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讀后感(精選20篇)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著作,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于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彌兒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愛彌兒讀后感 篇1
盧梭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在《愛彌兒》開篇第一句就說:“出自造物主手中的東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變壞了”。他在《愛彌兒》中系統闡述了性善間題,認為教育應順應天性的發展,而且惟有順應天性發展才是上策。在他看來,人類脫離自然狀態以后,便進人了喪失人的自然本性的充滿猜疑、沖突、貪婪、野蠻社會狀態。所以,他在愛彌爾的早期教育上,提倡去鄉村,去那種安寧、祥和的地方。在他看來,自然的秩序沒有不和諧美妙,處于自然狀態中的人根本沒有“你我”之分;他們有欲望,但只限于欲求力所能及的東西,從無非份之念;他們有強烈的自我保存的本能,但從不因此而損害他人的自我保存。他們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靜的。他們強烈的自愛傾向轉化成憐憫同情之心,這時,人與人之間沒有敵視、仇恨的'存在,當然也就沒有相斗乃至戰爭。
盧梭認為,教育應該順應兒童成長和心理發育的自然法則,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使他們的各種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長,從而成為一個與自然相一致的名副其實的人。在他看來,教育是一門藝術,它必須把自然、人為和事物這三種教育協調配合。而人的器官和能力的自由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學習利用這一種器官和能力發展是人的教育,從周圍事物經驗中獲得的是事物的教育。所以必須使事物教育和人為教育適應于自然教育,應使一個人的教育適應他這個人的天性,而不是適應他本身以外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目標—自然人。盧梭的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長、身心調和發達、能自食其力、不受傳統束縛、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一代新人。盧梭的自然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他不被欲念、偏見、權力所指引,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斷、不為其他因素所控制。這也正是盧梭倡導教育要遵循“自然”原則的根據。接下來,我就來談談盧梭的“自然”教育原則。
其次,自然教育還要求“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即“按照孩子的成長和人心的自然發展而進行教育”,使兒童的本能、天性得到發展,合乎自然地成長為一個知道如何做人的人。因此,作為教師,作為父母都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那就是教給孩子生活的技能,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樣,當孩子走向社會,無論在何時他們都會有目標,能為了理想而奮斗,都能堅持做人的本分。至于在教學方法上,盧梭反對經院主義脫離實際、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親自動手取得對事物的觀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盧梭還非常強調閱歷的重要性。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動。那就是使用我們的器官、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們感到我們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對于生活的感觸,我們還要用行動多多增加自己的閱歷。生活的最有意義的人,并不是活得年數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觸的人。雖然年滿百歲才壽終而死,也等于他一生下來就喪了命——如果他到了臨死的那一刻都過的是最沒有意義的生活的話。
教會孩子去體會生活,去思考,去發現美,去審視丑,能夠通過思考發現活著的價值,正如蘇霍林斯基據說,即使他將來做鐵匠,也要是一位能夠理性思考的鐵匠!
愛彌兒讀后感 篇2
提起《愛彌兒》,這本書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是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不得不說的是書中的很多教育觀點對現在的教育有很大的沖擊力,細細品味起來,對其中的三個觀點不免有了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應該怎樣對待一個“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順應孩子自然的發展,不能把它綁的一動不能動。要讓它能自由活動。
開篇的第一句話“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作者主張教育目的在于培養自然人,主張應從兒童的個人愛好和興趣出發進行教育,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與此同時這句話也給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是自然界的產物,包括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專屬品,也不是教師的教育物,不屬于任何人。所以我們的教育不是要將知識技能強教于孩子,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利用好自然,通過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會,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盧梭提到,每一個學生,在他身上都有三種不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其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受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唯獨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如何把這三種教育配合一致,在孩子身上產生意義,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怎樣對待孩子的哭?不能讓他最后養成用哭來命令你做事。這樣易養成孩子從嬰孩期的任性。文中提到如果他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眼淚。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里去;他不哭了,我馬上就跑到他的身邊。不久以后,他呼喚我的時候就將采取停止啼哭的辦法,或者,要哭也至多只哭一聲。因為,孩子們是根據信號可以感覺的效果來判斷其意義的。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滿足他,孩子就會成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訓斥他,孩子就會成為卑怯、膽小的小奴隸,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背后是成人的態度與行動所造成的。孩子摔跤同樣如此,成人鎮靜,孩子也會很鎮靜,會勇敢地面對痛苦,而一旦成人急急忙忙地樣子,孩子會更加害怕,更加覺得疼痛。再比如:當嬰孩使勁伸手想拿東西的時候,因為拿不到,使勁地哭鬧,或者他在命令那個東西到他手里去,又或者在命令你拿給他,作為成人又會怎么做呢?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抱到他想要的東西那里,這樣孩子就不會支配或依賴成人,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在幼年教育時,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0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對于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
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學了那么多的知識,其中只有10%成為了我自己的,還有90%早已還給了老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讀得再多,那也只是脫離自然、社會的文字游戲,當我們的老師拿著教科書,坐在教室前面,說著“空話”,還不如放下書本,用圖片、視頻來告訴孩子,或者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大自然來告訴孩子,這些都比我們老師教的要精彩的多。
愛彌兒雖然是盧梭所假設的教育對象,但是愛彌兒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教育者”,作為教師要更多的解讀孩子,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孩子發展就在教育者的一念之間。教育者們不妨來讀讀這本書,只有讀過這本書,你就會對教育有新的體會與感悟。從這本書中尋找教育的真諦,哪些教育才是最恰當的?哪種教育才是孩子需要的?哪種教育才能獲得成功的。我想每個人在讀這本書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地,而我的讀后筆記只能代表我自己的個人觀點,希望能與你產生共鳴。
