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擺渡人讀后感(精選21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擺渡人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擺渡人讀后感 1
第一次對一個小說癡迷到身體像是跟椅子長在一起去了,從中午1點一直到晚上8點,整整8個小時沒有起身。
感悟一: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正是內心世界所映射出來的模樣
小說里迪倫在肉體死后所來到的那個世界里,滿地的荒野和山丘,沼澤和泥地,都是她陰暗消極,悲痛恐慌所匹配出來的景象。她任何情緒上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天氣的狀態,悲則烏云密布,喜則晴空萬里,而惡魔們只能在沒有陽光的時候才能活動,所以為了盡可能延長安全時間,擺渡人崔斯坦竭盡所能讓她飽有好的心情。
大多時候我們所看到這個世界悲傷的一面以及諸多的不如意,抱怨上帝的不公,埋冤糟糕的運氣,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消極情緒產生的連鎖反應。這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而是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當我們開始相信:你笑,世界都會對著你笑的時候,會發現,生活真的開始善待我們。
感悟二:真正阻擋我們前行的,是內心的恐懼和徘徊
一直以來,迪倫都以為那些惡魔是無法戰勝的敵人,在看過無數靈魂被他們拖下深淵,也親身體驗過險些魂飛魄散的驚恐。本能的以為,自己能順利的度過一道道難關,完全是因為有崔斯坦的保護。直到自己決定孤身一人尋找生死相守的崔斯坦,她開始變得勇敢,堅強,睿智,而惡魔有著所有惡人共有的貪婪,會尋找他們認為弱小的群體發起攻擊以確保自己耗費最小的精力獲得最大的收益。
很多時候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會不自覺的認為前方的路有千難萬難,找到無數個借口好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放棄。其實我們只是害怕受挫,害怕失敗,一遍一遍的向往著未知的世界,卻又沒有走出舒適區的勇氣,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轉,把夢想束之高閣,然后再日復一日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羨慕著別人的人生。
感悟三:所謂的“不可能”,大多時候只是怯懦的遮羞布
當迪倫決定回頭尋找崔斯坦時,歷經世事的喬納斯很明確的告訴她,她會因為這個違反常規的'做法而喪命。當迪倫成功找到崔斯坦,提議跟他一起去人間的時候,崔斯坦也信誓旦旦的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事實證明,迪倫的堅持是正確的,她不僅沒有因此而喪命,反而和心愛的人一起來到了人間。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過無數個不可能,也時常看到有人把自己認為不可能的事實現。問題是,在我們聽到“不可能”3個字的時候,會本能的對此深信不疑,然后當別人詢問我們同樣問題的時候,再將這個“不可能”傳達給其他人,幾乎沒有人去懷疑它的真假,沒有人思考那些給出意見的人,他們是否有親自經歷過我們所說的事,即便有過親身經歷,他們的做事方法是否和我們的一樣?
《肖申克的救贖》里這樣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救人。圣人是極少數的,但至少我們可以變得勇敢,試著成為一名強者,對于別人口中的“不可能”提出質疑,并在必要的時候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感悟四:最好的愛情,是彼此成為對方的擺渡人
擺渡人崔斯坦拼命保護迪倫來到天堂的彼岸,他拯救了迪倫的靈魂,讓她得以在死后和家人團聚。而后來因為對愛情的執著讓迪倫克服千難萬險找到崔斯坦,也因為對愛情的渴望讓她有了返回人間的想法,而此時一向勇敢的崔斯坦因為對于打破規則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擔憂害怕而開始變得怯懦,終于在迪倫的鼓勵下戰勝恐懼,和她一起來到人間,這個過程中迪倫實現了對兩個人生命的救贖,同時讓他們獲得了更美好的愛情。
愛情的模樣有很多種,最美的樣子應該就是彼此成為對方的擺渡人,在邊走邊愛的過程中兩個人一起慢慢變好,各自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吧。
讀擺渡人讀后感 2
打開最近聽過的新歌《胡廣生》,哼哼呀呀的曲調如幽靈般在谷底呻吟,讓《擺渡人》滋生出更多的感慨。我聽的是任素汐本人的版本,有興趣你也找來聽聽~
今天在新華書店看到,克萊兒·麥克福爾級《擺渡人》后又一新作《黑石之墓》。廣告上面還寫著: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愈小說,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溫情故事,回歸人性,引人深思等等,總之媒體一片好評。既然都好評了,我也看一看吧。
開始看到50頁左右時候覺得這是什么鬼,可能我還沒看到精彩的部分,接著看吧。越往后看,越覺得這書怎么一點邏輯都沒有呢,男主是以女主心里對另一半的幻想而變的,女主喜歡他可以理解,可男主角咋回事,怎么就愛上了女主,就因為他是純潔的靈魂,純潔還是因為她是virgen。越往后看,越沒勁,看書看一半又放不下。等我看到最后那結局:
他們再一次相遇了,他抓著她的手,說:“嗨,原來你在這里。”迪倫回答說,“我在這里”。
對不起我想到了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里》。
看完之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媒體評價這么高,難道是我品位出問題了。到家立即打開豆瓣趕緊看看大家怎么評價,結果很滿意,我的品味沒變,三觀還沒改。看到滄海逐龍的評價,才明白這又是一次媒體的炒作,為了利益的再一次的營銷。
另:我專門查了一下該書在外媒到底獲得了怎么的評價。大家注意看這部小說已入圍蘇格蘭兒童圖書獎和嘉林兒童圖書獎,長列出的布蘭福德Boase獎和UKLA(英國文學協會)圖書獎,以及被提名為卡內基勛章。且不論英國文學協會含金量多高,單看前面,這本小說入圍蘇格蘭兒童圖書獎和嘉林兒童圖書獎。沒錯這本書的整體基調是給兒童看的,我就問新華書店你把這書分類到外國文學是怎么個什么意思。
這本書在書架里擱置了好幾個月,最近因為一些事情不愉快,就想起了這本書,看是否能從中找到答案。
迪倫再去看父親的途中失事,當她努力爬出隧道時,看到了一個小男孩(迪倫靈魂的擺渡人),他引她回家,她渡他成人;從一開始的不解困惑,到漸漸地了解交談,再至后來的相愛,一個靈魂愛上了擺渡人的故事躍然紙面,途中有一個個的關卡,途中有妖魔鬼怪,再“回家”的路上(與其說回家,不如說是追逐光明)也有各種各樣的誘惑,一切都是未知的.。對于迪倫來說,未知是可怕的,對于我們來說,未知也是可怕的,但可怕的不是未來會發生什么,而是在你決心要走向未知的那一刻你的心理對于未知是害怕的,因為不確定,所以才有無限可能,每一次的選擇,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做出選擇的那一刻才會如此糾結,因為你不知道你現在的選擇會產生什么樣的蝴蝶效應。因為害怕,所以才會覺得未知是可怕的。其實,世界上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吧,難得是我們是否有踏出自己的舒適區(安全屋)的勇氣。
一開始的迪倫是害羞,膽怯的女孩子,但是再途中,我們可以看到她所具有的打破常規的勇氣,在她到達邊界踏入舒適區的時候,還有勇氣重新回到那個可怕,凄涼,充滿危險的荒原,即使在沒有擺渡人指引的情況下,她勇敢地踏上了尋愛之路。她完成了自我救贖,她是她自己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在迪倫的救贖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無關名字,無關面貌,無關擺渡人身份,迪倫認識了不一樣的崔斯坦,他們二人相互擺渡,相互救贖。若是愛情,兩人相互進步,聆聽內心,傾聽生命,一起成長。若是生命,發現自己,找到生存的意義。
若是生存,也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不要被妖魔鬼怪侵擾。人必有他的來處,也有他的去處,一切隨緣,順其自然,若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只有改變自己。以愛之名,渡人之心。
唯有愛不可辜負。
等你來。
讀擺渡人讀后感 3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最著名的作品,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愈小說。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其宣傳,很久之前邊聽過,甚至曾看過有關電視劇和電影。總得來說,小說的腦洞故事情節遠遠不如中國的網絡小說,但是卻有著獨到的啟發性。
這本書的女主迪倫是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她與媽媽生活在一起,她討厭母親的喋喋不休,討厭學校里的老師同學,她沒見過父親,卻渴望與父親見面。為了逃避生活的不滿意,也為了見到自己的父親,她踏上了去見父親的列車。作者克萊兒十分擅長心理描述,把女主的孩子心理描述的淋漓盡致。她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在考慮是否帶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猶豫不決,她還是個孩子,她的心中是一片荒原。她懷著忐忑的心踏上旅途,不曾想這場旅途卻將她徹底改變。在旅途中,火車出了事故,她成為了唯一的遇難者。也就在那時她遇到了崔斯坦。崔斯坦一個靈魂擺渡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從事這份工作,他引領了成千上萬的靈魂。他一直認為:這是命,他沒得選擇。最初,他工作熱情投入,后來經歷了很多靈魂的自私,貪婪,工作漸漸成了例行公事。故事的開篇,他疲憊的坐在那兒,冷漠的應對。他的心,又何嘗不是一片荒原呢?直到與迪倫的相遇打破崔斯坦世界里的規則。崔斯理變成了迪倫想要的樣子,一個16歲的翩翩少年。兩顆荒蕪的心在數次的遇險中靠近了彼此。他們兩個在這段旅途中,相識、相知、相愛,然而他們本不屬于同一世界。迪倫走入了新的世界,而崔斯坦需要繼續工作,去引導下一個靈魂。彼此相愛,卻無法相守。故事的最后,不甘放棄的迪倫重新走入荒原,尋找崔斯坦,并與村斯坦一起回到了現實世界。
