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詩經有感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詩經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詩經有感1
尋遍所有的名詞,我認為把《詩經》比作為晴朗的夜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而《詩經》中的每一篇則是夜空中最獨一無二的星星。起初令我感到驚訝的是《詩經》中篇目的數量,一共三百零五篇,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獨是目錄中的篇目名稱就已經令我眼花繚亂。可是,與此同時我也發現,在這《詩經》中哪怕是信手翻開的一面,都能體現出它自身的千載獨步的美。《詩經》就如同星星一般數量繁多,但每一顆都熠熠生輝。
在我輕輕地拈起《詩經》的時候,我卻感受到了沉重的分量。這里面的文字已然走過了三千多年的歷史,我不由得對其中所描述的當時的普通生活也產生了肅穆的敬意。所有當時的故事,無論和平或戰爭都在那么一瞬間定格在了曼妙的詩里。也許是口口相傳,也許是用文字記錄下的,但不管是哪一種,最終它們都一起靜靜地躺在歲月里等待著一個又一個人去翻開它們,感受它們的偉大和美麗。《詩經》就如同星星一般沉靜卻又歷史悠久。
“最美不過詩經”這句話相信人們都已有所耳聞。而《詩經》所美之處不僅在于它歷經滄桑的瑰麗,更在于蘊含在其中的真情。
在仔細閱讀了《詩經》中的幾篇名作后頓時百感交集。例如《蒹葭》用了起興的`手法,描繪出了一派朦朧的場景,但這其中表達的情感卻是非常強烈的。雖然關于其中的感情是有爭議的,有尋求所愛慕之人一說,也有追逐理想與追求一說。可是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它所表現出的執著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再例如《關雎》、《漢廣》等,它們都是用最柔美的語言匯編而成,但卻表達出了最迫切的思念。每一字、每一句流露的都是發自他們的內心的真情。正是這種略加修飾的真情令人感同身受卻又不會感到失去意境。就如同星空一般閃耀動人,卻又令人感到沉醉。
在合上《詩經》的一瞬間我卻又獲得了另一種稍稍不同的感嘆:原來當時的人就擁有各式各樣的細膩情感,包括離別時的悲傷,遇喜事時的快樂亦或是追逐理想的焦躁與執著。而且早在那時,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來使作品變得更加富有藝術魅力。有那么一剎那,我感受到了我與古人是相通的,我與他們都曾觀望過同一片星空。
夜空點點,繁星閃爍。《詩經》也將會像永恒的星空一半,成為一代又一代所流傳的中華經典。
讀詩經有感2
《詩經》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其中有很多的片段值得我們去思考,今天我讀了詩經中的《蜉蝣》有很多感慨想抒發。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是一種很小的昆蟲,他的生命非常短暫,通常只有幾個小時到一周,一般情況下都是朝生暮死。他們在空中飄舞時,姿態優美動人,死后墜落地面,死后墜落地面能積一厚層。因而,這個小東西的死會引人矚目。
讀完這段以后我覺得雖然這首詩很短,但是可以引發我們的思考。相比蜉蝣我們的`一生是漫長的,我們的一生往往有幾十年。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是短暫的,我們也會經歷死亡。在歷史中,我們也許就像蜉蝣一樣短暫。蜉蝣有著美麗外觀,卻抵不過時間的煎熬,我們應該怎樣獨孤我們的一生呢。
阮籍在《詠懷詩》說:“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但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保爾·柯察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那么大的理想和報負。但是在這篇短短的《蜉蝣》里我學到了,我們的人生不能虛度光陰。我們應該把有限的生命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去。
讀詩經有感3
《詩經》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詩經》最初被稱為《詩》,后來又被漢代的讀書人改名叫《詩經》、《詩三百》。《詩經》里的內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詞。《詩經》中的樂歌,主要用途就是作為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娛樂,表達對于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后來,《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
讀了《詩經》這篇文章,令我感受頗豐。我一看到“詩”這個字,就想到了一個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詩句。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表達了他思念家鄉的感情。
