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通用)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昆蟲記》有感1
暑假里,我沉浸于《昆蟲記》中。只要打開《昆蟲記》,我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笨拙的屎殼郎,劊子手螳螂,美麗又鮮艷的小闊條紋蝶等等。我感到自己已經完全進入了大自然里,并正面對著那些快樂自由的小生靈。同時,我也了解到了許多有趣的昆蟲知識:蟬是靠什么從土里爬出來的;螳螂是怎樣捕食的;綠蚱蜢為什么食肉成嗜;金步甲如何奇特的婚俗……我盡情體味著其中的新奇、樂趣、美妙。哈哈!那些昆蟲,那些小生命是多么可愛啊!捉一些昆蟲來養,腦海里自然而然就蹦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說干就干!
第二天,我在鄰家的廢墟里捉到了一只蟋蟀。這只蟋蟀身軀鐵青,翅膀是翠綠色的,一對大牙利得好象能把人的手指咬下———好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
開頭幾天,它常常吵得我睡不著覺,氣得我火冒三丈。說來也怪,又過了幾天,我漸漸感受到了蟋蟀的叫聲中竟然蘊含著一種大自然原始純粹的氣息:蟋蟀靠著它的雙翅摩擦發出兩種不同的聲音‘瞿瞿、瞿瞿瞿',這也許就是最原始的‘音樂'吧!后來,幾乎每一夜,我都得聽著這美妙的‘大自然小夜曲'才能甜甜入睡,只是小夜曲的作曲者不是莫扎特和蕭邦,而是小蟋蟀,哈哈!
八月的天氣是多么的炎熱,蟋蟀的叫聲沒過幾天便嘶啞了。我心想:蟋蟀也許是餓了吧!可是蟋蟀又該吃些什么呢?我沒有這方面的常識。我怕這只蟋蟀會因為突然餓死而離開我,急得團團轉。媽媽告訴我:蟋蟀是一種雜食性昆蟲,無論葷素它都愛吃。植物的根、莖、葉、果實都是它們的家常便飯。于是,我每天都用煮熟的飯粒喂養蟋蟀。起初幾天,蟋蟀對我懷有敵意,放進的食物總是視而不見,等我走了才偷偷吃上一點,還有一次,蟋蟀竟然用牙狠狠地咬我。更可惡的是有幾天還來了個'絕食抗議'。唉!真是拿它沒轍。
一日三餐的美食伺候,日復一日,這只蟋蟀終于'接受'了我這個小主人。每當我給它喂食時,它便友好地把頭伸出來,狼吞虎咽之后,來一首悅耳的歌兒以示報答,那些日子,我簡直是如同喝了蜂蜜般的'甜蜜。就這樣,慢慢的,我與我的昆蟲朋友蟋蟀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這只蟋蟀漸漸失去了以往的強壯態勢,慢慢變得垂頭喪氣,萎靡不振,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我猜想著,并且最終痛苦的意識到:也許,蟋蟀是想家了吧!這里再好,畢竟不是它最終的生命家園啊!它也許在思念自己的蟋蟀父母,想念蟋蟀小伙伴們……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我終于作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這只蟋蟀是屬于大自然的,而不屬于我自己,我要給它真正的家園———大自然。于是在一個涼爽的夜晚,我依依不舍的把蟋蟀放回到了美麗而自由的大自然的懷抱中,看著蟋蟀蹦蹦跳跳離開的身影,我在心中暗自祈禱:愿你,我的昆蟲朋友,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生活的快樂而幸福!再見,蟋蟀,我將永遠記得我們之間的情誼,我們之間的故事,永遠!