“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這是《擺渡人2:重返荒原》書的封面上的話,處于對第一部的喜愛,我買了一本,并在讀書活動期間看完。在《擺渡人2:重返荒原》中,愛與善仍然是故事的主題,女孩迪倫和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經歷了非常驚心動魄的抉擇之后,終于打破生死界限,來到了現實世界中,兩人一起面對種種困難。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娜的擺渡人因為窺探到他們逃離了荒原,也心生向往,渴望來到現實世界里生活,為此她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并引發了一場巨變……崔斯坦和蘇珊娜同為擺渡人,同樣穿越生死之間的帷幕來到人間,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崔斯坦和迪倫在人間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蘇珊娜卻不得不重新回到荒原。
這本書有很多美好的語句:
1.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2.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3.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4.“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唇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
5.有些時候,你覺得一個人所說的話都對,其實并非如此,只是你選擇相信那是對的。
6.你之所以相信一個人說的話,是因為他說了你想聽的.話。
讀完書很長時間我都在思考:誰因誰而存在?誰是誰的擺渡人?生命若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又能成為誰靈魂的擺渡者?所有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只有自己。你在成功擺渡別人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我們生活在社會上,本是孤獨的彼此,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對的那個人,可能在這之前我們都是孤獨的存在,但是當那個人出現,結合在一起,就成了彼此的依靠和溫暖,也成為彼此生命的向導,兩個人攜手面對所有的困難和險境。當兩個人同心,成為彼此的牽引,所有的一切困難終將克服,而這也終將迎來美好的明天。人生路上,只有那些心懷善念,堅強、勇敢、勇于承擔的人才能得到愛的字樣,才能獲取前進的動力,才能真正左右自己的命運,做自己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讀后感 4
《擺渡人》吸引我的,先是它封面上的兩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很有療愈效果。讀完整本書,我覺得不后悔。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這個男孩就是擺渡人崔斯坦。
迪倫也成為崔斯坦從荒原到人間的擺渡人。
能夠說,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他們都為彼此而生,成為彼此的靈魂擺渡人,他們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這部小說,打破了我們從小對生死的認知。
它真正要表達的或許不是超越生死的感情,而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擺渡人,每個人也都能夠成為別人的擺渡人,而最終,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應對生命中的荒原,挫折,逆境,要心存善意,內心堅定,才會心里有束光,眼里有片海。
我似乎明白了封面上的那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夫兒所著。資料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兒獨自一人坐火車去見自己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火車卻出了事故,當小女孩醒來時他發現他是這場事故的唯一幸存者。小女孩是火車失事的唯一遇難者。他走出了隧道,由靈魂的引導者崔斯坦帶著小女孩兒,應當說是小女孩的靈魂行走在荒原相依為命十幾天去了天堂,最終又回到生界故事。
克萊爾的文筆細膩唯美,讀起來不忍釋卷。故事心驚動魄,情感真摯讓一個虛構的感情飽含真實人生的況味和隱喻。
故事中的人物,迪倫和崔斯坦,這一段時幾天的荒原之路上僅有他們兩個人于是產生了感情。男孩兒把女孩兒的靈魂擺渡到另一個世界時。女孩兒因為留戀男孩兒,于是找到回荒原的`辦法,與其再次相見。這個故事頗有一點驚心動魄,一絲靈異的感覺,可是這本書里的字里行間透出了我們對人生態度的思考。
初走光荒原,崔斯坦是他的擺渡人,而再次回到時,沒有了擺渡人的小女孩兒靠的是自己強大的信念和信心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是一帆風順還是處處是狼豺虎豹?不明白。能否找到他?不明白!如何應對惡魔的吞噬?不明白!僅有自己對男孩的一片癡心。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能夠了。
可是就按年齡來說,崔斯坦也是一個飽經滄桑的人,而小女孩只是她擺渡過靈魂中極其普通的一個可是沒有了小女孩,他僅有重復著毫無意義的百擺渡生涯。他不明白是誰給他的命運,是誰托付了這個宿命給他。他不敢想象,不敢嘗試,恐懼,以至見到了小女孩除了驚喜就僅有遺憾。表面上他依然是那個溫和,單純,忠誠,盡職的,靈魂擺渡人,可他的心卻早已隨小女孩而去。感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滿了矛盾。盡管這份感情讓他心動不已,但他沒有勇氣走出荒原,更不敢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將對愛的渴望強壓在心底,他把所有與他她有關的完美往事封存于記憶中,繼續自己的漫長余生。
小女孩兒也是一樣,她因為受盡了同學、媽媽、姐姐們的嘲諷和虐待她才開始幻想父親的完美,于是開始以后的故事。兩個同樣命運的人相遇,并且產生了感情是多大的巧合?
迪倫用自己的靈魂真切地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和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和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僅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完美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與心靈的自己成長于非凡勇氣。
讀完時,這本書就像還有續集似的,讓人回味不已……
讀擺渡人讀后感 5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十五歲少女迪倫在一次火車災害事故中不幸遇難死亡之后,與靈魂擺渡者崔斯坦之間發生的故事。小說直面死亡,以死亡之后靈魂所遇見種種匪夷所思的境遇,再次叩問人生:如果你還有能夠選擇的機會,你將如何選擇?
小說的情節描寫現實又詭異,殘酷又溫暖,一切似乎太過艱難、不可思議又順利成章。綜觀全書,實是以小說的形態,向人類向廣大讀者提出、并回答了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其一,如果有機會遇見,是選擇愛,還是不愛?尚未來及戀愛的15歲少女迪倫在事故中成為唯一的死亡者,當她慢慢的愛上有點像夢中遇見的溫暖男孩般的崔斯坦——那個比她高、長相帥氣但一臉冷漠、內斂的小伙子,她的靈魂擺渡者(救助者)時,才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經死去。而所謂的擺渡者,眼前唯一的伙伴,崔斯坦,卻是一個不生不死、無痛無悲,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向何處去的“一束光”而已。他們明知相愛沒有結局、沒有以后。他們的陪伴,僅僅是因為她是他的擺渡任務,只要把她帶出死亡荒原,此外的一切都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即便是這樣的現實,迪倫還是熱烈的愛了,而崔斯坦也破天荒第一次大膽的愛了,像個人那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第一個艱難的選擇。愛情的洪荒之力初泄,逐漸淹沒了死亡的悲哀和恐懼,讓詭異驚悚的亡靈之路顯現了人性的溫暖,這樣的不歸旅途,對迪倫來說反過來是美好的,這真是小說的起伏跌宕之處。
其二,若有機會選擇,是選擇墨守成規一條道走下去,還是打破常規,勇敢做自己想做的?在荒原上,崔斯坦不止一次的告訴迪倫,出去了的人沒有人再回來過,從來沒有人再次出現在荒原。而歷經千辛萬苦走出荒原后的迪倫發現崔斯坦沒有如約跟來時,唯一的想法和目的就是再退回荒原。經過耐心的詢問和求教,迪倫終于找到了再次回到荒原、回到崔斯坦身邊的辦法,盡管這辦法只是一種傳說,從來沒有哪個人經過親身體驗,而且一不小心將灰飛煙滅。而如果忘掉崔斯坦按既定的命運走下去,迪倫有可能再次轉世為人,也可能有別的未知命運。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好不容易走出充滿魔鬼的荒原已經是一種幸運,為了所愛的人再次退回荒原,再次把自己置身恐懼和危險,而且是獨自面對這一切又該是多么的艱難。但答案是迪倫還是這么做了,沒有愛人在身邊,前方再好也沒有意義。已經被命運無情的剝奪了一次寶貴的生命,既然還能選擇,哪怕希望渺茫,哪怕那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也要做自己想做的,這就是本書想告訴大家的觀點。打破常規,勇敢做自己想做的,結局不一定都是壞的。
其三,關于愛情的闡述:愛是一種拯救,會讓人生發生質的變化。于迪倫,還是崔斯坦,在偉大愛情光輝的照耀下,兩個人的生命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千千萬萬年來不知自己是誰,無生無死,只有一個接一個擺渡任務的崔斯坦——一束光,最終在愛情的滋潤下變成有血有肉,有痛有癢的肉身,成了真正的人。與他而言,愛人的出現,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擺渡成功!只有迪倫,千千萬萬人中只有她,讓他不可思議的愛上了,還由此擺脫了千百年來重復單調枯燥麻木的生活。而于迪倫,正好是崔斯坦,因為是他,進而使她在千萬劫難中勇敢的選擇愛他,追隨他,為了他不惜粉身碎骨、灰飛煙滅,置之死地而后生——愛情的力量,最終使她再次穿越死亡荒原,返回漆黑不見一絲亮光的隧道,找回自己的尸首,復活了。
《擺渡人》在閱讀之初有懸念、有恐懼,但讀到后面就只有溫暖。每一本書都有它想要表達的主題和靈魂,此書看似只是一個詭異的故事,實則是直擊靈魂,叩問人生,讓人充滿了思考。同時,這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愛情小說,正如一句話所說:和有情人做快樂事,莫問是劫是緣。愛情是美好的,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有幸活著的人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享受愛情的美好呢?