從小,我和“詩”就有了不解之緣。媽媽曾經跟我說過,我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媽媽就經常教我背詩,當時是為了讓我多說話。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詩開始有了興趣。上了小學之后,我接觸和背誦的詩歌更多了。有《水調歌頭》、《望天門山》、《馬說》、《愛蓮說》等各種題材的詩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呂老師剛剛給我們介紹的《木蘭詩》了。
《木蘭詩》是介紹弱女子花木蘭替父親從軍的'故事。每每背到“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這句詩的時候,我就能感受到木蘭主動替父親從軍那種孝順之情,令我很敬佩。但是每每背到“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詩的時候,我又感到很心酸。我能感受到,木蘭一個弱女子去替父親從軍打仗,一定很危險,所以時常想念自己的父母。
每首詩都有它自己的寓意,這正是我對詩感興趣的地方。
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所以我以后還要多讀古詩,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文化,長大做個有才華的人。
讀詩經有感4
這是一部研究我國古代最早的文學作品集《詩經》中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的專著,自從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來,涉及這門學問者代不乏人,至于晚近,則此調不彈久矣。
作者胡淼先生是長期研究農學的專家,他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但決不人云亦云,而明確提出了很多的創見。據胡先生統計,《詩經》305篇,有141篇492次提到動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自然現象,可以說是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而這1232個知識點,就是胡先生這部著作的釋讀對象。
《詩經》首篇是人們最了解的《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雎鳩”一般解釋為魚鷹,胡先生認為魚鷹不在河州地區生活,亦非歌手,故“雎鳩”應該是東方大葦鶯。
《周南麟之趾》中的麒麟,常被視為傳說中的動物,或被認為是先民的圖騰,胡先生引用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說麒麟實際上是今僅存于中部非洲一帶的麋羚,古時曾遍布于東亞到西亞及非洲的廣大地區,《詩經》《春秋》和《山海經》等書有關麒麟的記載,表明它曾在我國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繁衍生息過。大約在公元前520年前后,它在山東地區最后消失。河南南陽石橋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有麒麟奔越的優美圖像。
《召南采蘩》《豳風·七月》《小雅出車》中的“蘩”,前人多注為“白蒿”,《中藥大辭典》定為大籽蒿。實際上,蒿是非常復雜的一個混合種群。大籽蒿只是白蒿中的一個種,是旱生性的,而詩中指明蘩是生長在澗和沚的水生植物。因此蘩應該是蔞蒿(水蒿),是一種清香可口的蔬菜,古人譽為“嘉蔬”,既可用于祭祀,也可食用,需要量較大,女子常常成群結隊地去采摘。
《詩經》中的“谷風”有兩種。首先是東風,是一種大中尺度的大氣環流,春夏之期,和潤的東風帶來雨水,有利于谷物生長,《邶風谷風》描述的“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就是這種風。另一種是中小尺度的大氣環流,即山谷風,白天由山腳向山頂刮上山風,夜晚由山頂向山腳刮下山風,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造成強烈的區域性雷暴雨,《小雅·谷風》中描述的“習習谷風,維山崔嵬”就是這種風。注家大多沒有做這樣的區分和解釋。
讀詩經有感5
這是《詩經·衛風·竹竿》里的一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在《詩經》中有很多我喜歡的篇章,如《子衿》。《雞鳴》。《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并不是更負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說并不是很有名聲,廣為人知的篇章。它的詞句也不算最優美的,事實上在《詩經》內的大部分詩句也都偏向質樸清雅。可我依然選擇《竹竿》里的一個短句〝淇水在右〞來作為新摘錄本的題目。
《竹竿》大致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衛國女子出嫁遠離故鄉,她回憶起家鄉的河流,少女時出游的情景,但現在已遠離了這些回憶,只能駕車出游,以解思鄉之愁了。因而我覺得這首詩很動人。那衛國女子懷念故鄉,也是在懷念著故人,少年時玩耍嬉戲的快樂回憶啊,她悲嘆著,許是在嘆時光吧?