愛彌兒讀后感 篇3
最初吸引我讀這本書的緣由是盧梭,盧梭另一個不為很多人所知的身份是教育家,他的教育著作之一便是是《愛彌兒》。在拜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三松堂》后,我忽然想起同為思想大師的盧梭,便開始了新的讀書之旅。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就我們的雛鷹假日小隊而言,同學們表現了異常高漲的熱情,不論是去福利院探望殘障的孤兒,還是到文峰廣場撿拾垃圾,或者到軍營里參觀,和同學一起到公園宣傳安全知識……不論這些活動在社會上帶來哪些影響,但孩子們的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滿足,在實踐中體會生活的幸福,親眼看到生活里還會有那些不幸,培養了良好的品質,課堂上的話也不再是空話,體悟切入。
天性的自然,天性的純真有著我們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便現在的我們無法保證所有地區所有孩子的教育公平。“一個教師!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實上,為了要造就一個人,他本人就應當是做父親的或者是更有教養的人。”盧梭的.這種想法時時提醒我們注意,我是一個從事著高尚職業的人!所以,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少年兒童思想情操的陶冶,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一切從育人出發,發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這句話所言非虛。在《愛彌兒》中,字里行間都透露著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對象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
但盧梭是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幸福的“愛彌兒”。
愛彌兒讀后感 篇4
盧梭先生并不是陌生人,他的名著《社會契約論》與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都是法律系同仁的必讀書目之一;他在《社會契約論》中的“平等、自由”“天賦人權”的理論,在《愛彌爾》這本教育類著作中,同樣有所體現。
“感覺是他知識唯一的來源,他什么東西都想去摸一摸、弄一弄”;所以自然是孩子的本源,孩子天然就對所有的事物都感興趣,并天然就會模仿大人的言和行;所以,孩子本身是不需要被教育的,他或她天然就能夠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成人的過多干預才是導致教育偏離本源的主要原因。
“他們先是想依賴,隨后才想指使別人。不過,這一現象并不是由本性產生的。”與此同時,孩子天然又是極聰明的,或者說人類天生又是極其聰明的;如果他們發現了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通過哭鬧、撒嬌、投訴、控告獲得利益,他們自然不會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利益,而顯然會其他更容易的方式去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要在他或她明白,真正疼痛的時候再請求幫助,而不是將他人當做自己的拐棍,那樣注定是走不快、走不遠的。
成人世界的規則也應當遵循這個原則,否則就會出現通過法外途徑反而能夠得到更多利益的怪事,且可能導致惡性循環。
另外,家長也不應當焦慮,該會走路的時候,他或她就會自然學會走路;該會說話的時候,他或她就會學會說話;家長能夠做的不是替他或她走路或說話,而是創造機會練習,創造機會讓他或她自然的學習,比如盧梭筆下的假面具練習,比如我們小時候慢慢學會跳繩。
焦慮走路、焦慮跳繩、焦慮成績、焦慮工作、焦慮婚姻。這些焦慮都是同樣的.問題,關心則亂。自然之道、順應趨勢之道才是解決問題的本源之道。
如果孩子是自然成長的,那么他或她應當是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夠不依賴拐棍而自然站立的。那么作為獨立的人,他或她理應獲得家長的尊重。不過,客觀上大部分家長包括我自己,都很難那樣平等的對待他們,如同我們在社會中沒被他人平等的對待或往往不能平等的對待他人一樣。
當代社會,追求效率,能夠短平快的實現目標的方法被廣泛宣傳和使用,加上刻意不刻意的焦慮,使得大家都變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無論是報班還是作業時間,無論是生活自理還是購買衣物,我們總在以“我是為了你好”為借口,不平等的對待孩子,急功近利的強制對方。而當一個人不能被平等的對待,真正的獨立是不會從天而降的;真正的成長也是不可能靠強制得來的;這正是我們要修行之處,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愛彌爾終將長大,終將獨立的生活在這個世界,希望他或她是自然的,是獨立的,是能夠平等善待他人同時被他人平等善待的!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創造上述條件,共勉。
愛彌兒讀后感 篇5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著作,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了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全書共分五大章,盧梭根據愛彌兒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他這樣主張教愛彌兒唱歌:“聲音要唱得準,唱得穩,唱得柔和而響亮;他的耳朵要聽得出牌子和韻調;但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不要有過多的要求。擬聲音樂和舞臺音樂是不適宜于在他那樣的年紀時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詞,如果他要唱的話,我就盡量拿適合于他年紀的有趣的歌詞給他唱,而且歌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樣簡單。”
他認為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啟發兒童、青年的自覺性,為此特別重視動機、興趣和需要在學習中的作用。“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 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這正提醒了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熱愛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盧梭十分重視直觀教學法,他認為唯有對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觸和觀察,才能確實了解事物的主義和觀念。他甚至認為,儀器、模型等設備擾亂兒童的學習,都該棄而不用,對實際事物直接觀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盧梭還十分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對填鴨式、命令式的教學方法則極為厭惡。另外,盧梭還告誡教師要根據兒童的理解水平來選擇學習內容。“永遠不要把兒童不能理解的東西向兒童講述。”為了保持知識的正確性和鞏固性,他主張要恰當安排兒童的學習速度,不急于求成,不貪多圖快,不好高騖遠,他這些改革知識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的新見解,對于我們今天的教學改革也富有啟示。
愛彌兒讀后感 篇6
我讀“論教育”中,講到對子女不要過分溺愛后,很受教育。大家知道,現在上學的孩子,基本是獨生子女,這是由過去時代特殊形勢和特殊政策造成的。就此,對孩子的生長和教育談一點感想。
現在孩子僅有一個,雖然己放開二胎,但到我們這個年令,加之一系列外部條件,再生二胎,基本不可能了。因為僅一個孩子,所以自然特別珍惜,把他們培養到今天,長這么大更不容易,因此對他們過多溺愛或多或少都有存在。
因為我們這一代人,雖然今天生活好多了,但從小都吃過些苦,因此就想,這些苦再不能讓孩子吃了,因此物質盡量創造好的條件與環境讓孩子過,生活上吃的'有的即使自己舍不得吃,也要讓孩子吃。孩子有時喊苦了,心中總舍不得。讀了“論教育”以后,深深感到這種想法要不得,其實小時候我們吃過苦,才有今天生活中的韌性,吃過苦,身體才強壯,吃過苦,今天才不怕苦,也才適應這激烈競爭的社會與生活。
現在孩子,生活在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中,沒有我們過去那種苦吃了,但決不代表未來的生活與學習不會遇到苦,要讓他們生活與學習中不怕苦,能健康茁壯成長,我們就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所有要求,不能一味無條件給予滿足,必須加以區別對待。合理的,盡量創造條件,給予滿足。對于不合理,要對孩子充分講明原因,給予婉轉的甚至堅決的拒絕。
我出生來自安吉農村,從小吃過苦,盡管對孩子也有一些溺愛,但也認識到決不能過分。我覺得現在學校搞軍訓,盡管很苦,但堅決支持,這是他須的。我經常帶孩子回安吉老家生活一段時間,讓她了解今天農村與城市生活的不同。也讓她參加一些勞動,了解與城市不一樣的生活與一些艱苦。
中國自古以來有俗語“棒打出孝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什么“少年福不是福”等等,這些話雖不全正確,但其中也有一定道理,值得借鑒的。
總之,今后我們在與子女的共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細心教育,去掉過分溺愛的“慈母心”,細心分析對待子女生活與學習成長中的每件事,包括那怕是生活中的小細節,注意他們一言一行,著力引導他們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甚至見苦而上。現在正是子女青春期,這種培養,將讓他們受惠一生。
我向老師,向大家保證,將為此而努力!