讀擺渡人讀后感 6
曾多次聽夫人介紹了英國著名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科幻小說《擺渡人》愛與選擇的故事。清明假期,我在家中認真翻閱這本“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的佳作,更為上面兩句話的光環所吸引。
是的,它是一篇令億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愈小說,敘寫了一個15歲小女孩的成長與救贖之路。處于青春期的單親女孩迪倫壓抑、痛苦、無奈、迷茫,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世界無比蒼涼。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罹遇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魑魅魍魎。荒原中,迪倫遇見了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一路拼命地保護她,并讓迪倫年輕的生命第一次有了渴望許久的安全感,迪倫漸漸地喜歡上了崔斯坦,在他的引導下終于來到了天堂的彼岸——傳說中最美麗的地方。然而對她來說,失去了心愛的陪伴,天堂不過是座散發虛幻光芒的荒蕪城堡。走過分界線后,她便再也見不到崔斯坦,對崔斯坦的思念讓迪倫痛苦萬分,逐漸堅強起來的迪倫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為愛尋找,為緣堅守。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擺渡人,而再次返回時,沒有了擺渡人,迪倫靠的是自己強大信念和愛的潛能。她逆行在危難四伏的荒原,披荊斬棘并回到了起點,最終和崔斯坦相擁在一起。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與靈魂的雙重代價,跌入煉獄、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們的角色打了個顛倒,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我們一定要回去!”
命運,從迪倫和崔斯坦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便為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路途。每個行走在荒原中的人們,都將天堂視為自己靈魂的終點站,他們拼盡全力地向著自己的理想與幸福奔跑,卻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風景。但是迪倫和崔斯坦卻是個例外,在荒原中,迪倫遇見了男孩崔斯坦,他的笑容令人內心寧靜,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測。最重要的是,無論發生什么,他都會陪伴在她的身邊,不離不棄。她的靈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經保護過的靈魂,即使自己身處險境,依然對世界和他人充滿好奇,富有同情心,還有只屬于少女的嬌羞與悸動。兩人在荒原中相依伴行的故事是整本書中最溫暖的一段:他們從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戀,像一對兒真正的小情侶一樣聊天、心動、爭吵、擁抱…這一切在危險的荒原之中顯得那樣彌足珍貴,仿若時光靜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間。再遠的旅程,終需有一別。兩株剛剛萌發的愛情幼苗,被一塊看不見的帷幕阻隔在冰冷的兩個世界。
地獄、荒原、天堂,擺渡人引領的是人的靈魂,而指引擺渡人來領航的,卻是我們自己,修己才能渡人。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測的黑水,而這個神秘的靈魂擺渡人也可以自我投射、設計和歷練。人生總有困難或挫折,命運的惡魔時而也會光顧,面臨艱難的選擇,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壁壘,而是我們心底的勇氣和善念遭遇毒手。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了自己的擺渡人來引領自己,每個人的荒原最終也只有自己改變自己、自己陪伴自己。漫漫人生路上最好的擺渡人往往也是不斷修煉的自己。自助助人、自渡渡人,我們堅信:充滿著對愛善的向往和信念的恒持,奇跡終將會出現,孤獨、怯懦、恐懼與擔憂的人生荒原將被堅定地拋在身后!
《擺渡人》這本書值得大家悅讀和深省,但愿能引起您的共情!
讀擺渡人讀后感 7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01、這是封面上的話,也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我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一個人。吃飯要一起,去小賣部要一起,生怕別人說:你看那個人,連個朋友都沒有。后來慢慢地成長,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只能一個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無論父母,戀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柴靜說,“孤獨,是一個人的骨頭。”每一個靈魂孤獨地在這世間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于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聲鼎沸,卻更加悵然若失。
有人問我,“你說,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孤獨嗎?”我一時默然。其實我遇到過。一盞寒燈,窗邊對坐,酒慢慢地酌,話慢慢地說。可是每一句話都那么沉重,那么深刻,問的是直達靈魂的問題。你問的那么誠懇,他想的那么認真。于是你驚訝的發現,這茫茫人海萬千靈魂之中,面前的這個靈魂好像無需多言,他自會懂你。
我當然明白,這有多難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語言者無二三,我想這話說的是對的,但并不一定悲傷。史鐵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運設計》,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好運,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會感到快樂與幸福嗎?未嘗苦澀,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難并非沒有意義。至少它會讓你懂得苦難本身,以及經歷過所帶來的自信和閱歷。就像爬山,沒有經歷漆黑的夜與痛苦,又怎會涌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剎那的激動。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從生那刻就決定了,終將一個人面對死亡。可是,在這孤獨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會交匯,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獨的路程,共同度過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語言者有二三,何其幸運。
02、崔斯坦對迪倫說:“我,是你的擺渡人。”
荒原,這個故事發生的'場地,這個讓人瑟瑟發抖的神秘地域。正如擺渡人崔斯坦介紹的,“荒原位于兩個世界的中間,每一個靈魂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荒原里之所以出現狂風與暴雨、陽光與草地,其實就是你內心的映射。”
我后來很偶然的機會,意識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或許世界的樣子,取決于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爾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擺渡人的任務是引導靈魂通過荒原,讓他們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路途上充滿了魔鬼,稍不留意他們便會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萬劫不復。崔斯坦擺渡過很多靈魂,有時候自保經常會占上風,所以有時候靈魂會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這個靈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犧牲自己也要護她周全。當迪倫看著他青一塊紫一塊的出現,眼淚終于忍不住奔涌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抵達邊界,迪倫轉過身來,“我愛你。”她本來想著有一大堆的話,可是似乎沒有意義。崔斯坦猶豫了,他知道自己無法跨越邊界。迪倫成功之后,應該他們應該就沒有以后了吧。
如果告訴她真相,崔斯坦確信她是萬萬不肯走的。對不起,我很抱歉。能自渡者方能渡人,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不惜一切重回荒原,這是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僅僅為了這份感覺,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不計代價,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即便這個世界再好,只是沒有你,我無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側,手放在膝蓋上,注視著她。“嗨。”“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唇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
讀擺渡人讀后感 8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克萊爾麥克福爾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派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節架構中飽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貫穿著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擺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舉摘得多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愈小說。
該書講述了一個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單親女孩兒迪倫,在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的旅途中因火車事故喪生,靈魂漂泊,在擺渡人的帶領下穿越了荒原,卻又返回荒原尋找她的擺渡人,最終帶著擺渡人回到人間的故事。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誰是誰的擺渡人呢?
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的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燥,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這樣一個女孩兒,好像一直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孤獨而又無助,讓人倍感憐惜。迪倫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她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兒的身影。男孩兒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男孩崔斯坦引領著迪倫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一路上他淡淡地回避著迪倫的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她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迪倫在與惡魔搏斗時,發現身體奇怪的表征,才逐漸意識到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在一次次的危難中,自卑軟弱的迪倫開始變得勇敢堅韌起來,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愿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情竇初開的女孩兒,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盲目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他送女孩兒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己,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勝恐懼。迪倫不愿意在時間靜止的另一個世界孤獨的等待,她決定即使萬劫不復,也要重回荒原尋找崔斯坦。以前閱遍人間生死離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靈魂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生活的熱情向往。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女孩兒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回歸人間。
通讀全書后你會發現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自己也要勇敢的跟著愛前行。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的人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這是一種超越感情的大愛,不僅僅有感情,更有對生活的熱愛。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兒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兒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的經歷,成長自己的心靈。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認識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假如我們的內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也正因為有他們,內心的荒原才會開花。正如書的封面上寫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讀擺渡人讀后感 9
《擺渡人》是一部心靈治愈系的小說。起先,看到書名時,我還以為擺渡人的意思僅僅是在船上,拿著船漿,在河上渡人過對岸的人。看完了整本書才明白,“擺渡人”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那個默默為你指明前進的道路、帶你經歷挫折與坎坷的人。
在《擺渡人》中,迪倫是一個15歲的單親小女孩,生活一片狼藉——母親對她總是愛理不理的,在學校里同學經常捉弄她,唯一談得來的好朋友也因為轉學而離開。這一切的一切讓迪倫悲痛萬分。于是,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可是,路上突發事故,一車子的人不幸身亡,而她的靈魂還存活在。她的靈魂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驚恐地發現眼前是一片荒原。從這時候開始,她的靈魂便遇到了她命運的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不是人,也并非神,確切地說,他的正職是將死后的人的靈魂穿過有魔鬼撕扯的荒原平安送達天堂。但是,迪倫并未發現自己死了,相反她以為崔斯坦要帶自己去找人救援。在荒原上,迪倫和崔斯坦度過了重重困難,擺脫魔鬼的糾纏,崔斯坦一直保護著迪倫,支持她,安慰她,幫助迪倫渡過難關。漸漸地迪倫喜歡上了崔斯坦,但崔斯坦有著自己的工作,他還要去保護更多的人,盡管這樣,崔斯坦還是喜歡上了這個他一直保護著的女孩。終于,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命運還是殘酷地把他們兩人分開了。執著的迪倫就是不相信命運,于是,她又踏上了可怕的荒原,與崔斯坦一起回到了現實,永遠幸福下去!
