛。林醫生,給人一種體貼而溫暖的感覺。他也有愛。如果多一點愛在心頭,世界上早已是綠樹成蔭,沒有那許多的怨恨愁苦,悲傷思念,所有的笑顏一定會綻開……
小念在成長的不行,有家中父母離異,讓小念有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十六歲時,媽媽也去世,但并沒有阻擋他快樂的腳步。成長中的幸福也許就是有一個溫暖的大朋友,一個知心朋友吧。
幸福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它。成長中的幸福也不例外。
幸福讀后感4
最近讀了貝特蘭。羅素的《幸福之路》,他的思想在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近現實,這讓我感覺很震撼。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數卻在不斷下降。每個人都在抱怨生活的壓力過大,讀過此書后,我的內心反而變得充實很多,明白了如何才能踏上。
印象最深的是作為封面的插圖:飛機失事,下面是白雪皚皚的高山,飛行員穿著全套滑雪裝備、踩著雪橇,悠然自得的跳傘而下,準備來一次刺激的高山速滑…… 題注是“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越多,而受命運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小,因若他失掉一樣,還可以亡羊補牢,轉到另一樣上去。”
幸福其實不那么困難。不是爬上了山峰,才是成功地幸福。生活的幸福來自平衡。盡量多地拓展你的生活,發展你的能力,關心、幫助、改變更多人的命運,這樣每一天都會洋溢著幸福。
在他的書中,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和實用的道理。論婚姻、論情愛、論競爭、論妒嫉、論工作…每一論都沒有脫離生活的主題。
記得有人說過,我們讀書,其實是在讀自己。看小說的時候尋找著自己的影子,總想從別人的結局里預知自己的'結局,或是,得以知道自己該怎樣選擇。看《幸福之路》,整理這些被自己圈點出來的部分,一字字打出來,發現,其中的許多正是自己認同。太多的共鳴,太多的回味無窮。原來看哲學書,自己沉思,是件如此享受的事情。于是,書架上擺上了更多這類書籍。其實,它們并不枯燥,甚至很有趣,更別提其中給人的啟示。
羅素首先用了半本書講不幸福的原因,其次用余下篇幅講了人幸福的可能。當孜孜以求“幸福之路”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也許追求的恰恰是相反。“如果方向不正確,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多避免些不幸福的原因,幸福就要簡單很多。大致來說,我邊讀邊對照著我自己,確實有道理。但一片混沌的大腦還無法清晰的總結,只能說出目前殘存的印記。
羅素還講到很多,關于孩子,關于愛情,關于犯罪感的等等。還有一個是,要培養工作的“自尊”。這點很有道理,工作的時候感覺不幸福是為什么呢?你做著你不喜歡的,你認為沒有價值的事情,你沒有自豪感、自尊心,這就已經進行了自我的否定。羅素甚至建議那些工作感覺不到幸福的人,拋棄一切去一個體力勞動的地方,為基本需求而耕作。不過,如何培養工作的自尊,我還不曾學會。
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很多的沖突,原來已經有前人好好地思考過了。捧著這本書,感覺是人生的一份厚厚的財富。
幸福讀后感5
信手翻開畢淑敏老師的散文集,是第一篇,《提醒幸福》。開篇就讓人有了感同身受的認同感: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我們被提醒的,總是那些會讓你猝不及防的災禍,由此不經意間增加了對于危險的后攝抑制。我們開始在惴惴不安中預防,看不見的恐懼像烏鴉盤旋在頭頂。
畢淑敏老師或許同我一樣不愿被警告苦難,她握起筆桿,向提醒的習慣發出質問:何不提醒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那些認為自己不幸福的人斷然不是真的不幸福,只是他們未曾發現藏匿于身邊,融入在生活里的`小幸福。倘若有人提醒:“喂,你的同學在你來晚的那天幫你做了值日,別忘了感謝他呀!”原來你的慶幸并不是恰巧教室很干凈,而是別人默默幫助的小幸福。有人幫助你,有人想著你,還不幸福嗎?
