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游戲、生命與烏托邦》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蚱蜢:游戲、生命與烏托邦》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時,比較崇敬企業家。尤其國外那些帶著傳奇色彩的。比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iPhone的喬布斯等。我的專業是英語。所以,我對他們的崇敬就表現在學英語上——課余時間把他們的演講都精讀了一遍,后反復朗讀,甚至背誦。因此,至今我仍對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他剛說完,底下學生都笑了。乍一聽,確實有些好笑。但人生的真諦也蘊藏在這詼諧的語言中。
喬布斯說,在17歲時,他在書上讀到了一句話: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然后說,這句話給了他很深刻的印象。在過去的33年里,他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看著鏡子問自己: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在我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蚱蜢:游戲、生命與烏托邦》這本書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再闡釋:我們這一生是要選擇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呢?還是選擇先付出代價做些其他事,然后再做喜歡的事?這是一本哲學書。只是以蚱蜢為主角、用對話錄的方式探討了“工作與游戲的關系”。有點像《蘇菲的世界》,屬于哲學思辨小說。
說來慚愧,我也并未完全讀懂這本書。因為是斷斷續續地讀的,且有時只讀二三十分鐘。理想狀態是:每次至少閱讀1小時以上。因為哲學類的書籍,邏輯性非常強。如果老是讀一小部分就中斷,那下次再讀就有點難接上。這樣,就很難搞明白前后文的因果關系。
但我對書中探討的一個人生問題很感興趣——工作與游戲的關系。或說工作與休閑娛樂的關系。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工作占據生活70-80%的時間。而我們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則是為滿足另一目的:生存。達成生存目的后,再去達成“玩樂”的目的。這樣,工作就成了一種生活的“中介”:我要工作,不是我想做這份工作。而是我需要這份工作來達成“生存”的目的,最終達成“玩樂”的.目的。
由此,可延伸出兩個重要的人生問題:一、如果未來某一天,人類社會的基本物質需求完全被解決,不需要工作了,那空出這許多時間該如何度過呢?二、有沒有一種工作可以直接達到“生存與玩樂”的目的?
其實現在世界上很多人已經解答了問題一。于這些人而言,人生就是一場游戲。錢多錢少已不是第一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工作的成就感與價值感。馬斯克拼命想要送人上火星就是如此吧。
而關于問題二,答案顯而易見——“做自己喜歡的事”。蘇格拉底講“認識你自己”,王陽明講“致良知”。我想,間接或直接都有鼓勵我們做自己喜歡之事的意思。但“喜歡”也并非隨心所欲,而是要在認清自己的本質性格與世界的運作規律后,依道而行。不過,從現實世界來看,成功解答此問題對于我們多數人而言都是一種奢侈。生活有太多羈絆,而我們又有太多莫名的欲望,人生的導師又可遇不可求。不知不覺,又想到了《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人到中年,本已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但卻毅然決然拋卻現有生活,跑到巴黎做了個身無分文的流浪畫家。小說是生活的隱喻。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有一個流浪畫家吧,但卻都像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兒。
這本書比較薄,約25萬字,是一本中篇小說的長度。連續讀上七八小時就能讀完。此外,本書也略微談及到了“終極人生問題:工作與游戲的關系”,對游戲的定義過程和對終極問題的初步探討,可讓人領略到哲學的魅力。總結來說,我覺得這兩個特點足以使得這本書成為滿分“哲學入門”書籍。
【《蚱蜢:游戲、生命與烏托邦》讀后感】相關文章:
《烏托邦》讀后感09-07
烏托邦的讀后感05-14
烏托邦讀后感范文05-14
信息烏托邦讀后感05-13
烏托邦讀后感三篇04-03
心碎烏托邦09-16
心碎烏托邦09-16
蚱蜢02-02
烏托邦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03-03