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小學生必讀的一本好書。這部歷史小說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編寫的,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引線,寫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的興起到衰亡的歷史過程,最終三國歸晉,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書中講了許多人物,如尊重人才的劉備,才華橫溢的諸葛亮,講義氣的關羽,總沉不住氣的張飛,奸詐的曹操,不服氣的周瑜等等。其中,三個國家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失街亭等,還有許多故事如:空城計,收姜維等被改編成了戲劇。還有一些三國人物被改成了歇后語,可見這本書對我們國家有多么大的影響啊!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不僅僅才華橫溢,并且足智多謀,是一個十分出色的軍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憑著出色的才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正因為看中了諸葛亮這些才華,所以劉備才三顧茅廬去請他。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中,他中了曹軍的毒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名醫華佗來為他看病,怕關羽受不了疼痛,提出要把他綁在樹上刮骨療毒,可關羽非要和部下馬良邊下棋邊療傷,華佗治好關羽的病后,十分佩服他的英勇。我也十分佩服關羽的忠義和勇氣。
《三國演義》給我們講述了中國的那一段歷史。其中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故事描述如身臨其境。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做人要忠義誠實不奸詐,做事穩妥多思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
我讀了小說《三國演義》,讀了一遍。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三國演義》動畫片,看了好多遍。這里,我就要說說我喜歡的人物和我不喜歡的人物。我每個說5個吧。
我喜歡趙云,因為他一個人能打過十萬大軍。還有馬超,因為他英勇無比。還有劉備,因為他有很多大將。還有關羽,因為他很勇敢。還有張飛,因為他拿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
我不喜歡的.有呂布,因為他殺了自己的兩個干爹。還有姜維,因為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大事完成不了任務,就自殺了。還有張飛,很喜歡喝酒,但喝完就打士兵。還有劉備,因為他只管自己的人,不管別人的人。還有關羽,因為他瞧不起別人。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3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后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后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占益州(今四川),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占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于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操為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云去誘敵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后,曹操不甘心,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
最后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后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后行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4
以鄙人有限的歷史以及文學知識來看,《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化史上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別的小說無法撼動的,雖然一般人眼中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居于首要地位,但是就從小說在大眾中的普及率以及影響率來說,《三國演義》無疑是壓倒性的擊敗《紅樓夢》的。就中國最廣大的勞動群眾來說,賈寶玉,林黛玉的名字也許不會陌生,但是兩人的故事他們又知道多少?但是對于諸葛亮,關羽,恐怕三歲小孩也能給你講出一段“空城計”或是“過五關斬六將”等一干事跡的。對于我個人而言,《紅樓夢》我小學就開始嘗試性的閱讀,不過可惜讀了兩回就實在讀不下去了,可能當時年紀過小,文言功底以及思想造詣實在太低,不過也就是在當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小說,我卻是看完的了,或許這兩本書的故事性之強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吧。
