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用]《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那日,我徹夜通讀《追風箏的人》,一顆被觸動的心在不停掙扎,跟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迫切想去撥開云霧見青天。讀罷,我膜拜于作者對人物心理刻畫的筆觸,更沉思于種種人生成長的感悟。
次日,當我走近世界地圖前,找到書中提到的阿富汗各個城市地理方位的那一刻,注視良久,仿佛哈桑和阿米爾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
在哈桑身上,我看到了純粹的真善美,一片凈土、一腔熱血、一如明媚的陽光;在阿米爾身上,我看到了懵懂童年里的彷徨與恐懼。總覺得,全書中最悲憫的人物非阿米爾莫屬,一出生便失去了母親,終身都在爭取父愛,他那些所謂的“錯事”難道不正是源于愛的缺失和不完整嗎?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卻要一個孩子擁有超越常人的成熟與勇敢,這本身就是無稽之談。我想,只有拉辛汗懂得,正如他信中所說“親愛的阿米爾,但別忘記,事情發生的時候,你還只是個孩子,一個騷動不安的小男孩,當時你對自己太過苛刻”。除此之外,拉辛汗還鼓勵阿米爾寫作、呵護了阿米爾閃光的才華,也安撫了阿米爾二十六年極度自責以致逃避的靈魂。
其實,《追風箏的人》更多地讓我看到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完整、健康且正能量的家庭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以及無限的勇氣,當然滲透其中的是父母的陪伴、傾聽、理解以及鼓勵。雖然哈桑沒有完整的家庭也依然充滿正能量,但那更偏向于忍辱負重的成熟與樂觀,如果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不知這是否應該屬于生存的本能。那么,阿米爾最終的救贖真的來自自己嗎?不,我覺得阿米爾為帶走索拉博而與阿塞夫搏斗的激烈時刻并不是關鍵的轉折點,阿米爾真正被救贖的力量源自背井離鄉后與父親的親密生活以及與索拉雅的甜蜜幸福,那是溫暖歲月中滿滿的愛,唯有愛與陪伴才能給人力量,并且無可取代。
記得前不久,向一位老領導請教育兒經,她寫下了一句話“教育無他,唯愛與陪伴”,字里行間飽含著母親對兒子的無限信任。我想,這不是一種簡單的加法或乘法,應是母子之間一種強大的心靈傳遞,而這種傳遞又深深融入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也許僅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一個擁抱,足以滋養著一顆成長的心。
我忽而明白,世間的教育無國度、無年代,但原有定數,走向成功的路上,一定開滿了千千萬萬朵愛之花,似陽光、似甘露,讓一切的未知、一切的可能變得如此美好更值得追尋,值得“為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