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1
“做最好的家長”這是普天下每個家長的心愿。作為教師的我,也不例外。雖然說當了十幾年教師,了解孩子的心理,學習了教學教育理論,可畢竟是當老師與當家長是有區別的很多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也另我一籌莫展。
無意中,我在陳秋珍老師桌面看見了這本書,于是也上網購買了一本,《做最好的家長》可能是忙的原因吧,書買回來以后,我只是一時的興致看了十幾頁,但最近,我又從書架上拿下這本書。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李鎮西老師長期擔任班主任,熟悉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對教育孩子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長期的思考、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教育智慧,并卓有成效地運用于對女兒的教育中。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故事,向我們娓娓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小學階段的良好習慣培養,初中階段的自信心塑造,高中階段的意志力磨練,以及善良人格的塑造,愛心的培養,青春期的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讀書習慣的養成,面對中考、高考的心態……為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各個方面的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指導,這不僅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極好教材,也是一本孩子成長的勵志書。
很多家長都會說:“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育呢?”李鎮西老師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鎮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長期擔任班主任,對孩子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十分熟悉,他對青少年教育的難點和重點有了長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這都體現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
作者的女兒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間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優秀成才,對于千萬萬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良好的家教方法,你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
這本書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學生成長的勵志書。李鎮西老師在本書中反復強調,他的女兒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中國孩子中的一個,她和其他孩子一樣,也有許多苦惱,有許多挫折。然而李鎮西老師抱定堅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讓女兒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和女兒一起快樂地成長!”十八年來,女兒在成長的道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酸甜苦辣的故事,李鎮西老師正是運用這個理念,父女共同克服了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這些故事,既體現了女兒的成長,也折射出父親的成長。正如李鎮西老師在本書的自序中所說:“我回首女兒成長足跡的時候,也看到我由一個不會做父親的小伙子成長為一個還算受女兒認可的好父親的經歷。女兒在學習我,我也在學習女兒;,我在教育女兒,女兒也在教育我;我在培養女兒,女兒也在培養我;我在成就女兒,女兒也在成就我;我讓女兒成了好女兒,女兒讓我成了好父親。”因此,這本書對一些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長來說,更具有參考價值,對千千萬萬個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很普通,很一般,但是,只要你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你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也能像李鎮西老師的孩子一樣克服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最終脫穎而出,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感謝李鎮西教授撰寫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這本書,不僅豐富了家長的心靈,也增添了家長教育孩子的知識,可以說,這本書,是現代家長的需要,讀懂了這本書,仿佛讀懂了孩子的心靈。
讀完這本書讓我打算在下周的家長會上推薦給我們班的家長一位家長看,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會對家長有所啟發。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如下:1、和作者有著相同的價值觀。2、整本書流露的真實讓我感動。看得出,“真實”是作者所追求的,也是他一直要求女兒做到的。3、寫作方式上的創新。不同于其他育兒書籍,作者將女兒的文章穿插其中,邊讀邊能感受到作者和女兒的交流、碰撞,這種教育過程的真實性更有助于我們理解家長和孩子。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2