我發覺,世人的年華,也終像那條淇水。沿著河畔歡快地跑過去,就再無回來的路可尋了。我們的〝成長〞,也是如此,總會遺失什么寶物,很久很久以后才驚悟沒有好好地揮別。可是沒事的.啊,請你看那〝淇水在右〞。故鄉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于為什么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這是因為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鄉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水以北為左,南為右。〞淇水是向著南方而流的僅管我知道淇水離南城并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并不是真的流到南城來,只是我的一廂情愿罷了。古代,南方是蠻荒之地,而現在我只愿傍故鄉南城而居。
淇水在右,是寄托著我無數想象和美夢,感悟和思緒的詩篇呢,所以我私自決定把它作為我的摘錄本的名字。還但愿原作者不要介意。
讀詩經有感6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初讀詩經,便是從這首《蒹葭》開始的。主人公輾轉難寐,夙夜思念追求著自己心愛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橋,什么也不能阻擋主人公的腳步了。此情此意,純樸真摯,令人不得不為之動容,也讓我們從平庸瑣屑的世俗之中思考著現如今我們缺少的那份純樸的情感,這便是詩經所帶給我的最初的悸動。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計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詩之風,或潑辣,或諷刺,或含蓄,或蘊藉,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詩之雅,或幽怨,或鏗鏘,或清雅,或柔潤,言盡意遠,激蕩心靈。詩之頌,或肅穆,或雄健,或虔誠,或謙恭,回旋跌宕,意蘊無窮。
或含蓄,或蘊藉,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詩之雅,或幽怨,或鏗鏘,或清雅,或柔潤,言盡意遠,激蕩心靈。詩之頌,或肅穆,或雄健,或虔誠,或謙恭,回旋跌宕,意蘊無窮。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詩經》如同黃河一般,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流轉延伸了上千年,不僅澆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潤著數千年來不同階層之人的心田,在文學史和文化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源于歌謠,卻又不止于歌謠,因此,《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之巔。
而今,在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遺失了原本屬于我們最初的那份純凈。言情小說、修仙小說各種網絡文學泛濫,試問,讀之又有何價值?在金錢至上的物質社會里,還有多少人如詩經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是啊,如今我們沒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賦役,沒有了統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我們甚至可以跨域空間和時間,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險阻苦苦追尋,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卻萬水千山對遠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們都不用了......可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里,你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還被你所虔誠地信奉著?抑或是,它已經在觥籌交錯間,隨著碰撞的酒杯聲一起遺落和破碎?
你,還在嗎?
讀《詩經》,使人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獲得寧靜,讓人感受著來自華夏古老大地上的無窮魅力,“最美不過詩經”,而那些泛濫的“文學”,亦不過爾爾。惟愿我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源遠流長,故仿詩經一首,聊以記之。
《凱風》——凱風自南,吹吾棘心。瓊瑰睍睆,古韻長慉。吾自黽勉,待君棲遲。
讀詩經有感7
《詩經。考槃》,隱逸詩的鼻祖,是謳歌士大夫的重要選擇。——。
自古以來,文人往往走兩個極端,一個是當官。第二,仕途受挫后隱居山林,寫詩寫畫,成就較高者著書立說。“達到目標,造福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什么只走兩個極端?因為它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為自己的軟弱,以各種工作為恥?不,不是。看似客觀正確的問題,并不能回答中國傳統學者的骨氣問題。
現在的學者有更多的中道可以選擇:做生意、參軍、自由職業等等。這當然是時代的進步,但是傳統學者總是迂腐地選擇一個極端,他們用畢生的熱情去熱愛和創造的東西。所以其中的佼佼者,不斷登上人類某一領域的巔峰,成為不朽的大師,比如李時珍、曹雪芹,一生只寫了一本書。相比之下,當代著名藝術家頂多算個能工巧匠。
所謂“至善有德,立功次之,言第二”——,即內圣外王,得言。內圣立德,外王鞏俐,實際上并不能推動帝王的仕途,只有推賢之道,才能退而言之。寫書是最后一本,不是后面一本。突然明白了相聲大師馬這個簡單名字的深刻內涵。
“窈窕淑女,君子坦蕩蕩”,“一日不見,如三秋Xi”,“牽你手,與子偕老”。我常常流連于詩經中這些醉人的詩句。《詩經》,名為《詩》,是中國最早的詩集,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詩經》是春秋時期編的,共305篇。詩的形式主要由四個字組成,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美的篇章生動,語言簡潔優美,聲音自然和諧,充滿藝術感染力。
《詩經》中,我們看不到古代人的孤立、愚昧、保守,應該說她的純愛、過人的智慧、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現實的滿足、對未來的憧憬,完全超越了現代性和時空!
