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實用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論語》有感 篇1
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鐘。其實,對于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
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展的唯一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想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就必須多讀書,讀好書。在暑假里,為了豐富自己課外閱讀的知識量和對素質的提升,我特地買了本《論語》,學習孔子的崇高品質,感受中華文學的輝煌。
《論語》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道義”、“禮敬”、“信實”、“忠孝”、“友善”、“勤儉”、“廉恥”、“慎獨”、“中庸”、“勇敢”、“自強”等傳統美德的內涵深深直根于華夏沃土之中,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為人處事和安身立命的標準。而對于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做人的道理。
如出自《論語?顏淵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這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世間最大的美德就是饒恕。如果人人都有了這種仁愛之心,天下不就成了仁愛的天下了嗎?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你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了。出自《學而》篇中的“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要求他的弟子們能用“忠”“信”的標準來自覺的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塑造理想的人格。
《論語》中的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方法的闡述對于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告訴我們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這讓我想到自己以前在學習上的幼稚:不懂的`問題總是避而不問,擔心別人會笑話自己。現在我知道這是多么愚蠢。大學問家孔子都有不知道的事情,何況我們這些學子。“實事求是”是一種智慧。“學而時習之。”讓我認識到: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的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與“習”統一起來,只有用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孔子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家庭和美,鄰里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人民的團結,國家的統一發揮著積極作用。孔子思想與智慧已經成為華夏思想與智慧的精神源泉。孔子思想的精髓像雨露滋潤大地一樣,已經滲入到每個華夏子民的觀念、行為、習俗、信仰、思維方式和情感之中。
讀《論語》有感 篇2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現《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迪。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于《論語》的博大精深,終于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讀《論語》有感 篇3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變成了一個不敢夢想,害怕失敗的人。面對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卻了,漸漸的學會用“無所謂”三個字來掩飾自己內心的失落與難過。有時候,當我無法不面對污濁的空氣,擁擠的空間,我發現我再也找不回當年那個呼著“小時不識日”的我了。
而這種心態,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么一種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卻還在用自己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著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夢想堅持著。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荷蓧丈人那樣用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準確地說,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曾幾何時,我也“傻傻”地去給老人讓座,在地上撿了錢去交給警察叔叔,看見同學抄作業會嚴厲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車會裝睡覺,看到同學抄作業會走過去笑著對他說:“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隊的.我也不會管,對著不喜歡的事我會笑,對著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當我以一個“完美無缺”的姿態重新站起的時候,我以為我不會再受傷了。可是,我錯了,我躲不了。我終歸不能像孔子一樣喊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在一個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公平難覓的年代,說出這樣的話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讓我敬佩。因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愛人”。我無數次地希望這個世界充滿仁,可是太難了,現在尚且做不到,更何況孔子所處的時代?于是我想起一個面色枯槁卻神情依然煥發光彩的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說著:“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當他面對外界“今之從政者殆爾”,悵然若失地說“鳥獸不與同群”時,誰又能夠像他一樣輕撫琴弦,淺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輕撫著這冷漠的紙張,讀著那些漸漸消逝在時空中的文字,我徹底折服了。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因為真正的君子是絕不會為殘酷的現實所擊敗,絕不會懷疑自己所選擇的路,也絕不會因為身處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環境的惡劣。他們會自己動手,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環境。
孔先生教會我的,讓我終生受用。他在夢里告訴我:“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先生,我會努力做到的,因為夢想已經回來了。
讀《論語》有感 篇4
七月,盛夏。日子波瀾不驚,此時,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悅耳。雨點濺落在窗臺上,風吹著雨絲穿過窗戶,一陣涼意。這樣慵懶的時刻,捧一本書,在文字里度過。此季的主旋律,源于一本《論語》。
書桌上,靜靜地躺著《論語》,思緒又飄到了剛剛接觸《論語》的時候。記憶里,簡陋的初中課本,我還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蟲,不知道鮮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著老師讀、念、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當時的感覺很困惑,天天做作業,不是復習就是預習,哪來的`愉悅?
現在想想,那時雖讀《論語》,始終一知半解,參不太透。偶爾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謅幾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耳熟能詳的句子。后來,偶遇舊書攤,附庸風雅地淘來一本線裝的《論語》繁體本,一行行繁體豎字,硬著頭皮讀了一遍。說實話,那一遍沒讀懂什么,只讀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結論:《論語》難讀!在沒有小說看的日子,偶爾也會翻翻那早已發黃的紙頁,只是依然無法讀懂其意!