與這只蟋蟀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學到了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也懂事了。
讀《昆蟲記》有感2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法布爾的一部著作,這是一部充滿生趣和無窮魅力的作品。
在這本書里,法布爾帶我走近了奇妙的昆蟲世界,里面講了一些昆蟲的習性、愛吃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等等,我在里面還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金步甲和螳螂會吃自己的同類,紅螞蟻會把黑螞蟻的卵偷來,等小螞蟻出生了,就成了它們的'奴隸,天牛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很差……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數螢火蟲了。別看它很小,但它可是食肉動物呢!主要的食物是蝸牛,螢火蟲在吃掉蝸牛之前先要給它打幾針“麻醉劑”,它的麻醉工具非常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等麻醉完了,就會飛來很多螢火蟲,它們向蝸牛體內注入一些液體,不一會蝸牛就變成“肉粥”了。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昆蟲知識,同時也懂得了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勇于探索才能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同時我也覺得,一個人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其實也來源于興趣愛好,不是嗎?正是因為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熱愛,才誕生了《昆蟲記》這本妙趣橫生,讓很多小朋友都愛不釋手的著作。
讀《昆蟲記》有感3
觀察昆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觀察者需要細心認真觀察做好筆記,螞蟻是如何搬家的;螢火蟲為什么發光;蜘蛛為什么會結出美麗實用的網呢?早在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就做到了,他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栩栩如生給我們描寫了奇妙的昆蟲世界。一個個未經修整的花園,一塊塊黑漆漆的.鵝卵石,一顆顆大樹……這些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總是能讓我們感覺到大自然無盡的美好,給我們無限的想象。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閃閃發光的螢火蟲,辛勤勞作的蜜蜂等等。
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文學家,從小就喜歡昆蟲,他15歲就被阿威尼翁市的師范學校錄取。畢業后成為一名教師,然后開始了他的文學夢,他的代表作有《昆蟲記》和《自然科學編年史》。看完這本書以后,我就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和耐心仔細,就能發現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奧秘。正如大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對這本書真是愛不釋手,因為法布爾用生動、有趣、幽默的語句給我們描繪了昆蟲的神秘世界。
讓我們一起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探索更大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4
集昆蟲學和文學于一身,融畢生研究成果與人生感悟為一爐,這就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用畢生心血書寫出的《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了一座富含知識、趣味和思想的寶藏。
這本書行文生動有趣,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法布爾的.筆下,書上的文字似乎動了起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布爾筆下的蟋蟀。一開始文章吸引我的就是那標題“意大利蟋蟀”中的“蟋蟀”二字,因為我在小時候有過捉蟋蟀、養蟋蟀的經歷,對蟋蟀有很深的感情,在讀完又發現文章對于蟋蟀描寫的特別細致。真是“盡美矣,又盡善也”!
法布爾的《昆蟲記》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的土地、浩瀚的星辰還有蟲子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似乎蟲子們一個一個地圍攏過來。每每讀《昆蟲記》的時候我很想仰起我的頭,每在這個時刻我才能夠感受到我與法布爾一起生活在這片浩瀚星辰之下,我在和法布爾一起觀察他所看到的昆蟲,我在和法布爾一起徹夜長談。
