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一篇一篇解讀統編》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一篇一篇解讀統編》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會喜歡什么樣的課堂呢?
我想“引人入勝”是不是更確切?
怎樣才能“引人入勝”呢?
假如是一堂語文課,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詞語,教師能夠結合人物、故事、詩詞、文章、字源,就像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了一下關鍵詞,所有與之相關的條目就都羅列了出來,再經過智能的篩選、歸納、融合,把最精華最出彩的部分提煉出來,呈現出一場精彩紛呈的精神盛宴。這樣的課堂才更能引人入勝吧!
要想呈現出這樣的課堂,我們要靠什么來實現呢?我想就應該是——讀書。廣泛的讀書,深入的讀書,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充實我們的學識儲備,提高我們的授課技能。
打開《一篇一篇解讀統編》這本書,我最先拜讀的是其中的《一封信》借助設計,實現目標一文。
文中指出的,從寫作求真,寫作的獨立精神,寫作的情感表達三方面來分析課文中兩封信的內容讓我倍受啟發。雖然是低年級的課文,但是其文章的寫作意義始終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的,所以在課文分析的過程中要更多層面的的深入的去欣賞和理解。比如從寫作的精神獨立方面來看,第一封信完全是露西自己寫的,全程獨立完成,沒有輔導,也就是不被干擾的。而第二封信則是媽媽和露西“一起重新寫”的。這封信,實質上成了“媽媽給爸爸的信”,僅是借露西之手書寫。所以,信中到底表達的是誰的意思?誰的情感?父母在寫作時介入的方式和程度,還真值得考量。為什么要干涉兒童的獨立表達呢?為什么要“變著法兒”說呢?這樣的層面的確也是我們需要更多的去考量的!
從教學層面來講,也許學生會喜歡第二封信,但又不得忽視第一封信的優點。此時,通過教學設計,既給予學生自由表達、評判的權利,又能順利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第二封信中語文內涵,領悟教學意圖,抵達教學目標。設計,能實現自然引導,理性喜歡。教學,就是帶著學生一路賞讀,最終抵達。
無論是賞析課文還是教學設計,要想達到深層次,能夠真正深入淺出,讓學生津津有味的學到知識,體會情感,理解文章。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抵達教學目標,就需要老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和更高效的教學技能。
而實現這些的途徑就是學習和讀書!
深入的讀好書,深入的思考問題,把自己的實踐和讀書思考結合起來,把讀書和思考所得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印證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是否有更好的效果。學會反思,不斷的實踐,從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我想,這就是讀書能夠帶領我們到達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