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合集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后感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學了,然后按必須的時刻去實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孔子也以前這樣說過:“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體會和明白,這樣就能夠做老師了。但是此刻的'學生又有多少能夠做到把溫故而知新作為一種快樂呢?個性是此刻的80、90后的大學生又有多少是在下課后去看書的呢?這樣的學習狀態,我認為是很難有人才的出現了,也是中國此刻的一個狀況吧。
但是我堅信中國人能夠做到的是有朋自遠方來,樂乎。正因中國人傳統以來都是好客的,我們都喜愛熱鬧,喜愛一群朋友聚在一齊玩、說說話,這樣的快樂,我想不會有人不喜愛吧。最后,“人不知而不慍”我想很少有人做到吧。我覺得90后是期望得到別人明白的一代,在被誤解的時候,我們會苦惱,應對這樣的狀況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讀后感2
《論語》一書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編傳而成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書。讀過這本書可以看出,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習與做人等很多方面的問題,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還是偉大的`教育家。因此他在書中也總結了他的教育思想,主張因材施教與啟發誘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強調在學習上的主動。這一點與現在的教學方式很相似,都重視學生的思想,并且啟發學生。
《論語》雖然是一部關于教育的一部書,但它的語言也很有特色。這本書的語言簡潔,篇幅短小精悍還特別注意用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個性,使人物形象十分鮮明。《論語》還善于用修辭手法來記載孔子的言行,以此宣傳孔子的思想與主張。這比單純的說教更生動形象,易于被人們所理解并接受。
作為青少年,讀了這本書,對我的學習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多啟發。它的教育思想與做人做事的主張也都很符合當代的社會生活。《論語》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思想史、文學史上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閱讀和學習。
論語讀后感3
如果是讓我現在說論語,我能說的不多,但再來翻看論語的內容,卻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在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論語是無時不在的。
這是我讀到第三句時,突然想著要寫讀后感的,好在以后可以翻看提升對它的理解吧。
現在的我,我是說此時此刻的我,對儒家道家還所知不多。相對來說,“子曰”的句子知道的更多些,道家我只是知道“道可道,非常道”。見笑,卻是膚淺。
在我聽到的看到的之中,我整理的信息是:儒家相對于人性,道家相對于更大的世界,有人說兩者不同,其實現世研究所得,儒家是道家的一部分。貌似在現在,西方或者東方更承認道家學說,儒家好像只有在我接受的教育中是非常提倡的,在我讀書這么多年,好像是不曾記得有哪篇課文是摘自道德經的`(現在的教育課本不詳)。這更加增加了我對道家的興趣。
在看論語的時候,中間跑去看了陶淵明的一首詩——《停云》。是在《論語今讀》里提及的,于是特地去搜了下,大概的做了自己的理解。這里要說的是,我對論語做的整理和解釋都是根據字典注釋和個人思想而寫的,并非抄襲或引用。一來我希望增加印象,二來我覺得照本宣讀太枯燥,如果以后要去讀更多的古文,那么從現在開始要積累古文的了解,好在以后可以使用。因此,翻譯和注釋的可能不太正確,或者是加入了個人的感情和字句在內,如果有地方誤導了他人,見諒見諒。
論語讀后感4
我讀了一些有意義的書,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論語心得》,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我來講講這個故事。
一天,齊國宰相晏嬰出門,他的馬車剛好路過馬車車夫家,車夫看到前面是他家門口,高興極了,心想這次總算能在鄰居們面炫耀一下了。誰知道妻子在門縫里偷看他,當她看到丈夫驕傲自滿,神氣活現的樣子時,心里很是氣惱,決定等丈夫回來時教育教育他。車夫回來時,看見妻子在正收拾東西,便奇怪地問:“你這是要干嘛?”妻子說:“回娘家!”車夫生氣地問:“我平時并無虧待你,你為什么走?”妻子氣惱地回答:“你今天給宰相趕車,宰相晏嬰雖只身高六尺,卻成為宰相,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尊重他,今天他卻神情謙恭,一點大官的'架子都沒有。而你身高八尺卻在那里盛氣凌人。這就是原因。”聽了妻子的話,車夫的態度變了,處處謙虛謹慎。晏嬰贊揚車夫聽到勸說能馬上改過的精神,推薦他當了齊國大夫。
周圍人身上必定有好的地方,我們要虛心學習,同時也要找自身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讀后感5
提到《新論語》時,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呃。看不懂,字不認識意思不明白。不過我今天看到了一句是這樣的寫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是我們在初中時就已經學過的,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說,學習時不思考,就會茫然糊涂,只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充滿疑惑。
起初學習論語只是因為背會了,意思也明白了,而今天我再看到這句時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最近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課程,充分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第一遍聽課是灌耳音,也就是有印象,不加思考,像是在看小說,聽過看過也就算過了,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第二遍聽是明白了意思,也學會了思考問題,能夠理論、實際相結合,每聽一遍課程對相同知識點都有不同的理解,思考的問題也有所變化。
我們學習不能只是為了學習,如果是為了應付差事而學習,那就是浪費時間和生命。學習要帶著問題,也是為了解決我們的疑惑,不帶著問題的'學習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疑惑卻不愿意學習是不會進步的。有些人只知道“死學”,不會變通,就成了書呆子,腦袋不會拐彎。真正的學習是要靈活變通,不能死記硬背,活學才能活用。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識。
論語讀后感6
《論語》“侍坐章”應當是指《先進》篇的'最后一段吧?這是《論語》中比較長的一個段落,但感悟卻只有一句話——現如今,去哪里再找到這樣的師生關系!