當你到達站牌時公車剛好停在你面前;你路過的街道花兒盛放得剛剛好;食堂阿姨多給你加了一勺想吃的飯菜;圖書館恰好空了一個座位給你;出去玩是陽光明媚微風不燥的好天氣;趕時間遇到一路暢通的綠燈……明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連想想都能帶來飽滿的幸福感。就算別人給以不好的警誡也沒關系,幸不幸福我說了算。我想要我幸福,所以我提醒自己提高對于幸福的警惕。
當下是晴天,就別去顧慮明天的雨天,我們有一天時間準備一把雨傘;當下是春天,就別去著想尚遠的秋天,我們有半年時間躲避枯榮的秋景;當下是豐年,就別去憂慮可能的災年,我們有一年時間預防不利的氣候;現在是幸福的,就別心患未知的苦難,我們有永遠享受幸福的權利。
幸福的時間無限長:從前,如今,以后。
是幸福貫穿時間,或是時間承載幸福,亦或是幸福等同時間,都無所謂。因為幸福無關乎時間,你就是幸福的!
無所不有時是幸福的,因為我擁有想要的一切;一無所有也是幸福,我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疾病纏身也是幸福,我依然懷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的軀體不復存在的時候,我的靈魂仍舊是幸福的。那時,我會停留在我生活過的空間,回憶我在人世存在過的痕跡。然后作為旁觀者,靜看每一個人,在局限的空間里完美著自己的世界,幸福著自己的時間。
時間擔當了幸福的鬧鐘,你聽,他在提醒你。
幸福出沒!請注意。
幸福讀后感6
什么是幸福?這個人類探討了多年的話題,貌似到今天仍不得其解。金錢、欲望、成功……在這些所謂的物質與精神追求的不斷搖擺中,早已失卻那些最初的期冀。幸福,在生活面前,亦不過是逃避那些落魄的自嘲罷了。
電影的情節表面上平淡得似一張白紙,沒有那些大片所帶來的驚心動魄。但是看至最后,已然是感慨萬千,夾雜著平淡的欣慰,亦有隨心的欽佩。它講的是推銷員Chris經歷很多艱辛與磨難,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和兒子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勵志故事。
生活本身就在搖擺不定的奔波中,每天拎著四十多磅的機器穿梭,偶爾自嘲,當生活的一部分叫搭公車時,那是怎樣一種顛沛流離的心情。在這樣的情形下,Chris能感到什么?是所謂的幸福嗎?在生活的軌跡中來回奔波,因為一頓飯而無措,因為兒子的一個舒適住所而無能為力。那些不堪并不成回憶,而是真真切切在一個男人身上。如若那樣的遭遇席卷了我們,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下,可能也是一敗涂地。但是有一樣東西在Chris心中一直閃閃發光,夢想。這個看似奢侈的詞,卻主宰了他今后的一生,帶來了絕處逢生的幸福。夢想,不管什么時候來臨,其實都不算晚,縱使這個過程有再多阻力,須付出無盡的忍讓。
旦夕之間,情知幸福究竟是什么,那些自小生活在優越中未遭受苦難的人,未必都是幸福的。安逸,讓夢想更遙遠。幸福亦不過是宿命,就像苦難對我們是宿命一樣。就像Chris,不得不和兒子住在公廁里,當他用身體抵住外邊的敲打聲,捂住兒子耳朵的時候,一個男人的淚水,還是難以自抑地流下來,酸楚與無奈,無關堅強不堅強,只是一個兩鬢已微白的中年男人對自己兒子的愧疚,流年已過卻一事無成的傷感和挫敗,還有對幸福最熱切的`渴望。生活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當已經取得成就的他回首時,不是唾手可得的金錢,亦不是現在的地位,更多的是與兒子相依為命的親情,是對夢想不懈的追求,以及那一次次看起來痛苦的跌倒。幸福其實很簡單,有的時候可能簡單得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苦難這把刀,一方面劃破了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你生命的新源泉,苦難是化了妝的幸福。于生活之下,無法逃避的現實不斷鞭打著向前進,我們會尋找一個叫幸福的希冀,無關情愛,無關金錢,只是一場有關生活的精彩和欣慰。
不要低估幸福,亦不要低估苦難。
幸福讀后感7
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給我啟發,引導我成長。《建設幸福中國》就是這樣一本書,它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
什么是幸福?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一些小朋友認為:幸福就是可以吃到令人回味無窮的大餐;在干活的農民認為:幸福就是可以讓家人吃飽穿好,過上幸福的生活;家長們認為:幸福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長大找個好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老師們認為:幸福就是學生拿到好成績……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共享發展成果,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困難家庭住上新房等國家新政策,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如此,從我們身邊的變化,就可以體會到建設幸福中國的成果。比如:我們學校原來的教室臟兮兮的,窄窄的,光線昏暗。可是現在就不同了:教室的光線更強了,而且老師還能用“多媒體”給我們進行授課呢!現在學校經常搞一些課外活動,有拔河比賽,有演講比賽,有合唱比賽,還有講故事比賽……數不勝數。而以前呢,根本不能和現在相提并論。我想我們是幸福的。
而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靠很多人默默無聞的努力才得到的。例如:警察叔叔每天從早到晚都在認真、嚴格地工作著保護人民安全;交警叔叔有效預防交通事故;建筑工人每天都起早貪黑在工地里忙碌,建設我們的城市;空軍叔叔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巡邏,保衛著祖國安全;老師們也一絲不茍的教育著我們,好讓我們長大以后為祖國做出貢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有……