書中的情節一波三折,一次次經過荒原,進入木屋,又一次次從木屋出來到下一個站點,把我帶入一次次的驚險之中,我的心情被著故事的情節撥動著。迪倫的堅定執著,崔斯坦的勇敢無畏,讓我無比佩服。書中有一句話令我難以忘懷——“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引人深思,生命長河中,總是需要有一個人,為我們指明一條前進的.道路,幫助我們去做出選擇。
記得小時候,我和奶奶一起住在鄉村,那時,我還十分的內向,不太愛交朋友。有同學來找我玩時,我總把他們排斥在外。可是,當我看到同學們開開心心地玩在一起,有說有笑時,我又十分羨慕,心中也渴望融入他們的世界里。奶奶見我那副樣子,輕輕地笑了笑,拉著我走到后院,倒了兩杯茶,一杯給我,一杯自己拿著。她讓我聞聞茶香,和藹地摸摸我的頭:“孫女,知道這茶里面加了什么嗎?”我聞了聞茶香,又噘了一口,細細地品著,可卻不知道茶里加了什么,只覺得這茶比往日的香得多,我心中充滿疑惑:“奶奶這茶里面加了什么啊?”奶奶語重心長地說:“這茶里面加了菊花,加了菊花的茶比一般的茶都要香,但是,并非所有的菊花都可以入茶,只有開得好的菊花,被蜜蜂和蝴蝶精心采過了花粉,才可以成為入茶的菊花。你現在就像那未開好的菊花一般,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讓蜜蜂和蝴蝶進入你的世界,你就無法體會到友誼的珍貴與快樂了!”我萬分震驚地看著奶奶,奶奶的話如同警鈴一般,驚醒了我這個沉睡在夢中的人,我心中的霧霾一下子被奶奶揮去。“我孫女會有好多朋友的!”奶奶笑著提醒我。
現在想來,我才明白,奶奶就是我那時候的擺渡人,在我孤獨無助,沒有朋友的時候,是她為我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讓我打開了自己的世界,愿意讓他人進入我的心中。現在,我已經結識了不少朋友,也漸漸明白了友誼的可貴。
記得我曾經聽說過這樣句話:“上帝在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靈魂順利找到回家的路,便給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當我們孤獨無依的時候,身邊總會出現一些人默默幫助我們,悄悄給我們力量,陪著我們一起經歷挫折與磨難,他們就像崔斯坦保護每一個靈魂到天堂一樣,他們也一路地保護著我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擺渡人”,感謝他們的傾心幫助與關心!
讀擺渡人讀后感 10
《擺渡人》看似講述了一個以女孩迪倫和擺渡人崔斯坦為主角的愛情故事,但其實不然。如果不把這本書當成單純的言情小說,而是深入理解其飽含的深意的話,這其實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書。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確喪,學校里唯一的朋友離開,母親的不理解和叱責,同學的嘲笑和欺辱,一個人默默吞咽孤獨與不被重視的苦澀。有一天她興沖沖地坐上火車去看從未謀面的父親,卻不幸成為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生還的乘客。死去之后,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作為擺渡人,崔斯坦必須護送靈魂穿過人間和天堂之間的荒原,這篇荒原是靈魂的心像,擺渡人必須保護靈魂不被惡鬼抓走,在經歷一系列坎坷之后,將靈魂送入天堂,即靈魂想要的“家”。
在歷經一切艱辛后,崔斯坦讓迪倫感受到了被重視和被關愛的滋味,世界給了她一個光明的窗口。在這期間她不斷的成長,甚至敢于面對內心的恐懼,敢于追求生和愛,最終獲得新生。在這中間,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到達了天堂后的迪倫仍然不顧一切地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將崔斯坦帶回了人間,成為了崔斯坦的靈魂擺渡人。看完這本書后,我想說的不是崔斯坦和迪倫的愛情,而是他們愛情故事中所體現出的人生道理。
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小內心世界,書中天堂和地獄之間的那片荒原,是人心的映像。荒原是由你的際遇,你的成長環境,你的感受所成就的,是晴空萬里還是傾盆大雨,是一馬平川還是山路泥濘皆由我們自己決定。就像我們的生活和人生態度只能由我們自己決定,他人只能影響,不能替我們決定。我們每個人都在獨自經歷著自己人生的荒原,畢竟靈魂只能獨行,親人,朋友,這些人只能陪伴你一段距離,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只有你自己才能擺渡自己。
你生命中的靈魂擺渡人是誰
崔斯坦作為靈魂擺渡人,他的工作日復一日,不斷重復,其實是極其乏味無聊的。但是他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靈魂充實了他的生活,就像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人,譬如我們的家人朋友,他們或許渺小而微弱,在宇宙中他們也許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是平凡世界中獨特又平常的存在。但他們影響著我們的內心,他們讓我們的靈魂變得豐滿而充實。每每想起他們,就會覺得心中溫暖而又有力量。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曾經遇到的和未來會遇到的人,都是我們這一段人生的靈魂擺渡人。他們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因為他們的指引和鼓勵,我們才有在這荒原上繼續前行的'勇氣,雖然我們獨自經歷著這荒原上的一切,但因為他們的陪伴,我們并不孤單。書里面最后一句話”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讓人淚目,我們雖獨自經歷黑暗與光明,但總會有人在原地等候。心愛的朋友和摯愛的家人永遠都在這里,在我們的心中。“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勇于打破既定規則
崔斯坦作為靈魂擺渡人,一生的職責便是護送靈魂到達天堂,從未想過為了愛放棄職責的后果會是什么;到達了天堂的人從未想過離開,只有迪倫想要原路返回,再次經歷黑暗與磨難,只為尋找自己的摯愛。這得感謝她求助的人沒有告訴她不能這樣做,而是給了她嘗試的機會。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被條條框框限制住,所有人都在勸說我們不要打破規則,但沒有人告訴我們打破規則后會怎樣。總要有人敢于邁出第一步,我們要勇于嘗試,勇于打破迂腐,陳舊的規則,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就像書中的那句話一樣”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值得“。簡單概括一下讀完這本書后的感受,就是:我的內心已經很就沒有過這樣溫暖又略微酸澀的感覺了。最后,我想告訴大家。不要被網上對這本書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蒙蔽了眼睛。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知道。不要因為大多數人的評價而否認自己的真實想法,并不是跟隨大眾才是對的。感受本身就是自私的,不需要迎合他人。
