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后感實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簡史》讀后感1
隨著宏大輝煌的羅馬帝國的分裂,歐洲的歷史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中世紀時期。作者房龍則沿著宗教發源的線索講述了中世紀時期歐洲社會的發展。
羅馬帝國滅亡后,北方蠻族的入侵使歐洲大陸再次陷入混亂,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已經興盛基督教會得到了蠻族的敬重,在這個時期成為了許多民眾的精神支柱,皇權與教權的沖突也引發了教皇和皇帝的各種矛盾。封建神教統治下的歐洲是一段黑暗時期,民眾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縛,嚴重阻礙了歐洲社會的發展。后面發生的十字軍東征雖然失敗,卻讓歐洲人領悟到了東方文明,讓歐洲城市的人民開始掙脫封建神教的束縛,開始追求全新的生活,歐洲的城市文明得以迅速蓬勃發展。十字軍東征同時也促使地中海地區的貿易日益興盛,歐洲在經歷了一個黑暗的'時期后開始迅速發展,甚至超過所有地方,開始向近代邁去。
中世紀時期的混亂與封建迷信,使原本迅速發展的歐洲一再停住了前進的步伐,落后于世界,因此這個時期也被歐洲人成為“黑暗時代”“中古時代”。正是因為這種腐敗黑暗的生活,歐洲文明在十字軍東征時期與東方文明相碰撞,歐洲人民開始厭惡狹小黑暗的城堡生活,開始追求一種全新的生活。歐洲最先開始步入近代,中世紀時期開啟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大航海時代”。
閉關自守必將導致落后,歐洲中世紀時期盡管黑暗,但是開始刺激了歐洲的發展,使原本封閉落后的歐洲開始立足于世界,人類社會開啟了新一輪的發展。
封建思想,戰亂與落后導致了黑暗,因為人類能去思考,去追求更好的生活,這恰恰變成了人類進步的發動機。
《人類簡史》讀后感2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書名很牛叉,內容也很牛叉,簡直裝叉必備!
書中內容時間跨度之大,完全與書名相匹配。讀完基本可以對人類從過去到未來的發展進化有一個簡單了解,對于一個知識儲備不足的人來說,簡直可以是科普寶典。
但由于書中介紹內容時間跨度大,所以即使在重要節點處內容也不十分詳盡。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市面上有很多詳解書籍可供鉆研。
下面介紹本書讀后感。
第一,很慶幸在讀這本書之前讀了《殺戮與文化》并且不小心看過《神的歷史》,因為書中對這兩方面的描寫并不多,但是這兩方面卻在推動歷史。人類的發展時刻伴隨著殺戮,從人類還是直立人甚至更久以前,殺戮就是活下去唯一的辦法。而宗教,是凝聚一群人最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甚至出現在部落、國家、民族、金錢等一系列概念之前。
第二,由于書中內容時間跨度更長,所以讀這本書有一種站在上帝的視角旁觀人類的趕腳。會更容易跳出人的身份來思考人,這很重要。因為旁觀的時候對優點和缺點的認知會更少有主觀偏見。
第三,著眼于個體的.時候,會把人與人之間的事放的更大,而著眼于歷史卻能清晰的看到個體。這對思考特別有好處。
第四,書中雖然對人類過往描述的更多,但因為主體始終都還是人,所以,今天的很多情況在歷史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與根源。
第五,讀過本書后發散了好多,譬如自由、快樂,還有其他。
《人類簡史》讀后感3
第一部分
以橫跨神學宗教,歷史學,生物學,地質學,邏輯學,經濟學等諸多學科的全新觀點闡述人類的起源與發展。并同時探討了人類發展的動力。
但也提出了一種與世界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總結——人類的辛苦程度其實一直沒有下降,每一次生產革命,雖然生產力提升,但是人卻變得更加辛苦。
第二部分
探討帝國這種國家制度的發展歷程與形成的`原因,作者給出的觀點也很是新奇——人類的共同想象構建出帝國制度的基礎
第三部分
探討科技革命最后會發展成什么樣子,當然,依然不同于科幻小說的觀點。人類更多的時候會希望未來還是我們這個物種在利用更高的科技實現著宏偉的藍圖。然而與此相伴的擔憂是,未來的人,究竟還是不是人。其實人類的科技已經可以通過改變大腦來改變心靈,改變機能。甚至完全沒有目前人類的情感弱點,但是卻無數倍放大優點。所以,未來的人更多的應該稱之為神。只是,只怕只是少數人成神,而多數人究竟會面臨什么?