讀完《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之后,我認為建設幸福中國人人有責,哪怕是一點點微薄之力,我呼吁大家,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同學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雖然我現在還是一名小學生,可是我會為了建設幸福中國而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因為中國的未來屬于我們新的一代,幸福中國等待我們去建設。
教師評語:文章以建設幸福中國為線索,使文章連貫、流暢、銜接自然,同時,通過前后中國的對比,凸顯了現在的中國才是幸福中國,而這樣的幸福中國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幸福讀后感8
幸福沒有標準,幸福的意義也因人而異,許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對于孩子來說,每天能在爸媽懷中撒嬌便是一種幸福,對于離家的人來說,能在電話里聽媽媽嘮叨是一種幸福,對于有夢的人來說,實現夢想就是幸福,對于漂泊的人來說,有家的地方就是幸福……幸福的意義是滿足,是溫暖。以前,不懂事的我以為只要吃著好吃的東西,穿著好看的衣服就是幸福,慢慢長大的我隱隱中覺得幸福并不是我想象的這樣簡單,當我讀了《幸福是什么》這篇童話故事后,終于受到了啟發,找到了答案。
故事主要寫的是三個牧童通過共同的勞動,挖了一口井,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智慧姑娘便代表森林里“居民”感謝他們,祝他們幸福。牧童問“: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說:“幸福就在你們的身邊,要他們自己尋找答案,他們約定10年后再回到小井這里來,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轉眼10年過去了,三個牧童來到了小井旁,他們各自談了自己這10年中的收獲,他們一致認為,不管你做任何工作,只要用自己的勞動,做了對別人有益的事,別人的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自己的心中就會感到暖暖的幸福。智慧姑娘聽了之后說“:你們終于都明白了:只要靠自己的勞動,用自己的真心,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這就是幸福。
智慧姑娘說出了幸福的真諦,使我不僅為幼稚又無知的自己羞愧。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再也不是我認為幸福的意義的。當今的社會中,很多很多的'人雖然已經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他們并沒有感覺的幸福的正在含義。山里的人,并沒有好吃的,也沒有穿好的,日子過的艱苦就不幸福了,相反他們淳樸的,互幫互助的生活更體現出了一種幸福意義。
怎樣去看幸福,關鍵是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守衛邊疆的戰士們,他們放棄了自己舒適的生活,遠離家鄉,來到廣闊無邊的邊疆。他們吃不好,睡不好,生活的艱苦讓他們更懂得了奮斗就是幸福,他們無私的奉獻,換來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千千萬萬人民的幸福中有他們的努力和他們的付出,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智慧姑娘,謝謝你!是你讓我懂得了幸福的真正意義,幸福就像花香,幸福就像和煦的春風,幸福就像溫暖的陽光。我也漸漸地明白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樣的,那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理解和默契、人與人之間的寬容,人與人之間的……便是一種幸福。
幸福讀后感9
有幸讀了陳振林的《幸福是粒小青豆》這一故事集,說句實在話,第一感覺是故事太平實了,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絢麗奪目的詞藻,沒有振聾發聵的至理名言,更沒有高瞻遠矚般的說教,它僅僅就是一個又一個來源于生活的小故事,可當你讀完,卻總是能在心里留下些什么,讓你在不知不覺間心靈受到觸動,比如有關父母情、有關兄弟情,有關友情,甚至僅僅是人性中的些許善良。對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則是那篇《舊衣褲》……
通常的文學作品中更多的是渲染父母是如何愛子女的,子女成長的.每一步都少不了父母那深沉的愛與叮嚀,當你咿咿呀呀學語時,但你蹣跚學步時,當你第一次背上書包步入學校時,但你第一次離家走向社會時,背后總有一雙不舍與牽掛的眼神在一直注視著。在《舊衣褲》中,作者則另辟蹊徑,通過另外一個角度來描寫父母之愛。年老的父母時常問中年的兒子要些兒子穿過淘汰的舊衣褲,說是穿舊衣褲挺好的,丟了也是浪費。兒子想當然地認為父親說的在理,于是在過年時打包了一大包舊衣服帶回老家,但是沒隔多久,父親又要兒子的舊衣服時,兒子產生了疑問,年老的父親哪能穿掉這么多舊衣服呢,況且兒子的個頭沒有父親的高,很多衣服帶回去也是穿不上的。在孫女的一次回老家時,謎底被揭開了,奶奶悄悄地告訴孫女,“你爺爺要你爸的舊衣服,不是為了穿啊,他經常想你爸,他一看到你爸的舊衣服,就感覺看到你爸爸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之動容,人們更多的關注與歌頌父母作為父母的偉大,可有幾人能夠關注到他們作為平常人本身的這種情感需要?兒女大了,自然有了自己的小家與工作生活,同時,也意味著從父母那個家中分離出去,有了分離,就有思念。年老的父母不可能直接地說出他們的思念,他們怕兒女擔心,怕耽誤兒女工作,怕影響兒女生活,可是這種思念卻如流水一般,是剪不斷的呀!所以,有了顧左右而言他,有了寄情于物。故事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何嘗不警醒我們?
