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血玲瓏》讀后感(通用)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血玲瓏》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想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疾病。盡管我認為《血玲瓏》的情節過分虛構,但它對愛情與親情等倫理道德,人性的復雜和超越性等主題的探討讓我印象深刻。
夏早早,12歲,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卻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白血病,幾乎沒有治愈的希望,聰慧的她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我不想躺在泥巴里”,從她稚嫩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令人心疼。卜繡文,一位偉大的母親,一個商界強人,但為了夏早早,主動投入匡宗元——不僅是她的商業對手,還是數年前侵犯自己的惡人——的懷抱,如此的作踐自己,也許支撐她的就是對夏早早深厚的母愛了吧。
書中引起我思考的主題就是醫學究竟需不需要人文關懷,這個具體的度又應該在哪里。“醫生不愿意同自己的病人建立過分親密的關系”,近幾年頻發的醫患矛盾也讓人心越來越冷,醫生要保護好自己真的很難。但是身為醫學界泰斗的鐘百行,提出殘忍的“血玲瓏”方案,意圖讓卜繡文再生一個孩子,把她的骨髓移植給夏早早,甚至說出“醫學的道路是無數的病人用鮮血鋪就的,醫學容不得太多善心”。鐘百行的冷漠讓我感覺他并沒有把病人當成真正的人,一切只是他獲取名聲的工具。
醫學必然是需要人文關懷的,鐘百行的學生魏曉日最終覺醒,反抗自己的導師,愿意給予一個新生命應有的尊重,小說的最終以一個戲劇性的夏早早自殺結尾,讓人心里很難受。身為一名醫學生,我也終究會走上臨床,或許也會碰到身不由己的時刻,也會碰到不少醫患矛盾,但我一定不會像鐘百行那樣拋棄自己“人”的部分。特魯多醫生言“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醫者應該給所有的病人和家屬身為人應有的體面和尊重,珍視生命,關愛病人,具有人道主義精神,要將預防疾病、驅除病痛作為自己的終生責任。
我也在想,要是醫學能有更大的進步與發展,這些痛苦也許會被減少甚至消除吧,畢淑敏寫下這篇小說,不僅是在探討人性,還是在呼喚醫學的進步,讓更多的人為醫學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