感謝肖老師,不遺余力的為孩子的教育,還在百忙當中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從此專門為我們班家長推薦一本家庭教育的優秀圖書——《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作為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總結,讀完這本書讓我學習到很多優秀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心得和生活經驗,為我在如何解決孩子教育問題上提供了很多的借鑒。讀完此書,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父母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絕大多數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便萬事大吉,孩子的事完全推給了老師,成也老師,敗也老師。還美其名曰交給老師我們放心,只要是為了孩子好,要打要罵隨便,決不袒護,絕對支持。見過多的是這樣的家長,想想自己從孩子入學起也加入了這些家長的行列中,自己卻渾然不覺。還常常感嘆: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讀此書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責任。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著孩子。怎樣穿衣,怎樣跟蹤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著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老師的挖掘,才能成為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也是終生陪伴在身邊的老師。孩子的培養是一個不盡艱辛的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用愛心澆灌,不離不棄,用愛相隨。
二、行有則,心有恒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習慣是保證人生道路沿著正確軌跡行進的關鍵。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習慣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而行為習慣以及能力的培養,都是要靠長期的積累與堅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必須首先要有恒心。習慣就是強化了的行為記憶,只有不斷地重復與堅持,保留好的行為,及時修正可能的錯誤,才能形成好的習慣。
三、建立信心、擁有快樂
每個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前,都是整天樂呵呵擁有無限快樂的樂天派,孩子呀呀學語、蹣跚學步,都不會表現出沒有信心,愁眉苦臉,心生厭煩。因為學語時父母一遍一遍不知厭煩的耐心教導,學步時家長雙手托扶一步一步地慢步前行。絕不會有家長因為孩子一兩句話學不會就劈頭蓋臉臭罵,也不會有家長在孩子剛學邁步時就拉著孩子一路奔跑。
但為什么孩子后來會有膽怯、不自信、厭煩、畏縮?那是因為做為家長,我們已經不再有孩子學話學步時的耐心與平常心。在我們眼里,孩子應該是拔尖出眾的,學習應該是一學就會的,考試應該是門門一百的。正式這樣的心態,讓我們忍受不了孩子考試成績比別人低,做事情比別人慢,學東西一遍一遍學不會,于是我們沖孩子發火,對孩子吼叫,批評、責罵,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跟他比。一次次的打擊,失敗的恐懼,剝奪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家長,就是要培養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擁有快樂。而做到這一點,就要我們有平常心,肯定孩子的成績,夸大他的光榮和自豪,用善意的言語鼓勵孩子,并能接受失敗,及時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優勢和缺陷,客觀的對待成績和失敗,懂得進步是和自己的昨天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戰勝自己并爭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樂!”
作為家長,我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為了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一生,所有的教育都不能離開這一初衷。我們都在努力達成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前行,如果說世界上的家長有千萬種,那么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超越昨天的我們,去做最好的那一種!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3
今年一放暑假女兒就給我一本書讓我讀,這本書就是《做最好的家長》--李鎮西教養女兒手記。看完后很有感觸,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教育專著,作者既是教師又是一個普通女孩的父親,他以教育自己女兒為例,闡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家長也是教育者的理念。
讀完后感觸良多,我覺得這本書很貼近實際,值得每位家長能夠仔細閱讀。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著孩子。怎樣穿衣,怎樣更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著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老師的挖掘,才能成為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調整做家長的心態,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天才,而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試都應該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一個人不應該簡單的與別人相比,而應該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進步。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遺傳、環境等很多外因和內因注定了孩子成長的差異,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在同個領域,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長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家長也是教育者!”這是李鎮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學校、家庭、社會這三方面構成了孩子成長的立交橋。但是,從現實來看,學校教育更多的是智力開發與知識傳播,目標是升學;社會教育零零碎碎,理想信念公平正義若隱若現;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缺位或越位,不是管得太死,就是放任自流,把握尺度需要家長費盡心機,苦心經營。
