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讀后感[精華]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沉思錄》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沉思錄》讀后感1
讀了《沉思錄》一書,對于如何正確看待人生和待人處事頗有啟發和收獲。
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國雷朗指出,馬可。奧勒使人有這么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現都不能改變的。《沉思錄》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聯結的.,這一紐帶是神圣的,幾乎沒有一個事物與任何別的事物沒有聯系。因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們結合起來形成同一宇宙(秩序)。
他還指出,理性的動物是彼此為對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結構中首要的原則就是友愛的原則,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同類友好,意識到他們來自同一根源,趨向同一目標,都要做出有益社會的行為。他除了強調人的理性以外,還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整體而存在。
使自己脫離他人,或做出反社會的事情來,就好比是使自己變成脫離身體的一只手或一只腳。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與整體重新統一起來。他關于人的德行的強調中有許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個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別強調的是:德行是不要求報酬的,是不希望別人指導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要放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
《沉思錄》讀后感2
一個人應當總是把這兩條規則作為座右銘:一是僅僅做那支配的和立法的理性能力所建議的有關對待人們利益的事情;另一是如果身邊有什么人使你正確和使你擺脫意見,那就改變你的意見。
剛剛和朋友聊完QQ,在放松眼睛的`同時,網絡瀏覽器又打開了,看著一個個超鏈接詞條,不由得感嘆信息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捷,鼠標一按間,資源便鋪天蓋地。然而,右手握著鼠標,左手卻不知道該什么來填充其極度的空虛了……。是啊,任重而道遠,真的應該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了,為了明天。
《沉思錄》,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溫總理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每個人都有需要讀她的時候。
本書是著名的“帝王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所作。其中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奧勒留是一個比他的帝國還有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乃至世界上最為感人的偉大著作之一。《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費迪曼這樣評價此書:“《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沉思錄》讀后感3
看一本《沉思錄》,是在與一位時空相隔甚遠的長者神交,他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娓娓道來,讓人學會堅定自己的理性,反思自己的靈魂。馬可·奧勒留作為一位帝王,是偉大的,他的偉大除了權勢,還有心靈的富足。我們成天都在為生活而忙碌,在馬可·奧勒留智慧的浸潤中,我在反思,什么是幸福。
幸福百態,滋味自知。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每個人的`幸福定義皆有不同。有的人認為安安穩穩過平凡日子是幸福;有的人認為轟轟烈烈過不平凡的日子是幸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不同,都會朝著自己幸福的方向前進。所以,不要將你認為的幸福強加在他人身上,也不要和他人盲目攀比。幸福不幸福,不是給人看,是自己說了算。
幸福感不是來自擁有的越來越多,而是計較的越來越少。凡事積極樂觀、竭盡全力,而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終心存感恩、知足常樂,這種心態就是“享福”。
健康是福,平安是福,知足是福,清醒是福。保持單純快樂的心態,過一種腳踏實地的生活,有一種真正的清醒和頓悟,擁有一份不盲目追逐的淡定和從容,這是馬可·奧勒留給我解答的幸福。
《沉思錄》讀后感4
其實我是更喜歡讀小說的,但偶爾也會附庸風雅地讀點其他書籍,就象網絡紅人鳳姐的搞笑名言“我經常看的都是社會經濟學和一些文學類的著作!比如說《知音》和《故事會》”。
但《沉思錄》除外,這是我自覺的想去看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好書,好書可以讓你讀得越多,收獲的越多,并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本書來自于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馬可·奧勒留,一位卓越的羅馬帝王哲學家,他沒能阻擋羅馬帝國的轟然倒塌,但是卻用自己一生的思考,為無數尋求生命更深層境界的人,鋪設了靈魂的`階梯。用他的《沉思錄》為我們凈化心靈,洗去俗塵。
這是一本哲學書,崇高卻不失質樸。它不如尼采的哲學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靈雞湯》《蘇菲的世界》等速食類哲學著作瑯瑯上口,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這是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的墓志銘。當n年前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只覺得這話說得好,有大師風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讀了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后,才忽然對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對宇宙、個體、時間、靈魂、生死、痛苦、神、相處、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語箴言,令人啟發與品味。不要說這是XX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現在,同樣會令人景仰。
《沉思錄》讀后感5
《沉思錄》是羅馬國王馬可.奧勒留的作品,他是世界上唯一的哲學皇帝,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國王,這本書是他用一生的經歷和心血寫成的。僅僅兩個月,我就看完了這本書,但我覺得,我并沒有讀完它,也沒有完全理解,它很深,任何人都得用一生來品味這書中的道理,他不僅是一本書,也是一個人一生的向導。
溫總理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過有100遍了,天天都在讀。”由此可見,這是一本永不過時的書,也是一本經典的書,翻開它,沒有繁華的文字,只是一句句刻骨銘心的`話語,仿佛書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聲。
“憤怒就是靈魂在摧殘自身。”這是書中的一句話,讀到這兒,我就在想,可不是嗎?有時候,為了一點小事兒而生氣,傷心又傷人,值得嗎?于是,我又想起了一首小詩“笑”,是啊,很簡單的道理,用笑去面對人生,即使憤怒,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想到這,我就決定以后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樂觀面對人生。
讀完這本書后,我終于領悟到了哲理的力量是多么偉大,但是它卻摸不著,也看不見,其實,我們的生活不就是處處充滿著哲理嗎?因此,這本書對我受益匪淺。生活不就是這樣簡單又復雜嗎?樂觀對待他的人,生命就是快樂而簡單的,悲觀對待他的人,結果就會適得其反,所以,如果你快樂的去對待人生,對待生活,他就是完美的。
《沉思錄》讀后感6
班主任曾推薦一本叫《沉思錄》的書,作者是馬可·奧勒留。起初看時并不認為這本書寫得很好,可后來我對它改觀了,原因在于作者睿智而深刻的思考如和煦的春風撫平了我的焦燥的心。
“每個人都僅僅生活在現在,喪失的'也只是現在。”提醒我們要把握現在,珍惜時間﹔“當你十分煩惱或悲傷時,想一下人的生命只有一瞬,我們都很快就要死去。”教會我們不要被無意義的事折磨﹔“人們互相蔑視,又互相奉承,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警醒我們做一個真實的人……
《沉思錄》快被我讀完了,書的最后一小章節使我頗有感觸。馬可·奧勒留在書的終了談了一個人生終了會遇到的問題——死亡。《沉思錄》全書都在談理性,將死亡這個問題放在最后,是不是想告訴我們死亡是最需要理性看待的呢?也許是的。世上總有不少人看不清死亡,即使是將化為一抔黃土。幸而我們遇到了《沉思錄》,它總結出了人生應遵循的幾個準則,也告訴我們死亡不是一件可拍的事。的確,有些人會常存在我們心中,馬可·奧勒留就是其中一位。
《沉思錄》是一本好書!
