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老子》有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老子》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老子》有感1
老子西行途經函谷關,流氓關令尹喜強把他留下,然后擺出強盜模樣說請求著書。老子欲出關,臉呈文人無奈狀,被迫寫下洋洋灑灑《老子五千文》,脫身而去。《老子五千文》亦稱《道德經》,又名《老子》,是部偉大的哲學巨著。千百年下來,對其研究評注的`著作亦達千百種,眾說紛紜卻未說出系統的名堂來,因此被天下稱為奇書,并列三玄之一。
魯迅在《出關》里頭對老子寫下《老子五千文》進行了調侃性講述,大體意思是說老子不怎么用心就寫下了《道德經》,完全是出于擺脫無賴關令尹喜強的纏身。李敖用了寥寥數言編成一段話評價《老子》一書,簡要概括是說老子為了表示對尹喜強不友好便寫下了高深莫測的《老子》。綜合兩位前輩的議論,我得出這樣的認為:老子性善,尹喜強性惡,老子想用道德經言論改造尹喜強,由于言語高深莫測結果肯定要失敗,又因老子性急,想出函谷關得緊,所以著書言簡意駭,五千字包羅萬象,集其了畢生思想和哲學。
讀《老子》有感2
千古絕唱,萬世觀止。老子的道學,華夏哲學之始祖。所以道德經當是一生必讀之書,一生反復閱讀之書。林不愧是國學大師,其解讀勝人無數。以此書為引,再去研讀老子和莊子的主張,收獲定將繁盛。要有多苦的經歷,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留下如此大徹大悟之經典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讀《老子》有感3
唯有餒心平靜有力的人,才能活的優雅、從容,活出生命的質感和豐富意義。
《老子》讀畢。《老子》凡五千余言。去年數次欲讀,數次擱置。遂拖至今年始讀。五千言,讀來并不費事。然要真正悟透學懂,談何容易!掩卷細思,頗多感慨。
司馬遷《史記》之《老子韓非列傳》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由此可知,老子著書,其目的,乃是"見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時期,就學術而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就社會而言,則是禮崩樂壞,世風日下;各諸侯國戰爭不斷,民不聊生。老子不愿意見到社會之如此。便倡導無為而治,返璞歸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傳世,兩千余年。自其傳世,則與儒家一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社會道德、政治理論、倫理教育方面,儒家占統治地位;然在哲學、美學和藝術創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響遠遠大于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與現實社會聯系緊密的學術領域中具有主導地位,然而,道家則在那些具有強烈思辨色彩和需要豐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學術領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可在《莊子》中得到最好的證明。《莊子》其想象之豐富,語言之精美,于先秦諸子,當屬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為主發展而來的道教,也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與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爭相競,最終形成了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謂道家之作用和影響力之不大。
兩千年來,注述《老子》,成了一門沒有盡頭的研究領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許多研究者的終生事業。然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詮釋《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后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萬,五百萬言。其精義之深之廣,夫可見爾!
《老子》無為而為,深奧難懂,作為道家的開山鼻祖,實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讀《老子》,終將是一生之遺憾。讀之而不懂,就像吾輩,則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專明一節之用,道家則永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寥寥數句,近言《老子》之真義。
《老子》于我
我讀《老子》,只為知其大意,非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讀而已。與《莊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一樣,該等經書,非長期研讀、反復研讀、靜心研讀,而不能知其精華者也。苦于古人著述,今人書籍,外加電子信息,浩如煙海,充斥各個空間,人目力之所及僅九牛之一毛而已!于是,感昔日光陰虛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時間之太短。唯有不再虛度,抓緊一切時間,日日研讀經史子集,時時關注時事變化,方能讀得自己稱心如意之書籍,也不至于活在歷史中而與當下決裂也!否則,真的成了活在當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于世,經事之少,讀書之少,學問之淺。又觀世人宥于抱怨焦慮,徒耗時日,浪費生命,實是可惜可嘆。故唯有餒心平靜有力的人,才能活的優雅、從容,活出生命的質感和豐富意義。《老子》曰:"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又云:"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謂也。
人生的真義,到底為何?以守道不爭處世,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概為待人處事之原則。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概為生活之原則。功遂身退,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概為對功名利祿之原則。
《老子》實為一本修身處世、待人接物、齊家治國之大百科全書,雖深奧玄黃,卻一定能常讀常新。經典之為經典,于此可見!