與李鎮西相比,我算不上是最好的家長,是不是合格的家長還得要由孩子和老師來判斷。但我們始終明白,孩子很多的人生知識是在家庭中習得的。比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傳統倫理教育,勤勉、博愛、樂學等意識的養成,與家人、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藝術等,除了孩子自身成長的感悟實踐外,更多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家庭的耳濡目染。我們是孩子的監護人,更是他的第一任教師和伴隨終生的教師。從某種意義說,家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教育的意義更大。我的雙親沒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們終日勞作傳承給我的是誠實、守法和勤勞。我們做父母,也希望傳遞給兒子勤奮、上進、鉆研、創新、博學、寬容、寧靜的精神與心態。
如今兒子初三了,處于一個特殊而敏感的年齡,與我們的沖突時有發生。尤其是觀念差異更為明顯,有些甚至難以接受的,于是很多時候我竭力壓制自己的“家長”作風,我非常同意李鎮西在現代家庭教育中重視民主意識的作用,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但是,我也常常問自己,要不要與他辨別或指出不足,總是忍讓。雖然受到“養不教,父之過”的內心自責,但還是相信寬容的心態比斥責更重要。
做家長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少些指責,少些壓力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希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知求知的快樂。雖然免不了俗氣,也讓他去參加外語強化訓練,適應國際化潮流;鼓勵他博覽群書,堅持素描作畫,培養他的自省、審美情趣;與他一起登高望遠,旅游考古,養花種草,期待他理解歷史和現實,欣賞自然與文化。
對照李鎮西的成功,我覺得在教育孩子樂善好施、奉獻集體方面還有欠缺,與孩子平等相處,傾聽孩子心聲,走進孩子的心里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初三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重要的選擇關頭,等待他的是美好的前程與奮斗的歷程。作為家長,我期待能夠與他并肩前行,陪他一起成長,與他分享喜怒哀樂。這是一種責任,是幸福,更是一門藝術,但愿不被兒子拒絕。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對學校教育充滿期待,讓我們家長與學校一起努力,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4
有幸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讀得李鎮西先生所著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讀后感觸頗深——一方面,我為自己在倍伴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有著與作者相似的地方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也為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的欠缺與不當之處而深感愧疚。愧疚之余,我將認真學習李鎮西先生與女兒一起成長的“藝術”,不求成為真正的最好的家長,但決心要成為更好的家長。
“有時候家長或老師的一句鼓勵,會點燃孩子心中的自信。”這是作者在《寬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中所寫的一句話,而就這樣的一句話,作為一位二年級學生家長的我是深有體會的。記得英杰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和作者的女兒受到了同樣的遭遇——在第一次的數學考試中,他只考了80多分,在當時是處在他們班上后面幾名了。當他回到家把試卷遞到我手中時,我心里頓時難受至極,但是轉念一想,雖然孩子的身高居前,但畢竟他是上學幾天才剛滿六歲的,我也很怕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便趕緊對他說:“英杰很棒,今天老師也打電話告訴媽媽了,如果你上課再認真聽老師講課,做題時再仔細些,就一定會更棒的!”其實,我根本就沒有與老師通過話,只是想鼓勵他而已。就在第二天,我真正接到了數學董老師的電話,說是下午放學要給孩子補習,晚一點再去接孩子。我去到學校時,老師還在為他們補習,我在外面時不時聽見董老師說:“嗯,真聰明!真棒!再想想看……”聽到老師的鼓勵,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前一天沒有批評孩子是正確的。這一點,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得到了驗證。除外,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次是——去年的.班級書法比賽一事,讓我對朱老師心存感激。那天,英杰回到家打開書包就拿出一頁寫著《青松》這首詩的紙給我看,問我寫得好不好?我一看,的確,寫得很好,比平時的作業都寫得好看很多,于是干脆地回答他:“寫得很好啊!可是,為什么撕下來了呢?”他回答我說:“因為我們今天在學校里寫字比賽,我在交給老師的時候,老師說,其實你可以寫得更好,我就重新再寫了一頁交給老師,這一頁就帶回來了。”結果,他得了二等獎。為此,我很感激朱老師,因為老師的一句:“其實,你可以寫得更好”,讓英杰在寫字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自信,在后來的日子里,他的字也愈漸進步,每天在書寫生字時也不由自主地多了一分認真勁。
在讀到書中《記載生命,記錄教育》時,我深感慚愧、后悔與自責。因為,孩子從生下來我親自帶他到八個月大時就交給了婆婆帶,直到他快三歲上幼兒園時才又接到我身邊,因此,他在學走路、學吃飯、學講話的這些點點滴滴,在我的回憶里面卻是一片空白的,回想起來,無不遺憾。更讓我后悔與自責的是:因為那段時間一直沒有在我和他爸爸身邊,沒能給他安全感,也沒能好好教他學數數,學習認知一切他認為好奇的事物,導致孩子接到我們身邊時,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愛說話,也特別膽小,見到陌生人就躲,并且一批評他,他就低著頭,不吭聲也不理人。雖然后來上幼兒園后有所改善,但現在還是比較緬腆。在讀了《做最好的家長》一書后,我對自己說:“孩子在成年之前,絕不再讓他與父母親分開了!”