讀《詩經》就夠安靜純粹了:《詩經》語言簡單,思想簡單,沒有現代人的浮躁和躁動。看完《詩經》,你會被文中的純粹所感動。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看了幾章,就可以靜下心來,安心學習工作了。
讀《詩經》就夠踏實用心了:《詩經》教會我腳踏實地的走每一步,注意生活中的每一滴,珍惜現在,努力工作,堅持久了就有錢,專心學習就成功。
閱讀《詩經》足以回歸原著:《詩經》就像東方圣經,記錄著農業文明最古老的輝煌。《詩經》里的人住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門前的元夜、山石,都是創作者最原始的作品。人們聽著大自然古老的聲音和人類年輕的聲音,充滿了感激。他們遠離了充滿欲望和擴音器的現代生活。這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讀詩經有感8
《詩經》一文主要講:《詩經》原名《詩》,后漢代學者改稱《詩經》、《詩三百首》。 《詩經》中的內容,也就是歌曲的歌詞。 《詩經》中的歌曲主要用作各種儀式、娛樂和表達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的一部分。后來,《詩經》成為貴族必備的文化素質。
讀了《詩經》一文,感觸良多。一看到“詩”字,我就想到了一首“抬頭看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這首詩是一首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抒發了他思鄉之情。
從小,我就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媽媽曾經跟我說過,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媽媽經常教我背詩,讓我多說話。也許是那時我對詩歌產生了興趣。上小學后,我接觸和背誦的詩歌更多了。有《水調歌頭》、《望天門山》、《馬說》、《愛戀說》等各種題材的詩作。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盧老師剛才給我們介紹的《木蘭詩》。
《花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名叫花木蘭的柔弱少女代替父親從軍的故事。每當我背誦“爺爺無大兒,木蘭無兄長,愿做市里鞍馬,從此為爺爺招兵買馬”的詩句。當我吟誦這首詩時,我能感受到木蘭在軍隊中主動為父親效力的孝心,這讓我非常欽佩。可每每背誦“辭別父母,夜宿黃河邊,不聞父母喚女聲,卻聞黃河聲”的詩句。我又覺得很難過。我能感覺到,木蘭這個柔弱的女人,為父從軍,一定很危險,所以時常思念父母。
每首詩都有自己的意義,這就是我對詩歌感興趣的地方。
孔子說:“不學《詩》,不能言。”所以我以后要多讀古詩詞,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文化,長大做人。
讀詩經有感9
“同學們要多背誦一些優秀古詩詞,長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這句話,是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時說的。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就有大量的優秀古詩詞,是非常喜歡的一本書,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孔子在論語中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說《詩經》是真實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有感而發。《詩經》中大量的詩句,因其美好,豐富,意味深長而被世人不斷引用。
《詩經》的開篇《關雎》,就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愛情詩篇。詩中的男子,遇見心儀的女子,卻顧慮重重,羞于開口。他沉浸在愛的幻想中,這種愛,樸素而純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以求”、“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等成語均出自于《關雎》。相反,《詩經》中的另一篇《氓》,則反映了一個女子剛烈果斷的性格,以及對愛情的失望之情,訴說了婚姻的悲劇。“夙興夜寐”、“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等成語就出自于《氓》。