讀《老子》有感4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中,許多為人的一句話令我們終身受益,讓我們不禁對先輩們的智慧暗暗贊嘆,也迫切的期望能夠回到那個時代,去目睹那些偉人們的尊榮,去靜靜聆聽他們的諄諄教誨……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我終身受用,當我們感嘆別人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有錢……但是我們只是停留在羨慕的階段,從來沒有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別人為什么這么優秀、這么成功……難道他們一生下來就這么成功嗎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走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前面,是因為他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堅持不懈的從一無所有做起,他們所付出的是我們的很多倍,自然就會比常人收獲的更多。
工作是這樣,學習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的去吸取知識,不斷的像土一樣,一點一點的累,成就九層之臺,像毫末一樣,一點一點的生長,長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遠。我們每應對一個困難,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對我們每一個人都至關重要。那一步,令我記憶猶新。
考試,看似痛苦,卻如同人生一樣,每解一道題都如同跨過了一道困難,我記得考試時,開始我做的行云流水,沒有絲毫的問題,可越做到后面,就如同陷入泥潭里一般,寸步難行。我費盡腦力,最后一飄過關斬將,殺到最后一題,可最后一題如磐石堅硬,油鹽不進,我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卻拿它沒有辦法。我看向窗外,看著那蔚藍的天空,純潔的白云,突然產生一絲明悟,考試如人生,要學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卻忽略了過程,忽略路上的一切。于是我開始從基礎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后費勁千辛萬苦,最終把這塊磐石打磨成一件藝術品。這次,讓我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上,踩下了最困難的一步,但讓我對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此刻我們人類都難以理解的哲學。他的思想、智慧無時無刻侵潤我們的人生,他的語言傳承了我們中國璀璨的禮貌!
讀《老子》有感5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世上無一物,何故惹塵埃?”無論是否擁有智慧,人們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心境中,區別僅僅是庸人無事自擾和智者舉重若輕。何為智?
我認為:有智者,必定善于體察生活細微,又能洞悉何者為重;必定擁有非凡能力,兼且包容人所不恥;必定歷經世態滄桑,還能保持內心安寧。
讀《老子》有感6
在假期中,我讀了《老子》一書,談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說是一些感想、體悟。《老子》雖然并不是專門論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關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蘊深遠,讓人思考,常讀常新。
將老子的思想轉換到教育中來,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異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就應順其自然,而但是過分強調主觀意愿。教師的權威就應不被兒童感知到,這才是最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都要處于謙虛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在我們這個年代就應進行批判性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上,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走神,當然能夠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聽講!老實膽小的可能嚇一跳,趕快坐好,但過一陣可能又故態復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會臉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嚕咕嚕地嘟囔,雖然老師是好意,但傳遞到學生心里卻成了惡念,課堂的氣氛就有了火藥味。有時課堂上學生竟然和老師頂嘴,僵持起來大家都下不了臺。學生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老師曲則全,表揚旁邊的同學來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請走神者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擊地暗示一下,同樣是批評提醒,轉一個彎,大家心平氣和,彼此相安無事,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就應抱著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對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態,不要過分關注榮辱得失。這樣的話,才能做到透過無為到達有為,透過不爭而沒有人與之爭。
低頭靜想,學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揮棒去質疑解難。他們還會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嗎?
