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皮囊》讀后感【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皮囊》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皮囊》讀后感1
《皮囊》這本書是我去年在誠品書店購買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蘇州誠品書店。一進門,就沖進兒童閱覽區,希望能找到一本與我品味相匹的書籍。可令我失望的是,放眼望去,竟是一堆堆幼稚的童話書和幼兒園小朋友才看的識字書。壓根沒有一本適合三年級小學生的書。
沒能買到一本書,我心情低落極了,悶悶不樂的跟著爸爸媽媽去成人區。在成人區,我百無聊賴,就隨意翻開一本書,漫不經心地讀著。慢慢的我被他那生動的故事,深奧的文字所吸引,找了個座位,饒有興趣地“品嘗”了起來。后來我看的不過癮,便讓爸爸把這本《皮囊》買了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蔡崇達,他是個從小在偏僻的'閩南村落長大的孩子,在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離世了,從此,他就成了一家之主,照顧媽媽和姐姐。他在一生中,遇到過不同的人,如,傲慢的阿曉,生活在新世界的厚樸,天才文展,石頭般的阿泰等。一個個悲傷歡樂的故事,引領我走進崇達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他那貧窮的家的艱苦,感受到作者對家的思念。
生活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的舒適、有的艱難。而這本《皮囊》,就把我帶進了這個“鄉巴佬”的生活,讓我感受了一回“艱苦”。
《皮囊》讀后感2
《皮囊》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以及天才文展。阿小羨慕另一個阿小,模仿討好而又卑微,以前我也有這種思想,一直用一種矛盾的心理面對著這樣的自己。一方面覺得自己丑陋,一方面又覺得這是值得的。偌大的`城市,充滿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鐵擁擠的人群里,我總會覺得自己要被吞噬,覺得人怎么都這么渺小。而在小鎮,每個人都那么復雜而有生趣,覺得人才像人。香港阿小經歷的所有一切,都是過渡的,無論生活、友誼還是情感。我害怕看到老家阿小的這個樣子,他會卑微到,讓我想起自己身上的卑微。很多人腦子里都偷偷藏著很多個世界。
有人真可以用務虛的方式,活出我想象之外更好的人生。
在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情況下,我會采用的是一種現成的、狹隘的、充滿功利而且市儈的邏輯——怎么能盡快掙錢以及怎么能盡量成名,用好聽的詞匯就是所謂“夢想”和“責任”。
作者說的這些話,也正是我所理解的。活著是為了什么呢?房子車子票子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嗎?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么而來呢?每一個人都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拼搏著,為了讓自己體面舒適一點,每個人都用盡了全力。皮囊下的你,靈魂還安好嗎?
《皮囊》讀后感3
最近讀了《皮囊》一書,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語言去裝飾什么,就像一個老朋友在娓娓說道過往的事情。
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離開家鄉闖蕩最終一事無成的天才少年文展,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
盡管他們離當今社會上所描述的“成功人士”相距甚遠,但是生活里的失意與痛苦,他們一一嘗盡。他們也許有過意氣風發,也有過拼搏與執著,但無償的命運最后還是把他們一股腦地裹進憂傷的洪流。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渾濁。為什么同一個環境差不多的家庭卻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的讓人唏噓,也有的讓人思考。沒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充實自己,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有趣。
《皮囊》讀后感4
讀完此書,沒有想象中的沉重,也沒有如何的感動,反而心一絲蒼涼。作者的那些關于故鄉的眷念,那些關于親人的眷屬,那些關于友情的回味,關于人生與生活的感悟,都裝在四處漂泊的皮囊里了
人生就像一個無底的空杯,我們總在不斷的往里面裝進許多東西,親情和友情,財富和地位,又在不斷的失去,而身體這副皮囊更像是一個活著的象征與符號
年幼時的天真與善良,年輕時的欲望與野心,中年時的掙扎與妥協,老年時的嘆息或回歸,人生多像猴子掰玉米
當一個人還在不斷眷念著的時候,也是最脆弱與幸福的時候,我們的傳統文化孕育的`眾生,一生都在尋找外面的世界,對于親情是一場投資與還債的關系與過程,更像一場約定俗成的責任,也像一座山。對于友情,更像是一種慰藉與填充,對于愛情,更像是一種奢侈與完成人生成人禮的一種形式,不停奔跑,不停尋找,卻從未真正審視過自己內心的需要
貪嗔癡與斷舍離,本無不同,一個是在完成尋找外界的認同,一個是在尋找自我,對于完整的人生,應該都是需要,平衡就成了一種生活的智慧
對于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甜品與大麻的作用所帶來的結果并無不同
《皮囊》讀后感5
看到這一章,書中母親就算沒有錢,為了面子,自己辛苦也要蓋房子。我就想到自己的父親。父親那一輩最看中的就是面子。記得08年的時候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傷了左眼,左眼保不住了。當時手術費把家中的積蓄用得所剩無幾。而母親相信算命,請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家里的房子不好,于是決定蓋房子!于是夫妻兩人四處借,最后蓋成了,但一屁股賬也是在10年還清的。期間日子也是過得清苦。
后來好不容易攢了一些錢,輪到了姐姐出嫁,因為愛面子,賠了一大筆嫁妝!結果姐姐沒兩年離婚了,帶著孩子的姐姐沒辦法工作,吃穿用都是家里的,又是父母來承擔!好在父母工作還能開銷,最后也是攢下一些錢的!15年的時候輪到了我結婚,因為我們很多人家里都陪嫁妝賠陪一輛車,所以好面子的父親非要給我陪一輛車,又把所有的積蓄用完!
