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理想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理想國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想國讀后感1
讀完了《理想國》,剛開始讀的時候其實內心的沖擊和情緒還是很多的。這本書前半部分在用批判性的思維在讀。
首先,明白下面這些,初讀《理想國》的人應該就可以平靜一些了。理想國,它就是個“理想國”,不能夠把它當做現實世界,用現實世界的思維,和普世價值觀等去思考和對待。不用太較真。
也不能認為被冠之“理想”二字就是說明這個國度盡善盡美只是現實中做不到,讀前四章的時候看到有些部分帶有一定的愚民文化,也有完全不符合普世價值觀和人文主義觀點的地方。
所以,在理想國中,不能夠用普世的思路來理解他們的思想,很多都是非現實的一種假設,很多地方的設計不符合人性,有些地方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也有很多地方令人無法贊同。
其次,走進理想國的國度。
理想國中的詩歌,曲調等藝術是被剔除了一些描寫死亡的恐懼,悲傷,痛苦的內容,留下表現忠誠,善良和勇敢等的.主題。理想國所描述的人性被剔除了人性的負面和人性之惡。理想國度的國度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人必須根據自己的性情選擇職業。想要尋求正義,應該先尋求一個國家的正義,然后再尋求個人的正義,先有國后有家。
這些是理想國的設計和藍圖。
其中,理想國中有對救治病人的觀點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相符,與人文主義觀點相駁,認為老弱病殘沒有生存和救治的權利。
也有在后面,關于男女的論述,體現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又實屬難得。
如笛卡爾所說,人們的意見之分歧,是因為我們由不同的路徑引導我們的思想,或者各人的思想不是針對同一件事物的緣故。所以,無論如何,有些地方持著與書中所描述的不同的觀點,引發了我更加深入的思考。
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思考,讀讀《理想國》吧,盡管可能這不是這個符合人性以及真正理想的國度,但是里面也有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理想國讀后感2
《理想國》,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寫的,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這本書講述了柏拉圖對國家的構建、治理和正義。這本書代表古希臘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相對比較理想化的一種社會。
其實我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上學的時候總會聽到關于烏托邦空中樓閣、柏拉圖式戀愛等等關于這本書的一些側面的評論。國家層面的理論,年紀太輕體的我始終無更深的理解,所以分享使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的柏拉圖式的戀愛,當然我也是以這個為切入點的,很多人都以為柏拉圖式戀愛是精神上的戀愛,并無男女之情的愛情。
而我讀完這個部分的時候我覺得柏拉圖式戀愛是,相愛的兩個人思想精神層面高度同步,愛侶之間最害怕的應該是同床異夢,相互猜忌,表里不一,口口說愛你的并不一定是真的愛你,但是從來沒有對你表示愛意的,從不關心你的人肯定是不會珍惜你的人。
在現代物欲橫流的社會,每個都人欲望都很強,我讀完后更向往著這樣的戀愛觀,“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掙錢養家”,這話聽著沒有毛病,可是最后能實現的有幾個人?