讀擺渡人讀后感 11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于把《擺渡人》這本書看完了,感覺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震撼心靈,但還是堅持看完了,原以為就是單純的講述擺渡人帶領靈魂走向未來,指引方向,帶著走出困境,看完后發現這也是個跟愛情有關的故事。講述了迪倫在去探訪生父的火車途中遭遇車禍,意外死去后遇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擺渡人崔斯坦的引領下走過茫茫荒原的過程中,她逐漸變得堅強,勇敢,他們從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戀,到最后在崔斯坦的幫助下到達了天堂,在女孩踏入優美的天堂之后,失去了愛人陪伴的她不愿留在這個世界獨活,愛上一個人,心便有了棲息的地方,即使知道回去的路有多艱難,這一次,她也要義無反顧,她定重返危險的荒原,尋找深愛的擺渡人,而這一次,迪倫卻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兩人相約一起回到現實世界,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境,當我們遇到各種挫折困難,落魄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很多的惡魔圍繞著我們,攻擊著我們,無情的嘲笑我們的無能無力,挑釁著我們脆弱的決心,或許有那么一刻鐘,我們被這個世界嚇呆了,我們都希望能有這么一個人能指引我們,幫助我們,帶我們一起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我們的親人,愛人,同事,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有可能是我們的擺渡人,他們或許都曾經帶著你走過一段迷惘困境,但是到最后你會發現,其實真正能讓你走出困境的只有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心靈最終的擺渡人,最終戰勝心魔的只能是你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是擺渡人,在生活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可能是他人的.擺渡人,但更是自己的擺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迪倫從小父母就離異了,父愛的缺失讓他對父親很是想念,希望自己能與父親見面。對孩子來說,家庭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家就是他們的安全屋,當他們在外面遇到風雨時,家就是他們的避風港,就是他們心靈棲息的地方,可以阻擋一切的魑魅魍魎,但是多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離異就是家的碎裂,他們會缺乏安全感,會找不到可以躲雨的地方,你會發現無論你給予他多少愛,都無法彌補那份缺失,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你沒有信心,沒有辦法與你的愛人一起牽手度過余生,如果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那又何苦讓孩子來到世上。
我們還要勇于去嘗試,勇于改變,也要多為自己想一想,要勇于為自己未來踏出第一步。崔斯坦一直以來都在重復著做一件事,就是帶著死去的人去往另一個世界,從來沒想過打破規則,沒想過讓自己到現實世界里去,直到迪倫來了,喜歡上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子,在迪倫的帶領下,他終于有勇氣跨出了走向現實世界的一步,真正相愛的人是可以跨越生死的,真正好的愛情是可以互相成長的,是愿意為對方去改變,愿意與對方一起打破規則,不管前面有什么困難都會一起克服,一起攜手度過的。
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內心的景象。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加倍地讓你體驗。在我們這一輩子,可能會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難題。幸運的話,你會遇到自己的貴人,幫助你擋住魔鬼,引領你穿越人生的荒原,讓你渡過難關,走出泥潭,走向天堂。但更多的時候,沒有人會幫你,你只能靠自己去解決,做自己的擺渡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堅強,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改變目前糟糕的現狀。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回,你又愿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自己。
讀擺渡人讀后感 12
讀《擺渡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里縈繞,我也一不停地問自己,誰是我的擺渡人呢?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的故事簡單:女主角迪倫是一個15歲的的少女,單親、內向、敏感、聰明,常常將自己彩色的夢想藏在心中,因為現實生活總是充滿灰暗與不堪。痛苦中的迪倫因與從未謀面的父親通話,瞞著母親選擇獨自一人踏上尋找父親的旅途,但是因為火車在穿越隧道時發生了車禍,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黑暗。當迪倫不顧一切地爬出車禍的隧道,一路往前奔跑時,在隧道出口看見了等待“她”的男主角—崔斯坦。在無奈的選擇下和崔斯坦一路前行。一路上,迪倫一直以為自己是車禍唯一的幸存者,她不知道她其實是這起事故的唯一遇難者,并且她的靈魂已經脫離肉體,而崔斯坦是他的靈魂擺渡人。靈魂擺渡人的工作就是幫助“她“穿過一片充滿危險的荒漠到達靈魂應該棲息的彼岸,在那兒每個靈魂才能停止游蕩而正常的生活。然而,穿越荒漠的必經之路充滿未知、艱難、還有與惡魔的斗爭。迪倫需要在崔斯坦的帶領下與荒漠中各種攝取靈魂的惡魔們進行斗爭,并且在夜晚來臨時必須趕到安全屋躲避,如果一旦失敗,迪倫的靈魂將永遠沉入地獄。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在充斥著恐懼的趕路時間里,迪倫的天真、執著和努力吸引著崔斯坦,讓崔斯坦逐漸拋開那個冷漠的靈魂擺渡人身份。而迪倫也慢慢意識到自己對崔斯坦的依賴與日俱增,對崔斯坦的愛也悄悄萌發。并且通過多日的相處,彼此的信任也給予對方一次次的勇氣和力量抵抗魔鬼的多次的襲擊,用盡全力保護著對方。相攜相伴的兩人就在穿越荒漠到達靈魂棲息地的邊界時,在滿懷對新生活的憧憬時,迪倫才知道崔斯坦只能在荒漠里待著,因為靈魂擺渡人的身份是崔斯坦不可擺脫的宿命,因為他需要在荒漠里繼續引導一個又一個的.靈魂。而此時,迪倫也才發現,即使穿過荒漠,跨入棲息地,自己還是只能與孤獨相伴。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荒漠
書讀到這里,也快接近尾聲。迪倫和崔斯坦在荒漠上的經歷有如意識中的幻覺,只能出現在回憶里!然而,終于回到舒適的生活中的迪倫卻選擇離開棲息地回到荒漠,冒著靈魂被惡魔吞噬的危險一路逆行尋找崔斯坦,只因意識到離開崔斯坦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并且在他人的指導下,迪倫重新回到荒漠,找到崔斯坦,打開荒漠的大門,讓靈魂回到自己原本的身體里,并重新回到現實世界。在歷經了千辛萬苦后,迪倫終于與崔斯坦相見,并且用愛鼓勵崔斯坦選擇相信能夠回到現實的可能。為此,崔斯坦懷著對迪倫的愛和信任,做出一次次嘗試,哪怕因此受到懲罰而失去生命也在所不辭。
故事的結局完美,回到迪倫出車禍的隧道,迪倫在醫生的搶救下蘇醒,并且在隧道出口崔斯坦出現了,彼此相認。
砥礪前行,到達彼岸
合上書,封面上方淡淡的一排小字“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這也是崔斯坦對迪倫說過的一句話,讓我也心生共鳴。是呀,書中的他們彼此對對方的愛,成為信念,并化為荒漠上的一顆明星、黑暗中的一盞燈,支持著彼此戰勝對未知的恐懼與不可對抗的困境,甚至與死亡,讓他們選擇逆行而毫不猶豫,最終一起開啟了幸福的大門。
人生自苦常迷惘,抬頭望月長嘆,前路太渺茫,人心難測,斷舍離,如夢,悵。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找到信念,找到屬于自己的擺渡人,砥礪前行,到達幸福彼岸!
讀擺渡人讀后感 13
昨日臨睡前看了一篇文章,讓我重新拾起了寫讀書筆記的想法。摘取一段:
問:一直宅在家里看書是否可行?
答:你必須保持入和出平衡。
你不輸出,等于沒有輸入。
直到開始輸出的時候才發現,以前所謂的度過根本就是錯過,所謂的宏圖根本就是執念。
跟知識的邂逅就跟談戀愛一樣,沒有什么命中注定,能做成的事,能讀精的書,很少是從計劃表中出來的。以為看完豆瓣上評分8。8以上的書和電影機就會成為大牛嗎?