總結
這部書受到了不知道多少學術權威的嚴厲批評。因為作者給出的觀點太不符合業界權威,太不符合人類對世界的主觀認識以及長久以來人們被灌輸的價值觀。不過正因為如此,這才是真正開闊眼界的奇書啊。
這本書的觀點不可全信,我們讀的時候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但是也提醒我們對于世界要有一種多方面的視角去理解,對于人類面臨的問題也要有更深的危機意識。
《人類簡史》讀后感4
書籍介紹從人類誕生到如今的發展史,其中包括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融合、科學革命等幾個階段,以及每次重大變革對人類的影響。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會對世界有另一種認知。
下面內容想什么就寫什么吧!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影響逐漸加大,自然法則或許會因為人類而改變。同時人類自身的發展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是被其他生物取代?還是被戰爭毀滅?或是被人類親手創造的某種東西奴役?
科技的種類越來越多,而哪些才是人類進化真正需要的。科技的發展為了金錢?還是為改善人類生活?
人類的生活空間從小族群到“地球村”,在活動范圍擴大、視野變廣的條件下,可以尋找全世界同樣愛好的人,可我們在擁抱精神的想象的“社群”時,同時也疏遠了身邊的實際的“社群”。想象的“社群”難道會比實際的“社群”讓我們更加不寂寞嗎?
現在比以往更加“安全”,不用擔心被野獸吃掉,戰火也只在少部分地區燃起。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沒有一個朝代有現在這樣安全和“自由”。
說到自由,自由與平等生來就是在矛盾的對立面。個人的自由與人類的平等似乎從進入農業革命開始就無法解決。并且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信仰,一個資本家、一個佛教徒、一個回族穆斯林、一個共產主義者、一個犬儒主義者……現在看來,這些人坐在一起吃飯并不會讓人覺得有什么不妥,但回望過去,不用說中古歐洲十字東征,即使是上個世紀,這個場景都可能讓人無法想象。現在面臨的或許不是信仰之間的沖突,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
歷史已逝,未來可期,珍惜現在。
《人類簡史》讀后感5
《人類簡史》這本書閱讀的時間有幾個月,這本書給我感受就是全篇重點都很多,接而引發很多考慮。讓我眼前一亮的發出慨嘆“哦,原來是這樣的。”中間休息著看了些小說,由于覺得有點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不斷再想要留下些什么。但是能總結的太多,真實讓我尷尬了一會兒,向一同工作的同事強推這本書時,她問了我一個當時朋友向我引薦,我也問過的一個問題“講的是什么?”,
想了想分離朋友給我引薦時的引見“這是一本讓人茅塞頓開的書”,答復她“這就是一本歷史書、不是故事書所以沒有講的是什么,就是講的歷史,然后從一種我們平常沒有留意的角度論述了這個歷史”。
歷史留給了我們什么?為什么有些集團、國度衰敗了以至消逝?有些還依然在開展?西方的科學是注重采集、調查、實驗、數據的整合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我們習氣用經歷。這種認知在我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時了解尤為深入,其實那些讓我們覺得很神奇的心理剖析、微表情剖析背后是有無數學者、學術團體的實驗,數據研討整理。并停止嚴厲的考證再發表。同一個課題不同的實驗、目的得到的結論也不相同,所以運用范圍較廣。而我們就是“經歷”、“指導說”,做得事也不論總結不總結反正我做了這個事就是有經歷了,也不論這個“經歷”是對是錯。或者指導說得一切就是謬誤。
《人類簡史》讀后感6
開篇即精彩,好書不容錯過。作者真是腦洞大開,竟然發現了早已融入我們現代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驚天秘密——國家、宗教、企業之類的東西其實都是虛幻的、人們想象出來的東西,只要借助于一定的前提條件,這些虛擬的現實就能控制著人類的生活,就能讓一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共同協作、共同奮斗,從而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價值,這一發現真的讓多少人驚奇不已、大跌眼鏡!