其實,就算是到了現在,《紅樓夢》也是我未敢涉足的禁區,在多如牛毛的紅學研究者和汗牛充棟的紅學研究書籍的恐嚇下,我望而卻步,如果一本書前后鋪墊的如此完美,前面的每一句話后文都有照應,甚至連人名都有如此多的學問,譬如甄士隱其實是真事隱,賈雨村其實是假語存,OH,MY GOD,我看小說本來就為了消遣,倘若看個幾千字就把你整成半死,那還有什么意義。
毋庸贅述,鄙人這次選擇《三國演義》作為暑期讀書的對象,起原因有三,其一就是最好選一本名著小說,這樣才比較有意義。其二,就是上面所講的,《紅樓夢》文學性太強,讀不來,也分析不來。而《水滸傳》這本小說又太低俗,滿篇的宋元時期的口語,文學性又太弱,而《西游記》明顯是志怪小說,對于光明向上的大學生來說,這種封建文化“集大成”的東西最好不要看,三國演義恰好走了一條中庸的道路,既不失小說的故事性,又不失名著的文學性,作為一本半文言小說,對其研讀是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的。其三則完全是追求時尚了,殊不知現下文化界叫的最響的名字是誰?易中天先生是也,此君在央視百家講壇一品成名,刮起了一陣品評三國的旋風,關于此君我不想做過多評價,雖然最近批評的聲音很多,說他在央視侃大山,誤導了廣大無知的青少年。誤導不誤導不好說,不過我認為,引發孩子們的讀書熱,讀史熱總比讓孩子們天天做在電視機旁看那些酸溜溜的日韓偶像劇要好的多,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應該感謝易先生。
說了這么多,其實一句也沒有說到正題上,應該轉一轉了。
這次暑期品評三國,鄙人參考的唯一一本書就是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至于陳壽的《三國志》,抑或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我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參考了,不過這篇文章確實借鑒了部分文學普及參考書以及網上的某些觀點,這里事先說明。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正因為是小說,它絕對不能作為正史來讀的,但是正史卻沒有小說那種塑造人物形象的強大功力。所以我們在《三國演義》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奸雄曹操,忠雄關羽,智雄諸葛孔明是三個最為典型的典型。不過這三個人物我先擱置一邊,我先分析一下最喜歡的趙云。
小時侯讀三國,最關注的是武將的戰斗力,因此趙云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十分高大的,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書中描寫道“趙云懷抱后住,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三條,前后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這一段描寫何等的蕩氣回腸,看罷之后是何等的血脈噴張,恨不得自己就立即化作趙云,在當陽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搏殺。漢中一役,他率幾十士卒鎮守大寨,殺退曹操數萬人馬,被劉備贊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云此時的事跡達到最高潮的輝煌,這句評價也可以說是對趙云最高的評價,后期跟隨諸葛亮六出祁山,趙云依然勢不可擋,有過力斬五將的輝煌戰役,雖然可能經過羅貫中的潤色。綜觀三國,趙云的偉大可以說是自始至終的,無論早期還是晚期,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形容他,恐怕也不為過,無怪乎當聞之趙云病故的消息后,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言辭之傷感,由此可見一斑。
從另一點上來說,趙云的“忠”也是小說著力刻畫的,有人形容趙云“盡忠劉氏,義貫金石”,還有人說他是“擇賢而事,克盡職守”,總之,趙云所表現出的忠義,是不亞于關大圣人的,早期和劉備一見如故后,便立即傾心于他,后不遠萬里前來投靠。效忠劉備后先后兩次挽救劉家的香火,長坂坡單騎救主,長江奪江截阿斗,趙云無不是赤膽忠心,置生死于度外,懷安危于胸中的,劉家的香火得以殘存,絕對是應該給趙云磕一萬個響頭的。無怪乎趙云死后,后主劉禪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于亂軍中矣!”,并追贈趙云為大將軍,謚封順平侯,可見劉禪還沒有昏到家,至少還知道他這條小命是誰拼了命救回來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趙云的智勇雙全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一開始只能算是劉備的.貼身保鏢,后期也沒有得到完全的重用。我想如果換作趙云去守荊州,或者是趙云輔佐關羽聯合去守荊州,或許最后的結果不會那么壞,不過一切也只能是設想了。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作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評價“狀諸葛亮智而近乎妖”確實三國中的諸葛亮已然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想象的強悍,神機妙算算不上什么,呼風喚雨那是家常便飯,從借東風的神乎其神到出隴上裝神的鬼魅莫測,甚至死后還有定軍山的顯圣,諸葛孔明似乎從來都是在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這些真可算得上羅貫中得功勞了,這個大才子將諸葛的形象無限拔高,無限擴大,雖然諸葛亮在全書大約三分之一才姍姍出場,不過他一出場則已,局面立即出現巨大轉折,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整部三國,在諸葛亮出山以后,才顯得風吹云動,精彩紛呈。極而言之,書中的一切人物,包括曹操,劉備,周瑜,司馬懿,在后期全部成為諸葛亮的陪襯。