這里摘錄這段話,讓大家仔細品味,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讀后感7
近日公司組織員工學習論語,之前讀的時候沒有領略到論語的博大精深、通過這次深入閱讀與了解,才真正意識到里面所講與我們生活、工作息息相關。
在我讀過的書中,我覺得《論語》是我讀過最有含義,最有蘊含的`一本書。這本書教給我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都是有力量的的,因為,它教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們懂得感恩生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這一則讓我明白了要以學習興趣愛好才可以真正學習到知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讓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孔子在河邊感嘆到:”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么都可以用金錢買到,但唯獨時間不可以,讓我們懂得珍惜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還有一則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逢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這一則中我知道了,在三個人當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師。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同時,意識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去完善自己、可以讓自己更有正能量、積極地去面對身邊所發生的!
論語讀后感8
首先,她的書中關于人文關懷方面的內容比較多,但這也是論語所體現出來的儒家精神,也正是現代人嚴重缺失的東西,如果寫論語心得寫不出來這樣的感覺,那倒是很奇怪了。而并不能因為于丹是女人而認為她是完全靠感人來吸引眼球的,這是本質差別,況且于丹也不能算是“美女作家”。我認為,書中有兩個缺點,一是她把孔子放在了圣人的'位置確實有待商榷,畢竟孔子他自己肯定不是完人,這在歷史上也有記載;二是她的語言,很感性,比如“溫暖”“圣人”這類的詞出現的比較多,因此看得出來她對孔子的敬愛有加。
其次,對于論語的現代化解讀,特別是用通俗化的語言來讀,有利于大眾對論語及儒家思想的重拾。用一個時髦的意思來說,儒家文化特別是論語中所闡述的這些道理,正是目前如火如荼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教材,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并不是只有學院派的教授和博導們才有資格談論的東西。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兩千多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它已經不單單是幾個學者或是幾部著作組成的文學而已。論語也不單單是一本僅用來頂禮膜拜的著作,它的言簡意賅卻深入人心的那些個道理才是其精髓所在,難道說它被有些所謂的儒學學者研究著,就不能被小學生們從教科書上學到、背誦么?就不能從沒多少文化的老太嘴里說出來么?于丹的書和她的講座,用現代的眼光解讀論語,雖然屬于流行的快餐文化,卻讓人們能夠停下忙亂的腳步去審視心靈,這不是現代人最稀缺最急需的么?
論語讀后感9
有這樣一位圣人,他的語言從古傳今,有的還轉變成了成語,從一代又一代的人口中傳下來,他就是——孔子。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十二章,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里面的每一句話都讓人回味無窮,每一句話都讓我們思在其中,我的感悟加上老師的講述,讓我終于知道孔圣人真是偉大。
打開語文書第50頁,開頭的第一句話就讓我們知道了學習復習的重要,從老師的話中,我聽到了孔子曾經七晝夜衣食無著卻還能講學、彈琴,真實弦歌不絕。繼續聽課,我終于更深刻的知道了我從小背到大的句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真正含義,讓我明白要學思結合,而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
它讓我知道時間就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我要珍惜時間,很多人都說時間的重要,我也如此,可我沒有真正的做到利用時間,而是浪費了它。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用有限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時間換不來也買不來,孩子的歡笑換不走他的腳步,老人的嘆息也無法使他留步。它是大自然的雕刻者,記錄下,也流逝著每一個人的青春年華。我們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去學習,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是沒有終點的,它伴隨著我的成長,我們終身都需要學習,始終都需要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今天的語文課,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也讓我開始了自己對時間的規劃與重視,但這都是因為那一個人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讀后感10
聽著風的聲音獨自徘徊在幽靜的小路上,手里拿著本《論語》,邊走邊看,隨著孔老先生,走進了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課堂,多么希望我的面前出現孔子,出現一個充滿智慧的老者。
也許,我的愿望被愿望女神實現了,一位白發蒼蒼,白胡子留到胸口的年過花甲的來正披著長衫頭戴高帽坐在草地上誦讀,寬寬的`額頭充滿智慧,炯炯的眼神那樣尖銳,我有點不相信了,上前問道:‘‘您是孔丘先生嗎?’’孔丘先生滿臉微笑回答道:‘‘敞人乃孔丘也!’’他悠悠的扇著羽毛扇,我聽他那么一說,嘴巴變成了O型,他摸摸胡子,又有點詫異:‘‘小姑娘,又什么事嗎?’’‘‘我能和你聊聊嗎?孔老先生。”我恭恭敬敬的問。孔老先生放下書,拍了拍長衫,“我們去湖邊走走,我好散散心。”
我們并排走到湖邊,我望孔老先生,久久凝望他。“您的論語為什么能感動他人?”“是生活,身活的影響啊。”
孔子和我在一處駐足了,前面一棵柳樹。孔子摸摸柳樹,說“你能從這棵樹上找到什么亮點嗎。”我望望樹,這棵樹一無所有,沒有粗壯的樹干,我搖了搖頭,“看他馬上就要死了還那么頑強。”我忽然想想,生命原來那么強大。孔子說:“寫作也是這樣,領悟了美,發現了美,就能寫出真遞。”天以暗下,一切歸于寧靜,其實美就在身邊,就在心里,只是人們把它拋棄了。
論語讀后感11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張以德治民,而《論語》是孔子的語錄集結,在讀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用中華傳統美德來感召自己,有利于我們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長。