通過閱讀本書,個人認為人類進步的源動力是欲望在驅使,人類的每一步文明的發展前進,都是為了更好的享受——掌握了火的使用,除了能夠驅趕野獸之外,最重要的是獲得熱量、獲得更容易消化且美味的食物;發明了語言和文字,除了能夠更便捷的交流與合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精神層面的享受,諸如此類,發明車、船、飛機,甚至美食、電影等等,說白了都是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享受欲望和精神需求欲望。因此,個人認為人類的`欲望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源動力。
作者不愧是來自以色列的青年才俊,通篇讀過來,無不時刻被其博聞強識、博古通今所深深折服。全書涉獵面甚廣,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天文地理、飛禽走獸無所不包,讓人看了大漲知識的同時,不禁拍案叫絕,絕對是本好書。
不過作者在書中闡述的個別觀點有點不能接受,作為一名傳統的中國人,覺得作者有時候有點過分的宣揚自由平等了,過猶不及,謹慎接受。
《人類簡史》讀后感7
或許每個人都曾想過,我們的祖宗是什么模樣?我們來自何方,又去往何處?在這本書中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這本書與我們以往所熟知的歷史書大相徑庭,超宏觀的視角,異想天開的腦洞,生動有趣的語言,讓我們拿起就很難放下,看完后直呼刷新三觀。人類如何登上食物鏈的頂端?金錢、帝國、宗教如何橫掃全球?在作者的敘述中,這些復雜的歷史現象和原理,像一部大片呈現在眼前。他用幾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類從東非一個普通動物群族,到如今遍布地球,地位直追造物神的發展歷程。
這本書中,作者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四個方面綜合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跟著作者的筆跡,我們可以很順暢的了解人類自從誕生到如今的整個發展過程和每一個重要的變革。作者只用了區區400頁,就鋪陳開智人的整個歷史過程,各種精彩令人拍案叫絕;個中反思令人掩卷沉思。在7萬年前,智人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東非的角落中可憐兮兮地生活著。但其后一發而不可收拾,智人很快就躍升成為整個地球的主宰,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進入神的境界。從歷史進程來看,人類并沒有一個鮮明的`目標,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人類經歷三次革命的洗禮,力量空前強大,可是我們究竟是比以前更快樂還是更痛苦,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發展沒有帶來快樂,那么它的意義又在何處?作者最后提出,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險,莫過于此。或許,我們該好好思考下這個問題。
《人類簡史》讀后感8
很喜歡這本書。讀完意猶未盡。
作序的高毅老師說,本書已離開了歷史而走向了哲學,而這個哲學,不止是歷史的哲學,它同時也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深以為然。同以往的歷史讀物相比,貫穿全書的是對人類發展的思考。本就知道自己身為個體的渺小,但站在歷史的長流中,方看到,整個人類也只是發著微光。會吃驚于人可以稱之為人只有600萬年的歷史,演化用了250萬年,真正開始認知革命便只有7萬年了,農業革命1.2萬年,而我們最最引以為豪的科學革命僅僅有500年歷史,工業革命200年……如果不看這些數字,大概在我心里,人類已經存在了很久很久,久到數字都顯得虛無。
或許很多人也會有相似的.想法,畢竟在地球上,人類就是“萬物的主宰”,不管承不承認,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大概是全人類的價值觀。食物鏈頂端的地位讓我們自視太高,早已忘卻人類也只是一種沒有什么特別的動物。