《詩經》中自然不乏描述戰爭的詩,最為典型的就是《擊鼓》一詩,與“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表達了厭戰的情緒。詩中的'男主人公曾與妻子發誓白頭偕老,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了這美好的愛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多么真摯的承諾,卻只能嘆息“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或許這只是一個士卒的心聲,卻表達出了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安定的向往。
讀詩經有感10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從小便朗朗上口的詩經,為我的童年增添了一點又一點爛漫溫馨的色彩。
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似是目睹了女子在城墻邊守望,日復一日,落花飄零,卻終是等不到心上人的到來,一次又一次的尋找借口,企圖再給自己一些希望,。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起初想著,這是怎樣的深情綿綿,愛之入骨,才能許下終生的諾言,后來才明白,這是兄弟間永不改變的仗義,在最危難的時刻,定下一句永不分離的約定。
一直認為《詩經》就是關于愛情的詩歌,其實不然,世間情有萬種,每一種都是牽絆在心頭,無法替代的.情愫。一句很短,卻是暖入心間的畫,是那逝水額,浮生于繾綣,是窗邊的一縷微風,舒卷起不知幾時散落在天邊的云彩,是那渭水河畔,你翩翩白衣,回眸淺笑的溫柔。《詩經》對我來說就是美的代名詞,用心去感受,用靈去描摹。秋日的午后是一年中最令我沉淪的時光,那時,你總能見到《詩經》中東邊的漁舟燈火,西邊的坎兒井流,梨園里小童咿呀唱著,纖音入云。或是在天邊,或是在夢里。
讀詩經有感11
這是發生在濟水渡口的一個愛情故事。她是一位待字閨中的美嬌娥,他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他們彼此熱戀,奈何一條濟水將他們阻隔在兩岸。海誓山盟,甜言蜜語之后,他們相約“攜子之手,與子偕老”。
而今眼看著匏瓜葉兒開始枯黃,眼瞅著面前的濟水越長越高,眼瞧著正當嫁娶的秋令已經到來,她早早地來到濟水渡口,等候著來把婚期確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卻遲遲不見她心中期待的人兒出現。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她前來的行程?會不會因此而誤了他們約好的婚期呢?焦急中等待著的她不由的在心底提醒愛人“深則厲,淺則揭”,誰如果深的話,你就連著衣裳過,誰如果淺的話,你就提起長衣來過河。總之,無論是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你都要想辦法克服,你一定要來這里把我迎娶啊。因為我在這里翹首期盼,等著做你的新娘呢!
“有彌濟盈,有鷕雉鳴”,眼看著濟河水漲高了,白茫茫的一片,聽著周圍的野雞吆吆地互相叫喚,禽鳥尚懂得在危難中相親相愛,我的心上人你是遇到了什么困難,你為什么遲遲不出現呢?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聽雁鵝聲聲呼喚著雁鵝,看著太陽一出紅濟河,我早早地來到濟河渡口,等候著你來我家確定結婚的日期。眼看著秋已深,冬將近,如果濟水上凍的話,按照這里的規矩,我們便必須停辦所有的嫁娶之事,你怎么能不找你呢?“士如歸妻,迨冰未泮”,你如果有心來娶我,莫等冰封早過河吧。我此刻正焦急地等著你的到來,你怎么還不出現呢?
渡口待渡的人越來越少了,“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好客的船夫招招把船擺,眾人都過河了,唯有我還在癡癡地等候著你,因為我堅信,你終究會克服千難萬險,來到我們面前。所以我堅持要“卬須我友”,我也等候我心中的他過河來把我迎娶。這是多么堅貞的回答!
縱然這渡口再無待渡之人,我也要在這里等候著你。因為在我心中:縱然是春風十里,也遠遠不如等你有意義!
讀《詩經》有感7
“綠草蒼蒼,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靈的歌聲翩翩而至,不禁讓我想起《詩經》。這一本唯美的詩集,就像一位佳人佇立在水中央,是多么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細品呢!