再回到這本書中來,《幸福是粒小青豆》里大多都是這種語言平實,來自于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平常而又不失意味,它溫暖而又不失力量,就像一股清泉,滋潤著你和我。幸福大抵也如此吧。
幸福讀后感10
提起“幸福”二字,每個人都賦予了它不同的定義,我曾經一度希望自己眼中的幸福是永恒的,我跑著、哭著、笑著、努力地去抓牢它,漸漸地我發現,“幸福”一直離我很近,哪怕它只是短暫的,我也覺得這樣的它是令我怦然心動的。最近讀了《生活文摘》上的一篇文章《一小時的幸福》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對賣餛飩的夫妻,他們一天當中只有中午可以休息一會,他們利用中午這一小時的時間陪著女兒寫作業,這段時間里沒有了工作時的叮叮當當,空氣彌漫著的是安靜,還有女兒無聲的微笑,這樣的一個小時匆匆而逝,這樣的一個小時只是一天的二十四分之一,但對于許多人來說,足矣。
故事雖短,但篇幅當中的微笑深入人心,幸福就是那沉默的陪伴。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不幸福,我也包括在內,其實當你否定了幸福的那一刻,幸福就已駐足,生活當中的有幸變成了不幸,你眼中的光芒黯淡了。讀完這個故事讓人眼前一亮,原來幸福很簡單,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小幸福,當你起床時,面對鏡子微笑并對自己說“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幸福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了。當你面對工作中的失意時,家人的鼓勵,朋友的陪伴,這也是幸福。
文中的一家人,他們真正在一起歇息的時間很短,但就是那一小時的短暫,讓他們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間,他們也許抱怨過時間的短暫、抱怨過生活當中繁瑣的小事、正因為有了這些事的對比,他們最終明白生活有苦才有甜,幸福雖短,但很純。
人生的'航船,如意不常在,失意為常態,如果你總去抱怨,豈不浪費了眼前的大好時光,無論是此時此刻的你還是現在的我,一起打起精神、拿好船槳、頂著海浪、迎風而上,海闊天空就在你的眼前。
生活不怕挑戰,可怕的是你忘記了回頭,你一心只想著克服困難,只想著工作工作,忘記了身邊還有幸福的陪伴,無論生活怎樣折磨了你,你也要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
一小時的幸福時光看似短暫,你不要小看它,用你一小時的時間來陪陪家人,看看遠處的風景吧!幸福不在遠方,它近在咫尺。
幸福讀后感11
哈玲卡生活在孤兒院,在那個冷漠又黑暗的孤兒院,她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她認為,那里沒有友誼,沒有一個人會真心對你。所以,這讓她變得內心很封閉。但一次偶然的打抱不平,雖然讓她躺在了醫院,但換來了尊重與友誼,她擁有了一個朋友,雷娜特。
在學校舉行的募捐活動中,哈玲卡捐款最多,她獲得了一次去城堡公園游玩的機會,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尊非常精美的石頭雕像,這讓她意識到美雖然不像面包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可以使生活更有意義。和有用的東西相比,美雖然是多余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無論如何總是需要它。如果世界沒有了美,那這個世界肯定是不完整的。美,就像生活的調味品,無論多么平淡的生活也能因為擁有它而過得有滋有味。所以說,美是生后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美,就需要我們會發現的眼睛。
哈玲卡以一本自己編寫的警句本,有幾句我覺得寫得很好,反映了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小道理比如:夢想者宮殿,丟掉了茅舍。它告訴我們,不要成天只幻想自己能得什么,而從不做事,那樣愿望非但實現不了,還可能連已用有的東西都失去了。想要宰肥鵝,就得先喂食,它的意思是,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得先做好準備,肯下功夫。一個人抓著奶角,另一個人可以擠奶,它告訴了我們團結的重要性。糖那么甜,還要蜂蜜干什么?糖已經很甜了,再加上蜂蜜就是多此一舉,它的道理是,擁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它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愿望,這就已經很滿足了,就不要再妄想別的東西,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才是可貴的。
我最喜歡封面上的那句話:當你敞開心扉時,即使身處逆境之中,你仍就會看到幸福如花瓣灑落。這句話不僅文筆優美,令人賞心悅目,而且道理深刻,耐人尋味。它告訴我們無論處在多么糟糕的環境中,只要平靜的面對,敞開心扉,滿懷希望地堅持走出逆境,你就會看到幸福的花朵開在你面前。哈玲卡就是這樣的,在孤兒這個孤寂的地方,哈玲卡因為幫助了別人,得到了友誼和愛,當她完全明白生活的道理時,幸福已向她靠攏。
很多人都認為幸福離他們太遠,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幸福。我以前也這樣認為,但看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只要用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或者已經在你眼前了。
幸福讀后感12
畢淑敏在《提醒幸福》這一篇文章中,通過講述一些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來提醒了我們什么是幸福,告訴我們怎樣去享受幸福。讓你在輕輕松松的閱讀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讀后如沐和煦的春風、如沐明媚的陽光。