再讀《論語》,正是于丹熱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讀了,是看。于丹教授聲情并茂的解讀,我又一次翻開那本《論語》,泛黃的書頁由于歲月的風蝕,留下了時間的滄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種書香,有些霉味,但這并不影響我徜徉在經典里。那些日子,孔夫子親切得猶如鄰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也不再深不可測、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識的警句、良言迎面撲來……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輕輕地合上書卷,穿越2500年風云的華光,驚覺這一團燃燒了數千年卻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離,了解你,仰望你。不為別的,只為貼近你的溫暖。
讀《論語》有感 篇5
兩千五百年前,圣人孔子與弟子們一起開啟了中華文化的強大之夢。他歷經滄桑,飽嘗憂患,卻始終堅持對清平政治的追求,對苛政暴君的批判,對傳統美德的固守。
讀《論語》,于己受益匪淺。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希望我們具備君子的高尚品行,以禮束己。誠如孔子所言:“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千年前,他就曾教育弟子,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可如今,有多少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啊!再如當今社會有太多人抱怨無人賞識不得重用,那么如果讀到《論語》中“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之言,相信你定會懂得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成為值得別人尊重甚至信任乃至重用的人。讓我們重讀《論語》,以禮束己,爭做君子。
讀《論語》,于國將和諧安定。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而曾子覺得,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和諧是一個國家想要發展的必然前提。縱觀古今,戰亂頻發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強大的,法律制度混亂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富強的。和諧是人民安居樂業的'要求,法制健全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只有做到二者相融共生才能擁有穩定的國家。“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共者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這則孔子像弟子解釋了“禮”的本質——儉。放在現今,可以理解為“廉”。對官員來說,“廉”是執法鐵律;對百姓來說,“廉”是公正標桿;對國家來說,“廉”是立國之本。因為自古以來,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無法擺脫“勤由節儉敗由奢”的定律。只有堅定公心,不貪圖名利,人民的生活才會幸福,國家才能安定富強。
《論語》的思想早已滲透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當中,不僅影響著我們每一個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更傳承著中華數千年的文明。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走進《論語》,去見證孔子那堅韌的人格、“仁者愛人”的胸懷、好學不倦的品質、言必信行必果的處事原則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氣概。
讀《論語》有感 篇6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于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峰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著它,仰望著它,為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著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里流淌著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著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著它,向著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于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里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于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于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著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于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著局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著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 篇7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為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為格言流傳于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里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天,人們把孝說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席;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為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后,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 篇8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初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里,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后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為什么喝酒?為什么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為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為他平時不善于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于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么是“孝弟”,怎么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于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為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說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說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才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讀《論語》有感 篇9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一個個子曰當中串起來的是孔子儒家的經典學說,是流芳百世的為人處事之道。