春天到了,芳菲滿園,看那滿樹粉嫩的桃花,我會吟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每當我看到溫暖的太陽與皎潔的月亮,我會吟誦“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每當我在網上看到我的偶像趙麗穎的圖片,我就會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當我看見翠綠挺拔的竹子搖曳生姿,我會想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間,邊塞,都在這本書得到闡述與詮釋。讀這本書,不僅能品最純真的文字,也能窺得歷史一角。
我最喜歡的是《國風·衛風·木瓜》,這首詩令我想到“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從千里送來的鵝毛雖然很輕,但我的情誼是重于泰山。而《木瓜》中送的雖然是比鵝毛重的木瓜、瓊琚,但表達的思想是一樣的:“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盡管朱熹說這是寫愛情的,但我覺得這是寫友情的。這讓我回憶起我小學時代的一個好閨蜜,自從我們成為好朋友后,她時常送禮物給我,而我只回贈過兩次,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的友情,因為禮物只是我們友誼的一種見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里都喜歡牽掛著彼此,對彼此的情誼是重于泰山的。現在的我們,盡管不在同一所學校,但我們依舊有聯系,友情的溫度并沒有下降。
詩經不僅讓我體會到友情的珍貴,還讓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傾城傾國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讀了這幾句詩,我仿佛看見了莊姜從書中走出來一樣,舉止端莊優雅,相貌沉魚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無窮。還有《國風·陳風·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將我帶入一個靜謐的情景,皎潔的月亮,向大地撒滿銀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風撩動她的頭發,步態輕盈,讓男子“勞心悄兮”。
《詩經》還描寫了勞動者的疾苦,《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這也許也道出了許多現代人的心聲,哪個人不需要為生存奔波?只不過有的人干了一輩子,還是要起草貪黑,生存的很艱難。每次看到清潔工早早的出現在街道、小區,到晚上還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就會感嘆:生活艱難!在這個世界上,哪個人會一勞永逸呢?同時我也想到日夜為我們操勞的父母,他們不僅要養育我們,同時也要辛苦地工作。我們不應該嫌棄父母這樣那樣,而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才對呀。“肅肅宵征,夙夜在公”不正是許多父母的寫照嗎?我們有什么理由指責、埋怨我們的父母呢?
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這一季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其中我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爭議:主持人龍洋在形容一對革命中結緣的老夫婦時,用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在《擊鼓》中意為:“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情誼。但現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愛情的。有網友在底下評論,既然現在都是這樣理解了,主持人用這句話也沒問題吧?我倒覺得理解詩經就該理解它原來的意思,不該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義、情感。讀《詩經》是為了什么呢?不僅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為了真切、正確的感受,書中的那一段歷史不應誤解它原來的意思,應還原它原本的美。
讀詩經有感12
最好的時光是什么?是在晨曦中享受初夏的美好,是在午后時小院中愜意的品茶,是在一個個寧靜的夜晚中靜靜與書中的人物對話,與我而言,最美好的莫過于在一個暖意、花香交織的清風中讀一個無傷人事、只關風月的老故事,就這么猶報琵琶半遮面地款款而來,悠悠地走進你的夢,緩緩地打動你的心,直叫人憶起那些繾綣千年,氤氳萬世的舊時光。
初讀《詩經》,是在一個雨夜。淅淅瀝瀝的雨聲伴著若有若無的蛙聲,伴著沙沙的翻頁聲,時間仿佛靜止,又仿佛是不愿打擾這樣美好的時光,所以故意輕著腳步,屏著呼吸悄悄溜走。偶有生僻的字詞不解其意,想要起身翻字典,卻發現從不礙事,那看不懂得,一定是最妙的,一定是不需要解其意便懂其情的。我仿佛看見,千年前的一群古人,留些吶喊的、呢喃的、低語的話下來。時間一次次精簡又精簡它們,歲月一回回流傳著又流傳著它們,它們在蜿蜒曲折的歷史長河里丟失著,散著,激蕩出一層又一層漣漪,一朵又一朵浪花,直到傳到今天我們手里。傳到我們手里這些,代表的是幾千年來人們共同的熱烈、共同的躁動、共同的思想。因為沒有共鳴的話和片段都已經在千年的歷史中打磨掉了,留下來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了兜兜轉轉的歲月和細細密密的時光的推敲,都是人們心靈深處最能認可的、最能回味的感情。我忽地就感受到了它的巨大魅力,這些詩歌從來沒有唐詩的慷慨激揚,沒有宋詞的婉約秀麗,也沒有元曲的清新動人。它有的',好像只是古老的故事和歷久彌新的感情罷了。它從來沒有華麗遲早的堆砌,只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故事,可這些故事里的情,又何嘗只是三言兩語講得請的?