畢淑敏列舉了許多生活中提醒災難的生活現象。比如:小心著涼、小心跌倒;別驕傲、別高興太早;注意風暴、注意路滑……至于幸福,大多數人都覺得幸福是不提醒也跑不掉的,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著諄諄告誡,或者是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人們早已練就了災難的從容,卻不知道災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很多時候,我們太多注重了警覺苦難,而忽視提醒幸福。正如文中所說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的確,假如我們在人生中只看到巨大的苦難,那我們的人生將是多么的灰暗啊!因此,我們應該多多注意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閃爍紅色的光芒……”“幸福不喜歡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如: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凄涼中愈發熠熠奪目。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實際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溫馨的,而不是強烈的、震撼的。“幸福并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所以在不順利的日子里,我們不要悲觀、消沉,要學會體會災難間隙的幸福。正如作者所說:“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的身體是健康的。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并對自己說,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著我們。
幸福讀后感13
在《幸福之路》一書中,羅素沒有運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經歷證實過的看法歸納起來,制做出一張獲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們能夠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療方法、也能夠找到幸福的真諦并使自己變得幸福。他在序言里說:“在以下的篇章里,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因為不少煩惱的人憑著適當的努力可以變得幸福,所以我才寫下這本書。”羅素書中論述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他自己生活實踐的結果,是他的閱歷和觀察積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這本書淺顯易懂,讀起來趣味性較強,而且確實對追求幸福的人們有啟發作用。
在書的前半部分羅素談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現象。他講到人們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會環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質。顯然,這本書主要是剖析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生活習慣等給人帶來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羅素認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種自我沉溺之人,分別是自責者、自戀者、自大者。
羅素在書的后半部分則告訴人們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產生快樂的因素,然后論述了興趣、情愛、家庭、工作、休閑、獲得與舍棄等因素與幸福的關系。羅素說,幸福,顯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環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環境,他認為在個人自身的范圍以內,幸福是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能擁有溫飽、健康、愛情、頗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圍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這幾乎是人人可以達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還有一種幸福是精神層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條件是人們的熱情和興趣向外而非向內發展,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得到這種幸福,首先要摒棄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遠目光,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滿腔熱忱地融入社會生活。
另外書中還有這么一句話:“每個人都愉快地接受愛,又自然而然地奉獻愛,由于這種相互幸福的存在,每個人便會覺得世界其樂無窮。”不斷地付出和得到愛,幸福是平淡生活的體會、是點點滴滴的快樂,是大多數人都能擁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錢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譽的多少;不在于是否榮華富貴、人前顯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飯、平實無奇。一個普通的人,如果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會找到幸福的真諦,同時也會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幸福讀后感14
每走進一本書,便走近了一位作者的精神世界。