之前,我一直苦惱英杰在寫作業時總是愛磨蹭一事,雖然他每天都會把作業完成,但經常拖拖拉拉的,有時寫到很晚才能完成。我多次告訴他要珍惜時間,時光與機遇都是一去不復返之內的道理,卻毫無成效。此次,在看了《做最好的家長》一書后,我與孩子達成協議,本學期制定學習獎懲辦法,作業完成得快、完成得好就給予獎勵,如果拖拉就受罰。
在此,我代表所有家長衷心地感謝老師向我們做家長的推薦了《做最好的家長》一書,也感謝李鎮西先生將自身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傾囊相授,為我們這些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們樹立了典范,教給了我們能夠成為好家長的許多好的辦法與經驗。謝謝!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5
最近的讀書時間越來越少的可憐,睡前的這會兒也總是被擠成了空氣。因為孩子的諸多不良習慣,讓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一位不合格的母親。書房里躺著的這本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家長》在笑咪咪地對著我,這幾天狠狠花下時間讓自己仔細地品讀它。
李鎮西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本書主要是以他本人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小學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堅強意志的磨練,“代溝”的超越、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熏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沖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
雖然本書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材料,但我認為對于我們教育者,對自己班級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李鎮西老師的手記一建議:
1、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給他寫成長日記。
2、愛的教育,應該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課。
3、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4、在孩子不知不覺的娛樂中開發其智力。
5、注重啟發孩子的想象力。
李鎮西老師的手記二建議:
1、老人不應該僅僅是孩子的保姆,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朋友和老師。
2、拉平人對孫輩的教育,要把握好“愛”的分寸。
3、年輕的父母和老人對孩子的要求應該保持協調一致。
李鎮西老師的手記三建議:
1、對于剛進小學的孩子,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快樂感,是第一重要的。
2、和孩子一起制訂學習生活規則,然后堅持不懈地執行,慢慢地把規則變成習慣。
3、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參加周末各種各樣的才藝培訓班和輔導班。
4、培養孩子對閱讀的愛好,用書香熏陶孩子,
5、讓孩子每天晚上吃飯以后洗全家人的碗。
李鎮西老師的手記四建議:
1、好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
2、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必要的強制性訓練。
3、家長要以自己良好的習慣去影響孩子。
4、適當采用獎勵或懲罰。
李鎮西老師的手記五建議:
1、面對孩子的失敗,不要簡單地責備。
2、要善于發現孩子某一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尊嚴的制高點”。
3、通過一定的方式,展示并宣揚孩子的突出優勢。
4、為了鼓勵,有時候適當的“謊言”也不妨說說。
感想:
重視早期教育:家長也是教育者,家長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具有教育意義。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時刻注意的言行。我們將孩子交于老人撫養時,老人不僅僅是照顧孩子的“保姆”,同時要把握好“愛”的尺度,要做孩子的朋友。
全家人在教育孩子的要求上應該保持協調一致。不過我想大多數平凡的孩子都沒有那么有幸運地遇上像李鎮西老師那樣好的丈人、丈母,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勝過李鎮西老師夫婦。他們在對李鎮西老師的女兒的教育不管在早期的智力開發上,還是在習慣上都是給李晴雁以后的成長鋪上了一條平坦之路。
還應該要記錄孩子的成長足跡,用以以后孩子長大作為生命教育,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也是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資源。
重視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對孩子來說,學習的快樂感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的學習快樂感。但重要的是,在小學階段就應該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在和孩子商量制定一些規矩后,要嚴格用孩子同意的規矩要求孩子,即使有時需要一些強迫性訓練。
這些習慣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不能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認為所有的錯誤都是自己的粗心造成的。,我想如果,我們對知識掌握熟練,就是閉著眼睛也知道答案,不會錯。
做事不能拖拉也很重要,我對孩子的要求就不是特別嚴格,別人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孩子們完成任務,這樣他們就養成了拖尾巴的習慣。
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讀書的習慣,在小學階段,孩子最重要底下觀就是讀書習慣。讀書的好處人人都知道,孩子不愛讀書,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6
