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鄉土中國》有感【實用】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鄉土中國》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于斯,死于斯。”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以此向我們展開,同時也以這句話作為結束。我們每個人都從鄉土中走出,最終也將回歸這片土地中。社會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科學,費先生在向我們展示整個中國背后的社會圖景時,同時也在給我們傳遞著在平時生活中為人用到的道理。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而一般提到某國的語言,我們腦中自會聯想到該國的文字。顯然,語言和文字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費先生在“文字下鄉”一篇提到了環境影響鄉下人之間的交流,使語言的作用要大于文字。處于現代社會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交流用到的方式和工具也愈來愈繁雜。手機的出現似乎讓我們不必開口說話就能表達自己,文字的作用也已經很明顯有大于語言的趨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在說話,你卻在玩手機。”人與人之間交流出現了障礙,而這障礙卻是科技發展的結果,我們不由得感嘆這之間的矛盾。手機出現的環境下方便了我們之間的交流,卻又同時影響著語言的發展。我們說不識字的鄉下人是“愚”的,那么他們為什么不能認為將時間花在這塊“方磚”上,用這塊“方磚”交流以至于不會說話的我們“愚”呢?況且文字和語言兩者在生活中應是不可分開的,文字所表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需要語言來與之互補配合。文字是現代人的工具,我們本來就比他們多掌握一門交流的工具,又有什么理由將“語言”這個工具還給生于鄉土社會中的祖先呢?走出鄉土社會的我們,即使處于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也絕不能被環境左右,丟下這門工具。
現代生活下的我們,每一刻所接觸到的外界是復雜的。而為了應對這一環境,我們要記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這些都是為了生活。而“生于斯,死于斯”的鄉土社會中的人卻不盡然,他們所需記憶的范圍和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是不同的。除了關注自己那“一畝田,三分地”,他們還能去觀察自然,于是便有信天游這一類充滿著鄉土與自然結合的氣息的民謠。而長期處于忙碌生活的我們,只看見自己要看的,只去記憶自己需要去記憶的,至于要看什么要記什么則由自己選擇,選擇的依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生活無關的,我們不去關心,我們熟視無睹,于是我們開始感嘆自己的忙碌,自己的累。
“詩和遠方”,身處生活的“圍城”的我們心念的似乎只是“遠方”,卻渾然不注意身邊的“詩”。陶淵明的生活方式,相信會有很多人覺得有詩意,是他們心中的“遠方”。但當讓你放下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去過這種有著“鄉土味”的生活,又會有多少人能灑脫地離開呢?那么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同時,去開拓一下視野,去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好好享受這片刻“詩意”,再耐心地鉆回泥溷里去。走出鄉土社會的我們,依然要好好去品味土地給予我們的“詩意”。
我們是土地的孩子,我們生于這片土地也終將回歸于這片土地。我們已經從鄉土社會中走出,但我們不能忘記這片土地留給我們的財富。愿這深沉的大地,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