讀《老子》有感7
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內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以倫理為法,以個人修養為本,以道德為施政之基礎,以個人正心修身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確的說,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樹立一個理性化的`封建社會。
老子覺察了人類智巧的危機,故盡力鼓吹“無知”以為人類之最大福音。他又覺察了人類勞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無為之道,所以節省精力而延壽養生。由于這一意識使積極的人生觀變成消極的人生觀。它的流風所被染遍了全部東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卻抱持反面的觀點,偏好自然與直覺。喜歡抗拒外物的人,似乎總站在高處,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禮教的孔子和喜歡抗拒外物的自然主義者——老子。
讀《老子》有感8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家思想發源于春秋時期的李耳即老子,后經其弟子及追隨者不斷完善其學說,最終形成了完整的道家思想,當然是還未被張道陵神化的道家思想。之所以將《老子》、《莊子》放到一起解讀,是因為《莊子》中引用有《老子》的語句,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其中許多內容有相通之處,放在一起對比解讀更加方便。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老子》中除了那些深奧的字眼,也有一些讓初學者誤會的字眼,相比于上一句,更常見的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現在詞語的用法來解讀這句話,芻狗就如同草芥一樣,天地、圣人高高在上,對其治下之物輕視、不放在心上。然而這句話的正解卻是:天地無所偏愛,任憑萬物自然生長,圣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己發展。在這種解釋里或者說正統的解釋里,“芻狗”是祭祀時所用的祭品,用完之后就放到路口任人踩踏;“天地無心與愛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無心愛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芻狗為喻”,錢鐘書說:“芻狗萬物,乃天地無心而不相關,非天地忍心而不憫惜”。說了這么多也就突出兩個字:無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而道家倡導不管是對待朝政還是自然,到不應該有太多人為因素,一切都應該任其自然發展,天地萬物自有其規律,人們不應該妄加干預。“去智”就是老子對當時統治者提出的建議,即不妄加干預百姓的生活,精簡政令任由民眾自己發展。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每一次盛世的出現都是因為有一代明君勵精圖治,所以才造就了像“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等,然而“文景之治”不能算到其中,漢朝初年,秦末農民起義剛完結,外加秦朝本就徭役賦稅繁重,造成民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而剛成立的漢朝也有內患——七王之亂,百姓是從一個火坑又跳到另一個火坑,這時整個漢朝就像是一個將死之人,對一個將死之人下猛藥,那無疑是讓他走的快一點,因此精簡政令,國家少干預,是“文景之治”不同于其他盛世的主要特征,因為百姓的調養生息,所以人口和物資才慢慢恢復過來,有了一定的底氣,劉徹才能窮兵黷武把匈奴趕回漠北,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清心寡欲則是老莊思想對普通百姓而言所提出的愿景,這句話放在今天很有實際意義,知足常樂,急流勇退等都無非是希望民眾不要太沉溺于外在化的物質漩渦里,而持守內心的安足,確保固有的天真。這與現在的的“逃離北上廣”、“躺平”等不謀而合,只是身處于世,花花世界錯綜復雜,秉持初心不變之人又有幾個。物質生活是個人存在于這個社會的基礎,“圣人”之道不是每個人的追求,凡人更多的是對物質生活的向往,對榮華富貴的向往,清心寡欲是為這個社會所不予接納的高風亮節,圣人之道,永遠不會彰顯在凡人身上,那老子的理念放在今天就沒一點現實意義嘛?不見得,對一個理念的認可并不需要身體力行,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莊子所在的戰國時期,各派學說盛行,對于亂世,各派都暢所欲言,發表著自己的見解,百家爭鳴,有爭論自然有辯論,當然也出現了像“白馬非馬”這樣的詭辯,在《齊物論》這一篇章里,莊子對百家爭鳴不斷提出了批判,(當然看過外篇的人都知道,莊子批判最多的是儒墨兩家,畢竟當時儒墨兩家影響力大嘛)“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以自家學說訂立的價值標準也許不被另一學派所認可,在這爭論中并沒有達成統一,也不會達成統一的見解,當然了強秦的鐵騎雖縫上了各家的嘴。亂世中的人都有一個普遍愿望——天下太平,而哪一種“道”可以保有此道,則就是各派爭論的原因,道家認為“無為”,墨家認為“兼愛”,儒家認為“禮樂”,唇槍舌戰到最后還是法家的“法制”取勝,只不過前面各個思想對后世朝代多多少少也產生了影響,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儒家。