想要對方掙錢養家,自己貌美如花,但彼此之間的'思想南轅北轍,這樣的戀愛和婚姻也不長久呀,所以柏拉圖式戀愛應該是兩個思想高度一致的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在生活中相互包容和理解,彼此相互支撐對方并肩而行,舒婷說:"我愛你,也愛你腳下的土地。"的那種境界。
回到最原始的追愛,大家追求的僅僅是一份真摯的感情,沒有外部附加條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并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只是有些時候在追求的過程中,他或她并沒有達到彼此心目中向往的“柏拉圖式的戀愛”僅此而已。
所以耐心等待,會在對時間里相遇對的人,皆大歡喜,遇到屬于你的柏拉圖式戀愛。
理想國讀后感3
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都是持懷疑態度的,懷疑自己是否能看懂。為時兩個星期整整14天才看完薄薄的一本《理想國》,很久沒有花這么長時間看一本書了,但收獲還是挺多的。
首先,豐富了我對正義的認知。在看此書時,我對正義的理解就是正義,無正義本身和正義的表象(暫且稱為表象)之分,我們追求正義,究竟就正義本身,還是由正義所帶來的榮譽、地位、權力?論及正義也僅僅是與道德和法律相聯系,但《理想國》所提及的則包含更多的內容,不僅是法和道德,還涉及了智慧、節制、愛,給我以更全面的了解。正義不單是恪守法律、公正審判;不止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還有明智的認知和判斷、對本性惡的有效節制、對社會、對國家的普遍愛的等等。
我認為,理想國中的守衛者們都是正義的化身。蘇格拉底說,不能用一般人所追求的幸福去衡量比較守衛者的.幸福與否及其程度。構建一個全體幸福的國家,必須要某些公民出讓自己一部分的權利、利益。當然,守衛者也是靠公民來供養的,社會也是有回饋于他們的。
但我還是忍不住從自己的價值體系出發去評價這些守衛者,去尊敬他們,認為他們是偉大的。這是我要反省的地方,總是用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去評判別人。
此外,這本書是立足于理性的,這對于感性的我而言有莫大的幫助。讓我在看書過程中,在思考問題時,不自覺的優先運用理性思維去判斷是非,再用感性的思維去感知事物的價值。
此次閱讀僅有這些粗淺的理解也略感疲勞,希望下一次閱讀時能給我全新的感悟。
理想國讀后感4
斷更了半個月,忙忙碌碌,不知道干了點什么(可能就是懶
今天把前段時間讀完的理想國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也算給自己讀這本哲學著作一個簡單的交代。
前言:這本書說他熱門,沒有幾個人沒聽說過這本書;說他冷門,卻又有很多很多人沒有讀完過這本書;對我自己來講,小時候看著犯困的書,長大了依舊看著犯困,但不同的是,這次時間很充裕,終于慢慢的啃完了這本書。
這部作品針對當時的城邦奴隸制危機時期的.現實政治與社會文化問題, 柏拉圖用他的哲學理念去打造一個他認為的理想國家的概念。柏拉圖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必須要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之上(開篇即圍繞正義展開論述)因為他認為正義是一個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石。
《理想國》里關于教育的論述也十分有趣,對于個人的教育,柏拉圖認為人的心靈包含理性、激情、欲望三個部分:
理性部分是“人們用以思考推理的”, “用來學習的”, 這是人心靈中最高貴的因素, 正是這部分, 把人與野獸區別開來;激情部分是人們“借以發怒的那個東西”, 根據它“永遠整個兒地是為了優越、勝利和名譽”, 可以稱之為“愛勝”部分;欲望部分是心靈的最低級部分, 是“無理性部分”, 它表現為感官的需要, 如物欲、情欲等, 根據欲望主要為了利益、而“金錢是滿足這類欲望的主要手段”這一點, 可以稱它為“愛利”部分。
反省自己、觀看旁人,不得不感慨大哲學家對于人性的洞察如此的高明,可謂看透人心、時刻提醒自己。
其他部分也很好,有時間繼續更,現在要打游戲去了哈哈哈哈
理想國讀后感5
公元前5世紀,雅典哲人柏拉圖以蘇格拉底的名義、以對話體的方式著述《理想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統地探尋人類正義問題的著作。柏拉圖不僅是古希臘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
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向往,并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并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么是正義的國家,究竟什么是正義?