又想到作者關于幸福的論述。物質水平可以不斷提升,精神的愉悅卻不會同步增加。甚至時至今日,關于幸福,我們依舊給不出一個確切的定義。是人類自己賦予了事物意義,本就產自想象,又怎能用一個飄渺的概念去定義另一個更加飄渺的存在。所以,幸福是什么?我有些難以描述自己的想法,只覺得,若以全人類觀去看生命,底色一定是悲涼的,畢竟這個時間的維度遠超過個體所能承載的;但幸福是活著才能明白的滋味,而活著,是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的事。幸福應是當下的、真真切切的體驗,這種體驗到來的時候,我不關心人類,我只在乎我自己。
要怎么說,該是心存敬畏,活在當下吧。
《人類簡史》讀后感9
如果說有些書適合通過紙質書,而不適合通過電子書閱讀,這大概就是其中一本了吧。
雖然書名是簡史,但是整個文章思路與常見的歷史類書籍不同。作者的關注點,不是各種文明的碰撞,不是朝代的更替,而是真正的人類進化,如何從處于食物鏈中層的普通動物,一步步發現到今天這樣可以改變自然法則的物種。這個歷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更遠,遠至幾百萬年前,作者在行文中自帶上帝視角。
全書主要分為四部分,解答了人類如何進化至今的問題。第一部分認知革命,讓智人慢慢產生了有別于猿類和其他人類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語言來溝通,還有虛構的故事和想象的規則,讓人類有了文化及傳承的雛形。第二部分農業革命,是人類從游牧型的采集部落慢慢演化成永久固定群落,人類也開始慢慢能馴化其他物種(植物和家禽),慢慢形成大規模合作網絡,慢慢產生了文字和階級。第三部分人類的融合統一,人類慢慢產生了金錢、帝國和宗教。第四部分是科學革命,這部分使人類產生了質的飛躍,人類可以操縱甚至創造的自然資源更多了,全球化進展也得到了飛躍,甚至可以改變原本的.自然法則。
但是,看似一切的進化真的是向好的方向進化嗎?現在的我們真的比幾百萬年前的采集部落的人幸福嗎?真的不一定。人類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曾經住在歐洲的人不知道世界還有美洲澳洲,現在可以自在旅行。未來會不會發展地球之外的其他文明?那時人類又會怎樣?
據說作者的這本書,在每個國家出版之前,他都會做點微調,所以在閱讀中,以中國做例子的點還是挺多的。也是十分用心了。
我看電子書總是犯困,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好書,推薦閱讀。
《人類簡史》讀后感10
此書果然不負盛名!
你若以為這是本歷史書,卻從未有如此跨度(從人類起源前到未來人類何去何從),更未有如此角度(絕非復制已知歷史,而是客觀辯證的分析與求證,對歷史的分析都是記錄而已,很少去分析緣由,更沒有從人類是否感到幸福快樂的標準評價),更不用說如此深度(從金錢、帝國、宗教三方面分析人類的融合、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來分析人類的演化);
你若以為這是本哲學書,卻從未有如此對比思辨(挖掘了宗教的產生與演化,對比了各大宗教的異同),更從未有如此本質深刻(快樂幸福,源自內心,這是個永恒的話題,但是恰恰追求就是痛苦的來源,想要快樂幸福,除了要自知自足,也要放棄對追求的堅持,無欲則福。這是建立在今時今日物質已經足夠的基礎上,但是對無知的認知,對無知的探索,還是要繼續,這是幸福的支撐),也許在此能找到你人生哲學的答案;
你若以為這是本經濟學的`書,也未嘗不可,作者對金錢的出現、人類歷史上對經濟的短視、進步帶來對未來的可期,進而帶來了信用、互相推動經濟的極大發展、現存各種思想主義對經濟、人類自身的影響,難以列舉;
你若以為這是本啟發人類的科幻書,其實也很好,作者真的不但能說出來人類從哪里來,更是思考了人類何去何從!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思考本質的書,相信會對你有啟發!感謝作者的存在,這是個大大大大神!
《人類簡史》讀后感11
對于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或許,快樂在于追求幸福;或許,快樂在于有目標,有理想,并為共奮斗終生……但在《人類簡史》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它的真諦!