讀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就仿佛看到夜色闌珊,明月當窗,月光如水般悠悠灑在房檐上,也冷冷清清灑在女子美麗而憂傷的臉上。那雙幽深的眸子里,一定不只是剛撫完琴卻無知音欣賞的遺憾,還有著深深刻進骨子里的思念。思何人?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心里都明白,這,是真摯的感情,是純粹而動人的,或許我想這就是詩經的迷人之處吧。
讀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時,就忽然被深深的感動了。這是多么高尚的愛國精神啊!什么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心心念念到極致恐怕也就是如此吧。此時此刻,他一定正在騎著戰馬,馳騁在沙場上,那種氣勢令人震撼,那種精神令人感動!讀久了,會讓它享受豐富的文化盛典,使你更加明智,更加自信從容的面對世界,因為它,我變得更加優秀了吧!
每每回味起詩經,就想到曾經看過的一條微博,曾經有一句這么形容它—仿若山間溪泉,潺潺自流,新妍明麗,悠雅清揚,經卷翻覆之際如見清露被初陽照耀,邂逅這一抹盈盈閃映著的翠色鮮亮。仔細回想起為什么獨愛詩經?因為它有經歷時光風霜后的厚重,有經歷歲月滌蕩后的自若,它使人快速成長,內心澄靜,通情達理 它會細膩到讓你感動到直掉眼淚。
這就是詩經,它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穿越了千年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想緊緊的抱緊它—我人生的引路人,我的精神食糧,我最真摯的朋友,以至于我百轉尋之,只為以筑固舊夢。
讀詩經有感13
??愛情,飽含著人間真情的至善至美。它的生命流程與人類歷史一樣深厚、一樣悠久。只要人類還在不斷發展延續,愛情就將生生不息,連綿不絕。古往今來,愛情令多少人幸福歡暢,又使多少人為之癲狂、痛苦、悲傷,因而也就成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名人雅士爭相吟誦的主題。愛情詩和愛情本身一樣,青春永駐,萬古常新,如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是以愛情詩為其最重要組成部分。《詩經》成書于春秋時期,距今約3000年了,它包括風、雅、頌三部分,共305篇,其中愛情詩就有80篇左右。這些愛情詩從文學的角度反映了周代社會男女交往的清純本色,表現出對生命本體的尊崇和對人的個體價值的強烈追求,為中國古代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情感烙印。
??《詩經》時代是中國人的孩童時光。《詩經》中的愛情詩熱烈而浪漫,清新而純凈,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它們展示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純真、最淳樸、最自然、最浪漫、最美好的情感世界,這是沒有世俗的偏見,有的只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詩經》中的愛情往往是簡單的、真摯的、純粹的、沒有雜質,也沒有功利成分。《詩經》中的戀愛男女不會去考慮什么地位、名分、金錢或者是社會輿論的譴責,他們只是帶著對愛的憧憬和渴望去尋覓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相互試探,得到了愛的回應之后,就有了幽期密約,有了錚錚誓言,從此夕陽下,他們如影相隨,共同品味愛情的甜蜜。他們攜手相伴,共同描繪未來的藍圖。這時的他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種熱烈的思念釀出的愛情篇章讓人不覺其苦,反覺甘之如飴。
??相愛的人因愛而結合,因結合而幸福,可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既然相守是快樂的,分離必然是痛苦的,相思的幾多辛酸,幾多痛苦,幾多忐忑……是那樣的讓人黯然神傷。
??可以說,《詩經》里的愛情詩,實際上就是表現了一種對愛的追尋過程,從懵懂愛到初戀、從熱戀到結婚、從分別到思念、從起風波到遭遺棄的婚姻生活的全過程,在《詩經》里的'愛情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廣泛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男女愛情生活的幸福快樂與挫折痛苦。這些詩都帶著春秋時期我國早期社會先民們相對自由的生活痕跡,基本上比較完整地顯現出了愛情生活的真是面目。在《詩經》里,愛的喧囂與深沉,愛的自信與懷疑,愛的和諧與錯亂……種種真摯的情感體驗,由字里行間注入了我們的血脈,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美麗著我們的人生。《詩經》中這些來自遠古的愛情歌唱,在今天仍放射出迷人的性情魅力,他們是一首首歡暢流動的樂曲,天真淳樸,爛漫自由,瑯瑯上口,傳送不衰。