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智棄辯,民利百信,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以我的道行還達不到暢談政治的地步,雖說言論自由,到任何沒根據、沒證據、沒考究的信口開河,都是對這門學問的侮辱,這兩句話我寫在這里并不是我對治國理政有什么看法,而是以此為鑒,書只能是書,這些道理聽上去多有道理也不見得有用,圣人之言無非是因為他們出生的早,這些所謂名言亦無非是他們的見解或者豪言壯語,離實際生活還是有不少距離。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老子》作為中國哲學的起源,對于這種事件的對立聯系以及轉換可以說闡述的最早了,而到了《莊子》這里,就有了更加生動形象例子,《莊子·人間世》中寫到有一異木雖高大,卻“拳曲不可以為棟梁”,故無人砍伐,得以保全“樹生”,這個道理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點異曲同工之妙,但“不材之木”要比“塞翁失馬”這個典故早很多年,同屬于服務道家思想,其始源于《老子》,發展于《莊子》,成熟于《淮南子》。畢竟西漢初期道家思想是當時統治者都推崇的主流思想,至于到后來董仲舒的提議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是漢武帝時期的事了。《老子》、《莊子》中不乏一些哲學理念,而我作為讀者由于水平有限,只能覺得:嗯,對,他們說的都對。至于為什么對,我則不能從邏輯上或結合實際來進行詳細的闡述,故而只能言盡于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亦
如果要問《老子》為什么難懂,因為他提出了一個概念,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道。這個字不復雜,識字的人都認識,但這個字放到《老子》里就開始顯得縹緲,很玄,老子用這個字去解釋宇宙的起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傲。有無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這些話句說實話我并沒有理解,只是在每一章節后的討論部分才稍微了解了一點這些語句的含義,很復雜,涉及到“道”的不可言說性與不可概念性,所以說我只能將這些文字照搬過來,任憑大家去“意會”而不去解讀,不去“言傳”。雖然不解其意,但我還是覺得這些語句很有格調,畢竟能理解這些話句的人很少,“凡人”聽到這些只會有兩個字“中二”。《莊子》里面則相對少了一些“中二”更多的是從一些寓言說起,借歷史上名人志士來闡述道家思想,就像前面提到的孔圣人。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禮樂崩壞是西周末年專有名詞,東周那幾百年的戰亂更不必說。那么什么是禮樂,為什么國家的混亂會導致禮樂的崩壞。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起始于周平王東遷都城至洛陽,至莊襄王滅掉東周文王結束,期間424年,而這兩個時期的分界點便是三家分晉,韓魏趙始為諸侯。在這里就引入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侯,進而引出周朝最重要的社會制度——分封制,大家都知道分封制是靠血緣關系維系的一種統治制度,但很少有人細究與分封制配套的另一種制度——禮樂。儒家所提出的三綱五常便是來源于周朝的這些禮樂制度,孔老夫子生前也一直倡導這些禮樂制度,畢竟孔子前期在魯國“國家圖書館”研習,(魯國最初是周公旦的封地,在武王死后,周公旦攝政很長時間)更別說孔子后期還專門去周朝“國家圖書館”研習,禮樂的作用是什么呢?規范人們的行為習慣,大到諸侯會盟具體是個什么步驟,小到每個家庭內部的服從關系。依我之見,儒家之所以推崇“禮樂治國”其根本就是規范人們的思想與行為,是統治者統治標準化,的確后世的統治者也這樣做了,但并沒有那個王朝能幸免覆滅的`噩夢。我想用這句話來描述整個王朝的歷史再適合不過。王朝伊始都是推翻另一個王朝而成立的新篇章,受萬眾期待,受大部分人支持——得“道”;而后統治者不是縱溺享樂就是內斗,底層百姓可是有所怨言——失“道”,農民起義涌起;接著上層貴族對于當朝統治者的統治能力產生懷疑——失仁義;禮則是限制貴族反的最后一道枷鎖,“皇恩浩蕩”促使王朝覆滅后仍有一部分忠臣試圖力挽狂瀾。至于一心一意打算謀反的就另當別論了。
至于莊子對儒家提倡的繁文縟節很是反感,大宗師篇中,便對生死進行了一番稱述,這種“死生存亡一體”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并不是每個人都有,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臨尸而歌”的驚世駭俗之舉,所以在此也都一筆帶過。
寫完以上幾個較大部分,或者說我認為必須單獨拿出來講的主題外,剩下有兩方面的內容做一個補充,因為我認為可有可無,故而放到最后。其一便是《老子》、《莊子》中一些對人生有啟發作用的語句,也就是所謂的大道理,單獨把這些拿出來講不是我的意愿,畢竟我不喜歡給別人說教;其二便是《莊子》不像《老子》那么確定只由李耳一人撰寫,《莊子》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據考證內篇為莊子所作,而外篇大多是其弟子記錄其言行或者弟子所作,雜篇則是收錄了當時一些各家比較經典的說辭,流傳最廣的一篇莫過于《說劍》,以城郭為鋒,列國為脊,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的天子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的諸侯劍;以及舍命相搏的庶人劍。我將老莊放到一起寫則必然是注重講道家思想,就道家思想及名著都不曾悟透而又轉身再去分析其他各家之言未免有些貪心不足。故而最后采取一種折中的辦法,大道理只挑《老子》中的,出于兩點考慮:一,《老子》成書早,《莊子》中涉及到的大道理也大都來源于《老子》,或者說是對《老子》某些語句的重加工;二,《莊子》中對這些大道理進行了大量的舉證,篇幅較大,若全部引用則顯冗余,若只摘其結論則與《老子》無異。至于《莊子·雜篇》中的內容,則只選取與道家思想較密切的天下篇,其余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這一章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證,如歷代開國功臣,張良歸隱,得以保全余生,韓信作為將軍,曾指揮千軍萬馬廝殺,可最后卻死在幾個宮女手里,不禁令人唏噓,關于這段歷史最官方的記錄自然是《史記》和《漢書》,最官方的定論是謀反,但具體情況是怎么樣沒人知道,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強求同一。只是若韓信能像張良一樣急流勇退或者像蕭何一樣毀去自己的聲譽,降低自己的威信也許會多活兩年。