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1
《教育漫畫》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近代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洛克,這是洛克在流亡荷蘭期間,曾擔任友人愛德華·格拉克之子的家庭教師,并與格拉克進行多次通信討論關于家庭教育的問題。1963年,洛克將這些內容加以整理,并以討論紳士教育為話題,發表了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畫》。該書反映了洛克的政治和哲學思想,從體育、德育、智育三個方面探討了當時資產階級最關心的紳士培養和教育問題,對英國乃至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洛克在《教育漫畫》中一開始就指出,“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關于教育作用的論述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社會把人的形成看做是遺傳或天賦的產物,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洛克認為英國的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紳士教育上,他重視紳士的道德教育和實際知識。他曾說過:“英國在世界上是一個有地位的國家,原因是我們有德行、本領和學問。”洛克關于教育目的的論述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對自己子弟的要求,即有為統治階級所接受的道德觀念與品質,有開拓資本主義事業的廣泛知識和能力,有在各種場合與人進行交往的禮儀和規范。
如何對紳士進行教育,洛克認為,理想的教育應是家庭教育,他主張由父母聘請優秀的家庭教師來培養紳士,而反對他們到學校去接受教育。洛克站在上層社會的立場上,認為社會上“到處流行著粗野與邪惡”,學校里情況復雜、道德敗壞,兒童到學校去,會由于“傳染”而失去“純潔”和美德。
因此,他主張紳士教育應當在家庭中進行,認為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其子弟舉止文雅、思維敏捷,學習容易和迅速。總之,在洛克看來,紳士所具有的道德品質在學校教育中是不能獲得的。這樣的教育思想當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反映出英國當時時學校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以及英國貴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
在《教育漫畫》中,洛克把紳士教育的內容作了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的劃分和詳細的.論述,并提出了相應的教育立法,對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關于體育的見解,對資產階級子弟在身體素質上提出嚴格的要求。在道德教育內容上,洛克認為要使兒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就要培養各方面的德行,主要有:勇敢、坦白、公正、大度、謙虛、克制、聰敏等。
關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洛克主張首先要以理性為指導,從小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讓兒童所有的欲望和動機都服從于理智。他強調,說理教育主要是讓兒童明白,支配兒童活動的不是情感和欲望,而是理性,應讓理性伴隨著兒童成長。其次,重視榜樣示范作用。洛克說,成人可以盡量地對孩子談論禮儀,但孩子的伴侶是什么樣子,孩子的儀態就會是什么樣子。在《教育漫畫》中,洛克把智育放在僅次于德育的地位。他認為,對一個紳士來說,“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二位,只能做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2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世界名著《飄》,獨坐書桌前,忍不住低頭沉思,《飄》究竟是怎樣一本書呢?這是一本關于戰爭的書。書中大部分都是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描寫,是對戰后重建的描寫,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描寫的淋漓盡致,戰爭的無奈和痛苦,也寫得入木三分。本書的主人公斯佳麗小姐就是在戰爭的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個女人,由戰前不諳世事,只懂得談情說愛的嬌小姐成長為一個戰后堅強有力、無所畏懼、勇敢向前的女強人,當然,戰爭為她帶來的恐懼、痛苦、悲傷和磨練,也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一本有關愛情的書。書中描繪了斯佳麗與衛希理的愛,斯佳麗與白瑞德的愛,衛希理與媚蘭的愛。種種愛情,在作者的如花妙筆下,被描繪的淋漓盡致,感人至深。特別是白瑞德對斯佳麗的愛,那是一個成熟的、有能力的、有主見的、桀驁不馴的男人所能給予女人的最深沉的愛。為了斯佳麗他付出了一切,他開解她、安慰她、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幫助她,最后,為了斯佳麗的幸福,他冒著不為她愛的極大風險娶了她。
