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仨讀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我們仨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我們仨讀后感范文1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于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么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致的溫暖,伴隨著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于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么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著急地喊著錢鐘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回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鐘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了然于心。
在這么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里,女兒圓圓是非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著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我們仨》上,無論是他們的照片、詩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摯和感動,細細地翻過一頁頁,心中似乎已被填滿了。
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點滴滴卻是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關于我們仨讀后感范文2
最近買的書里出現了一本《我們仨》,我反應了一段時間才確信自己早就讀過。是在大學的圖書館里讀的,因為讀的貪快了,所以對內容的印象就不太強烈。何況楊絳先生晚年的筆調如此散淡。后來讀她的《干校六記》也是這樣的況味,你想,要把那段蹲牛棚的日子寫出點《浮生六記》的閑散來是要如何的豁達。我更早讀的是她的《洗澡》,幾乎與《圍城》是姊妹篇,當時只覺得楊絳與錢鍾書當真是天生的一對。愚夫愚婦是羨慕不來的。
我記得《我們仨》一版20xx年出來的時候十分暢銷,我正在念高二,我的.歷史老師李舒熱愛閱讀,她最先從席殊書屋買來推薦給我。我當時還嫌此書太過暢銷——我向來不讀暢銷書。后來此書降溫了,降溫以后才能看出來究竟是不是經典。我想我是太年輕了,我若是老了再看這書,一定泣不成聲。如今再翻看,隔了五六年了,激起的情感就不大一樣了。
開頭一句:“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這就是人生了。結尾如泣如訴,真有明代散文的功力: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么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中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關于我們仨讀后感范文3
讀楊絳《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我被作者真摯的情感所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歷歷在目。他們三人作為高等知識分子,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有著正常人的生活與喜怒哀樂。中國知識分子“不忮不求”與世無爭孜孜以求的嚴謹治學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的很濃厚。
錢鐘書是我最鐘愛最尊敬的大知識分子。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買下來了,有空的.時候就讀一讀。雖然有些讀起來比較費事,但我還是很樂意去翻一翻的。記得當時的《管錐篇》是我30歲生日時,我讓妻子給我買的禮物,至今還在書架上整齊的碼放著。我很驚詫于他讀書的廣博與駁雜,中外知識與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無,信手拈來,全無絲毫的別扭與不適。以后,凡是有關錢鐘書的傳記、逸事我都愛看,并且做了很多筆記。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樣讀書、治學的。我的書架上還有《錢鐘書與西學》、《錢鐘書傳》等。因為喜歡錢老,自然“愛屋及烏”:喜歡他的夫人楊絳的作品。
楊絳老先生懷著深深的眷戀,回味著他們一家的幸福生活。在《我們仨》里,作者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我們仨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們仨作文03-20
我們仨經典語錄02-25
《我們仨》閱讀心得12-25
我們仨散文欣賞09-11
我們仨讀書心得優質文章我們仨的讀書心得09-29
《我們仨》讀后感10-08
我們仨讀后感10-21
《我們仨》讀后感10-19
我們仨讀后感11-28
快樂的我們仨心情日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