說回現實,藏拙是一種智慧,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的智慧,世紀悍匪張子強綁架的從來只有富豪,無所事事的混混找錢花也會首先考慮誰家有錢,有錢并沒有錯,錯就錯在你顯得有錢,嫉妒會使人面目全非,更何況本就心術不正的人呢?活成一個普通人也是一種智慧,活成一個“平均人”也是一種選擇,個性應該被張揚,但絕不是鋒芒畢露的樣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種事物定有正反兩面,對立的兩面,但卻可以相互轉化。這一哲學概念中國古人老子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只是并未做仔細論證,不過后世注釋之人各抒己見,倒是集百家言,用不同的話語做了解釋,也相當于一種完善吧。秦國鐵騎掃清六合,席卷八荒,建立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皇帝一人統領九州之地,普天之下莫敢不從,但由于權力交接出現問題,奸臣把持朝政之后,秦朝統治急轉直下,各地農民起義層出不群,前期還有鎮壓的能力,到后期就成了霸王與沛公爭雄,沒秦朝這個實際統治者什么事了。我們作為一個后人看前人的歷史總是那么清楚,可以分析的頭頭是道,但對于自己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身處這迷局中又有何人能看透這俗世,不都成你與事物的表象顏值即正義嘛?不都希望一夜暴富嘛?不都只向前看不向后看嘛。
都說讀書應該把書讀薄,誠然凝練的語言能更高效的表達,只是像《老子》、《莊子》甚至其他千萬部經典書籍,不親自閱讀就永遠不能領略其語言的魅力,這篇讀后感每寫一段我都翻一遍老莊,翻一遍發現自己總結的點好像還可以多加一點,越來越覺得這兩本書通篇沒有一句廢話,都應該搬上來。至于文中寫到的幾點并非《老子》、《莊子》的全部,我只挑了幾點我認為道家思想中重要的幾點,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讀《老子》有感9
今日,我和爸爸一齊讀了《道德經》,我們先了解認識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
我明白了老子以往擔任過周朝守藏室史官,是當時名聲很大的學者。由于老子對當時的政治狀況不滿他以往辭去了官職,出函谷關西去,寫出了《道德經》。
書上說,老子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把“道”至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學派的名字就是這樣貌由此而來的。
在今日,我們還能在各地的道觀里看到老子的塑像,可是在香煙繚繞之中,他已經成為了“太上老君”了。
讀《老子》有感10
今年春,忘了是幾月幾日,先生拿出三個紫砂杯,讓我從中選一個,說是在文化城那邊買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個上有“修心養性”字樣的杯,蓋上還有一個小“太極”。由喜讀《道德經》到偏愛與“道”有關的書和物,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老子》第二十八章我覺得對“修心養性”是有幫助的,他教人順乎自然、安守清靜、無為、不爭之心、為天下式。二十八章曰: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如要解釋這段話,就是說:
知道要用雄(剛強)的手段保護自己,可卻不與人爭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順),這樣,就會如天下溪流歸注,得到天下人的歸服,最高的不變的德不離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達到純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兒是神的肯定”之說。
知道要顯露表現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卻不與人爭表現,而甘愿隱伏,甘居黑暗。這樣的人能成為天下人的榜樣和典范,其最高的不變的德不會出差錯和過失,而能返樸歸真,回歸于純天然而與道合一(無極乃太極之母)。
知道光榮和富貴的`一面,卻不與人爭光榮與富貴,而甘居恥辱和平常。這樣的人心胸開闊,得天下人的歸服,其最高的不變的德是充足的,更能復歸于萬物的本來,樸是至真至純的。
樸被破壞,樸散成為具體的器物。圣人在樸被破壞的基礎上,以渾樸的原則建立管理和領導,所以,善治和完美的管理是順天道,使萬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從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主張順乎自然,一切不要勉強。人工有損自然,因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驅迫,而不自主的在那里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么?便是萬能的天道。所以人當服從天道,不能自作主張。莊子說:“吾在天地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與自然的關系。
老子主張清靜無為為人道之極軌,守不爭之德,守住清靜、柔弱、抱一、寡欲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則修行。我們凡人如照此修心養性,對身心健康是大有好處的。
今天中午聽一位醫生談某文章上說,把病人分兩組:一組服藥,一組學《道德經》,幾個月后,學《道德徑》這組的療效好過另一組;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說的,心病(煩惱心)還需心藥治。人回歸于自然之心,也就無所謂心病了;這也就是佛法講的清凈無染之本性,本性清凈無染,何來心病?