衛希理對斯佳麗的愛不叫愛,充其量是一種欲望的吸引。斯佳麗的愛比較復雜,最初,她盲目的愛上衛希理,而且愛的堅定、執著而長久,純潔美好而無奈。有一個時期,衛希理成為她生命的支撐,沒有他她簡直活不下去。而對白瑞德的付出和深愛,她始終沒有感覺,直到媚蘭去世的那天,她才明白了自己的真愛,找到了心之所向往——白瑞德。
而此時,被斯佳麗數次所傷的白瑞德終于傷心難忍,悲傷的離去了。斯佳麗終于失去了最愛她的男人,不過,她還有希望,因為它永遠都是向前看,永遠都是有希望的。
本書中有4位主人公,他(她)們分別是:。斯佳麗、白瑞德、衛希理、媚蘭。她們幾個都值得我一談。斯佳麗并不是我喜歡的女人。雖然她是故事的主人公,但我們之間沒有共鳴,因為斯佳麗做事太也不擇手段,但她堅強勇敢、永遠向前的性格是我所羨佩的,這是斯佳麗性格特征中最為明顯的成分,因為有這種性格和精神,斯佳麗才在戰爭這座死墳中打開口子,堅強的活了下去。
白瑞德是個成熟的、聰明的、狡猾的、桀驁不馴的男人,我喜歡白瑞德,喜歡他高大瀟灑、風度翩翩,喜歡他文質彬彬、斯文有禮,喜歡他桀驁不馴、富有個性,喜歡他身上男子漢的剛強和堅毅,喜歡它獨有的狡猾和叛逆個性,喜歡他為人夫、為人父的慈愛心腸,更喜歡他他身上那種成熟男人的味道。雖然在書中他似乎是個“壞”角色,但我仍喜歡他。
衛希理是這樣一個人,他高大威猛,有著金黃|色的頭發,迷人的微笑,高尚的品德,所作所為有男子漢氣概,是人們心目中(至少是斯佳麗心目中)的好男人。但他耽于幻想,沉湎與過去,對現實缺乏了解,沒有實戰經驗,這是他的.致命傷。當生活穩定是,這些缺點并沒有什么,但當生活艱難,處于困境時,就能致他于死命。小說中的衛希理始終沒有擺脫對斯佳麗的依賴,主要是由這些性格原因造成的。
本書中最不能不提的人物是那個瘦小病弱,沒有美貌的媚蘭,表面上她是最不起眼的,但是是最偉大的女性,她身上具備一個女人所能具備的一切優點,她是骨子里最堅強、最堅韌又最勇敢無畏的,她一直是斯佳麗和衛希理沒有察覺得依靠!她又是白瑞德尊敬、信任并且愿意給予贊美的女性。這也是一個強悍的具有無限生命力的女性。
《飄》這本書是我第二次拜讀了,但有些感覺始終沒有變,那就是對白瑞德的喜愛,對媚蘭的欣賞,對斯佳麗的有愛有恨,對衛希理的有所認同。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3
看過之余,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要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這對當時的周逾和現在我們看來,真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瞞“過了多疑的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萬支箭,令周逾刮目相看。試想,諸葛亮不講究“策略”能行嗎?
細細思量,我們的學習不也一樣嗎?也應講究方法,注意適當休息,勞逸結合,讓大了大腦得到調節,為下一節課積蓄精力,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是這樣,生活也如此。有一次,家里來客人,媽媽讓我給客人沏茶,沏茶就要燒開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葉。燒開水約十分鐘,洗杯子約要五分鐘,分放茶葉約三分鐘,這樣一來,就要共花將近二十分鐘的時間。可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妙法:在燒開水的同時,就洗杯子,分放茶葉,等水燒開后,其余兩項工作早已完成了。這樣一來,我不僅節約了時間去做其它事情,還讓客人在短時間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熱情。
做事情不僅要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識”,還要有“單匹救主”的趙云的“膽”。記得那次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讓我們練習跳高。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就像猴子一樣一躍而過。輪到我了,生怕摔著的我及得額頭直冒冷汗,膽卻的內心使我的動作變得縮手縮腳,最后落得個“嘴肯泥”的下場。體育老師摸透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又耐心地給我講解跳高的要領,在老師和同學們地鼓勵下,我大膽地又重試了一次,這次終于成功了!漂亮的`動作還博得同學們地歡呼,齊聲叫好。唉沒有膽量可不行啊!