我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也就走近了李鎮西。他講述的故事,經常讓我淚流滿面,因為同為師者,那些感動很容易引起共鳴。但與之相比,我們少了很多的堅韌、愛心、智慧。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是否還保持著最初的童心”;當你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你能不能時時告訴自己“請謙遜一點”;你是否在“享受教育”;當你遇到了不公平或是不被理解時,你能適時適機地“寬容與妥協”嗎?李老師在“平和心態”這一章,告訴了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而我也在邊讀邊思考,明白了為什么“特級教師”、“教育專家”、“中國式的蘇霍姆林斯基”等等眾多的代表著優秀的稱號屬于這個其貌不揚的四川人。因為就是這個四川人,這個叫做的李鎮西的人,他的心胸,他的視野,他對教育的摯誠決定了他無法取代。在他眼里,“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是對自己的尊重,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的尊重。
作為教師,讀李老師的文章,可謂是良好的.心靈雞湯。我們只要向他看齊,跟著他學做班主任,學習成長的方法,學習處理事情的機智,你未必比他優秀,但可以與他一樣擁有幸福。李老師在文章多處提到,他第一天當老師走進校門時,第一個學生向他問好的情景,他自豪無比,那是份師者的喜悅與榮耀,同時也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作為校長,他一直沒有離開課堂,他上課,他聽課,指導課,他帶著老師一起研究課。不是他少了行政上的干擾,而是他選擇了他喜歡的從政方式。他把培養教師作為他工作的重點,他希望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能超越他。
作為一名知識份子,他一直在閱讀與寫作,他用這種方式來思考。我真有些想象不到一位如此繁忙的班主任、校長,三十年來,寫了六十多本書,上千篇文章,而且還不包括他編的書籍,他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敬佩,就是景仰!
我很喜歡他寫的那篇文章——“享受教育”!選擇了這份職業,既然我們沒有決定放棄它,那為什么不享受它呢?享受教育,你才真正地明白為什么幸福比優秀重要!
幸福讀后感15
幸福是什么可能在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有著不同的理解,為什么人們都可望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什么,這沒有個嚴格的定義。在沒有閱讀過《幸福的方法》前,我本人對幸福也沒有明確的定義,原先幸福并非擁有豐盛的金錢和物質,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怎樣才能擁有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我們都期望擁有幸福,都能感覺到幸福但卻少一個完美的定義幫忙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它,書中說道:所有的人都能夠分成四種,第一種是忙碌型,第二種是享樂型,第三種是虛無型,第四種是幸福型。我們需要確立了怎樣的生活態度才能離幸福更近或者擁有幸福。書中舉例說到,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死后到了一個不用工作,整天吃、喝、玩、樂的地方,他以為自己到了天堂,在他慶幸著自己到了天堂不久,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和寂寞,此時,上帝出現了,上帝告訴他,其實你此刻是在地獄。另外一個故事說到,有一個年輕人和一群老人一齊去登山,年輕人十分迫切的期望登到山頂,去欣賞美麗的風景,并沒有時間和情緒去拉欣賞沿途的風景,結果他并沒有在老人們前面登上山頂,這兩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幸福并非是每一天要做有好處的事情和結果并非是最重要的,過程才就應是接近和體會幸福的捷徑。
如何實現幸福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中,他自己以為能拿到世界冠軍就是他最大的幸福,當他自己拿到世界冠軍的那一刻,他卻并不感覺自己幸福,返而是迷茫,為什么會這樣?這引起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深思,作者到處尋求答案,他發現幸福并非是短暫的、單一的,而是長遠的,多樣的。幸福是相對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籍、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學歷、不同的閱歷,幸福感是不一樣的,能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事情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幸福沒有固定的.公式和統一的標準。因為幸福是相對,所以就引出了一個慣性,習慣和他人比較。
隨著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的號角吹響,一部分人真的比其他人跑的快了,真的奔小康去了。所以沒有發達起來的人,有些失落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么以前的人容易感到幸福,那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前,普遍的貧窮,大家沒有比較就沒有失落。不可否認的是,相比較以前,此刻的貧富差距是有所拉大,但是我想幸不幸福的參照系不就應是任何外在的東西,參照系就應是過去的自己。我常常對自己說當漸行漸遠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剛剛出發的樣貌,這樣我才能始終記得出發的原因,才能始終懷有感恩之心。
【幸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幸福幸福作文07-08
幸福讀后感04-11
幸福的讀后感02-01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08-08
《幸福的尺度》讀后感08-24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07-21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06-06
【精】幸福讀后感04-11
幸福讀后感【精】04-11
【熱門】幸福讀后感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