讀《老子》有感11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日記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于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于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于掌故,熟于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并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于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于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后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后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于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后人作了許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于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于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后來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讀《老子》有感12
是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悠悠地述說著亙古的智慧?是誰在漫漫的歲月輪回里傳遞著不變的真理?是誰只留下五千言卻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哲思?是他,哲學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顆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發出神圣的光芒,透過數千年的時光,照耀在宇宙深處的每一個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雙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渴望著寧靜與恬適的生存方式,力圖避開現實的紛紛擾擾,追求那一份純真的心靈自由,這種超乎其然的生活態度,為后人指明了一條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學,總與‘道’息息相關。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通過一個‘道’字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于自然本身,從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論和宗教主義。在我看來,道的就是一種客觀規律,看不見,摸不著,而世間的每個細微之處都存在著道的本真。做人之道,為學之道,謀事之道,道道相關,處處都是智慧,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領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做人為學謀事之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頗為重要,道德有無,道德高低,決定著你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們的是修身之法,以來提高精神境界,讓我們學會生活。每個人都渴望著自由與快樂,而煩惱無處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從中解脫,主動權在自己手上。“有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這樣,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無為。無為就是什么也不做,無所謂,無所為嗎?其實不然。無為的精華之處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把其歸為消極避世的人生觀。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無為,并不是不作為,而是不為所欲為,不胡作非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是順道辦事,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順自然發展的一種高姿態的智慧。“不做也完美”從某種角度看,確實有道理。漢武帝當年并沒有采取黃老之學的不為之道,而采用了有為,讓漢朝走上了一個更高的臺階。殊不知,正是當前的文景之治的無為政策,采取了休養生息,為有為創造了機會,打下了基礎。因此,漢武帝的有為也是某種程度上無為,無為是過程而非目的,我想,這樣的認識,只有真正意義上悟到無為思想的精華方可理解。
每每聯系起現實的生活和社會,就越覺得他的`思想之偉大。人們太多的有為讓悲劇不停地上演。那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那黃河、長江的水體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張;全球氣候的急劇變暖……這一切的一切擺在眼前時,想想我們的有為是否已經過了度?現在,我們呼吁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數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這真理,這也正說明了《老子》在當今社會乃至未來存在著巨大現實意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書通過對道與自然的結合,闡明了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處處充滿著辯證的思想,體現著最樸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煉,句句精髓,篇篇精華,滲透著一絲絲美妙的讓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靜的心態,慢慢地品,讀,看,聽,思,悟,像老子一樣,坦然地生活!