是啊,我們雖是新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那樣淵博的知識,橫溢的才華,沒有趙云那渾身是膽的氣魄,試問,我們能有“膽”有“識”嗎?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攜手乘風破浪,繼往開來,做一個有“膽”有“識”的世紀少年吧!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4
《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司湯達的代表作。司湯達是在“資產階級勝利之后,立即就開始敏銳而明確地表現它的特征的第一個作家”,也是在法國美學領域里,提出批判現實主義理論的第一個作家。
小說主人公于連出身卑賤,卻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著杰出的智慧。在于連十九歲那年被市長聘為家庭教師,不久,和市長夫人戀愛,事情敗露后被迫到神學院投靠神父。之后在教派斗爭中神父失敗,于連也不能繼續留在那里,于連又被介紹給宮廷大臣當秘書。從此,于連打開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于連十分能干,受到侯爵的賞識,為他發了勛章。
于連所以參加了貴族們的反動會議,甘愿為貴族效勞。與此同時,于連也得到了侯爵女兒瑪蒂爾德的感情,并迫使侯爵承認他們的結合。正在這時侯爵的政敵想方法讓市長夫人寫了一封揭發信,侯爵接到信后斷然否定了自我女兒和于連的關系。于連氣憤之極,槍擊了市長夫人。盡管瑪蒂爾德等人竭力營救,于連任被判處極刑……
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的經歷及最終的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感情的描述,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近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小說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全書最耀眼、也在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著筆于人物心靈的跟蹤的手法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正是突出了于連處在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心理歷程,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于連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所以他日后能躋身在所謂的上流社會中。什么是幸福,怎樣得到幸福,是困惑著人類幾千年的問題,也同樣困惑著于連。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沒有確切的標準,只是在他的心計、在他的警覺、在他的一個又一個的“作戰計劃”及其實施當中的。他因為第一次擺脫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為德·萊納夫人面前履行“某種職責”而幸福,為驕傲的瑪蒂爾德在自我面前屈服而幸福,為一次次地發跡而幸福得要命。
他渴望幸福,渴望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渴望飛黃騰達,他發誓寧可死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他想要擁有尊貴的地位,眾人的欽羨。為此,他制造了一個又一個“作戰計劃",使出各種卑鄙、虛偽的手段,這一切都使他超人的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他畢竟內心還保留著真、善的`一面,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時,他又會捫心自問,陷入深深的自責。所以,他的計劃又總會漏洞百出,總會讓人懷疑。
不難發現于連的這種幸福標準是以社會和他人標準為標準的,是為了追求他人和社會的承認。實際上,他并沒有獲得多少歡樂和幸福,反而使自我時時刻刻都處于一種緊張狀態,感受不到踏實、安定,僅僅是自我告訴自我感覺到“歡樂的到了極點",興奮地跑來跑去,就像“野心家實現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活力而已,剩下的就是想緊之后應當怎樣制定并實施下一個計劃。這些所謂的幸福僅僅是表象而已,暫時的滿足,暫時的安慰,于連為了表象而犧牲了本質,迷失了自我。
當他得知德·萊納夫人的一封揭發信斷送了他的幸福,把他歷經千幸萬苦打開的通往上層社會的門無情的封鎖時,他想到了報復,他選擇了最直接、卻又最愚蠢的方法——結束了德·萊納夫人的生命,也把自我送上了斷頭臺。在監獄中的那段時間,使于連想了很多,他從自我禁錮的思想中解脫出來,從社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獲得了精神的自由,獲得了靈魂的重生。他脫下了往日一切偽裝的面具,找到了迷失的自我,也找到了最真實的幸福。他放棄了逃跑和上訴,能夠真誠地對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應對死亡,安靜的等待死后的再一次輪回。
作為一部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紅與黑》并沒有從概念出發,將主人公于連圖解成一個追求功利的符號。相反,作者卻給予了他深切的同情,經過人對欲望的執著追求與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實,這大概也是《紅與黑》流傳至今,魅力長存的原因。
對于書名人們以往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通常,人們認為書名中的“紅”是象征拿破侖時代的軍服;“黑"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認為,“紅"是德·萊納夫人的鮮血,“黑”是瑪蒂爾德的喪服;紅與黑是象征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征人生的游戲等。我想紅色是否還能夠象征于連對人生的不懈追求,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我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我存在真正意義、真正價值的生存狀態吧!