年頭姐姐也找到了男朋友,所以16年過年的時候辦酒席父母也是又花了一筆錢來辦酒席。父母這輩子就為了面子活。我們總是勸他們人活著只要自己高興就好,不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眼光!可父母的好面子思想可能因為時代的影響根深蒂固。總是反駁我說:人活著不為了面子活著干嘛?于是我總是啞口無言!
《皮囊》讀后感6
也許是離家千里求學的生活狀況,在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有一種了解和感同身受的味道。
其實我不是很贊同作者書中的一些觀點,但是他的文字很觸動人。
那種對于他人的`洞悉,對于生活的觸動,然而在我看來他或許是缺乏一種閑適的,所以對于家鄉有著別樣的感受,熟悉感帶來的舒適而不是閑適本身。
有的時候不敢深想太多,那種未來的龐大和未知的恐慌讓我無助,但是似乎不做出長時間的規劃就像是沒有理想一樣。而我似乎真的沒有理想,我想學的更多,我想讓我的父母過得更好,我想自己永遠保持赤子之心,我感受得到自己在時間流逝里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做出的努力。可是到底怎么樣算是更好呢?
我茫然了,我困惑而不自知。而這些是不能傾訴的,它在現實面前顯得矯情,似乎是無病呻吟。
身邊的人是不能說的,他們會敷衍幾句,因為他們也不明白。師長則會告訴你要務實,在他們看來思考這些是一種浪費時間,而他們的確有他們的道理。父母是不能說的,因為不能讓他們為遠在外地的孩子憂心。
然后只能投入無邊的忙碌讓自己忘記這些。偶爾想起時的無奈和痛苦只能默默吞咽下去。
讀完,找到的不是答案,而是共通。
《皮囊》讀后感7
大概是因為至情至性,所以能從這本書的很多地方看到自己的影子,如生病的父親,父親早年間經歷過一場巨大的災難,此后性情大變。執著的母親,母親執著于她的世界觀,苦難堆砌了她的人生。神明的超度,我時常想起那個安詳美麗的笑容。夢境的醒悟,那個午后夢到的歌謠使我明白一切都結束了,一切都往很好的地方結束了。
家人的命運,自己的命運,身邊朋友的命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每個人生命的奇妙。書中有一句是,只有從一個人經歷的所有事情來看,才能夠將這個人所呈現出來的一切徹底的理解。我慶幸看到這句話,它使我能夠更加理智,更加尊重的'去看待每一個人。也許曾經我覺得他們有這樣那樣的不好,可能太苛刻,可能太隨意,可能太端著,可能太邋遢,可現在來看,他們所有的經歷構成了他們的星系,雖然不完美,但是依然可愛。
書中的最后一句話是每一個讀者都能看到已然存在他內心的東西,書籍不過是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罷了。唯愿此心光明,愿一直善良的看待這個世界。
《皮囊》讀后感8
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讓我去回憶我的童年,會想起那些已故去的人,聽媽媽說小時候抱著我長大的曾祖母,依稀還記得她坐在房檐下的樣子,又依稀還記得她去世時媽媽讓我磕頭我卻死活不肯的畫面,小時候總給我留著許多糖的外婆,她去世的時候,我卻因為所謂的工作沒能見最后一面,可是她一直在我腦海里,她駝著背慢吞吞的為我們做飯,她佝僂著身子從柜子里拿出攢了好久的糖果,她輕聲呵斥著沖我們嚷嚷的大黃狗,還有幼時一直害怕的外公,他在家時困了總不敢睡著,很害怕他拿鞋底板把我們給拍醒,有時實在太困了,就躺在他經常躺的搖搖椅上搖晃著,等他一回家就馬上驚醒了,他一輩子直到去世都總想著我外婆,外婆先走,他卻害怕外婆的棺太小不夠住,死活要把自己的'給外婆,自己卻永遠躺在那個連自己都放不下的棺里,開棺的時候我終究是沒忍住痛哭流涕,哪怕到現在想著他最后的樣子,我依然忍不住淚目,他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對我們的疼愛,而是對外婆的疼愛.其實自從我長大后,很少去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我每次很用力的去回憶,卻總是什么都想不起來,讀這本書,卻總是勾起我的回憶……回憶那個我不知道到底愛還是想逃離的家鄉......