現在許多人只看了我們表面的發展,卻沒有深究:我們是否真的比祖先過得快樂了呢?《人類簡史》講的是智人7萬年的進化史。其實,我們自認知革命以來,一直生活在一個虛幻而縹緲的世界中,所謂的`金錢、帝國、宗教都是源自人類的想象。這些想象使我們得到了發展,卻也讓人類的野心愈發膨脹,進而躍入欲望的深淵,無法自拔。欲望不僅會給人帶來壓力和痛苦,更有可能會使人類因此而滅絕!
子曰:富貴于我如浮云。在我看來,我們何必要因那些功名利祿而約束自己,迫使我們勞累終生呢?我們缺乏的只不過是一個知足常樂的心態罷了。書中寫道:“現在埃及人民比他們的祖先有更完備的醫療系統,更舒適的房屋,但卻仍有許多人在抱怨生活的貧苦,命運的不公”,原因正是在于他們有一顆永遠也無法滿足的心,不斷給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事實上,我們不僅要學會滿足,更要尋求本真,做一個真正的自己!我們無需因成功而欣喜,更無需因挫折而悲傷,這樣只會耗費心神。我們根本就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主觀上的感受。長此以往,自己的心靈就會變得澄凈明潔,即不受外界喧囂的污染,也不受所謂“快感”的影響,自然也不再有什么痛苦可言。
快樂就是知足常樂;快樂就是靜觀花開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快樂就是尋求本真,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人類簡史》讀后感12
作者的很多想法都很獨到。烹飪改變了人類的進化,人體腸道縮短,大腦得以更好的進化;從遺傳的角度來說,小麥是否是最成功的,它干掉了其他物種,讓自己得以鋪天蓋地的繁殖,讓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種植它,為它服務;是一個個偉大的虛構故事讓人類協作聚合在一起,例如宗教、例如國家,都沒有實質的意義,只是講了一個故事,讓所有人信服,并為之打拼。動物靠自身器官的進化來維持生計,而智人靠日益發達的大腦,制造工具利用工具,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智人從采集者轉變為農民再到工業革命、科技革命,不斷擴張自己的領土,遠航到其他島嶼,占據了地球上各個角落,所到之處生靈涂炭,滅絕了所有會危及到自身的物種,長毛象、地懶、劍齒虎,包括小島上的原住民,包括人類一族但不是智人的`尼安德特人都未能幸免。
作者不停在質疑,我們并沒有因為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活得輕松,相反幸福感在下降,自殺率節節攀升,我們個體的痛苦和努力只是換來了群體的進步。
智人的未來會不會被生物工程、仿生工程、無機生命給毀滅?生物工程例如植入基因,挑選最優基因組成新的智人;仿生工程,例如制造機械手臂;無機生命就可能把我們的記憶備份傳輸到一臺電腦里,構建人工大腦,讓這臺電腦的思想舉止都像正常人一樣。細思極恐,人類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似乎并未跟上,我們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發展,并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人類簡史》讀后感13
超五星的推薦這本人類簡史,作者視野的縱深似乎延展到了目前科學認知的極限,以人類誕生、生存、發展、進化為脈絡,訴說自己的大歷史觀。大,大到前無古人,大到橫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文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神學等等多種基礎學科,并以此為支撐。盡管有些細末的觀點還不完全認同,但求同存異。并且作者跳出人類回看自己的做法實在高屋建瓴。對人性的審視、批判、反思,平和客觀,價值觀超正,更看得通透徹底。相比浩瀚的宇宙和地球的億萬年進程,人類仍渺小的像一粒沙子,甚至自己承認了自己的無知,但破壞力卻和生物鏈的位置一樣高居榜首。
舉幾個小例子。
印象最深的兩個諷刺:
一、一位名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的猶太化學家在1908年發現可以用空氣制備出氨。而戰時的德國人靠著空氣當原料,制作爆炸物。而且,這項發現還讓哈伯贏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獎,但可以想見他得的是化學獎,可不是和平獎。
二、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Alamogordo),1945年7月16日,早上5點29分53秒。地球上第一顆原引爆。核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看到這場爆炸之后,引述了《薄伽梵歌》:“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猶太人哈伯的發現,二戰被希特勒用來屠殺哈伯的同胞——猶太人。
原子彈的成功引爆標志著人類從此有了自我毀滅的能力,恰恰因為這種能力,人類實現了自1945年至今,74年的相對和平,沒有再出現二戰那樣大規模的全面戰爭。
給我觸動最大的是:面對流水線上的豬牛羊雞,人類無視它們的情感和主觀需求,冷漠的把它們看成了機器,產奶的機器、產蛋的機器、產肉的機器......