對于諸葛亮的偉大,我不想談太多,畢竟這已經被千萬人說爛的話題,我只想從我的感受,談一下諸葛的失策之處,人無完人,諸葛亮再酷畢竟也是人,他也逃脫不了人類的劣根性,至少在三國中,還是可以找到他許多的不足的。
首先,《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就有一定的失敗,諸葛的規劃是“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軍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我認為這個規劃是導致蜀漢最后失敗的罪魁禍首,首先,鄙人認為荊州的戰略地位要遠遠強于西川的,西川完全是個封閉閉塞的彈丸之地,除了物產還算豐饒,其他的一無是處,而荊州之地,非但千里沃野,更有長江之天險,且緊連洛陽,許昌。倘若不是令一上將軍守荊州,而是劉備親守,并且東面聯合孫權,共成犄角,對魏國的首都形成壓迫之勢,同時派一上將軍去取西川,從秦川之地攻取長安,則三路大軍其涌向魏國,縱使曹操父子三頭六臂,也難逃一死。正是因為諸葛的錯誤決斷,命一上將軍去守荊州,而這一上將軍恰恰又是心高氣傲的關羽,于是失敗已成必然。當荊州失陷以后,諸葛苦心經營的策略也就失敗了一半,于是以后六出祁山,也只能是圖勞。
諸葛亮的第二個失敗之處,就是在于人才的培養方面,他是該用的人不用,不該用的人偏要重用,這點可以從對魏延和馬謖這兩個人的使用上看出來,魏延本是一代將才,放在諸葛眼里就是一個遲早要反的料,諸葛先生,你也忒過分了點,就憑人家腦后的骨頭長得明顯了一點,就說人家早晚要反,你也忒主觀了吧,于是你對人家從來都沒有重用過,人家一代英雄豪杰,空負一腔報國熱心,卻無用武之地,我看他后期的反叛,全拜您老人家所賜,他是被你逼反的。馬謖本為庸才,至多也就會紙上談兵,劉備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不可“大用馬謖”,你就是不聽,派他鎮守最最重要的街亭,就連司馬懿也看出來說馬謖“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于是,最終街亭失陷,您錯過了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
諸葛亮第三個失敗之處,就是他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諸葛亮是個不善于培養人才的人,只有到后期才收了一個姜唯。這一點上,諸葛亮遠不如劉備。正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重視人才的培養,才導致了后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這絕對是諸葛的一大失敗!
或許歷史上的諸葛亮充其量智謀力也就和曹氏集團的程力,賈詡之流相當,只不過經過羅先生過分的渲染,才有了人們心中那個近乎于妖的諸葛亮,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如果要追求真實,我們不如去讀正史了,總體上來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是十分成功的,十分完美的。
關于曹操這個形象,一向是充滿爭議的,《三國演義》中許劭的一句經典評價概括了曹操的特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奸雄”正是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曹操的經典寫照,不過說到這里還是要感謝羅貫中老先生,是他一手塑造了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真是奸的可以,雄的可以。下面我談一下我眼中的阿瞞。
首先就是前第四回中“捉放曹”的故事,這在京劇中似乎還有一出,曹操滿腹疑心的殺掉呂伯奢全家后又把伯奢本人干掉,本來呂伯奢好心好意招待曹操,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曹操之心狠手辣,五毒俱全在這里表現的令人發指,更可恨的是,面對陳宮的斥責,他居然毫不要臉的說出那句經典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每每讀到此時,總覺得這種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這種人殺了絕對是為社會除害。寫到這里我倒很想提一下陳宮這個人,說實話,這個人在我心中是相當高大的,他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義感的人,“捉放曹”一回,陳宮慧眼識英,義釋曹操,放棄縣令,跟隨曹操,就是為了拯救傾頹的漢室,,后來發現曹操如此卑劣的德行,他又毅然拋棄曹操。可悲的是天下之大,陳宮卻難覓其主,雖然清楚呂布心胸狹窄,有勇無謀,但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是出于一種極其的無奈。最終呂布兵敗白門樓,陳宮也大義凜然的選擇了就義,這種決心,這種修養,這種境界,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人人求其自保的年代,是相當的可貴的。遺憾的是陳宮選錯了主子,依他的才華,碰上明主,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但是誰能再給他這個機會呢?因為歷史不能重演了。