在社會現實重重阻礙而又想要實現抱負時僅有兩種選擇:退縮或是反抗。那些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縮者,他們享受著平庸的生活,最終卻難逃社會提高被淘汰的命運。能不斷地樹立人生目標、決心要實現人生夢想的便是和于連有同樣氣概的反抗者。這個時代顯然使不歡迎虛偽的言行、卑鄙的手段,但仍然需要對生活的熱情來反抗空虛的度日。
我想,在人們一味的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于連成為社會的犧牲品時,是不是也該想想于連的反抗精神。
我們是否也應當在“戴著腳鐐跳舞”的同時,培養適合自我的“反抗精神”。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5
我用一個寒假的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改編的,主要講了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故事。在以前讀少兒版的《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只覺得曹操很奸詐,很不喜歡他。但是讀完原著以后,我對他的認識有了“180°的大轉彎”,覺得他身上也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曹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樂觀對待。在曹操打敗仗后走華容道時,他在每一個險要的關卡都笑諸葛亮沒有想周全。但是在他每一次笑完之后,都會出現一員大將,將他打的落花流水。雖然自己在最后因為關羽的忠義而放了他,但只能說算他走運。在華容道上,曹操差點喪命,也折了很多兵馬,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認為敗兵乃兵家常事,非常樂觀。正是因為這份樂觀,才使得他在每一次失敗后都東山再起,贏得一分天下。
曹操一生非常愛人才。曹操在長坂坡之戰中不讓手下傷害趙云,只擒住他,是因為他想收服趙云,讓他為自己效力。曹操為了讓徐庶成為自己的謀士,也費了不少心思。曹操知道徐庶是一個孝子,父親自幼去世,便處處都聽母親的。曹操便先把徐庶的母親請來,然后每天給她送禮,徐母便寫信答謝,然后曹操再讓手下模仿徐母的字跡,給徐庶寫信,叫他來為曹操效力。這兩件事說明了曹操非常喜歡有才華的人,即使以前曾是敵人也無所謂,所以很多能人都聚集到了曹操的帳下,使得自己的隊伍漸漸壯大了起來。
曹操身上雖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他也有很多缺點。
曹操非常多疑,不聽取別人的勸告。曹操在晚年腦袋里長了一個瘤子,經常頭疼,并且疼起來就生不如死,很多名醫都束手無策。這時曹操請神醫華佗為自己醫治,華佗說要用鋒利的斧頭把腦殼撬開,然后去除腦瘤。這也就是開顱手術,現在說來很平常,但是在古代沒有這樣的醫治方法,也只有神醫華佗可以做。但是曹操認為華佗要害他,就放到監獄里嚴刑拷打,華佗年邁,便死在了獄中,不久曹操也死了。雖然曹操的多疑讓他打了許多勝仗,但是也誤殺了許多能人,還把自己的命搭上了。曹操特別的奸詐。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的情況下,與陳宮一起逃難到了父親的好友呂伯奢家里。晚上呂伯奢到遠處去打酒,家里人則準備殺豬招待他們,正當他們磨刀商量怎么殺豬的時候,被曹操聽見了,以為要殺他,然后殺了呂伯奢一家老小。再后來,他到廚房里看見了綁在門上了豬和一鍋開水,才恍然大悟,是主人要殺豬款待他。這時他逃出呂伯奢家中,正與打酒回來的呂伯奢相遇,也將他殺死。與曹操同行的陳宮憤怒不已,棄他而去,而曹操卻說:“寧教天下人負我,休叫我負天下人”。曹操的性格是復雜的,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成敗,使他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
四大名著讀書心得體會眾所周知,《西游記》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學價值是非常高的,作為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文學精華不了解一點那怎么行。為此,我特地趁著寒假好好去領會一下。當我將那本厚厚的“經典”的最后一頁合上后,腦袋里還真是有很多感觸哩!就比如說孫悟空,他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了。 __較開頭的“大鬧天宮”一章,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無事生非,愛挑釁“權威”,甚至妄想做“玉帝”,但我卻認為這突出了作者的熱愛自由,勇于反抗以及這個時代所提倡的“有能者當居之”。不過如果真讓孫悟空當玉帝,恐怕連天都會被捅出個窟窿來。