柏拉圖首先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說:正義就是欠債要還。還有的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對正義的討論,是從區分城邦正義、個人正義開始的'。古希臘討論正義,都是把它視為個人的德行,屬當時普遍重視的四主德(正義、智慧、勇敢、節制)之一。柏拉圖感到個人的德行屬于微觀世界,較為抽象,不易說明,需要借助于一種顯明的、宏觀的事物來說明。柏拉圖采取的論證方法是,以城邦來比方個人,借助于闡明城邦正義來闡明個人正義。他認為真實的正義不是表現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內部“各做各的事”。
這就是說,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相互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不正義應該就是三種部分之間的爭斗不和、相互間管閑事和相互干涉,靈魂的一個部分起而反對整個靈魂,企圖在內部取得領導地位。
理想國讀后感6
今天終于把柏拉圖的《理想國》讀完了。讀《理想國》是一個煎熬的過程,讀的過程中幾次想要放棄但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把它啃了下來。然而,雖說是啃完了,但又確實說不出有什么體會或收獲來。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
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辯論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并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 理想國” 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斷地給人們灌輸一種思想,認為像是理想國中的人們生活的樣子,就是最美好的樣子。但是他要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思考我們真的是要想成為理想國當中的民眾嗎。
《理想國》詮釋了柏拉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理念社會和現實社會構成我們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會真實存在而且處于永恒不變的狀態之中,但人類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會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實。人們感受到的世界由現象組成,時刻在時間、空間的作用下不斷變化。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柏拉圖提出了與眾不同的一種認識論,囊括理念論和認識論,以此來指導他的哲學教程。
雖然我現在看的還是非常的懵懂無知,但是這本影響了人類歷史進程深遠的一本書,它不僅詮釋了什么是思想的表達,也提出了一個完美的治國方案。他把我們現實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全部在里面幫我們解決,雖然說里面的解決方法可能并不是非常的成功或者能夠實現,但是它給了我們一種美好的烏托邦的向往。
理想國讀后感7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志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辯論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并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三等: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柏拉圖認為國家權力應掌握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須是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城邦的正義。而代表勇敢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安全,并維護統治者的任何決定。同時,他認為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系,被統治者要服從統治者的所有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著憧憬,被后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向往。
理想國讀后感8
《理想國》,帶給我的啟迪確是深遠的——盡管我只能仰望而嘆之,道聽途說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其實,經典的影響力,不在于天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聾發聵的論斷,而在于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閃光。
《理想國》是柏拉圖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響深遠的著作。它是通過蘇格拉底與對手們的談話,來推理尋求正義的定義。這是一部典型的大綜合著作,其中將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等諸多問題結合在一起,錯綜復雜。
在我看來,《理想國》首先開啟了對理想國家加以描述的先河。在該著作中,柏拉圖本來是要論述個人正義,為了說明個人正義,用城邦正義作為鋪墊和比方,但柏拉圖實際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論證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圖的這種證明方式給了后人一個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著城邦正義,或者說,還存在著國家制度的正義。后來人們在思考國家正義、法律正義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對人類文明發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成果。而我國古代沒有關于國家正義問題的思考。我國古代雖然有對個人正義的思考,但這種思考主要涉及個人義務、行為,基本不涉及國家制度的正義問題,所以,其思考的深度遠不能同西方的`正義思考相比。傳統中國政治法律思想史認為,君主制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可改變。如果沒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們現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專制制度中。想到現今的社會,正義一直都是受人們褒揚的話題,正義的事情永遠都是被人們所稱頌的。然而什么是正義,我想很多人都是無法給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給出了也是摸棱兩可,一個簡單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圖式的反駁推翻掉。社會現象紛繁復雜,人們的思想各色各樣,在此處正義的事情,放到彼處馬上就變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極其不正義的事情。單純的眼光去判斷事情總是片面的,多慮的思想去思考事情總是無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適事而行。
理想國讀后感9
這個故事來自柏拉圖《理想國》中《蓋吉斯之戒》中,一段柏拉圖的哥哥格勞孔向柏拉圖的恩師蘇格拉底提問題的對話。故事大概的意思是,當我們有一個很牛的蓋吉斯戒指時,我們有什么反應?并由此引發討論:道德的動機是出于什么?
這是我第一次學習西方哲學,所以寫一篇文章復述一下以強化認知。
《理想國》中的對話,表達了三個問題:
正義的本性和起源人之所以按規矩辦事是為了獲得好聲譽人這樣做是對的嗎?