再來就是七十回中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且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而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苦,命厚葬之。”短短數言之中,曹阿瞞丑惡的嘴臉得以充分的顯現,一是生性多疑,對周圍的人絲毫沒有信任感,而是兇狠殘酷,濫殺無辜,為了自己的利益,連累無辜的士卒,還是楊修說得好:“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曹操的奸表現在整部書中,因為本身羅貫中就以“尊劉貶曹”的中心思想來行文的。不過就算大奸也有善的一面,更何況歷史上的曹操其實絕對算得上一代英雄豪杰。
曹操求賢若渴,他先后兩次頒布求賢令,因此綜觀魏蜀吳三國,曹操帳下的謀士是最多的,武將是最廣的,這也是曹魏長期壓制其他兩國的根本所在。曹操有時也會表現出寬廣的胸襟,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這等胸襟,這等氣魄,不是凡人所能達到的,曹操達到了,所以他不是凡人。
更喜歡曹操的文采,建安七子可是文學史上響當當的名號,曹操正是建安七子中的領軍人物,小時候讀過曹操的《觀滄海》每每讀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句時,總能感到一種排山倒海的氣魄,大一點后讀到《龜雖壽》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句子,又能體會到曹操處事的哲學。《三國演義》四十八回中曹操宴長江賦詩一段,鄙人認為是曹操在軍事以及文學達到的最高潮,因為當時曹操坐擁八十三萬大軍,眼看就要掃平南方,統一中原,此可以看作軍事上的最高峰,而那一首短歌行更是蕩氣回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躊躇滿志的曹操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勝利似乎已經觸手可及。只可惜,他料不到,等待他的,將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大的潰敗,一次另他再也抬不起頭的潰敗。
誠然,《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決定了它的局限性與封建性。書中避免不了不少迷信的描寫。譬如第七十七回關公顯圣殺呂蒙,第一百一十六回武侯顯圣定軍山,就是純粹的封建迷信了。魯迅先生教導我們要取其精華,剔其糟粕,畢竟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
不管怎么說,三國演義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塊耀眼的寶石,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有義務去繼承這一瑰寶。三國演義是厚重的,我們從中不但要讀出故事,更要讀出哲理,所謂“讀史使人明志”,“前世不忘,后世之師”。偉大的中華文化之火是永遠不會熄滅的。最后我想用《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來結束這篇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勝利失敗,千百年來不曾停息的故事,合合分分,千百年來一貫的主題。
末了,忽然想起東坡先生在《赤壁賦》中的句子了“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恐,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是啊,縱使曹操,劉備,孫權當時橫行一世,而如今他們又在哪里呢?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5
這個寒假,我得到了一本《三國演義》,看到它的封面,我就很想知道它里面的故事。首先,書的封面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書是人類的記憶,因為在書里,包含著人類的歷史,進化發展的過程,年代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也描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優美。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它主要寫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戰爭。其中的人物有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張飛、關羽,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他的聰明和機智讓我覺得他很厲害。
故事的開始,因為馬上要和曹操進行水上戰爭,可是弓箭的數量不夠了。周瑜便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不需要十天,三天就足夠了。”并且他還立下了軍令狀,然后向劉備借了二十只船和一些草人。直到第三天,諸葛亮才有所動靜,他把船開到曹軍的領地,曹軍用弓弩向船射箭,成千上萬支的箭向船射去。此刻船上扎滿了箭,曹軍才知道被騙了。到了碼頭之后,每條船都有五六千支箭,就這樣湊齊了十萬支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打仗除了要有先進、充足的.武器,還需要很多智慧。但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真的是神機妙算嗎?不是,這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是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再想想我自己,我在學習方面,平時的閱讀不夠投入,遇到好詞好句的時候,記錄也不夠及時。看了諸葛亮的故事之后,我明白了學習積累的重要性。我以后要好好積累知識,學習要更加努力。