《皮囊》讀后感9
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讓我去回憶我的童年,會想起那些已故去的人,聽媽媽說小時候抱著我長大的曾祖母,依稀還記得她坐在房檐下的樣子,又依稀還記得她去世時媽媽讓我磕頭我卻死活不肯的畫面,小時候總給我留著許多糖的外婆,她去世的時候,我卻因為所謂的工作沒能見最后一面,可是她一直在我腦海里,她駝著背慢吞吞的.為我們做飯,她佝僂著身子從柜子里拿出攢了好久的糖果,她輕聲呵斥著沖我們嚷嚷的大黃狗,還有幼時一直害怕的外公,他在家時困了總不敢睡著,很害怕他拿鞋底板把我們給拍醒,有時實在太困了,就躺在他經常躺的搖搖椅上搖晃著,等他一回家就馬上驚醒了,他一輩子直到去世都總想著我外婆,外婆先走,他卻害怕外婆的棺太小不夠住,死活要把自己的給外婆,自己卻永遠躺在那個連自己都放不下的棺里,開棺的時候我終究是沒忍住痛哭流涕,哪怕到現在想著他最后的樣子,我依然忍不住淚目,他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對我們的疼愛,而是對外婆的疼愛。其實自從我長大后,很少去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我每次很用力的去回憶,卻總是什么都想不起來,讀這本書,卻總是勾起我的回憶……回憶那個我不知道到底愛還是想逃離的家鄉......
《皮囊》讀后感10
首先,文字很優美,讀起來很舒服,但有些地方總感覺有些刻意,不夠自然。
其次,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寫親人的幾篇,阿太的人生哲學、父母的愛情故事都足以讓人深思和落淚;寫朋友的那幾篇讀起來感覺有點怪怪的,雖然說是揭示貧窮環境下個人理想的脆弱,但總能讀出作者的優越感(或許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不是很喜歡中間幾篇,包括“兩個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樸”;結尾的幾篇都比較短,開始哲理性收尾了;最喜歡的一篇是“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特別是里面那句直擊靈魂的`“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終沒勇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敢面對現實,所以只好用所謂的“夢想”和“責任”來為自己開脫,不過,每個人最終要跟自己和解,回答怎么生活的問題,說到底,家才是每個人的歸宿,感覺這也是作者繞了一大圈想表達的東西。
《皮囊》讀后感11
把這本書加入書架的真正原因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和裝幀設計所吸引。后來又看到好多書友都在讀這本。
按照通常以往的慣例,一本書,如果讀到八九頁的時候還沒有將我帶入,便放棄,因為我覺得,一本書在一開始還沒有引人入勝的場景和人物出場,只會越看越瞌睡,失去看下去的欲望和意義。好在《皮囊》在第一頁的時候就以一個倔強的九十九歲高齡的裹腳的阿太將我拉入了特有的閩南風情的小鎮里,這個九十九歲高齡的阿太看盡了世間的苦難與變遷,在不經意的話語中道出了人生一大真諦:“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才”。
我們都是帶著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這副皮囊的用處就是用來經歷風吹雨打的,所以我們的靈魂才有處安放。
書里寫到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到現實打擊的厚樸,透過作者,看到他眼里的“他人”,也看到別樣的人生。
這本書的最后告訴我們:其實過什么樣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不那么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
《皮囊》讀后感12
或許因為生活環境相似,或許因為作者文筆出彩心思細膩,這本書讓我產生了很多共鳴的同時帶來了感動。
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構成了我們所能體會到的豐富的世界。但人本質上又那么一致,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