《人類簡史》讀后感14
全書大部分內容都讓人看起來欲罷不能,驚嘆于作者廣闊的視野、豐富的學科背景、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深入淺出的敘事能力。提出的一些觀點,如“想象的現實”,對金錢、資本主義與帝國的關系的討論,對現代資本主義文化的討論及與前現代文化的對比等,以及用認知革命、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等將人類的歷史進行串聯,討論了幾大革命的重要意義和對其的不同看法(比如農業革命實際上是一場“騙局”),并以此將人類歷史劃分成不同階段進行分析,使人能夠以“置身事外”的'“他者”視角來審視人類發展的歷史,反觀自身。書的末尾談到了對于“快樂”或者“幸福”(作者好像并沒對二者進行區分)的認識以及可能的歷史發展,這是以往的歷史學從不會討論的內容,而這也與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密切相關,即引起“智人”對自身發展和行為的反思,希望“智人”能夠認真思考和把握自身的發展方向。不過,可能正如作者所說,大部分的歷史學家更擅長做“事后諸葛”,所以,總體來講,作者對于目前為止人類歷史發展的分析確實更趣味十足,更耐人尋味,而對未來人類發展方向的思考可能讓我稍感無趣(大概是因為沒有提出比較新穎的觀點,或者說并沒有提煉出完整的理論問題?)或者說不能認同。
總之,這本書雖然內容龐雜,涵蓋各個學科,還間插不少故事,但并不會感到凌亂。在作者精心的設計安排和嚴密的邏輯框架下,反而顯得全書深入淺出,豐富有趣,可讀性極強。對于翻譯者也不得不特別提出來點個贊,一句話就是,這本書完全不像翻譯過來的,感覺就是一個中國人用中國話寫成的,可以想見翻譯的水平之高!
強烈推薦閱讀!
《人類簡史》讀后感15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歷史學家瓦爾赫拉利,這本書根據作者自己視角講述了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現存的物種都是經過若干年的進化,人類也早已進化到了生物鏈的最頂端。隨意科學的快速發展,科技革命將一些多少年前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時候,就像是作者最后一章節–智人末日,強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后會不會使人類遭遇危機?這將帶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呢?
近代科技發展異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術現如今已經處于相當成熟的階段,幾十年的克隆羊,現如今可以做人體仿生器官;幾十年前的超大電腦的運算速度,遠遠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機;很多以前被認為無法治愈的`疾病,現如今也都有特效藥;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讓我們享受到了便利。享受科技革命紅利的同時,我們也漸漸被它們奴役了。
出門打車用手機,叫外賣用手機,手機本來是我們打電話的工具,隨著手機智能化,網速的升級,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不管是地鐵,餐廳還是洗手間,甚至開車的時候都有人在看手機,已經對社會產生了危害。有專家預測了幾百年后的人類由于手機的存在發生駝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擔心,機器人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控制人類,當他們真正學會人類的思考,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閱讀歷史在于讓我們牢記過往,牢記那些經歷的挫折,利用積累的寶貴經驗去發展,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人類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類簡史讀后感11-07
《人類簡史》讀后感04-28
人類簡史讀后感范文11-11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05-12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01-03
《人類簡史》讀后感[必備8篇]09-16
《人類簡史》讀后感15篇(優選)12-20
2022人類簡史讀書心得09-13
人類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