《昆蟲記》這一本書,就像是大自然為我們打開的一扇窗戶,讓我們更加了解大自然,更加喜歡大自然。
讀《昆蟲記》有感5
今年夏天,我路過江蘇路那一大片民國建筑群,那里整齊的院落加上濃密的法國梧桐,感覺格外的寧靜。咦?夏日里叫的最響的知了那里去了?怎么不叫了啊?暑假里老師讓我們讀一些課外書,其中就推薦了一本《昆蟲記》。我終于在這本書里找到了答案。“蟬卵孵化成蠐螬,蠐螬孵化出來以后是倒掛在樹枝上,忽然來了一絲風,蠐螬左右搖擺了幾下就掉在地上。這時蠐螬的身體很小,就像一個跳蚤一樣,而且身體很柔弱,要是不幸砸在石頭上,或者掉進臟水里或者沙漠中,那小命不保。最要緊的事情是先找個藏身之處。蠐螬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在線上懸著時,它們就要選擇好那些土質松軟的地方,這樣它們才能鉆進去,它們只有馬上鉆入地下才能夠活命,可是也有一些不幸的蠐螬在沒有找到松軟的泥土前就已經喪命了。”“蠐螬鉆入地下以后,就開始了4年的地下生活,初夏時在能被太陽照射到的地上會出現很多圓孔,這些圓孔和地面相平,孔的大小剛好可以伸進一根手指。這些圓孔蠐螬從地里鉆出來的出口。”
通過書里的知識我終于知道了,這到處都是烏亮的柏油路和一塊塊整齊的地磚,每棵大樹下只露出很小的一塊硬硬的泥土。蟬的幼蟲沒有機會鉆到泥土里。就算極少數鉆進了泥土里,也沒有能鉆出來的地方。這自然就沒有了知了的叫聲了。還看到報紙上報道,因為人們大量的.砍伐紫金山上的荊棘和灌木,種上了觀賞型的植物,了珍惜的中華虎鳳蝶沒有賴以產卵的灌木,導致了這種美麗的生命幾乎面臨滅絕。現在面臨滅亡的是虎鳳蝶,將來在城市文明中消失的也許還要包括蟬這位夏日的歌唱家了吧。
讀《昆蟲記》有感6
《昆蟲記》是一部法布爾創作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揭秘整個昆蟲世界的科普書籍,更是一部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昆蟲史詩。
法布爾在完成他這部空前絕后的昆蟲記時,耗費了大量的.心血。他用他那細膩的文筆將我們引進了科學的殿堂。“如果沙礫耙起來很費力,黃足飛蝗泥蜂便猛地一用勁,發出一聲高腔,令人想到伐木工揮起斧頭時喊出的‘嗨喲’聲”。能把昆蟲描寫得如此形象逼真的恐怕只有法布爾了。他的這部經典文學作品已經廣受讀者喜愛,我也被深深地吸引。
羅斯丹曾贊譽法布爾“像哲學家一般地想,像美術家一般地看,像文學家一般地寫”。我原先覺得昆蟲特別惡心,一看見它們就害怕。現在,我飼養蝸牛已一個多月了,我發現它居然能勇敢無畏地在刀刃上爬行。自從讀了《昆蟲記》,我對昆蟲的認識已經發生了全新的改變。這位“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為我打開了通往昆蟲奇妙世界的大門。
我以前遇到蟲子,從來不會仔細看一眼,甚至還會繞著走。而讀了《昆蟲記》之后,我便會放慢腳步或蹲下來,細細觀察它們奇特的世界。我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那樣的多姿多彩。
法布爾被羅曼羅蘭贊譽為“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能成為新時代的“小小法布爾”,為世界作出更多的貢獻。
讀《昆蟲記》有感7
打開書本,一股濃濃的書香味頓時彌漫開了。這是法國讓—亨利·法布爾的作品:《昆蟲記》。記得在五年級上半學期時,我們學過了一篇名叫《裝滿昆蟲的衣袋》的課文。這篇課文是講作者法布爾小時候非常喜愛昆蟲,鼓鼓的口袋里各種各樣的小蟲應有盡有,就算是回家后被父母責備也還是經常觀察昆蟲。當時,我就被法布爾那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動了。現在,終于有機會好好品味一下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了!
這本書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寫得非常好,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螢火蟲》這一篇。因為我們昆山這里沒有螢火蟲,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真正的螢火蟲。螢火蟲是怎么樣發光的呢?在我的幻想中,螢火蟲是那在夜空中翩翩起舞,一閃一閃發光的小精靈。累了,就停在草坪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吃點比它小的蟲子;渴了,就喝點清澈的溪水。但看了這篇文章過后,我知道了原來螢火蟲體內一種稱作蟲螢光素酶的化學物質與氧氣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的光亮。這種被稱作蟲螢光素酶的化學物質像開關一樣啟動這種反應,當螢火蟲產生蟲螢光素酶的時候,這種反應就開始了,螢火蟲便會發出一閃一閃的光亮。發現了現實中的`螢火蟲和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更讓我難以置信的是,螢火蟲的幼蟲居然吃蝸牛、田螺和貝類。螢火蟲的幼蟲個兒很小,可膽量很大,敢與蝸牛較量,直至把蝸牛吃掉。這都是因為它有一套獨門“武功”。當幼蟲找到蝸牛以后,先用它那針頭一樣的嘴巴在蝸牛身上扎幾下。干什么?原來在給蝸牛打“麻醉針”——噴出一種毒素,把蝸牛麻翻。接著,它又會給蝸牛注射一種消化液——酶,直到把蝸牛肉化成稀稀的鮮美肉汁。這時它便喚來同伴們,圍在蝸牛四周,一齊把針管般的嘴巴插進蝸牛的肉內,吸起肉汁來。
《昆蟲記》是一本好書,它可以讓你懂得很多知識。大家都來看看吧!