1、在邊陲小鎮中,身邊也有很多像阿太這樣的長輩。他們會凌晨兩三點的時候去田間引水入田,七八十歲的'老人揮著鋤頭挑著水,他們會去外公的雜貨店買菜籽的時候互相調侃......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2、自懂事起,特別在小學6年級至高一的這段時間里,身邊有很多個像文中阿小這樣的人。出生地和原生家庭確實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們這些生活在落后鄉村的孩子,我們渴望著那些新鮮的事物,廣州香港的高樓大廈車火通明。很多人渴望著,模仿著,不顧家里的反對和排斥去追隨,意義在哪兒。
3、文展,厚樸的故事給了我一點警醒。
4、張美麗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那些被村子里的人指手畫腳品頭論足的年輕姑娘。
這本書就像是我很熟悉的雨后泥土味。
《皮囊》讀后感13
好看的皮囊到處都是,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句在互聯網上極端熱潮的話成了眾多人的至理名言,很多人把它奉為自己找對象的原則,想要去找一個有趣的靈魂攜手走一生。
我不知道“皮囊”一詞如此之火是不是因為《皮囊》這本書,畢竟這本書確實好看,銷路也好,看過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可無論這兩者之間有沒有關系,我都要說一句透過那份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這是他應得的。
那么小的時候就擔起了家里的全部責任,生活讓他早早成了男子漢。如今他是業內挺有名的人物,看這本書有那么多名人為其寫序,我就知道這個人不簡單。得是多優秀的人才能從那樣的小鎮走出來,然后才能一步步爬到今天這樣的高度。哪怕我們外表漂浮疲憊不堪,但只要內心有所寄托靈魂可以安放,就足夠了。
皮囊之下,貫穿的是我們的靈魂。無論這副皮囊你是否喜歡,無論靈魂是否已找到出處,你都應該相信靈魂歸依了,一切才安穩。而那具皮囊只是偶爾保護我們的內心緩慢一點受傷害的東西。
《皮囊》讀后感14
在世俗的地方世俗的時間看著這本看似世俗之人寫出的世俗之書,多少對自己,對人生也有點感慨的,想到了之前超人介紹的一部電影《甜蜜蜜》,很老的一部電影,但是很好看,一生很短,留給自由的你只有幾十年,一生又很長,因為變數太多,而你又不得不一個一個去慢慢感受,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曾經幻想過我過完一個普通甚至平庸的一生,但是心中又有另一個念頭告訴我,還可以換種方式去生活。見的多了,想的多了,之前有一個30多歲的人和我一起面試同一個崗位,當時我們在一起聊天,后來聊到年齡的時候他就說了,他可能是年齡最大的了,可能他覺得我們會看不起或者不理解他的情況為何這么多年還要和我們面試一個執行崗位,我看出來他準備要解釋的'時候,我就說了,我理解,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雖然只是說了這一句話,但是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他可能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就像我也沒有多好,有的人可能一帆風順,但有的人一定要經歷些什么。只要保持樂觀,開心,不放棄,積極向上就行了,畢竟不管是誰,也只是一個人。
《皮囊》讀后感15
今天是在同學家里看完了這本開篇很久的書,皮瓤,剛開始沒覺得自己能好好的看完這本書,沒想到自己越往后看自己越平靜,也越來越深沉,看著這本書,想想自己,想想周圍的人,想想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想想自己說要留在的地方,想想小時候的夢想,想想自己的現狀,不停的想,不停的想,其實我一直都覺的自己還是個孩子,可是自以為的這個孩子,如今也快年滿三十了,呵呵,有點害怕,沒了以前的夢想,不知道自己還在追求什么,能追求什么,還一直在想.....要去去深山老林,去拜訪那些老藝人,去寺廟里凈化下自己,去看看大好湖山,可是這一直在想想的層面,那個我卻被現在自己的束縛住了,上班養活自己,可是自己又沒能付出努力讓自己現在的生活變的`更好,自己一直沒有努力過,自己明明知道,卻還不努力,哎,這種病得治啊,這種病挺嚴重,得治,必須治,慢慢的給自己列些計劃。
想想小時候的夢想,努力吧,不光是為了現在的自己,還為了那個能實現那些想法的我,充實自己,不斷學習努力,平常心,好好生活,也希望自己內心處能永遠保留著那點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