愛彌兒讀后感 篇7
印象中“愛彌兒”一詞在大學時期的課堂、教材和試卷上頻頻出現,當時對于《愛彌兒》一書的認知僅限于“盧梭的一部關于教育的著作”,除此之外并無更深入的了解。踏入工作崗位后,無意間在當當網上再次看到《愛彌兒》,覺得熟悉又陌生,便想著入手“一讀究竟”。
“那些聰明的`作者總是致力于研究成人應該知道些什么,卻從不問問孩子具備學些什么的能力。他們總是期待孩子變成什么樣子的成人,卻從不考慮在變成成人前孩子是什么樣子。”翻看續頁,這段文字就像一把刀子扎在我的心上,這不就是畢業初期的我嗎?一心想著到底該如何教孩子才會懂,卻未曾去深思孩子到底該如何學才能更快樂。
孩子哭了,作為家長,你會怎么辦?
奶奶選擇趕快安撫或是盡力幫助,去做一些讓孩子開心的事,馬上滿足孩子,讓孩子覺得一哭就能解決問題。爸爸首先想到求助,無人幫助時,再去做一些讓孩子可能開心的孩子。孩子哭了,很多時候,為了讓他們平靜下來,我們會抱抱他們,撫慰他們;安撫無果,我們會嚇唬他們,甚至打他們。讀后感·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對我們下命令,就是我們讓他們服從命令。因此孩子最先習得的不是支配別人就是受人支配,還不知道怎么說話,就會命令別人了;還不知道怎么行動,就會按照別人的意思行動了。不是我們屈從于他們,就是他們順從于我們自己的一時念想。
孩子哭了,媽媽則先了解原因,觀察孩子并確認孩子是否需要幫助,如有真正需求,及時認可并立刻滿足需求。摧毀一個人的最快方法,是讓他想要什么就立刻得到什么,因為所有欲望得到滿足就會覺得生活安逸,欲望便隨之日益增長。待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的要求,而這樣的拒絕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后果便不堪設想。
發展,順應自然;教育,回歸孩子;成長,遵循規律。
人總是強要淮北的土壤生淮南蜜橘,強要淮南蜜橘結在淮北的苦枳之上,但是氣候、風雨和季節等自然條件,他們通通不管;新生兒離開母體,還沒有開始活動和伸展他的四肢,就又被放在床上固定腦袋、伸直雙腿、用各種各樣的包布和帶子將他們束縛起來,殊不知新生兒需要活動并伸展他們的四肢,才能讓四肢不會因蜷縮太久而感到麻木;想要孩子身體強壯、自主獨立,卻不訓練他們忍耐嚴寒酷暑、風霜雨雪,事事包辦代替。想努力改善自然,卻時時刻刻破壞它;想努力培養孩子,卻時時刻刻限制他。蜜橘生長,要順應生長環境;孩子成長,要遵循發展規律。
愛彌兒讀后感 篇8
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讓雅克。盧梭所著的《愛彌兒論教育》果然是教育名著,讀后讓人回味無窮,讓我對教育、對育兒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這本書的開篇第一句,“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落到人的手中,就全都變壞了。”所蘊含的深邃哲理其實與《三字經》類似,都在主張人性本是善的,惡的根源就是失敗的教育。這句話也彰顯了教育的重要性。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認為,教育應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的,主張對兒童始終施行自然主義教育。
全書是分年齡段來闡述的,逝去時光已不在,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第三卷,十二到十五歲的年紀。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十分注意教育的程度和方法,要引導他如何思考問題。”“孩子讀書卻不懂得思考,那他就只知道讀書,他不是在受教育,而是在學習識字。
”而現在的社會總是以成績來評判一切,我自己在這個焦慮環境下也會有極端做法。其實各科書本的知識已經很全面了,有很多也很實用,可我們家長總是生怕孩子落后了、掉隊了,給她們報各種興趣班,做各種試卷練習,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才剛有苗頭,就已經被撲滅在了重壓之下。
女兒總是很害怕和抵觸地理知識的學習,覺得記背地名、氣候、經緯度太過枯燥,學這些沒有用。可太陽為何每天東升西落,為何會有四季更替,為何我們到歐洲很遠,這些都是最最實用的生活常識,都與地理學息息相關。
現在想想,也許問題就在于她沒有好好體會生活,沒有時間去思考,透過思考去探究,去解釋最最普通的生活現象。有了思考,有了興趣,才是學科知識的永動機,才能讓她在知識海洋里馳騁。
“為了不讓孩子死啃書本,我要讓他到工場去干活兒,動手會有助于他心靈的發展;”然而,我們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都是家里“老大”,吃最好的,穿最好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們信奉的宗旨卻是只要學習好,其他你不用管,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來照顧你生活。這樣很明顯背離了教育的目的。
所以,這個暑假我上班的時候特意讓十四歲的女兒在家做午飯吃,本來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可事實還是讓我痛心難過,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教育的'失敗。頭幾天,獨自在家的孩子不是吃焦的雞蛋,就是糊的餅;中間幾天,索性餓著肚子等我回家后的晚飯,后面幾天,甚至連煤氣灶忘記關了,燒穿鍋底是小事,要是房子點著可就是大事了。
我們好像真的是做錯了,錯的是我們大人。現在這樣,培養的就是“巨嬰”。且不論學到了多少學科知識,一個沒有生活能力的“巨嬰”怎么在社會上生存呢?
是的,我們少些說教,少些指責,多設身處地地替孩子想一想,不要一味地把我們的思想當成了他們的思想,在小樹苗要被風吹到時扶一把,他終究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的。在教知識的同時,我們也千萬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德育和生活能力的教育。
自勉共勉!