讀《昆蟲記》有感8
讀書是我最大的樂趣,而書店則是我最理想的棲息地。在“書海”,我發現每本書都是那么”迷人”,頓時我眼前一亮:昆蟲記!我餓狼撲食般“咀嚼“起來。昆蟲記是法蘭西杰出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法布爾,歷經40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從“神圣的甲蟲”——蜣螂到兇殘的螳螂、從橫著走路的蟹蛛到衣冠齊整的被管蟲。一切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無與倫比的觀察家”——達爾文“昆蟲學的荷馬“——雨果“在這些天才式的`觀察中,融合熱情與毅力,簡直就是藝術品的杰作,令人感動不已。”——羅曼“現在中國十分需要像法布爾的昆蟲記那樣的作品。”——矛盾。
昆蟲記為人們鑒照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昆蟲世界,在昆蟲世界里,最讓我欣賞的,是被管蟲。那些被管蟲是最稱職的“母親”。雖然她的外表丑陋不堪,但她的精神是最美的!母被管蟲放棄了蛾類所有的美麗。她把自己唯一的“大衣”給了她的后代子孫,再用身體做屏障。經過激烈的震動以后,她倒下了,為了下一代,她無怨無悔!這就是愛,多么偉大的母愛。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如此!在這里,我要真摯的說一聲:“謝謝!”作者法布爾讓我知道了蟬怎樣唱歌,松毛蟲喜愛的松葉,還有螞蟻的團結,蟹蛛的堅持。作者小時候有許多伙伴,同樣的環境,同樣的老師,為什么法布爾成為了昆蟲學家呢?正是他對昆蟲的癡迷,執著的追求,以及他那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小學生所需要的。同樣是昆蟲,我們見的也不少,為什么我們不能得到它們的秘密,為什么我們不能寫出昆蟲記呢?還是觀察的問題啊!法布爾對昆蟲的研究方法只是觀察,“觀察”是這種最簡單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用心血寫成的老公成果——昆蟲記!就這樣,我一邊讀著,一邊反思著,不知不覺,已經翻到了最后一頁。
讀《昆蟲記》有感9
“昆蟲”這個可能過于科學化的名詞,雖然人們不經常接觸,但它對于任何人來說并不陌生:勤勞的蜜蜂,可怕的蜘蛛甚至還有無處不在的蒼蠅,昆蟲的數量是人類的幾千萬倍,然而人們往往會熟視無睹,認為他們很渺小,他們真的那么渺小嗎?
——題記
法布爾以他精彩的文筆寫成了《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巨著在世界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是法布爾把畢生的心血從事昆蟲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書寫”把昆蟲的生活與人文精神和以它獨特的眼光對人生的感悟熔于一爐,娓娓道來。 法布爾對《昆蟲記》的寫作,不是機械式的論文式的寫作,而是由情感交流的散文化寫作。這就使《昆蟲記》既有了自然科學上的價值,又有了文學上的價值,兩種價值共存共生。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是屬空前絕后。可以說沒有哪位昆蟲學家有法布爾那么高的文學修養,沒有哪位文學家有法布爾那么高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范。
第一次讀《昆蟲記》,發現這是一部法布爾以他鮮活的語言,幽默的筆調描述昆蟲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真實的感受,讓人驚嘆……法布爾的《昆蟲記》,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那奇妙的昆蟲帶給我的好奇心是無法相比的。讓我在一個神奇而生動的昆蟲世界里徜徉。
接下來在讀的過程中,我了解了許許多多的昆蟲,他們雖然看起來渺小,但在法布爾的筆下它們卻成了一筆思想寶藏,這些寶藏以它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后還會有呢?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無疑丟失了許許多多的財富,環保的重要性毫無遮蔽的展現,通過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蛻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復的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反復推敲,一步一步推斷舍腰峰的窠巢的制作材料,螢的捕食過程和捕蠅峰的捕食過程,蜜蜂的超人的記憶力……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科學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內涵。