真正的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6
在歷史長河中,唯獨三國時是三個國家同時出現的,它引起了我的興趣,于是我讀起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述說了那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是明朝羅貫中著作,講述的是蜀(漢)、魏、吳三國的構成及因爭奪權力、土地而互相爭斗,最終三國歸晉,天下統一精彩的歷史故事,給讀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關羽字云長,他忠心耿耿,義薄云天,盡管曹操用盡方法討好他,期望關羽能投靠他,幫忙其完成霸業,可關羽置之不理,誓死跟從劉備,為他效力。有一次他的臂膀受傷了,毒已經滲入骨頭,必須要把肉切開刮去骨頭上的毒液才能完成治好,那時沒有麻醉,必須要忍受十分巨大的疼痛。手術開始了,可是關羽不僅僅沒有露出痛苦的表情,還和馬良談笑風生,被后人傳為美談。關羽的這種堅韌的精神誰見了不欽佩呢?
最讓我驚訝的.是赤壁之戰,這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以上勝多的戰役,曹操有80萬大軍,而孫劉聯盟只可是十幾萬而已,雙方實力差距如此之大,怎樣可能戰勝曹操,可是經過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草船借箭,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計謀,最終連老天都幫忙了他們,原本刮西風的天氣突然轉變為東風,使得諸葛亮和周瑜火攻的計謀成功,曹操80萬大軍傷的傷,亡的亡,最終曹操倉皇敗走華容道,元氣大傷。從此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演義》我看完了,那段歷史在我腦海中不斷重演。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只要提起這首詞,我的腦海中就是三國演義的精彩故事。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是英雄倍出的年代,是戰火紛飛的年代,是發生了無數精彩故事的年代,這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不是仁義的劉備,而是梟雄曹操,雖然小說中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人,但他的.智謀卻不能被抹殺,看他煮酒論英雄時對天下英雄的不以為然與對劉備的另眼相看,不會讓人覺得他自負,只叫人贊其看人眼光的毒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曹操的豪邁。“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就是這句話讓別人看到曹操的自私,卻讓我看到曹操的敢愛敢恨。這句話無論放在何時何地,有幾人敢說出這樣的話,這就是作為一方霸主的豪邁。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8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一長篇巨著的作者是羅貫中,他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1、[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打聽到劉備的消息后,決定去河北尋找劉備,他帶上嫂嫂,殺死了東嶺關的孔秀、洛陽的韓福、泥水關的.卞喜、滎陽的王植以及曹操的大將蔡陽。
上面這一則故事寫出了關羽重情重義,不論曹操對他有多好可以,也不忘記劉備的恩情,決心找劉備。是啊,我們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義,畢竟重情義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2、[黃蓋巧使苦肉計]曹操打到江東后,連吃敗仗,便想出讓蔡氏兄弟當間諜,結果,黃蓋使用苦肉計,讓曹操83萬大軍,全軍覆沒。
上面這一則故事,主要寫了黃蓋不顧個人的安危,為了擊退曹操,舍棄自己的身體,來打退曹操,這個故事讓我想到課本《天鵝的故事》,其中天鵝也是不顧自己的安危,為了破冰讓自己和其他天鵝吃上食物-魚兒,讓自己的身體受傷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事一定要為他人著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則你的路會越走越窄的。
上面這兩則故事是我在三國里最喜歡的,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相信只要經過我們后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最后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追求,你的人生永遠會被一片爛燦的陽光所照亮。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明代楊慎的這一句詞,甚為豪邁、悲壯,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含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澹泊、輕視。臨江豪邁的英世偉業的消逝,像滾滾長江一樣,洶涌東逝,不可拒,空留偉業。同時,這一句詞亦是對三國英雄好漢的一句最真實的評論。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精彩的、讓人讀著讀著就會感覺身臨其境的故事,例如: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等等,都是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也是個個不非凡:老奸巨猾的曹操、禮賢下士的劉備、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粗中有細的張飛、有勇無謀的呂布……我最喜歡的是三顧茅廬的'劉備,因為他待人和善、重情誼、為求得一個肯為他出謀劃策的人而不惜“三顧茅廬”……