至于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西天途中更是盡心盡力保護。他的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就仿佛是在為那個時代帶去了一位“神”。不過孫悟空的缺點也不少呢!就是有時太鹵莽了,像“三打白骨精”,雖說他的火眼金睛是把那妖怪看出了,不過他太急性子,二話不說先給它一棍,可恰好碰上唐僧這個“慈悲為懷”的圣僧,其結果便是唐僧的“解雇書”——“你走吧!”再來講講唐僧,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不過有時他也有點“腐朽古板”,人妖不分,還多次冤枉孫悟空,以至于到最后還得讓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大師兄。我對他的這種行為實在沒什么好印象,但念在他不辭萬里赴西天取經,自然也是功過相抵了。提起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匯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孫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他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丑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后,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沙僧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總之,這些人物都為此書增色不少!雖然作者想表達的“內涵”我無法完全明白,但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了不少樂趣。一句話:不愧是名著啊!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6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選一例作以說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文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魯濱遜漂流記》。作者是英國著名小說作家笛福,故事情節生動,內容豐富,很耐人尋味。
故事主要講主人公魯濱遜出生在一個不錯的家庭,他酷愛航海。有一次,他去遠航,可在一個地方,風浪很大,后來魯濱遜是用一艘小艇劃到岸上才算脫了險。還有一次,他的船遭到了海盜的襲擊,魯濱遜被海盜抓去當奴隸,后來才逃了出來。不過,更大的災難還在后面呢!他去幾內亞時,他的船沉沒了,他被沖到了荒島上,開始了他長達28年的荒島生活。在這28年中,他從剛開始的.絕望,變成后來的生活美好。他克服了許多困難,他有田地、房屋、羊圈,自己無憂無慮。
這是我最敬佩的地方,因為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島上,即使是再有信心的人也會氣餒,可魯濱遜不是這樣的,他不氣餒,他很有信心,所以他最后能幫助一位船長平定叛亂,結束了他在荒島的生活。我推薦這個文章,是因為它的情節生動,并且跌宕起伏。詳細的講了魯濱遜一生的生活和他的航海經歷。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了呢?也想看這本書了呢?那就來細細的品嘗這個著名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吧》!
x
《西游記》是一部人盡皆知的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西游記故事于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同是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行師徒四人經過千山萬水、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了真經。
在師徒四人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非常機靈、活潑、聰明……對師父一直忠心耿耿、不存二心、從不記仇,一路上為師斬妖除魔,卻沒有一句怨言,一路上他的功勞最大,卻不以此炫耀。
我不太喜歡豬八戒,他好吃懶做、總是抱怨,搬弄是非,挑拔孫悟空和師父之間的關系,使孫悟空和唐僧不和。遇到因難,豬八戒老是想著退縮,一旦師父和孫悟空都了起來,就是對著沙僧一句“你回你的流沙河,我回我的高老莊”,好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是應付差事一樣,很不負責任。
我也不喜歡唐僧,他雖然心地善良,卻沒自己的主張,老是聽信豬八的讒言,遇事很恐慌。
《西游記》是一部名著,百看不厭。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簡愛經典名著讀書感慨12-07
經典名著心得體會03-31
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2-05
百萬英鎊名著讀書感受12-07
撒哈拉的故事經典名著讀書感慨12-07
教育名著讀書體會10-28
中外名著讀書心得體會06-27
名著《童年》讀書心得體會12-09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