《昆蟲記》是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一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將昆蟲世界化做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爾為人間留下一座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言松詼諧,充滿了情趣。在其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巨著如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法布爾以文學家的.筆調,描寫了昆蟲生命宏大的詩篇,被魯迅先生稱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一畢生之力寫出的著作《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就是求真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那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樹上將少一個智慧之果。現在法布爾的精神已經燭照一個世紀多了,我們能透過《昆蟲記》領悟法布爾精神之精髓,從中領悟到真正的求真精神。他以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巨著。
《昆蟲記》不僅僅局限于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而是以人性關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并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他對昆蟲融入的感情深刻而真實,融入了自己畢生的心血,被當時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
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真理而投入畢生心血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讓我感受到了法布爾超人的毅力和細致入微的觀察。《昆蟲記》以它獨特的看待問題的角度,理解問題的深度,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人。我想如果再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肯定會讀出又一種滋味,讀出又一種感想,發現又一種精神。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人們稱贊它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一個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是一部值得傳給下一代的書。”是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邁向新世紀的大門,地球迎來的生物學,時代的轉折點,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法布爾憑借著廣博的知識、詼諧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筆告訴我們昆蟲并不渺小,而是缺乏發現的眼睛。
——后記
讀《昆蟲記》有感10
這是一個神秘的世界;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這是一個只屬于昆蟲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就藏在一本書中,這本書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部世界名著,出自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之手,他將他畢生對的昆蟲研究的成果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人們學會各種有關昆蟲的知識。
在法國 ,有一本關于動物寓言故事的書,其中有一篇《蟬和螞蟻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中的蟬真是太懶了,光顧著唱歌也不先儲存一些糧食,最后只能向其它昆蟲乞討了。但螞蟻雖然只有一點點大,但是它卻非常勤勞,總會先吃些苦去搬一些糧食儲存起來,好過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們要像螞蟻學習,做一個勤奮的好孩子。
可當讀了《昆蟲記》后,發現真正的答案簡直出乎我的意料,原來這和我想的正相反:事實上,肆無忌憚、厚顏無恥的`掠奪者是螞蟻,而憨厚老實、勤懇工作的是蟬。蟬從來不會需要別人的幫助,反而是螞蟻,為了不斷地尋找糧食過冬,有時也充當一位掠奪者。
在干燥少雨的季節,地面上會出現一些裂縫,動物們疲憊無力地尋找著食物。即使這樣,蟬還是非常輕松悠閑地使用它那長長的吸管,扎進樹枝那無盡的甘泉中,一邊放聲歌唱,一邊從樹上吸取香甜的汁液。當汁液的香味從洞口飄溢出來,四處尋找食物的昆蟲就會被立刻招來,大胡蜂、蒼蠅等很多的昆蟲,但最多的就是螞蟻。螞蟻為了接近泉水而鉆到蟬的身子下面。善良的蟬就會抬起身體,讓這些不速之客穿過,和它共享著甜美的泉水。讓其它昆蟲從旁邊繞過來,享受這頓免費的食品。在這里它們也會你擠我搶,毫不客氣。其中螞蟻的臉皮最厚,它們會用各種無賴的手段霸占這個地方,讓這個地方成為它們的地盤。
而且當蟬唱了兩三個星期的歌后生命就會結束,當蟬的軀體枯干后,就會一點不剩地運到巢穴中,連它們的同伴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看來我們要做一個勤奮的好孩子是沒錯,但不要像螞蟻一樣,成為一個掠奪者。要像蟬一樣,成為一個寬容大度、不小氣的人。這就是《昆蟲記》這本書給我的啟示。
讀《昆蟲記》有感11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是不能不說是奇跡了;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