當然,最初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劉備必勝!蜀國一統天下。”的念頭來看的,因為當時覺得,孫權雖然有周瑜來輔佐他,但是,孫權畢竟有點優柔寡斷,難成大統;曹操生性多疑,為人奸詐,我不看好他,所以,理所當然的,我會認為條件較好的劉備會一統天下,江山從此開始姓劉。
可是,事實總是那么的殘酷。
當我讀到《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的時候,我在心里默默地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叫好,心想,這回,三兄弟立了這么大的功,肯定可以謀一個較高的官職來做,至少,也是五品往上,但是,事實又一次的讓我失望了。
劉備三兄弟雖然謀到了一個官職,但是,那個官職也太小了點,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尉,我真為他們叫不公,明明立功的是劉備三人,可是,他們的好處卻是那么的小。不過,后來想想,在當時,皇帝不問朝事,董卓專政,那亂世將臨的時候,能謀個縣尉做做,就已經很不錯了。誰讓劉備生不逢時呢?
當我讀到《云長溫酒斬華雄》和《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我深深地為關羽的英勇而折服,同時也為曹操而惋惜,這么一個忠勇雙全的將領,不是他的,而是劉備的,因而,我也特別的羨慕劉備,有這么一個將領兼好兄弟好哥們,任誰,誰不羨慕呢?
當我讀到《空城計》時,我又為了諸葛亮的才智而再一次折服,又一次地羨慕劉備,因為,他有一個可以為他生為他死的好軍師!
當我讀到《燒藤甲七擒孟獲》的時候,我再一次地為諸葛亮的智慧而折服,而羨慕劉備,知道用心機來令孟獲從心底上服從諸葛亮,甘愿為他所調遣。
《三國演義》里,還寫了“三絕”,分別為: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
當然,《三國演義》里,還有許多精妙絕倫的故事,這些故事,把一個個三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讀了,在不知不覺中,也沉迷于此,跟著里面的人物一起悲憤,一起快樂,一起焦急……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0
在寒假中,我讀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它描述了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人。《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好像是訴說了一個個傳奇生動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火燒連營,草船借箭,煮酒論英雄……。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含義。它不僅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納賢的劉備,忠厚的魯肅,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氣量狹隘的周瑜,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我讀了《三國演義》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中的關羽很了不起,他身高九尺,胸前長須飄飄,臉色好像紅棗一樣,一雙單鳳眼,兩條臥蠶眉,相貌十分威武、雄偉。很講義氣。曾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智勇雙全,我最佩服他的堅強,因為,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用小刀劃開肉,把骨頭上的毒一刀一刀的刮下來,雖然這個“手術”會使“病人”十分痛苦,可是,他依然一邊強忍住疼痛,一邊專心致志的和謀士下圍棋。雖然關羽在麥城一戰中身餡埋伏,被魏吳聯軍殺了,但關羽忠義兩全英雄形象依舊長存在我的心中。
看完《三國演義》,我才感覺到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本事十分好,作者羅貫中把所有的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一樣的體驗,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不是諸葛亮(總感覺這個人被神化的有點假了),而是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曹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失敗的態度:兗州敗給呂布,宛城敗給張繡,赤壁敗給周瑜和黃蓋,漢中敗給馬超。每次失敗他都能以他獨特的方式對待,體現了他作為一個優秀統帥所應具備的素質。面對挫折學會克服,遇到磨難學會堅持,這些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難能可貴的好品質,都詮釋在了曹操對失敗的那抹苦笑中。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有時我常想,如果曹操不是曹操,那他不知死了多少次,但真正的曹操總能死里逃生!亂世中需要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好人,不管別人認為曹操人格如何,我覺得三國需要曹操,如果三國沒了他,不僅僅是三國演義這部書不精彩能形容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曹操的錯誤怎能和他的諸多貢獻相提并論!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2