圖樣圖森破。
因為不論知識還是經驗的獲取路徑,永遠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時間和理論的往復折返。靠直線獲取的總是費效比最高的。就像你可以背大英百科全書,然而卻并沒有什么卵用。
于是,決定開始嘗試著有意識地去記錄一些讀書感受了。有些凌亂。
最近看的2本書是《擺渡人》和《島上書店》。我看書一向很雜,但是大多數時候是以娛樂為主,因為喜歡故事,所以看的書中通常以小說,或者回憶錄為主。這兩本書是一起買的,只是網上很多推薦書單里有,就買下了,擱置了一段時間,就完成了閱讀。
我算是比較喜歡買書,不論盜版或是正版,書頁質量好就行,不論價格高低,只要讀了就覺得沒有浪費,總是要吃飯的,總是要吃零食的。
我覺得可以把兩本書放在一起說,因為以我的文學修養來講,這兩本書于我而言只是2本比較暖的小說而已。后來在網上問了下讀過這兩本書人的感受,發現其實跟我一樣的人還不少。主要是我幾乎覺得文字有點晦澀,我一直以為是翻譯的問題,不過后來有人告訴我說,這兩本書要有一點外國文學底蘊的人看了才能有更多共鳴。
好吧,我丑還我有理了。
拋開文字上的晦澀不流暢,《擺渡人》和《島上書店》給我感覺還是很溫暖的關于愛的故事,因為愛,我們變得勇敢和堅強,因為愛,我們變得不一樣。
我很喜歡這樣的落腳點,因為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作品,中國人很喜歡把一個人的崛起歸功于某一次巨大的災難和挫折,在主人公跌入谷底后逆襲成功,結局恨不得把這些災難或者敵人神話成幸福成功的必備神器。殊不知,還有很多人在被那些挫折打垮后從此一蹶不振。
這兩部作品,如出一轍更加強化了愛存在的意義,讓我感受到的主人公變得堅強和勇敢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時候一開始其實并不是有意義的,只是出于本心去做這件事而已,然后不小心就邂逅生命的向日葵,讓陽光灑向了主人公原本有些灰暗的生活,至少因此變得有勇氣和堅持去爭取生活欠我們的各種可能。
《擺渡人》的主人公迪倫的改變是因為在充滿艱險的走向不知道是天堂還是地獄的途中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因為不能忍受不能再見到心愛的人,她重新踏上了這段路,去尋找愛,尋找另一種未知的可能。
《島上書店》的主人公AJF的改變是因為收養了一個被遺落在書店的'小姑涼,那時的他妻子離世,他日日買醉,不諳世事。小姑涼的到來讓他不得不開始好好生活,他重新愛上了一個好女孩,雖然最后還是患癌去世,但是自己的妻姐和警察朋友繼續經營了他的書店。延續了他的理念“沒有書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一個書店”。
其實蝴蝶效應并不僅僅是適用于那些壞事情,對于最后皆大歡喜的美好也一定是這樣的,從你本心的第一個動作開始,一件影響另一件,才會最后成就我們期盼的皆大歡喜,這樣的美好帶有更多的驚喜,帶有更多喜出望外。這份收獲,就如AJF后來收獲了愛情、親情、友情、尊重是一樣一樣的吧。
那些做成的事,那些精讀的書,從來不是從計劃表里出來的。
比起那些多么感人肺腑的愛情勵志故事,這樣的娓娓道來,這樣的理所當然是不是更接地氣,更有共鳴。
同類型的小說還有《一個人的朝圣》。
讀擺渡人讀后感 14
擺渡人崔斯坦在向15歲的女孩迪倫介紹自己時說,“我是擺渡人,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擺渡人,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書。
15歲女孩迪倫在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的路上,火車發生事故。“迪倫,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為此,早早等候在發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擺渡人崔斯坦帶領她的靈魂穿過荒原,到達一個崔斯坦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靈魂們稱之為“家”。
印象深刻的是關于“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間,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于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在這個地方發現你已經死去的真相,然后無可奈何地接受。”行走其間,食腐者、惡鬼會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于荒原是什么樣子,完全由靈魂的心情決定,靈魂心情愉悅,荒原的天氣就艷陽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會多云而陰沉。“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一樣的。當你從隧道出來的時候,你估摸著這幾離阿伯丁還有一半路——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一個偏僻、多山、荒涼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這個樣子。你不喜歡鍛煉,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個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你生氣的時候,這里就陰云密布,狂風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陰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說里關于世界維度的布局是真的。誰又能確定,此時此刻,此地此處,不是荒原呢。我們懵懵懂懂地來到這個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長,至于要到哪里去,誰也說不清楚。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挫折,誰又能確定不是食腐者、惡鬼在作惡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被食腐者、惡鬼拉入了水底呢。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觀、樂觀,誰又能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順利地、心情愉悅的走過荒原,惟有愛的支撐。所以,靈魂的擺渡者,就是愛。和彼此相愛的人一起,走過寒來暑往,迎接旭日陰云,荒原也沒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盡頭,竟會舍不得離開荒原。因為,只有在那里,才能和愛人在一起,才能體味到彼此支撐、彼此眷戀,才能時時刻刻看到對方。在那個所謂“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會有,唯獨沒有愛人,于是你決定重新回到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也就是愛人。
在那個所謂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里。例如,二戰期間被上司槍斃的'士兵喬納斯——“我活著的時候總是想買輛車”,于是他在自己的“家鄉”斯圖加特,開車、修車,“現在我可以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盡管我覺得不管我對它做什么它都會跑起來,但我還是喜歡假裝這一切跟我有關系。我從荒原穿過來看到它的時候簡直太激動了……”在喬納斯走過荒原的時候,很平淡,十八歲就被槍斃了,他還沒來得及體驗愛情,于是車是他的最愛。我猜想,喬納斯在荒原行走的時候,應該很無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應該是寡淡的。還有,伊萊扎,那個告訴迪倫關于回去的秘密的、“在這里已經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搖椅上輕輕搖晃著,等待著,“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來陪伴我了。”可是,誰知道呢,誰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時會不會發生意外,誰知道她的丈夫在抵達“家”的時候,會不會選擇來見她。她“在這里已經很久了”,也許,上面所說的那些“誰知道”已經發生了。然而,她就是那么等待著,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找自己的愛人。因為,她怕,她問迪倫的話,就證明了一切——“你寧愿讓自己的靈魂灰飛煙滅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而是這些靈魂自己束縛住了自己。”
迪倫勇敢的邁出了那一步,并最終與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也許沒有“家”美好,卻能和愛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讓我們勇敢愛。面對愛,敞開心扉。面對愛,勇敢一些。
讀擺渡人讀后感 15
自從讀了《擺渡人》這本書之后,我便開始后悔了,后悔自己為什么不早點讀這本書。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麥克爾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曾被翻譯成不同文字在世界上33個國家出版。英國報刊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是一本心靈治愈系小說,也是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學里被同學們嘲笑的女孩——迪倫。她的母親是一所醫院的醫生——瓊。瓊與丈夫在迪倫五歲時離了婚,所以迪倫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見過她的父親了。終于有一天,迪倫從母親那兒找來了父親的電話,答應父親星期六去他那兒呆上一個星期,去陪陪他。就在去往父親那里的途中,迪倫不幸遇到了兩列火車之間的車禍——兩輛火車相撞了。而不幸的迪倫因為被一個胖女人壓著身體,所以成了這列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逃生出去的人。
迪倫的靈魂離開了身體。當她終于走出火車車廂時,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只有十六歲大小的男孩子。男孩說,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于是,在抵達安全屋的一次次困難經歷(也就是多次遇到魔鬼)中,迪倫與男孩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可是,擺渡人的任務完成了,要趕著去接下一單了,所以,在消失之前,他給了她一個吻。迪倫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出來了,把迪倫帶到了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地方,這里保存有所有靈魂及他(她)的擺渡人的.記錄。最后,迪倫去了一個德國士兵那兒,從他那里知道了靈魂回歸尸體的方法。可是,迪倫并沒有那么做。于是,那個擺渡人又回來了,勸她回去。而這本書的故事到此也結束了。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感慨萬千,也深深體會到了不少人生哲理。是的,這是一本治愈心靈創傷的書!
讀擺渡人讀后感 16
讀完了克萊兒的《擺渡人》,我受益匪淺。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看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眼前只剩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有個男孩,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那個男孩——崔斯坦,她的擺渡人,帶著她穿越荒原,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迪倫知道了剛剛發生的一切。在這短暫的時間里,他們由陌生到熟悉,有熟悉到相知,由相知到相依,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的兩個人,走到荒原的盡頭也相約一同走到那一端——那個所有靈魂稱為“家”的地方,但崔斯坦明白,他不可能去到那里。迪倫到了那里沒有看見崔斯坦居然就毅然回到荒原,去尋找她的擺渡人——崔斯坦,抱著萬劫不復的決心,奇跡出現,兩個靈魂如愿以償。迪倫找到了自己所愛,也找到了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