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熔于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作者對生活世事所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蝎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相連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和《昆蟲札記》。
《昆蟲記》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年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生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會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給懶漢。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讀《昆蟲記》有感12
我從未想過蟲子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每天,我們來來去去,可曾注意過這些小小的東西?答案多是否定的。可有一個人就不一樣了,他可是天天都在觀察它們呢。他是誰?他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
我之前從未讀過它,直到xx歲的一個午后,我才第一次拿起它。那天的陽光很暖和,照在我和書上。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我感覺書中的文字也是暖暖的。我感覺它把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平時從未注意過的蟲子竟有這樣的秘密,毫不起眼的它們竟有如此神奇的技能。
隨著陽光和法布爾,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目睹了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我見過了紅螞蟻的行軍、蟬的悲哀、蟋蟀的住宅、漫天飛舞的大孔雀蝶和小條紋蝶、致命的'蜘蛛和張牙舞爪的蝎子……我很驚訝,也很興奮,我從不知道它們的世界也是這么豐富多彩。直到夕陽西下,我才合上了這本有趣的書。腦子里全是書中的情節。
這個暑假,我又讀了一遍《昆蟲記》,一樣的書,卻讀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一個人能用一生的時間來觀察和研究昆蟲,已屬不易,而又將觀察到的現象寫出一本著作,更不能不說是奇跡。《昆蟲記》反映了法布爾對自然界的無限熱愛和對大自然的向往。《昆蟲記》不僅是一本描寫昆蟲的著作,更是一本描寫得生動有趣的故事書。
“不,它仍然沒有停止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護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門,抵擋不速之客。”這是書中的一段文字,這是一段科學的描寫,也是一段故事啊。
這是一本科學的故事書。
讀《昆蟲記》有感13
狼蛛悄悄蹲在洞穴中,守株待兔,灰蝗蟲連飛帶跳,從一叢灌木到另一叢灌木;蟹蛛在花叢中,大口大口咀嚼著“碩大”的蜜蜂;蝎子們在玻璃箱里秀恩愛。
蟲子旁,且聽蟲吟。
蟬和螞蟻的故事有了一個正確的結果,蟬冬天向螞蟻乞討米粒是莫須有的事,但它卻為人們所傳頌,連我家黃碩都有這本書。真實的情況是: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在樹干上打了一品井,卻為強盜螞蟻們所占用,每開鑿出一口井,便有一群螞蟻前來搶井水喝,蟬一再避讓,螞蟻卻愈發氣焰囂經。以至于爬上蟬的背,咬蟬的腿,踐踏蟬的.翅膀,連讓蟬壽終正寢的機會都沒有,法布爾就發現許多螞蟻還在撕扯著微微抽搐著的蟬肉。但似乎沒一個個談論螞蟻的荒淫無度,提到螞蟻,人們想到的總是勤勞肯干,吃苦耐勞,但人們從來覺得蟬是懶惰的,它只會抱怨。毫無生氣可言。
驚人相似的一幕在我眼前浮現:明朝末年,努爾哈赤利用李成梁對他的培養為資本,起兵反明,所到之處“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卻有許多歷史學家說他為沖擊腐敗明朝,解放廣大人民作出重大的貢獻,加快歷史發展云云。我不說通曉古今,常識還是有的,馬隊所到之處沒有gdP的提高,沒有生產技術的發展,只有平民變為奴隸,沃土變為荒田,這也是一幕蟬和螞蟻的故事嗎?
螳螂雖不及螞蟻一般無賴,卻乖戾暴躁。纖細的腰,長長的雙手,倒三角形的腦袋,花色艷麗的外衣,乍一看,還以為是一位神秘的巫師在跳大神,或是一個虔誠的朝圣者,實則不然。事實上,雄螳螂當上新郎時也意味著死神正在召喚他回去,如果昆蟲有儀式的話,大可將雄螳螂紅白事一塊兒辦,無論哪一只雄螳螂都難逃雌螳螂的大刀,甚至一次發春期,死在雌螳螂大刀下的就有七只雄螳螂,其貪婪可見一斑。
我想知道,當我悲憫地看著蟲時,是否有一個更高級的生命在悲憫地看著我?
讀《昆蟲記》有感14
夏夜,星光閃爍。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聞窗外蟲鳴,閱手中書卷。恍然間,似乎穿越進了《昆蟲記》中,與法布爾一同看霜草蒼蒼,聞鳴蟲切切。
在大自然這個綠色的世界里,有一群生生不息的可愛小生靈。而有這么一個人,耗盡一生心血研究這群小生物,并編寫成十卷本科普巨著,為我們打開昆蟲世界的奇妙大門,他,就是法布爾。讓我們一起跟隨達爾文口中那位“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爾的生花妙筆,聆聽昆蟲的淺吟低唱吧......