我們會因為什么動機來處理對這枚很牛的戒指。因為沒人看見,所以可以不按道德行事來將這枚戒指占為己有;因為怕別人發現而名譽掃地,所以自認為道德的'不占有這枚戒指。
格勞孔結論:在沒人看到的情況下,人會按照不正義不道德的方式行事。
因此,事物存在兩個價值形式:
內在價值:本身具有價值工具價值:手段來達到目的
因此正義與道德其實不具有內在價值,僅僅存在工具價值(獲得聲譽或者獲得認同性),他們僅僅是看起來有內在價值。
同時另一個結論是:當事物只具有工具價值時,我們可以通過后果知道動機。
吃藥:吃能夠導致病情好轉,如果吃不吃都能好那可以不吃藥,相反吃藥加重一定不會吃藥(工具價值)
視力:有了視力就可以避免撞東西,如果沒視力也可以避免撞東西你還是會想要視力,因為還要用視力去達到其他結果,相反如果沒視力才能避免撞東西根據之前說的,我并不能選擇。因為我不知道那些其他結果和撞東西哪個更有價值(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
丹尼爾。巴特森的道德偽善性與英格蘭咖啡自覺付費實驗同樣證明了,當有人監督時,你的道德和正義才會利于社會行為。也就是像工具價值這樣判斷動機,當不想名譽掃地時人們趨向于自覺道德與正義,當沒有人與社會監督時,人們趨向于利己而忽視道德和正義。道德與正義僅僅是為了獲得社會認同的一個工具而已,僅僅具有工具價值。
理想國讀后感10
《理想國》是一本哲學思想與政治理想交織的煌煌巨著。無怪乎一次辯論課上,我提到這本書一個學期的時間也讀不完的時候,沈友軍老師補充說這是一輩子也讀不透的大書。它通篇充斥著哲學的智慧,飽含著政治思想的精華,這體現了柏拉圖畢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王”。
《理想國》一書,討論的熱點是正義哲學的問題。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智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蘇格拉底一一進行了駁斥,并最終得出了正義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沒有僅僅落在關于個人正義的討論上,柏拉圖其實著眼于城邦的正義。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并將這條正義原則歸結為:“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干他自己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然,柏拉圖的城邦是不是所謂的眾生平等,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人人平等的`國度。他所謂的城邦是分等級的,也就是城邦分為王權、軍人、勞動者。
柏拉圖是如何確立“政治家應該為哲學王”的思想的呢?根據史料,柏拉圖應該是經歷恩師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敗,才得以萌發政治家應該是“哲學王”想理。在他為實現理想政體而游歷的12年中,在游歷塔侖它木時結識的當地民主政體的領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要代表阿啟泰(Archytus),則為他的“哲學王”理想,提供了現實的雛形。阿啟泰本人,既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柏拉圖的《理想國》問世雖已有千載,卻仍然是人們討論的焦點。它引領了一股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國家的思想潮流,可謂功莫大焉!
理想國讀后感11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中那個美麗幽怨的女人,躍然紙上,在仲春時節,路過一樹或一叢丁香,那濃重而熱烈的芬芳氣味,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思緒,深長悠遠的哀愁與纏綿,亦如此樹此花,阿來在《草木的理想國》中進行很好的詮釋,正如他說:“一個城市是有記憶的。凡記憶必有載體作依憑。然而,當一個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來負載這個城市的記憶時,那么,還有什么始終與一代代人相伴,卻又比人的`生存更為長久?那就是植物,是樹。”
《草木的理想國》可謂圖文并茂,面對一張張精美的照片,感覺這是一場鮮花的盛宴,蠟梅、梅、貼梗海棠、早櫻、玉蘭等等,21種鮮花姹紫嫣紅,依次開放,就像朱自清在《春》中所言,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閱讀此書,跟隨阿來的目光,徜徉于鮮花的海洋,翻閱書頁,綠色主色調,讓人感覺安靜、平和,亦如生命的顏色,煥發出勃勃生機。
所有的花中,我猶愛白玉蘭,喜歡她玉石般瑩潤的白,喜歡它發出的淡淡幽香,不濃烈張揚,大方典雅,幽幽的,在灰色的世界中綻放出亮麗的色彩。
阿來說過,我不能忍受自己對置身的環境一無所知。有人認為這是狂妄的話,他卻認為這是謙遜的話。既然我們身處如此開闊敞亮的自然界,為什么不試圖以謙遜的姿態進入它、學習它呢?阿來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盡力去了解這個世界。于是,我們有幸讀到這本與眾不同的小書。
成都的物產豐富,享有“天府之國”美譽,花草樹木在這里競相綻放,正如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理想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理想國的讀后感07-14
理想國讀后感03-01
《理想國》讀后感02-20
理想國原創散文欣賞09-10
《理想國》讀后感范文09-09
理想國柏拉圖的讀后感07-14
理想國篇讀后感11-18
讀理想國讀后感10-23
理想國讀后感范文09-13
(優選)《理想國》讀后感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