愛彌兒讀后感 篇9
讀完《愛彌兒》這本書以后給我的最深的感觸那就是—自由。一個在現今社會既感覺輕易得到,又無法永遠得到的一種“奢侈品”。
盧梭在愛彌兒幼年和童年都主張采用順應自然的教育,靠生活和實踐任其身心自由發展,這也和我們剛初為人父、人母的觀念是一樣的,我們希望孩子開心快樂的成長,一步步的探索這個未知而又新奇的世界。但事與愿違,幼兒園尚能如此,一旦孩子進入了小學階段,孩子開始慢慢被家長人為的干涉,放棄自己愛好,一到周末就被塞滿了補課,孩子累,家長累,累到最后開始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平。
盧梭堅決壓制兒童的個性,束縛兒童的`自由,反對強行灌輸,嚴酷紀律和體罰等一些封建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在某些地方也還是有存在,我慶幸的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我女兒遇到了是好的理念的學校和好的老師。
記得剛生下女兒那會,會有人推薦我看一些育兒書籍,告訴你應該按著書上說的教育孩子,到了小學階段,會有人傳授你一大堆關于孩子學習和性格培養的一些真實例子。
說實話,我一直認為孩子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不能用固定的一個模式去套,就算有一次套準了,你也不能保證下次還一樣管用,但有一個是肯定的,你次次套用別人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將來孩子會變得讓你陌生,讓你無法親近。
孩子有自己的天性,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個階段都會改變,有時候會快到我們根本反映不過來。孩子的一生很長,長到我們無法一直永遠的陪伴,他們的天性是善良、可愛的,有時候他們的想法雖然不成熟,但是很有自己的主見,我們需要的是幫助他們審慎的選擇,避開無知和荒謬的東西,灌輸他們有用的知識。
張弛有道,是我們作為家長最應該學習和教育孩子的最好的一種方法,努力做到讓他們在接收有用知識的同時,學習如何做人,收獲幸福、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
愛彌兒讀后感 篇10
《愛彌兒》從1762年問世到現在已有200多年了,欣賞書中優美抒情詞句、邏輯嚴密的推理令人驚嘆。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后,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兒童要適應自然,發展過程中的“自然教育”,以培養理性王國的“新人”。
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全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進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愛情教育。這種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無疑是一大進步,但這種分期以及把德、智、體教育的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也是有其不科學的地方。
《愛彌兒》在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向壓抑、束縛兒童的封建教育發起了挑戰,開創了以兒童為中心的自然教育之先河。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與其所處時代之前的封建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把兒童視為具有人格和價值的獨立的`個體,而不僅僅是教育所要塑造的對象。
以這種“性善論”和“人格平等”為堅實基礎的自然教育便是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給兒童自由、澄澈的環境來發展自我,成為社會中的優秀的“自然人”。
毋庸諱言,任何理論都不可能完美至極,我們仍需要帶著開放的視角來看待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其局限性在于,這是一種相對消極的教育觀,教育者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促進兒童的發展,而是避免沾染惡習;不是引導兒童向科學與知識的目標前進,而是讓理性在兒童期休眠。
我們應當合理看待其局限的部分,吸收《愛彌兒》中教育思想的精華,為我國現階段及今后的基礎教育注入營養。
愛彌兒讀后感 篇11
最近讀了法國教育學家盧梭的曠世名作——《愛彌兒》,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蘊涵著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出自造物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
盧梭主張的教育觀念,即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而如何來平衡好孩子的現實壓力和保持天性自然,的確也是我們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困惑。
盧梭崇尚的自然教育,渴求孩子的“個性解放”,蔡志忠也曾經說過:“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我們家庭的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興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但是遵從天性自然在現實中做起來感覺挺困難的,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羅盤,朝這個方向努力!”
如今社會上教育內卷已經成為了常態化,雖然政府頒布多項舉措來緩解家長的焦慮,以期望改變教育內卷現狀。但是家長們切身感受到了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唯恐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以至于將來被社會淘汰。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肆行,家長陪著孩子穿梭在各種不同類型的輔導班之間,肆意侵占了孩子們玩耍的時間,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現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有了獨立的想法,需要被尊重,被肯定,我們家長需要的是像朋友一樣與他們探討未來,給予他們試錯的勇氣,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在學習生活上既要順應孩子的天性,也要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予正確的引導,不能只是一味的保護他們,更需要教會他們如何去保護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適應現實的社會。
以前,在教育內卷的影響下,有一段時間,我也偏離了教育的軌道,沒有遵守孩子的天性,將我們大人的期望強壓給了孩子,一度使孩子失去了快樂的源泉,每天只一味的上課學習,他的臉上再也看不到笑容。某一天,突然驚覺孩子好像很久沒有笑了,我開始反思自己,反思我們的.教育,反思我們對孩子最終的期望,難道我們對孩子只是希望他考試成績優異,只是希望他能夠考上某一所重點初中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期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開始聆聽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選擇,尋找孩子快樂學習的源泉,他又開始有了笑容,更神奇的是他的學習沒有下降,反而有了提升,那一刻我明白了,發掘孩子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比一切的填鴨式學習更有效。
所以,我們的教育既需要保持孩子的天性自然,但同時也需要我們平衡好與社會現實的關系,這樣才能創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既要遵從孩子的自然天性,教給孩子生活的技能,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又要結合我們的社會現實,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這樣,當孩子走向社會,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有自己的目標,能夠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愛彌兒讀后感 篇12
許久沒有讀書,尤其是如此長篇的、還是專業性較強的書籍。等終于鼓起勇氣,利用三個長夜粗讀了一遍,也是一知半解。知道自己理解不夠深刻,甚至大有些偏差,又趕忙查百度刷了幾篇讀后感,才寫下這些文字,匆匆總結,不及萬一,大致想說的落筆還顯蒼白,權當是做個學習筆記了。
盧梭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1762年首次出版《愛彌兒》這本教育學著作,一下子引來多國教育學家們的熱議,其影響力之大,以至于過去了這200多年,我們依然能在其文字中感受到那種強大的力量。
首先盧梭提到:不要因為上學,而犧牲其他生活中的美好。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活潑,這是他們變得聰明的源頭。并且要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產生興趣之后在深入研究學問,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于這個觀點,我是很接受的,畢竟所有的學習都應該是讓孩子們在未來生活中能變得更美好,而不是因為學習導致他們的生活變得沉重甚至痛苦。好在我們現在也的確這么在做,也希望在有了理論依據后一直保持。
而對于家庭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盧梭提到,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的最好良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擁有健康家庭的童年,是孩子保持理智的最佳環境。