穿越荒原的過程中,迪倫看到了其他成千上萬的.靈魂,它們面前都有個光球——它們的擺渡人,引導著他們。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不缺少這樣的光球,那光球或許你已經遇到并且在他的引導下走到了人生的開闊地,或許你還未曾遇到過,不過不用慌張,努力堅持,你一定會遇到引導自己走出低谷的那顆燦爛的光球。
在我度過的13年時光里,我也遇到過不少將我從錯誤或失敗的深淵中拉回寬闊大道上的光球。
我的外公,他不厭其煩的教導我要做一個好學生,不要學壞樣,告訴我“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時有余”的人生標尺,讓我平穩的踏上了人生的漫長旅途。我的爺爺,他仔仔細細地評價我交給他的作文,毫不留情的指出我的不足,讓我更加努力鞭策自己寫出更有文采更具魅力的文章。我的媽媽,她在忙碌中抽時間不斷督促檢查我的學習,講解人生道理,告訴我需勤奮學習,珍惜每一天,要我時刻記住:進入狀態,學習就是享受;心情浮躁,閑著也是痛苦。我的爸爸,時常給我講解和分析數學和物理知識點。還有我的老師,我的同學們,他們無形或有形中,在無意或有意之中讓我成長,讓我不斷進步……
《擺渡人》是一個史詩一般的動人故事,是《三十九級臺階》和《指環王》的綜合之作,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驚心動魄,回歸人生,引人深思。不僅教我們成長學習愛,也引導我們尋找自己的光球,并讓我由衷的感謝他們。
讀擺渡人讀后感 17
擺渡人,兩部全看完了。擺渡人:引領各自負責的靈魂穿越荒原走向靈魂最終的歸屬地。
第一部中,擺渡人崔斯坦與其負責指引的靈魂迪倫在穿越荒原的途中歷經種種磨難,并互生好感。最終崔斯坦選擇放棄了擺渡人的職責,跟隨自己負責的靈魂迪倫穿越回了人世,做了回凡人。并因此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彼此無法分離。
第二部中,擺渡人蘇珊娜見認識已久的擺渡人崔斯坦與其靈魂迪倫成功的離開荒原,穿越回人世后,也有了要跟隨崔斯坦一起做回凡人的念頭。因此決定利用其負責指引的靈魂杰克,并跟隨杰克一起成功穿越回了人世。兩人之間同樣產生了一條隱形的紐帶。
擺渡人崔斯坦與擺渡人蘇珊娜跟隨各自的靈魂穿越回了人世后,荒原與人世之間留下了一個破洞,給荒原中的惡魔穿越到人世大開殺戮留下了機會。
審判官降臨,先數落擺渡人崔斯坦的種種罪行,崔斯坦與審判官約定,給三天的期限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并修補好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與迪倫一起踏上消滅來到人世的惡魔與修補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途中,遇上了另一擺渡人(相識已久)的蘇珊娜與杰克。
起初蘇珊娜對崔斯坦謊稱是跟著崔斯坦與迪倫的那個留下的破洞一起穿越過來,之后不得不坦白,自己利用靈魂杰克穿越回來并留下了另一個破洞。最終在四人的努力下,把所有穿越來到人世的惡魔消滅并修補好了兩個荒原與人世之間的破洞。在此過程中,蘇珊娜意識到自己只是崔斯坦相識已久的朋友,而迪倫才是崔斯坦真正的靈魂伴侶。
三天期限到,審判官再度降臨,同樣的數落擺渡人蘇珊娜的種種罪行,蘇珊娜無可辯駁,而杰克選擇離開蘇珊娜(離開的結果意味著選擇死亡)。
審判官最終判決,讓蘇珊娜回到荒原,重返自己的崗位(相當于死刑判決)。并說:蘇珊娜與杰克之間的紐帶是黑色邪惡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成。而崔斯坦與迪倫之間的.紐帶明亮、凈朗,閃著光芒,不愿將這光熄滅。假如今后還有任何惡鬼出現在此地,并要崔斯坦與迪倫來善后。
讀到最后,筆者想起了兩只狼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爺爺與孫子們圍爐夜話,老爺爺說:“孩子們,在人們的內心深處,一直住著兩只狼。這兩只狼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戰斗。一只是惡狼,它代表著畏懼、虛偽和謊言;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著勇敢、誠實和愛。”在這部小說里也訴說著相同的觀點。最終擺渡人蘇珊娜因自己的私欲,把自己引領的靈魂一并帶入了歧途。在慶幸著崔斯坦與迪倫美好的結局時,對蘇珊娜與杰克的結局感到惋惜…
讀擺渡人讀后感 18
“如果命運是一條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還未翻開書之前,我印象中的擺渡人是傳統意義上撐著雙槳,用漁船載別人渡河的人。但看了此書后,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擺渡人是“陰間使者——黑白無常”的一種存在,他們的任務便是帶著死人的魂兒向閻王爺交差。這樣奇幻的構思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一口氣讀完了它,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構思可謂是別出心裁了。
“如果我是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本書中的主人公迪倫去探望父親的路上不幸死去了,能看見的只有那個男孩崔斯坦,她一心只想回到列車上去,但崔斯坦卻催促她前進。最終,在遭遇了第一次魔鬼的侵襲后,迪倫從霍斯特口中了解到實情,她并不是唯一的幸存者,相反,她是唯一死亡的人。去往地獄的路上,迪倫和崔斯坦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迪倫的關心讓崔斯坦對她產生了好感,兩人暗生情愫,也正是因為這些情愫,讓到了安全地帶的迪倫毫不猶豫地在“生命”和愛情中選擇了愛情,不畏懼死亡,重返荒原,只想要和崔斯坦在一起。也許是上天被迪倫的勇氣感動了,也許是崔斯坦擺渡的靈魂滿了數,兩人都變回了人類,結局是兩人在現實中見面了。
在整個故事中,我和迪倫一起經歷從“生”到“死”,從“荒原”到“安全之地”,書中生動的描述讓我身臨其境,在荒原的夜幕到臨時,我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想著他們會不會被魔鬼捉住,下一個安全屋能夠保護他們嗎?小時候經常幻想人死后是什么模樣,懷有對鬼神的敬畏之心,看著電視中的孟婆湯、奈何橋,十分好奇。
不忘這本書的簡介上寫著: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愈小說,令千萬讀者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但故事的發展一直很平緩,雖然新奇,但沒有感受到治愈、救贖,直到迪倫毫不猶豫地回到荒原,擰開了門把手,看到她深愛的崔斯坦和傷害她的.惡魔,她義無反顧,一路沿著來時的方向,向未知探索而去。我明白了崔斯坦一路對迪倫的保護,使她不被魔鬼吞噬,是對迪倫靈魂的救贖。迪倫不畏懼未知與困難,義無反顧地回到荒原,只為愛。她的愛同樣治愈了崔斯坦,讓崔斯坦有了去往迪倫的現實生活中的想法,兩人雙雙回到人類世界是最為圓滿、令人期待的結局。
回到現實,我不禁深思,曾經閱遍了生死近乎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跳出自己一遍又一遍往返的荒原,向愛人的世界走去。迪倫同樣從一個自卑、軟弱的女孩開始變得勇敢,打破常規,不限于安全之地,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在日復一日、完全復制的生活中,早已經忘記了那個有遠大夢想的自己。曾經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而今早已習慣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其實只有突破限制,才會有更好的自己,就如同擺渡人美好的結局一樣,我們的夢想也會是美好的。
讀擺渡人讀后感 19
"保護每個靈魂,讓他們平安無恙。"這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中崔斯坦說的一句話。正是這份職業感,使命感,讓崔斯坦無論在怎樣危急的時刻都保護著自己護送的靈魂到彼岸,然后目送那個靈魂消失,又重新開始下一個靈魂的護送。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相當一部分老師都是像崔斯坦那樣的認真負責的護送每一個生命。在正道語群里,群主李華平自費籌建十個群,招募部分無私奉獻的老師,借助互聯網讓很多老師成長起,他們就是"崔斯坦"我入群幾年,幾乎每周都能在群里學到新的知識,了解當今教改信息,掌握新的教學辦法,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于我說正道語群功不可沒。特別是群里的開嫻老師讓我特別佩服,制作海報,聯系名師講座,還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守在群里傳道解惑,正道群耗費了她很多寶貴時間,但她依然樂此不疲。
我身邊的工作伙伴也是一個個的"崔斯特",最難忘的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學校里有很多民辦教師,他們在學校里有繁重的教學任務,那時候幾乎低段都是包班,家里還有繁重的田間任務,放下本拿起鋤頭成了他們的常態生活,那個時候我們有農忙假,一放假老師們就投入到搶收搶種的辛苦工作中,學生忙完家里的活還會自發帶著鐮刀到老師家去割稻子,笑聲順著豐收的喜悅飄得很遠,汗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紅撲撲的臉蛋上還粘著些許稻草,豐收的田野總是那么讓人陶醉。老師們農閑也要忙田間管理,但是他們沒有因為繁重的農活就荒蕪了學校的一畝三分地,他們辛勤備,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放學后還得去走家訪……
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家遭火災,老師帶著學生救火,捐助,讓家長感動的流下了淚水。可以說為了學生,老師真的做到了盡心盡責,但問心無愧,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敬重。今天的老師依然在教育這塊清貧的土地上耕耘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位支教老師用國學詩歌開啟著學生的靈魂,護送著他們走出大,走出自己靈魂的狹隘。每每在工作疲倦時,被當今社會教師的現狀感到無奈時,我總會想起他們,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又讓我重新昂揚的站在講臺上。
老師是學生的擺渡人,父母也應該是孩子的擺渡人。在《向幸福出發》有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她叫李尚容,小小年齡的`她在國學的染缸里浸泡很久,拿出就是妙語連珠,語驚四座,很自豪她有一位優秀的擺渡人,成功的護送她到人生的另一個港口。
子女也應該是父母的擺渡人,有一句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什么非要等到"不待"才養呢?其實只要你能養的時候就去養了,能盡孝心的時候就盡了,才不會留下人生的遺憾,至少少一些遺憾,因為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平安無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的擺渡人,所以做好本分,牢記崔斯特那句話:保護每個靈魂,讓他們平安無恙。這樣才能有一種使命感"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們的需要。"自己才會更加的尊重自己,強大自己,做好"擺渡人"
讀擺渡人讀后感 20
《擺渡人》,一部關于心靈探索類的小說,一個關于愛與選擇的故事,也是一個15歲的小女孩經受痛苦與抉擇而成長的故事。
迪倫,本書的女主角,在踏上火車去尋找與母親離異的父親之前,她的生活孤獨且毫無規章。母親的瑣碎安排、閨蜜凱蒂的突然轉學、一群只會嘲諷的同學以及心中的荒誕夢境,這一切壓迫得她無法呼吸。
曾經父親給予她的溫暖,不停地浮現在她眼前,單親家庭所缺失的情感讓她無限渴望,而身邊所發生的事更加讓她懷念從前。此時的她是如此渴望父親的溫暖,渴望遠離此時此刻正在經受的磨難,而父親的存在就猶如一盞大海上的孤燈,散發著溫暖,吸引著孤獨而又飽受折磨的迪倫。終于,她下定決心,去尋找父親,懷著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去尋找心中的光。
然而人生中注定了充滿波折與意外,在去往尋找父親的列車上,意外發生了。那樣的突如其來,讓她在面對意外時毫無反抗之力,忽然之間走向了更加晦暗的世界,靈魂漂流到哪里,哪里就是荒原。