讀詩經有感14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巴比倫的文明早就衰落消失了。只有中國古代文明得到了保存和發展。經過漫長的歷史,今天的中國文化已經形成,所以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國文化的這片無垠的海洋中,有一顆金子閃閃發光,永不褪色,那就是—— 《詩經》。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經集。現存《詩經》詩305首,包括西周初年的名曲和朝廟運動,傳統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期的民俗相對開放,人們普遍用詩歌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所以從《詩經》可以窺見當時的民俗。其中,人們最喜歡的是他的情詩。
《關雎》是一首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為主題的詩,美女是年輕人的好妻子。所以年輕人是“琴友”“鐘鼓樂友”,結果就是“歡迎,睡思”“翻來覆去”。這是對一個男人竭力追求一個美女的描述,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純粹的愛。表達純愛的類似詩詞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也不全是美好的,所以也有像《氓》這樣描寫怨婦的'詩詞。
“昨天我去了易、柳伊一。今天,我來來去去,下雨下雪。道路泥濘難走,又餓又渴。我難過,但我難過。”這些詩來自《采薇》。男人很早就去守邊境,守海關,邊境軍事生活艱苦。生活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更可悲的是無盡的孤獨。沒有同情,沒有關心,沒有家人在邊境的消息,內心空虛!當我終于可以回家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我不再年輕,心情沉重。前幾個字試圖描述他的心情。這首詩表達了廣大邊防戰士的辛酸。
“呦呦鹿鳴,吃野蘋果。我有客人,鼓手吹笙。”這些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都來自《鹿鳴》。《鹿鳴》是一首帶有一定政治色彩的詩。主人對客人或君主表示熱情和感謝,對他人表示善意,暗示著他的忠誠。所以,詩歌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詩經》還有其他話題,這里舉幾個例子。《詩經》具有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社會意義,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孔子曾說:“不學詩,什么都不會說。”因此,教育部門應多將《詩經》中的詩詞以各種形式編入教材,讓學生從小學習,充分了解其深刻的思想內容,提高思想深度。
讀詩經有感15
絲絳拂曳,獨釣河州。
悠哉閑游,天水獨色偶掠鴻雀,傴僂稀往,握刀柄直耍個風響。竹路悠長,遠聞犬吠,少有孩提嬉鬧,寂清無風。走他半里現茅門,少年心性,腕間著力,刀白鋒澤,枯葉早落,唰唰欲折人家桃。
睥睨斬尾蘆渡天遠,間攬長絹緊發,望水江濤引輕愁。挑刀蕩浪水波,幽幽,悠悠。風起微蕭,想來春到。唯見暮浪擊殘,想罷未得心上喜悅,輕嘆岸到村郭。
持劍,擊節疾,拍聲張。轉腕甩花樣,劍光乍泄輕寒,明映燭光月白。叱咤助興,利刃破空突刺,收勢翻身疾轉,點腕左右微動,連綿起勢。斬影連環泄幕光,展騰躍激昂,落地劃作劍弧,凌厲張揚。三疊拍息,驟然收勢。余威震,銀龍吐息歸鞘,之余清鳴悠越。
撇頭忽見那女子身影,白衣同流蘇飛揚,或是偶然遇到露得風姿,倒是見笑。
只有這一眼,忘不了——
在夜深人靜是偶爾想起她,憶起那是全世界的光都匯集的.閃亮——憶起初見時的那一撇,每一處細節,每一處情景,憶起她半遮半掩的淺笑和她逆著光的影子。
輾轉難眠,只知道她是我的光。
【讀詩經有感】相關文章:
讀詩經有感02-02
讀詩經有感范文01-10
《詩經》的讀后感07-20
《詩經》讀后感07-20
詩經讀后感02-14
《詩經》讀后感01-03
詩經的格言11-15
《詩經》——不朽的經典08-05
《詩經》經典名句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