作為父親,我們有責任將其撫育和培養,直到其真正融入這個社會,成為一個有價值有思想的公民。
孩子讀書,其實是很辛苦的事情,早起晨讀,晚上自習,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也會在未來社會的創造和競爭中,擁有較大的優勢。我們在注重孩子身體鍛煉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思想鍛煉,還需加強勞動,盧梭也曾說沒有勞動的成長,就不可能獲得正常的人的生活。
但其實真正的教育是用行動去為孩子樹立榜樣。
再就是我們必須意識到老師在孩子們成長中的.重要性,盧梭曾說: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可見盧梭在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對教師的側重。所幸,陪伴孩子們的教師都很年輕,彼此的相處歡樂平等且富有愛心,這種相互之間的信任也讓孩子對未來的生活,建立了理想人際關系的基礎。
還有就是面對誘惑,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未來走向社會,我們的孩子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引誘,但如果我們能夠在成長期就為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認知價值觀,那么他們未來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自制力就會更勝一籌。
人生就是一場旅途,目的地其實是一樣的,但如何觀賞沿途的風景,并以什么樣的心境和狀態,經歷人生,才是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的。畢竟,對我們來說,旅行的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愛彌兒讀后感 篇13
常聽人說,如果想了解盧梭,不讀他的《愛彌兒》系列是不會深刻理解他的教育理念的。這個暑假抽空讀了這本書,更讓我體會到教育“回歸自然,發展天性”的重要性。書中提倡的自然教育,只有經過博愛、平等、自由的教育,才能使兒童的心靈及早地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我們中國式的教育,尤其在老一輩中,有太多的漏洞,比如為了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嚇唬孩子,你如再這樣做,媽媽就不要你了等等諸如一些類似的話,這是一種威脅,目的是讓自己能夠輕松一點,在壓抑孩子的天性。
等孩子上學后,學習好的就是家長心中的好孩子。在我自己還是學生時,曾斬釘截鐵地說過,以后我的孩子不會將學習作為首要任務,要快樂地成長。但隨著大環境下,有時不由地會把成績來作為評判的標準。就像樊登說的,重要的.不是成績多少分,而是孩子的求知欲,他在學習過程中,求知欲得到了滿足,他感到開心,自然而然自己就想更加深入地學習了。
人是復雜而矛盾的。深知這一點的我們,怎么能這么簡單的只要孩子學習好就可以了呢?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情感和需求,早晚也要離開父母的保護傘,成為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人生。難道只要會學習,他就完整了嗎?答案肯定是不,身為父母,做好自己,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而不是控制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長。
我一直覺得,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是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是他會希望自己在未來能成為你或者找到如你一樣的伴侶,為此我們一直努力,大家共勉。
愛彌兒讀后感 篇14
今年暑假經俞老師推薦看了盧梭的《愛彌兒》,這是一部關于教育學說的名著,主要敘述了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長過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動。讓我很有觸動的是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要按照兒童的天性自然地發展。
作者認為教育要遵循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要對孩子橫加干涉,把成年人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對照自己,無論從工作還是生活上都切身感受到當今社會日趨激烈的競爭,唯恐自己的孩子會輸在還未懂事的時候,以至于將來被社會淘汰。于是每天都生活在焦慮和緊張之中。
我家的孩子目前還處于靜待花開的階段,除了上課不太專心、作業效率不高、對考試分數不太敏感以外,其實還是屬于比較乖的孩子。他沒有沉迷網絡游戲,沒有對電子產品有過度依賴,也沒有排斥對于之前雙休日被安排的興趣班,他陽光、開朗、熱情,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比賽,作為課代表有較強的責任心,他喜歡閱讀,知識面比較廣泛,除了買書對于物質沒有太多的需求,平時給他零花錢,他也從不亂花……作為家長我既著急又欣慰,其實內心很想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但社會就是這么現實,作為一名HR每年看著應屆畢業生不是985、211就是海歸,且入職的比例一直攀升(今年已達30:1),實話說很難不對孩子進行干涉,因為我怕,怕屬于他的那朵花還未排上綻放期……
看完此書,我靜靜地思考。作為家長,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長,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出發點肯定毫無疑問是為孩子好。但換位思考,對于他而言,他的生活其實也有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無形中產生的,因為家里有6雙眼睛無時不刻的盯著他,他的一舉一動都是被“監督”的狀態,他會感到緊張,也許還會透不過氣來。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他獨一無二的認知過程,他并不是能夠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我需要努力平衡好來自社會的壓力與踐行好教育的目的,我堅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他獲得幸福。
這個暑假,相信有很多家長和我一樣,對于教育新政的實施,有喜有憂,喜的是從國家層面已意識到教育體制的優化刻不容緩;憂的是雙休日我們將何去何從?冷靜思考過后,我想凡事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從容的應對“自然的'存在”,平衡好來自社會上的壓力,回歸自然,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將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愿,更加注重孩子的思想情操的陶冶,用心引導鼓勵孩子去發現和體驗身邊的美,進一步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在學校生活中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
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們遇上了改革的浪潮,有機遇也有挑戰。唯有積極努力,唯有全面發展,才能不負國之棟梁之使命!
愛彌兒讀后感 篇15
《愛彌兒論教育》是一本教育名著,是由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所著。里面虛構了一位貴族子弟愛彌兒的人生經歷,來探討人從出生到成年所將經歷的自然反應和人為教育。他強調:人從出生時裹在襁褓里的嬰兒,到兒童,到青年,到成人,發展,都應該順應自然教育,回歸孩子;成長,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所有的東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人的手里都變壞了。
文中作者喜歡把孩子放在鄉下,認為鄉下的空氣是清新的,鄉下的人是最淳樸的,吃的,穿的,用的,都來自于最天然的材料,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成長,可以近距離接觸大自然,感受跌倒的疼痛,感受親手的觸摸,這樣,孩子所學的知識都來自于大自然的教育,真實,淳樸。相反的,城市里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各種各樣的人為教育束縛著,他們沒有自由的空間,沒有清新的空氣,接觸的所有事物都是人為安排好的,被迫養成的習慣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孩子是一個獨立的,自然的個體,他們只有自由自在的,才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在大自然中,會跌倒疼痛,需要讓他感知痛苦的滋味,才能慢慢地經受更大的疼痛,去經受生活的磨礪。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滋味。這里教會了我們要把孩子放在大自然的環境里去,去感受教育的精彩!
父母需要自己親自哺育,教育孩子,而不是花錢請奶媽子,保姆,家庭教師來替代自己的職責。
鄉下的孩子,都是父母親自哺育,陪伴,自然教育,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孩子的性格平和,不急躁。但城市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親自哺育孩子,而是花錢請奶媽子,保姆,家庭教師來替代自己的職責,這其中就有很多的弊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會有很多不好的心理問題,性格孤僻,內向,急躁等。所有這些,是三百年前盧梭時代的真實寫照,延續到今天,也正是現在社會的真實反映。這是在告誡我們父母論陪伴的重要性!