上帝對所有人都抱有仁慈,他希望為每一個孤苦無依的靈魂都能夠尋到去往天堂的路。為了避免靈魂在荒原沉淪,上帝為每一個靈魂都準備了一個陪伴者,引領他們尋到正確的方向,而陪伴者就被稱為“擺渡人”。而在迪倫之前,每一個行走在荒原的靈魂,在明白自己的處境之后,都執著而堅定地向著靈魂的終點前進,向著天堂腳步不停。
荒原的存在,更像是每一個孤苦無依的靈魂的內心,當他們逝去,靈魂便必須通過內心的考驗,才能去往天堂。所以,悲傷、歡喜,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在這個世界呈現給你的靈魂,它可以是狂風驟雨、陰云密布,也可以是燦爛溫暖的陽光,照著你一路前行,去往天堂的荒原,就是死后你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自己曾經走過的.路。
迪倫初入荒原,她的靈魂擺渡人則早已經等在那里,就是崔斯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碰到那個一定會碰到的人,不早不晚,命中注定。他的笑容帶著一種讓人心情寧靜的力量,而他站在那里又透著一股神秘莫測。然而無論如何,在這個舉目四望只有荒蕪的地方,崔斯坦給了迪倫一種渴望已久的安全感,即使他們是第一次相見,可雙眸對視時,已經注定彼此在生命中的意義。她相信,無論發生什么,他將會一直陪伴,不離不棄。
在荒原這個孤寂而冰冷的世界,他們共同抵擋來自惡魔的襲擊,堅定地攜手走過危險的沼澤地、不知名的湖區,在安全屋短暫的落腳休息。迪倫的靈魂與崔斯坦之前所遇到過的靈魂都不相同,即使身處險境,依舊對世界與他人充滿著好奇,富有同情心,還有只屬于少女的情懷。
在荒原上相互攜手同行的故事是本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體現溫暖的一段。兩個人從陌生到逐漸熟悉,到相互愛慕,到像真正的情侶一樣。這一切是如此的珍貴,讓人感受到即使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可只要有人相互攙扶,相互安慰,依舊可以充滿希望。
然而旅程便是旅程,注定了會有分別的一天,而剛剛萌芽的愛情也轉眼之間就被拆開,離散在兩個世界。迪倫去往天堂,生者對逝去之后所唯一渴望到達的地方。可是這樣一個地方卻并不是對所有人都一樣,迪倫的心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被崔斯坦所填滿,也許有你在的地方才是天堂。迪倫所渴望追求的情感是每一個生命中所不可欠缺的,之前是父親的親情,如今是崔斯坦的愛情。可是去尋找崔斯坦的代價是再一次去面對荒原,迪倫義無反顧,她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來追尋心中的愛。
就如迪倫愛著崔斯坦,崔斯坦也早已沉浸在迪倫的美好之中,他依舊是曾經那個盡職盡責的靈魂擺渡人,可他的內心卻已經被迪倫所填滿,愛情總是那樣的不期而至,在不知不覺中,原來已經深深愛上你,不可自拔。可對于崔斯坦來說,他更是一個堅守崗位的擺渡人,這樣一份感情令他心動,卻也只能壓在心底,他缺乏去勇敢追求的勇氣,將所有的感情都封存于內心深處,擺渡人此時成了崔斯坦的枷鎖,鎖住他追求愛的腳步,一如生活中我愛著你,卻總會因為一些原因,只能將愛留在心底。
雖然崔斯坦的愛情被迫封存在內心,但他卻不知道愛情又會給予迪倫怎樣的勇氣,不知道迪倫已經下定決心,即使在孤寂冰冷的荒原,只要有著他的陪伴,也可以從容面對所有。
愛情所給予人的勇氣是無窮的,至少對于迪倫來說就是這樣,她可以離開人人所向往的天堂,去追尋自己內心真正的方向,她用自己的勇氣與對崔斯坦的愛,舍棄了美好而又虛幻的天堂,只想要心愛之人的陪伴。所有愛著的人啊,都在默默地努力著,期待著能夠有一天牽著他(她)的手,去經歷這美好也同樣有苦難的世界,一如曾經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你是我的軟肋,也是我的鎧甲。我可以為你遮風擋雨,也為你奮斗到能為你遮風擋雨。
當迪倫踏出天堂的那一步,曾經需要被崔斯坦所守護的迪倫已然改變成能夠獨自面對危險的姑娘。兩人的角色也已經發生轉換,曾經崔斯坦要送迪倫去往所有靈魂的圣地,而今迪倫為了心中所愛義無反顧地轉身。是的,也許共同穿越荒原的歷程,就是迪倫成長的過程,崔斯坦帶著迪倫行走荒原的過程,并不僅僅是引領著迪倫前行,更教會了迪倫如何去愛,即使崔斯坦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擺渡人,一個擺渡靈魂,一個擺渡愛情,那么究竟誰才是誰的擺渡人呢?也許是崔斯坦的職責所在,需要引領著迪倫去往天堂,然而正是這樣的偶然的相遇,加上長時間的相互堅守,產生了這樣美好的愛情。而這樣一份愛情,更需要去用心守護,迪倫正是完成了自己的成長,勇敢地跨出了追尋自己的愛情,守護自己的愛情的那一步。
迪倫用靈魂的不斷追求向每一個渴望愛情的人傳遞著一種力量,所有的愛情都需要勇氣去表達,而獲得這種勇氣的過程也同樣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所有的美好,都可以自己努力面對困難,鼓起勇氣去追求。
讀擺渡人讀后感 21
看完整本小說,我認為迪倫是個單純善良,但不缺乏勇氣的女孩,正是她的堅持,她才能和崔斯坦來到同一個世界,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照亮我們的一面鏡子,今天的我們總是在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試問一下,我們又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了?為實現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像崔斯坦那樣沒有選擇,沒有目的地活著,我們的夢想或許只會被我們埋進黃土里。我們在被迪倫感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著面對挫折和困難,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我們今天在抱怨人際關系越來越復雜的時候,我們也要敲開心扉,問問自己是否真心對待他人了,也要問問自己這個人值得你那么付出嗎?當我們還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多多想想面對惡魔的迪倫,這個15歲的女孩都能從容面對,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能打敗我們。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云,金色的陽光從烏云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這個封面似乎是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書中講述著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學,加之和母親關系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脫離這種生活現狀。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只是世間有種奇妙的事情被稱之為意外。當迪倫從出事的火車艱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文章開頭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迪倫內心長期缺乏愛意滋潤而產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蕪感、無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嶇的山路和各種可怕的沼澤,還有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時而出現的如同潑倒了的墨汁的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這些皆由迪倫的思想控制著。縱然她自己也不愿承認,縱然這些因素讓她的靈魂之旅變得更加坎坷,她也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些都是她內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內心如何,都會投射出來,成為她的路,成為她路上的所有。有時候在想,如果迪倫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這趟擺渡之旅也定能陽光明媚些、鮮花燦爛些了。
在故事接下來的旅途里,他們之間的感情隨著共同經歷越來越多的艱難險阻而發展得百轉千回。他們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識,漸漸地相知,甚至到最后的相愛,這是著著實實打破了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界限。在安全屋,迪倫要求崔斯坦讓她再看看外面那些靈魂們,還有多少在天黑前沒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過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讓迪倫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擺渡人和靈魂。她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擺渡人懷里驚恐萬狀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幫助那個擺渡人,崔斯坦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個靈魂只能有——個擺渡人。迪倫不忍心看著小女孩被魔鬼們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開魔鬼們對小女孩的糾纏。為保護迪倫,崔斯坦身上多處受傷,他發現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膚,沒有恢復到原來是樣子,而是開始腐爛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親人,也就是在這個分界線,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
倔強的迪倫不是去找尋自己去世的親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擺渡的名單,她試圖找到他曾擺渡的那個士兵,并由他帶領找到了這里最古老的靈魂,她想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她不顧別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
她是幸運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她多么希望把崔斯坦帶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復始地擺渡著靈魂,重復著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方式。小說的最后一幕兩人回到了人類世界,在迪倫靈魂回到自己身體的時候,她放開了崔斯坦的手,醒來后她感到她整個人都不好,渾身劇痛,嘴唇干裂,她如愿的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后悔松開了崔斯坦的手,卻看見向她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說:原來你在這里。
我相信人有靈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死后,還要領受艱難的跋涉,才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相信愛情的力量,也相信在未來的某—天,我也會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愛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愛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還是真心的祝福他們能永遠相愛。
【讀擺渡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擺渡人》有感04-28
讀擺渡人有感09-09
讀《擺渡人》有感-初中讀后感02-15
《擺渡人》讀后感10-22
擺渡人讀后感10-21
《擺渡人》讀后感10-28
《擺渡人》的讀后感02-11
讀《擺渡人》有感[優]11-11
擺渡人讀后感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