自秦始皇時期,百家爭鳴,到漢武帝推崇儒家學派,這期間的光陰歲月將儒家學說沖洗得愈發光彩照人。春秋時期,孔子開壇講座,將儒學推入鼎盛,《論語》便在這無數次的錘煉之中如同蚌殼里的珍珠一般誕生。
《論語》全書一共二十篇,字字珠璣,圍繞著一個“仁”字展開論述。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等方面,無一不滲透著“仁”在其中的深刻內涵。我想,這便是儒家吸引眾多學子,擁有眾多擁戴者的原因吧。
那么何為“仁”呢?孔子認為,“仁”是自身的一種品質,是君子不可缺的精神,而要稱得上是仁德的人,更是在各個方面都要謹言慎行,匡正自己。像“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君子不器”等等,諸如此類的觀點,只不過是千萬品質中的九牛一毛。
現實生活中,我認為稱得上君子的人幾乎沒有,因為君子已經相當于一個完美的存在,而人都是有瑕疵的,就像玉一樣,沒有人能說這塊玉是絕品,只能說為精品,所以我們所謂的君子就像是反比例函數一樣,只能無限靠近x,y軸,卻永遠也不會重合。
但是難道永遠不重合就干脆連靠都不靠了嗎?顯然不是的。開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數代表了兩個不一樣的人生。開口向上明明知道永遠延伸到不了盡頭,但是卻拼命的努力上進著,這應該就是我們的人生,開口向下的`,卻一味地墮落,所以最后連起點也夠不到。
除去仁之外,孔子也尤為重視孝道。對父母。“父在”要“觀其志”,“父沒”要“觀其行”,并且“三年無改于父之道”,這樣就算是孝道了。全書中關于孝道從不同方面做了很多論述,在我看來,“孝”這個字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不簡單。
一個“子”上面加個“老”的上部分,構成“孝”,如果你認為“孝”就是每個月甩給父母幾千塊錢,美其名曰是報答父母,還不如說是在還債。而早在幾萬年前的孔子都知道,“事父母”要“能竭其力”也就是要用心,竭盡自己的力量。這正是我們千千萬萬的子女們缺少的。
《論語》是千年精華的薈萃,它就像天上的太陽,在很久以前就指引照亮著人們,千百年后依然光輝閃耀,不曾被歲月所塵封。
讀《論語》有感 篇10
《論語》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論語》被一代代的人們誦讀、詮釋、感悟、借鑒……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論語》。遠離了電腦電視游戲,感受著《論語》的無窮智慧和思想哲理……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確,《論語》的字里行間,告訴了我們許多學習與做人的道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當然讀書至關重要,其中自然也有個重要問題就是人為什么要讀書,答案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明什么理呢?首先要明白人倫之道,懂得做人的道理。讀書修身,成為君子,這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它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見到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應該要虛心學習對方的優點,以他(她)為榜樣,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強化修養,取長補短。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人都面對不同的壓力,產生不盡的煩惱,因而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自己在學校表現怎么樣?回家有沒有跟家人問好?老師教的內容,有沒有認真溫習?如果我們每天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我們每天都會不斷進步。
同學們,去讀讀《論語》吧,它是國學的經典,是智慧與思想的精華,它可以帶你去領略經典的美妙,它會讓你終身受益!
因為文字年代久遠的原因,我在初接觸這本書時,也覺得十分枯燥乏味,一個小學生怎會喜歡這種東西呢?但隨著逐漸的接觸,我發現那是一座多么豐富的寶藏!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先賢的智慧,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催你上進,給你啟迪,讓你拓寬思想的視野,感悟生活的真諦!
讓我們與經典有約,與圣賢為友,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讀《論語》有感 篇11
說起讀書來,給別人感覺總是"碧紗待月春調瑟,紅袖添香夜讀書"這種朦朦朧朧的詩意感覺,我記得讀紅樓夢的時候,賈寶玉也有一聯,"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我覺得這個閑字說的特別好,把這層詩意的窗戶紙給捅破了。
以前應科的書生,確實有一些些閑人。尤其是那些"中產階級"的讀書人,他們不誤農,不經商,雖專工科考卻不那么用心。閑暇之余,偶爾搞個《聊齋志異》談談精神戀愛,好不快樂。但是也有些寒門子弟,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如賈島賈先生,只能寫寫苦吟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之中,就如賈寶玉這般閑處的并不太多。正經的讀書人,有些真是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講究格物致知窮理。而像我等只希望讀讀專業書,提高下業務能力,能養家糊口的,根本就不入方家之耳目。
閑讀書,讀閑書,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讀書的地點就是花前月下濃蔭處,尋一所竹子造起的精舍,點燃一盞青燈紅豆,四周一定要清掃的整潔,最好的是布置一些簡單的書柜,柜子里的圖書不暇是皇皇巨著,還是稗官野史,越多越好。不消雕檻朱窗,不必美酒盛饌,不用絲竹亂耳,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亦佳。
古代的書目講究經史子集,紀昀等人編輯的《四庫全書》也是按照這個系統去整理的。中國的古代文字博大精深,對于習慣用白話文的現代人來說,顯得晦澀難懂。所以王國維、章太炎、黃侃之類的國學大家在現代真是寥若星辰。而且現代的書籍業在應用機械后發展的迅速,書籍也遠遠沒有以前那么珍貴,大家對書籍也不那么重視,藏書也都變為了私人對古董文物的收藏,甚至是待價而沽,所以那些如"天一閣""萬卷樓"的藏書盛事也不浮于世了。
大話說了一大篇,我們現在轉入正題。今天我是第一個給大家讀《論語》,所以我選擇的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第一".在我的印象中,對孔子總覺得他是個溫和的老者,而且是一個絮絮叨叨的老者。不知道為何,每次提及孔子,我總是想起自己的啟蒙老師邵珠合。他前幾年因病去世了。