成人的態度和行為造成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文中提到如果孩子天生就愛無緣無故地啼哭,我就讓他白白地哭一陣,得不到一點效果,這樣,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眼淚。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里去,他不哭了,我馬上就跑到他的身邊。不久以后,他呼喚我的時候就將采取停止啼哭的辦法,或者,要哭也至多只哭一聲。因為孩子們是根據信號可以感覺的效果來判斷其意義的。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滿足他,孩子就會成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訓斥他,孩子就會成為卑怯,膽小的小奴隸,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背后是成人的態度與行動所造成的。孩子摔跤同樣如此,成人鎮靜,孩子也會很鎮靜,會勇敢地面對痛苦,而一旦成人急急忙忙地樣子,孩子會更加害怕,更加覺得疼痛。
就如今,新教育時代,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過于迫切,讓自己的孩子在盡可能比別人少的`時間里完成比別人更多的是知識學習,占用了孩子大部分的時間,父母的教育的過于緊張和焦慮,傳遞給了我們孩子,孩子就如同是學習的機器,只追求文化課分數的提高,犧牲了兒童的本性和身心自由發展,導致教育的失敗。
整個教育,應該是來自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為的教育三者結合,去接近教育的成功。文中的愛彌兒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教育者”。作為承擔孩子教育的老師,家長,都不妨來讀讀這本書,讀了這本書后,就會對教育有個全面,系統的體會與感悟,從中尋找教育的真諦。
愛彌兒讀后感 篇16
“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落到人的手中,就全變壞了。”這是盧梭著作《愛彌兒》第一卷的第一句話,是很多人推崇的一句話,也是對我觸動很深的一句話。
很多時候,人類因為自己的需求,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破壞者。這是因為人們不愿看到事物自然形成的樣子,總是習慣自己的意愿行事,想把事物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結果大都不遂人愿。由于人類不愿意接受大自然本來的樣子,大違背了自然的規律去肆意改造,制造了混亂不堪的狀況和面目全非的東西,把一切都變得很糟糕。改造出來的丑陋之物,不接受大自然“不完善的培養”,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最終泯滅人的天性。
人是脆弱的,而教育會使得他不至丟失人的本性,回歸到自然中去。順其自然,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消極的放棄與逃避,而是為其提供最適合的成長條件,找到更合適的方式順其成長,那樣才算是自然的。
另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作者在談到對一個12歲孩子的教育時說“要想當好學生的老師,就必須實現當好自己的老師”,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要讓他們從經驗中獲得教訓,要多讓他們去探索大自然,要用關心和善意去敞開你的心扉,要有謹言慎行的樸實。還要“讓他相信,他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也不能毫無顧忌地傷害別人,以致傷害了別人自己卻不知道”,要用能讓兒童明白的詞語教他們,要讓孩子萌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作者提出,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也就是說,對幼年的兒童教育,不學習反而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學習,這時他運用自己的理智去尋找答案,因而也就不會被他人的意見所擺布。他相信這樣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零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
對于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要讓自己對知識的探求去喚醒他沉睡的心,讓好奇心去帶領他找到他渴求的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去讀萬卷書”,坐啃書本的死記硬背遠不如去親身實踐。這樣的學生是幸福的,他這個懂他的老師。反之,作為他的老師也是幸福的,因為“教師的榮耀不是體現在自己身上,而應該體現在學生身上,要讓學生成為和教師并駕齊驅的人”。
這一篇讀后感僅僅是閱讀一部經典的最初體驗,書中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語句,讓人受益匪淺。
“在所有的事情上,你們的教育應該是實際行動多于口頭傳授;因為兒童很容易忘掉他們曾經說過的和別人曾對他們說過的話,卻忘不掉他們做過和別人教他們做過的事情。”實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走向實踐之路的每一步都要扎扎實實。
“事實明擺著的,我越是為他提供獨立而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不受別人意志和判斷的干擾,我就越能讓他懂得撒謊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撒謊是孩子逃避懲罰或指責時對真相的隱瞞,是他對危險的.提前預知而對事實的掩蓋,正當的謊言也是不符合自然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的許諾和撒謊都是為了從當下的困境中解脫,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哪些承諾以及為了遵守這些諾言要做些什么。所以,就算兒童答應了做些什么,他也什么都做不了。為了讓兒童說真話,就要用真理去抵御謬誤而不是把諾言變成謊言。因此,說真話才能繼續讓孩子保持天真和純潔。
“亨利四世說過:‘他們撒了那么多的謊,直到最后他們才說了實話。’誰要是想講幾句俏皮話,只要他多講幾句傻話就行了 。”作者說這種講幾句俏皮話的人是“沒有其他什么長處值得慶賀的趕時髦的人物”,相信他們就像相信一個說了一千句總有一句語言準了的星相學家一樣。
“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那么他這一生都難以具備思考能力 ”,對這句話我深表同意。
“你如果想培養學生的智慧,就要培養他具有教育智慧的力量 。”這告訴我們: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指揮他的雙手,用鍛煉身體去利于思想活動,用習慣和服從去取代理性。作者說:“他們的身體越活動,思想就越靈敏;他們的體力和智力都在同步增長,相互促進。”
“最初你什么也不教他,結果你卻創造出了一個教育奇跡 ”,這是一種頗有些難度的教育方法。當你辦事不因循守舊,不對你的學生施教的時候,你就把什么都交給他了,還能把事情做得出色,作者甚至說“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我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我想說這就是不教是為了教吧。
愛彌兒讀后感 篇17
近幾天在看《愛彌兒》讀后感,一張張的紙,一個個的觀點,一個個的例子,正面的,反面的,贊同的,憤慨的。讀著讀著,我就想到了我唱歌的經歷。
本人天生五音不全——只不過,專家表示,唱歌不在調上,其實并不是嗓子的問題,而是耳朵的問題——聽不出音高。我說呢,我的聲音一再被人表揚好聽,唱歌不行原來是聽覺有問題(耳朵聽進去后,自己想象出一種音高加以模仿,可因為開始就聽得不對,因此模仿出來的也是錯的。聲樂老師們把這種情況稱為沒有音樂的耳朵,也就是天生的音準不行。)朋友小聚,結束后有人建議去歌廳,我內心實際是很不情愿的,但為了不掃大家的興,我總是裝著興高采烈的樣子。到了,我就忙著喝水,一可以潤嗓,二可以頻繁地上廁所排毒,以逃避被人叫唱的時刻。別人在唱時,我為了融入,就在旁邊扭啊扭的,跟著節奏跳跳,可以抽空鍛煉一下。有時,一個一個唱過了,朋友說,每個人必須唱一首,不能放過。我一聽,頭就大了。這個時候我是不接口的,怕被第一個叫上。我總是推托,讓別人先來,也總希望多出現幾個麥霸,這樣就輪不到我了。有時,我知道逃不過,便在心里想,唱什么呢?兒歌?小朋友的歌曲?算了吧。記得有一年,剛畢業那會兒,單位開聯歡會,我主持,在同事們的起哄中,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唱了首《小燕子》,我知道我唱不準的,唱時,臺下的同事們笑得花枝亂顫。