法布爾觀察的細致入微,實驗的認真嚴謹,在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閱讀《昆蟲記》的過程中,我看到他虔誠仔細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地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結果。千百遍地嘗試,他不放棄,廢寢忘食,查閱資料,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進行下一次嘗試。
所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在法布爾的筆下,小昆蟲同樣有自己的感情天性,也經歷著各種悲歡離合,生死暌隔。這里有一生以尋求配偶為唯一追求的孔雀蛾,有遇到敵人會“假死”的蝎子,有大自然的“清道夫”糞金龜......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當屬蟈蟈。它們是狂熱的“狩獵者”,它們渾身嫩綠,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叫聲急促清脆。它們和睦共居,從不爭吵,卻在吃東西時顯露出了自私個性。它們常淪為人類的“階下囚”,但在自然界可謂是戰力滿滿,最癡迷的追蹤對象便是蟬。和捕捉云雀的老鷹不同,別人是“恃強凌弱”,它們卻正好相反,熱衷于進攻比自己強壯龐大的敵人,幾乎總能把俘虜開膛破肚,任其哀鳴踢蹬。
正如法布爾所言,“應該接受質詢的不是動物本身,而是我們自己那充滿各式各樣先入為主觀念的頭腦”。他以人性化的目光關照蟲性,發現各種昆蟲不為人知的習性。譬如通過研究觀察,讓我們知道了厚顏無恥的掠奪者是螞蟻,而勤懇工作的是蟬。這出乎了我的意料,在我們從小閱讀的故事中,對它們評判是完全相反的,而法布爾帶著實驗結果,強烈地控訴著螞蟻的“罪行”,言辭凜然,不容反駁,讓人在大吃一驚的同時又眼前一亮。
這本書中,也是頻出金句。“好運總是要先捉弄一番,然后才向著堅忍不拔者微笑的”讓我記憶猶新。是啊,總有人會將失敗歸結于運氣不佳,但他們卻忘記了其實問題往往是出現在自己身上。就像在一片沙漠中前行,大多數人都是行至半途,便繳械投降,放棄了生的希望,卻全然不知翻過眼前這座山丘,就是綠洲。我們在經歷種種得意,遺憾,厄運時,不要灰心,不要煩惱,一切的`堅守的折磨,在你的樂觀的看似荒唐的執著下,終將化為一句“值得”的感慨。就像法布爾在千百遍的實驗后得出準確結果,露出了真摯笑容。
法布爾窮盡一生深入昆蟲世界,讓我們看盡這群小生靈的百態人生。
恰如羅曼·羅蘭所言,法布爾是“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他以人性化的目光關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百態。在這本書中,他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小小昆蟲的生活情態,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他不僅真實記錄昆蟲生活,還透過昆蟲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等折射出社會和人生的諸多形態。魯迅先生指出,《昆蟲記》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它既傳播了昆蟲學的科學知識,又表現出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熱愛,還體現了作者堅持不懈追求科學,探索真理的可貴精神。
已是夜深,蟲鳴未歇。我愿穿越時空,與法布爾在那荒石園中看那霜草蒼蒼,聞那鳴蟲切切。
讀《昆蟲記》有感15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被書中有趣的動物迷住了,原來我生活的周圍,有著如此多熟悉又陌生的小生命。
每年的夏天,我們都能聽到一陣陣蟬的鳴叫聲,他們不知疲倦,提醒著人們夏天的炎熱。原來我知道蟬會歌唱,但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歌唱的。這本書上告訴我,蟬的身上長有發音器,也叫做音蓋。蟬的音蓋是兩塊堅硬的'蓋片,鑲嵌的十分牢固,只有靠腹部的骨氣和收縮,才使他們發出不同的聲音。我還知道了蟬有聽覺,但他們不怕炮聲,那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器官接收不到炮聲的頻率,所以他們聽不到。
通過這本書,我也了解到,作者法布爾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一定要向法布爾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讀《昆蟲記》有感】相關文章:
讀《昆蟲記》有感09-02
讀昆蟲記有感09-01
(精選)讀《昆蟲記》有感08-24
讀昆蟲記有感09-01
讀《昆蟲記》有感09-02
【精選】讀昆蟲記有感09-02
讀《昆蟲記》有感(精華)08-24
【優選】讀《昆蟲記》有感09-08
讀《昆蟲記》有感(熱)09-10
讀《昆蟲記》有感[集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