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范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了丁肇中先生寫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不僅認識到了一個新名詞“格物致知”,還得到新思考。
這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為讀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告訴中國學生應怎樣來學自然科學。
這個20年前的文章,現在讀來仍然有它的教育意義,所以才會選到我們的課本中。照丁肇中先生所講,是因為我們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以致于在功課方面十分好,但在研究或其他需要動手的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我看來,丁肇中先生所講一點也沒錯。
確實,長期以來,傳統的課堂教育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它的弊病抑制了學生的自我創造創新能力。
動手是需要不斷練習的。現在,我們學校教育大多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最后,我們父母學校只關心一樣——分數。記得一個順口溜“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分數固然重要,它能證明我們學業學得如何,關系到將來能否考上大學,將來的生活品質如何。
有時候,因為教學條件有限,做實驗課時,老師在上面演示,我們在下面觀察,很少有人人動手實驗繼而思考的機會。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于事的,它需要我們積極地參與進去。
如果我們一直圍繞著考試分數轉,很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就會像寓言《坐井觀天》中的青蛙一樣,以為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實,我覺得高分低能的人,不但指動手能力弱,也指交際能力差的人。
這幾天,我聽見阿姨在說,單位里新招進的幾個大學生,上班都幾個月了,每天上班不曉得主動打掃衛生不會去打熱水,悶聲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立馬玩起手機當“低頭族”,路上碰到了連招呼都不打,無視而過。
參加工作后,許多工作事情往往需要大家合作的,如果連基本的與人交往也不會,還談什么迅速地融入集體,進而提高自己?
也許你做的一點點工作完成得不錯,卻舉止不懂禮貌講話不使用禮貌用語,你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欣賞,反而會讓人厭惡你。
親愛的同學們,現在我們還在學校里學習,有些教育規則我們是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學著多動手,讓自己各方面都有所發展,因為你終將走上社會,與不同的人去交流合作。記住,不是社會來適應你,而是你去適應社會。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相關文章: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07-18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原文03-30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課文賞析01-07
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賞析01-07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與段落大意04-01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