讀《老子》有感13
兩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關,關令見紫氣東來,是有圣人至也,遂請圣人作文,圣人留五千言,西去,隱。而今,先賢之言跨越千古傳于我耳,恍惚間,窺得幾分人生真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我們的追求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問題。一些地方為了GDP,盲目地破壞生態環境;一些官員為了金錢,大規模捕殺動物……這些都是現代化生活帶給我們誘惑,對于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少私寡欲"才是上上之策。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往往是從簡單的地方開始的;看起來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從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們只要持之以恒,一直去做一個個簡單的步驟,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就完成了在當初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了。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羅蒙諾索夫也說過:"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只有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與"不知"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形容自己時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孔子亦曾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不難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輝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夠坦然地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那些整天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于此,難以向前邁進。要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無知的,而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才能夠走向"知"。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此則修身養性之訣竅;"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此乃為人處事之要領;"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此為事業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經》,懷通世之舉,聚先賢之智。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與《道德經》,一路為伴。
讀《老子》有感14
三件寶貝
老子說,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老子認為正是因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無畏;正是因為節儉,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才能長久;正是因為謙和退讓,才能成為萬物的尊長。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其力量與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愛惜之意,即愛心加上同情心。“慈”,不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還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說損人之話。“慈”是三寶的首要原則。
“儉”的內涵一是節儉,二是收斂。老子要求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儉”不僅僅只用于財產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儉。
“不敢為天下先”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不爭,謙讓;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處亂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
舍棄虛名
老子說華麗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傷害;美妙的音樂,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變得挑剔;縱情打獵,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貴重物品,會導致偷盜產生,敗壞人的品德。所以,圣賢的人只求能夠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觀。
老子認為眼睛是用來分辨真偽的,一旦為華麗的`色彩所蒙蔽,就會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來接納圣賢教誨之言的,一旦被靡亂的音樂所干擾,就會喪失專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種味道的能力,然而過多地品嘗風味佳肴,就會使口舌麻木,喪失辨別味道的能力;而金銀珠寶,華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貪婪欲望,驅使人們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并不反對人們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們,要抵制各種欲望的誘惑,保持內心清凈,才能生活得自在快樂。
以柔克剛