但我堅持唱完,誰讓我是主持呢?我的任務是要讓大家開心的,權當給大家講個笑話吧,讓大家樂一樂。就年輕時會有那樣的勇氣。后來,我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但在小范圍,在親密的`好友一起時,我的膽子就在朋友們的鼓勵聲中漸漸大起來了。記得師范里的有一個暑假,我在聽收音機,有一首歌重復聽了好多遍——《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也跟著在心里哼,次數多了,歌詞有點熟了,心里就有了一個躍躍欲試的念頭。一個一個都輪過了,話筒就那樣傳到了眼前,沒辦法,得邀約上另外唱得準的陪我。還好,朋友唱得準,我就被人帶著,手拿著話筒,讓自己出聲了!聲音肯定是輕輕的,透著極度的不自信,有時,朋友不出聲了,我就找不著北了。然后就很歉意地笑笑。大家也包容我,不笑話我,朋友依然接下去,我就有勇氣再發出聲音來。有時,夫陪著一起去,他比我有勇氣,在大家的鼓動下,他要拉著我唱《選擇》,雖然音不準,但情卻是真的。我在心中默念歌詞,跟著哼哼,夫唱得很投入,唱畢,掌聲鼓勵。家里也有唱歌的設備,新搬家那會兒,朋友們常來唱,有時,我們兩個開著也學唱。可惜房子不隔音,影響到樓下鄰居。那個房間就那樣空著了,那套設備也被冷落了。
我說這個唱歌的事是我的親身體會,我就想到了寫文章這件事。這兩件事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我可以很愉悅地欣賞歌曲,但我怕唱歌;就像有人可以很快樂地讀文章,卻怕寫文章!我現在所做的事,就像在歌廳里極力要我唱歌的朋友一樣,他讓我為難,我又不能拒絕;我布置讓大家寫這個寫那個,我知道,我讓大家很為難,但我沒權力讓大家不寫。我就在想,我的聽力通過訓練應該可以提高(專家說的,只不過我本人沒這個動力),那么,寫文章的能力也應該可以提高的。我覺得可以模仿,可以借鑒,但一定要是自己的觀點自己的體會。能夠把自己的思想通過寫文章這種形式與別人共享,那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
愛彌兒讀后感 篇18
當合上這本書的時候,仿佛看到了愛彌兒懷抱著他與蘇菲的孩子,回想起了當初那個剛出生的愛彌兒,如同與他經歷了一段二十二歲的人生。不得不說,教育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人父母在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心力,要有多么堅韌的耐心、毅力與智慧的眼觀。
這本書又斷斷續續地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其實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那瞬間即逝、天馬行空的想法寫下來。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讓我談談關于這本書的其他問題吧。
“愛彌兒”這個名字多好聽啊,如此的惹人憐愛。最早知道這本書是大一的時候法理學老師在講盧梭時提及的,她說“人知道自己被異化,卻不能拯救自己”,那時候她的只言片語讓我感覺這像是一本小說,不曾想是一幅教育的理想藍圖,更不知《愛彌兒》最典型的意義在于它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學的基礎,它向世人所闡明的教育觀念對教育改革產生的深遠影響,只是感覺連嚴謹遵守“鬧鐘時間”生活的康德先生也因微笑著讀這本《愛彌兒》而流連忘返打破散步的時鐘規律就可知這本書所應當具有的魅力了。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本來都是好好的,可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壞了。”盧梭是崇尚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的,他認為自然、人、事物都是我們教育的來源,人的教育應當受之于此,三種教育需要配合一致才能是成功的教育。人不應當受世俗的偏見、權威、欲望、慣例和社會制度等影響而扼殺天性,不應當將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
于是“愛彌兒”便誕生了,我想這應該算是盧梭的一次大膽的理想嘗試。愛彌兒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基于一次偉大的教育探索的需要而誕生的'孩子模型。他智力正常而普通,因為這樣教育才有普遍意義;他出生溫帶而身體健康,或許是因為法國正處于溫帶地區,只有這樣設計盧梭才便于駕馭;他生于富有之家,需要自然的教育,須知窮人事實上是不可能具備理想教育的基本條件的;最后愛彌兒需要是一個孤兒,以便盧梭能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對愛彌兒進行教導,并因承擔撫養教育之職使其具備服從這位家庭教師的管束和教誨的先決條件,至于為什么盧梭不直接想象成自己是那孩子的父親或給愛彌兒構造一個完整美滿的家庭再來設計教育,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想或許一旦結下親情的羈絆就不可能再如站在家庭教師這個似局外人的角度客觀的看待和引導一個孩子的發展了吧,這也是我猜測為什么盧梭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孤兒院的一個原因,這樣的教育設計在我看來或多或少有些無情,關于這點我是難以理解的,就像我很難理解盧梭這個人物一樣,或許世界上才華橫溢的“瘋子”都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說完我們的主人公愛彌兒,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中其實最關鍵的一個人物,那就是盧梭自己。在這本書里盧梭化身成愛彌兒的專職家庭教師,對愛彌兒從出生到結婚都起著奇妙的引導作用。或許從某種角度我可以這樣說,這位家庭教師的意義不亞于“上帝”,是他創造培養出了“完美”的人“愛彌兒”。所以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盧梭也不再是盧梭,這位家庭教師同樣是個理想化的人物,在這本書里他自始自終都沒有標注過自己的名字,甚至連家庭教師的字眼也很少提及,相反他好像盡力想隱藏自己,弱化他的影響,以教師做第一人稱敘述講愛彌兒的故事引導讀者將眼光集中關注在劇目主人公愛彌兒身上,而他只是旁白。
作為上帝自然的杰作,愛彌兒需要保持和遵從著他的天性,他的教育自然也需要符合這種天性。《愛彌兒》從嬰兒期談起,分童年期、少年情、青年期不同的階段就愛彌兒所應當接受的教育進行了設想。他之所以如此劃分,很容易能夠理解,因為隨著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的感官、智力發展水平是存在差異的,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的特殊需求,每個階段依自然和社會所應接受的教育業是不一樣的。大人們不能夠越過這樣的規律,而根據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學習的內容。如果是從成人的角度和需要出發來自小教育孩子,一定會產生副作用的,這樣的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
愛彌兒讀后感 篇19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愿,因此在當今的中國,教育子女也就成為了民眾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可是由于對子女的過度期盼,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過早的要求孩子接受教育,在他們的印象中,“學得早、學得多、學得廣”對他們的將來是十分有益的。我的父母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個,因此可以說這種教育觀念在我的腦海已根深蒂固,它陪伴了我十多年。我也明白它帶來的消極影響:會讓好奇變成無趣乃至是厭惡;會使我們受知識的支配;更會讓我們的學習變為被動、呆板和死讀……雖然知道這種教育觀存在著局限,但是對于如何改變、如何教育,我仍然十分的茫然。
《愛彌兒》卻直接回答了我的困惑。在這本書中愛彌兒是盧梭虛擬出來的孩子,通過對他的教育,通過對愛彌兒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歷程的`描述,讓我對盧梭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對當今的教育方法有了點感想。