出于對孩子教育培養的需要,也是出于對教育孩子成功經驗的借鑒,我從女兒學校推薦家長閱讀的一系列教育叢書中選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家長》。
本書中,李教授告訴我們“家長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教育子女的同時子女也在教育著我們,而且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和諧的統一,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教育者,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無論是學校老師或家長,其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可造之才。我從未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老師的事情,也從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自己就完全放心,萬事大吉。但在實際行動中卻在這樣做,讀完本書后自覺慚愧。
李教授在書中強調:“和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我非常愛我的女兒,但我不把我曾有過的‘科學家夢’、‘藝術家夢’強加給她。我抱定一個信念,我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什么是快樂?快樂絕不是單純的笑鬧,絕不是一味的順從,其含義應該是科學的、有著許多健康的東西存在其中。因此李教授告訴女兒:“快樂,源于善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于知識,暢游在浩瀚知識的無邊海洋,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于童心,永遠保持赤子般的純凈無暇,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于超越,戰勝自己并爭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樂!”讀后我即把這段話贈與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也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中學生中的一個,但我也希望她能做個如此“快樂”的人,“做最好的自己”。
總之,讀完李教授的書,我覺得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一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溫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
最后,用李教授的話共勉吧:“與女兒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這是一直以來劉墉對自己生活狀態的一種描述。近日一直在讀他的書,越來越發現,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著一位智慧的家長。撇開作家和畫家的身份不說,單從他寫給兒子的116封信,到他寫給女兒的'教育日記,才發現優秀孩子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卻在一朝一夕之間的點點滴滴。作為父母,對孩子,你究竟了解多少?在汗顏的同時,也再次萌生一個強烈的愿望——我想做個好媽媽。
對于所有的父母來說,我們對孩子的愿望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功,希望孩子幸福。但關鍵問題是,我們能保證孩子同時擁有健康、快樂和成功嗎?如果不能同時擁有的話,如果非要在這幾個詞中有所選擇的話,我們該如何選擇、如何排位?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從來就沒有想過。我們總是把所有最美好的匯聚在一起,組成一個炫目的未來,放在那里,然后讓孩子裝上這些詞語化成的夢想,背著沉甸甸的行囊上路。我們會不會想到,孩子在不斷往前沖刺的過程中,可能還沒有成功,就失去了快樂和健康。我們也沒有想到,這些東西它們是要在不同的時段出現在人生當中。
就像劉墉自己所強調的,“在這些淺白的文字背后,都有著理論的背景。”當我們不斷提醒孩子要努力讀書,要勤奮學習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真正的成長動力來自于內在的愿望和要求?當我們不能一輩子給孩子提醒下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讓孩子保持持續的動力?我們都知道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我們是否這道這個良好的習慣應該如何分解成一個又一個細小的目標,不斷實現、不斷鞏固,最后成為孩子自己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我們是否知道幫助孩子樹立各個階段的目標并形成強大的自律能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路徑?
對每一個人來說,做父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做優秀的父母卻是一件需要經過不斷學習和反思才能做好的事情。我又想起那句話,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家長綜合素質的競爭。反觀我們自己,再看看周圍的朋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家長們的心態的話,我想,那就是——“焦慮”。看著別人的孩子,想著自己的孩子,對現實,也對未來。但焦慮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為了不再焦慮,我想,放松心態,面對現實,我們來關注過程中的每一天,擁有了高質量的每一天,也許就擁有了一個高質量的未來。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03-14
做最好的自己02-17
做最好的家長讀書心得04-07
[精選]《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7篇07-19
做最好的自己心得01-05
做最好的我作文01-01
做最好的家長讀后感7篇05-31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01-25
做最好的自己的句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