《三國演義》是我在四年級上期的寒假開始看的,直到四年級下期的暑假我才看完。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用他手中的筆勾畫了東漢末年一個個身在亂世的英雄人物。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戰亂發生,分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繼而浮現出了許多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奮斗的英雄。由于三個國家在這一百多年的三國歷史中戰爭發生的極為頻繁,導致許多英雄在戰爭中倒下,而繼承這些英雄未盡事業的后輩卻越來越無能,最后三國還是被魏國的皇帝司馬氏統一了,并改成晉國。
看完了《三國演義》,里面我最喜歡的.人是趙云和諸葛亮。趙云的武器是長槍,另外在長坂坡之戰時得到了一把削鐵如泥的青鋼劍。趙云不但武功高強,而且對蜀國的皇帝劉備忠心耿耿,在長坂坡時為了不讓曹操軍追上劉備,趙云一人獨擋幾十萬大軍,并且把劉備的兒子劉禪救了回去。諸葛亮每時每刻都拿著他的扇子,顯得有幾分神秘,他是蜀國里最聰明的人,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摛孟獲、空城計、木牛流馬等就足已證明這一點。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長坂坡之戰。長坂坡的不遠處就是一條河,關羽和劉琦已經備好船在等劉備了,但身后卻是幾十萬曹軍。趙云一人擋住了全部軍隊,還救出了阿斗,奪得了青鋼劍。在殺了五十多名比較有名的戰將后回馬朝當陽橋騎去,只見張飛已經在橋頭等著了,張飛讓趙云過去后,大吼了一聲,嚇得幾十萬曹軍沒有一個人敢沖上去,反而后退了幾步。張飛又連續吼了幾聲,曹軍轉頭就跑。張飛命令將士們把橋拆了,就追劉備去了。
關于三國的人和情節實在是太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例舉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三國演義》的書喔!我還是用一首歌來結尾吧:“不是英雄,不談三國。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獨自走下長坂坡,月光太溫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荊州。用陰謀陽謀明說暗奪的摸。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紛紛撓撓千百年以后,一切又從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3
暑假里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知道了許多故事,讓我深受體會的還是《三國演義》里的《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妒忌諸葛亮,想方設法置諸葛亮于死地,于是,他以軍中缺箭的為理由,讓諸葛亮十日造好10萬支箭,周瑜還故意把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大家想想,如果我們都造箭,十日也造不完10萬支箭,這下諸葛亮想出了一個妙計胸有成竹的說:“只要三天”。還當面立下軍令證,這讓周瑜特別高興。并在第三天趁大霧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萬支箭,挫敗了周瑜。
諸葛亮之所以成功“借”到箭,這第一“算”是算到第三天早晨有霧,第二“算”是算到魯肅不會把計謀告訴周瑜,會私自把快船和軍事給自己,第三“算”是算到曹操不敢派兵出來。
《草船借箭》展現了諸葛亮神機妙算和足智多謀,讓妒忌的周瑜自愧不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思考事情要依據事實,不可空想,要用縝密的思維去推算,而不是單憑感覺去推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云都在他帳下聽令。 作文900字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今......”這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戰火紛飛,也為三國鼎立定下了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也差點在赤壁之戰中丟了性命。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讀書三國演義心得11-24
三國演義讀書的心得04-11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7-23
[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8-06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08-09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6-12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08-25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09-22
讀書心得三國演義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