老子認為天下萬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擊堅硬強壯之物,又沒有哪種事物能勝得過水,因而水其實是真正的強者,沒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戰勝剛強,弱小者能戰勝強大者,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沒有誰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舊要爭先,爭強,絕不肯示弱。
讀《老子》有感15
榮格分析心理學有個重要的概念——自性(Self),它是心靈的核心,又是心靈的整體;它與生俱來,然后在生命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性在生命早期實現的結果就是自我的形成,在生命中后期展現的結果就是人格的整合,自性完全的實現就是個體化(inpiduation)的完成。人的心靈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追求自性的實現。
自性顯然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是自性又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最近讀《老子》,剛開始,讀到他關于“道”的論述,頗受啟發,我倒是覺得我們老子所講的“道”的特點很可以用來幫助我們理解自性的特性。甚至可以說,自性就是人心靈中的道。
按照陳鼓應先生《老子今注今譯》總結,《老子》一書中的“道”有四種意思用法:1.構成宇宙的根本(實體)。2.創造宇宙的動力。3.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4.人類行為準則。
“道”有其一般意義的用法,比如“言說”、“道路”等一些意義。老子所用“道”卻是一個專有名詞,是不同于其他一般用法的一個獨有概念。老子所講“道”的特點是真實存在但又虛而不見,道是永恒的又是運動變化的;道的運動變化創生萬事萬物,同時萬事萬物又內化了道。這類似于女媧造人,但是這些人又都蘊含了女媧的“氣”、女媧的特點。西方上帝造人中也是類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了一個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氣,有了靈,人就活了,能說話,能行走,其實也是說人其實蘊含了上帝的氣。
道的變化運動創生宇宙,宇宙又蘊含著道。道本來是看不到的,是“無”;道創生宇宙,宇宙含有道,因而道又是“有”的。“無”和“有”是道的兩種狀態,“無”是道無形質的狀態,是形而上的;“有”是道落實到有形質的狀態,是形而下。“無”是道,“有”也是道。
老子還給處于“有”的狀態的道起了個名字,叫“德”。德者,得也。百度百科解釋“德”:古人認為萬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花有花的.“德”,狗有狗的“德”,人有人的“德”。孟子所講“心”、陽明先生所講“良知”就是人的“德”,也就是人所得到的道的部分。
于是,道一般就專指了“無”,德就指“有”。“無”和“有”都是道,“道”和“德”也都是道。《道德經》其實就是《道經》。
但是,道的有的狀態卻也有不同的。北宋周敦頤《太極圖說》(這個曾被卡爾夫引用來說明人格發展的規律)這樣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后面還有一些話,我們主要看看這個部分。“無極”應該是道之“無”的狀態,它落實到有形質,就成了“太極”,是初“有”。太極也是道,道根本特性就是運動,太極動就生了陽;動到一定程度就靜,靜而生陰,這個生陰生陽的過程是這個“有”的實現、分化、豐富的過程,五行表示比較豐富的狀態,五行互相作用,化生萬物,就更豐富、更分化。
以上這些內容頗有助于我們理解榮格的自性這個概念。自性就是人的“德”,是人類從“道”那里獲得的特性。孩子一出生,便是人,便具有了人的“德”,只不過這個“德”還是初有,是周敦頤先生所講之“太極”。因為初從“道”中化生為“德”,所以它還很具有道渾然一體的特點,“太極”便是渾然一體的,所以周敦頤先生用一個圓圈表示,而不是用我們熟知的陰陽魚的太極圖。嬰兒初生,即有人之“德”,便是自性,不過此時的自性還處在混沌初開而未開,還沒有分化。所以嬰兒的心理是毫無分裂的,也沒有任何矛盾的。
心靈初生,猶如道之初有的太極,道的根本特點之一就是永恒運動,所以太極也是要運動,所以孩子的心靈也是要運動。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嬰兒心靈動而生意識,靜而生無意識。自性動而生自我,靜而進入無意識形成無意識自性。
《老子》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大家有了美的觀念,丑的觀念便隨之而生;大家都有了善的觀念,不善的觀念便隨之而生。心靈的運作有了意識,無意識便隨之而生。心靈的分化就是如此的。
過去我們理解自性,覺得自性是無意識的,似乎是“無”的狀態,至少如道之“無”是隱著的狀態。但是現在思考一下,相比于道的“無”,自性是道的“有”,自性本來就是有的狀態。而且自性一直在我們的心靈發展過程中起作用,不是到了三十多歲自我發展足夠強大了才發揮作用。
自性在初生時是一體的,它向外產生自我,向內沉淀為我們原來講的自性——無意識的、不被覺察的自性。這個有點像道的特點了,道向無形質就是“無”,向有形質就是“有”(德)。道包含了“無”和“有”,但是我們習慣把到之“無”稱為“道1”,把道之“有”稱為“德”。其實“德”也是道,“道1”也是道。同理,自性向看的見的部分發展成自我,沉淀在無意識中的部分叫自性1,所以自性包含自我和自性1,自我也是自性的表現、也是自性。
雖然有點亂,但是我覺得我說明白了,至少我自己明白了。
周敦頤先生所講太極圖說,還說萬物復歸于無極。就是化生出的萬事萬物又回歸于道的最高形式的狀態。人的心靈亦是如此。自我發展到一定水平,這個自性之“有”的部分就會回歸到最根本的、無意識的自性之中,二者實現合一,這個過程就是個體化。
不過榮格的個體化的理論與這個過程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處。第一,自我要去整合自性,而不是回歸自性。這個過程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我,自性反噬自我,會造成瘋癲,那些天天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煩惱的人就可能是自性吞噬自我。第二,榮格個體化不是讓自我回歸到無的狀態,反而是要把自性全部現實化,所以又叫自性實現。榮格個體化的結果似乎也不是回歸到無的永恒之中去,而是進入一個無限豐富的有中去。
榮格和周敦頤為什么會有不同?一是境界不同吧。二是研究對象不同。三是文化差異。四是可能是因為我還沒理解透徹。
【讀《老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老子》有感11-21
初讀《老子》散文欣賞09-10
老子的語錄12-30
我的老子08-30
邂逅老子06-16
老子的名言02-04
道法自然--讀《老子》有感(通用8篇)06-10
老子經典語錄11-30
夢遇老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