《沉思錄》讀后感7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對某種事物產生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或者反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其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沒有好壞、高低、大小之分,全都是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評價產生的好壞、高低、大小,而這些評價也會對我們自己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能量朗讀里講了:“我也知道,世界是我心靈所投射出的影子,就像電影是光碟投射的影子一樣,我生命的一切好壞順逆,都是我心中的業力所呈現出來的假象,我才是真相,我是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
是的,我們對事物或者人的印象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而它們都是個人心中的想法,事情的本身其實并沒有傷害到我們,反而傷害到我們的就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態度。
比如說,有些人覺得考試很無聊,很討厭考試,但是有些人卻很喜歡考試,因為有成就感。因此,世界上沒有好壞之分,就在于人們自己覺得好或者壞,每個人對同一種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跟別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反對別人的看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尊重別人的看法,尊重人之常情,要是人們都是一樣的話,這個世界將會有多么單調啊。我們也不要在自己不了解的情況下,隨意評論某個人或事,就像人們通常認為小偷很壞,但是這是小偷自己要選擇當小偷的,因此我們不要對壞的事物下定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是那些長處和短處也都是個人認為的,我們要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也都是自己認為的)。
《沉思錄》讀后感8
這是一本生活書,超脫卻直面現實。“宇宙是流變,生活是意見。”我喜歡這句話。宇宙是變化的,時間是即逝的,人生及萬物是短暫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珍惜和把握現在的生活。馬可·奧勒留把“生活”視作是人對外物的一種體驗。他說,“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擾你的`不是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對它的判斷。”這些觀點,對我們這些行色匆匆、碌碌于打拼奮爭的現代人來講,未免有些超脫,但卻是一句溫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脫心靈焦灼、困楚的良藥。馬可·奧勒留認為:人應遵從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樣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苦苦尋找的嗎?
這也是一本晦澀難讀的書。除了印刷精美,以及溫總理和克林頓點睛的評語吸引人之外,以獵奇的心情也許會令人失望,內容也談不上引人入勝。有的,只是信手拈來的平鋪直敘。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澀而略顯拗口的語句,也許浸潤著譯者對原著的忠誠。但是,這絲毫不能阻礙它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哲學經典之一。正如譯者、北大教授何懷宏先生所言,“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沉思錄》是一些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沉思錄》讀后感9
如果想知道人能好到什么程度,就去看奧勒留的《沉思錄》,如果想知道人能壞到什么程度,就去看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上面的話是外國文學老師上課時說的,最近看的書全是他推薦的,他說他認為我們在大學里必讀的.兩本書是《沉思錄》和《君主論》。這學期的外國文學課換了個老師教,原來一個好的老師真的可以激發學生對一門課的興趣啊[皺眉]好吧,之前的老師也不是不好,只是上課有點照本宣科,聽完記不住他講了什么,當然,記不住不能全怪老師啦......
摘錄兩句《沉思錄》里的話吧。
不要不情愿地勞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適當的考慮,不要分心,不要虛有學問的外表而喪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時,也歡樂吧,不尋求外在的幫助也不要別人給的安寧。
這樣一個人就必然筆直地站立,而不是讓別人扶著直立。當你做擺在你面前的工作時,你要認真地遵循正確的理性,精力充沛,寧靜致遠,不分心于任何別的事情,而保持你神圣的部分純凈,仿佛你必定要直接把他歸還似的;若你堅持這一點,無所欲望亦無所畏懼,滿足于你現在合乎本性的活動滿足于你說出的每個詞和音節中的勇敢的真誠,你就能生存得幸福。沒有人能阻止這一點。
對啊,人活著總得去做點什么,那就請好好努力吧。
【《沉思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沉思錄06-08
書籍沉思錄沉思錄卷七讀書心得09-22
沉思錄讀后感05-29
《沉思錄》讀后感06-01
《沉思錄》讀書心得09-02
《沉思錄》讀后感范文04-12
高三讀后感:《沉思錄》09-16
讀生命沉思錄有感1500字11-06
讀沉思錄有感(通用12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