當我翻開“少年誦讀經典系列”——《論語》這本書的時候,整本書的第一章節《學而時習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治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的對,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需要按時溫習,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這也使我想起,我三年級時學英語的經歷。那時,我的英語學得并不是很好,單詞記不熟,許多老師講的英文,我也聽不懂。在一次單元測驗中,我只得了91分,原因是其中單詞拼寫部分,我有幾個單詞不會拼。于是,為了讓自己能牢記單詞,我反復查閱英漢詞典;在筆記本上抄滿密密麻麻的英文;空閑時,便把單詞卡拿出來復習。一個學期過去了,期末考試時,我竟破天荒地地考了滿分!看著自己的英語試卷,我高興地笑了。
從此,我便牢記這孔子的這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讀后感12
這個寒假,我又溫習了《論語》,通過學習,我對《論語》有了更深的理解。
《論語》一開始就提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老師曾告訴過我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常常溫習,一定會十分愉快。后來,當我學到一些知識后,都會主動的多復習幾遍,每次復習都會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對別人提到的.相關問題也能很快的回答,我高興極了。
《論語》還說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
這是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現在我們正處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盲目的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學到有用的知識的。只有在學習中思考,使知識深化和升華,才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識,服務于社會和人類。
《論語》就是這樣一本書,它用樸實的語言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認真的、反復的閱讀這本書,總能給我們更深的體會。
論語讀后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論語》。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它告訴了我要勤奮學習、學會做人等許許多多深刻的道理。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則論語的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這則論語讓我明白了給別人辦事情要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要做到誠實可信,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需要認認真真地復習。
但是,我有一次對朋友沒有做到誠實可信。有一天,我的朋友琪琪叫我幫她買東西,營業員找了零錢,我卻少給了琪琪一元錢,她居然相信了我,我心里很慚愧,卻說不出口。過了好長時間,我把那一元錢放進了圣誕賀卡里面,寫上幾句道歉的話,希望她能原諒我。琪琪見了賀卡,馬上找到我,說她已經原諒我了,我真為我有這樣一個寬宏大量的朋友感到自豪!
同學們,你們對待朋友一定要做到誠實守信,要做到上面三個要求。要多讀一讀《論語》,學習更多的知識。
論語讀后感14
《論語》真是讓人百讀不厭,它優美洗練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給人美感又給人啟發,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讀《論語》有感作文。如學而第一的第十章: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聞、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問子貢道:"先生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有心求人告訴他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說:"先生憑溫和、善良、恭敬、節制和謙遜的態度來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動把政事告訴他。先生這種取得別人信任而獲知政事的.方法,與別人獲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通過讀這一章,我知道了,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首先,必須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要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呢?這就要做到子貢說的:聞、良、恭、儉、讓。
論語讀后感15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論語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們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著,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有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孝順父母.
父母們總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絕了,他(她)們叫我去買東西,我也拒絕了.只要是父母們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沒有完成.
有一次,母親叫我去買面包,我沒答應,這次她生氣了:"只會吃,不會做,真是一個窩囊廢."說完,還打了我.母親從不打我,從不罵我,從不生我的氣,這次她是真的發怒了.我傷心極了,躲到被子里去哭.
從這學期學了論語后,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學了論語對人是非常有用的`!會讓人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親有時候讓我干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獲!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著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