學習論語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而且是當時必背的篇章。老師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而我一個是腦袋笨,再者實在調皮,背誦這幾句的時候總是丟三落四,每次都被老師用教桿敲打一頓。后來漸漸地,提起論語,都覺得冷冰冰的,有一些陰影存在了。
作為我們認知的.源頭,《論語》應該算是我們最早背誦過的正正經經的典籍之一了。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反而覺得有些論語的話兒非常的貼近人心。所以自己也覺得,是時候通通徹徹的讀一遍論語了。所以,身邊同事說廣告人為何讀論語,我并不是那種實用主義的立場,我倒覺得如今而立之年讀一讀《論語》也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很簡單,習在古代的寫法是"習",鳥兒數飛也。學了新鮮的事物,就應該和初飛的鳥兒一樣不斷地實習,這里的"習"應是指實踐的意思。所以孔子是一個務實派,而不是后人對"腐儒"的偏見那樣。
第二句,樂在我老家的方言里,是讀洛的,我的老師也喜歡讀洛。程子說,"說"是內心的,而樂則是由內而外的歡喜。這總讓人聯想起曹孟德說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歡樂場面。
第三句,程子曰"雖樂于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孟子·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對別人指指點點好像是每個人最常見的根性。我樂于把知識、技藝等與你分享,但你不接受,所以就衍生出許多的不滿和憤懣來。而這種樂于及人,不知不慍絕對需要君子的那種坦蕩的胸襟和德行。
至于此,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對"為學"的一番善言。而我今天讀這一篇,反而覺得這三句,更像是孔子對我們一生的訓誡。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人在年輕時,就要多學習多實踐。而在中年,更多的任務應該在于去結交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擴大自己看待事物的視野,從而做一番自己喜歡而且利于社會的事業。而年老之時,則更需要闊達的氣度起理解"天運循環,無往不復"的道理,去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和培養年輕的一代,去關照自身,達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的共融。
當然了,以上也只是我獨斷的片言只字。孔子是偉人,每個人都孔子的教誨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讀《論語》有感 篇12
許多人都站下來靜靜地凝望?近年來我們的書刊市場上出了許多好書,但也出了不少壞書。因為這些人,我們的祖國才變得更強,更好。哪一組勝出,就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分數加給低的一組,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幫助他們,讓他們有前進的動力?直到現在,這件事仍然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閑來無事,掐指一算,自余去年習《論語》,至今已有一載有余。除過背了“鄉黨”,“先進”等幾篇以外,竟無甚感觸。正暗暗哀嘆時,周禮不禁觸動了我,遂意欲小議周禮。在此不敢高談闊論以充學者,實只乃表我之淺見也。
禮,乃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禮,即周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建立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基礎上,并束縛人的思想和社會活動,調整人們行為規范的總和。
周禮,和禮法、祭祀于一體。所謂禮法者,即法紀與禮儀。法紀即法律。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何謂祭祀?即備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于是乎,周禮既為維護統治者利益的道德標準,又是法律規范,形成了禮律相通的禮教。即禮允許,法律亦允許;禮不允許,法律亦不允許。所以,周禮鞏固了統治者的權威,這大概也是周公制禮的真實目的吧:鞏固年幼的成王政權。
為什么說周禮是統治者鞏固和加強政權的工具呢?因為它強調階級性與等級性的差別并且設計了一套繁瑣的程序來維持這種差別。正如荀子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
周禮要求必須親愛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使親者貴,疏者賤。此謂“親親”。
周禮還要求下級必須遵從上級,特別是周王。嚴格規定上下級秩序,不得犯上作亂。又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講的是一個卿大夫冒用皇帝規格的舞蹈,孔子認為不可原諒。此為“尊尊”。
周禮維護父權中心的社會,特別歧視婦女。“幼從父兄,嫁而隨夫,夫死隨子。”
看罷禮法,再來看看祭祀吧!“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說一個大夫級的'人物,卻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對。這說明不同等級者的祭祀也不同,絕不允許僭越。
撇開禮的等級性和差別性束縛不談,其實踐過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瑣,如諸侯每月初一殺一頭羊舉行祭祀,表示‘聽政’開始;國君祭祀賜的肉不能過夜……。
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發現統治者是如何利用禮來壓迫人民:周禮強調等級性、差別性和程序繁瑣性,并且極其嚴格地維持這種等級差別,決不允許任何人僭越,如果違反,輕則受眾人譴責,重則受刑罰制裁。
周禮因身份等級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禮不是一種公平的社會規范。它不僅表現對被統治者的束縛,更是表現了統治者們不同的等級關系!只可惜,當時的人們沒有一點覺悟,對禮的束縛毫無察覺,并認為能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連圣人孔子都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畢竟“禮崩樂壞”不是好事。同時周禮還形成了古代華夏文明的精神淵源。總之,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華。
讀《論語》有感 篇13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著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說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么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于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盡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獲。
這七道,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