“回歸自然,發展天性”可以說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線。他從第一卷就開始強調說造物主創造世界萬物,原本一切是美好的,但人類卻毀壞了這一切。人應當遵守著自然的法則,讓孩子健康、快樂、自主的成長。而這個觀點與當今的教育思想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不過想想也對,我們從出生開始,人們真的已經開始改變了自然的法則,父母用襁褓把我們束縛起來,身為嬰兒的我們卻無能為力,唯一能換來的自由只有哭聲,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保護,但實際卻與之相反,迎接我們的很可能是嬌弱、疾病與危險。所以,在愛彌兒嬰兒期的教育里,盧梭反其道而行,他主張嬰兒穿寬大舒適的衣服,讓嬰兒保持著自然的習慣,不要過分的限制他們的活動,但也不要寵溺,要此刻鍛煉他們的體質與勇敢、養成他們不依賴他人的好品性,可以說他告訴我們在此期間,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身體的保健和養護。
除此之外,我對書本上其它一些觀點也感觸頗深。就拿愛彌兒的童年期和青年期來舉例。在童年期中,盧梭告訴我們,兒童不是成人,要把兒童看作兒童,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的性格的種子自由自在地生長,不要束縛他們,相信孩子內在的潛能,而不是用我們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來替代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逼迫他們學這學那。作為老師,應懂得浪費童年期孩子的時間來教會他們如何發展外部感覺器官,使其獲得豐富的感覺經驗而不是一味的讓他們接觸知識,學習知識。對于這個觀點,我也表示贊同,我認為孩子如果只是一味的學習而沒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觀念,那學也相當于白學,不久就會把學到的馬上忘得精光,說不定還會造成對學習感到厭倦的反效果。兒童期就是玩的年齡,那還不如通過游戲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感覺和體力,等到適合的階段再教給他們知識,也許這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也會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在青年期中,盧梭的觀點也并未改變,他始終認為教給學生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并不是很重要,因為只有學以致用的知識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且知識不是教來的,而是學來的,他主張要把學習中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他注重的只是判斷能力。不過在此時期里,他反而注重道德的教育,他希望等到孩子成年能成為富有愛心的人。
其實,縱觀全書,每一卷里都包含著盧梭在愛彌兒不同年齡階段里對教育的獨特的理念,當然它也對當今社會的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它告訴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陶冶學生的情操,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美,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并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讓孩子的人生充滿著樂趣和幸福。
愛彌兒讀后感 篇20
盧梭倡導的教育突出“自由”,但是是“有節制的自由”。自嬰兒誕生起教育便開始了,他強調要讓孩子能感受到一種自由。例如,不需要把小孩子裹在襁褓里,盡量給他穿寬大舒適的衣服,讓他不要感覺到有所束縛。他還強調不要讓孩子從小就獲得權勢和奴役的觀念,孩子啼哭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用嚇唬他或是打他。讓孩子多接觸自然,最好把孩子帶到農村教養,遠離城市的污染。在保護幼小孩子的同時,又要注意不能讓他把周圍的人都看作成了工具,“利用周圍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逐漸形成依賴心理,就會感覺到奴役他人的幸福與舒適。一旦這種感覺扎下了根,即使長大后也不會消亡。”盧梭是認同人生下來就是有欲望的,這源于人的自然,并無所謂好壞與善惡。他相信孩子的天性還是善良的。在孩子還沒學會說謊騙人前,要認真研究他的語言和動作,辨別他的哪些欲望是源于自然,哪些是出于內心。不要一味的溺愛,滿足孩子所有的欲望和需要。給孩子自由,讓他從小就有獨立的精神,能自己動手的`自己動手,不依賴他人。
對孩子嬰兒期和童年期的教育不可操之過急,而且需要一份必要的鎮靜。孩子摔倒了,要懂得自己爬起來。小傷小痛不要急忙安慰,不要讓孩子有什么事情就大驚小怪,當孩子看到父母鎮靜的樣子,也會學著鎮靜起來。勇敢的精神要自小培養,因為愛彌兒不僅要能忍受輕微的痛苦,他還要漸漸學會忍受更大的痛苦。關于痛苦,盧梭認為超過能力的欲望是痛苦產生的根源,“人的一生是幸福和痛苦交織的一生…減少超過能力的欲望才能使能力和欲望得到充分的平衡。寧靜致遠,生活才有幸福可言。…對自己感到滿足的人,就是強者;不量力而行,就會感到柔弱。”這段話不禁讓我想起了古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教育真的是一門至深的學問,我們又何時何地不處于教育的自我思考中呢?
教育孩子要秉持著真誠而拒絕虛偽,既要避免過分嚴格也要避免過分放任。孩子在童年期對很多理念性、道德性的東西還沒辦法明白,兒童自有兒童理性的境界,過早的給孩子講道理只會讓他對“道理”產生反感。在這一階段里教育的重點應在于防止愛彌兒的心靈沾染罪惡的思想,在此基礎上遵行著基本的原則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導孩子(如通過經驗獲得教訓)放手地讓愛彌兒自由地去追尋著他的快樂,同時達到這一時期鍛煉的目的——讓孩子鍛煉身體和感官,使他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優良敏銳的觀感。
我想說的是,依我所感幼年教育尤其是童年期的教育,是大眾普遍所忽視的。這里所說的忽視,并不是說父母和教育者們對幼年的教育漠不關心,而是說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培養才是真正利于孩子的長遠發展。為了跟上社會日新月異的強烈競爭節奏,我們是否失去的太多?給孩子減負,還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一直是我們的口號。但是深怕自己的孩子競爭不過其他孩子的大人們,迫不及待的把書本、特長放到了孩子的跟前。可是究竟有幾個這樣高壓下來的孩子長大后成了響當當的人物?違背上天賦予孩子童年階段自然能力接受的范圍,孩子對讀書、學習特長會感覺到吃力和厭惡,即使最后畸形的接受也喪失了對它熱愛的原動力,當他長大成人之后很容易感覺到這是一條別人早就為他選好的道路而不是他自己的選擇。
最好的結果是他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接受并產生了興趣和喜愛之心,可是即便是這樣,我依然覺得這種操之過急的選擇是不值得的。因為它造就了一個“早熟”的沒有童年的孩子,在那本應充滿歡笑洋溢著天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時光里,他卻成了書本的“奴隸”。遠離了小伙伴,他喪失了學會與其他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也失去了體驗友誼美好滋味的機會。長時間呆在屋子里,他失去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悟陽光、風對地理、物理產生興趣,觀察小螞蟻、蝴蝶、絲瓜藤對生物產生興趣的機遇,此外他也不會經常在路邊跑來跑去,在操場里追逐嬉戲,參加“跑步比賽”、打球等體育運動。看看我們失去的有多少,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對大自然的親密感和洞察力、交往能力與純真的友誼、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以及強健的身體素質…這些是我們以后花再多時間和精力都難以重新獲得的。
【愛彌兒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愛彌兒心得體會11-22
愛彌兒讀后感11-17
《愛彌兒》讀后感04-24
愛彌兒讀后感09-01
(經典)《愛彌兒》讀后感12-21
愛彌兒讀書心得09-02
《愛彌兒》讀書心得09-03
《愛彌兒》讀后感范文02-05
(推薦)《愛彌兒》讀后感09-11
(精品)《愛彌兒》讀后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